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北宋当大佬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祝家大郎
“狄相公对他还真是推崇得紧。”
“哈哈……过不得多久,你便也会与我这般想他了。”狄青捋着胡须,相当自信。
“反正我也落得个清闲,跟着狄相公办差,倒也心甘情愿。”赵滋显然还是愿意跟着狄青做事,心里能接受。对于甘奇,还是有点既定看法的,毕竟甘奇实在太年轻。赵滋是个武人,武人有武人的待人方式,要么不服,要么服服帖帖。
狄青只是摇头不语,甘奇是什么样的人,他太了解。眼前赵滋心中这点想法,狄青压根就不放在心上,也不值得放在心上。
金融巨鳄甘道坚,不得几日,就带着他的巨额国际资本的一小部分,乘着一艘船就北上而去。
从沧州乘船到析津府,其实用不了多少时间,而且渤海湾内行船还相当安全。
船只远远泊在海上,甘奇又带着人趁着夜色,乘着小船上岸。
这些事情,都得甘奇亲自去做,因为别人做不来。所以这趟辽国,比如由他亲自走一趟,走这一趟之后,甘奇以后兴许就不必自己以身犯险了。
上岸就是辽国,辽宋就是这么近。
析津府,大致包含了后世的北京市与天津市。后世的北京现在叫做燕京,也就是析津府的治所,燕京城也是现在辽国的南京城。
辽国有几个京城,上京临潢府,中京大定府,西京大同府,南京析津府,东京辽阳府。其中西京与南京,基本上都是汉人聚居之处,也就是燕云十六州。
最初的时候,辽国政治体制上,分了两套系统,称之为南大王院与北大王院,这大概是历史上最早的一国两制。把整个国家分为两个体系,在燕云之地用汉人的那一套官制,用汉人来管理汉人。在北方游牧部落,依旧还用原来部落联盟的那一套。所以有了南北大王院这个东西出来,南大王院就是管理燕云汉人的。
后世小说天龙八部里,萧峰还当过辽国的南院大王,几乎就是燕云十六州的王。
本来北大王院是契丹本部,后来慢慢发展之后,南大王院不论在哪个方面,势力都越来越强,辽世宗就直接改革了,把两个大王院先降级为南北枢密院,然后又把两个枢密院合并起来来,从此一国一制,中央集权。
辽国到得如今,其实汉人的地位是很高的,这一点比契丹人比蒙古人做得好很多,辽国贵族也早已全面汉化,这种汉化是从上至下的,从皇帝到贵族。所以汉人的地位自然就不低。
而且从法律,到习俗风俗,再到燕云各地的世家大族,辽国朝廷都给予了足够的尊重,汉人官员更是到处都是。这也让辽国在燕云的统治越发平稳。
辽国获得燕云十六州这一块地盘,倒是与大宋朝没有什么关系,这是遗留问题,并非是辽国从大宋朝抢去的。
五代十国时期,后唐有一个领兵大将叫作石敬瑭,然后他叛乱了,自己拥兵自立,建立了后晋,也遭到了剧烈的反扑,石敬瑭扛不住了,往北去求契丹人帮忙。为了让契丹人帮他渡过难关,石敬瑭主动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了契丹人当做报酬,还向契丹人自称是儿皇帝。契丹人拿了燕云十六州,也帮了石敬瑭。
后来后晋的灭亡,也遵循了同样的套路,也是后晋的领兵大将刘知远拥兵自立了后汉,把后晋给灭了。
后汉的将军郭威,又拥兵造反,灭了后汉,建立了后周。
后周的将军赵匡胤又在陈桥兵变,皇袍加身,建立了大宋。
然后大宋扫平了天下,灭亡了后蜀等其他国家,然后杯酒释兵权,重文防武,把这种武将造反的基因给止住了。
五代十国就是这么一个混乱的时期。
大宋虽然一统天下了,但是独独当初后晋儿皇帝石敬瑭割让给契丹的燕云十六州,不在大宋的版图之中,而且后来西北方还有一个党项李元昊也脱离了组织,拥兵登基,建立了西夏。
这大概就是如今这个时代的历史沿革与版图格局。
甘奇入了析津府,趁着夜色就在官道上疾驰,白天就在路边城镇买了几辆车架与马匹,直奔燕京城而去。
甘奇在这辽国,不认识任何一个人,想要真正开启贸易战,前路都得自己去趟。
燕京城,乍一看,与大宋没有任何区别,街边人说的话语,口音也差不多,风俗习俗都差不多。
若不是甘奇清清楚楚知道这里是辽国,还会有一种在大宋的错觉。
唯一一点去大宋不一样的地方,就是路上时不时能看到一些契丹武士,秃头披发,身穿毛皮,腰系弯刀。
这种装扮的契丹人,显然不会是契丹贵族,而是契丹人里的底层,是从更北方的区域到燕京城来的。燕京城里的契丹贵族,如今可不会是这么一副打扮,必然都是绫罗绸缎在身。
甘奇走进一个茶楼里,坐下之后,叫了一些茶水点心之类,想听听这燕京城里的消息。
还果真就有大消息传到甘奇耳中。
一旁桌子上的人正在聊着最近发生的一件大事。
“你们知不知道,北边打起来了,皇太叔耶律重元造反了。”
“什么真打起来了”
“当真,北安州,兴化,滦河那边,都乱成一锅粥了。不过耶律重元也是自寻死路,在滦河行宫起兵造反,最后兵败自杀了。”
甘奇侧着耳朵在听,皇太叔是谁就是辽道宗耶律洪基的伯父,怎么突然就造反了
大宋朝今年新皇登基,辽国几年皇太叔起兵造反。倒也是有缘分。
造反了倒也好,辽国此时内乱,正乱成一锅粥,有利于甘奇的计划实施。
“皇太叔野心真大,我觉得他必然会败,他岂能打得过陛下”
“我也这么觉得,好好的皇太叔不当,非要想当皇帝,这不是自寻死路吗这回又不知多少人要倒霉了,你看燕京城里,忽然来了这么多契丹武士,先来就是为此事而来,要严查皇太叔之党羽。”
茶楼里都在议论着这个新消息。
甘奇听得许久,便出门而去,辽国宗室一直都有谋逆造反的传统,比如辽世宗就是被人谋刺的,至于宫闱之中的乱事,那更是数不胜数,特别是当皇帝的老爸杀儿子,儿子想着杀老爸,还有什么皇帝杀皇后之类……太多太多。
此时辽道宗耶律洪基刚刚被谋刺,全国上下都在调查这件事情,宗室之中人人自危,官场之上人心惶惶。甘奇大概就需要这种环境,当官有其他的事情忙,也方便甘奇润物细无声的贸易战。
甘奇反倒极为开心,出来茶楼,在街道上逛了一下,找了找去,选中了一间粮行,牌匾上书有道粮行。
甘奇走了进去,招呼人的小厮上前躬身笑道“客官买点什么”
“麦何价”甘奇此时衣装讲究,绫罗在下,绸缎在上,精心刺绣,玉带在腰,看起来就是富贵人。
“麦价一石七百钱,若是论斗,一斗七十五钱。”
甘奇心想,倒是与大宋北方的粮价差不多。又道“有多少存货”
小厮闻言,立马就知道有了大生意,开口说道“客官要多少,我们粮行就有多少。”
“是吗这么大的口气一万石有吗”甘奇开口笑问。
“一万石,有。”小厮倒也不虚。
“十万石,有吗”甘奇又问。
小厮有些心虚了,问道“客官当真要这么多粮”
甘奇不答,心中却已知道这个粮行能量不小,只道“叫你们掌柜的出来。”
“客官稍等,小人这就去请。”
第四百三十一章
有道粮行的掌柜慢慢悠悠从后面走了出来,人还未到,声音先到“是谁这么大的口气啊十万石粮这是要养兵造反啊”
声音说完,人才露面,一个白白胖胖的员外,摇着手中的鹅毛扇,另外一只手中握着两个夜明珠一般的圆球,正在不断转动,冠帽头前有一颗巨大的红宝石,腰间的玉带镶着金边,贵气逼人。
看到这一幕,甘奇反倒很高兴,越是有实力的掌柜,甘奇越是喜欢。
甘奇主动上前见礼“在下刘备,上门有大生意。”
“刘备哈哈……看来是真的要买粮养兵啊”胖掌柜斜着眼打量着甘奇。
甘奇笑着解释“同名而已,父母起的这个名字,没有办法。”
“说吧,多大的生意”
“不知掌柜尊姓大名”甘奇回问了一句。
掌柜的倒是有些诧异,生意找上门来,来人却还不知道他的名字,掌柜的面色沉了沉,答道“燕京马一方。”
看这掌柜的架势,甘奇立马就知道这位马一方应该名头不小,连忙说道“终于是找对门了,在下满燕京找马一方马掌柜,寻了好几家粮行,终于寻对了地方。”
这个马屁倒是有点技术含量,马一方看着甘奇一身华贵的装扮,终于有了一点微笑,说道“便也不知在路边寻个人打听一下,这燕京城,何人不识得我马一方”
“马掌柜,寻个地方详谈一番如何”甘奇微微拱手。
马一方一抬手“走,里面去。”
马一方一马当先,把手中的圆球一收,龙行虎步,迈着门槛都要来点仪式感,先抬腿,再撩一下衣袍,一甩,腿才迈过去。
甘奇心想这他妈,是个人物!
里间会客厅,马一方坐在首座,甘奇坐左下,甘霸周侗狄咏三人站在甘奇身后,威武不凡。
马一方手中的夜明珠又转了起来,还有摩擦的响声。
马一方先左右摆弄了一下一袖,开口问道“多大的生意啊”
“十万石。”甘奇认真说道。
马一方面色一变,夜明珠又停了,皱眉问道“当真十万石”
“当真!”甘奇说完,抬手一挥,甘霸出门而去,不得片刻,十几个小厮抬着六七个箱子进来了。
二话不说,箱子打开,都是钱。
马一方倒也不去看钱,而是又问“十万石,我倒是有,就是不敢卖给你。”
“怎么有钱不赚”甘奇问道。
“非也,谁都知道我马一方有三多,钱多,粮多,人脉多。你若是买千八百石,我倒也不说二话,但是十万石,太多了些,怕你害我。”马一方倒也不那么傻。
甘奇明白了,说道“买这么多粮,我要运出海,去倭国,只为赚钱。”
“出海你还有船”马一方又问。
“我有不少船,也多在海上营生,远可去塞尔柱之地,近可去高丽倭国,此来买粮,只因倭国大灾,正是发财的时候。”甘奇得打消马一方的疑虑,在这个时代,要这么多粮食,除了这一类的借口,那就只有养兵这一个原因了。若是养兵,不论替谁养,马一方也不敢做这门生意。
马一方还有疑虑,问道“那你为何不去大宋买”
“大船靠不了岸,一旦靠岸,大宋的官府不比大辽,只会以为我买粮是要运来大辽,必然落个资敌的罪名。所以特地前来大辽买粮,便也无人会怀疑我买粮是运到大宋去的,也就落不得一个资敌之罪了。”甘奇好像很直白,诚意满满。
马一方也觉得甘奇说得有道理,走私粮食,只有从大宋往大辽走私的,没有大辽往大宋走私的,又问一句“倭国当真大灾”
“旱灾,赤地千里!”甘奇说道,也是忽悠,暂时忽悠了再说,这个时代的信息传递,足够甘奇忽悠的了。
“刘贤弟还是会找商机啊。”马一方信了不少。
甘奇又道“十万石是第一批,兴许还不够。”
马一方手中的夜明珠慢慢转动着,微微皱眉,似乎在思索。
“这个数目,在燕云,别人肯定吃不下,也唯有我马一方吃得下,人你倒是找对了,但是这么多粮食出海,怕你没有这个能耐,连海边都运不到。”马一方在做生意了,开始营造一种氛围,谈判的手段。
“这不,就来找马掌柜了嘛,谁不知道马掌柜的能耐我便是在海上,也听说大辽燕京,马掌柜的能耐是通天的。”甘奇马屁又跟上了,现在拍着马掌柜的马屁,过不得多久,马掌柜都得还回来,甘奇有这个自信。
“这话不假,此事我倒是可以帮你解决,我姐夫本就是枢密副使,而今刚刚又在滦河立下了平叛大功,这回南院枢密使是当定了,这点小事对于我来说,算不得什么,但是呢……”马一方卖着关子。
甘奇心中大喜,不枉他在燕京城的大街上转来转去选中了这家粮行,看来是真选对了。枢密副使,又刚刚在滦河平叛立功,甘奇来之前可是做过功课的,这个人显然就是耶律乙辛,是大辽皇帝耶律洪基未来最信任的人,也是历史上辽道宗一朝最大的奸佞之臣,贪污受贿,卖官鬻爵,陷害忠良,几乎无恶不作,最后下场也很惨。
至于马一方说耶律乙辛是他的姐夫,甘奇倒是不那么相信,不是怀疑这层关系,而是甘奇知道马一方一个汉人,他的姐姐,不可能是耶律乙辛的正妻。
不过,就算不是正妻,这个姐夫之名应该是真的。就这一点,也足够甘奇欣喜的了。
甘奇站起身来,有模有样一个大礼“还请马掌柜指点。”
“指点倒也谈不上,你这粮食运到倭国,能赚不少吧”马一方开口问道,好似精明非常。
甘奇傻乎乎点头“能赚一大笔,若是不能赚一大笔,在下又何必如此辛苦来买粮”
“嗯,那倒是也好说。粮价本是七百钱,但是数目太大,风险也太大,还要保你能顺利出海,这么说吧,这么多风险加在一起,这粮价就到了一贯五一石,你买不买”马一方赚钱是把好手,吃定了甘奇,价格翻了一倍。反正甘奇运到倭国能赚一大笔,马一方岂能不从中分一杯羹。
甘奇装作为难,眉头紧锁,不言不语。
“你好好考虑一下,过了这个村,可就没有这个店了。去大宋,你可买不到这么多粮食装船。在大辽,也唯有我马一方有这个能力。”马一方提醒着甘奇。
甘奇思虑了很久,终于点着头“成交,但是马掌柜,我这里后续可能还要继续购买,这十万石运过去,海上风浪不可测,兴许有不少就沉在海中,也兴许倭国旱灾比我想象的还要严重,到时候再来买,马掌柜可要再多多帮忙啊。”
甘奇不怕马一方涨价,就怕马一方不涨价。
马一方鹅毛扇一挥“好说好说。十万石,一石一贯五,拢共十五万贯,可带了现钱交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