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帝国争霸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闪烁

    按照惯例,在下达作战命令之前,舰队得遵从海军司令部的命令,而在此之后,就只听舰队司令官的指挥。

    从这一刻开始,舰队司令官获得了独断决策权。

    这是常规操作,没什么难度。

    真正需要拿到出来说的,其实是作战计划。

    这也是白止战最放心不下的地方。

    在6月15日,向刘长勋发报后,白止战才把作战计划确定下来,准确说也只是其中的主要部分。

    不是白止战在偷懒,而是作战计划太复杂。

    不说别的,到目前为止,白止战都没收到纽兰海军两艘小型航母,即“黄蜂”号与“突击队员”号的确切情报。

    “突击队员”号就是之前的“游骑兵”号,只是按照新的命名体系换了个名称。

    按之前的一份情报,“黄蜂”号在约顿港里面,而“突击队员”号在霍瓦依群岛与纽兰本土之间活动。

    这2艘小型航母在进入了东望洋之后,一直都在训练舰




第489章 战术欺骗
    在制订计划的时候,白止战面临的最为严重的问题,不是攻占中转岛,是如何实现战略欺骗。

    攻打中转岛的关键就是战略欺骗。

    因为兵力不足,没办法同时攻打威岛,所以舰队的活动范围受到严格限制,只能从中转岛的西北方向进入。

    这严重限制了舰队的战术灵活性。

    由此导致的直接结果是,只要帝国海军的作战意图暴露,或者被猜到,特混舰队就有可能在攻打中转岛的时候遭到伏击。

    哪怕纽兰海军只有2艘小型航母,只要抓住了机会,同样有把握干掉2艘大型航母。

    显然,唯一的办法就是进行战略欺骗,让纽兰海军坚信,帝国海军不会攻打中转岛,要攻打的是其他地方。

    其实,这也是白止战必须跟王开元合作的关键所在。

    只有六局,才能让战略欺骗发挥作用。

    当然,帝国海军也为此做了不少功课。

    比如,在占领塞岛之后,海军就一直在向塞岛增兵,运送了大量作战物资,还在持续不断的轰炸管岛。

    期间,甚至多次派遣远程轰炸机光顾图克要塞。

    此举,就是要纽兰海军相信,帝国海军准备在近期进攻管岛,或者打着攻打管岛的旗帜直接进攻图克要塞。

    为了增强欺骗效果,帝国海军还向西南东望洋派遣了更多的潜艇。

    当然,帝国海军同样在严密监视威岛。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每隔几天就有一艘潜艇出现在威岛附近,在海面上拍发电报之后就紧急下潜。

    搞得非常神秘,感觉就是在执行侦查任务。

    只是,帝国海军一直没有去骚扰威岛,甚至没向威岛派遣侦察机。

    此举,其实也是在迷惑纽兰海军。

    用王开元的话来说,纽兰海军未必会认定帝国海军要攻打管岛与图克要塞,尤其是在战略层面上,帝国海军暂时还没有进军西南东望洋的动机,也就很有可能把帝国海军在该方向上的行动当成佯动。

    这么一来,就会认定帝国海军要攻打的是威岛。

    可问题是,这些欺骗手段都体现在战略层面上,至少都属于战役级别。

    落实到战术上,就没什么效果了!

    说得直接一点,在舰队出动之后,并且用电台进行通信联络,被纽兰海军截获,帝国海军的意图将大白于天下。

    在突袭之前全程保持无线电静默

    不是不行,只是会大幅度的提高作战难度,而且会限制舰队的作战灵活性。

    此外就是,风险实在太大了!

    在制订计划的时候,白止战与周涌涛搞了几次兵棋推演。

    结果表明,如果全程保持无线电静默,不使用长波电台,要进行战术协调,2支特混舰队必须得一起行动。

    如果2支特混舰队分开,肯定无法全程保持无线电静默。

    在保持无线电静默的情况下,让2支特混舰队分开行动,就必须严格执行作战计划。

    把作战计划定死了,完全没有灵活性,那么在遇到需要当机立断的意外情况时,很有可能让局面失控。

    打到现在,帝国海军早已摒弃战前那一套,不再强调战前的计划,赋予前线指挥官更大的决策权。

    要说的话,帝国海军连续打赢了几个对手,就是靠前线指挥官的灵活多变。

    如果一切都要按照计划进行,什么都死搬硬套,帝国海军早被打败了。

    那么,只能让2支特混舰队联合行动,离得不太远,至少得在远程语音电台的工作距离之内。

    这么一来,双方旗舰的间隔距离也就是100到200千米。

    这个距离,没有什么隐蔽性可言。

    按照推演结果,不管是哪支特混舰队暴露行踪,被敌人的侦察机发现,另外一支特混舰队都很有可能遭到攻击。

    在理论上,4艘舰队航母有可能同时遭到打击!

    哪怕出现最糟糕的情况,4艘航



第491章 推动者
    此时,霍瓦依群岛,霍努岛,珍宝港,纽兰海军东望洋舰队司令部的作战指挥中心。

    诺大的房间内,一群参谋军官正在把信息标注到海图上,准确说是把写着信息的图标放到海图对应位置上。

    在海图桌四周,是以尼兹为守的几名高级将领。

    其中,就有几天前从本土返回的斯普。

    对于第61特混舰队在梵炎洋遭受的惨败,尼兹没怪罪斯普,或者说没有让斯普承担战败的责任。

    要说,斯普也没多大的责任。

    自始至终,作战行动都是由坎宁安在指挥,斯普只是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结果是技不如人。

    如果真的有人要为战败负责,也应该是坎宁安。

    用尼兹的话说,能够保住“奋进”号,而且带着几乎所有的战舰返回本土,斯普已经做得很好了。

    不要忘了,对手是梁夏海军头号干将,而且有2艘舰队航母。

    关键就是,第61特混舰队还在战斗中“击沉”了1艘梁夏航母,哪怕后来证明只是炸伤了那艘航母。

    结果就是,在回到本土之后,斯普不但没受到责难,还领了一枚勋章。

    此外,因为奋力抢救受损的航母,所以“奋进”号的官兵全都获得了表彰。受伤的官兵全都获得紫心勋章,而没有受伤的官兵获得了银心勋章。轮机部的德普军士长因为冒着生命危险修复了发电机,成为这场大战中第一个获得国会荣誉勋章的海军官兵,也由此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战争英雄。

    只是,斯普也因此在本土呆了几个月。

    说是述职,去海军部与灰宫就“奋进”号受创,以及第61特混舰队的作战行动做详细说明。

    可实际上,主要跟维修工作有关。

    让他去海军部、国会与灰宫,向洛福斯等大人物做报告,不是要追究责任,而是有别的目的。

    直接一点,是针对布兰王国。

    在西南梵炎洋海战结束之后,布兰当局竟然厚颜无耻的首先发难,宣称是第61特混舰队违反了坎宁安下达的命令,擅自跟梁夏海军接触,才导致战斗爆发,最终让2艘布兰航母战沉。

    为此,提出要纽兰联邦赔偿,也就是无尝帮助建造2艘舰队航母。

    先不说钱的事,只是建造2艘航母需要的资源,以及占用的船台,就不是能随口答应的要求。

    正是如此,洛福斯才让海军部组织召开听证会,并且让斯普到灰宫做报告。

    此举,就是要证明,到底是谁的责任。

    当然,这类政治的斗争,跟斯普没多大的关系,而且洛福斯也不会让一个没有多少资历的海军将领来参与外交工作。

    此后,斯普还去纽城造船厂呆了2个多月。

    那边有纽兰海军仅存的2艘舰队航母。

    按斯普发给尼兹的报告,如果2艘舰队航母无法在年内修复,纽兰海军必然丢掉霍瓦依群岛。

    小型航母

    显然,斯普压根没想过靠小型航母来打赢舰队决战!

    虽然在兵棋推演中,载机能力不弱的小型航母拥有很强的攻击力,2艘一起出动一个拨次就能够瘫痪2艘舰队航母,但是在实战当中,肯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也就会对小型航母的发挥产生影响。

    说得直接一点,如果小型航母能打赢舰队决战,那么航母为什么越造越大

    可惜的是,“奋进”号与“列克”号的状态都非常糟糕。

    按照造船厂提交的报告,“奋进”号的情况稍微好一点,主要是舰体全新设计,在维修的时候能够减少很多的麻烦。“列克”号是用战列巡洋舰的舰体改进而来,很多主要设备早已经停产,维修难度非常大。

    哪怕一切顺利,这2艘航母要到第四季度才能修复,能够赶在圣诞节到来之前恢复战斗力就很不错了。

    趁此机会,斯普还去参观了正在建造的“埃塞”号大型航母。

    其实,这艘航母暂时还没有命名,海军部内定



第492章 争论
    几天之前,回到珍宝港之后,对东望洋的局面,特别是梁夏海军在近期的调动与部署有全面了解之后,斯普就向尼兹发出了警告,提到梁夏海军很有可能会在近期出兵攻打群岛最西边的中转岛。

    当时,斯普格外强调了一点。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梁夏海军的调动太过频繁,明显在制造混乱,或者说是在故意释放烟幕。

    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掩盖真实的战略意图。

    那么,也就只有攻打中转岛,才需要玩弄这么多的手段!

    为了说服尼兹,斯普着重提到了梁夏海军在梵炎洋上的行动,也就是进军波沙湾与轰炸基布要塞。

    要说,这也是最难说清楚的地方。

    所幸,斯普的思路非常清晰。

    关键只有一点:梁夏海军一直没把已经形成战斗力的4艘大型航母派往梵炎洋,加快那边的推进速度。

    显然,这根本就说不通!

    不发动一次大规模战略进攻,梁夏海军为啥要把4艘战斗力极为强悍,足够改变战略平衡的大型航母留在东望洋上

    难道,在东望洋上,还有比进军波沙湾更加重要的任务

    如果没有,难道是执行防御任务

    显然,根本不可能!

    占领塞岛之后,梁夏海军等于在以南北撒豆群岛为主的第一道防线的外面,又建起一道防线。

    此外,通过持续不断的轰炸,已经瘫痪了管岛。

    除了管岛,离梁夏帝国本土最近,能部署远程轰炸机的,就是管岛南面的图克要塞。

    只是,仍然太远了。

    从图克要塞到足岛,直线距离超过3500千米!

    迄今为止,还没有作战半径能达到3500千米的轰炸机。

    如果只是为了本土安全,也就是战略防御,依靠部署在岛屿上的岸基航空兵就够了。

    此外,纽兰海军暂时没有发动进攻的能力。

    哪怕能向管岛与图克要塞部署远程轰炸机,对梁夏海军构成威胁,可是在没有舰队的情况下,纽兰海军无论如何都无法发动战略进攻,别说对梁夏帝国本土构成威胁,连攻打外围岛屿都办不到。

    在东望洋,梁夏海军拥有绝对的战略优势。

    可见,如果梁夏帝国近期的战略重点在梵炎洋,攻打波沙湾彻底解决石油问题,就没有任何理由把4艘大型航母留在东望洋,只派3艘舰队航母在梵炎洋上活动,而且一直没发动进攻。

    在忒尔共和国参战之后,攻打与占领波沙湾的问题已经不存在了。

    从军事的角度来看,梁夏帝国能够在几个月之内控制整个波沙湾,夺得当地的油田。

    其实,只要梁夏海军能封锁进入波沙湾的航线,阻止布兰王国增兵波伊国,忒尔军队就能拿下波沙湾。因为布兰皇家海军已经把“皇家方舟”号撤回了本土,基布要塞又在穆阿海西南,所以梁夏海军甚至不需要出动航母,只是派遣几艘快速战列舰,就能够封锁通往波沙湾的航线。

    跟迢曼海军组建的联合舰队,头号使命就是封锁波沙湾。

    既然战略重点不在梵炎洋上,那肯定在东望洋。

    去西南东望洋,攻打奥洲吗

    这明显是多此一举。

    按斯普的分析,除非纽兰海军还有几艘能战的舰队航母,拥有在中东望洋跟梁夏海军决一死战的资本,不然梁夏海军就没有任何理由去西南东望洋浪费时间,更应该直接攻打战略意义更加重大的霍瓦依群岛。

    当然,难度也更大!

    其实,问题就出在这里。

    对前面的分析,尼兹都相信,或者说没有什么争议。

    可问题是,跟哈尔、弗莱等人的观点一样,尼兹一直都觉得,梁夏海军会先打威岛,不会直接进军中转岛。
1...152153154155156...42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