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游戏设计师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青衫取醉
不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陈陌的选择还是很正确的。
而且,随着雷霆互娱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陈陌在游委会内部的声望越来越高,新总部也就有了越来越多的便利条件。
陈陌布的概念图上,新总部的造型也引了玩家们的热烈讨论。
总部的主体,是一个巨大的球形建筑,分为**层。这里的“层”可不是住宅楼的楼层,而是从大楼外观上可以直观地看出来的分层。
从外观上看,整个球形建筑有点像是乐高的星战玩具,充满着科技感。
事实上,整个大楼的高度达到了17o米以上,从外面看到的**层,每一层都相当于是普通住宅楼三层左右了。
这是一座充满着科技感的大楼,最中央的四大层是办公区,最底层的两大层是休息区和主题游览引导区,最顶层的两大层是观光区,除此之外的其他楼层,都是体验区。
体验区将采用更加开放式的设计,玩家可以获得更好的游戏试玩体验。
在大楼之外,整个圆球形的大楼被四道巨大的雷霆托起,这四道雷霆环绕在巨大的圆球形周围,一方面是为了让整个大楼的承重能力更强,另一方面也成为了雷霆互娱的象征。
新总部的名字定为:“新世界”。整个造型的寓意在于:雷霆互娱改变世界。
新总部的高度虽然在帝都算不上多高,但这周围没有太高的建筑,所以就显得有些鹤立鸡群了。在建成之后,帝都的整个东北方都可以看到这座宏伟的球形建筑,不论是白天还是夜晚,它都将成为帝都的新地标之一,成为玩家们来帝都旅游的必来景点。
而且,除开这座巨大的球形建筑之外,周边还有大片的绿地。这些绿地将成为主题区,也就是一个小型的主题公园。
在主题公园中,雷霆互娱开的所有游戏都会获得一席之地,不同的游戏将分列不同模块,有充满西幻风情的区域,也有充满华夏风的区域,也有现实区、未来区等等。
玩家们在这里可以看到《逃生》里的精神病院布景,可以看到艾泽拉斯的旅馆,《绝地求生》的几座楼和里面散落一地的枪械模型和补给品,可以看到《神秘海域》中内森的家,或者是《美国末日》里废弃校园的一个小场景。
至于其他的各种雕像就更多了,《英雄联盟》中的很多英雄的雕像将恰到好处地分布到整个主题区的各个角落,供玩家们合影留念。
其他游戏中主要角色的雕像,也会安插在各个主题区域中。
当然,整个主题区的建设还要拖得更久,可能要等新总部大楼正式竣工之后才开始修建。随着以后推出的游戏越来越多,整个主题区的内容也将会越来越丰富。
全能游戏设计师 第783章 体验店推广全国(三更)
在雷霆互娱新总部的消息敲定之后,玩家们仔细想了一下,也确实该换了。
不说别的,就说国内的帝朝互娱和禅意互娱,那大楼也都修得一个比一个漂亮,雷霆互娱现在不管是营收能力、影响力还是号召力,都已经过了这两家,继续用这个小体验店也不合适。
虽说很多附近的玩家感到非常不舍,但其实搬走了的话……也没多远。新体验店还是地铁直达,而且体验区的设备全部更新,应该基本上不会出现那种疯狂排队的情况了,再加上令人期待的主题区,想想还是很让人激动的。
而且,新总部不仅仅是办公区+体验区,和许多世界五百强的集团总部一样,这里面也有着各种综合性的服务设施。
比如在员工的办公区,除了各种办公室、会议室之外,还有专门为员工提供的餐厅、健身中心、生活中心和停车场,甚至也有室内球馆。
而在观光区,也有为游客准备的主题餐厅、观景区、更大的全息投影观战区、游戏原画画展、游戏角色档案室等等丰富多彩的游览内容,就连一条普通的走廊,可能也有着开人员的恶趣味和彩蛋。
甚至陈陌还专门预留了一部分区域作为未来的电竞场馆,也许在不久的将来,《英雄联盟》和《绝地求生》这种竞技类游戏将会在雷霆互娱总部拥有一个全新的比赛场馆,玩家们就可以来这里观看比赛了。
这些全新的内容可是之前的体验店完全没有的,所以,帝都玩家们的心态从开始的懵逼,到现在已经转变为激动和期待。
他们已经等不及想要看到明年新体验店竣工时候的情景了!
……
在帝都的玩家们充满期待的同时,其他城市的玩家们也得到了一个令他们欢呼雀跃的消息。
就是,雷霆互娱将会在国内的2o个一线城市中建造体验店,届时像魔都、川渝、苏杭等地区的玩家们也就可以到体验店去体验雷霆互娱的新游戏了。
当然,再多的城市就搞不了了,毕竟体验店只是起到个宣传作用,盈利能力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也不可能把全国的各个乡镇县全都覆盖了。
不过,玩家们对于雷霆互娱在这些一线城市开启体验店的事情也是欢呼雀跃的,以后体验游戏终于不用再大老远坐高铁跑帝都去了。
各个城市中的体验店都有专门的雷霆互娱员工负责,同样致力于为玩家提供最好的试玩体验。这些体验店基本上在明年就可以正式投入使用,到时候,雷霆互娱的影响力将进一步向全国辐散。
……
除了新总部、更多体验店和年度游戏颁奖之外,陈陌还在考虑其他的事情。
以雷霆互娱官方的身份,举办游戏设计大赛。
其实,国内有很多的游戏设计大赛,比如陈陌最开始的体验店,就是靠游戏设计大赛赢来的。
不过,这些游戏设计大赛往往不成系统,规模有大有小,而且分布在全国各地,也没有一个统一的选拔机制。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游戏商来推动这个事情。
帝朝互娱更关心的是自己的盈利,如果缺少人才的话,直接其他游戏公司挖人,或者去高薪聘请一些独立游戏设计师就完事了。
禅意互娱相对好一些,但也好不到哪去,虽然也会举办一些游戏设计大赛,但还是以制造噱头、提升公司知名度为主要目的,并没有产生足够深远的影响。
很多靠谱的有设计大赛其实都是游委会赞助的,比如陈陌之前参加的那个,就和游委会有那么一丢丢的关系。
其实想想也是,这种事情费力不讨好,也难怪没有游戏商愿意去牵头。
因为纵观整个游戏行业,不论是前世还是平行世界,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没有一个特别明确的规则可供遵循,也不像很多高科技行业需要那么高深的专业知识和积累。
比如《黑暗之魂》的制作人宫崎英高,在最开始的时候只是一名最底层的执行策划兼程序员,后来是凭借着自己的天分和努力才一步一步爬到社长的位置上。
在游戏行业,这种例子还有很多,许多一流制作人刚开始可能只是一个普通的程序员,一个测试,或者仅仅是一个热心玩家。那些正儿八经的科班出身的设计师,反而有很多都在大公司当螺丝钉,慢慢地泯然众人。
归根到底,还是因为游戏设计其实本身并没有那么明确的规则,也没有一个“必然成功”的保障,同样的资源和投入,可能做出来一堆垃圾、赔得血本无归,也有可能席卷全球,赚的盆满钵满。
在这种情况下,想要靠游戏设计大赛选拔比较有前景的设计师,可以。但根本不可能由此推断这些人未来的成就。
可能有些人在设计大赛上崭露头角,但很快江郎才尽、泯然众人。
也有可能有些人在设计大赛上一败涂地,但后来反而推出了很多惊世骇俗的作品。
对于帝朝互娱和禅意互娱这种公司而言,这种大赛顶多找来一些有那么一点点前景的新手,但实际上他们只能做几款还过得去的手游,距离真正为公司盈利还差着十万八千里。如果想要真正能做出好作品、能为公司产生价值的设计师,那还是得去行业内挖掘。
去行业内挖掘的话,直接看履历就行了,举办设计大赛多此一举。
所以,以往的游戏设计大赛,只不过是游委会牵头、为鼓励新人进入游戏设计行业所开启的特殊通道,在这之后就是放养状态了,成不成全看设计师自己。
比如陈陌,在赢得设计大赛之后,确实得到了体验店的使用权,但每年同样有一定指标。如果陈陌后来做出来的游戏都很失败,那么体验店将会被收回,他也只能另谋出路,游委会肯定不会过问。
而陈陌想要举办的设计大赛,和以往的设计大赛完全不同。
目前来说,这种规模、这种水平的设计大赛,在国内也只有陈陌有这个资格来举办。
全能游戏设计师 第784章 筹备设计大赛(四更)
陈陌举办的设计大赛,每年两次,分别在每一年的年后3月份,和毕业季7月份。
毕业季7月份的设计大赛面向所有在校学生,所有大学及以上学历的学生都可以报名参加。
而年后3月份的设计大赛主要面向行业内的设计师,不论是独立设计师还是其他公司旗下的设计师,都可以报名参加。
参赛的人员名单将进行初步的审查,筛掉不符合规定的参赛者之后,其他参赛者经过初赛、复赛和决赛,最终选出最优秀的设计师。
初赛分布在全国的二十多个主要城市,复赛和决赛都在帝都。今年的比赛陈陌考虑在帝都租一个场馆,明年等新总部竣工之后,就可以去新总部举办了。
这两个时间也是经过考虑的,7月的时候毕业生们刚刚毕业,还都在焦头烂额地找工作,而3月份的时候it行业将有例行的离职潮,很多有能力的设计师都会选择在这段时间另谋出路。
而且,两次的时间错开,也保证了比赛的公平性,毕业生们不至于和行业内的资深设计师混到一起去。
和以往的比赛不同的是,设计师们到了现场才会知道比赛的具体题目,现场写设计稿、现场制作。如果是一些大型的游戏,那么也可以只写一份比较详尽的设计概念稿,如果评委们对概念稿感兴趣,还可以后续继续制作。
到了复赛和决赛阶段,设计师们将会在官方提供的场所内进行游戏设计,可能会持续一周甚至一个月的时间,这个时间足够他们开中型甚至大型游戏。
关于这些设计大赛的评委,是雷霆游戏平台上一些资深的独立设计师们,比如李峰、周海滨、邱恒阳等等。
这些设计师已经在雷霆游戏平台上和陈陌合作过很长时间,都有各自的代表作品,也非常乐于参加这个游戏设计大赛。一方面是和陈陌一起为整个游戏行业的展做出一些贡献,另一方面也是在公众面前露脸,毕竟这个游戏设计大赛到时候可能是要进行直播的,全国的很多玩家、游戏爱好者和业内人士都会看。
……
具体的比赛规则还要详细地制订,不过陈陌的想法很明确,就是让雷霆互娱的游戏设计大赛成为目前国内规模最大、最公平、最专业、前景最好的设计大赛。
他希望这个设计大赛可以把希望进入游戏行业的优秀毕业生,以及行业内的优秀独立设计师给一网打尽,让这个设计大赛燃起人们对于游戏行业的热情,同时也可以作为雷霆互娱的大型招聘会而存在。
至于比赛的奖励,自然也是最为丰厚的。
除了常规的奖金、奖品之外,所有进入决赛的设计师作品,陈陌都会一一过目,并自己决定要对哪些人出邀请函。
当然,大赛有很多资深设计师作为评委,他们对于作品自有自己的评判,大赛也会有相应的规则。而陈陌的喜好则是独立于所有评委之外的,一个设计师哪怕被所有评委不看好,但只要陈陌觉得ok就可以了。
这些被陈陌看中的设计师可以自主选择,或者加入雷霆互娱成为员工,或者成为独立游戏设计师,与雷霆游戏平台合作。
这两种选择各有利弊,作为独立设计师在收入上会非常不稳定,但可以自主设计游戏,雷霆游戏平台对于这些人会有专门的推荐机制,可以让更多玩家了解这些设计师和他们的作品。
不论是雷霆互娱的员工,还是雷霆游戏平台上获得陈陌认可的独立游戏设计师,都可以在雷霆互娱的新总部中获得一席之地。
这也是为陈陌未来的规划而铺路的。
到目前为止,陈陌的团队还是维持在一个相对比较小的规模,在他制作游戏时,也会根据团队的状况而选择当下的最优选。
但是,以后的游戏,不可避免地要向更大规模展。
以现在新总部的办公区规模来说,现有的雷霆互娱员工可能连一大层的十分之一都填不满,剩下的都是可供扩充的空间。
在未来,陈陌可能会研一个无比庞大的世界,甚至是许多世界的多元集合体。
比如像某些网络小说中,玩家可以在许多世界自由穿梭冒险,每个世界都有不同的任务和谜团,所有世界冥冥之中又有一个统一意志在操控……
显然,不论多么复杂、庞大的游戏,也都是设计师一点一点设计出来的,是整个研团队一点一点制作出来的,没有任何投机取巧的可能性。
如果要研这种游戏的话,陈陌不可能自己一个人完成所有的世界,这需要一个无比庞大的研团队负责各个部分,才能真正做好。
所以,陈陌现在招来这些优秀的设计师,就是为了以后做准备的。如果要自主设计这种“无限流”的游戏世界,那么这些优秀设计师就可以各自负责一个世界,陈陌只需要最后把关,一一筛查就可以了。
即使短期内不制作这些大型游戏,这些设计师们也可以各自研自己的作品,反正也不耽误。
……
这也就是为什么说,目前国内只有陈陌有这个资格举办如此大规模的游戏设计大赛。
因为号召力。
目前国内的设计师,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达到陈陌的号召力。
陈陌在各个游戏领域都有成功作品,做过火遍全球的竞技类游戏,也做过精品vr游戏,拿到过年度最佳。对于其他的设计师来说,陈陌在国内就是最强的设计师,同时雷霆互娱有足够的资金,也有强大的渠道,手握大批玩家,号召力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在大致敲定了游戏设计大赛的规则之后,也差不多可以开始预热了。
年后的3月份就暂时不举办了,因为面向行业内设计师的比赛规则更加复杂一些,准备时间不够。
雷霆互娱的第一场游戏设计大赛,定在明年的7月,不过在这之前,就可以提前放出风声,让那些有意向参加的毕业生们提前准备,把这个游戏设计大赛也当成是毕业后的人生选择之一。
全能游戏设计师 第787章 MR设备(三更)
陈陌并没有关注《美国末日》又拿了多少个年度游戏,他现在正在周江平的办公室里,跟周江平还有乐惠的设计师们讨论新设备的事情。
“这就是我们设计师新出的三个设计草案,陈总你觉得呢?”周江平问道。
陈陌摇了摇头:“都不行,定位都不是很明确。”
三个设计师都有点懵。
他们也是刚刚接到周江平的任务,要设计一款针对小型意识读取装置的新设备。时间挺紧的,所以这三个人各自设计了一款设备,然后拿给周江平来看。
这三个设计师设计出来的东西大同小异,因为这次的设计本身就有一定的限制。
新的小型意识读取装置大小比脉动的瓶盖要稍大一些,厚度相仿。而且这东西有个限制,就是必须紧贴着使用者的头部才能准确地读取意识信号,所以,想要做一款意念控制的手机是不太可能了。
这三名设计师的思路基本上差不多,都是便携。
毕竟乐惠是专门做手机的厂商,所以设计师们多多少少也都比较崇尚简约、便利的设计。三种设计方案,两种是头戴式设备,一种是背包式设备。
方案1是一个环状眼镜,意识读取设备在玩家脑后。整个前端的眼镜是全透明的,自带简单的操作系统,可以通过蓝牙连接手机,使用者可以用它来浏览网页、信息聊天等等。相当于是做了个外接设备,变相实现了脑电波控制手机的功能。
方案2是一个头盔,基本上全覆盖玩家的半个头部,和陈陌前世见过的那种vr头盔类似。这个设备可以像游戏舱一样为玩家呈现完全的虚拟视野,可以玩一些简单的vr游戏。不过它的性能跟vr游戏舱比起来差远了,毕竟只是意识读取装置缩小了,其他的配置可都没缩小,所以这东西的性能基本上也就比高配手机好那么一点点,“随时随地的vr”还只是个噱头。
方案3就显得稍蠢一些,玩家同样还是戴着vr头盔,只不过是通过线和其他的设备连接了起来。玩家可以在背上背一个比笔记本电脑稍大一些的主机设备,可以模拟相对低配的vr游戏,画面和品质都是中高端pc游戏的级别。但问题在于背着这玩意肯定挺沉的。
就像陈陌前世,大部分的游戏本都只是比较好挪动的台式机而已,玩家们一般不会带着这些游戏本到处浪,因为真的很沉。
方案1显然是想研支持手机的一种配件,而方案2和方案3则是想试探性地朝着vr游戏设备前进一小步。
乐惠主营手机,但近年来的业务也开始逐渐扩展到智能家居、个人电脑上,也有朝vr游戏舱进军的规划。
毕竟在平行世界,vr游戏舱才是高端数码设备的,没有人不眼红这里面的利润。
但是,毕竟是术业有专攻,乐惠花了很多年时间才好不容易在手机市场站稳脚跟,做pc做得不是特别顺,至于vr游戏舱更是完全没有眉目。
方案2和方案3的设计师,显然是希望借这个机会,往vr领域去试试水。
但是,陈陌简单看了一下就觉得这三个方案都不是很靠谱。不是说这三个设计师的水平不行,而是他们对于新产品的定位不够明确。
周江平也不生气,乐呵呵地说道:“那陈总你说说,这次的设备到底应该往哪个方向考虑?也正好给我的设计师们上一课。”
陈陌说道:“很显然,这次的设备如果只作为手机的配件,那格局太小;但如果做vr,性能根本达不到。所以,最合适的方案应该是去做mr,混合现实。”
周江平一愣:“混合现实?这个概念……已经过时了很久了吧?”
陈陌笑了笑:“确实过时很久了,但是,它很快就会重新火起来了。”
……
在最初,虚拟现实技术有三种分支,分别是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和mr(混合现实)。
ar和mr的概念其实有共通之处,所以这两个概念也常常被混淆。简单来说,它们都是在玩家的现实视野中插入信息,把虚拟物体、场景叠加到现实场景中,从而实现对现实的增强,让玩家体会到亦真亦幻的效果。
但在平行世界中,vr的展比mr要好得多。
在最初的时候,还有一些研商在研针对mr的设备,到后来全都去一股脑地做vr去了,所以这个概念也就被人们所忽略了。
因为vr有意识读取技术,有游戏舱,有大批的游戏公司做出的大作支持,能够给玩家们带来接近于“魂穿”的游戏体验。而mr既不能为玩家提供刺激的游戏体验,甚至连读取意识信息都做不到,所以也就慢慢地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毕竟,ar和mr的前提就是便携,要在真实的场景中投入虚拟物体,前提也得是玩家走出家门、去更多现实中的地方才行。
所以,在听说研出了微型的意识读取设备之后,陈陌的第一反应就是,mr的机会来了。
陈陌对周江平说道:“我给你一份设计稿,你看看吧。”
周江平在电脑上打开陈陌来的设计稿。
第一反应是,这东西和方案1有些类似。但仔细看了一下设计方案,周江平意识到,这跟方案1的那个“蓝牙眼镜”完全是不同的东西。
从外观上来看,这个设备的正面是一个全覆盖式的眼镜,严丝合缝,基本上可以覆盖玩家的全部视野。在正面有一个微型的高清摄像头,用于采取玩家前方的视野。
设备的背面同样是个环状结构,覆盖着玩家的后脑勺和耳朵两侧。左耳后方是意识采集装置,可以读取玩家的意识讯号,右耳后方是操作模块,玩家可以通过点击这里的按键,或者特定的手势进行一些意识讯号不方便执行的操作。
设备上有耳机,而且是环绕式效果。耳机有开启和关闭两种状态,开启的话,玩家不仅可以听到耳机中的声音,也可以选择遮蔽周围环境的声音,起到很好的隔音效果。
从外观设计上来看,这东西还挺酷炫的,科技感十足,很像是很多科幻电影中的飞船驾驶员所戴的眼镜。而且也不像头盔那么臃肿,至少戴出去不会让人觉得脖子疼。
全能游戏设计师 第786章 又又又拿年度游戏了(二更)
陈陌也明白,为什么打电话来的是周江平而不是乔华?
因为这次的技术进步,从表面上看起来,跟游戏设计师没什么关系。
这次并不是人工智能或者物理引擎的进步,而是设备本身的革新。
陈陌一直感慨,这个世界的vr游戏水平之所以这么高,完全是受益于这个世界独有的黑科技,而最为关键的黑科技就是这个意识读取装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