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我为王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七月新番
“然而那五千人就能活过来了?”
阚止一愣,他没想到比起自己的名声,赵无恤更关系的是那五千人的性命。
正所谓”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五千人,就算放到后世也不是个小数目,与之牵连的家人多达数万,盗跖是杀的干脆利落,看似爽利,实则后患无穷,这不是圣母与否的问题,而是为将者与为君者的不同。
赵无恤摆了摆手,让阚止下去,并将孙武请过来。
“先生的建议让我设计了南线西线迂回,歼敌于河东的战略,如今南线虽然进展顺利,但盗跖却为我惹下了大祸,先生觉得如何处置最为妥当。”
孙武在吴国多年,南方的道德与观念远比中原要野蛮激进,没有礼乐和仁义在其中作祟,尤其是吴国进攻楚国时,因为事急从权而杀俘虏的事情,孙武也经历过不止一次了,虽然大多数是吴王阖闾、伍子胥、夫概等人下的命令,但他旁观了,默许了,同样是从犯。
可是见的多了,却不代表会对这种事情习以为常,当做是对的。
他轻捋胡须,说道:“古者,以仁为本,以义治之之谓正……”
孙武也认为,要完全归罪于盗跖么?赵无恤想。
然而孙子话音一转,又道:“然而,正不获意则权,权出于战,不出于中人。是故杀人安人,杀之可也;攻其国,爱其民,攻之可也;以战止战,虽战可也!”
“上卿想必为洛水之事而开始产生了一些怀疑,若要老朽来说,如果上卿杀人的目的,真的是安人,攻国的目的,真的是为了进一步爱他国之民,制造战争的目的,真的是为了一天下后的止战,那么,一意孤行到底便是了!至于柳下的所作所为,虽然老朽不会认可,但就为将这一点来看,他做了一切该做的。于冤死的人,此人是屠夫,有过,于上卿而言,他却是良将,有功。”
赵无恤茅塞顿开,等孙武走后,他让笔吏进来起草命令。
“日前问子石于洛水杀俘五千,余亦为之心惊,念汝之忠勇,亦叹汝行事之剧烈不假思量。杀俘有违天和,众人皆云柳下不可再为将,然而临阵换将,兵之大忌也。战时从权,着汝仍为南线军将,挥师救韩卿河外之围,切勿再生事端。”
将这份似斥似褒,仍然让盗跖继续率军的命令送去南线后,赵无恤又给邓析写信,表述自己对此事的震惊和悲痛,他激情洋溢地痛斥杀俘乃丧尽天良之举,并认为应该在赵氏的军法力加上一条“无故杀俘与丧军同罪”!
可至于对盗跖的处置,他只是承诺,会在战后给众人一个交待。
在将此事压下来后,赵无恤心里想的却是,南线那边还有部分只忠于自己的武卒,温县已经又有五千人去支援盗跖,有他们牵制,盗跖已经没办法再像这次一样一意孤行了。
“等大战结束后,就算不杀他平天下之怨愤,也得彻底雪藏起来。子石,此战是你的最后一战了,尽力而为罢……”赵无恤为之一叹,有些可惜。当他在军中上首功时起,或许就开始料到会有这么一天了,只希望这是天下无战事前,最后的残暴吧。
大幕已经徐徐拉开,随着盗跖在南线打开局面,河东这边也准备妥当,赵氏三分之二的力量,来自各郡的十万大军已经在河东前线集结完毕,这张网正在缓缓收紧。
现在,赵无恤就等河西那边的消息了,他相信,自己的飞将军虞喜绝不会让他失望!
(未完待续。)
春秋我为王 第977章 千乘万骑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春秋我为王最新章节!
ps:帮导师校对了一天累死了,头晕手酸,今晚只有一更
西周时,周王朝的六师经常越过梁山,攻击荒服之外的犬戎、鬼方等部落,那时候与周有姻亲关系的白翟还是周室的附从军,跟在战车后面气喘吁吁。自从周室衰败后,白翟便留在了原地,占据了这片名为“上地“,后世称为陕北的疆土,就这样三百年过去了,尚未有诸夏政权能够染指这里,就算最强盛时的秦晋也不行。
直到赵氏的商队带着骑兵到来,赵无恤以毁灭少梁城之役震慑白翟诸部,桀骜不驯的翟人在那毁天灭地的恐怖力量面前,才第一次低下了头颅,向赵氏称臣纳贡,上地也变成了赵氏的上郡。
以上地的几个大部落为基础,赵无恤在这里建立了羁縻制度,肤施、阳周、高奴、洛都、雕阴,是上郡的五个羁縻县,当地白翟酋长为羁縻县长,部落的一切建制不变。赵氏只派副手来加以约束,调和白翟和华夏移民的关系。
各部中以高奴部最为强大,人口最多,但上郡的郡治并不在那里,而是在高奴以南数十里的延河附近,这个郡首府被赵无恤命名为“延安”!
五个羁縻县没有编户齐民,但延安从一开始就是个结构齐全的郡城。
赵氏强取少梁后,将城内居民掳掠一空,其中一部分被安置到了延安,从零开始建设新城。
延安被延河环绕,虽然野草丛生、荆棘遍野,人迹稀少,野兽出没,但实际上却土地肥沃,水草丰美,稍加开发就能成为一片沃土。好在上郡不缺牛马,能够弥补人手不足,数千军屯民屯齐心协力,在嘉岭山下将里聚一处处建起来,田地一片片平整下去,在这个过程里,那种亲手建设家园的自豪感和归属感也油然而生了,加上每一户都获得了大量田地,河西的流民忘归,心甘情愿在这里扎根。
几年下来,他们已将荒无人烟的延河两岸开发成了粟麦遍布平川,肥鸭挤满池塘的丰饶之地。至于农业尚未波及的地方,也是水草丰美,牛马衔尾,群羊塞道,农牧经济都得到了很好发展。
延安城也初具规模,虽然城邑依旧是以原木搭建的临时结构,但周长数里,已是上地数一数二的大城,只可惜城广人少一直是困扰当地郡吏的问题。
直到去年,延安终于迎来了一次发展的良机,大量河西人躲避秦魏冲突,逃入上郡,赵氏勒令各羁縻部落不得擅自收留,所有流民都被归拢到延安。到开春时,整个延安合计有超过三千户的民众,并控制了延河两岸的十万亩耕地。
随着人口增加,商业也发展了起来,上郡身处雍州,戎狄群胡环伺之地,与赵氏本部远隔大河群山,交通往来不便。但担任北部各郡的均输官猗顿每个月都会派商队携带晋地的粮食、货物来到这里,与上郡交换牛马、皮毛,维持当地的经济平衡。
延安的逐渐富庶,不断吸纳人口,日益兴旺的商业,自然会让那几个土著的白翟部落眼热,但他们却什么都不敢做。无他,除了屯驻在当地的赵氏屯田兵外,延安外的草场上,还游弋着一支强大的武装:足足有两千五百骑的骑兵师!
上郡司马邮成是这支骑兵的统帅,他和手下骑兵奉命守护上郡,心存侥幸的群盗被他践踏在马蹄下。而一度垂涎延安,妄图勾结其他各部反赵的高奴部,也被邮成以雷霆之势消灭。高奴部众星散,他们六处草场和上面依附的人口也被延安收归己有,纳为编户齐民。
高奴已灭,上郡白翟还剩下四部,最大的肤施不过七八千人,骑兵千余,根本无法与赵军匹敌,只能俯首帖耳,只要不叛乱,赵无恤对他们的约束还不算过分。
在此前提下,被羁縻为牛马就牛马吧,活牛总比死马强。再说了,赵氏对他们入秦、魏领地抢掠,一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会加以袒护。
这种平衡在这一年春天被打破了,这一日拂晓时分,肤施部的首领被人从睡梦中摇醒。他带着昨夜宴飨的醉意走出帐外,眯着眼朝北眺望,顿时惊讶地看到,一支比邮成部规模更大的骑兵出现在眼前。
肤施人看呆了,那支庞大的骑兵在雍州北部的高原上逶迤而行,千军万马分道向前,仿佛数条黑色的巨龙在苍茫山野和草场上空翱翔。
他们的主力陆续踏过水流湍急的无定河,向南方奔去,更有一队偏师打着赵氏旗号,朝肤施部的营帐奔来。
见是赵氏的骑从,守卫营墙的白翟人不敢阻拦,一路放行,那队骑兵便畅通无阻地奔到肤施首领面前,却见为首的赵使虽然风尘仆仆,却精神气十足,他亮出手里的节,用白翟的语言对肤施人说道:“上卿遣代郡虞司马、上郡邮司马击贼,命肤施部出丁壮一半,自带马匹、口粮、兵器,三月初一前至延安集结,随二位司马南征!”
……
当马蹄在延安城外停住时,虞喜松了口气,他回首望去,身后是五千骑士,以及更多的马匹,个个都被晒得黑不溜秋,无不风尘仆仆。
四年前灭代后,赵无恤在当地建立了代郡,郡治在代城,考虑到代地地处农牧分界线,桑干河南北几乎是两种不同的经济形态,于是又在代郡西北的草原地区建立了名为龙城的骑邑,让虞喜在这里训练骑兵,约束塞外戎胡部落。
四年内中原战乱不休,代郡却远离战火,有了长足的发展,因为龙城驻军的强大,许多胡戎各族不断依附,在提供了耕地、牧场和安全保障之后,从这些新附部民中招募兵卒十分顺利,虞喜在给赵无恤的去信里向他请战,就说“代郡士马控弦,动有万数”。
这是夸张,但整个代郡的适龄丁壮几乎人人能骑马,集结六七千骑是可以的。
赵无恤称赞了虞喜,同时正式传檄塞外,让虞喜起兵南下,助自己进攻秦魏。
一月初,虞喜广发通告,让代郡的各羁縻部落首领、大人率部来龙城集会。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在休养生息四年之后,代郡骑兵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如此宣布后,虞喜发代郡赵骑两千五百骑起行,另有代、屠何、无终等部落派遣戎胡骑兵两千五百助战在夺取代郡过程中立下战功的屠何人新稚狗也随军南下,作为虞喜的副手。是日,龙城旗帜连天、弓矢如林,围观的戎胡之民无不震撼。
这五千大军于一月中旬从代郡出发,绕道楼烦,一路上几乎吃光了楼烦人的水草、牛羊,最后从林胡的地盘边缘以革囊渡过大河,进入上郡。他们途径肤施、阳周、高奴等部,最后抵达延安。
和四年前疾驰灭代不同,这次的战线更长,作战时间也定在三月后,所以大军要保存马力,走的不快,一千余里,他们走了整整一个月。
面对出城迎接的邮成,虞喜笑打量了他一番,四年前的愣头青和自己一样,已经是一郡司马了,这其中有子承父业的意味,也少不了邮成自己的努力。
他摸了摸自己的胡子,笑道:“一个月不离马鞍,不但马儿瘦得不行,吾等身上也臭烘烘的,都能养跳蚤了,还是让将士们吃饱喝足,再去延河里洗个澡要紧。”
邮成让人招待这些远道而来的代郡骑兵,华夏出身的还好,可以在城下驻扎,那些戎胡部落军则被新稚狗约束在城郊,远离居民区,他们的军纪实在是个大问题。
休息了几日后,上郡各部落的首领也陆续来到了延安,在赵氏强大武力的威胁下,他们都表示愿意带着部落丁壮加入,为赵氏讨伐秦国。
“上郡两千五百骑,加上肤施、雕阴、阳周、洛都四部白翟,一共有四千五百骑。”
“我这边有五千骑,加上沿途招募的楼烦、林胡部族兵,则有五千五百骑!”
虞喜和邮成、新稚狗三人一合计,都惊喜地发现,自己手下的骑兵竟然破万了。
一万骑兵,这是他们之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这也是赵无恤让代郡、上郡两地经营数年的成就。如果运用得当,便是足以改天换地的强大力量。一时间,赵氏众将都有了十足的信心,相信自己定能凭借这支人马纵横河西,为赵氏杀出一个崭新的局面来!
这次西线作战的总指挥虞喜宣布道:“万骑集结,粮草是个大问题,上郡各部落仅能负担月余,暂且先放马于延河,让远途劳顿的代骑吃个够,等养够了膘,吾等三月初集结,三月中旬出征。”
他指着雒水中游道:“甘泉水草丰美,就以这里为大本营,分左右两军出梁山,一军趋少梁,截断龙门,一军趋王官,截断蒲坂渡口,势必要让河西一片糜烂!让秦魏没了退路!”(未完待续。)
春秋我为王 第978章 秦骑赵骑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春秋我为王最新章节!
ps:只有一章
对于秦人来说,彭衙,曾经是个充满耻辱的地方。
那还是秦穆公在位的事儿,崤之战后两年,周襄王二十八年春,秦穆公再命孟明视等人领兵攻晋,以雪崤山战败之耻。晋襄公率军迎战,秦晋两军遇于河西彭衙,结果由于晋人勇士狼曋的冲锋导致秦军阵脚大乱,秦人再败,不仅能没报仇,甚至连彭衙都丢了。
百余年过去了,彭衙的归属几度易手,秦国贵族可以骄傲的宣称,百年前的国耻,他们今天算是洗刷干净了。随着秦魏化敌为友,四国连横的建立,不止彭衙,整个河西都归了秦国所有,他们的左庶长还带着军队一路打到了河东,深入晋国的腹心。
虽然这时候的晋只剩下一个空壳,但仍能让背负几代人耻辱的秦国贵族兴奋不已。
但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冲杀在前,在秦魏大荔之战里崭露头角的秦国骑兵,这次就被子蒲放在了后方,驻扎彭衙。秦国的骑兵是跟赵氏学的,总数不过一师,其中一半都集中在这里。因为彭衙位于雒水下游,是上郡通往河西的必经之地,如果上郡赵军想要进攻河西,就必须从彭衙经过。
为了保卫这片失而复得的领地,同时也是为在河东的主力留一条后路,子蒲在这里集结重兵,让秦国右庶长坐镇。
河东的战事进行的很顺利,统帅子虎一心雪少梁之耻,带着大军在那横冲直撞,虽然还未与赵氏决战,但已经把韩氏打得无还手之力,韩、虞,一座又一座城池落入秦魏联军手中。
而右庶长却没机会拥有这种荣耀,他便只能听着从前线传回来的捷报过过干瘾,同时抱怨大庶长偏心,不给他证明自己的机会。
秦人尚武,不能在外立功的人,很难登上庶长之位。
三月初的一天,醒来后第一事情就是让人来将前线情况汇报一番的右庶长,却得知了一个消息。
“有百余白翟骑兵沿着雒水进入河西,在彭衙左近游弋劫掠……”
右庶长仔细追问斥候后得知,那些翟骑进入彭衙后直奔乡、里,寻找可以劫掠的地方。可惜河西过去几年里在秦、魏、赵的来回交战中几乎化为一片白地,这里的百姓或逃亡秦国,或逃往河东,甚至还有走投无路去上郡的,彭衙城邑周边许多地方荒无人烟。那些翟骑找不到猎物,恼羞成怒之下放火烧了几个村子,攻破几座亭驿后,便径直朝彭衙城一路冲来。
等右庶长和众人走到城墙上,正好看到那百余翟骑冲到近前,他们辫发、狄裤,头上带着白色的羊皮帽,一张柳木弓横在马背上,腰间还挂有狭窄的青铜剑。他们绕着彭衙不住的耀武扬威,用狄语大声对城上的秦人指点取笑,无非是些“秦人胆小”“秦人屡败于晋国”的话。
不仅如此,翟人还将他们从外面乡亭掳来的秦兵魏卒抓到城下,用鞭子抽打。借着马势,他们每一鞭过去都是卷起一片的衣衫血肉,那些倒霉被抓的秦魏斥候被抽打得鲜血淋漓,发出一阵凄凉绝望的惨叫。
城内的秦人脸色十分难看,右庶长更是大怒,便要让人出城将这些胆大妄为的翟人杀绝,旁边的彭衙守将连忙相劝:“庶长且慢,也许有诈。”
在彭衙闲了两个月,正愁没仗打的右庶长不加理会,指着那些准备离开朝南方继续走的翟骑道:“我奉大庶长之命守卫河西,若是让这些为赵氏卖命的翟人丑类轻易突破彭衙,侵扰汪邑、新城,我还有何脸面镇守河西,统领诸邑?速速让骑兵出城追击,休要走脱一人一马!”
……
城外耀武扬威的翟骑见彭衙城门大开,数百秦骑从几处城门冲出,便立刻扔下俘虏跑了。他们长期在马背上生活,骑术极佳,一溜烟功夫就只留下一堆杂乱的马蹄印和滚滚而去的烟尘。
右庶长有令,统领秦国骑兵的这位二五百主也不敢怠慢,带着一群心里火气直冒的骑从追了上去。
秦人和白翟的恩怨,可以追溯到两百年前,白翟位于秦晋两国之间,一会助秦一会助晋,但多数时候都是站在他们的姻亲晋国一方,秦晋交锋,也没少和白翟作战。后来白翟主体迁徙到河北去了,秦与翟人的冲突才慢慢减少,可当赵无恤入主上郡后,翟人又在赵氏的鼓励下,每逢秋天就入秦境劫掠粮食、人口,称之为“打草谷”。秦人的损失不算多,但不胜其烦,他们的骑兵也不是虚的,经常能反击将翟人打得抱头鼠窜,在二五百主看来,这次也是如此。
秦人被还记得他们祖先来路的蜀国人蔑称为“东方牧马儿”,几百年来一直有养马骑马的传统,所以在赵氏骑兵兴起后,秦人是学的最快的,他们已经普遍装备了马鞍和马镫,只不过马刀、骑矛等物还没跟上。
但秦国骑兵在几年前的大荔之战里,已经展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渭水流域长大的秦马,一点也不比上郡白翟的马差,随着追击的进行,双方的距离在慢慢被拉近,二五百主打着呼哨,让众人快马加鞭,争取在敌人逃出彭衙范围前将他们包围歼灭。
渐渐地,他们甚至能看清楚前方的马屁股了,二五百主朝取下了腰上的牛角号,准备传令让弟兄们从侧翼包抄过去,将翟人拦截下来。
然而,就在他刚刚把号角凑到耳边,正要吹响的时候,却先听到不远处抢先响起一声号响!
高亢而尖锐的颤音传入秦人耳中,声音是从他们左边发出的,这仿佛一个信号,又一个号声应和,这次在右边,接着是第三个、第四个,这回秦人分不清东西南北了,他们只知道路旁灌木里、树丛里有无数号角一同吹响。
啊呜呜呜呜呜!
秦人停下了追击,惶恐四顾。
号角之后,群鸟飞尽,道旁树林一下子安静下来,但就在这寂然之下,二五百主听到了万马奔腾之声。
那些不知所踪的翟骑已经不重要了,他抬眼,望向道路对面的山坡,见到一大批骑兵自密林黑影后现身,人数只怕有一千,他们居高临下,手持弓弩,在新的号角吹响后开始朝坡下缓步走来。
至于他们的侧后方,消失的百余翟骑带来了千余同伴,无数顶羊皮帽子像是突然从地平线上冒出来,翟骑结成凌乱的散阵朝秦人包抄过来。进入射程后就纵马猛地前突,用骑弓射出轻箭又折返回去,试图让秦国骑兵动摇直至崩溃。
而秦人的正前方,则是这次伏击的主力,这些人可不是侧后方的翟骑散阵能比的,他们秩序井然,两千骑排成无止无尽的长长横队,装备精良,铁刀、骑矛、护胸皮甲,前排身披甲衣的骏马不住地踏着蹄。
“遇伏了……”二五百主手里冒汗,他只有*百骑,而对面却一百人为诱饵,三四千骑埋伏,还真是看得起他们。
“主!撤退吧!”身后的五百主恐惧地说道。
“来不及了……”二五百主看着前方那些赵骑,他们的马儿已经开始撒腿慢跑,这时候掉头,只不过是让刀锋划过脊背的时间稍微延长而已,何况山坡上和后方还有骑兵包抄过来。
与其后退而死,不如向死而生!
他拔出了长剑,直指前方,那是他们唯一的生路。
“冲过去!”
落入埋伏,秦骑本来都惶恐不安,却被二五百主的勇气激发了自己的血性,反正朝哪边都是死,也许冲一冲还有活路,他们纷纷拔出长剑,给秦弓上弦,催动坐骑,随着秦人自己的号角喊道: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而在秦军的对面,一手策划了这次埋伏的上郡司马邮成,向敢于逆势冲锋的秦骑报以敬佩的目光。
“秦川多壮士。”
但很可惜,今日的胜者只能有一个,而秦赵双方,只有一方的铁骑能在中原大地横行。
邮成的目光随即化作冷酷,一挥手里令旗,喝令道:
“赵骑,摧锋!”
(未完待续。)
春秋我为王 第979章 长驱直入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春秋我为王最新章节!
ps:好消息,校对工作告一段落,明天开始努力恢复正常更新o(n_n)o~
秦与赵,五百年前是一家的牧马兄弟,如今也是中原最庞大的两支骑兵,今天终于对碰在了一起。
虽然初战就实力悬殊,但秦人依然高唱着“岂曰无衣”,勇敢地向数倍于己的赵骑发动了反冲锋。
平缓的速度带起杂乱的马蹄声,双方的速度从慢跑到疾奔,马蹄不再是杂乱的声响,密集的蹄声慢慢汇成隆隆的雷鸣,整个雒水两岸都能听见。
秦人的骑兵大多数来自岐山以西,世代为公室牧马的虞牧——也就是一百多年前曾偷食秦穆公宝马,又在在韩之战救了他一命的野人后裔。他们娴熟马术,能开强弓,加上偷学了赵氏的马鞍、马镫,更是如虎添翼,单骑走马十分了得。但结成骑队后却没有太多战术讲究,基本是靠近后一阵箭射出去扰乱敌阵,然后抽出剑近身再砍一通。
其实,这种冲锋突击并不是秦骑娴熟的,他们过去的战术一般是“纵横相去百步,周环各复故处”,不断加入战场,又不断脱离战场,作为辅助兵种给步卒制造机会,哪有机会像这样来一场纯粹的骑兵会战。
所以最初起步时秦骑还算严整,跑到一半因为对马速控制的不同,进入百步内又习惯性的开弓射上一发,阵列开始变得散乱。
赵氏那边的骑兵却有不同,在赵军中,无论是什么兵种,纪律都是第一被强调的东西,将吏们对军队纪律的重视远远高于个人勇武。而且今日挡在秦人面前的骑兵,都是正儿八经经过训练的上郡精骑,而不是临时拼凑征召的白翟骑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