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末求生记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名剑山庄

    将护城河的上游给截断。并督促民夫从各个方向填平护城河。

    连续数日的进攻,三座城门也是坚硬之极,不管怎么进攻,也不过是见城墙之上的浮雕,以及大门之上的铜钉红漆,打得狼狈不堪,却没有伤到城墙根本,反而归德,徐州两军,损兵折将。

    不过,曹宗瑜,与袁时中都不在乎。

    毕竟他们都知道,他们军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新兵太多了。

    多见见血,不管是见别人的血,还是自己人的血,总是有好处的。

    不过,在张素的事情做得不错。

    有大军做后台,各地百姓不敢顽抗,再加上张素开出的待遇不错,最少管饭。

    这年头,治水之中,雇工制,也就是拿钱请人干活的都很少,大多数水利工程,都是征劳役。百姓自备工具,听从官府调遣,甚至有什么官府连饭都供应。不管怎么说,张轩保证吃饱饭,对百姓来说,就不错了。

    只要能吃饱饭,区区力气算什么

    反正力气是不值钱的。

    唯一让张轩不舒服的事情,现在正值八月,是农忙时节,百姓都忙着农活,强征也弄不过来多少。还好,马士英一把大火,将外城的不少房子都烧了,让无数人无家可归。

    这些人,也并不是所




第六十二章 淮安军的崩溃
    明末求生记第六十二章淮安军的崩溃第六十二章淮安军的崩溃

    张轩虽然一心攻凤阳,但是他很明白自己攻凤阳的目的。

    这个目的,不在于攻下凤阳城,而是给凤阳城压力,让马士英调动勇卫营。

    也是因为如此,凤阳城与外界的联系,一直没有中断,凤阳城外城的南门,也一直在官军的控制之中。故而郑鸿逵占据临淮县的消息,虽然比张轩得到消息晚了一些,但也很快就传到了马士英的耳朵之中。

    马士英在城中之上巡视,也看出了张轩营中有兵马调动。

    正印证了马士英得到的消息。

    “大人,这是一个机会。”马銮虽然有一些紧张,忍不住用嘴唇舔自己干裂的嘴唇,说道:“贼人将所有骑兵都抽调走了,而今城下不过三四万之众,剩下的不过都是民夫而已。我军也能集齐三万战兵,可以一举击破贼人。”

    马銮麾下的实力增加,守城之中,也屡建功勋。

    他的信心一点点的增加,此刻他看到了机会。

    彼分我聚,可击也。

    马士英心中也是一动,随即摇摇头,说道:“事情还不到这个程度,路振飞说郑鸿逵也是一员将才。看看临淮城那边打得怎么样再说吧。”

    不过马士英心中还有一个念头,那就是黄得功快来了。

    从临淮县到凤阳府外城东门,一路官道。这些官道虽然年久失修,但还是比走在荒野之中舒服多了。

    可以说是大军从临淮向凤阳府最好走的道路了。

    但是如今这一条路,却并不好走。

    杨绳祖带着万余精骑左右张开,好像是一只雄鹰张开双臂一样,气势凛凛,不可一世。虽然没有下达命令,但是每一个人的眼中都带着轻蔑之色。特别是杨绳祖部。

    而郑鸿逵却感到大事不妙。

    这并不是说郑鸿逵有未卜先知之能。而是实在是他有自知之明。

    首先,兵不识将,将不识兵。

    郑鸿逵因为路振飞的信任,不过三十余岁,就压在这些本地军官之上,他们能服气才怪了。

    当然了,服气是一回事,路振飞宁可让郑鸿逵过来担任主将,也不愿意信任麾下的将士,淮安军的实力,也就可想而知了。

    在路振飞眼中,郑鸿逵再怎说,也是将门出身。跟着郑芝龙打过仗,武艺也过得去。但是淮安军那些人,就不用说了。

    郑鸿逵现在也是这样觉得。

    虽然他麾下加上他的本部人马有两三万之众,但是面对万余

    精骑,郑鸿逵就觉得下面的人压不住阵脚,除却他本部人马还算镇定之外,其余的人都不行了。连郑鸿逵本部人马也没有经历过铁骑冲阵的局面。他本部人马能不能站稳跟脚,他也没有绝对的信心。

    杨绳祖骑着一匹黑马,站在猎猎的“杨”字大旗之下,伸出手猛地一挥。

    随即杨绳祖身边有一名亲兵,拿出一个牛角号。奋力的吹响。

    “呜呜。”的声音低沉而悠远。就好像猛兽的低吟。

    一声响起,无数声一起应和。好像是荒野之中,无数野牛一气长嘶。

    命令一下,万余骑兵,分成十几队,每一队多则千人,少则数百人,顿时分散开来,就好像是狼群狩猎一样,从正面,两侧,乃至后面攻了过去。

    大部分骑兵都不会直接冲阵的。

    纵然这念头官军之中,也没有多少能顶住骑兵硬冲的人马,但是骑兵硬冲的话,伤亡也会不小。杨绳祖也不愿意自己麾下伤亡太重。他们每每靠近官军士卒,就一掠而过,弓弩,火铳,三眼火铳,乃至于石索,等等东西,都从骑马身上,砸进步兵阵中。

    官军之中,也有还击,但是骑兵都在高速行进之中,唯有大面积覆盖射击,才能打中,否则只能打空。

    或许也有神箭手,能百分百中,但是在淮安之中,这样的神箭手能有十个都不大肯定,更可能,是一个没有。

    不过,淮安军素质超出了杨绳祖的预料之外。

    不是出乎意料的好,而是出乎意料的坏。

    就在杨绳祖还没有决定重点进攻那一步人马的时候,淮安军一部忽然崩溃了。

    似乎有一个人,逃走了,顿时引起了链锁反应。

    这根本不用,杨绳祖下令了。

    下面的千户们都自行决定追击。

    就好像是草原之上,跟着在羊群后面的野狼一样。千骑猛地追在后面衔尾追杀。

    一处崩溃,处处崩溃。

    &nb



第六十三章 郑鸿逵的火器
    明末求生记第六十三章郑鸿逵的火器第六十三章郑鸿逵的火器

    “你们千户在哪”杨绳祖阴沉着脸,厉声说道。

    他面前有几个百户官,他们对视一眼,说道:“千户大人,战没了。”

    杨绳祖阴沉的脸忽然一僵,脸色也有一点缓和了。

    他生气就在乎这一队骑兵,居然擅自撤退。但是此刻听了千户已经去了,心中却多了一分伤感,这个千户是他的心腹爱将,否则也不坐到千户这个位置之上。

    此刻却死在战场之上。

    杨绳祖也不好责怪死人,说道:“他是怎么死的”

    “千户他冲到最前面。被官军有火铳打死的。”下面的一个百户说道。

    “火铳。”杨绳祖皱眉说道:“有这么厉害的火铳吗他的尸首在那”

    杨绳祖可不是没有见过世面的人,跟着罗汝才打了十来年仗了,可以说官军什么样的火铳没有见过,他可是知道自己部下的,上阵的时候,身穿三层铠甲,即便是在几十步之内,官军的火铳有什么也打不透。

    不一会儿,有人将一具尸体抬了过来。

    杨绳祖一看,却见这一具尸体还是原状,身上的鲜血还没有凝固,铠甲上面开出不少个洞,都是火铳打的,大多都能伸进入一个指头。

    义军的甲胄不多,但是千户级别,已经算是高级军官了。故而这个千户身上的盔甲,还算不错。但是居然被打成这个样子,杨绳祖想来,即便是自己的铠甲,大抵就是这个样子了。

    而且放在五六十步外,估计也能破甲。

    杨绳祖心中暗道:“这是什么火铳。”他一边想一边看向远处那一面“郑”字大旗。心中盘算一阵子,对刚刚说话的那一个百户说道:“你叫什么名字”

    “末将王得仁。”这个百户说道。

    “王得仁是吧。”杨绳祖说道:“现在你就是千户了。带着你的人,给我缠住姓郑的。明白吗”

    王得仁大喜过望,说道:“明白了。”

    从百户提升到千户,绝对是一个大进步,王得仁按捺着欢喜之意,立即下去做事了。

    杨绳祖看着郑鸿逵的阵势,心中暗道:“此人火器厉害,先将其他人解决了,再吃这个不迟。”

    除却郑鸿逵之外,所有的官军就是一场大屠杀。

    不过,纵然是一场大屠杀,也是需要时间的。现在杨绳祖身边的骑兵都派出去了,只有四五百亲兵而已,面对这个硬骨头,杨绳祖不愿意自己啃,也没有自己啃下来的信心。想等大军汇集在一起之后,一起解决掉。

    想到这里,杨绳祖还是有

    一点担心。

    那就是太近了,战场距离临淮城太近了一些。

    虽然临淮城是一个小县城。

    但是不管怎么说都是一座城池。有城池做凭依,官军的火器恐怕会更加犀利而难以对付了。

    杨绳祖不幸料中了。

    两个时辰之后。

    杨绳祖重整士卒,麾下到身边的将士们,每一个身上都有大包小包。

    对于这种情况,杨绳祖只能视而不见。

    毕竟军中严禁劫掠百姓,但是打胜仗的情况之下,去摸官军的尸首,却不可能禁止的。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已。

    杨绳祖不去管这些士卒,将金声桓与秦猛交过来,将情况说了一下,重点是与金声桓说,秦猛不过是一个旁听的而已,有实力才有话语权,秦猛麾下只有千骑左右,如果不是张轩的面子,秦猛根本没有资格站在这里。

    “官军的火枪真得如此犀利”金声桓手中捏着一个变形的铅弹,是从尸首之中挖出来的。

    “的确如此。”杨绳祖说道:“金兄可知,是官军哪一位,擅长火器。”

    金声桓遥遥头说道:“这个还真不知道。”

    杨绳祖说道:“不管怎么说,今日也不能让姓郑的如此轻松的回城。”

    杨绳祖重新布置一下,万余铁骑再次张开,风卷残云,就向郑鸿逵所部冲过去。

    “轰。”的一声巨响,一颗炮弹,越过一两里的距离,猛地砸了下来,将两三名骑兵硬生生的砸死了。

    而且这不仅仅是一门火炮。

    不过一会儿功夫,就有十门左右的大炮发射,每一门大炮都能打一两里之外。

    虽然各部骑兵位置都很散,每一颗炮弹,仅仅能打死个位数的骑兵,但是对士气的打击,却是无法估量了。

    在这人力不可抵挡的打击之下,哪怕是没有杨绳祖的命令,各路骑兵都下意思停止了冲击,甚至还有一些骑兵还向后面退了不少。

    杨绳祖的眉头缩得更紧了。

    这是大炮,最少是几百斤的重炮。

    &n



第六十四章 寿州突围
    明末求生记第六十四章寿州突围第六十四章寿州突围

    寿州城之中。

    所有大街之上都站满了人,都是勇卫营的士卒。

    今日,是黄得功决定突围的日子。

    黄得功已经做了不少的准备了。

    几乎隔三差五的就夜袭一场,让义军觉得他要突围,每一次都是虚张声势,反而趁着机会杀伤一些义军士卒。让义军几乎一夜三惊,而黄得功做了这么多事情,就是为了今日。

    这一次突围,并不是说每一支军队都能撤出的。

    黄得功抽调营寿州城之中,几乎所有能够骑乘的牲口,抛弃所有的辎重,只带了数日干粮而已。

    如此黄得功只能保证勇卫两万三千多人撤出来而已,还有数千士卒,必须留在寿州城之中,毕竟没有马,在将来的突围战之中,决计走不了的。

    这一别,不知道多少人不可能再次见面了。

    在大战略判断之上,罗汝才与黄得功双方几乎都有共识了。

    寿州不可久守。

    已经寿州之战,已经打了一两月,即便勇卫营还可以打下去,寿州百姓也难以为继了。而勇卫营一离开,寿州城剩下的日子,恐怕要数着天过了。

    而凤阳不容有失。

    如此不是河南一战打得如火如荼的,就要到了决胜负的时候。恐怕崇祯皇帝早已如当初开封被围的时候一样,号令各部救援了。

    黄得功所能做到,也非常有限。

    黄得功也知道罗汝才再等他突围,故而从寿州到凤阳的这一条路上,定然是一场恶战。

    能跟着他活着走到凤阳城的人估计也不会太多了。

    “张大人。”黄得功说道:“寿州城,还有勇卫营的其他弟兄就拜托了。”

    张利民说道:“黄将军请放心,寿州城在一日,就短不了勇卫营诸位的衣食,不过,也希望黄将军不要忘记寿州城这一座孤城。”

    “请张大人,放心,只要一击溃张轩此贼,我定然带着大军回援寿州城。”黄得功说道:“只要张大人,再坚守月余。那时候,孙督师估计也腾出手来。“

    “孙督师。”张利明几乎绝望的眼睛之中,闪过一丝希望的光芒。

    的确,现在孙传庭与李自成之间,几乎所有人都看好孙传庭,毕竟孙传庭出兵以来,可以说是势如破竹,一连串的捷报飞传,虽然寿州城中与外面的消息断断续续的,似乎罗汝才为了让黄得功得知凤阳消息,估计网开一面,才保留了一条通道。
1...158159160161162...63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