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求生记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名剑山庄
李自成只觉得声音好像凝固成一道道声浪向他冲了过来,他一时间只觉得热血上涌,怒发冲冠,看到这一幕,让他觉得他自己非常非常之有力量,似乎整个天下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李自成在军中巡视一番,最后登上了点将台,从点将台之上,向下看去,只觉得一道道军阵,就要一块块方砖一样,直接蔓延到视线尽头。
其实这个并没有将闯营所有的士卒都拦过来,不过是各营之中,选出精锐而已。否则十多万大军,怎么能容纳的下来啊。
李自成手按宝剑,目光巡视过所有人,一时间所有人都静了下来。
“众将士,只要打败孙传庭。这天下就是我们的了,剿兵安民,天下太平。”李自成说道。
这个时候,也不用说什么长篇大论了,李自成称帝已经激发了闯营所有人的士气,一想到将领自己不贼,是官了,很多小头目都高兴非常,或许大将之中有人心存疑虑,但是对中下层士卒来说,能有一个官身,哪怕是芝麻绿豆一样的小官,对他们来说,也是想都想不到的好事了。
随即李自成一声令下,大军出动。
数万大军,分成数列,占据了襄阳所有向北的道路。滚滚的烟尘,即便是十几里之外也能看得清清楚楚的。
李自成此刻也在与身边的官员商议。
“白旺。”李自成说道。
“末将拜见陛下。”白旺说道。
白旺这个人是闯营之中的新贵,至少张轩在曹营之中的时候,都没有注意到这个人。就在这一两年之间,飞速提拔起来了,当然这不仅仅是白旺有能力,也说明了闯营迅速扩张,对合格将领的缺乏。
“这襄阳朕就交给你了。”李自成说道。
“请陛下放心。”白旺大声说道:“有臣在,江汉之间,不用陛下担心。”
“如果黄虎翻脸怎么办”李自成问道。
“臣挡之。”白旺说道。
“如果左良玉回来怎么办”李自成问道。
“臣挡之。” 白旺说道。
“好。”李自成拍了拍白旺说道:“这里就交给你了。”
“臣以性命担保,有臣在湖广六府就在。”白旺说道。
李自成对白旺还是比较放心的,否则也不会任命白旺为襄京留守,这可是一跃到许多大将之上了。
李自成也上了战马,在三堵墙的簇拥之上,离开襄阳北上,白旺等一些留守的将士,跪在烟尘之中,目送李自成远去。最后只能看见北上的烟尘,看不清楚人影的时候,才起来了。
李自成骑在马上,牛金星,李岩,以及大大小小十几名文官簇拥着。
李自成称帝之后,河南一带的士卒有不少都归心于大顺,故而李自成身边的人,绝对不像曹营那样匮乏了。
“汝宁府怎么样了”李自成问道。
“大人,汝宁府现在在知府王度的手中。”顾君恩说道:“曹营在汝宁府之中,已经没有了驻军。”
“王度。”李自成问道:“王度这个人怎么样”
&nbs
第三十二章 大战帷幕二
第三十二章大战帷幕二
之所以不会挡。
一来是挡不住。王度有自知之明,他麾下那一点杂兵,打一下打土贼,还是能用的,但是与闯营交锋,绝对没有一点胜算,与其那样,为汝宁百姓带来兵灾,还不如投降。
当然了,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名分上的东西。
不管曹营与闯营之间,到底有多大的矛盾,而现在王度身上还挂着着大顺汝宁知府的头衔,故而王度拒绝不了大顺朝廷的命令。
他随即给李信客客气气的回了一封书信,只是一个意思,就是,他是吴王府下属官,如果想调动他的职务,必须走正规的程序,让吴王那边点头才行。
其实大顺朝廷才建立几天啊,可以说,不正规之极了。哪里有那么多的规矩,他的意思非常明显的,就是委婉的拒绝而已。
随即王度将这一封书信重新封好,又写了一封书信,将两封书信一起送出去,目的地,不是别的地方,就是寿州城下。
此刻的寿州城下,交战已经白热化了。
八公山之下,黄得功的营地之前,在李汝桂的指挥之下,大队士卒努力进攻。
勇卫营之中,炮矢具下,弓弩有遮天蔽日之感,一瞬间打翻了不知道多少义军士卒。
但是随即义军士卒手中大盾,并在盾车的遮掩之下,在炮矢与箭矢的打击之下,缓慢的而毫不迟疑前进。
“轰轰轰。”大量的火炮一瞬间开炮,是义军的火炮开炮。
而指挥火炮的人,不是别人,正是王大炮。
王大炮这一段时间一直在铸炮,大炮小炮,浇铸了数百门之多,此刻都用到了进攻黄得功营地之中。炮矢如雨而来。
不过,黄得功营地都经过加固了,与当初张轩在夏邑城外的大营相差不远。就好像一座小城池一样,大炮打在上面,不过是弹开,或者陷入木墙之中,很少能打崩的。
只是即便如此,黄得功营寨上面也有几分站不住人。
上去不管多少,都不被火炮打了下来,或死或伤。
黄得功在望楼之上,看到这个情况,就知道如果再这样下去,等一会儿,就要肉搏了。
不是黄得功怕肉搏,黄得功有自信,自信他的勇卫营,能胜过所有义军,即便是在肉搏之上,只是他也明白,勇卫营的数量太少,满打满算也不过是三四万之多,与对面的曹营没有办法比。
虽然双方之前,没有真个交手,不过是对峙而已,但是黄得功对曹营的动作,并不是没有一点察觉的。
曹营虽然主力在是寿州城下,并不是说所有军队都没有动静。曹营的马队出没于庐州,凤阳两府,驱逐官吏,任命伪官,并令各县往寿州城下运输物资与民壮。而这些民壮就编入大军之中。
故而这一段时间,曹营虽然有不少士卒都死在攻寨之中,但是曹营的数量非但没有减少,反而有一种增加的感觉。
“让马队集合。”黄得功坐不住了说道:“等着我。”
任有袴大吃一惊,一把拉住了黄得功说道:“大人,万万使不得,战场之上刀枪无眼,特别是这些炮矢更是不长眼睛的,大人如果你出了什么意外,全军上下都完了。”
黄得功咬着牙,但是不得不承认,在这种火器大量运用的情况之下,他冲阵之时小命相当危险。
黄得功虽然勇敢并不是鲁莽。他知道现在他自己身上关系之大,是容不得他冒险的,忽然牙一松,说道:“让马岱出去冲一下吧。让他小心,打退了就回来吧。”
“是。”任有绔松了一口气说道。
不过片刻,令旗摇动之下,营寨的一段忽然倒塌,这是一处暗门,数千马队猛地出来了,向义军的炮阵冲了过来。
“哈哈,等得就是你。”罗岱见此大喜过望。
他在一旁已经观战有一段时间了,想要报仇雪恨之心,早已在他的心中汹汹的燃烧着,见黄得功骑兵冲出来了,立即带来麾下骑兵迎了上去,双方加起来有过万骑兵顿时战在一起了。
帅旗之下,罗汝才静静的看着,眼睛之中没有一点波动。
“大人。”张质从后面过来,说道:“王知府的书信”
“哦。”罗汝才他接过张质手中的书信,打开一看,说道:“李自成有几分眼光,只
第三十三章 兵变余波
第三十三章兵变余波
归仁镇之中。
文怀忠看着一地狼藉。
归仁镇是一处繁华的急诊,长达三四里的街道全部用青石板铺城。两侧的房子,多为木制三层或者两层建筑。只是张轩大军一过,遍地狼藉。
并不是说,张轩在归仁镇做了什么伤天害理之事。而是数万兵马路过,纵然张轩只是将各地士绅的粮食强征了过去了,并不没有怎么杀人,但也给地面之上带来极大的损失。
最少镇上稍稍有些办法的人,都已经到乡下躲避了。
大街之上,少了打扫的人,很多房子都变成空房了。自然看上去一阵狼藉,好像是鬼走过一样。
“说,贼人都去哪里了”文怀忠说道。
“大人,我不知道啊。”一个老头说道。
“伧啷”一声,长刀出鞘,刀锋的光芒闪过老头的眼睛。老头瞳孔收缩,站立不住,说道:“大人,我真不知道,我只知道贼人往南走了,往南走了,对,是凤阳,是凤阳,我好像听贼人说是去凤阳。”
“凤阳。”文怀忠的脸色顿时变了。
也没有空管这老头了,立即翻身上马,说道:“走。”
他一声招呼,带着身边百余骑掉头就走,离开了归仁镇,向东而去,他本就是奉路振飞之命,探查张轩所部的行踪,不过,张轩所部的骑兵不弱,文怀忠也不敢,跟着太急,只能坠在后面,从百姓口中得到一些消息。
只是他虽然官职不高,但也知道凤阳是何等的找能重要,二话不说,立即去回报路振飞了。
路振飞就在黄河东岸,也可以说是运河东岸,盖因黄河夺淮入海的缘故,这一段运河就是乘着黄河的河道。
得到消息之后,大吃一惊,二话不说,派人乘船往凤阳向马士英预警。
报信的人从黄河绕行洪泽湖,入淮河,到了凤阳城之中,这封警报到了马士英手中,马士英只是看了一眼,就扔到一边不去管了。
无他,消息来得太慢了。最少比张轩来的慢。
“淮河之上都准备好了吗”马士英问杨龙友说道。
“大人,放心,从淮河数百里所有船只都已经收拢到南岸了,想来张轩即便再快也不可能飞过淮河。”杨龙友说道。
“给我写一封书信。”马士英说道:“给路振飞,让他把运河上的水师全部给我弄过来,守住淮河。”
“是。”杨龙友说道。
马士英向路振飞求陆军的话,估计路振飞也弄不出来什么名堂,他手中的兵力都不多,但是水师却不一样,清江浦是明代北方有名的造船中心,不仅仅造槽船,还能造海船。从清江浦沿着淮河,也是黄河出海口,来往于辽东,朝鲜,日本的船只,大部分都是清江浦造的。
即便是现在支撑辽东战场的粮草,很多都是海运到辽东,而所用的船只,很大一部分都是来自清江浦。
而水师作战,虽然人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但更多是打得船,路振飞手中不缺船,即便临时组织一支大船队,控制住淮河一段,却是没有问题的。
“大人,可是黄将军那边该怎么办啊”杨龙友说道。
“黄得功。”马士英绞尽脑汁一时间也没有办法。
黄得功已经数次向马士英求援了。
黄得功与罗汝才做战,从来没有落过下风来,更多的时候是平手,毕竟黄得功所部虽然精锐,但是架不住人家人多啊。如此消耗下去,黄得功还没有撑不住,寿州城就有一点吃不消了。
寿州城之中更多是地方官组织的团练兵,之前曹营佯攻的时候,自然没有问题,但是当曹营用真格的了,寿州城就撑不住了。频频向黄得功求援。
黄得功不得不主动进攻,想办法派人入城支援。
不过,正中罗汝才的下怀。
罗汝才现在不想与黄得功打攻坚战,而想一口气将黄得功给吃掉。大军掉头南下。故而围绕着寿州城,双方打了一系列大大小小的战事,黄得功没有站到什么便宜,反而消耗更大了。
黄得功不得不上马士英求援。
要知道让黄得功这样要强的性子,主动向马士英请援,也就说明了,黄得功的局面艰难到了什么地步。
马士英也明白这一点。
&n
第三十四章 失败的渡河
第三十三章失败的渡河
烈日炎炎,几乎要将所有人都烤熟一样。
张轩身披铠甲坐在高头大马之上,目光扫过全场,数百人都被压在下面。
一个个光着上身,五花大绑,跪在地面之上,后面都有一个临颍营士卒,手中拿着长刀。阳光在刀锋之上流转,就好像是猛兽的目光,正要择人而食一样。
“时辰到了。”邓和说道。
似乎意思到自己的悲惨的命运,这些人纷纷大喊道:“将军,饶命,我们再也不敢了。”
“将军,饶命。”
张轩绷着脸,努力让自己面无表情,对邓和说道:“该给他们的给他们,送他们上路。”
“是。”邓和说道。
随即邓和下令,后面的刽子手们,都端了一碗酒说道:“兄弟,别喊了,军法如山,我们大人从来无二令,说杀你全家,就杀你全家,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你们就认了吧。来,喝了这一碗酒,早点上路,抢个好胎,下辈子不要活得像现在一样了。”
当然面对这样的劝酒,这些人有的能喝下去,又得喝不下去,这就便宜了刽子手,毕竟酒在军中是受管制的,等闲弄不到的。
张轩看到这里,不想再看,转身离去了。
随即身后响起一声接着一声的惨叫之声,开始行刑了。
张轩回到自己的大帐之中,坐在哪里好一阵子。
其实他有一点理解这些官军。
这些官军之前就是这样混日子了,从来没有指望打过仗,投降过来之后,也不过想混口饭吃而已,但是张轩训练行军强度太大了,这些人受不了了。在行军之中,还有好几个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死。不知道是得急病死了,还是累死的。
所以他们联合起来闹事,想张轩降低行军强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