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竞技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银刀驸马
与此同时,配备新弹的半自动步枪的选型试验也在紧锣密鼓地展开。一些经历过上次世界大战的陆军官员是毛瑟1916式半自动步枪的拥趸,要求新步枪采用类似毛瑟的半自由枪机原理,避免导气式武器火药积碳或恶劣环境下泥沙渗入堵塞导气孔的问题。恰巧在1928年,帝国内务部和陆军、海军联合发起一次采购新型冲锋枪的招标。当时供职于瑞士工业公司(sig)轻武器部的匈牙利设计师帕尔?基拉里设计了一种发射9mm卢格手枪弹的冲锋枪参与竞标。它采用延迟开锁的半自由枪机原理,结构十分独到。基拉里的样枪在试验中表现出极高的射击精度,却最终未能入选。只有沈阳兵工厂少量生产供应给警察和内务部队。
然而基拉里冲锋枪独特的杠杆延迟后座系统引发了中国工程师的兴趣。他们对此进行卓有成效的改进使之更为可靠。并简化了结构。这一自动动作的基本原理是:枪机分为机头和机体两部分,机头比机体小得多,两者间通过一个惯性杠杆相联。杠杆由机头带动。其短臂端卡入机匣壁的闭锁槽内,长臂端则抵在重量较大的机体上。枪弹击发后,火药气体压力通过弹壳促使枪机后座,但此时闭锁杠杆两端分别卡入闭锁槽和抵在机体上,机头无法向后运动,而先使得闭锁杠杆转动,由此加速机体后座。待到闭锁杠杆离开闭锁槽,阻止枪机后座的力也就消失。此时弹头已飞出枪口,膛压也下降至安全界限内。剩余的压力开始推动整个枪机后座。抽出弹壳并抛出机匣。当后座完毕的枪机在复进簧的作用下复位,并将一枚待发弹推入弹膛。击锤回转到待发状态。完成一个射击循环。
为避免受压膨胀后的弹壳紧贴弹膛。造成抽壳困难。沈阳兵工厂的工程师在弹膛内壁上加工出12条纵槽。火药气体进入槽内,弹壳就会处于“飘浮”状态,使弹壳内外两侧的压力大致相等,能够自如地被拉壳钩从弹膛里抽出。如此巧妙的设计使沈阳厂的样枪战胜了美国人约翰?佩德森的方案。佩德森步枪解决抽壳问题的方法是往弹壳上涂一层石蜡进行润滑,可时间一久,枪弹刮起的蜡屑与粘附的污物便会在动作机构中堆积,导致各种故障。另外,佩德森步枪的肘节延迟机构完全暴露在机匣外。在实战环境里很容易损坏。佩德森步枪只能使用10漏夹向弹仓内供弹,不如沈阳厂样枪的20发可拆卸弹匣方便。
最初的沈阳厂样枪发射毛瑟弹。得知陆军准备采用新的步枪弹后,工程师们迅速修改设计,制造出样枪。考虑到士兵将乘坐机动车辆作战,新样枪的枪管缩短到22英吋左右,安装觇孔式照门和带有护翼的准星,在1000米表尺射程内保有良好的射击精度。1937年,新样枪被陆海军联合采用,定型为1937式半自动步枪。陆军部将它在装备序列中的优先地位列入第一级,沈阳、天津、济南的国有兵工厂最先投入生产。当年陆军部队就开始换装半自动新步枪。很多库存的1897式手动步枪也被改造以发射1937式枪弹。主要供新兵训练和二线武装部队使用。
虽然1937式半自动步枪的枪机组件的加工精度要求较高。可它的总体结构比较简单。非常利于战时体制下的企业间协作生产。大战期间不少私营企业都得到了1937式步枪生产或转包订单,比如林语堂先生创办的明快文具公司。这家因制造中文打字机而闻名的公司毫无轻武器制造的经验,但他们依然在二战中生产了16万支半自动步枪。为他们提供枪管的转包商则是战前制造自来水管的日丰公司。在大战中总产量超过400万支的“胜利武器”就是这样生产出来的。
沈阳厂的早期样枪也没有被浪费——英国在大战中向中国盟友购买了近20万支半自动步枪。全是口径。毛瑟步枪弹是当时唯一在英国生产过的无突缘步枪弹,并被英军在besa机枪上大量使用。对于美国来说,1942年底被迫卷入战争是场彻头彻尾的灾难,战前只有不到五分之一的陆军部队换装伽兰德半自动步枪,而且大量步兵武器在1942-43年初的溃败中损失。美国政府在情急之下向中国订购7万支半自动步枪,大多装备海军陆战队。为美国制造的1937式步枪都修改了弹膛以适应美军的弹壳更长的.30-06枪弹,由亚东汽车公司生产。美国海军队员们不免会比较他们手中的两款半自动步枪,陆战队少校卡尔逊发表了他的看法:“同中国步枪比起来,梅尔文?约翰逊先生的玩具(指约翰逊1941式半自动步枪)根本不值得一提。”威廉?斯利姆将军说得更直截了当:1937式半自动步枪是“有史以来设计得最出色的战斗工具。”
1925年。中华帝国在干涉俄国内战时实验性地在西伯利亚空降了步兵分队。获得了最早的伞兵作战经验。1930年正式宣告成立的空降兵经历了无数演习和多次小规模实战后得出结论:对于经常孤悬敌后的伞兵而言冲锋枪的有效射程显得不足,步枪射速太慢。机枪则太重不便于跳伞时携带。伞兵需要综合这三种武器长处的单兵装备。空降兵上尉李汉萍提出了大胆的建议:将勃朗宁1908式轻机枪去掉脚架,截短枪管以减轻重量。作为自动步枪使用。1934年,第一伞兵团就带着如此改造过的“自动步枪”空降东京,枪管都被截短到接近导气箍的位置,以致德国驻日武官目睹战斗后。向国内发回的报告宣称中国伞兵全部使用霰弹枪。作为武器检验的测试,这一改造的结果很令人失望,抵肩全自动射击时后坐力太大。枪口几乎没法控制。伞兵抱怨说他们只得瞄准敌人的鞋子点射,希望枪口上跳时子弹会碰巧打中脑袋。而且哪怕枪管已经截短。1908式轻机枪作为单兵武器也显得太重了。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是设计一种威力和后坐力都介于手枪弹与步枪弹之间的卡宾枪弹,并制造出发射它的自动枪支。
无独有偶,帝国海军陆战队也在为类似的要求大声疾呼。陆战队一直对军械局决定用9mm冲锋枪取代他们得心应手的1905式冲锋枪持坚决的反对态度。9mm卢格手枪弹相比被撤装的.44-40弹,侵彻力与停止能力都打了折扣,陆战队认为其远不能满足大多发生在300码左右距离上的接舷战斗的需要。
陆军军械局的官僚被空降兵与陆战队的聒噪弄得不胜其烦,于是联合各军种成立一个自动步枪和弹药研究委员会。官僚们也许只是将它作为推卸责任,搪塞公众舆论的工具。却不料委员会很快搞出了首项成果,即1938式短步枪弹。又称为弹。
某些日本青年军事史研究者宣称这一开创了“中间威力枪弹”时代的伟大发明是剽窃日本的有阪步枪弹的成果。其实它的真正原型是一战时期萨维奇公司开发的.250-3000狩猎用枪弹,装配87格令重的弹头时初速为每秒3000英尺。而中国工程师重新设计了更流线形的弹头,重量增加到117格令,在双基球形发射药的推动下初速可以达到每秒2652英尺。比起后来德国开发的弹,1937式短步枪弹重量略大,但弹道性能和射击精度都更优越。后座力则比全威力步枪弹柔和得多,是最合适500码内战斗的枪弹。
发射短弹的1939式自动步枪由久负盛名的刘庆恩设计。这位年逾花甲的设计师复刻了在1905式冲锋枪与刘式轻机枪上久经考验的自动机构:长行程导气活塞通过枪机体上的半螺旋槽驱动枪机回转,实现闭锁和开锁。只是1939式自动步枪的导气孔与活塞移到枪管上方,枪身下的空间留给30发容量的双排双进弹匣,和包含快慢机的击发装置。射手只要扳动握把附近的快慢机柄便能选择自动或是半自动射击。导气系统添加了气体调节器。通过调节选择导气孔可以兼顾射击精度与可靠性。
1939年7月,刘庆恩的自动步枪通过委员会的审查,军械局正式定型。但第一批生产订单却交给了私营的扬子江机械公司。除了私人企业外。在战时仅有上海兵工厂南京分厂这一家国有兵工厂制造1939式自动步枪。至于短步枪弹,在战争爆发前的第一笔订货竟是由以色列军事工业公司完成的。国有兵工厂已经在为1937式步枪弹与半自动步枪的订单全速运转,那才是陆军首要关心的急务。
1939式自动步枪主要有两种生产型号,空降兵装备硬铝折叠枪托型,海军与陆战队装备木质固定枪托型。陆战队版自动步枪还在17.7寸长的枪管下固定了一支可折叠的三棱枪刺。1943年还推出了一种改进型,在枪口加装形似鸟笼的多孔形消焰器。1941年开始,所有新生产的1939式自动步枪都使用冲压—焊接工艺制造的机匣,并在枪膛内镀铬。
除了空降部队和海军陆战队,1939式自动步枪的其他用户大多都是二次大战中发展出来的特种作战部队。包括帝国陆军的远程侦察特勤队。海军水下爆破大队,陆战队舟艇特勤队以及战后组建的宪兵特勤队。陆军的常规部队也会受到那些精英军人的影响。大战末期的在欧洲作战的装甲骑兵部队就用1939式自动步枪取代了原先配备的冲锋枪。西线密集的城市战斗证明自动步枪表现得非常有价值,德军反坦克手通常还未来得及发射他们的“铁拳”。就被每分钟600发的弹雨所淹没。(未完待续)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 第三百九十二章 听雨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崛起之新帝国时代最新章节!
不知过了多久,当电报读完时,眼泪也从岩崎尤佳的双眸中流了出来。
她仿佛看到,横眉怒目的父亲正站在自己的面前,用手狠狠的扇自己的耳光。自己被父亲打倒在地,口角不住的流血。
岩崎尤佳在哭,哭了一会儿之后,她不知怎么,却笑了起来。
“小姐,你怎么了?”早苗听到了岩崎尤佳的怪异笑声,急急忙忙的从另外的房间赶了过来。
“我没事。”岩崎尤佳拭去了脸上的泪痕,平静的说道,“早苗,去替我请林将军来这里。”
“请林将军来这里?”早苗听了岩崎尤佳的命令,不由得吃了一惊。
身为岩崎尤佳的贴身侍女,她当然知道这座小楼“秘密联络处”的地位,而现在小姐竟然要她将林逸青请到这里来,不是等于告诉林逸青这里的秘密么?
“是的。去吧,早苗,请林将军马上来这里,就说是我找他,有重要的事和他商议,请他务必过来。”岩崎尤佳没有去看早苗惊异的脸,而是垂着头,轻声说道。
早苗注意到了放在桌子上的那封长长的电报,有些明白过来,她没有再问,而是答应了一声,便快步离开了。
目送着早苗离去,岩崎尤佳的心渐渐的安定下来,她没有再去看那封信,而是起身去了二楼的琴室,那里也有一架钢琴,是这座小楼原来的主人留下来的。
雨水夹着冷风正斜扫着地面泥泞的道路,青翠的林带在雨的洗礼下透出空气独有的清新。一辆黑色的马车在门前停下。推开车门,早苗首先跳下车来,接着林逸青慢慢地跨出了马车。
外面有些清寒的气息,好在他多加了一件衣服。这样的雨天在往常他是不会出门拜客的,一定会愉快地坐在茶室一面和桐野千穗品茶。一面悠闲地欣赏雨景。但现在他却没有这样的心思了。俄军的到来给了他很大的压力,在上一次的战斗之后,俄军一直没有发动大规模的进攻。林逸青知道俄军是在积蓄力量,是以他也在为以后的战斗做着准备。
为了尽快恢复萨摩军的战斗力。他不但要组织新加入萨摩军的部队按照萨摩军的标准训练,还要为新军筹备武器和粮草,而在这方面,岩崎尤佳给了他很大的帮助。
尽管萨摩军连番大胜,但随着战线的拉长,武器弹药的消耗十分惊人,尽管占领区内各地的兵工厂全力生产,但还是难以满足需要。所以必须要向外国购买。由于战时各国严守中立,因而购买武器弹药是在私下里同外国掮商以走私的方式进行的,并且都是现金交易。
在萨摩军起事之初,向民间购买物资时,都是以银元和铜币等现钱进行交易,而后现钱短缺,鹿儿岛县令大山纲良不得不下令印制带有西乡隆盛头像的纸币,和现银等值流通,被称为“西乡札”,因为纸币没有现钱受欢迎。一些地方的居民常常拒绝使用,所幸萨摩军很快攻占了大阪,得到了设在这里的造币厂的全部设备以及库存的银锭和铜板。在林逸青的主持下,造币厂很快重新开工,制造银币和铜币,由于新造的银元是按照日本对外交易的“贸易银币”的标准铸造的,成色足,很受民间欢迎,是以一经发行,便有效缓解了货币短缺的不足。
但新的问题随之来临,就是萨摩军中精通商业的人才不多。在和外国掮商打交道的过程当中常常吃亏,林逸青本人也不精此道。迫切需要专业的人才,而岩崎尤佳恰恰便是这样的人才。
自从林逸青将她从死亡线上救回之后。心存感激的她不再是一副不合作的态度,而是利用她在三菱商社大阪分社的影响力,召集了一些富于商业才能的职员,帮助林逸青佐理军需中的采办外购事宜,给了林逸青以很大的帮助。
而岩崎尤佳自从帮林逸青买了大批粮食之后,却一直不在他面前露面。林逸青知道她是不想给东京的岩崎家族带来麻烦,是以也没有刻意的去找她。
他们两个人,自从那次袒露心迹之后,可以说有了心灵上的默契。
但是今天,早苗的突然到访让林逸青感到有些奇怪。
现在他站在小楼的铁门前,望着古旧的石壁在雨水中发出苍灰的面色。原本极开阔的庭院被主人巧妙地植上了绿树,那宏伟的气势被掩饰得很好——因为密植的绿树的关系,整个庭院显得有些臃肿狭小,这也正是主人苦心营求的结果,一种不要太引人注目的结果。墙上挂满了爬山虎以及一种叫做薜荔的植物,现在它们正被斜雨击打着露出凄凉的神气。这些天很多时候与算盘为伍的林逸青开始计算起当初建造这座宅第的花费,总不会少过10万银元吧,或者需要20万银元才行,总之不会再多了!他心里飞快地盘算着。现在每一次站在巍峨的建筑物面前,他都习惯性的要估摸一番。
早苗打开了门,作了一个请进的手势,随后她在前面由白色鹅卵石铺成的细甬道上带路。雨水轻打在石子甬道上,刷得那石子白中透出铁锈色,庭院中央是由几十盆鲜花组成的花圃,花圃中间种植着许多叫不上名来的中草药材,此时正郁郁苍苍地在雨地里接受着雨水的拍打。这种时候已经不是寒冬天时节平坦萧瑟的景象了,庭院里多了几份生命与灿烂的活力,是拜优雅的女主人所赐的吧?
上第一面阶石阶时,林逸青隐隐地已听见由房内传来的钢琴声。由早苗打着伞的林逸青顿时停了下来。
早苗仔细听了一下,笑道:“是小姐在弹奏钢琴呢。她想要用这样的方式来欢迎将军您的到来。”
林逸青微微一笑,他仔细谛听,已经听出来了,调子是上一次他弹的钢琴曲《星之命》的调子。现在的《星之命》由岩崎尤佳演奏,有一种欢快活泼的气氛。并且给人一种悠远婉转的感受,仿佛就看见樱花树在雪山之下开放一样,一时两个人静静地立在那里。
伴着夹杂着寒气的小雨点。只觉得那悠扬的琴声时断时续的,似乎在模仿水滴的声音。林逸青一听之下觉得,配合着眼前的阴郁的稍嫌湿冷的天气,那水滴声倒也相得益张。琴声中带有一丝清寂,他们的眼光也渐渐地被引向了檐外,断断续续中,那雨滴声越来越大了。
林逸青仿佛看见青翠的绿木下,水珠从檐上落下,清脆地击打在那地面。滴嗒,滴嗒,越发只觉得那林间的幽寂与温暖。那阳光温暖地淡淡洒下,洒在悠远而清寂的林间。那苍老树干衬在古远空旷的荒凉下,嫩绿的幼芽在温暖的阳光的土壤中自动地张开手臂,它在朝着阳光抽发着自己,一点儿一点儿向上生长着。仿佛回到了古远的洪荒时代,森林里寂寞的滴嗒水声,阳光的清幽就是生命的全部。叶子慢慢地张开,一片两片。三片四片,五片六片,最后是千片万片。仿佛是一刹那的时光,那生命可怕的神奇!在空旷的寂寞幽林间幽静地生长着,静静地屹立在悠蓝的空旷下,独自唱着寂寞的生命的幻歌。慢慢地张开手臂,眼望着那枝上翠绿的的生命,那热力的呼唤,那生命的呼唤,拚命地抓紧那黑黑的泥土的地面,仿佛在紧紧地抓紧那大地的母亲的心脏。
林逸青知道。此时的岩崎尤佳,是用自己的心在弹奏。她将自己的生命融进了琴声中,是以才会有如此美妙的感受
雨水下来了。风儿拂来了,那寂寞古远的空旷林间。水滴,是她宁静的永恒的相伴,只管抬起她的柔软的叶之手臂,任凭那温暖水气的抚摸。等待,再等待,一直等啊等,直等到那天荒地老至死方休等到那明媚的阳光出现!于是,她的手臂张开了,化作了柔美的花之翅膀在阳光中飘摇,那梦幻般的无尽的绚烂!一切,都只为了他的出现,一切美丽,一切美好,一切的一切都只为了他——那生命的灼热阳光而绽放。他仿佛听到了她的心声,阳光啊,她生命永恒的阳光,唯有如此她的柔美才能永存心间,成为他永恒的不变的星辰,光明中的光明,眼睛中的眼睛,灵魂中的灵魂!——然后,她垂下了腰身,古远的泪水化作灿烂的花瓣的飘渺,雪一般地落下,如同风一般地消失,消失在他光明的眼睛里,消失在洪荒的辽阔不可寻的悠远时光里,消失在那泥土地上黑黑的沉默的灵魂里,消失在那林间幽寂的寂寞的水光里,消失在那空旷清冷的无边野际里。悠蓝的天空下,只听到那生命悠远的幻歌。花瓣悠悠落下。
琴声渐渐淡去,檐外只有雨声随着绿墙上的白花瓣轻轻的打下,淡淡看着那白花瓣闲闲地随着风轻落于地,任那雨水侵打着,一种幽静恬淡的思绪不知怎地渐渐浮上心头,四周静成一片,只有古旧的砖石墙壁披着翠青的绿衣在眼前清寒地左右摇摆着,雨的轻脆滴嗒声这时异常清脆响亮起来。
林逸青的耳边突然响道:“将军,这边请。”他这才蓦地一惊,原来是早苗正含笑对自己讲话。林逸青笑道:“倒是很久没听到这么美的琴声了。”
两个人外面的谈话在这清寂时刻显得异常响亮的,里面的人已然听到了,一个清脆有礼的声音问道:“是谁在外面说话?”
早苗急忙应道:“是林将军来访。”
里面的人早已停住了钢琴,笑着说道:“林将军来了,快请进来吧。”
两个人走进了玻璃大门,向右手的长廊走去,一个白衣女仆早已拉开了白纸门,看见林逸青之后,微躬施礼,手持茶盘走了下来,穿上红木拖鞋慢慢退了出去。林逸青朝里面鞠了一躬,脱下皮鞋进了房间,岩崎尤佳正坐在一张桃木矮几前等他,一双明眸打量着他,说道:“林将军,请进来吧。”
她的声音是清脆愉快的,然而眼神却挡不住几份落寞和忧伤。林逸青朝着主人微一鞠躬,说道:“雨天冒昧造访。失礼了。”说完在主人前面的桃木矮几旁席地坐下,将礼物呈上,用日语笑着说道:“这是乾国产的菊花茶。一点薄礼,请岩崎小姐笑纳。”又道:“是今年新焙的新茶呢。”
岩崎尤佳看看眼前的礼盒。想起了父亲,心头又是一酸。
虽然自家茶田也焙有好茶,但菊花茶却是没有的,而且菊花茶对父亲的风寒症是很有效的,父亲当年便曾从乾国购买菊花茶,也曾把菊花茶作为赠送友人的礼物。
林逸青应该是了解自己父亲的病情,所以才特意选择赠送给她菊花茶,应该说这礼物送的很及时。
想到林逸青还不知道父亲是如何在电报中咒骂自己的。还打算用这种方式示好,以求改善同父亲的关系,岩崎尤佳在心里发出了一声深深的叹息。
尽管心中悲伤,但她面上仍是一副欢笑之色,“那么就多谢了,这样的雨天,正是喝茶赏雨的悠闲时光呢。”岩崎尤佳笑着说道,又对后面跟着跪下摆放茶点的早苗道:“那么就用林将军送的菊花茶给我们点一回茶吧,似乎我现在就闻到了菊花的那股特有的清香呢。”
早苗答应了一声去了,临到白纸门边问:“就在这里点茶吗?”岩
崎尤佳笑道:“林将军可是品茶的大行家呢。早苗就麻烦你为我们展示一回技艺吧。”
早苗微微一笑,轻轻退出去准备了,心想我们家小姐越来越有女主人的派头了。岩崎尤佳又笑道:“其实今天请将军来并无要事。只想和将军喝茶赏雨,在这午后的清寂下午,也是乐事一桩呢。”
虽然岩崎尤佳说得轻松,但林逸青还是敏锐的觉察到,岩崎尤佳今天的异常。
不是那岩崎老儿又写了什么劳什子送来,让她再在自己面前表演一番自杀吧?
想到这里,林逸青心中暗暗警惕起来。
早苗点好了茶,岩崎尤佳和林逸青一道品尝起来,早苗的茶艺虽然比不上桐野千穗。但也别有风味,林逸青喝过之后。颇觉回味。
岩崎尤佳没有再说话,而是静静的坐在那里。默默的看着窗外的细雨。
林逸青回想着刚才她用琴声迎接自己,那美妙的琴声似乎已经说明了什么,但他还是想不明白,为什么她会这样。
而现在自己贸然发问的话,只怕会破坏了这安静美好的气氛。
算了,到时候,她应该是会给自己答案的……
差不多过了一个小时,雨下得越来越大了,窗外变成了白茫茫的一片,林逸青计算了一下时间,心说这雨要是还不停的话,今天晚上他差不多就回不去了,难道要留在这里过夜不成?
“将军请稍坐,我去换件衣服。”岩崎尤佳说着起身,向林逸青点了点头,便走进了内室。
林逸青搞不清楚她在这个时候要换什么衣服,但并没有多问,只是微微颔首,看着她的身影消失在了内室之中,然后门便关上了。
林逸青听到室内传来一阵悉悉索索的声音,知道她是真的在换衣服,他等待着她重新出现,但不知怎么,过了许久,仍然不见她出来。
1...137138139140141...65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