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重生之出魔入佛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柳明暗
“就是材料比较难得,又耗一点时间和力而已,真算不得什么。”
白凌闻言,心下好笑,面上却是做出一副侧耳倾听的样子来。
净念又道:“这个瓷罐里装的灵水并不单单是寺里灵泉出产的灵水,它是由师父亲自出手,用出自泉眼未曾渐染微尘的灵水、纯阳日降下的无根净水、幽冥夜里幽冥池中涌出的幽冥寒流、采摘自婆娑树的灵露等等一众灵水,经特殊手法特殊罐藏手法调制而成,对于幼株灵根最是滋补不过......”
对于幼株灵根最是滋补不过.......
听到这一句话,白凌心中已经有了明悟。
果然,他就听得净意在一旁补充道:“净涪师兄那日不是取出了一株幼竹出来么?那株幼竹看着一定也是异竹,且其上生机浓郁,这灵泉水自韵阴阳,经师父调制之后更是带着佛意,若能得到灵水浇灌,大有裨益不说,也能更契合师兄......”
白凌听着这话,心中也是点头的,但面上迟疑了片刻,还是摇头道:“这罐灵水这般难得,两位师叔还是趁着清泉师叔祖没发现,寻个时机偷偷地放回去吧。”
虽然那位清泉大和尚约莫在净意、净念两人动手之前就已经知道这件事了。
净意、净念两人对视一眼,叹道:“我们也知道,这不我们也在商量着呢么?就是可惜了净涪师兄,错过了这一罐灵水......”
为着自家师父珍存的宝贝不能落到旁人的手上而叹息,白凌也就遇到这么一桩,见过这么两个人而已。
一时间,白凌也不知道是该为清泉大和尚痛心还是该感叹净涪魅力之大。
他沉默了片刻,望着面前颇觉可惜的净意、净念两人,开口的同时隐去那一声叹息,他苦笑着摇头,道:“两位师叔好意,师父也必是心领的,但师父怕也是不愿意为着他自家的事惹得两位师叔与清泉师叔祖起了嫌隙......”
净意、净念两人闻言,张张嘴便要开口。
白凌却是气都不喘,直接开口就截断了他们的话:“如果师父想要这一罐灵水,他也必是会与清泉师叔祖开口,绝不会见外的,倒是两位师叔,你们这般作为,违了师父好意不说,更会让师父愧疚......”
净意、净念两人却是没有想过这一桩,等白凌与他们提起的时候,他们面上便也就升起了愧色。
白凌在一旁看见,心下一笑,面上也自然而然地泛起了笑意,他道:“更何况,两位师叔莫不是真的以为,清泉师叔祖到了现在还不知道这罐灵水的下落?”
净意、净念两人那微红的脸色瞬间褪去,变得纸白。
他们腾地站起身来,手足无措地看着白凌。
“师父他......师父他真的知道了?”
白凌迎上净意、净念两人的目光,挑了挑眉,却什么都没说。
“师父知道的话,”净意艰难地开口,“真的会......”
一旁净念也是嘴唇,竟没能开口。
白凌只是沉默着等,不过哪怕净意话还没有说完,他也猜得到净意接下来会说些什么。
无非也就是些责罚什么的。
白凌有些悠悠地想,并不太在意。
事实上,他也真的不认为这件事需要在意。
白凌虽然在这静和寺中停留的时间不长,但他却已经能够看得出来,清泉那位大和尚对他的这两个弟子虽然要求极严,但却是真的疼爱。哪怕犯下再大的错,只要净意、净念两人老老实实到他跟前认错,他顶多也就罚他们两人抄经礼佛而已,别的什么都不会做。
比起天魔宗那边动辄要人性命拿人修为来说,真的是再温柔软和不过了。
但出乎白凌意料的是,就在白凌分神的那当口上,他却只听到了一句和他早前猜想不太搭边的话。
“......连累师兄?”
白凌一个反应不过来,差点就是一个反问脱口而出。
但等他反应过来后,看着净意那夹杂着彷徨和忧心的面色,再看看旁边与他一般模样的净念,他将话吞了回去,只能木愣愣地点了点头。
还没等净意说话,那边净念就有动作了。
他抢先几步赶到案桌边上,腰一弯,手往前一拿,捧着案桌上的那一个巴掌大小的瓷罐便往门口赶。
净念才刚走几步,净意便反应过来。他问也不问,急走几步跟上净念,一同快步出了房门,一路往外走。
一时间,原本有着三人的云房里就只剩下白凌一人。
他这是......一个人被扔在了这里?
白凌手上仍拿着他自己抄录的经文,愣怔在原地,不知该说些什么好。
他看着敞开的大门,许久后,摇了摇头,再一次在心底感叹净涪的魅力。
如果净涪能够保持住他的这一份超强影响力,如果整个佛门新一代弟子面对净涪都是这般态度的话,那约莫不管日后谁成了佛门的佛子,怕都是要将他给供起来的了。
不说白凌在那边一个人想些有的没的,也不说清泉大和尚面对捧着自家珍藏灵水来到自己面前请罪的两个弟子如何想法,单只说令白凌感叹不已,令净意、净念两人百般维护的净涪。
如今坐在藏经阁静室里拿着一片刻印着鎏金文字的贝叶仔细研究翻看的净涪,他可是对静和寺这些日子里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只专心沉浸在他面前的那两段经文的经义之中。
这两段经文,一段是由世尊阿弥陀亲授,一段是不知何缘由,净涪亲入佛经记载着的那一段非真非假场景中,亲见那一场法会的开启。所以不管是这两段经文中的哪一段,于净涪而言,都是一场绝大的机缘。
这两段机缘难分高下,但净涪可以肯定的是,不管这两场机缘中的哪一场,都在最大程度上帮助了净涪体悟这经文中的经义,甚至更助他窥见佛门两位世尊的道。
世尊阿弥陀、如来佛祖释迦牟尼,这两位世尊已经证道。是以不单单是出自他们自身体悟得他们总结凝练的经文,甚至包括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颦一笑,这些的种种种种,其实都在演练着他们的道。
净涪摩挲着摆放他身前平平无奇的这两片贝叶,眼中惊艳沉迷的色犹自闪亮。
道,不论是魔修修持的魔道,还是佛修修持的佛道,乃至是道修修持的天道,都是道。
都是那么的......迷人!
净涪回味一般闭上眼睛,微微晃悠着脑袋,细细体悟着当日的种种会悟。
他完完全全地沉浸在那种余韵之中,难以自拔,也始终死死地抓住那最后





重生之出魔入佛 分卷阅读483
的一丝余光,不肯放手,不甘舍弃。
他已经整整坐了七天七夜。
自他从那边藏经阁的书架上取下那一片贝叶之后,他就来到了这一处静室。而来到这一处静室之后,他虽然也抽出了旁边书架上准备的笔墨纸张,也将他手上仅有的两片刻有《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经文的贝叶放在了案桌上,可他却始终一动不动,就这样病态也似地端坐了七天七夜。
他就坐在蒲图上,面对着他面前摆放着的空白纸张,面对着他珍而重之放在案桌上的那两片贝叶,整整坐了七天七夜。
在这七天七夜的时间里,他疯了似地回想着那日在那非真非假场景中看见的那一位世尊,不断地在心中描摹着他的一举一动,着了魔一般地想要抓住那一丝佛家真意。
他似乎是成功的。
因为此时在他的神念里,正有一尊细致真切、栩栩如生的佛陀端坐宝树之下,安然含笑地向他看来。
那尊佛陀的面容、衣着,俱都不是此间人物。
但他细致、真实、强大,举手投足、念动意行间俱是微妙堂皇的佛家妙理。
净涪他似乎是成功了,可在净涪睁开眼来,略带迷茫的目光望入虚空的时候,他那眼底的沉醉、迷蒙、狂喜、欢愉却渐渐地消散在茫茫之中。到得最后,那双眼睛除了一点失落,却是什么都没剩下。
到底......他还是失败了。
他失败了。
识海之中,端坐在一尊金身佛陀虚影前方的佛身沉默。
无边暗土世界里,随意靠坐在暗黑皇座上的魔身也慢慢地显化出了身形。
他们俱都只是沉默。
作者有话要说:这是今天的更新。
昨天的更新的话,啊哈哈,记账吧。
好了,各位亲们晚安。
另,谢谢三位亲们的地雷,谢谢支持哈。
第293章
293
净涪本尊闭了闭眼,静得一阵后,忽然又睁开眼睛来。
佛身和魔身只是静静地守着,沉默地看着。
净涪本尊却连半点心思都没有分给他们,他只是定定地望着他面前摆放着的两片贝叶,凝神细想。
不知过了多久,净涪才终于吐出一口长气,右手徐徐抬起,点向他自己的眉心。
而在顷刻之后,他那点落在眉心处的两只手指微微一撮,又用力往后一拉,竟然就硬生生地从他的眉心处拉出一条环绕着细碎流光的银色细丝来。
银色细丝非虚非实,却可以被人照见,也能被净涪拿在手中,端的神奇。而那细碎的流光中,又隐隐透出玄微气息。
也在这时,分立各处的佛身和魔身齐齐抬起目光,落在那一道银色细丝上。
这道银色细丝映入他们眼底,便就显化出一幅幅图像来。这些图像也不是旁的,却正是方才净涪在这藏经阁里看见、听见、照见的种种景象。
由这些景象入手,还能感受得到净涪那时那刻心底涌现的种种心思。
显而易见,这道细丝正是净涪在这蒲团上坐定之后到刚刚他明悟那时的记忆。而那环绕着银色细丝的细碎流光,分明就是净涪在这一段时间里对那经文的感悟和领会。
看着那落入净涪手中,被净涪本尊拿在两指之中的那一道银色细丝,原本八风不动的魔身和佛身齐齐动了动眉眼。
相比起片刻后又坐定的魔身,佛身却没能坐得那么稳。他的手指动了动,便连身体都有些晃,但到得最后,他还是垂了眉眼,仍旧端坐识海之中。
对于佛身和魔身的异动视若不见的净涪只是定神望着手中的那一道银色细丝。
佛身低垂的眼睑下,刚刚泛起的那一道涟漪荡开,便就彻底没了形迹。
而就在此时,净涪拿着银色细丝的手指稍稍用力一撮。那非虚非实的细丝如受庞然大力,无声崩散成细细碎碎的光点,湮灭于微尘。那一直环绕着银色细丝的细碎流光也一并破碎,齐齐黯去。
与此同时,净涪本尊眼睑倏然垂落,瞬息间遁入识海,于识海中显化出身形,端坐在识海的正中央。
在净涪本尊落入识海的那一刻,身处无边暗土世界里的魔身也是眼睛一闭,须臾间顺着冥冥中的牵系,同样出现在净涪识海之中。
魔身往背后椅背一靠,用带着些许兴味的目光望向前方,等待着佛身和本尊之间的好戏。
净涪本尊并不理会看戏的魔身,他看了佛身一眼,淡道:“方才种种所得不是我所要,非是在针对佛道。”
是的,这才是净涪将自己的记忆抽出,崩碎自己感悟的真正原因。
刚才净涪体悟佛经,不断在心中描摹着那位世尊的一举一动,疯魔一般想要抓住那一丝无上佛意。他有所得,他甚至还捕捉到了那位世尊的一丝□□。
这很难得了。
毕竟世尊已经证道,与世共尊,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带着他本身的道。想要描摹他,想要捕捉到他的一丝□□,很难。而净涪真就做到了,何其难得?
而净涪本尊得到的这一丝□□,如果能汇入佛身,假以时日,等佛身真正体悟着一缕□□,他的道行必能有所长进。
但现在呢,那一缕好不容易才体悟得来的□□已经被净涪自己掐碎了......
佛身看着面色坦然的本尊,点了点头,双手合十,低唱一声佛号:“南无阿弥陀佛。”
旁边看戏的魔身嗤笑一声,身形一个恍惚,在笑声彻底消失的那一刻就返回了无边暗土世界,再度沉入无边暗土世界本源之中。
魔身的离去,佛身和本尊是看都不看一眼。
本尊只是冲着佛身点了点头,也消失在识海之中,回归本体去了。
佛身望着空荡却不空寂的识海,也闭上了眼睛。但他并没有融入身侧那遍布半个识海的金色佛光,而是就那样端坐在虚空之中,闭目静等。
作为净涪三身之一,佛身对净涪本尊和魔身的心思也都是了如指掌。
作为行走魔道的净涪,魔身即便知道这一回本尊和佛身闹不出什么,也因为看佛身不顺眼,想要看佛身晦气。甚至,他其实还想要看看本尊到底会是如何处理,因为他会想,倘若下一次有此遭遇的是魔身,净涪本尊会如何。
既是幸灾乐祸,也是小心多疑......
而作为纯粹本我的净涪,本尊哪怕也知道佛身能够理解他的作为,也想要给他一个解释,不愿他们三身之间生出缝隙。
既是谨小慎微,也是不愿辜负了自己......
佛身在心底笑了一下。
哪怕没有说出口,他们该也是知道的。即便本尊所得的那一丝□□真的过了本尊那一关,落到了他的手上,他也是不要的。
无他,




重生之出魔入佛 分卷阅读484
只因为,那非是他的道!
他也是净涪。
世尊的道再好,再恒古长存,那也是世尊的道。
既然不是他的道,那他要来干什么?
知晓佛身心中所想,已经出了识海的净涪本尊连带着已经隐入无边暗土世界本源的魔身一道,各自在心底笑了一下。
净涪心念通达,当下就有异变生出。
但见净涪意念之中,陡然升起一片金色佛光。佛光虽为金色,却清净通透,带着一股清凉惬意的感觉。
而在佛光中央,一株菩提树虚影下,又有一人闭目端坐。那人衣着奇异,面容更是古拙,但看那五官眉眼,却正正是净涪自己。
那片佛光升起,在空中铺展片刻,便就凝成一道轻烟似的细光,自净涪天灵处灌入,直达识海,涌向佛身。
佛身看着那一道细光照来,眉眼不动,身后的那一尊佛陀虚影却是陡然向前迈出一步,蒲扇一样巨大的双掌合拢,当下就将那一道细光拢在了掌中。
那一道细光落入佛陀虚影手中,倒也安分,就那样稳稳地停在了那尊佛陀虚影掌心。
灵山大雷音寺中的世尊释迦牟尼看着下方恒河沙世界,微微笑了一下。
明心见性,花开见我,这才是佛门禅定一脉的髓所在。
倘若净涪他读《金刚般若波罗蜜》,看到的是佛,看到的是如来,那他所读的《金刚般若波罗蜜》又和《佛说阿弥陀》、《佛说无量寿经》等有什么区别?
“善哉善哉......”
净涪佛身不知世尊释迦哞尼所想,但眼看着那一道停在佛陀虚影手中的细光,他心底却有一股喜悦油然而生。
这种欢喜不同方才,也不同往常,而是一种畅快通达的大欢喜。
净涪本尊、佛身、魔身一同笑了起来。
笑过之后,佛身伸手一拿,那道停在佛陀虚影手中的细光便就一个闪烁,出现在了佛身的手中。
唇边始终带着一缕笑意的佛身看着那一道细光,伸手微微一点。
金色的细光化开,却是一朵金婆罗花。
佛身将这朵金婆罗花拿在手中赏玩片刻,心意一动。
这朵金婆罗花便再次化作一道金光,向着佛身眉心射来。到得金光隐去,净涪佛身眉心却是多出了一朵金婆罗花的印记。
净涪伸出手来,摸上自家眉心印堂处。
果不其然,那向来平坦的印堂处,竟真就多出了些凹凸不平的痕迹来。净涪顺着那痕迹摩挲了几下,也不禁摇头。
眉心那里多了一个花印,怎么看怎么......
不仅仅是净涪佛身和本尊,竟连魔身也没能躲过。
魔身再一次从无边暗土世界里显化出身形,什么都不说,先就一掐手印,招出一片可以映照人影的墨光形成的圆镜来。
魔身盯着那圆镜里映照出来的人影,面色有些木。待到他回神,立刻就转了目光,在佛身和净涪本尊面上来回扫视。这还不止,净涪魔身边打量着佛身和净涪本尊,边和圆镜里照出的自己作对比。
就在净涪本尊和佛身两人齐齐眯起眼睛看他的时候,他终于挥散了面前的那一面圆镜,半是庆幸半是乐祸地道:“哈哈,黑色果然不错......”
起码没有他们看起来那么娘?气啊。
哪怕魔身没有将后半句说完,但净涪本尊和佛身哪个不知道被他隐去的那半句话是什么。
魔身实在机灵,他只说了这么一句,便再也不看净涪本尊和佛身的脸色,径直遁入了无边暗土世界本源之中,外人再难寻找到他的形迹。
见到魔身逃了,净涪本尊回目光,望向识海之中的佛身。
佛身干笑了一下,低眉合十,“南无阿弥陀佛。”
一声佛号唱响,他身后的那一尊佛陀虚影再度散开,化作漫天佛光,而佛身也在一瞬间隐入了佛光之中。
净涪本尊瞪了佛身所在的那一片佛光一眼,却也不追究,只是抬起手来,往自家眉心处一抹。
待到净涪放下手,他那眉心印堂处,便又是干干净净的了。
当然,并不就是净涪将那朵金婆罗花抹去。
他想过,可惜做不到。
所以只是隐去了而已。
做完这一切,净涪又闭目坐得一阵。待到他睁开眼来的时候,他终于伸出手,拿起了那支搁在笔架上的笔管,提笔落字。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法会因由分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
作者有话要说:啊哈哈,顶着锅盖上来更新......
另外,谢谢三位亲的地雷,惭愧惭愧......
第294章
294
就在净涪提笔抄经的那一刻,一动不动在道、魔界线边上站了三天三夜的皇甫成也仿佛是从梦中醒来一样,抬起一直低垂着的脑袋前后望了望。
他的身前身后都是大道,而道路的尽头,也都是山林。
皇甫成筑基期的修为真算不上多高,可他却也能清楚的看见那两边山林里若隐若现的人影。他甚至能通过他们身上透出的气息知道他们背后的势力和门派。
那些隐在山林里的人许是看见了皇甫成望过来的目光,竟也生出了几分躁动。但很快,这小小的躁动就安静了下来。
皇甫成望见,面无表情地回了目光。
皇甫成背后的林子里,一个中年男子领着两个年约十来岁的少年站在一株大树下,远远地望向皇甫成那边。
他们面白无须,举手投足间总带着些阴柔,不似常人。
事实上,出身北淮国皇宫的他们也确实和寻常男子不太一样。
站在中年男子左侧的少年或许是很得那位中年男子的厚爱,这会儿一边小心地偷看着那男子的面色,一边低声开口:“师父,十八皇子他......是真的要叛道入魔?”
另一侧的同伴听得他问,一边拿眼角余光打量着他,一边拿眼巴巴地望向那站在前方的中年男子,面上也有几分好奇和不满。
担了师父名分的中年男子听得少年问话,倒也不恼,他放眼望着那边的皇甫成,头也不回,便道:“嗯,怕是十之八九了吧。”
少年听其话音和语气,知道他谈性正浓,便半是好奇半是捧话地问道:“师父,十八皇子若真的叛道入魔,那我北淮国......”
这位中年公公姓梁,是东乾宫中一个不大不小的管事太监。东乾宫可是北淮国国君的寝宫,所以这位梁公公虽然在东乾宫算不得一个大人物,但他也很有几分手段。更重要的是,这人看得很清楚。
梁公公这会儿回过头来,看了一眼自己的两个徒弟,提点一般地问道:“我们出来,花的时




重生之出魔入佛 分卷阅读485
间已经不少了,你们可有见过什么不对吗?”
那两个少年顺着梁公公的话凝神回想,片刻后,他们确认过自己知道的所有消息,都摇了摇头。
梁公公小小地笑了一下,道:“所以说,就算十八皇子真的叛道入魔,我北淮国又能有什么事呢?”
两个少年对视一眼,又有另一位少年恭敬开口讨教:“那师父可知,这到底为的什么?”
道门各派于他们这些人而言,是居于仙山的神仙,是游走青冥无所不能的神,他们这些人虽然低贱卑微至极,却也忍不住想要去了解。
他们总想要了解一点,再多了解一点......
仿佛只要他们知道那些神仙中人的轶事,他们就能距离那些高高在上无所不能的神仙更近一点。
这样的念想梁公公也知晓,因为当年的他心中也是这般想法的。
看着自家这两个年少的小徒弟,梁公公禁不住想起了他自己。
在心底笑了一下,他半是释然半是显摆地道:“因为十八皇子他啊,有一位好师父......”
梁公公看见自家两个徒弟脸上明显的不解,他也不去追究这里头有几分真几分假,他只是道:“十八皇子的师父,是天剑上宗的一位掌峰长老。前些日子,他遣人往宫里送了信。”
1...151152153154155...40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