帝国争霸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闪烁
如果其他的情报也可信,那么梁夏海军还会在近期出动2艘小型航母、2艘快速战列舰与数十艘运输船只。
这么多的舰船,能够打下东望洋上的任何一座岛屿!
关键,就是三支舰队的出发时间。
跟斯普判断的一样,2支特混舰队是同时出发,而且在南面的第二十一特混舰队要早一点离开锚泊地。
这意味着,他的推测多半是对的。
梁夏海军要攻打的不是威岛,而是中转岛。
只是,斯普并没有感到高兴。
要说的话,在通信参谋把电文送来的时候,他还稍微有一点失落。
原因无二,尼兹肯定会让他带2艘小型航母去拼命,不惜一切代价守住中转岛,并在此扭转战局。
有那么容易吗
真要能轻易的扭转战局,纽兰海军恐怕早掌握了战略主动权。
对方,白止战手里,那可是4艘大型航母!
至于大型航母的战斗力,斯普心里很有数,因为在本土,他已经见到了还在建造的大型航母。
此外,有足够多的情报证明,梁夏海军的“行省”级大型航母在各个方面都超过了正在建造的“埃塞”级,为当今战斗力最强的航母,甚至有可能在纽兰联邦当前能够建造的所有航母之上。
原因也很简单,梁夏海军的航母不受望夕运河船闸限制。
因为尺寸受到限制,所以“埃塞”级在设计的时候就很局促,设计师必须得在几种主要性能当中做出取舍。
在返回珍宝港之前,斯普给尼兹发了一封电报,希望尼兹能亲自出面,让海军部尽快为新型航母的设计与建造工作拨款,而且在设计阶段就不要做任何限制,特别是不要受到望夕运河船闸尺寸限制。
只有放开限制,才能设计出战斗力更加强大的航母。
至于在两洋间往返,其实并非需要着重考虑的因素。
在东望洋击败梁夏海军之前,纽兰海军没任何理由在夕落洋部署大型航母。
再说,哪怕要在夕落洋部署航母,可以多造一些“埃塞”级,不能将此当成限制航母尺寸的理由。
对此,尼兹做出了明确答复。
他会努力为海军争取最好的战舰,只是不敢保证会有完美的结果,毕竟望夕运河三号船闸在年内就能建成通航。
新航母的尺寸,或许能够以三号船闸为准。
果真如此,其实也够了。
在设计的时候,三号船闸就把通航船只的吨位放宽到了10万吨,而且对船只尺寸的要求也更加宽泛,最大长度可达350米,最大宽度可以达到75米,完全能容纳所有正在建造与准备建造的航母。
快要到中午的时候,情况基本上搞清楚了。
尼兹提出去吃午饭,不过在哈尔与弗莱等人出去后,他叫上斯普离开了司令部,没有去餐厅。
两人驱车去了港口。
“在去年参战之前,洛福斯总统让我接管东望洋舰队的时候,我没有半点把握,或者说非常迷茫。你应该知道,在梁夏海军大杀四方,把曾经强大得不可一世的狭夷海军摁在地面上蹂躏的时候,就算是最厉害的将领,恐怕也没有取胜信心。只是在当时,我没办法拒绝总统的请求。”
“这是军人的职责。”
“更是公民的义务,我们都是纽兰联邦的公民,也是纽兰海军的军人。
斯普暗自叹了口气,他
第497章 备战
下午,尼兹采纳斯普的建议,以舰队总司令的名义发了一封电报,要求所有在火山群岛与北马群岛以东海域活动的潜艇汇报情况,不管有没有发现梁夏舰队,都尽快向舰队司令部汇报行踪。
到了傍晚,总共收到了14艘潜艇的报告。
按照潜艇部队做的部署,这几乎是在火山群岛与北马群岛以东海域活动的全部潜艇。
根据这些电报,特别是潜艇所在位置,可以采用排除法,对梁夏舰队的行踪做一个大致推断。
当时,唯一能够肯定的就是,梁夏舰队南下的概率极低。
在这14艘潜艇中,有7艘在火山群岛的东南方向,都是在赶往西东望洋途中,也就是在任务前半段。
这7艘潜艇的分布范围不是很大,集中在北马群岛东部,往南的几条主要航线附近。
关键就是,这7艘潜艇都没发现梁夏舰队。
显然,几支拥有大大小小近百艘战舰的舰队避开分散的7艘潜艇的概率非常低,除非已经掌握这些潜艇的行踪。
在概率上,这同样是不可能的事。
哪怕梁夏帝国的情报机构很厉害,能够搞到潜艇的出航信息,也绝对无法掌握每一艘潜艇的情况。
潜艇在执行任务的时候,很少发报跟后方联系。
此外,潜艇在出海之后,艇长往往会根据实际情况决定航线。
在实际操作中,也不会给潜艇安排具体的巡逻航线,最多会指定一片重点搜索海域,其他由艇长自行决定。
晚上,在拿到了最后的分析报告之后,斯普搭乘水上飞机离开珍宝港,前往在群岛东南方向待命的“黄蜂”号。
在下午的时候,尼兹已经下达了命令,让还在群岛东边活动的“突击队员”号南下,赶过去跟“黄蜂”号汇合,并编入以“黄蜂”号为首的第51特混舰队,与几艘护航战舰组成第51.2分队。
此外,2艘在本土西海岸附近进行验收测试的“北卡”级快速战列舰也收到了电令,全速赶去编入第51特混舰队。
尼兹还派遣了4艘重巡洋舰,6艘轻巡洋舰与10艘驱逐舰给第51特混舰队。
至于斯普提到的补给舰,按照尼兹的安排,在他率领第51特混舰队到达奥洲之后,再从西南东望洋舰队调派。
没错,斯普就是要去西南东望洋。
在提出这套战术的时候,斯普就明确告诉尼兹,现在跟梁夏海军交战,就只能按照自己的套路打。
简单的说,就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到最后看谁坚持不住。
如果顺着梁夏海军的套路打,也就是跟梁夏舰队在中东望洋交战,纽兰海军肯定会一败涂地。
尼兹对斯普的这套理论并不感冒,反到觉得斯普在逃避责任。
只是,尼兹到最后还是答应了斯普的要求。
关键只有一点,纽兰海军已经无路可退了。
如果梁夏海军还被困在西东望洋,还没打下火山群岛与塞岛,没有对管岛构成威胁,这套战术或许行得通。
有足够的战略纵深,也就意味着有足够的时间,怎么玩都行。
现在的问题是,纽兰海军已经丢掉了北马群岛,威岛又无法撑起一条防线,霍瓦依群岛很快就会遭到攻击。
如果霍瓦依群岛被攻占,就将失去几乎整个东望洋。
在这种情况下,凭啥跟梁夏海军打游击战
或者说已经没有能用来换取时间的空间了。
要想争取到足够的时间,唯一的办法也就是死守霍瓦依群岛,通过浴血奋战来拖住梁夏海军。
只是,纽兰海军现在连浴血奋战的资本都没有。
此外就是,即便死守霍瓦依群岛也用不着舰队,那2艘小型航母没有什么用途。
可惜的是,已经没有别的办法可用了。
不然的话,尼兹不会让斯普自行决断。
用尼兹的话说,现在也就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
也
第498章 跟随战术
6月28日的凌晨,中转岛西北海域。
离天亮还有差不多2个小时,航空勤务人员已经开始忙碌了起来。
准备起飞的不是轰炸机与攻击机,而是几架侦察机。
原因无二,至今都没有获得中转岛的确切消息!
要说,这也是最让白止战头痛的事情。
因为距离实在太远,所以部署在火山群岛的巡逻机飞不过去,没办法对中转岛进行空中侦查。
当然,就算能够飞过去,意义也不大。
纽兰海军早已装备雷达,而且肯定会随时保持几架战斗机在空中巡逻,也就能及时拦截飞来的侦察机。
之前,对中转岛的侦查行动都由潜艇承担。
在这几天,那几艘前往中转岛的潜艇都没发出消息,或许没有能够逼近中转岛。
当然,这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过去,只要帝国海军的主力特混舰队离港,纽兰海军会立即加强防范,不但让主要战舰出港待命,还会增强主要岛屿附近的巡逻力度,以避免遭到突然袭击,同时给帝国海军制造心理负担。
在西北东望洋海战之前,当纽兰海军大举出动,帝国海军同样会加强防范。
那么,在2支特混舰队离开锚泊地后,纽兰海军必然会增强中转岛附近的反潜力量。
如果附近有敌人的舰艇活动,那么执行侦查任务的潜艇肯定不敢上浮,更别说靠近中转岛了。
在制订计划的时候,白止战就没有指望能够获得潜艇的侦查报告。
按照安排,发起攻击的当天,首先就得出动侦察机,在确定了中转岛上的情况,特别是机场上的情况之后,再发起打击。
这里,涉及到两个很重要的战术。
第一个就是超低空进入。
摸索了几个月,经历过几场实战检验,也吃了不少的亏,最终能够确定的,就是超低空突防,能够有效缩短敌人防空雷达的探测距离,压缩敌人的防空作战时间,从而提高机群的突防效率。
显然,不止是攻击有用,侦查也有用。
第二个是协同作战。
其实,侦查与攻击的衔接问题一直就存在,而且非常的突出。
道理也很简单,在侦察机到达后,敌人肯定会加强防空,而防空战斗机一般都能在空中巡逻数个小时。
也就是说,如果攻击机群到晚了,必然会面对成群结队的防空战斗机。
在以往的战斗当中,一般是采用的增加护航战斗机,以及让护航战斗机前出来解决这个问题,也就是由护航战斗机去夺取制空权,在掌握绝对优势之后,再让执行攻击任务的轰炸机群进入。
显然,这也不是什么好办法。
某些时候,没有办法派遣足够多的护航战斗机。
在敌人的基地或者舰队附近作战,因为无法得到有效的指挥,所以护航战斗机的作战效率肯定不如防空战斗机。
这种战术在过去行得通,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帝国海军的战斗机在性能上超过了纽兰海军的战斗机,也超过了纽兰陆军航空兵的战斗机。关键是,帝国海军的战斗机飞行员有更加丰富的经验。
也就是说,帝国海军在用战斗机的性能与飞行员的个人能力来弥补其他方面的不足。
在大战的初期,帝国海军最为明显的优势,就是官兵的个人素质。
可惜的是,这种优势不可能一直保持下去。
在西南梵炎洋海战之后,六局就发出警告,纽兰海军已经扩大飞行员队伍,还培养出了一批有着丰富实战经验的飞行员,其中不少来自西大陆战场,也就是之前派往布兰王国的志愿飞行员。
此外,纽兰海军很有可能在一年之内获得性能先进的新式舰载战斗机。
可见,要保持优势,还得在战术上做文章。
正是如此,周涌涛提出把第一波攻击分成两个机群,突前机群就跟在侦察机的后面。在侦察机确定了目标情况之后,突前机群就立即进入发起攻击,并重点轰炸机场、雷达与指挥中心。
&nbs
第499章 层层设防
在5点30分左右,第一架侦察机从“浦”号升空。
与以往不一样,白止战没有感到担忧。
执行攻击任务的是第二十一特混舰队,第二十二特混舰队在后面,准备攻击随时可能出现的纽兰舰队。
至于舰队防空,反到不是大问题。
第二十二特混舰队所在位置,其实是在第二十一特混舰队的北面,准确说是北偏西,距离不超过300千米。
关键还有,第二十一特混舰队与第二十二特混舰队都是在中转岛西北。
因为帝国海军的舰载机在执行对海任务时,拥有最大超过700千米的作战半径,纽兰舰载机最多只有500千米,所以除非纽兰舰队在第二十一特混舰队的正南面,也就是在中转岛西南,不然只要试图去偷袭第二十一特混舰队,就会进入第二十二特混舰队的打击范围,并且遭到第二十二特混舰队的打击。
昨天下午,两支舰队就进入到无线电静默状态。
为了增强欺骗效果,或者说是提高隐蔽性,2艘一直在使用长波电台的专职旗舰还在夜间脱离了特混舰队。
此时,“秦岭”号在东北大约250千米外,而“昆仑”号也在第二十二特混舰队东边大约200千米外。
也就是说,如果纽兰海军通过无线电定位,找到的也就只是2艘旗舰。
当然,纽兰海军未必会使用无线电来定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