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服天国之曙光时代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实心熊
但是现在有关这位公主的故事又被人提了出来,而且那位公主也终于出现。
索菲娅亚历山德拉巴列奥略,随着时间流逝这个名字越来越被更多的人提起。
而与这个名字联系在一起的,还有很多人们耳熟能详的大人物,波西米亚与匈牙利的国王拉迪斯拉斯二世,瓦拉几亚大公采佩斯,还有零零总总很多的贵族们,而现在,还要加上一位北波斯尼亚的鲁瓦?侯爵。
和其他那些早早已经到了布加勒斯特的人相比,鲁瓦?的使者到的比较晚,所以当他向人打听关于那位公主的时候,听到的消息也就更加驳杂。
根据传言,那位被称为“沉默的公主”的希腊公主似乎是个哑女,这个消息让使者先是意外然后又觉得似乎倒也并不是那么难以接受。
所有人都知道希腊公主只是个傀儡,这样一个女孩是真的出身尊贵的皇帝后裔还是干脆就是从某个穷乡僻壤找来的农家女根本没人在意,人们在意的是这位“公主”能给他们带来什么。
对希腊的遗老遗少们来说,他们当然希望通过捧出一位公主施加影响,他们需要这么一面旗帜,更需要一个能让他们鼓舞起士气的偶像让他们能够召集足够多的军队以希冀能够重新复国。
而对诸如拉迪斯拉斯二世或是瓦拉几亚大公采佩斯这些人来说,他们同样需要一个有着号召力的人。
巴耶塞特二世的野心并不比他的父亲小,相反这位苏丹更加沉稳也更有计划,他一边不慌不忙在班尔干稳固征服的土地,一边步步为营的把他统治的帝国的边疆向着欧洲腹地推进,那种并不着急却让人无法抗拒的方式让奥斯曼的前锋如同一根根坚固的钉子楔入了欧洲东南大陆的各个角落,以至欧洲人虽然清楚苏丹的意图,却对他的这种蚕食般的举动束手无措。
与此同时,巴耶塞特派出的使者在欧洲的宫廷之间无孔不入的到处游走,一次又一次的挑起种种矛盾,从巴尔干的波斯尼亚,克罗地亚到瓦拉几亚和摩尔多瓦,再到更远处的罗契亚大公国,苏丹的使者们忠实的履行着自己的职责,把整个东南欧搅得天翻地覆鸡犬不宁。
正是因为这样的缘故,当关于希腊公主的传言再次出现时,那些大贵族们不约而同的选择了“相信”。
这个时候他们需要这么一个能让他们树为旗帜的人,不论她是公主还是农家女,这个突然出现的女孩,就是东罗马帝国巴列奥略王朝最后的公主。
鲁瓦?的使者是个修道士,和绝大多数正教修道士一样,这个人总是一年四季都披着件黑色的披头修道袍,一个很结实的绳子捆在腰间,既让衣服显得便利又能挡住灌进来的寒风,只是如果必要这根绳子也可以作为可怕的谋杀武器,事实上被这根不起眼的绳子勒死的人并不少。
来到布加勒斯特的人已经很多,其中大多数是波西米亚和匈牙利人,这引起了这个修道士的注意,他已经听说了不少关于那位希腊公主似乎与拉迪斯拉斯二世关系密切的传闻,而且据说这位公主还是波西米亚王后的好友,虽然这些消息未必是真的,可看着满大街的波西米亚人,修道士还是觉得应该尽快把这个消息报告给自己的主人。
鲁瓦?决定向布加勒斯特派出使者的原因,当然是因为之前那位吉拉斯骑士的拜访,不过真正的原因还是因为他担心有人和他争夺波斯尼亚国王的头衔。
按照吉拉斯的暗示,如果鲁瓦?拒绝他们的邀请,那么那些聚集布加勒斯特的贵族们可能会选择支持他的某个对手,虽说如今试图和他争夺波斯尼亚王冠的科斯特尼奇家族不足为惧,但是如果科斯特尼奇家真的得到了那些大贵族们的支持,事情可能就要有个变化了。
鲁瓦?可以不把科斯特尼奇家放在眼里,但是却绝对不能漠视瓦拉几亚大公,甚至是匈牙利国王的影响。
现在看到布加勒斯特如今的景象,修道士对关于希腊公主可能得到了匈牙利国王支持的想法更加深入了些,他把自己所见所闻很详细的写成了密信派人送回北波斯尼亚,同时在信里修道士向他的主人提出了个看上去颇为诱人的建议:“或许您可以考虑与这位公主结婚,虽然现在看上去这有点荒谬,因为没有人知道这位公主的真实身份,但是如果只是一个婚约就能为您换来一顶王冠和众多支持,这无疑会是最合算的了。”
修道士认为自己的这个建议很新颖,至少在那位公主还没有真正出现在人们视线之中时就首先想到了这么个虽然略微冒险,可一点成功却是受益良多的办法,只是他没有想到有着和他一样想法的人其实不少。
那位公主究竟是什么人真的不重要,他们需要的只是她的号召和影响,几乎所有人都打着这个算盘。
“噗”的一声,有些沉闷的击打声从面前一个不住晃动的人形靶子上传来,不等靶子上溅起的烟尘散开,又是一下重击狠狠砸在了上面。
“如果你想在战场上送掉性命,就更用力些。”一个男人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手里握着包裹着重重麻绳木剑的索菲娅转过身,看向身后那
第三十一章 彪悍的山民
亚历山大坐在一张木头桌前看着对面的赫尔瓦子爵。
自从那天被赫尔瓦子爵抓个正着之后,原本以为需要做些解释的亚历山大第二天却意外的看到子似乎把头天晚上的事忘了个精光,看着完全好像什么都没发生的子爵,亚历山大没有认为他得了失忆症,而是很默契的同样选择了沉默。
不过子爵却借着这个机会把自己的侄女介绍给了亚历山大,对如此明显的企图,亚历山大立刻告诉了子爵自己已经有了未婚妻。
对这个有些意外的事实,赫尔瓦子爵多少有些不快,不过他倒也并不后悔把摩尔科打发走,因为即便没有亚历山大他也不会任由侄女和一个普通骑士的儿子结婚。
虽然这个骑士曾经是他的挚友。
不过因为有了这件不大不小的意外,子爵倒是趁机算是向亚历山大表露出了足够的善意,至于他为什么这么做,双方当然都是心知肚明的。
也正因为这样,亚历山大干脆很明确的向他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同时也是帮助子爵的条件。
“我需要士兵,”亚历山大还记得几天前说出的这句话时子爵脸上的神情,虽然知道这话可能会引起了赫尔瓦的不满,但是他依旧说“我需要征召当地人,我可以给与他们很好的训练把他们训练成合格的士兵,而且这对您来说也很重要,我们都知道很多人对波斯尼亚国王的宝座感兴趣。”
“伯爵我希望你能帮我,不过我不知道是否应该向你提供我的人民作为交换,”赫尔瓦子爵有些犹豫,他不能不有所顾虑,一想到会有一支外**队在自己的国家扎根落脚,哪怕是同盟他也一时间犹豫不决起来“要知道当地人都是很彪悍的,我不能保证用一个命令就能让他们听你的话,事实上即便是那些农民们自己的领主也经常会受到他们的抵抗。”
亚历山大轻轻点头,他相信这倒不是赫尔瓦子爵是有意推诿,而是巴尔干的山民们的确可以说是欧洲最桀骜不驯的了。
或许很难想象就是那样一群拿着各种简陋武器甚至干脆就是农具的农夫们硬是打扮了有着“征服者”之称的默罕默德二世,不过想想就是这些农民的后裔,在几百年后同样打败了比奥斯曼人更加强大的敌人,亚历山大对这些巴尔干山民们的兴趣就更大了。
“最合适的士兵。”这是亚历山大对巴尔干山民的评价,彪悍,勇猛,而又近乎执拗的强硬,这些山民有着桀骜不驯的性格和令人胆寒的战斗力,这让亚历山大对他们甚至多少有些着迷了。
用这样的士兵组成的军队会在将来为他带来什么样的惊喜,亚历山大觉得是完全值得期待的。
至于赫尔瓦子爵说的那些山民的桀骜不驯难以掌握,亚历山大并不认为是很难的事情。
“子爵,正如我之前说的,我只需要您向我提供那些正在反抗奥斯曼人的山民的消息就可以了。”
虽然当地人是勇敢的,但是亚历山大却并不看好他们,事实上奥斯曼人试图控制巴尔干的意图虽然的遭遇到了意想不到的重重阻挠,但是却一直是在稳步发展,特别是随着巴耶塞特苏丹的一系列有力政策的推行,巴尔干的反抗会被逐渐遏制,最终巴尔干会成为奥斯曼人在欧洲最强有力的附庸之一。
对于这个结果亚历山大并不认为现在的自己就能改变,奥斯曼帝国太强大了,面对这个几乎要依靠整个欧洲才能抗衡抵御的庞然大物,亚历山大还没有狂妄的认为以他的力量可以阻挡住这个巨人的脚步。
既然这样,他不如更多的为自己着想,在这个时候获取到最大的利益。
帮助赫尔瓦能得到什么亚历山大仔细想过这个问题,而答案也很简单,那就是他一直希望得到的巴尔干的士兵。
强悍的士兵和足够充沛的兵源,亚历山大觉得自己这趟的匈牙利之行应该可以得到更多。
根据赫尔瓦子爵提供的消息,亚历山大向四周的村庄派出了他的使者,他需要让那些当地农民们知道自己的到来,更需要让他们明白自己是他们领主的“朋友”。
只是子爵显然并不看好亚历山大的这个举动,在赫尔瓦看来那些农夫虽然勇敢,可因为天生的暴躁脾气根本不可能成为合格的士兵,甚至在战场上这些人找的麻烦可能要比敌人的更多。
而就在几天前,关于一个村子的当地人袭击了一队奥斯曼人的消息传到了营地。
在那个消息里,那些当地山民不但抢劫了送往贝尔格莱德的一批税金,而且还杀死了十几个押运的奥斯曼士兵,当这消息传来时,亚历山大感觉到了赫尔瓦明显的紧张。
“奥斯曼人不会善罢甘休的,这么做就是在把把我们所有人都推到奥斯曼人的刀下。”
当时赫尔瓦愤怒的喊声冲破了房门,以至很远都能听到。
而让子爵更不安的是,那个村子里的村民似乎因为那次袭击尝到了甜头,他们甚至公开声明要再次抢劫的奥斯曼人的运输队。
赫尔瓦立刻决定派人去警告那个村子里的人不要轻举妄动,只是正如他所说的,那些村民即便是对领主也毫不客气。
警告被无视了,使者甚至被从村子里赶了出来。
这让赫尔瓦因为愤怒再次怒火中烧,而亚历山大却在听到消息后感觉到自己的机会似乎来了。
“子爵,相信我经过这次的教训之后那些村民应该会变得听话些了,”看着对面即便过了几天依旧心情不好的赫尔瓦,亚历山大安慰着他“相信现在那些村民已经尝到了苦头,很快他们就会愿意听从你的吩咐了。”
“难道你就那么确定那些人会吃亏吗”赫尔瓦有些迟疑的问“要知道你对那些村民并不了解,或者说你还不知道他们的厉害。”
“可我知道正如是你说的奥斯曼人不会善罢甘休,而一旦奥斯曼人真的决定对付那些村民,以他们现在的样子肯定是无法对付的。”
亚历山大想想在漫长岁月中奥斯曼人对巴尔干的统治,他倒是觉得这一切还只是刚刚开始。
一声马嘶从浓密的树林里传出,却又好像被立刻制止的沉寂下去,随即除了阵阵风声,树林里听不到其他别的什么声音。
一队奥斯曼骑兵小心翼翼的在林间小路上走着,战马的马蹄踩在干硬的地面上发出闷闷的声响,可很快就像被四周压抑的树林吞噬了似的消失,这种情景让原本就很谨慎的奥斯曼人更加小心了。
队伍沿着丛林中的崎岖道路向前走着,虽然是冬天树叶已经落光,可是浓密的枝杈还是遮挡住了大部分阳光,使得树林里显得十分的阴暗,而且也更加的寒冷。
一挂挂闪亮的冰串倒悬在干枯的树枝上,随着下面队伍人影的经过倒映出人们模糊的影子,直到树林深处突然惊起的一阵野鸟震颤树枝,冰挂立刻纷纷断裂,落在地上。
&
第三十二章 初战新月
巴尔干人很凶悍,也很桀骜不驯,至于这个传言究竟到了什么地步,贡帕蒂很快就有了体会。
突然出现的蒙蒂纳军队让双方都大吃一惊,与那些山民还有些茫然不同,奥斯曼人迅速做出了反应,他们的士兵纷纷奔回队伍,试图依托几辆马车上奥斯曼新军犀利的火枪为依靠与这些人数众多的敌人对抗,但是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这支陌生军队不但人数比他们多的多,在令奥斯曼人引以为豪的火器上也丝毫不逊与他们,甚至随着一片震耳的枪声之后树林里飘起的充满呛人味道的硝烟看,对方火器的数量和威力甚至比他们更加强大。
站在车前的几个奥斯曼人当即应枪倒地,射飞的弹丸呼啸着在树林里横冲直撞,打在马车木板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
奥斯曼人有些懵了,他们怎么也想不到这是从哪钻出来的人一直军队,因为树林的遮挡他们看不清对方的样子,但是领队的奥斯曼军官却很快确定,这些人绝不是巴尔干人,甚至从他们严密的战斗方式上,一个令他吃惊念头迅速闪过他脑海。
“这是那支来自罗马的军队!”奥斯曼人忽然想起了之前曾经听说过的传言,只是那些传言都是从波斯尼亚人那边听说的,至于是否真的有一支外**队到了巴尔干,却始终只是个传说。
现在奥斯曼军官相信自己应该是碰上那支军队军队了,而且对方显然要比他想象的厉害的多,至少现在他们是被对方打了个措手不及。
一声声的长号从马车上响起,那号声长短有序倒是更如同乐曲,随着号声奥斯曼人迅速向着来路退去,虽然四周都是敌人,但是来路上的山民显然要更好对付些。
山民们并没有因为奥斯曼人的退却而放松进攻,他们依旧悍不畏死的扑向以那几辆马车为依托的敌人,他们是那么凶悍,甚至面对近在眼前的火枪依然毫无畏惧,以至很多人几乎是直接被火枪顶着身体射中击倒。
一批又一批,山民的喊叫呼哨声在树林里此起彼伏,一些拿着弩弓的山民更是在很近的地方站起来与奥斯曼人的火枪近距对射,声声枪响和中弹的惨叫声在树林里不住的回荡着。
“他们疯了吗”
一个躲在树后的热那亚剑盾兵嘟囔着,因为距离很近他可以清楚的看到奥斯曼新军士兵的脸,这也是他第一次如此近的看一个奥斯曼人,要说恐惧多少是有的,异教徒总是被描述为魔鬼身边的奴仆,那么就应该是狰狞可怕的,虽然现在看来似乎也并不是那么令人畏惧,但是奥斯曼人威力强大的火器却让蒙蒂纳军队大出意外。
这是蒙蒂纳军队第一次遇到与自己一样拥有如此密集火力的敌人,虽然不论人数还是火器的数量都完全不能和他们相比,但是从对方那不住整齐射击的枪声中,蒙蒂纳士兵们意识到这是些和他们以前遭遇过的完全不同的敌人。
所以当看到那些山民不顾一切根本不加防备的迎着敌人的枪口冲上去,躲避在树后的阿格里人不禁大吃一惊。
然后就又是好几个人被射倒在地。
“这可真是想不到,”贡帕蒂舔了舔嘴唇,他其实不喜欢那些虽然勇敢却太过固执的家伙,在他看来这样的人如果上了战场唯一的结局就是成了炮火,在火炮的面前没有什么勇敢顽强是不能被碾碎的,如果做不到那只能说明炮弹的威力还不够大。
但是看着那些前仆后继冲上去的山民,贡帕蒂却也不能不承认在某些特殊的地方,这样的凶悍的确起到了出人意料的作用,至少在这巴尔干的山林里,这支奥斯曼人的队伍是难免灭顶之灾了。
“火枪兵,前进!”
贡帕蒂向阿格里火枪兵发出了命令,原本隐蔽在树林里的火枪兵随着阵阵鼓点从山路两侧向着奥斯曼人靠近。
贡帕蒂催马缓缓向前,看到一个被士兵拦住的当地人模样的大汉,贡帕蒂向他摆摆手:“我不知道你是不是听得懂我的话,立刻让你的人离开,否则你们就得跟着奥斯曼人一起没命了。”
说着他向远处山路两侧指了指,看到大汉似乎还有些犹豫不解贡帕蒂耸耸肩,他并不在意把这些人和这队奥斯曼人一起杀了,说起来这也是他们第一次与奥斯曼人交战,虽然只是一小队但是敌人强大的火器还是给了贡帕蒂很深的印象,正因为这样他就更下定了第一战必须把敌人全歼的念头,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军队从对奥斯曼人莫名畏惧的情绪中摆脱出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