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求生记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名剑山庄
路振飞也万万没有想到,他竟然倒霉到这种地步,四位藩王,还有一些宗亲,大大小小百余名姓朱的,个个不是亲王,就是郡王。那一个有失了,他路振飞都吃罪不起。
他路振飞死在这里,也就罢了,以死殉国啊。但是他如果一口气失陷四位藩王,路振飞可以想象自己的下场,恐怕即便是死了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甚至还要牵连家人。
“罢罢罢。”路振飞一想起中的利害关系,也只能承担一个望风而逃的名声了。
故而路振飞临时征召船只,带着千余精锐护卫,带着这一帮人,离开临淮向下游而去。
不过因为船只不够用,还有两三千人马留守临淮城之中,想来有这些人在也能守个一时三刻,等他带着援兵回来了。
只是路振飞没有想到,他这一走,下面的人心士气全部崩溃了,根本没有固守之心了。谈不上卷堂大散,但也没有什么死战之心,被金声桓一个冲击,就那下了临淮城。
这个时候,金声桓刚刚拿下临淮城之后,就有一个人急急忙忙的求见。
金声桓一见,不是别人正是周辅臣。
但是此刻周辅臣,浑身上下湿漉漉的,所有皮肤都被泡的苍白无比,几乎好像是从水利捞出的水鬼一样。
“周将军怎么在这里啊”金声桓见周辅臣脸色苍白的好像是死人一样,说道:“周将军感觉怎么样啊”
周辅臣此刻嘴皮苍白无比,又累又饿,浑身有一种发冷的感觉。
他从今天早上到现在在河里泡了几乎整整一天。整个人都有一点受不上了。
天亮之后,港口附近这一片水域,几乎被密密麻麻的小舟不住的搜查,跟着他的十几个人,最后只活下了几个人,而周辅臣藏在一处水草之处,准备等天黑之后,再想办法上岸。
他所在的地方虽然有一点偏,但是河面之上的动静,还是能看在眼里。说道:“我的事情还是小事,官军船队去突击浮桥了,此时大概要回来了,还请金将军速速布置。好将这些官军的船只一举拿下来。”
一想起官军的大船,周辅臣心中就有一些兴奋。
他吃够了船只不如人的苦,此刻有机会能见,这几十艘船捞到手中。岂能不让他感觉兴奋啊。
金声桓一听,也来的兴致。与周辅臣细细商议之后,就布置出这样的阵势。
就金声桓来说,并不指望这一次张网以待能有成果,毕竟官军也是在淮河之上逃走的,如果官军派船通知了突击浮桥的船队,不过是白等一夜而已。
不过周辅臣坚持,他也要给周辅臣面子。
毕竟周辅臣昨夜的拼死火攻,立下了大功劳,再加上周辅臣是张轩身边的老人,他金某人也要在张轩的麾下混日子
第五十章 兵压凤阳
第五十章兵压凤阳
这一说,就说了大半个时辰,才将所有事情都说的清清楚楚。讲到最后,张轩忽然听到王心粹的名字,带着几分咬牙切齿的说道:“可是昨日也攻破浮桥的王心粹”
“正是。”周辅臣说道。
“贺虎头。”张轩忽然叫道。
贺虎头从外面进来,说道:“大人请吩咐。”
张轩说道:“你去将王心粹看管起来,决计不能出什么意外。”
“是。”贺虎头说道。
随即贺虎头就下去了。
不得不说,想当张轩的亲卫统领也不是一个件容易的事情,即便在深夜之中,也必须随叫随到。
周辅臣一时间也不明白,王心粹与义军之中有什么深仇大恨,以至于张轩如此,在他的印象之中,张轩并不是那种容易嫉恨别人的人。
第二日一早。
在隆隆的鼓声之中,大军在河堤之下集结,数万士卒,将这一片空地给当堵得严严实实的。
而为首的不是别人,正是永城营的士卒。
他们一听说此人是昨日破浮桥的将军,一时间所有人的眼睛都红了。
张轩也不多废话,一声令下,张国柱抡起大斧,一斧头劈在王心粹的腰上。将王心粹的身子硬生生的劈成了两半。
“啊-------”王心粹惨叫一声,即便是他嘴中堵得结结实实,也阻挡不了他的惨叫之声,他拼命的挣扎,但是上半身与下半身分开了,大片大片的鲜血,流的到处都是。
张轩此刻心中有一丝不忍心。
只是,他却食言不得。
就张轩本身的意思,杀人不过头点地,一刀枭首也便是了,根本不用如此残酷。
只是他下达的命令,就是将王心粹交给永城营士卒处置。但是永城营的士卒恨极了王心粹,一致决定,不能简简单单的将王心粹给杀了,如果不是千刀万剐的技术要求太高了。等待王心粹的就是千刀万刮了。
最后,也是张国柱决定腰斩,而且是他亲自动手。
张国柱在昨日一战大发神威,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也给张轩投名状。
故而张轩不能不给表示,故而张轩该张国柱的表示,就是永城营的营官。
即便永城营已经残了,但是在张轩军中制度之中,一营营官,也能算得上高官了,比张国柱在刘泽清军中的待遇相差无几,甚至还从亲卫之中调出一些在这一战之中表现出色的士卒,一古脑塞进永城营之中。
也算是给张国柱一些班底。
所以张轩虽然觉得太过,但是也不好出尔反尔,这样不仅仅打击自己的威信,也打击了张国柱的威信。
即便他觉得残忍,但也必须适应这个时代的法则。
最后王心粹惨叫了半个时辰才死去。
不过,对张轩来说,这仅仅是一个插曲而已。
张轩的注意力放在军议之上了。
“首先要将在北岸的辎重全部运过来了。”张素第一个表明态度说道:“有这些辎重的支撑,我们在凤阳城下坚持一段时间,也够了,不用像这样紧巴巴了。”
临淮一下,淮河河道畅通无阻,来去自如,如此一来,张素第一个推翻了张轩之前近乎破釜沉船的命令。
张素此言一处,所有士卒都纷纷点头。
张轩自然也愿意,能不满意,谁愿意冒险啊。
不过,如此大军就要在河边滞留一两日了。
毕竟张轩在运河边上走一趟,整个运河一带,都是大明北方的精华地带,纵然张轩没有纵兵大掠,单单打下的欠条,就让张轩筹集到好大一批物资。
这一批物资,再之前轻装的时候,抛弃了不少,现在留下来的只有三样东西,粮食,铁器,火药。
这些关乎大军的战斗力,即便张轩觉得有些累赘也从来不敢丢弃。
这一两日之后,张轩也不能将所有士卒全部都放在河边不动,经过商议之后,张轩就决定以杨绳祖为先锋,直冲中都凤阳府。
当然了,张轩也知道,凤阳府乃是大明中都,当初基建狂人朱元璋不知道动用了多少人力物力,建立凤阳府,凤阳府坚固之极,绝非轻易可下。故而张轩也决定杨绳祖区区数千马队,能打下来凤阳府。
不过,打草惊蛇,想要给马士英压力而已。
其他新编数营也四处出击。
淮河与凤阳府之间,也有数十里
第五十一章 寿州之战
第五十一章寿州之战
马士英怎么可能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马士英想过不是一次两次,他已经想了太多次了,正因为如此,他才觉得正难办。
首先,放弃州县,在朝廷是大罪,主动弃守,在明面之上,不管怎么说,都是说不过去的。
而且阵前撤退的难度,马士英有岂能不知道啊。
马士英担心,黄得功根本就撤不下来了。
马士英叹息一声,没有多说话。杨龙友说道:“大人,或许可以考虑一下,大公子的意见。”
“哦。”马士英心中顿时重视起来,即便是同样的话,在不同的人口中说出来,被重视的程度也不一样,他儿子说出来,马士英根本没有怎么想,就已经在心中否定了。
但是杨龙友说出来,马士英却重视非常。
杨龙友是的幕僚,文胆,谋主。马士英也很了解自己个姻亲,知道他绝对不是无的放矢的人。说道:“文骢,你的意思是”
“分兵两头接敌,终究是支撑不住了。”杨龙友说道:“寿州城池决计比不上中都城池高大,如此一来将黄将军撤到中都之中,坚守城池,开封城还能坚守三月,我们坚守时间一长,罗汝才想来不会再此地久留的。”
马士英叹息一声,说道:“你说的我都知道,只是文骢,浒山固然是猛将,但是此刻他真能撤下来吗”
此刻他有一些后悔,后悔分兵了。
他当初就担心中都安危,不过他那个时候担心的是罗汝才绕道直入,流寇向来是遇强则避,故而他将重兵囤积凤阳,不敢轻动,唯恐被罗汝才钻了空子,却不想罗汝才没有到,罗汝才的女婿倒先到了,当初他与袁时中加起来不过两万之众,三四个月不见,扩充了数倍之多,单单看规模大抵有五六万之多。
每想起这个,他就后悔,当初在夏邑的时候,没有狠狠心,即便拼光也要要了张轩的项上人头。
此刻却要自食其果了。
杨龙友说道:“此地与寿州相隔一二百里,大人又岂能尽知寿州虚实,何不写一封书信去问问。让黄将军决断”
马士英心中一动,说道:“如此,我就看看浒山的看法吧。”
此刻城墙之下的战斗,就落下帷幕了。
这一战,杨绳祖与刘良佐根本没有卖力的打。
杨绳祖本意就是震动凤阳府,人到了,就行了,即便是在城下大胜一场,又能如何,有凤阳城头的官军在,刘良佐一旦打败,只需往城墙之下一躲,就什么事情都没有了。杨绳祖是决计不敢追到城墙下面的。
而刘良佐之前一场大败,将步队丢得干干净净的,而今只剩下这一点马队作为本钱,哪里舍得将这一点本钱都拼光。。
既然双方都没有强烈的战意,这一场大战,也不过对冲了几个回合之后,杨绳祖就撤退了。回大营而去。只等张轩大军直扑凤阳城下的时候,再一较高下。
张轩与马士英在凤阳城下,是风雨欲来,而在寿州城下,却已经是黑云压城了。
张轩与罗汝才之间,消息以水道相通,故而罗汝才得到消息比黄得功早上一步。
“哈哈哈。”罗汝才大喜说道:“黄得功啊,黄得功我这一次看你怎么办”
“恭喜父王,黄得功决计坐不住了。”罗玉龙也说道。
罗汝才说道:“那是自然,玉龙寿州城打得怎么样了”
罗玉龙面带几分难色。说道:“孩儿屡战无功,还请父王责罚。”
在黄得功进入寿州城之后,罗汝才就任命罗玉龙为攻城总指挥,统率曹营所有人马,竭力攻城。当然了曹营的精锐马队却不在攻城序列之中。
这是罗汝才对罗玉龙的培养。
尽量让罗玉龙熟悉统率大军的感觉。
之前罗玉龙一直统率马队,虽然人数不少,但是本质之上,也不过是一个骑将而已。但是想承担曹营统帅的职务,却是远远不够,这一次攻城之事,就是对罗玉龙的锻炼。
张质作为罗玉龙的谋主,为他出谋划策。
张质在张轩身边时间很长,经历了张轩与袁时中联手攻开封城的所有的战事,而寿州城的城墙也远远比不上开封城。故而张轩攻开封城的很多办法,都可以直接套过来用。
打造攻城器械,征召各地民夫,指挥马队压阵,等等事情都是罗玉龙经手的。
罗汝才几乎将整个曹营的人马都交到了罗玉龙的手中。
只是结果却不尽人意。
 
第五十二章 不见长安见浮云
第五十二章不见长安见浮云
寿州城此刻已经是一座血城了。
罗玉龙督促步队数次攻城,不知道淮西男儿都死在寿州城下。
义军的士卒大多是从当地临时征召出来的,在明代南直隶要比河南富饶,而且河南数年大灾,寿州这一带虽然也受到了影响,但这影响远远比不上河南,故而淮西一带的人口密度,要远远超过了河南。
故而曹营顿兵于寿州城下的时候,大量扩军,扩军的都是步队,一时间曹营大军膨胀到十万以上。当然这样一来,罗汝才也面对张轩一样的问题,就是新兵太多了,影响到了大军的战斗力。
而罗汝才开出的药方,就是攻城。
数万大军奋力攻城,不管这些士卒是什么出身,之前是干什么的,但见多了血,见多了杀人与被杀之后,也就知道打仗是怎么回事了。
当然其中还有张质的插手。
按罗汝才的本意,他没有政治洁癖,驱民攻城之事,他也没少做过。不在乎再做一次。
不过,张质劝谏他,既然已经决定争夺天下,就要需要注意民心。张质将驱民攻城之事,演变成了从各地征召壮丁,也是张质给罗汝才带来最基本的行政班子,这些人官吏控制住了寿州附近各府县,并分配名额,每县出多少壮丁也有一定之规。
如此一来,淮西地面之上的河南流民几乎一扫而空,再加上本地的破落户,才凑齐了数万壮丁。
这数万壮丁,几乎没有怎么训练,就被罗汝才临时从马队之中提拔了一批军官带着,在李汝桂的督促之下攻城。
一次又一次的攻城,加上黄得功一次又一次的反攻。早已将城墙附近大片大片的土地染成了血红之色。
而此刻黄得功光着臂膀,身上缠绕着一处又一处的伤势,有好几处隐隐约约往外面渗血。黄得功也不是铁人,从曹营猛攻以来,黄得功自己都数不清楚,自己出城多少次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