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之衙内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不信天上掉馅饼
黑子和胖大海是准备实际来管理秋水大酒店的,武军辉暂时帮忙打下手,瞧他今后的表现,再安排合适的职位好了。
重金礼聘的n省建筑设计院的几名专家,兵分两路,一路设计酒店建筑图纸,一路设计工厂建筑图纸。其实他们是早就来了的,已经拿出了好几个方案。只有柳衙内是最后一个到的。
甫一入住,小青忙着给柳俊打水洗脸。
一路颠簸,在火车上足足摇晃了将近二十个小时,确实将柳衙内折腾得够呛。八四年的火车,着实不怎么令人心旷神怡。看来回去的时候得坐飞机。可惜的是,飞机只能飞大宁市,要回宝州,也得在汽车上摇晃好几个小时。不管怎么样,总归比二十个小时的火车要好得多了。
“小俊啊,你休息一会吧,太辛苦了。”
柳俊刚洗完脸,小青就站到他身后,轻轻为他揉捏着肩膀。
“坐的卧铺,还好……”
正说话间,大表哥阮伟德就领着专家带了一大叠设计图纸进来,笑呵呵的和他们打招呼。小青气得扭过头去,都快一个月没见着小俊了,这帮子家伙,当真讨厌得紧!
柳俊先看的工厂图纸,随便翻了翻,就说道:“地盘还要再扩大。”
“小俊,我们第一期工程只打算建一个加工厂呢,几条生产线……”
阮伟德很是不解。
“那不管,先把地皮占了再说。厂区内,花草园区的面积和建筑物的面积比例,最少要维持在七比一或者八比一,要建设成花园式工厂嘛,让员工开开心心上班,舒舒服服休息……”
柳俊笑呵呵地道,露出了“奸商”嘴脸。
一个两三百人的工厂,占地不能少于五十亩,这是柳俊的底限。照数年后江口市的地价来判断,现在一亩地的价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建筑设计院为头的许工倒是很赞赏柳俊的说法,道是十分人性化。
嘿嘿,知识分子的眼光就是和“资本家”不同。
负责酒店设计的黄工,将秋水大酒店的设计图纸在桌面上铺开,第一张乃是外观设计图。当时电脑和彩色打印机完全是稀罕物,便有,估计这些习惯于“纸笔作业”的内陆设计师们,一时半会也用不习惯。因而在柳俊面前铺开的外观设计图,就全是手工描绘的。
柳俊只看了一眼,便心中不喜。这个外观设计图,几乎就是大宁市“十一大饭店”的翻版,连外墙的黑色大理石都是一模一样的。
柳俊暗暗摇了摇头,看来还是眼界的问题。如今才是八四年,n省建筑设计院的工程师们,设计观念还是比较保守的,大约在他们心目中,“十一大饭店”威严肃穆,沉稳厚重的外观设计,算得是得意之作了。
然则江口市行将成为国内改革开放的桥头堡,不要说几年后,便是眼下,来江口市考察项目进行试探性接触的外商亦不在少数。在江口市搞一个“十一大饭店”,效果可想而知,只怕会将那些金发碧眼的洋鬼子全吓了回去。
柳俊原本打算和黄工他们详细谈谈自己的设想,想了许久却不知该如何开口。
对于建筑设计,柳俊是个完全的门外汉,细枝末节上,基本上不可能提供什么具体的建议,主要就是一个设想或者说一个思路罢了。设想和思路这东西,在志同道合的人听来,只要轻轻一点,立马就透!可要与观念不合的人来说,饶是柳衙内将嘴皮子都磨破了,估计也是白搭。
这是个问题。
柳俊沉吟良久,小心选择着措词,字斟句酌地说道:“黄工,许工,工厂的设计,我是没多少意见,但是酒店的设计,我觉得吧……嗯,还太保守了点……这样,不知你们几位,与对面的同行,有没有什么联系……”
“对面的同行?”
黄工颇为不解,反问了一句。
“对,就是东方之珠的设计师们,你们有没有进行过……嗯……进行过酒店设计方面的交流与探讨……”
说这话,既要照顾到几位设计师的面子,还要考虑时下国内的政治大环境,怎么说得委婉一些,又能清楚表达自己的意思,着实煞费思量。
黄工和许工对视一眼,均摇了摇头。
那边可是资本主义社会啊!八四年,叫省建筑设计院的工程师去和那边的同行交流探讨,确实也有点勉为其难了。
“柳老板对我们设计的图纸不满意吗?”
黄工问道。
柳老板?
柳俊听了这个称呼不由一阵愣怔,也不知道他们是怎样向设计院的工程师介绍自己的身份来着,征询似的望了小青一眼。小青这时候却不方便解释,只是抿着嘴笑。
得,柳老板就柳老板吧,怎么也比小俊好。小俊这称呼,听着亲热是亲热,怎么也给不了别人“大人”的感觉。
“是这样的,黄工啊,这个图纸好是好,不过与十一大饭店太相似了……我是这么认为的,江口市是经济特区,对外开放的桥头堡,酒店落成之后,接待外国友人的机会应该是很多的,所以,我们这个酒店吧,应该更多地考虑这个方面的因素……世界性的元素多考虑一些吧……”
黄工和许工又再对视一眼,缓缓点了点头。
“这样啊,那我们再好好合计一下,做一个新的设计方案出来。”
“辛苦几位了。”
柳俊忙即站起身来和几位设计师一一握手。对于这些勤勉踏实的知识分子,柳俊历来是发自内心的尊敬。不过尊重归尊重,对于他们能否搞出一份满意的图纸,老实说,柳俊并不看好。
这不是能力的问题,而是环境的问题。
待几位设计师出门而去,小青终于忍不住咯咯笑出声来,可见她刚才憋得挺辛苦的。
柳俊笑道:“笑什么?”
“柳老板好!”
小青娇笑着打趣道。
柳俊搔了搔头,也是好笑不已。
“这不怪我啊,都是胖大海说的。他……他对设计院的同志说,你……你是腾飞实业的大老板……”
原来是这样,难怪几位设计师的眼神都是怪怪的,许是觉得这个“大老板”实在年轻得不像话吧?也不知有没有满十八岁。更加不知道,大名鼎鼎的腾飞实业,怎么会有这样一个年轻的大老板。
十八岁,已经是他们想象力的极限,无论如何,暂时他们还不能接受一个十五岁的“大老板”吧?
“这个胖大海,尽胡扯……哈哈,大老板,亏他想得出来……”
“那不叫你大老板叫什么?你又不许大家说出十二叔的身份来。”
这倒是,报出柳俊的衙内身份更是大忌。这几位知识分子虽然不八卦,难保回去之后不到处传扬。
“嗯,我想想啊,怎么着,他们也可以给我安排一个什么顾问的头衔吧?”
小青姐讶道:“顾问?你想做老头子吗?”
可不是吗?现在哪个单位的顾问不是退休的前任负责人?又不比后世,一个银行的清洁工阿姨也敢挂“投资顾问”的头衔。
柳俊自失地一笑,目光烁烁盯着小青,上下打量。小青被他看得有些不好意思,垂下头,娇羞地道:“看什么看,又不是没见过……”
“还好还好……”
“什么还好还好?”
“我来之前,还一直在担心这边的太阳毒,可别把你晒成非洲人了。”
“死小俊,你才是非洲人呢!”
小青轻轻跺了跺脚,看得出来,她今天刻意打扮过,不成想却被柳俊说成“非洲人”,是可忍孰不可忍!
柳俊微微一笑,拉住她的手,说道:“这不是说还好吗?习惯不习惯这边的生活?身体吃不吃得消?”
“嗯,习惯呢……”
小青就有点软软的感觉,只是忌讳门没关,不敢过分。
柳俊适时打住,放开她的手,笑道:“叫黑子和胖大海到我这里来一下,我和他们商量点事。”
“哎……”
不一刻,黑子和胖大海赶到。
“黑子,你们和这边招商引资办公室的人熟不熟悉?”
“挺熟的,没事就在一起喝啤酒!”
胖大海大咧咧地道。
“那好,你约他们一下,晚上一起吃个饭。”
晚上就在蛇山区区委不远的一家酒楼摆了几桌,请了蛇山区招商引资办公室的一位副主任,两位科长。这一桌摆在包厢里,阮伟德在大厅里另摆几桌招呼江口市分公司的人员。
招商引资办公室的这位副主任姓叶,大名卫泽,三十几岁年纪,精干枯瘦,双目深陷,皮肤黝黑,典型本地人外貌,精神倒甚健旺。另外两位科长,一姓文,一姓张,都不到三十岁年纪,内地调派过来的干部,浑身透出精明能干。招商办的人,也该当是这个模样吧。
当时为了支持经济特区的建设,不但在资金上政策上给予了相当的优惠,就是干部配置,也是颇为重视,在全国各地选派了大批精兵强将支援过来。
“叶主任,你好你好……文科长好,张科长好……”
胖大海迎上去,满脸堆笑,热情握手。这些迎来送往的事情,自然都是他出面,黑子只在幕后坐镇。
“哎呀,林老板,你好啊,又要你破费,不好意思啦……”
叶主任满口d省“国语”,倒也甚是热情,没有“官爷”的架子。那时节,尚未出现“千军万马过江口”的壮观景象,对于“林老板”这样的大款,招商办还是很在意的。
“叶主任说哪里话,大家都是好朋友,吃个便饭而已……来来来,给你介绍一位朋友……”胖大海领着三位干部走到柳俊面前:“这位是我们的大老板,腾飞实业总公司董事长柳晋文先生的侄子柳俊先生!”
按照柳俊的事先吩咐,胖大海一本正经地介绍道。
“哎呀,柳董事长的侄子,那是真正的大老板啊,柳先生,你好你好……”
叶主任立即热情地伸出双手,握住柳俊的手不住摇晃。虽说有一点“职业”,还是让人感觉蛮舒服的。
“叶主任太客气了,直接叫名字吧,要不叫小柳也行,叫柳先生太见外了。”
“那怎么行呢?大老板就是大老板嘛……柳先生真系年轻啊,今年贵庚啊?”
看来这位叶主任也有“八卦”天赋,尚未落座,就迫不及待问起了柳衙内的年龄。不过也不怪人家,实在是这位“大老板”年轻得太过了,就算是柳董事长的侄儿吧,也不该这么“稚嫩”。
所幸柳衙内早有应对之策,笑道:“十八了,虚岁十九……少不更事,若有不周之处,还请几位领导海涵啊……”
“哎呀,柳先生太客气啦,真系年少有为啊,‘自古英雄出少年’,这话真的没错,哈哈……哎呀,柳小姐,几天不见,越来越漂亮啦……”
叶主任八卦本性高涨,腻歪过柳衙内,又黏糊糊的腻歪小青去了。叶主任尊范实在乏善可陈,小青对他完全不感冒,只是微微一笑,礼节性握了握手,便不再与他搭讪。大约在漂亮女孩子面前吃瘪成了习惯,叶主任也不以为忤,脸上笑容都不曾减少半分。
又与文科长张科长见过礼,大家分宾主坐定。
酒菜很是丰盛,考虑到叶主任是本地人,上了不少本地口味的菜式。d省菜号称全国四大菜系之一,花式很多,以海鲜为主。这个调调,柳衙内上辈子虽在沿海打工多年,除了一味螃蟹食髓知味而外,别的倒没特别嗜好的。
黑子胖大海这一干人,那是更加的不习惯了。因此上搞了个“中西合璧”,同为国内四大菜系之一的n省菜也上了不少,满满当当摆了一桌子。
国人请客的习惯,讲究的乃是一个排场气派,至于吃得了吃不了倒在其次了。柳衙内既然头顶个“大老板”的招牌,倒也不能让人小觑了。
几轮酒罢,渐渐的有了点气氛,柳便奔赴主题。
“叶主任,我们打算建的那个酒店,一直承蒙你关心啊……”
“哪里哪里,柳先生太客气了,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有用得着我们的地方,只管开口。”
“这样啊,那我就不客气了,还真有一点小事,要请你帮忙。”
“柳先生请讲!”
叶主任嘴里说得客气,脸色却凝重起来,一双被酒精烧红了的小眼睛里,闪烁着警觉的目光。呵呵,这些政府官员,果然都机警过人,没一个省油的灯。要不怎么说国内的精英都集中在官场了呢?
好在柳衙内要麻烦他的事情并不为难,倒也无须这般如临大敌。
“叶主任,其实真的只是一点小事,就是想麻烦你们几位,给我联系一个经验丰富的酒店设计师,最好是在东方之珠做过的。”
听说是这个事,叶主任暗暗松了口气,笑逐颜开,拍起了胸脯。
“这个没问题啦,包在我身上啦……别的不敢说,在我们江口市,各种人才还是很多的啦……”
叶主任这倒没有吹牛,如若没有一群高素质的人才支撑,光靠资金注入和政策倾斜,几年时间,无论如何创造不出日后闻名全国的“江口速度”。
呵呵,得了这个保证,柳衙内满心欢畅,觉得叶主任那口d省国语,听起来都悦耳多了!





重生之衙内 第二百一十五章 地改市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重生之衙内最新章节!
第二百一十五章 地改市
n省腾飞实业发展总公司和本衙内“控股企业”紧锣密鼓在江口市大展拳脚,大批资金源源不断流入江口市,进行“疯狂圈地”,宝州地区的大佬们也没闲着。在专员办公会议上,薛平山听了严玉成关于申请地改市的建议,怦然心动,当即点头允可,觉得此事大有可为。随后在地委会议上正式提出“地改市”动议,周培明一听,阴冷的脸上居然也泛起了红潮。
这个事,正正搔中了周书记的痒处。
周培明在宝州地区被龙铁军压了十年,做了十年“老二”,气都喘不过来。待到终于正位,蓦然回首,发觉已“白了中年头”,自己也是五十二三的人了。指望和龙铁军一样走狗屎运,到老的时候捡个现成便宜,一跃而成为实权省委常委的可能性,实在太小了。估计干满这一届,就该去省人大或者省政协颐养天年了。在中央大力提倡使用中青年干部之时,自己能否干满任期,也很值得怀疑呢。说不定为了给薛平山让路,省里会安排自己提前养老。
不甘心啊!
若果能在自己任内将“地改市”这事办成了,那可是浓墨重彩的一页,以后退休了,也有值得骄傲的话题与子孙后代提起。
不过兴奋归兴奋,周培明也知道此事难度不小。n省眼下十五个地州市,地级市也才区区五个而已。宝州地区无论从哪个方面看,都只能排在十名之后。要改地级市,仿佛怎么也还轮不到宝州地区吧?
“平山同志,有切实可行的方案吗?”
周培明关切地问道。
这是周培明的高明之处,在党的会议上,特别是地委全会这样重要的会议,他通常都按照党内规定称呼班子里的同志,不称职务。如此一来,只有他是高高在上的“周书记”,其他班子成员,包括薛平山这个专员在内,都是普通的一员。不要说班长和副班长的区别,压根就只有一个班长,没有副班长。
这种小技巧说穿了不值一笑,但用得好了,效果是很明显的。
薛平山尽管心里腻歪,却也莫可奈何。论职务,周培明压他一头,论年纪,大他一截,论资历,更是不可同日而语。人家要摆出一副长者姿态来,自己还得微笑着转出谦虚谨慎的样子。
这老狐狸!
薛平山耐下性子,清清嗓门,开始做汇报。
这个事情,严玉成把握的时机极佳,恰恰赶在即将召开地委全会之前的专员办公会议上提了出来,薛平山一听就觉得有戏,急不可耐的拿到地委全会上来讨论,事到临头,才发觉根本就还没有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好在薛平山做秘书出身,文字底子是极好的,也颇有急智,便是睁着眼睛说瞎话,编也能编个把小时。
只不过在座的地委委员,自周培明以下,哪一个不是“精奸似鬼”(貌似有诽谤老爸和严玉成的嫌疑),薛平山东扯葫芦西扯叶,内容空洞,言之无物,任谁听不出来?大家脸上便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嘲笑。周培明更是微微皱起了眉头。
若是别的事情,薛平山讲一番大话套话,倒也罢了,大家都是久经“文山会海”考验的领导干部,焉能不心怀同情?貌似自家,这样的大话套话,日日都讲的。不能人家薛专员一讲,就心生反感。
只是这个事情,却来不得虚的,需要切实的数据上报省里和国务院,还要一再派专家组下来考察评定的。没有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纵算能瞒过专家组去,兄弟地区焉能服气?比如临近的久安地区和西南的青凤地区,年初就上报了申请“地改市”的材料,这两个地区的经济实力,可都强于宝州地区。
而同一时间,无论是国务院和省里,都不可能在一个省批准成立三个地级市。这在经济发达的江南几个省,都未曾有过先例,遑论n省这样相对落后的内陆省份?
如此说来,这位专员同志根本就是心血来潮,信口开河嘛。
越听到后来,周培明眉头皱得越紧。
照薛平山这个说法,根本连申请都无须递交,免得自取其辱。
所幸周培明耐性甚好,若换了龙铁军,只怕已经很不客气地打断喋喋不休的薛专员了。
好不容易薛平山说完,眼望周培明,希望得到他的肯定。
周培明只是微一点头,眼光便从他脸上越过去,将在座的十名地委委员一一扫视一遍,最后落在低头看笔记本的严玉成头上。
“玉成同志,你是常务副专员,对于平山同志的讲话,有没有需要补充的地方?”
薛平山脸上就是一红,心里暗暗诅咒。
周培明这是当众打他的脸呢。
若说周培明这个说法,面子上似乎毫无问题,专员说过了,常务副专员做个适当补充,也很正常。然而这是地委全会,不是专员办公会。周培明纵算要别人发表意见,也不该点名,最多说一句“同志们都谈谈自己的看法嘛”就够了。然后自排名第三的副书记刘文举开始,每个委员说上几句,这才算正常。
周培明直接点严玉成的将,摆明就是对自己说的东西不满意了。
只是薛平山也知道,自己说的这些玩意,确实过不得行家的眼睛呢。这么大一件事,不做充分论证和准备,贸然拿到地委全会上来谈论,原本就太冒失了些。
周培明利用这个机会,小小的打击一下自己的威信,也属正常。
到了地委委员这个级别,特别是地委主要领导之间,勾心斗角在所难免,一团和气的情形极其罕见。不过大家都要自重身份,便是要斗,大都是玩的“袖里乾坤”,面子上那是一定要温文尔雅的,再大的意见也不能将难看模样摆到地委全会这样庄重的场合上来。
周培明积年成精的老手,自然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打压强势副手的机会。
严玉成闻言抬头,朝周培明点点头,又看了一眼在座的同僚,这才说道:“薛专员这个地改市的提议非常好,我完全赞同,对于薛专员刚才说的具体方案,我也很赞同……”
薛平山暗暗松了口气,朝严玉成微微点头,以示谢意。
看来严玉成这位同志,胸怀还是很宽广的,没有因为自己调整了行署班子的分工而有所嫉恨。然而事实证明,薛专员把事情想象得过于美好了。官场上的争斗,从来都不是这么风淡云轻的。
“对于平山同志的计划,我这里有几点小小的补充意见……”
薛平山刚舒了口气,严玉成话锋一转,便开始有条不紊地汇报起自己的方案来。
“首先,我查阅了相关的资料,对近一两年内,全国地改市的一些地区的情况,做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薛平山一听就知道不对了,这哪里是什么“小小的补充意见”,分明是一个完整方案的开始嘛。补充意见需要从了解全国的同类情况开始说起?
接下来,严玉成便报出一连串的地名和数据,某省某某地区,某年某月开始申请“地改市”,做了些什么工作,最终在何时得以通过,都说得一清二楚。
严玉成虽不和老爸不一样,不是技术干部出身,但针对具体的工作,也是废话极少,基本上客套几句之后,便全都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一开篇,就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便是薛平山,也顾不得去嫉恨,很专注地听了起来。
无论如何,这个事情若操作成功,头一份功劳是要记在他和周培明这两位党政一把手头上的。小小不悦,一笑置之罢。
“综合其他地区申请地改市成功的情况来分析,都有这么几个特点。其一,就是突出本地区的特色,强调优势所在,其二,就是准备充分……”
严玉成侃侃而谈,条理分明。
“嗯,玉成同志说得很有道理……那么,我们宝州地区的特色和优势又是什么呢?”
待严玉成停下来喝水的当口,周培明微笑着问了一句。
“周书记,老实说,我们宝州地区没有特色,更没有优势!”
严玉成此语一出,满座哗然。
刘文举怫然不悦,说道:“严玉成同志,你怎么能这么说呢?我们……”
“刘文举同志,稍安勿躁,听我把话说完。”
严玉成毫不客气地打断了刘文举的话,嘴角微微上翘,露出一丝不屑。论起经济建设,你刘文举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吧,什么时候轮到你来指手画脚?
1...136137138139140...100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