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我为王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七月新番
盗跖放下了千里镜,摇头道:”游速老矣,十年过去了仍然无甚进步,依然是郑国人百年不变的鱼丽之阵,车徒协同的打法……孰不知比起十年前,战争已经是两种形态了。“
此时的正面战场,剑戟交撞,战士奋呼,两军前阵旌旗飒飒,战鼓雷鸣。河流、田野,蓝天、大地,数万人厮杀作一团。但比起刚开始时的一鼓作气,进攻数次依旧无果的郑军开始呈现疲态,他们毕竟是从虢城那边连夜过来的,而且主帅的轻敌也影响了他们,并无苦战的准备。
渐渐地,双方攻守转换,赵军的脚步距离河岸越来越远,他们开始推着郑人往内陆走,被弩砲打得支离破碎的戎车被抛弃,徒卒如同退潮时的海浪般向后徐徐退走,孰料却遭到了赵氏骑兵的进攻。
盗跖麾下有一千骑兵,转战数百里后折损了一些,现还有八百余骑,他们之前从洛水上游泅渡,来到距离战场数里外等待,现在听到号角声,便驰马奔出,绕过赵军阵线,狠狠地插入了对面郑兵的阵中。他们养精蓄锐已久,马快矛长,郑国的徒卒没了车兵保护,根本抵挡不住。
侧翼有赵军骑士冲击,正面有盗跖督促的近万步卒进逼,而郑军这边,游速把预备队过早派了上去,这时无兵可派,左右难支。
”撤吧,军将。“眼看前面要败,左右都有些慌了,连连劝谏。
游速咬了咬牙后,终于吞下了失败的苦果,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鸣金,收兵!“
当金钟的敲击声响彻战场时,鏖战了一个时辰的郑人脑子里的弦崩断了,他们开始从前线撤下来,为了躲避身后或挥舞着环首刀,或开弓疾射的骑士而节节败退。
而赵军诸部又怎能轻易放他们走?大家都看得出来现在胜势已定,正在退走的敌军首级,简直就是战后的良田美宅,纷纷殊死而战,大破郑军前部,又再接再厉,开始追亡逐北。
盗跖依旧坐镇后方用千里镜眺望敌人的败势,却见战场上尸体横陈,血流成河,赵卒则分成几股,正在追杀溃散的郑人败兵,游速的帅旗仓皇北逃,朝虢城方向撤去。
和十年前如出一辙,可这一次,可没有宋国公子的叛军替他受罪。
这一战从午后开打,到黄昏时告一段落,到了天黑后,去追击郑人败兵的各部也回来了,虽然没能抓获游速本人,但个个都所获颇丰,尤其是人头几乎堆满了好几个营地。
直到次日,盗跖才清了缴获和战果,此战赵军斩首两千四百级,俘获五千人,加上死无全尸的、失踪落单的,郑人只跑了一半。
又清己方伤亡,出战的万余赵兵,伤亡仅仅千余,可谓大获全胜。
”此战之后,军将将替代游速,成为名将之选。“心花怒放的众将吏纷纷给盗跖贺喜。
”放跑了游速,不能是全功,虢城之围未解,吾等的目的也不能算达到,更何况眼下还有麻烦事……“
他回过头,看着手拴草绳,垂头丧气蹲在一起的郑人俘虏,面带忧色。
……
盗跖所谓的麻烦事,就是俘虏人数之多,远远超出了他的意料。
五千郑人,这是赵军人数的一半,而且还不都是伤兵,大多数人好手好脚,只是丧失了斗志才举手投降的。
因为这些俘虏的缘故,除了派骑兵去追击外,赵军甚至没法挪动地方,只是在洛水以北就地扎营,先将郑人俘虏关押起来,想好如何处置他们。
狭长的洛水的河岸边上,密密麻麻挤满了衣衫褴褛郑军战俘,赵军将士坚盾利矛、张弓搭箭守在岸上,居高临下地看着他们,不敢有丝毫懈怠。
在河边巡视了一遍后,盗跖手下的将吏们都面露难色,纷纷道:”带着这些郑人上路是绝无可能的。“
且不郑国人在其他诸侯眼中一直是狡猾奸诈的代名词,短时间内要他们为己所用,倒戈对付敌军,简直比登天还难。就算用作苦役开路铺桥,或者运送辎重,也不能让人放心。这些郑人虽手无寸铁已成战俘,但绝不可大意,因为他们有整整五千人,是赵军的一半,稍有不甚便可酿成大祸。就算他们什么也不做,也会浪费赵军的粮食,拖慢他们的脚步。
不能带上路是大家的共识,可具体要怎么就地处置,他们却吵成了一团。
”或者先将他们押到阴地、陆浑,看押起来?“
”我军还要追击郑军,解除韩氏之围,没时间去做这些事情,让伤患押送的话,若是沿途哗变夺取兵器逃脱,该如何是好?“
”再若东面郑国援军攻击陆浑、阴地,这些城里的数千郑俘,岂不是现成的内应么?“
”若是就地释放……“
”此举与送兵力和军械给郑国人有何区别?这些郑人若是在将吏组织下尾随我军,那吾等也要腹背受敌了。“
”莫不如学上卿在汶水之战后对齐人俘虏的处置,先杀了军吏……“
众将吏争议不休,盗跖一直一言不发,只是在喝酒,大战之前他滴酒不沾,战后却必须得美美地喝上几壶。
可他感觉今日的酒却一都不美,而是泛着股酸味,仔细品尝,还有一血腥。他心中一怒,将壶扔了出去,在地上摔成碎片,然后站起来,冷冰冰地对众将吏道:”既然不管怎么做都会有后患,那就统统屠了罢!“
……
三月初十这一天,已经在河岸边冻饿了一天一夜的郑人俘虏,突然得知了一个消息。
一位身穿黑衣的赵军军吏来到他们面前,居高临下地扫视众俘虏,过了良久后,他才收起眼中的怜悯,冷冰冰地道:”算汝等走了大运,军将仁慈,同意放汝等归国……“
(未完待续。)
春秋我为王 第975章 杀人盈野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春秋我为王最新章节!
ps:一会还有一章
良夫是新郑东门人,在游速西征时被征召入伍,随军进攻韩氏河外地,又在前日的洛水之战里不幸被俘。
他们都被拘押在河岸边,这里是关押俘虏的好地方,河岸徒陡,水流湍急,岸上火把通明。不过夜间的时候,良夫的乡党还是悄悄过来约他一起逃。
“我善水,能泅渡到对岸。”
“对岸也有赵军。”良夫昨日鏖战了半日,被俘后才磕破了头皮,崴了脚,又疼又肿。他一天到晚什么都没吃,只是喝了几口河水,让胃里有饱腹的错觉,这会浑身无力,不敢冒险。
他乡党骂他无胆,径自约着几人一起跑,良夫望着他们的背影依依不舍。结果那些人刚下水就被发现,岸上一阵箭矢射来,众人顿时死在水边。
郑人大哗,岸上的赵兵则厉声喝道:“坐下!统统坐下!”随后鞭子就来了。
一阵杂乱后,众人纷纷在原地坐下。有人动作慢了些,岸上就有飞鞭抽在他们身上,顿时血流满面。
良夫人瘫坐地上,心里噗通噗通直跳,若是他之前跟着乡党去了,就是这样的下场。
过了一会,那些逃跑的人的尸体被拖了回来,身上插满了箭矢,脑袋则被赵兵砍了下来,插在矛上示众:良夫看到他乡党精瘦精瘦的头颅上,两只眼睛还象活人似的张得大大的,仿佛死不瞑目……
众人不寒而栗,赵军的官吏则在岸上高喊:”有敢逃亡者即是如此下场!“
虽然河北方言在郑人耳中很是拗口,但他们还是听懂了,是夜,没人再敢跑。
这一夜良夫睡得很不安生,地上的石块、土疙瘩硌得他背脊好痛好痛,肚子也饿得咕咕直叫。可是太累了,没多久,他就迷迷糊糊做起梦来,梦见回到新郑东门旁的家里,他家爹娘都惊喜地迎出门来,而后他妻子也从屋里跑出来,抱着他的头哭,被良夫骂了一顿后才去给他做饭,新鲜的稻米,那喷香能让良夫忘记战场上的恶臭。
然而,还不等他吃上一口,就被脚上的肿痛弄醒了,睁开眼睛时却见整个河岸上,依然是衣衫褴褛、形容枯槁的郑国俘虏。在熹微的晨光下,黑压压的一片,活象一大群挤在岸边的蚂蚁。
接着,听得有人猛喝一声:“肃静!”随后是一声响鞭。河岸上的喧闹声顿时静止下来,耳边只听得晨风嗖嗖,令人毛骨悚然。
不一会儿,岸上有鼓声响起,鼓停的时候,一个黑衣黑冠的赵军官吏出来训话了,他的随从将他的训词被逐句传送过来——
“郑君无信,背盟从魏氏叛党,击我晋国……“
“上卿遣军将举兵击破之……尔等蕞尔小民,有附从之过,无首恶之罪,军将准予就地释放!”
……
“就地释放?”
良夫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本以为自己最好的下场也是被拘押做苦力,至少要干上几年甚至十年,谁料赵将竟然如此大度。或许是因为粮食不够了吧,身旁议论纷纷,有人猜测,因为前日开战前,他们才看到赵军烧了自己的船釜和粮食,这几天吃的口粮都是从郑人手里缴获的。
他们欢天喜地一番后,那军吏又发话了:”军将又言,可有以募兵身份愿加入赵军,随军击秦、魏者?可山呼万岁而归赵……”
河岸上一片沉默,郑国人面面相觑,虽说春秋战国国别意识不强,但郑人却是个例外,从遥远的渭水流域迁徙到这里,白手起家立国,后来又夹在强国之间苦苦挣扎,这让郑人很重乡党,相互团结,也颇有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的意识,所以才出了像弦高那样的人。这种风气一直延续到后来秦汉三国,颍川仍然经常乡党联结,颇多奇士,任侠豪放。
却听那军吏又诱惑道:”若愿,则视为赵军新卒,给予粮食、钱帛、衣服。“
话虽如此,但九成九的郑人还是不肯给赵氏卖命,与国人乡党为敌。等了半响后,军吏暗暗叹了口气,这是他最后的争取,也是眼下郑人最后的活命机会。
他便没好气第说道:”若是不愿,则褪下衣裳,饿着肚子,裸着身子自己想办法回郑国去罢!“
于是郑国俘虏们便被从河岸分批带走,被带往不同的方向,在道路的尽头,几处蒙着黑布的大帐敞开了大嘴等着他们,据带路的赵吏说,郑人要在这里褪下身上的甲胄军服,只剩下单衣。
”赵氏就这么缺衣料么?“良夫对旁人暗暗抱怨着,可获释的喜悦超过了不满,他们一个接一个踏入营帐,却不知道里面等待着他们的是什么。
终于,轮到良夫了,他心里很是犹豫,就在之前,有人开始暗中联络他,要获释后在山中集结,共图大事……
良夫知道他们想要回去寻找游速将军,但良夫已经受够了,他现在只想回家。虽说从这里走回郑国去,路途几百里,兵荒马乱,一切都是未知的,但也比回到军中,将性命交给肉食者安排挥霍强。
“回家……”想到自己做过的那个梦,郑人良夫露出了一丝笑意,踏入了营帐,手还有点抖,在军中这段日子里他杀过人,不知道回去以后,要洗多久才能洗干净,然后才能抱一抱妻子儿女。
营帐内黑乎乎的一片,里面竟像是没开窗一般,还不等良夫生疑,一个带着浓烈血腥的麻袋便套到了他的头上,口也被堵住……
这营帐里的,竟是数十个全副武装的武卒,用麻袋勒住脖子,刀剑对准要害一捅,良夫便软巴巴地倒在地上,没有发出半点声音就死去了。
他的梦,彻底就成了梦。
其余几处营帐也发生了同样的事情,不到半个时辰,帐内的地表已经满是血浆,鞋底都沾在地上几乎拔不出来,码得整整齐齐的尸体几乎堆满了目光所及的任何地方。
到这时候,已经有两千郑人失去了性命,剩下的人也终于反应过来不对,为何前方血腥味如此浓厚?为何帐内有血流出来?进去的乡党、父兄真是是从营帐的另一头走掉的么?他们到底在里面发生了什么?
随着郑人开始躁动反抗,谋杀开始升级为屠杀,赵氏的弓弩手出现在他们周围,冷冰冰的箭矢瞄准郑人俘虏,几轮齐射后,他们惨叫着倒在地上,还站着的人已寥寥无几……
当屠杀接近尾声时,已经成了纯粹的虐杀,已经杀红了眼的赵兵们手段越发粗暴简单。
一千郑国俘虏被分别驱赶到他们自己挖开的坑里,这些郑人意识到事情不妙,想逃出来,马上有赵兵开弓射箭,一箭结果了性命。而后赵军开始沉着脸扬尘抛入深坑中,尖锐的长矛阻止幸存的人爬出坑,就算侥幸不死爬上来,也被站在土坑边铲土的赵兵用铁铲打倒然后迅速活埋。
最后十多个坑消失了,原地只剩下一片被踩得板实的土地,还有几只挣扎着伸出来如同干枯树枝的手……
最后一千人索性没有被从河岸驱离,而被赵军持长矛攒刺,他们仓皇朝湍急的洛水跑去,头顶又飞来一阵箭雨,几乎人人受伤,加上相互间是被草绳拴在一起的,拉着个沉重的死人如何游泳?于是又淹死大半,最后能侥幸游到下游的人,十中无一。
这场屠杀从清晨开始,直到傍晚时分才结束。5000郑人俘虏,仅百余人不知道出于何种考虑愿意以募兵身份加入赵军,侥幸逃得一死。其余4900人一律被杀,他们的尸体或是被烧或是被埋,更有数百具死在了洛水里,随着河水流淌朝下游飘去……
……
等因为拒绝执行命令而被撤职的几名武卒军官出来后看着这一幕后,望向盗跖的眼睛简直要喷火,其中一人直接将自己的胄扔到了盗跖的脚下,盗跖认出这是在宋国就追随赵无恤的一名旅帅。
”上卿创建武卒时曾说过,止戈为武。武卒,是要禁暴,戢兵,安民和财的,过去吾等虽然也在战阵杀敌,却从未对手无寸铁的俘虏动手过!军将今日一意孤行,杀害五千放下武器的郑俘,此乃杀不辜也!“
”战争里谁是无辜的?“盗跖却不为所动,冷冷看了这些人一眼,他以将令宣告此事,却有几人不服,盗跖也不客气,立刻将他们撤职,当时监军和黑衣就在旁边,对此并无抗议,因为这在军将职权范围之内。
“汝等若是有异议,就回去向上卿告状吧。”
盗跖也不多解释,说完这句话,不再看河中的浮尸,转身离去。
洛水北岸风声呼啸,仿佛是数千郑人的冤魂在哭嚎,就算是之前杀了人的赵兵,此刻回想起来也有些不寒而栗,就连身经百战的老兵,在处理尸体时,也失态地呕吐了起来。
盗跖几十年来杀人无数,心里并无愧意。
”汝水之战虽然完了,但与连横的战事却仍未结束,郑人可能会阻碍吾等后路,或者回国后再度被征召。今日释郑卒,明日吾等便可能死在他们手下。是故对敌不仁,便是对己的大慈!“
更何况,盗跖认为赵无恤所谓的“止戈”为武,本身就是个自相矛盾的笑话。一边高喊仁义,一边又提倡首功,进行军功授田,这不就是在变相鼓励将士杀人么?
凡兵,有以道胜,有以威胜,有以力胜。其中破军杀将,乘闉发机,溃众夺地,杀人千万,可以称之为力胜。赵无恤既然选择了速成的力胜,那就要做好今日之事的心理准备。
”赵卿颇有吞并中原之心,我才不信他会把郑国让给韩氏。而我今日坑郑卒五千,实则是让赵氏吞郑提前了整整五年、十年!“
四下无人,盗跖突然哈哈大笑:”到时候,赵卿会不会为了讨好郑国人,而拿我开刀?可若是想实现他的大志,让天下并于一,他又需要更多心狠手辣的能杀人者……“
对自己的未来,盗跖不甚清楚,但对这个天下的未来,盗跖已看清了几分。
不管赵卿将他对孙子说的“一天下”前景说的如何美好,如何诱人,如何大义凛然。在这个过程里,伴随的必然是血雨腥风,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未完待续。)
春秋我为王 第976章 最后的残暴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春秋我为王最新章节!
毛邑位于洛水中游,因为地处成周之南,故而这里从数百年前起就被称为“周南”。这里的人不与世争,这里的生活恬静而安逸,时值阳春三月,阳光明媚,芳草萋萋,柳树低垂,一切都那么美好,一如那美丽的诗所唱的一样: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荇菜属浅水性植物,茎细长柔软,叶片形似睡莲,它漂浮于水面之上,伴随着洛水的流动而左右摇摆,小巧别致的鲜黄色花朵挺出水面,一只蜻蜓立于其上,翅膀不住微颤。
捕鱼的小船从洛水上划过,在荇菜从里穿梭,渔家女摇着桨,她一边唱歌,一边对晒得发黑,正在撒网的自家丈夫露出微笑。
渔夫也笑,双臂一张,大网朝波光粼粼的河水撒去,今日运气很好,第一网就是沉甸甸的收货。
“是条大鱼。”渔夫和渔家女喜形于色。
不过等渔夫将网拉上来,俩人看清那网里的东西后,他们的笑容却凝固在了脸上。
死人,那是一个泡得发白的死人……
渔家女吓了一跳,呀的大叫一声,整个人瘫坐在船里,而渔夫赶忙将网松回去。擦了擦冷汗后,他放目望去,却见洛水上还有无数浮尸飘来。
到了晚间时,有不嫌瘆人的好事者数了整整有三四百具之多,算上一路搁浅或者沉底的尸体,总数可能还更多。
从捞上来的尸体上那些箭伤痕迹来看,应该是在战事里被杀的,但是他们被草绳拴在背后的手,又说明这是一场单方面的屠杀……
这件事情就这么过去了,到三月中时,渔家女仍然不敢下水捕鱼,甚至连吃鱼都犯恶心,而毛邑人仍在为前些天过境的浮尸而津津乐道。可让他们更加意想不到的事情还在后面,三月十六日这天,一支多达五千人的赵军再度借道成周,途径毛邑,向洛水上游增兵。
大军过后,有人开始猜测,那些尸体,或许是在上游与赵军交战的郑人。但不管这个猜测是否是对的,毛邑、周南,乃至于整个成周与世无争的气息,都在这个春天里完全被打破了。
……
因为消息闭塞,盗跖在洛水杀郑俘五千的事情,尚未传遍天下。
最初是郑国人从侥幸逃出来的俘虏那里得知了这个消息,他们将这件事称之为”洛水之难“,整个国家中“子哭其父,父哭其子,兄哭其弟,弟哭其兄,祖哭其孙,妻哭其夫,沿街满市,号痛之声不绝”,尤其新郑,几乎家家披麻戴孝。
从此盗跖穷凶极恶之名,能止新郑小儿夜啼,他那吃人心肝的老传闻,又被翻了出来,越发添油加醋。
赵氏那边也在第一时间就得知了洛水之战的胜负,以及盗跖杀俘之事,不出意料,赵氏的故绛行营果然掀起了轩然大波。
“五千人,那可是五千条人命!”子夏很愤怒,对于盗跖在洛水之畔做的事情,他直接以“令人发指”“惨绝人寰”称之。
郑国人邓析惊闻此事后,也上书赵无恤,说:“《尚书》言,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审案也建议从宽量刑,何况对待俘虏?”邓析乃大理,是为赵氏做事的诸多郑人之首,地位崇高,他的上书,也代表了郑士们对盗跖的愤怒。
至于那些本就对盗跖有成见的孔门弟子们,更是联名上书赵无恤,颜高称若自己在盗跖手下,宁可自己被杀,也是绝不会对手无寸铁的俘虏下手的。
而他的师兄弟们更是直指盗跖本身,说道:“司马法曾言,入罪人之地,虽遇壮者,不校勿敌,敌若伤之,医药归之。柳下跖本为江洋大盗,不知仁义为何物,滥杀俘虏,洛水为之不流,此事若为天下人所知,定然会辱没上卿仁德之名!还望上卿严惩,杀之祭洛水冤魂,以儆效尤!”
看了这份联名上书后,赵无恤自嘲道:“我在诸侯里从来就没什么仁德之名。”话虽如此,但他内心深处对盗跖的行为,仍是有几分恼怒的。
虽然盗跖有理由,比如带着俘虏行军不便,放了俘虏担心他们继续帮助游速反抗,或是回到郑国后再度被征召……
可若是赵无恤自己,面对这些情况,完全有许多灵活的法子应对。比上策是直接派人押送俘虏进入成周,把这些人当做给周天子和周室贵族的“礼物”,周室一定会喜不胜收地收下来的,这样战争期间,这些俘虏就无法再与赵氏为敌。而且还一石二鸟,收买了周王,赵军借道借粮甚至借民夫也就更方便了,可惜啊……
“柳下军将不是上卿,他性格如此,眼光如此,格局如此,是想不到这么好的解决方法的。”阚止是赵氏决策圈内部,唯一一个还算理解盗跖作为的人。
“再不济,也可以残其小指再释放,虽然残忍,但比起一口气屠杀五千人好多了,吾等也不会面临如此被动的局面……”不过阚止说的没错,之所以会发生这种事,是因为临阵的是盗跖,而非赵无恤自己。
赵无恤也没想到,自周人破大邑商后屠杀殷人数万后,华夏大地上最新的一起大屠杀,竟是自己的军队动的手。相信过不了多久,此事便会传出去,天下舆论对赵氏将十分不利,除了郑人将对赵氏恨之入骨外,诸侯的士们也会把赵氏当做一个只重首功的残暴政权,看来自己在史书里再被狠狠记上一笔是免不了的了……
全部归咎于盗跖也不对,因为盗跖是将,而不是君,作为将,他只需要考虑如何战胜敌人,实现主君的要求,杀俘虏,追击郑军,快点解救韩氏,的确是当时效率最高的办法。
可赵无恤后世人的道德观念,是无法接受这种冷酷无情的处理的。
他颇有些苦恼地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
阚止又凑过来,小声说道:“虽说柳下将军本身考虑此事并无可以过责之处,当此之时,除了归罪于柳下,保全上卿的名声,别无他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