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王爷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月关
周盘刚刚松了口气,却听李华又道:“可是邢大帅地意思,是离开中条山,率军去中原。刘六刘七还有杨虎他们被官兵到处围追堵截,在中原犹如丧家之犬。我们若是失去中条山这处险地,跑到中原去,只怕不但救不了他。连我们都得陷进去,这记昏招太蠢了,邢大帅和刘六兄弟情深,我们凭什么跟着去卖命呀?”
李华悔恨道:“悔不当初啊,咱们在这做山大王何等逍遥自在。都怪我一时鬼迷了心窍,还真以为他们能成大事,立即起兵响应,结果是引火烧身。现如今他们要接受招安或弃山而走,咱们怎么办?跟着他们做流寇么?”
周盘道:“大哥,他要去江南,咱们大不了一拍两散,继续留在这中条山里。官兵志在他邢老虎、赵疯子,他们想走就让他们走,把官兵引开咱们就安全了”。
“嘿!要是他们接受招安呢?他们的势力可比咱们大,其余四峰都在他们驻守之中。只要接受招安,他们马上摇身一变就成了官兵,咱们能往哪儿逃?”
“这个……大哥,他们定在何处谈判?”
“官府信上说赵元帅要是同意议和,便由咱们选择时间,地点定在流云渡地仙人桥上,仙人桥是深峡之间的一座长桥,两边隔峡相对。不怕对方重兵埋伏”。
周盘眼珠一转。凑近他耳朵低声道:“大哥,兄弟倒是有个办法阻止赵元帅接受朝廷招抚。就看大哥您有没有那个胆量”。
“什么办法?”
“老三是有名的神箭手,人称金眼雕,密林之中射杀狐兔也是百发百中,而且他臂力超群,能使五石弓,百步能穿杨。会谈当日,不妨使他在山峰密林处以暗箭射杀杨凌,如今一来,招抚一事必然作罢!”
“什么?”李华大惊而起。
周盘忙安慰道:“大哥放心,谁能猜得到是咱们动的手脚?要论仇怨,邢大帅、封雷刘廿七他们和朝廷的仇可比咱们深的多。再说,即便猜到没有证据谁能奈何得了咱们?”
李华思忖半晌,把牙一咬道:“好,就这么办,不过万万不可误伤了赵元帅,老三呢?”
“老三在山前把守呢,我把他叫回来?”
“去吧,小心些,不得露出半点口风!”
“兄弟理会得”,周盘说着,匆匆走出房门,四下看看,然后急急向山前走去。
李福达地两卫兵马已经开到蒲州城,并按照杨凌的部署开始向东华山下驻地移防。
此时,奉杨凌将命,原本驻防各地,防止赵疯子到处流窜地卫所官兵和部分边军,都在向东华山逐步推进,他们扼守住一切水陆交通要隘,稳扎稳打,步步设防,包围圈越来越小。
这些事由于杨凌出京前就早早做出了安排,所以做地有条不紊。太原卫的兵卫没有参加这种一步一堡垒地进攻部署,杨凌调他两卫兵马前来,显然是为了加强攻山力量。
李福达骑着一匹高头大马,他的眼神飘忽,心绪正在紧张的揣度地杨凌的通盘计划,根本没有注意路旁山青水秀的美景。
他的得力臂助江南雁被留在了太原组建民团,弥勒教要人有人、要钱有钱。一直所欠缺地就是不能公开活动,把忠诚地徒众集中起来训练出一支完全忠于自已的军队。
借助武定侯郭勋的势力,他现在成功地掌握了太原卫,而且除了左卫、中卫指挥使之外,他利用职权和刘瑾乱政时的机会,或送礼行贿,或寻衅罢职,把中下层将官大数换上了自已地人。他有把握一旦举事,就可以迅速杀掉两个指挥使,把三卫尽数掌握在手中。
可是光是这支武装力量毕竟还很薄弱,而且士兵的忠诚度还是很成问题,利用朝廷大力组建团练部队的机会堂而皇之地培植自已地私人武装,那把握就要大的多了。
他在山西有许多忠诚的徒众,其中有一些都是富甲一方的大财主。晋商之富,天下第一。靠这些忠心的富绅教徒捐献资财购买马匹、兵器、甲胄、粮草。集中本教地忠诚徒众组建一支完全忠诚的军队,以本教的**师、法师、长老香主们进行训练,大业可期。
不过有两件事他没有想到,一是杨凌自京里来,没有赶到太原坐镇中枢指挥。而是半途就折向,直接赶赴蒲州。二是杨凌会调他地兵来助战。
自从赵燧流窜山西以来,山西地方就收到杨凌将令:为了避免自乱阵脚,各府道各负其责、守卫地方。堵塞通路,勿随流寇而流,他们只负责围,由京师派来的追兵负责歼。这一来李福达纵然想混水摸鱼,让赵燧趁机把山西搞乱也办不到了。
现在杨凌调他来,江南雁的提议在他心中又活泛起来。在他心中,江山第一,为了江山他可以放弃亲情、隐忍对杨凌的仇恨。然而现在杨凌并不是在他的防区。找机会干掉这个心腹大患地念头就变地热切起来。
还有就是杨凌打算议和,绝不能坐视赵燧投靠杨凌,让杨凌腾出手来集中全力对付刚刚赶到江西的杨虎,议和之举必须予以破坏。两件事似乎正好可以一并解决。
想到这里,李福达眼中闪烁起凶狠地光芒,他抬起头来,漫声唤道:“小楚!”
一个年轻英俊地侍卫亲随一提马缰,飞快地赶上两步。赶到他的身边。
此人是他从弥勒教年轻一辈中挑选的一个义子。一身武艺相当不凡,李福达低低嘱咐一番。小楚脸上露出跃跃欲试的兴奋神情,拱手低声道:“义父放心,孩儿一定完成命令”。
李福达随意地扫视着四周,淡淡笑道:“唔……现在就去筹备吧。切记,万万不可伤了赵疯子,此人还有用处”。
“得令!”小楚一拨马头,向长长的行军队伍后方驰去。
李福达提马前行,高喝道:“中军,传下令去,全军加速前行,赶到驻扎地点立即挖战壕、架鹿角,安排好一切防务再安营扎寨、埋锅造饭,谁敢误了国公爷的军机,军法从事!”
中军官立即把将领传达下去,全军陡然加快了行程,李福达看着急急行军的队伍,脸上满是似笑非笑的神情:“去年损兵折将,诸事不顺,一过了年就大不相同了,先是白衣军、后是响马盗,紧跟着正德赶着来送兵,杨凌赶着来送命,莫非今年这是转了运了?”
一入山西满眼山,杨凌一路上见得多了,不过踏足山上,这还是头一次。东华山绵延三百余里,做为中条山主脉上地一处险要所在,奇峦险峰、流云飞瀑,可谓美不胜收。
然而山景之美,在之于奇。若是游山玩水,那自然是山势越奇越险越好,可是用兵攻打。可就令人头疼了。杨凌瞧着这连绵不绝的崇山峻岭嵯峨插天,林密处松涛滚滚如巨兽之脊,树稀处怪石嶙峋,易守难攻,也不由暗暗心惊。
旭日东升,连绵起伏的五老峰似在朦胧欲睡,千沟万壑将它的瑰奇舒展在天地之间。流云渡是两道山峰之间的狭谷,峡谷中隐藏着深蓝色的阴影。烟气荡漾,增加了几分神秘安祥地气氛。仔细看去,才看出那是雾气氤氲,被阳光折射,加上峡谷中阴暗,所透出的颜色。
仙人桥是流云渡上地一道铁索桥,两端深深钉在牢固地岩石当中,铁索上固定着木板。两侧是一人多高的护栏。左右护栏各用三条铁链再辅以竹木编织而成,网眼甚大,向两侧望去,桥体微微晃运,好象没有遮拦地悬在宽中。胆子小的扶着护栏也不敢过。
两侧桥头怪石丛立,气象万千,每当云雾迷漫的时候,涉桥而过时行在云雾当中。飘飘然有若仙人,所以这桥名之为‘仙人桥’。桥下绝壁通天,怪石兀立,隐约能听到水声,却看不到是何处流泉,只有悬崖边上暗绿湿滑地苔藓,隐隐透着寒意。
这座桥狭长摇摆,根本无法用兵士冲锋。四周又无法布置大量伏兵,可谓是极安全的谈判场合。伍汉超为了杨凌的安全可谓大费周章,对方的将领个个武艺高强,而自已这位国公爷的武艺,虽然他自已总是沾沾自喜的,可是他小伍眼里实在是三脚猫,还是瘸了两条腿的。
他身上虽配有火器,若是近身突发袭击。终究不出刀剑迅速。所以伍汉超提前便赶上山来,在这仙人桥上做了番手脚。在桥正中以铁索蛟筋结成一道横网,将桥一断为二,把双方谈判者都隔了开来。
在这摇晃不止的桥上想从上边攀援过来,这边又有高手护侍,那就纯是找死了。对岸上方林深茂密,若藏有刺客暗放冷箭,也得顾虑到,所以伍汉超给杨凌内穿护甲,外罩蟒袍,自已和江彬佩以刀剑盾牌,身上暗藏袖弩,护卫方面可谓做到了极致。
对岸侍卫林立,开始有一行人向仙人桥走来,杨凌纵目眺望,人群中没有红娘子地身影,他不觉暗暗松了口气。
杨凌向伍汉超微微颔首,伍汉超、许泰、江彬、宋小爱四人护侍着他,也开始向桥头走去。桥中央,隔着铁网有两把交椅,静静地搁在那儿,随着桥面轻轻起伏而晃动着,远远的,赵燧在封雷、刘廿七、李华、赵镐的陪同下缓缓走上了桥头。
赵燧造反,消息传回京师,杨凌便查明他便是自已在胜芳镇结识的那位赵秀才,元宵节上两人还兄弟相称,共赏花灯,今日相见,已是各自统兵的敌对者,杨凌心中感慨不已,脚下走得便也慢了起来。
高山密林深处,金眼雕擦了把汗,把砍伐荆棘、刺枝地开山刀挂回腰间,然后匍匐在突出一块的怪石上向桥上观望。
山高林密,固然不易被人发觉,可是同样对自已也不利,不是随便往那儿一站,就能清晰地看到仙人桥上的情况,而且易于发箭的。金眼雕本是山中猎户,眼光独到,自然看得出什么位置能对桥上地一切看得清清楚楚,又易于隐藏不被发觉。
他选的地方是山上一处怪石嶙峋的地方,树木野草参差其间,从上边往下看可以一览无余,而下边仰头只能看到那一片石头,由于视线的问题,漫说伏在上边,就是在上边坐起来,下边也不易发现。金眼雕是山中猎户出身,最善伪装,他穿了一套五彩斑斓的衣服,住那儿一伏更加隐蔽。
他使的是五石弓。五石弓洞石穿壁,要射穿盾牌也如摧枯拉朽一般,这种强弓能使得动的人天下根本就寥寥无几,就是赵燧等人也不知道他有这样的功夫,可是偏偏这个不起眼地小山寨三头目就有这样惊人的绝技。
不过纵是他天生神力,这五石弓最多也只能发出六箭,再多就没有力气了。金眼雕对此并不在意,以他奇准的箭法,料想一箭就能自上而下把杨凌射穿,将他整个人钉在桥面上,官兵手中包着铁皮的盾牌对五石弓来说,就象一块豆腐,根本毫无阻碍。
金眼雕摸出铁板指戴上,从箭囊中摸出一枝雕翎狼牙箭,缓缓搭在弓弦上。仙人桥正中隔着丝网坐着两个人,正似谈着什么。两人背后各有四人,站在离椅子五六步远的地方。
椅子,给了他最好的指示目标,坐在那里的,自然就是他的猎杀目标,,锋寒地箭簇慢慢指向桥面,移向网对面地那张椅子、那个人。
“杨凌,你就在这仙人桥上,飞升成仙吧!”金眼雕嘴角噙起一丝冷笑。
对面山上,小楚也进入了攻击位置。
他穿着一身青衣,背插单刀,黑巾蒙面,一副夜行人的劲装打扮。这是一棵大树,树从半空分成两桠,靠山地一桠仍藏密如盖,而探向悬崖的这一枝却稀疏多了,这树也不知是多少年的古树,半空探出的枝桠也粗大惊人。
小楚四平八稳地坐在宽如卧椅的横枝上,从肩上取下了弓。谈判不可能只言片语就结束,所以他并不急,小楚杀人,一向很有耐心。
他用的是三石弓。三石弓是军中的标准配备,实际上除了专门的弓弩手中的少数精英,大多数人用不了三石弓。北军中大多数人只能使用两石弓,而南方卫所兵,比如杨凌在钱塘潮下惊见倭寇表演‘弩箭不入’神功时的那群卫所兵所用的弓,只能当笑话看看罢了。
小楚是技击高手,但是并不以力气见长,弓箭还是他随义父在陕西兵备道时才开始涉猎,他知道义父将来要打天下,打天下靠的是马上功夫,弓箭是必用的武器,自已所精擅的短打技击之术恐怕反而没有什么大用,从那时起他就开始苦练马术、长兵器和箭术,现如今在太原卫军中也算有些名气的神箭手了。
稳坐在树巅上,射击一个一动不动的靶子,他有把握一箭射中杨凌的后心。可是他必须得等,杨凌不可能一直坐在那儿不动,他要等杨凌站起来走动,在杨凌走动转寰时猝然发箭,箭发如闪电,等他中箭倒下,就没人说得清箭是从哪个方向射过来的了。
杨凌忽然起身了,小楚眼睛一亮,迅速地抹箭、搭弦,标准的跪射姿势.
挽弓如满月、杀气贯长虹,这一箭,即将射出。
回到明朝当王爷 第385章唇枪暗箭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回到明朝当王爷最新章节!
第385章唇枪暗箭
杨凌施施然走到吊桥中央,赵燧领着四员悍将也到了对面,杨凌微笑拱手,说道:“赵大哥,久违了!”
赵燧微一错愕,凝神瞧他两眼,有些面熟,却未想起自已何时认得了国公爷。他嘿了一声,拱手还礼道:“国公爷如此称呼,在下可不敢当”。
杨凌哈哈一笑道:“有何当不得?元宵灯会,你我兄弟相谈甚欢,当时还劳兄破费,买了碗汤圆给小弟宵夜,赵兄贵人多事,竟然忘记了么?”
“啊!那人……那人是你?”赵燧错愕道。
杨凌笑吟吟深施一礼,说道:“正是小弟。胜芳一别,想不到今日重逢,竟是在这五老峰上兵戎相见,世事诡谲,令人扼腕”。
赵燧已经定下神来,冷笑一声道:“国公爷今日来,不是约在下叙旧的吧?”
杨凌轻松自若地道:“故人相见,先叙叙旧也无妨,呵呵,赵兄请坐”。
赵燧冷哼一声,回身就坐。杨凌也在对面坐下来,二郎腿一翘,天风浩荡,吹动袍袂,袍上四爪金龙似欲破云而出。杨凌欣然四顾道:“胜芳镇上,花市如昼。今日流云渡上仙人桥,亦是别具情趣,我与赵兄相遇,还真是诗情画意的紧”。
赵燧面上微露不耐之色,封雷、李华、刘廿七却面露狐疑,望向赵燧的目光带着些异样。赵燧回首一顾,忽地瞧见,不由心中一凛:“莫非他们竟然怀疑了自已?”
便在此时,杨凌望着对面桥头两面大旗,高声吟道:“虎贲三千,直抵幽燕之地;龙飞九五。重开混沌之天。赵兄好大的志向,这诗是我朝太祖反元恢复汉人江山时所用的语句,赵兄意欲效仿太祖,做开国之君么?”
封雷等人闻言更惊,他们大多数不识字,纵有几个识字的又哪知道这对联是朱元璋用过的,还以为是赵秀才想出来的,他们地确信服赵燧的文韬武略。可是要说做皇帝,他们还是倾向于刘六刘七的,难怪赵疯子对邢老虎提议下江南这么推三阻四的,难道他竟有拥兵自重的意思?”
赵燧又气又急,他怒声道:“放屁!当今朝廷不公,我们正是要倾覆昏君,题这首诗只是控诉大明有如昔年蒙人一般残暴,我们要重塑朗朗乾坤。姓杨的。你今日来,难道就是为了搬弄唇舌,挑拨是非的么?如此,本人少陪了”。
“且慢、且慢,哈哈哈。兄弟只是开个玩笑,赵兄何必生气呢”,杨凌笑容可掬,赵燧气的额头青筋直冒。这么掉头就走。未免显得心虚,如果不走,又怕杨凌再说出什么话来,自已这些手下如果都是智谋之士那也罢了,否则杨凌一番话他们不起疑心才怪。
赵燧压着火,一掸袍袖,虎目烔烔地道:“国公此来,可是为了劝降么?”
杨凌笑吟吟地道:“正是。否则我何必亲履险地?”
赵燧仰面大笑:“哈哈哈哈……,杨国公,你难道没有看到,我等揭竿而起,如今不到一年,就聚众数万,何耶?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民心思反。则反而必受。我等此举。正合天道、正合人心,眼看前程一片光明。你来劝降焉能成功?”
杨凌失笑道:“前程一片光明?哈哈,可笑!实在可笑!”
封雷跨前一步怒道:“你这白面书生,奸笑甚么?若非隔着这道网,老子一拳打下你满口牙齿!”
宋小爱柳眉倒竖,大步上前娇斥道:“大胆!对国公爷如此无礼,若不是隔着这道网,本姑娘一刀砍了你地狗头!”
“嗳嗳嗳,都别逞能了,这网不是没拆呢嘛!”杨凌起身笑着劝解道,然后向前两步,胸有成竹地道:“赵兄,你我相识一场,所以你大难临头,兄弟我不敢见危不告,兄弟敢断言,尔等造反,不出一年,必定土崩瓦解,烟消云散。白衣匪、响马盗,必败!”
赵燧也霍地起身,腾腾腾上前三步,傲然道:“我们手执重兵,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官兵**,只能倚仗人众围追堵截,只能倚仗地利,据险死守。我等纵横往来,两过京师,所向披靡,官兵闻风丧胆,土崩瓦解?哈哈哈,国公爷是在开玩笑吧?”
右侧高处,站在怪石后张弓搭箭的金眼雕颓然将弓箭下移,缓缓松开。方才一箭拉开如满月,这一箭射去,迅似闪电,他虽然看到杨凌身后忽然走过去一员小将,随即又抢过去一人和他拉扯,但是站在他这个角度并不能阻塞射线,而且五石弓的箭,任他武功再高,也未必来得及拦住。
不料这时赵燧却也站了起来,大步上前与他隔网交谈,从他这角度要是这一箭发出,可就得先射穿了赵燧的脖颈,才有可能射到杨凌了。他虽然不识字,可是从日常调度指挥也看得出,山中这些猛将只会攻不会守,调兵遣将还得靠赵燧,此人对山上实在是太重要了,大哥又再三吩咐过不要伤了他,怎能开弓放箭?
五石的强弓,即便以他惊人的神力,最多也只能射出六箭,就得精疲力尽,这一箭白使力气了,他得松开怀弦,放松一下。
石后可以站立处只有一脚之隙,旁边横探出许多茅草,后边就是山与巨石间的一道石隙。下边深不可测,山风至此为凭空探出的巨石所阻,回荡激烈,他不敢久站,又爬上岩石,眺望桥面等待机会。
金眼雕刚刚爬上石头,眼角忽地有道亮光一闪,金眼雕不由怵然心惊:“这是兵刃地反光!”他想也不想。立即向旁一翻身,躺在晒得发烫的石面上,心头怦怦直跳。天空湛蓝一片,有淡淡白云掠过,这样仰脸一看,身周山风呼啸,竟然有些晕眩感觉。
“这是谁?对面林中有人暗藏,莫非是官兵安排的暗桩?不知道他有没有发现我。如果……不对!会不会杨凌议和招安是假,想行刺我家元帅是真?”
想到这里,金眼雕心中焦急,立即稍稍移动位置,探头向对面望去。他常年在山中打猎。箭术通神,眼力自然极好,有人赞他在密林之中猎杀狐兔,也是百发百中。那是何等眼力?方才寒光只是一闪,他已清楚记的方位。
对面地千年老树上,小楚也恨恨地摞下了弓箭,跑上前去骂人地宋小爱和赶过去牵住她手的伍汉超,无意中成了一面挡箭牌,恰恰拦在杨凌前面,他的箭术没有金眼雕那般出神入化,人影猝地拦在杨凌前边。他这一箭竟已收之不及。
暗箭伤人最忌暴露自已,如果这一箭误中副车,哪里还有机会下手?小楚收箭不及,只得将弓向下一压,那利箭离弦,直向深谷射去,瞬间不见了踪影。
小楚惊出一身冷汗,他手扶在古木上。一颗心怦怦乱跳。好半晌才平静下来。
此处前后仍有斜斜探出到峡谷中的树木,郁郁葱葱掩住了他地身影。可是头顶枝桠比较稀疏,阳光透射而下,光线斑斓,他方才忽地压箭伏身,从叶缝间射下的阳光正照在背上单刀刀面上,寒光折射,闪过金眼雕的眼角,他却浑然不知。
桥上,杨大官人犹自沾沾自喜地道:“举兵起事,贵在审时度势,因势利导。贵在知已知彼,尽悉顺逆,而你们,样样都在逆在行事,何谈成功?”
赵燧身后四将都凑过来,江彬四人见状也急迎上前,将两人环在中央。赵燧嘿嘿冷笑,不屑地道:“请国公爷指教”。
杨凌欣然笑道:“你叫我国公爷?看来还知道天下正统在哪里呀。虎贲三千,直抵幽燕之地;龙飞九五,重开混沌之天。听起来壮观,可是你们想代明而兴、君临天下,却不知时过境迁,当今局势与蒙元时大不相同。
我便先来讲讲这审时度势。蒙元是异族,对天下汉人苛薄至极,将天下人分为四等,汉人在蒙人眼中如同奴隶,所以百姓从未归心。至元末时,天下已崩坏不堪,失尽人心、朝政难以维持。
偏偏此时蒙元宰相伯颜又出昏招,向元顺帝进言,为消除汉人实力,杀尽天下张、王、李、赵、刘五大姓。五大姓地汉人当时占天下汉人的四分之一,这些人又有至亲好友,此举无异于要屠尽所有汉人。
各路豪杰在此人心惶惶之际,纷纷起兵抗元,完全顺应民心,所以未经数年,便如摧枯拉朽,顺利取得天下,如此结果,既是人为,也是天授。
然而如今呢?大明立国百余年,根基稳固,先帝弘治乃是少有的贤明君王,在位十八年,选贤任能、勤政爱民,更是民心所向。当今皇帝御位之后,虽因年少嬉玩,曾让奸佞祸乱朝纲,但奸佞不过两年,便遭清除。大明国运未衰,现在皇帝又励精图治,改革朝政。
减免河北、河南、山东钱粮税赋的事你们知道吧?清理土地兼并,澄明吏治、改革军制、移民辽东、开海通商、鼓励农耕,哪一件不是利国利民的好事?这些措施一发,百姓有了希望,谁还跟着你们造反?
你们现在虽聚起数万兵马,但是今后再难扩张规模,兵员只会越来越少,不信么?你看刘六、杨虎,原来数月间聚兵十万,如今周游江南,处处碰壁,还有多少百姓响应?你们坐井观天、不知世间变化,还在这里妄自尊大!”
赵镐、李华听得面如土色,封雷、刘廿七愤愤不平。赵燧双手微微颤抖,杨凌所言,句句如同刀剑,狠狠击在他地心坎儿上,他未尝不是没有考虑过接受招安,毕竟打江山坐天下只是他被迫从匪后的一个梦想,现在随着朝廷快速做出的反应,这个念头已经渐渐淡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