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出魔入佛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柳明暗
净涪就跟在这些僧侣身后,沉默地走,沉默地看,沉默地等。
作者有话要说:关于最近的更新问题......
这次不是因为卡文,而是三次元这边的事。
不太好和大家说,但就是很闹心,闹心到完全没有心情码字,唉......
对不起,更新的话,我尽量。
好了,各位亲们晚安。
另外,谢谢西北亲的地雷,愧受了。
第288章
288
并没有让净涪等上太久,这些僧侣就乞讨到了足够的食物。他们低语了几句之后,便又成群结队,往回走。
净涪仍旧跟在他们的身后。
这些僧侣一路出了大城,七拐八转地到了一处用低矮的石块围垒起来的小园。
这处小园其实占地面积不大,里头栽种的植株也算不上多奇特,放在景浩界里大概就和一块普普通通的山地差不了多少。
但净涪看着里头遍布虚空充沛天地的佛光,脚下顿了一顿,才继续跟了上去。
他心中明白,这里必有大圣。
因有圣,哪怕此地原本普通至极,也是圣境。
走在净涪前面的僧侣不知净涪心中所想,浑身却是不自觉地变得放松,就连脸上也显出了一分笑意。
他们加紧了脚步,一路转过大大小小的树木,走入这处小园的中央。
这处小园中央位置是一片平整宽大的生长着绵密野草的平地,平地正中央处,又有一株需得三人环抱才能囫囵围拢的菩提树。菩提树的树下,又有一个方形的印子,那一看便知是某个坐具长期摆放在那里留下的痕迹。
净涪张目看过片刻,心中隐隐有感,便就回目光,
重生之出魔入佛 分卷阅读476
跟在那几个僧侣一道,选了一处空地坐下。
这一个园子里稀稀落落地坐了一些僧侣,外头还不时地有僧侣捧着装着食物的瓷钵进来。
先到的这些僧侣哪怕已经将盛着食物的瓷钵放到了跟前,却也没有急慌慌地动手,而是闭目静坐,安然等候。
净涪自也安安稳稳地坐在原地。
不知为的是什么,即便有僧侣自他这边取道而过,也有僧侣在他身侧不远处的空地上落座,可经过他这边的人会绕过他,想要落座的人会挑选与他间隔出一小段距离的地方落座。
这情况,似是知道净涪所在的这个位置有人一般。
但倘若说他们真的看到了净涪又不太像。因为哪怕他们打净涪的身侧经过,在净涪身旁不远处落座,这些僧侣也没有谁看净涪一眼,和净涪说上一句,或是和净涪行上一礼。
净涪就像是介乎于虚实有无之间,神异无比。
这种状态,饶是净涪也不觉被挑起了几分兴趣。
他伸出手去,从地上的野草中扯下了一片草叶,拿到眼前细细地看。
碧绿的草叶纹理清晰可见,草叶的撕裂口处甚至还有些淡绿的草汁溢出,在那撕裂口处摇摇欲滴。
净涪看得两眼,伸手拂了拂,便就直接将那草叶放入了口中。
他嚼了嚼,草汁凉凉的,草叶那粗糙的纤维有点涩。
味道不怎么好......
净涪将那草叶吞了下去,便就微微垂下眼睑,细细感觉那片被吞入腹中的草叶。
如果是凡人,他大概只能体味到那一片草叶被他吞入腹中的感觉,大概只能记得口腔中残留的草汁的味道。但作为一个佛修,净涪却能清楚地看见那一片被咬得有些变形的草叶自他的口腔滑落,通过肠道进入胃部,又在胃部被胃液分解的整个过程。
净涪耐心地看着,细细地感受着,甚至到了那片草叶的全部汁液纤维都被他的胃液分解殆尽的最后,他也没发现什么不对。
真的就和他曾经吃饭那般无二。
净涪撩起眼皮,放开视线去望向那一株巨大的菩提树下。
那位置上,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坐了一个人。
只是一眼,净涪的心神便是一阵恍惚,
原本靠坐在暗黑皇座上似睡非睡的魔身睁开眼睛,坐直身体,双手搭放在扶手上,抬头望向静和寺的藏经阁处。
静和寺藏经阁里,净涪仍旧稳稳地站在那一片一字字闪烁着浮现的贝叶面前,面色平常,眼神安稳。
魔身皱了皱眉头,略等了等,便就视线一虚,望入了净涪识海之中。
识海之中,佛身也在睁眼望着外头。
但和魔身不同的是,佛身的目光并不是虚无缥缈的,他的视线焦点稳稳地落在净涪本尊身前的那一片贝叶上。
察觉到魔身的视线,佛身挪开了目光迎了过来。
佛身本也敏感,饶是魔身眼神面色俱是平常,没有露出丝毫端倪,他也能察觉到魔身隐隐的不安和烦躁。
可真是难得啊......
看着这样的魔身,佛身也不由得笑了笑,心底更是忍不住升起一个小小的念头。
要不,就让他再担心担心?
不过他也就是这样想想而已,并没有真的这样做。
到底同是三身之一,耍他不也是在耍自己,何必呢?
佛身心底摇摇头,迎上魔身的目光里自然而然地就带上了笑意,他什么也没说,只冲着魔身点点头,便又移开了目光,重新落在那一片贝叶上。
虽然连只言片语都没有,但佛身的态度已经足以表明一切。
魔身轻呼出一口气,重又放松了身体靠上椅背。但这会儿,他却直直地盯着上头藏经阁里的净涪本尊,视线再未挪开过半分。
佛身的眼角余光瞥见魔身那边的动静,虽然了解魔身的忧心,但他还是忍不住在心底摇了摇头。
如果佛门这些大德大圣真的容不下魔身,那早在当初他们拿到第一片刻着《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经文的贝叶那时候就出手了,如何会等到今日?魔身的存在,哪怕是后来才成形的,也早在一开始就已经有苗头了。更何况,在受比丘戒那会儿,他们可还是见过世尊阿弥陀和准提佛母呢,那两位不也没说什么么?
照他说,反正两位佛门世尊都默认了,他们也完全不需要整日里提心吊胆的。真要那个样子,他们还不如脱离佛门,直接当一个散人来得自在呢!
佛身想得没错,净涪此时的处境虽然真假难明,虚实不定,但在那一阵恍惚过后,他仍旧安安稳稳地坐在原地,什么事情都没有。
净涪从那种难言的恍惚中清醒过来后,也不固执地再去张望那坐在上首的那位尊者。他谁都没再看,而是闭上了眼睛,将所有的心力入心底,去体会刚刚那一阵恍惚中生出的难言感悟。
便是净涪自己,也很难说得清楚他自己在刚刚的那一阵恍惚之前看见的都是些什么。
仿佛是一个人,又仿佛是他自己,也好像是一片智慧光,再细想又似乎是他心中曾经了悟的种种佛理......
难以言说的同时,也似乎难以确定。他这一眼似乎看见了很多,又似乎只是一点点。越想分辨得清楚,就越是模糊难明。
净涪果断地将自己的思绪抽离,不让自己的心思再钻入那一眼中。
净涪那一眼所见的诸般种种也没有纠缠为难净涪的意思。他要将思绪抽离,那诸般种种便让他将思绪抽离,自己仍旧完好无损地留在净涪的思绪中,如圆如轴,如光如霞,不染微尘。
净涪定了定神,最后看得一眼思绪中那模模糊糊的混沌一团,便就睁开眼睛。
他的视线直直地停在前方。
而净涪的前方,坐了一个个僧侣,所以净涪目光所及,就只有一个个僧侣的背。
净涪看了一阵,才将目光一寸寸地往上挪。
因着净涪的动作太慢,足足过得了好半响,净涪的目光才又望见了前方那株菩提树下的那个人。
是的,那是一个人。
这一次净涪看得清清楚楚。
那就是一个人。
净涪本没有见过这个人,本不该知道这个人的称号姓名,但在见到这个人的那一刻,净涪的心底便就升起了一个名号。
释迦牟尼。
随着这个名号出现的,还有净涪心底的那一层莫名而来的明悟。
释迦牟尼,佛门三世尊之一,又号......如来佛祖。
净涪双眼眼神忽然一空,满心满眼只有上座的那一个人,只有如来两个字。
他两眼看着那个人,心里咀嚼着“如来”两字,心头若有所悟,但到底悟到了什么,却又说不清楚,只觉茫然。
许久之后,他回过神来,心中隐隐有些失
重生之出魔入佛 分卷阅读477
望,可他却也明白,到底还是时候未到。因为时候未到,所以玄机未解,真要为此着急,反倒会误了自己。
净涪微微摇了摇头,便将这事放在一旁,仍旧张目望向上首。
他本以为自己失神愣怔的时间不短,此间的种种该是错过了些什么才是,然则待到净涪睁眼望去的时候,上首的那个人仍旧托着那个瓷钵,慢慢将瓷钵中的食物咀嚼吞咽。
他吃得很认真,很仔细,哪怕他那瓷钵中的食物细、粗糙皆有,荤素齐全,冷热不一,甚至有些根本就是昨日里的剩饭剩菜,他的态度也是一般无二。
看着他咀嚼吞咽食物的态度和姿势,净涪甚至能够感受到他此刻的心情。
感激、悲悯、宽恕......
他是在吃饭,但他又不是在吃饭。
如果仅仅是感激,净涪还是能够理解的。因为他也曾经跟随在一队僧侣身后,看着他们向城中居民乞食,知道此地百姓生活艰难,为了一碗吃食,他们大概要付出一整日的劳作。
此中艰辛,无论前世还是今生都出身富贵的净涪不能体会。但看着城中百姓的衣着饮食,甚至是举止面色,他又觉得能够理解。
可是悲悯和宽恕,更甚至是其他......
净涪看着上首的那个人,默然无语。
但在这一阵默然中,净涪却看到了因果。
百姓向僧侣施之以食,此食乃为善因,僧侣化之,归还百姓以善果。
此乃善因和善果。
并不像净涪前世在景浩界部分佛庙所见的那样,僧侣向百姓讹诈钱财食物......
那个人吃完瓷钵中食物之后,又等了等,等到这小园中的所有僧侣都吃完各自的食物后,才又领着众人去到一条溪流边,撩起衣袍站在一处石块上,就着溪中流水将他手上的瓷钵洗刷干净。
他的动作仍旧很认真,未曾有过丝毫疏忽。
待到瓷钵洗干净后,他又领着一众僧侣清洗了双脚,才回到菩提树下,取过尼师坛,结印坐定。
他抬着头,目光穿过跟随着他的一众弟子,似有实质般地落在处于虚实有无之中的净涪身上。
净涪抬起目光,迎了上去。
那个人的目光虽然仿似能够穿透一切时间和空间的阻隔,真真切切地落在净涪身上,望见身处在景浩界世界中的他,看见识海中显现出来的佛身,甚至必然知道也在一旁观望的净涪魔身,但他的目光却是温暖的,软融的,和煦的。
他将净涪看得清清楚楚,包括净涪的三身,包括他这一身的因果。
他看得清楚,所以他也包容。
不过不管释迦牟尼如何,也不管净涪心中作何想法,这一眼过后,净涪的心神便就是一个恍惚。
待到他定睛再看的时候,眼前哪里还有那一株菩提树,哪里还有那一尊释迦牟尼佛,分明只有一片散发着金色佛光的贝叶而已。
而那一片原本空白的仅有几条墨线的贝叶,此时却刻印着一行行鎏金的文字。哪怕在那片耀眼的金色佛光下,那一行行的文字仍旧醒目地印入净涪的眼中。
“......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还至本处。饭食讫,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净涪一行行文字仔细看过,随后目光往前一扫,望着那最前方的那一行字看了片刻。
“法会因由分第一。”
这便是《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第一段了。
净涪看了片刻,才有了动静。
他双手合十,向着那一片贝叶弯腰无声一礼。
南无释迦牟尼佛。
作者有话要说:好了,这是今天的更新。
嗯,最近的事虽然闹心,但就快尘埃落定了......
哈哈,谢谢各位的关心哈,这两天应该就能安下心来码字的了。
各位亲们晚安。
嗯,也谢谢各位投雷的亲,谢谢支持。
第289章
289
居于西天的灵山圣域里,有一座大雷音寺。而此时的大雷音寺里,刚刚结束了一场法会。
随着法会的结束,泰半的佛陀大士已经从大雄宝殿中离开,只余下几位尚沉浸在玄妙佛理里未曾回转的佛陀大士。
而大雄宝殿的中央法座上,又有一位世尊闭目定神。
下方法座上的佛陀大士一一回转,见得这位世尊没有睁开眼来,也不敢打扰,各自无声下了法座,向着那位世尊合十一礼,便就各自转身出了大雄宝殿。
这些留在最后的佛陀大士中,恰就有观世音菩萨。
观世音菩萨刚站直了身体,才要悄然转身离开,忽然见得上方法座上的那位世尊睁开眼来,带着笑意的目光往下一扫。
观世音菩萨脚下一顿,定神细看。
却见那位世尊望着下方恒河沙世界,微微一笑。
其意之安详,其态之闲静,实难用语言描述。
观世音菩萨看着上首的世尊,一时竟愣怔当场。
许久过后,观世音菩萨回过神来,眸光凝聚,往上一看,便见上首法座上的世尊正含笑看着他。
观世音菩萨定了定神,合十一礼,道:“世尊。”
世尊释迦牟尼点了点头,问道:“观音尊者可还有事?”
观世音菩萨摇了摇头,他看着上首的世尊释迦牟尼,略一迟疑后,仍是开口问道:“敢问世尊此时,可是欢喜?”
世尊释迦牟尼点了点头,唇边笑意依旧,他道:“确实欢喜。”
观世音菩萨又问:“喜从何来?”
世尊释迦牟尼仍旧笑着道:“喜从来处来。”
观世音菩萨顿了一顿,换了一个问法:“敢问师尊,因何而喜?”
世尊释迦牟尼答道:“因人而喜,因心而喜,因道而喜......如何不喜?”
观世音菩萨默然站立,片刻后,他双手合十,向着世尊释迦牟尼弯身一拜,转身便往大殿外走。
世尊释迦牟尼哈哈大笑出声。
观世音菩萨在殿外站定,也不急着架起莲座离开。他睁开法眼,往下方恒河沙世界望去。
纵然他的下方有无量恒河沙数世界,可观世音菩萨的目光,还是停在了那个渺如微尘的小千世界中。
但他也只是往那个世界望了一眼,又低头合十向着某人还了一礼,这才回了目光,转身往偏殿走去。
景浩界的无边暗土世界里,净涪魔身也在此时放松了紧绷的身体,回了望向天外的目光。
他吐出一口长气,又往静和寺那边望了一眼,摇了摇头,顺道回扫过道、魔两地界域界线的目光,再度遁入无边暗土世界本源之中。
和净涪的魔身比起来,掌控了景浩界天穹本源的左天行却又
重生之出魔入佛 分卷阅读478
要迟钝一点。这正常又不正常,毕竟净涪魔身早早就做好了这方面的准备。
他知道此时站在那一片贝叶面前的净涪本尊一定会引来目光,但他没想到,居然是那一位观世音。
倘若往这边投注目光的是另一位佛门大德的话,净涪魔身可能就认不出来了。但观世音菩萨就不一样了。
当年的竹海灵会,净涪可是和奉请观世音菩萨最后得到观世音菩萨法元的净方沙弥比拼了一场呢。
他认得观世音菩萨的气息。
虽然左天行不知道刚刚往景浩界中投落目光的是哪一位大能,但景浩界天地胎膜外守着的那一位剑修却知道。
他仰天大笑一声,看也不看他化自在天外天上脸色阴暗的天魔童子,立身在虚空之中,向着西天灵山圣境那边稽首一礼。
待到观世音菩萨回目光,那位剑修又是一个矮身,盘膝在他自己的宝剑前坐了下来。
他化自在天外天上的天魔童子脸色已经从阴暗转为铁青,又从铁青变作灰白,最后才稍稍添上了些许血色,找回了些许生气。
他的目光飘过那个剑修,落在已经离开了道门界域踏入魔门地界的皇甫成身上。
那一霎那,他的眸光复杂至极。
憎恨、怨怼、愤怒、无力......
种种情绪交织在一起,最后凝成了墨色的晦暗。
但也只在刹那,那摄人心魂的晦暗便就统统隐去,外人再难窥见它们的痕迹。
端坐在剑阵前的天剑宗剑修眯了眯眼睛,却什么动作都没有,仍旧端坐虚空之中,纹丝不动。
于他而言,也确实是无须忧心。毕竟如今高坐在他化自在天外天上的天魔童子是敌非友,而此时已经叛出了天剑宗的皇甫成也不再是天剑宗的弟子,这两人真要对上,那也是狗咬狗骨,他担心个什么劲?
他只需在旁边看着,不要让天魔童子在左天行等人成长起来之前再度损耗景浩界世界本源就可以了。
在他看来,此时真正该担心的,应是皇甫成才对。
天剑宗的这一位祖师高坐在天外,自然对皇甫成的境况看得清清楚楚。也正因为看得清楚,所以哪怕皇甫成叛出天剑宗,成为天剑宗的叛徒,站在天地胎膜之外的他也没有随手一道剑意劈下去,在这个叛徒踏出天剑宗的那一刻就将他劈成两截。
他叛出天剑宗,天剑宗里就再没有他的立足之地。本来因着他是左天行嫡亲师弟的身份,碍着陈朝,左天行哪怕再看他不顺眼,在明面上也还需给他几分脸面。可他却叛出了天剑宗......
现如今别说是天剑宗了,就连道门,也绝没有他的立足之地!
他与佛门那个小和尚又有一段难解的因果,按照佛门那个小和尚的性格和手段,别说这段因果难解,就算是能解可解,佛门也没有他的容身之所。
再算上他化自在天外天上的那个天魔童子,剩下那个看似是生路的魔门怕也是一条绝路。
他将他自己送上了绝境。
天剑宗的剑修忽然抬起了手指,点落在身侧的宝剑剑身上。
“锵......”
一声金玉相击的声音响彻整个虚空,似喜乐,又如丧钟。
旁人的心思皇甫成并不太清楚,他此时就站在道、魔地域相交的界线上,不回头也不抬头,只是微微低垂着头,望着身前的土地。
他的视线着落的那一块土地不大,没有什么特别的能吸引人目光的神异之处,甚至和他此时站立的位置相差不远,只得一步之遥,但他就是久久地垂下目光,一眨不眨地望着那一块土地。
一步......
只要他这一步迈出去,他就再没有回头的机会。
皇甫成呆立在界线上,久久未动。但哪怕他这般模样,哪怕他此时站着的位置不算隐蔽,哪怕旁边不时也会有人来来往往地穿过行走,却没有谁给他一个眼神,没有谁在意他到底迈出去还是走了回头。
景浩界确实是道、佛、魔三道并立,三脉道统也确实时有战端,或明或暗,你来我往,轻易不会相让。但奇怪的是,景浩界三方界线,甚至包括道、佛、魔三脉道统归属的地界与世界中央的无边竹海之间的界线,也都没有哪一边特意防守。
没有岗哨,没有阵禁......
任意来往,完全不设防。
这似乎是因为景浩界当初佛门独大造成的遗留历史,也似乎是因为景浩界仙凡共居的世界现状......
以往的皇甫成或许还会好奇一下,但现在的皇甫成却没有那个心思也没有那个兴趣去了解这些,他就呆呆愣愣地站在界线上,任由旁边的人来来往往,任由前前后后路过的人随意地往他身上瞥了一眼又百无聊赖地了回去。
他似乎想了很多,又似乎什么都没想。
他仿佛什么都不知道,但又仿佛知道些什么。
他就只是站在那里,一动不动。
没有人催促他,也没有人赶过来将他拉回去,就连脑中的系统也在沉默。
皇甫成依旧站着。
天剑宗的左天行坐在静室里,并没有入定,他的意念显化于九重云霄之上,目光垂落,注视着站在界线上的皇甫成。
皇甫成站着,他也就在那里看着。
皇甫成站了多久,他也就看了多久。
这仿佛是在角力,但又似乎单单只是见证。
谁也不知道皇甫成将会在那里站多久,也不会有谁能够猜得出来左天行会在那里看多久,净涪也不例外。
但净涪此时没有在意他们两人。
魔身已经遁入无边暗土世界本源里,而佛身和本尊,此时的目光都直直地落在他们身前的那一片贝叶上,没有分出分毫心念去关注其他。
随着净涪的那一拜,此时的静和寺藏经阁里的异像全数消失不见,只有那一片贝叶仍旧安静地躺在那两片薄片中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