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帝国争霸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闪烁
    骆沙军队都是如此,忒尔军队能做得更好

    答案明显是否定的。

    哪怕换成帝国陆军,也绝不会好到哪里去。

    说得直接一点,在自然面前,大家都一样。

    薛远征也就是看到了这一点,才觉得指望忒尔军队翻过高加索山脉去攻占跋窟,简直是痴人说梦。

    在上次大战中,忒尔军队就这么干过,结果是一败涂地。

    忒尔共和国提出向跋窟进军,只是用来跟帝国进行谈判,目的是要从帝国这里获得更多好处。

    当然,也可以看成是忒尔当局想证明自身价值,好在战后获得更多的红利。

    打到这个时候,放眼全世界,也就只有梁夏帝国能对外输出。

    不管怎样,薛远征在陆军服役几十年,非常了解陆军的作战行动,也就绝对不会在地面战争中犯糊涂。

    从战略的角度来看,忒尔共和国参战,其实就两大好处。

    一是加快了攻打与占领波沙湾的速度,从根本上缓解了帝国,以及其他协约集团成员面临的石油危机。

    二是打通了地面交通线,重新让集团两大巨头,梁夏帝国与迢曼帝国恢复了物质方面的往来。

    至于其他,最多就是在向夕梵运河进军的时候,能够给予一定的帮助。

    可问题是,帝国海军依然没有打下波沙湾,至关重要的夕梵运河依然在布兰军队的控制之下。

    哪怕不去攻打运河,也不去强攻基布要塞,都必须拿下波沙湾的油田。

    那么,就得调集重兵攻占波沙湾!

    因为没有前进基地,也不可能夺取与建设前进基地,所以在进军波沙湾的时候,必须得依靠特混舰队。

    当然,这也意味着,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内,不管发生了什




第486章 出发
    一周之后的6月22日凌晨,在“浦”号的率领下,第二十一特混舰队离开了流黄岛锚泊地。

    几乎同时,以“闽”号为首的第二十二特混舰队从北流黄岛锚泊地。

    第二十二特混舰队指挥官是卫军,他在春节后获得晋升,现在是海军准将,不过暂时只是特混舰队临代司令官。

    在此之前,卫军参加了攻打狮泉城的战斗,还率领舰队接应了“宰相”号。

    虽然李铭博的资历更老,更适合担任第二十二特混舰队的指挥官,但是海军司令部做安排的时候,他委婉的拒绝了,表示自己不是擅长决策的领袖,更加适合当参谋,实际上是想继续跟白止战搭档。

    至于李杰,他的位置在登陆舰队。

    当然,白止战现在的身份是第二舰队的临代司令官,李铭博是舰队参谋长。

    在几天前,李铭博搭乘转机返回帝国,参加了少将授衔仪式。

    虽然跟以往不一样,不是由帝国首辅,而是由海军总司令为新晋将领授衔,毕竟新晋的将官实在太多,首辅也忙不过来,但是能荣升海军少将,表明李铭博为帝国海军所做的贡献获得了帝国当局的承认,也意味着今后的仕途更加顺利,毕竟有超过八成的准将无法获得晋升少将的机会。

    在帝国海军中,准将更像是荣誉军衔。

    哪怕是在和平时期,只要能一直干到退役,十有**都能在告老还乡之时,获得这个象征荣誉的身份。

    关键就是,准将的津贴待遇并不比上校高多少。

    当然,这也意味着,只有那些拥有真本事,或者真正为帝国海军做出重大贡献的将士才有机会晋升为少将。

    不说别的,卫军与李杰都没获得晋升,依然是准将。

    选择在凌晨离开锚泊地,说是为保密考虑,更多是习惯使然。

    锚泊地在流黄岛西北的深水海域,在起锚之后不久,“浦”号就进入深水航道,然后就开始加速。

    李铭博出来的时候,白止战正看着后方的“鲁”号。

    “刚刚收到的消息,卫军那也起锚了。”

    白止战只点了点头,并没有接话。

    一切都按计划进行,没什么好担心的。

    “宵夜做好了,有汤圆,要派人送过来吗”

    “没必要,你先去,我等会过来。”

    “行,我先去餐厅。”

    等李铭博离开,白止战又朝后方看了过去。

    在后方不员处,除“鲁”号之外,还有一艘崭新的战舰。

    严格说来,那不是战舰。

    帝国海军第一种专职旗舰的首舰:“秦岭”号。

    早在大战爆发之前,帝国海军就根据舰队演习反映出的问题,决定建造一种专门承担指挥任务的战舰,也就是专职旗舰。只可惜,受经费限制,设计与建造旗舰一直都只是美好的愿望。

    直到大战爆发,旗舰项目才正式上马。

    经过战争初期,跟狭夷海军的几场海战后,帝国海军认识到了旗舰的价值,并且提高了重视程度。

    主要就是,舰队航母上的空间太过局促了。

    以舰队航母为旗舰的话,舰队司令部的官兵人数得控制在40人以内,让很多岗位无法达到正规编制人数。比如在通信部门,因为编制缺少了三分之一,所以只能两班倒,在高强度战斗中,官兵往往是不堪重负。

    如果由战列舰充当旗舰,舰队司令部的人员能增加到70人。

    在“龙江”级上甚至能扩充到100人。

    与之相比,以舰队航母为核心的海战,对舰队司令部的要求更高,需要及时处理的信息也多得多。

    虽然在大型航母上,这个问题得到了一些缓解,舰队司令部能够扩充到60人,但是依然不如战列舰,而且相对于所承担的繁重任务来说,60名官兵依然太少,无法保证所有官兵都处于理想状态。

    有了旗舰,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

    当然,除了人员不足的问题,舰队航母与战列舰等大型战舰在充



第487章 专职旗舰
    高昂的造价让专职旗舰成了鸡肋,至少降低了其重要性。

    虽然在此期间,帝国海军反复对旗舰的性能与技术指标进行调整,通过降低要求来控制建造费用,但是跟大战期间其他主要战舰相比,专职旗舰的紧迫性确实差得多,并非决定胜负的武器。

    用刘长勋的话来说,舰队司令部的官兵平常就养尊处优,在战斗时辛苦一点也应该。

    到了大战的第二年,帝国海军才确定了旗舰的主要性能指标。

    要说的话,关键就只有一点。

    在保证航速足够高的前提下,尽可能增强指挥能力,可以为此缩减或者废除其他方面的作战能力。

    首先被废除的,就是战斗舰艇必须得有的作战能力,也就是主要武备。

    虽然在建成后增加了几十门小口径高射炮,但是在设计与建造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安装武备。

    按照设计思路,最多搭载几挺重机枪。

    因为有几十名负责维持秩序的禁卫军,而且是跟随舰队活动,所以旗舰并不需要用来对付小型舰艇的武器。

    其次,就是包括装甲防护在内的生存能力。

    不管是在什么时候,旗舰肯定会在舰队里,准确说是在战斗舰艇后方,因此几乎没有参与战斗的可能。

    那么,也就不需要装甲防护。

    把遭到打击之后的生存能力降低一点,也可以接受。

    为此,设计师在舰体结构上做了文章。

    因为在“帝都”级舰队航母上取得了成功,小分舱的舰体结构被证明是有效的,所以在大战中建造的大型战舰,几乎全都采用了小分舱的舰体结构,以此来增强在遭到打击之后的生存能力。

    小分舱结构的一个缺点就是,结构重量大,而且建造的复杂程度更高。

    为了控制建造成本,也为了降低建造难度,旗舰没有采用小分舱结构。

    当然,这跟旗舰的基础设计有关。

    为了节约时间,更为了降低成本,旗舰采用的“武州”级重巡洋舰的舰体。

    简单的说,就是在“武州”级的舰体上做改动,。

    “武州”级是标准的条约型重巡洋舰,没有采用小分舱结构。

    其实,选择“武州”级的舰体不止是为了降低成本,还跟旗舰的战术要求有关。

    为了安装各种大型电子设备,尤其是数量众多,又很笨重的长波电台,并且尽可能的把通信中心与控制中心安排在一起,提高指挥的效率,必须增加大型舱室的数量,也就无法采用小分舱结构。

    总而言之,因为没采用战舰水准的小分舱结构,旗舰几乎没有抗打击能力,在受创之后极易沉没。

    在战术上,这反到不是什么坏事。

    旗舰是舰队的大脑,上面肯定有很多让敌人垂涎欲滴的秘密,比如通信密码本。如果在一场海战当中,连旗舰都遭到了打击,那么舰队指挥官肯定希望旗舰能够迅速沉没,而不是落入敌人手中。

    要说的话,这也是帝国海军在大战期间建造的,生存能力最差的战舰。

    严格说来,旗舰并不是战舰,更像类似民用船只的辅助舰艇。

    只是,在牺牲了战斗力、防护力与生存力之后,旗舰获得的是庞大的内部空间,以及惊人的自持能力。

    虽然吨位比“武州”级高了50%,而且仍然使用的“武州”级的动力系统,但是在采用了具有减阻效果的球形鼻艏,并且重新设计舰体的水下部分之后,在锅炉超压工作时的航速依然达到了30节。

    这个速度,足够跟上特混舰队了。

    关键就是,在接近2万吨的标准排水量中,还省下了重巡洋舰上占比超过30%的主炮与弹药。

    正是如此,在搭载600多名官兵,以及上百部各种电台,只是通信天线就有数百根的情况下,旗舰的自持力达到120天,最大续航力超过2万海里,全速航行的续航距离有7500海里。

    此外,旗舰还能客串补给舰,在作战行动中为其他舰艇提供给养。

    在战斗中,为其他战舰提供食物、淡水等给养,还是旗舰的主



第488章 关键所在
    在后面的战舰全都跟上,看到打出的灯光信号之后,白止战才去了位于舰岛底层的“顶级军官餐厅”。

    将其称为“顶级”,其实是一语双关。

    在舰队司令部的官兵增加了五成,舰载航空兵的飞行员也增加了三成的情况下,在舰岛上专门设置了一间高级军官餐厅,主要向舰队司令部的参谋军官,以及舰载航空兵的飞行员开放。

    从位置看,该餐厅在舰体的上方,其他十几个餐厅都在舰体内部。

    至于本舰官兵,哪怕是军官,也主要在下层的餐厅里面就餐。

    必须得说,也是因为大型航母的舰岛更加巨大,也才能在舰岛底层设置一个可以同时为数十名官兵服务的餐厅。

    此外,这间餐厅还兼做舰队司令部的会议室与军官娱乐中心。

    在非作战时期,每天晚上都在此播放一部电影。

    只是现在,这里是会议中心。

    白止战赶到时,厨师已经准备好饭菜,李铭博、周涌涛,以及几个主要部门的主官正在闲聊。

    当然,聊的也不是什么严肃话题。

    只要周涌涛在,大家关心的就是一些花边新闻。

    不过,这也是好事。

    哪怕是最为坚强的将士,也不能一直处于高度戒备状态,总得在闲暇之余放松放松,以此保持良好的状态。

    正是如此,帝国海军一直在通过增加娱乐设施、提供宽敞的生活空间、定期安排探亲休假等方式,让官兵在出征的时候处于最佳状态,在战斗中表现得更加积极,发挥出最强的战斗力。

    按照白止战的习惯,在他到来后才说正事队合作的。

    首先要确定的,是跟第二十二特混舰队协同合作的战术。

    按照计划,第二十二特混舰队将全程伴随第二十一特混舰队行动,而且主要由2艘专职旗舰,“秦岭”号与“昆仑”号进行通信联络。

    只是,得派几名联络军官去第二十二特混舰队,确保在发生意外的情况下,依然能够有效的配合。

    不是白止战不信任卫军,而是海军有相关规定,得按照规定办事。

    卫军之前是重巡洋舰的舰长,担任的也是巡洋舰分队司令官,没有直接指挥航母作战的经验。

    虽然白止战安排朱华圣去了第二十二特混舰队,同时派了十几名参谋过去,专门负责舰队的航空作战,但是在绝大部分时候,依然是由白止战下达命令,以间接方式指挥第二十二特混舰队作战。

    关键还有,在到达战场之后,两支特混舰队肯定不会在一起。

    这么一来,更需要安排联络人员。

    当然,这也是最简单的事情。李铭博与周涌涛早就商量好了,确定了主要人员,就等白止战下达命令。

    第二件事,就是把作战行动确定下来。

    简单的说,也就是由司令官正式下达作战命令。

    在舰队出发后,由舰队司令官向各舰的舰长与主要指挥人员宣布作战计划,明确主要的作战任务,以此来提醒舰队官兵进入战斗状态,可以说是帝国海军的传统,具有独特的象征意义。
1...151152153154155...42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