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末求生记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名剑山庄

    不过金声桓的待遇就与袁时中不一样了,张轩仅仅是通知一下而已,他对金声桓的品行不是太看好的,不过现在金声桓不在张轩麾下了,张轩也管不到人家了。他自然不会多嘴多舌。

    张轩引袁时中与金声桓进去拜见罗汝才。

    罗汝才与袁时中寒暄了好一阵子,随即下达了袁时中的任命。

    命袁时中为凤阳总督,总督凤阳府,徐州,归德府,汝宁府,淮安府,庐州府。五府一州,面积之大,几乎是一省之地了。这也是曹营所任命的第一个封疆大吏。

    而且在任命之上,也突破了大顺朝廷的官制。而是沿用朝廷的官职。独立一支的意味很浓。

    当然了,袁时中的官职虽然大,但他实际能管辖的也不过归德一两县,徐州,汝宁府,以及凤阳府沿着淮河附近的县城,除却汝宁一府算是完整之外,其余的都零零碎碎的,加起来有十几个县就不错了。

    随着袁时中任命,很多任命也出炉了。

    金声桓被任命为袁时中的副将,也算是提了一格。

    王度被任命为汝宁防御使。袁时敏被任命为归德防御使,再加上徐州防御使王道善。就是曹营在淮西所有统治机构了。如果正好兵马的话,三地再加上袁时中本部人马,在五万上下,不过各地驻守兵力都是死的,除非,袁时中准备将这些地方放弃,故而袁时中能动用的人马,不过一两万的机动兵力而已。

    整个凤阳镇,守有余而攻不足。

    不过,如今路振飞也是守有余攻不足,想来也没有什么问题。

    这些事情交代之后,其他人就被罗汝才打发走了,独独留下了罗玉龙,罗汝才对罗玉龙说道:“今后,你要与袁时中多多亲近,他毕竟是你结拜大哥。”

    “是。”罗玉龙说道。

    罗汝才与袁时中交谈的时候,罗玉龙也在旁边,此刻他有一丝欲言欲止的感觉,被罗汝才看出来了,说道:“你想说什么,说。”

    “父亲,您几乎将我们现在所有的地盘都交给了袁时中,您就不怕”罗玉龙说道。

    “怕什么”罗汝才说道。

    “袁时中将来不听令怎么办毕竟小袁营也是老营头了。袁时中还是有些名望的。”罗玉龙说道。

    “哈哈哈。”罗汝才大笑道,他心中却有一些欣喜,不过怎么说罗玉龙至少开始思考背叛之事,想来他多有一点时间,就能教好罗玉龙,多得不少,至少不会轻易被人摆一道。

    他说道:“我儿,要学会看人,袁时中我看得清清楚楚,他没有自立之心,如同他但凡有一点自立之心,就不会为张轩之下了。只要我们家对得住他,他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另投门户的。而且天下之间,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是军权,我固然将这些地盘交给他。但是只要军权在手,我虽然都能要过来。”

    罗汝才对袁时中的心思看得很准,但是对有一个人的心思,看得不是太准的,那就是张轩。偶尔想想,罗汝才怎么也想不明白,张轩是怎么想的,不过有一点他能看得出来,那就是张轩对罗玉娇是真心的




第八十三章 三路下江南
    第八十四章 三路下江南

    周辅臣因为水师的重要性,也在大殿之上占据一席之地,不过也仅仅是占据一席之地而已。这一席之地就在角落之中,此刻被张质一说,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周辅臣。

    周辅臣张张嘴,想要反驳,但是他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反驳了。只能低头叹了一口气。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

    周辅臣也不是什么水师常才,他不过是举人家的次子而已,对水战从来没有什么家学渊源。

    他招收的又是一些什么样的人,也是淮河上的水贼,渔民,他们比起漕运上那把家伙玩船也没有什么经验,这样的情况之下,周辅臣能将水师整理出一个架子,已经是难能可贵,再想周辅臣带着几十艘船一路破关斩将,打到长江之中,却是想都不要想了。

    张质说道:“唯一让我可以放心的是,这多年来,操江水师早已不成样子了,大船根本不能用了,而下面的水兵,不过是在江面之上捞些油水而已,操江水师不足为虑。但是朝廷并不是没有可用的水师,朝廷可用的水师,有两部,其一是辽东水师,总兵官黄蜚。乃是前辽东水师总兵官黄龙之侄,一直维持辽东粮食运输,大破鞑子水师。”

    说到这里,张质忍不住冷笑一声,说道:“鞑子有没有水师,都不知道,这不知道这个黄总兵是不是乱向上面报。”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不由一笑。

    在所有人的心中东虏都是马上争雄,他们怎么会有水师,想来是这黄总兵为了军功向上面乱报的,曹营的情报机构能力还是十分有限,不过张质给了一个思路,就是去买。

    去哪里买去北京买。

    北京各种情报都好像是筛子一样,曹营的人不过花了一些银子,就弄过来不少资料。而今日张质所说的这些,就是从朝廷的故纸堆之中翻出来的。

    “还有一个就是不容小视了,就是福建总兵郑芝龙。”

    张轩听到这个名字,心中不由的一震。

    什么黄龙,黄蜚的,张轩根本没有听过,但是郑芝龙父子,却是如雷灌耳。

    “这位郑总兵,和我们当初一样,做得是没本钱的买卖,不过,他们是在海上,我们在陆上。”张质说道。

    张质在曹营之中时间长了,也学会适应曹营之中的气氛,否则就会被孤立,这样的话,张质之前是决计不会说出口来的,但是现在却随口而来,似乎没有觉得一点不对的地方。

    “为熊文灿所招抚,不过,在福建也不是多老实,虽然披着官身,似乎私下里还做着老买卖,只是不管怎么说,郑芝龙的水师实力还是有的,如果等郑芝龙的水师来到长江之上,我们想渡过长江,就是难如登天了。”

    一时间所有人都静了下来,苦思冥想起来。

    江南的富庶,多少年前就已经传遍天下了,对于这些苦了大半辈子的义军将领来说,江南的诱惑那是不言而喻。不管张轩想与不想,他当初给罗汝才所说的话,早已传到了所有曹营高级将领的耳朵中。

    在他们眼中江南代表着开国功臣,代表着荣华富贵。但是这些人喊打喊杀还行,但是制定如此战略计划,却不是他们所长。一个着急无比,急得抓耳挠腮,却想不出什么有效的办法。

    张轩对罗汝才的想法有所揣测,不过之前,罗汝才已经给张轩透了口风,张轩自然知道罗汝才已经有了决断,他只要闭紧嘴巴,听罗汝才说边是了。

    罗汝才咳嗽一声,说道:“现在的情况,大家都知道了。谁有计策可渡长江”

    “殿下,我等愚钝,还请殿下示下。”杨承祖说道。

    张轩心中顿时暗叹道:“谁也不傻子,却不知道这杨承祖是罗汝才之前透过口风,还是自己猜出来的。”张轩毫不示弱的说道:“还请殿下指点迷津。”

    两人如此一说,其他的人哪里不知道该怎么办,纷纷应和。

    罗汝才轻轻咳嗽两声,话音之中带着一丝痰音,说道:“此战在一个快字,快到官军反应不过来,故而各军都准备好了,拔营之后,三日之内,各部必须饮马长江。”

    张轩一听,立即觉得有些困难。从凤阳到长江,最近也



第八十五章 史可法
    第八十五章 史可法

    夜已经很深沉了。m.x

    扬州府衙之中,灯还亮着。

    此刻的扬州府衙里面官职最大的,并不是扬州知府,而是史可法。

    史可法现在已经身为南京兵部尚书总理戎机。

    在明朝的体制之中,南京各部尚书都是养老的差事。

    南京的实际权力在两人手中,一个南京守备,一个南京镇守太监。南京守备乃是中山王一脉当代魏国公,镇守太监乃是韩赞周。只是勋贵一脉早就不成样子了,否则也不会让史可法来总理戎机。

    至于镇守太监韩赞周,大明虽然有太监监军,但绝无太监领兵之说。故而韩赞周也不可能主事,而且凤阳一战,勇卫残破不堪,卢九德也战死。这直接影响到了韩赞周。

    不过太监内部有种种矛盾,但是勇卫营一直是内廷下面的军队。勇卫营一败,也大大影响了韩赞周的话语权。

    面对凤阳危在旦夕,淮安不住告急,到处无兵可调,即便有些卫所兵,也不过徒充人头而已,毫无战力可言。

    否则兵危战急之下,史可法也不会在扬州逗留这么久。

    不是史可法怀有私心,不敢赴国难,而是史可法太明白下面的人是个什么样子了,不好好整顿一下,他都不敢进军,史可法虽然没有打过什么大仗。但是一路走过来,也谈不上不谙兵事。曾经担任过卢象升军中的监军副使,分巡安庆,池州,监江北诸军,击退贼人。后升为巡抚,巡抚安庆,庐州,池州,太平四府,以及河南,湖广,江西数县。协防南京上游。又曾任漕运总督,巡抚凤阳。也就是马士英与路振飞两人的位置,凤阳巡抚与漕运总督在大明历史上也是时分时合,或为一人,或为两人。

    故而史可法一路走过来,安抚地方,囤积粮草,使得残破的地方,复有人烟,也是一员干吏,这才成为南京兵部尚书。

    史可法为人端正,可以说道德楷模,年过四十,唯有一妻无子,且不纳妾。从部下向来也是很好的,时人皆称君子。

    而即便是深夜之中,史可法依旧忙于公务。

    史德威乃是符祥史家子弟,也就是开封府人。是史可法的子侄辈,史可法带在身边使唤。这也算当时的惯例了。史德威统领着史可法的亲兵,不多,也不过百余人而已。

    一封书信传到了史德威这里。史德威匆匆的过来,见里面还亮着灯,说道:“大人,大人。”

    听里面没有人说话,史德威轻轻推门进去,却见史可法以手支头,双目似闭非闭,好像是睡着了。

    史德威见状,心中微微一叹,将这一封文书放在史可法案头。为史可法披上一件衣服,如今已经深秋之中,夜间已经有些冷了。史德威知道,这一段时间,史可法几乎上没有怎么合眼。

    南京京营几乎废物。平日里看文书,什么都不缺,当官的一个不少,想要整顿一下,根本不可能,勋贵们才不会让坏了自己的饭碗。至于编练新军,那就要另支银子,举大明上下,都没有多少银子,史可法手中也没有多少银子。

    一到用的时候,史可法即便长了四面八臂也弄不出可战之兵。

    可用之兵没有,可用之银要临时挪用,可用之将,也只得一刘肇基。乃是辽东将门出身,是尤世威的部下。因讨流寇战败,被罢官,一直寻求起复,为史可法所收拢。提督南京大教场。

    有刘肇基在,史可法以刘肇基为核心,在这一段时间,从各地收罗的可战之兵,也算是弄出了几千士卒。

    仅仅是这些,就让史可法耗尽心力了。

    名为征调,实为重建,在短短半月之间,就要拉拢起一支大军来,史可法到处协调,挪用,还要安抚路振飞,以及江南各处的民心。甚至前一段时间,李自成的诏书到了江南,曹营还没有一兵一卒渡江,江南已经是风声鹤唳了。

    甚至有无赖之人,在南京的大街上高喊:“曹营大军到了。”

    一时间挤满整个人街的人,顿时乱了起来,所有人都到处逃亡,践踏而死者,不计其数,或者南京官府的能力也统计不出来什么人数。

    这种人心惶惶的局面,史可法不得不写信给东林大佬们,



第八十六章 烽火扬州路
    第八十六章烽火扬州路

    史可法说道:“我意救援滁州,将曹营挡在长江以北。顶 点 x”

    刘肇基想了一下,说道:“只是如今江北无兵,即便守住滁州,贼人绕道南下,恐怕也挡不住。”

    史可法说道:“而今能拖延一分是一分了,本官已经写信给左将军,命左将军即可南下,从武昌顺流而下,也不过十数日光景,算起来今日,这书信就已经到了武昌,只需拖住曹贼十数日,江南就可以保全了。”

    “既然如此。那么末将听令。”刘肇基说道。

    刘肇基固然行伍经验。但是拘于这个时代,文官对武将的歧视与压制,那种文武双全,能在战略战术上都精通的将军,反而不受欢迎,在文官眼中最好的将领是什么样的

    就是如同黄得功一样。

    敢打敢冲,听话,忠心耿耿,至于其他的事情都是文官来做,无须那些武将来操心。

    而文官这样的取向,自然也导致了武将的异化,武将自然变得重视家丁,盖因战阵之上,敢打敢冲,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如同黄得功一样,如果没有黄得功的武勇,就必须有强悍的亲兵护卫,否则在战场之上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

    刘肇基虽然有战争经验,但他也习惯于上面的文官大佬布置下任务,他带着兄弟们冲阵杀敌就行了。

    故而史可法已经决定了,刘肇基自然不会说半个“不”字。

    “事不宜迟。”史可法说道:“就立即出发吧。”

    “是。”刘肇基轰然应答。

    立即下去布置了。

    刘肇基也算是得力之人,半个时辰之后,就准备的差不多了,史可法带领之下,他收刮出来大概有万人左右的军队,出了扬州府,向西而去,支援滁州城。

    不过,毕竟是新练之军,即便在刘肇基的督促之下,行军速度也不是多快的。

    史可法也是知道,再加急督促也是无用。

    他只好以身作则,不骑马乘轿,步行行军。在路上,士卒没有饮水,不管再渴,史可法也没有喝一口水,吃饭的时候,如果士卒没有吃饱,史可法再饿也不吃一口。

    身边除却有几个亲兵跟随,所有的用度,都与寻常士卒无异。

    新成之军,还没有怎么训练,本来都有所怨言。但是见史可法如此,一个个都安静下来。

    史可法是进士出身,是大官,在寻常士卒看来,那就是文曲星下凡,却能做到与士卒同甘苦,而今官军将领之中,能做到的能有几个。这却是史可法的一惯作风。

    这也是史可法虽然在兵事之上,并不是太精通。但是能安抚战乱,保护黎民的原因所在。

    如此之人,士卒都愿意为之效死。

    只是事情的发展,却急转直下,让史可法措手不及。

    “什么贼人进犯天长县”史可法说道。

    “大人,这是天长县令的求救信,还请大大速速救援。”这个求援使者声音之中带着几分哭声说道。可见天长县的情况也不是很好,只是现在的情况,他手中不过是万余人马,即便是聚兵一处,也未必能敌得过贼人,分兵救援的话,恐怕也是一处也救不下来。
1...163164165166167...63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