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末求生记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名剑山庄

    与张轩共事时间长了,张质对张轩也生出一些感情来了,似乎将张质真正当成自己的族弟了。

    张轩被困夏邑,张质不发一言,并不是说他不担心张轩,不过觉得自己身在嫌疑之位,不敢乱说话而已。

    虽然他觉得马士英听到曹营大军东进的消息,决计不会纠缠于夏邑之地。张轩定然会平安。

    但是一时没有确切消息,他一时不能安心,此刻才算是安下心来,他沉吟一会儿说道:“我军行军速度并不算快,又是水陆并进。马士英定然快速调集大军南下阻挡我军。所选的地方,定然是寿州无疑。”

    “寿州”罗汝才说道:“为什么是寿州”

    张质说道:“淮水出河南之后,寿州我们军遇到的第一个沿河府县。而且寿州古成寿春,向来是淮西重地,故古人云:‘寿春,淮西之本源也。’无两淮,则长江被兵,无寿春,则两淮不足以守也。古来征战,南北征战,寿春都是首当其冲,且寿州州城也。国初编户四十三里,俨然是淮西大府,胜过汝宁府。足以支撑大军。且在寿州以北,有峡石山,此山夹淮而立,足称险要,山中旧有峡石城。分东西两城,夹江而立,两岸弓弩炮矢具下,足以封锁河面。“

    “想来,马士英不是无脑之辈,定派人夺此地。据寿州,而守峡石,我们如果不想放弃夹河而进的战略,就必须在此与之战。”

    张质话音未落,罗汝才大怒道:“何不早言,来人,让罗岱来了。不,不用让罗岱过来,立即派人传令,让罗岱星夜兼程,




第二章 徐州之败
    第二章徐州之败

    “殿下,臣有一事不知道当讲,不当讲”张质说道,他的语气只有一种理直气壮的感觉,他哪里是说在说当见不当见,而是再说,我一定要见。

    “不知道何事”罗汝才问道。

    罗汝才对张质也有了几分信任了。

    张质这一段时间的所有事情,都没有瞒得过罗汝才的,罗汝才不得不承认,张质的能力要比吉珪强多了。

    张质虽然只是三甲进士,但也是进士出身,在北京厮混过,对大明朝廷是如何运作的,要比吉珪强了不知道多少辈。

    张质一直在做事情,让罗汝才感受也颇深,理顺曹营上下。之前曹营战力不下于官军,但是此刻罗汝才才有一种自己就是官军的感觉。不再是草台班子了。

    所以对张质的谏言,罗汝才也是相当重视的。

    “如果大王身为吴王,当自重威仪。”张质说道:“否则当为小人所笑”

    “谁敢笑我”罗汝才冷哼一声说道。

    “殿下,当称:‘孤。’”张质说道。

    罗汝才一时间语塞。立即感到有几分头疼。

    他罗汝才从小土匪窝里面长大,从来不在乎什么礼节,但是张质却有一个致君尧舜上的心思,否则他堂堂进士出身,不能匡正君上,与小人何异他一直觉得曹营之中的很多乱象源头都是在罗汝才身上,比如下面的军官无视法纪之类的。故而他一心要消除罗汝才身上的匪气,怎么消除,就是用礼仪。

    当然张质也为罗汝才想过了,罗汝才出身如此,用太繁琐的礼节,定然不耐。故而张质就将很多礼节都删减了很多。但是对罗汝才来说,还是如紧箍咒一样的东西。

    而且罗汝才正是用张质的时候,不好说什么,说道:“我,不,孤知道了。”随即扶着额头说道:“孤吹了河风,有一点头晕,先生自去忙吧,孤回去休息一会儿。”

    随即逃也是的走了。

    正在淮河北岸行军的罗岱,接到命令之后,二话不说,就已经带着麾下数千马队,离开大队人马,东而去了。

    只是从此地到峡山城,还需要一两日的马程。

    在此之前,消息就先一步来到了夏邑。

    夏邑城下。

    自从马士英退走之后,张轩与袁时中紧张了两日,之后得到确切消息,曹营大军沿着淮河攻进凤阳府之中,这才松了一口气。

    随即张轩与袁时中碰了一个头,确定下来下面的行止,张轩一面派人与罗汝才汇报,另一面派出士卒,四出围剿官军残部,比如西到归德,东至萧县,南过永城,北到黄河这一带之中,都有两人的兵马在活动。

    说的好听是追缴官军残部,说得不好听,就是在打粮。

    毕竟军无粮则散,为了维持军心士气,很多事情都不得不做。

    这个时候,很多事情也都传到了张轩的耳朵之中,

    比如杨绳祖在徐州所做所为。

    张轩看过,心中暗道:“杨绳祖还是一个人才,在徐州居燃纠结了这么多人。”

    不过,张轩还没有高兴过来,后面的消息就接踵而来了。

    “什么吴家集大败”张轩大吃一惊,说道:“怎么回事”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杨绳祖的亲信杨老五,他说道:“杨将军汇合程继孔,王道善,以及张方造,纠集数万人马,与官军战于吴家集。官军以参议何腾蛟为首,麾下有丁氏家兵数千。以及有各部士卒过万。何腾蛟大破义军,并斩杀张方造”

    “怎么回事”张轩说道:“以杨将军之能,官军区区万人而已,怎么为其所败啊单单以数千骑兵对阵过万官军,杨将军不能取胜,也不至于大败吧。”

    “列阵之时,因为杨将军许诺官衔,程继孔,王道善,张方造这三个头领,都言各部骁勇无敌,不用杨将军出马,也能败敌杀何腾蛟。杨将军见官军人少,也就许了他们。结果,三名首领攻吴家集的时候,丁氏族兵忽然杀出来了,随即大败,张方造跑之不击,死于乱军之中,数万大军一朝崩溃,杨将军也不能挽回败局,只有撤退了。”杨老五带着几分苦笑说道。

    杨



第三章 袁时中的选择
    第三章 袁时中的选择

    “大人,大王所言未必能落到实处,这袁时中,程继孔,王道善等人,会这么容易为大人说用吗”张素等杨老五走后,立即进言说道。

    “我当然知道了。”张轩笑道。

    罗汝才写在所谓吴王令旨之上的不过是一行字而已,如果张轩真以为这一封令旨就能号令这些人,那只能说明一件事情,就是张轩太天真了。

    “大人,程继孔,王道善之流,不足为惧,大兵压境,自然臣服,事情的关键在于袁时中。”张素说道:“袁时中精兵过万,其势还在我军之上,不如,先下手为强。”

    一时间张素的脸色有几分狰狞之色。

    张轩笑笑道:“何须如此,袁大哥欠我一分人情,如今也该还了。”

    当然了,张轩有信心说服袁时中,不仅仅是他与袁时中的关系,还有袁时中现在所处的位置,官军与义军之间,根本没有回旋的余地,官军,闯营,曹营,他必须找一个投靠。否则等待他的就是三方共同打击。

    就如历史的袁时中,投官,官不纳,为李过所杀。

    “派人给小袁营传话,说我要去拜会袁大哥。”张轩说道。

    中午时分,张轩只带几个随从就进了夏邑县。

    此刻的夏邑县空了很多。

    小袁营不少人马也各处打粮去了。

    “三弟。”袁时中远远的迎了上来,说道:“我早就想与三弟大醉一场,三弟一直推脱军务繁忙,今日我们不醉不归。”

    “好。”张轩说道:“小弟,今日就听大哥的。”

    一进夏邑县衙后堂之中,却见一个女子带这仆役早已等候多时了。

    张轩见此女子看上去十**岁的样子,做妇人打扮,正是青春年少之色,却没有轻佻之色,反而有几分庄重之色。

    “这是----”张轩心中也有几分猜测。

    “这是你嫂子。”袁时中说道。

    “见过叔叔。”这个妇人应该被叫做袁杨氏,行了一礼说道。

    张轩立即抱拳下拜,说道:“拜见大嫂。”

    说实在的,张轩在明末混了这么长时间了。对很多礼节都熟悉多了,不敢说多精通,但是最少不会让人感觉失礼。但是现在这个礼节,张轩一时间拿捏不准。

    无他,这所谓的通家之好。表示亲近的一种态度。

    否则家中主妇不会轻易见外人的。

    袁杨氏只是露了一个面就下去了。只剩下袁时中与张轩喝酒。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张轩有些忍不住了,说道:“大哥对今后可有什么想法吗”

    袁时中苦笑一声,说道:“我知道,你今日所来必然有事,说吧,罗大帅给了你什么命令”

    张轩说道:“大帅已经是大顺吴王,天下兵马大都督。不过,他即便有什么命令,我也是大哥结义兄弟,大哥如果不愿意,我断然不会勉强大哥的。”

    “我念三弟你的情,说说吧。”袁时中说道:“罗大帅,不,吴王殿下,想如何安置我”

    张轩从袖中抽出那一卷吴王令旨,递给袁时中,说道:“大哥请看。”

    袁时中打开一看,没有怎么说,而是放在一边了。

    张轩说道:“我也不骗大哥,闯营与曹营之间的内情,大哥也知道,现在是闯不容曹,曹也不容闯,两者之间,犹如敌国,大王用我之策,先下江南,以为根基之地,此次共凤阳,意不在凤阳,而在江南,只是不拔了凤阳镇,勇卫营,是无法饮马长江的。当初我与大哥有约定,如果觉得得遇明主,可互相扶持,我不敢说大王是明主,不过,如果大王能得了江南,至少是一个偏安的局面,世事难料,谁知道将来谁能走到什么地方啊只能走好眼前的路了。”

    张轩拿起酒杯一饮而尽,说道:“言尽于此,大哥好好想想吧,如果大哥愿意,明日与我一起开拔,进军徐州。如果大哥不愿意的话。我明日单独离开夏邑。也算是你我兄弟一场。”

    “大哥,你好好想想吧。”张轩将酒杯放在桌子之上,退后一步,行了一礼,随即走了出去。

    袁时中没有送张轩,而是一只手反复摩挲这一卷吴王令旨。

    说实在的,在看到罗汝才的命令的时候,他心中是有几分恼怒的。

    毕竟他袁时中在攻开封的时候,还是与闯营,曹营,三足鼎立,而今却将他归属于以前的小弟下面。

    &n



第四章 何腾蛟调任湖广
    第四章 何腾蛟调任湖广

    徐州府衙之中。

    一个身材看上去有几分黑瘦的人,坐在太师椅之上,手中拿着吏部的调令。脸色有些难看。

    他就是何腾蛟,何腾蛟是贵州人。

    何腾蛟叹息一声,有带着贵州口音的声调说道:“可惜徐州之事,没个结果。”

    “大人,何必如此,圣意如此,做臣子的只有遵命,且陛下也正是看中大人,才派大人去湖广,而今湖广贼势百倍于徐州,徐州区区小贼,不过尔尔。还请大人速行。”一个身穿飞鱼服的锦衣卫说道。

    “本官知道了。”何腾蛟淡淡的说道。

    这个锦衣卫知道自己不受待见了,也知趣的说道:“下官告退。”

    何腾蛟起身让师爷去送一下,随即面对调令,感到头疼起来了。

    何腾蛟刚刚聚合万余之众大败徐州土寇,还没有想到消息还没有传到北京,北京那一位就给他调动位置了。高升为湖北巡抚了。

    前任湖北巡抚宋一鹤,是杨嗣昌的门人。因为杨嗣昌的父亲名鹤,故而宋一鹤投贴杨嗣昌的时候,就自称宋一鸟,而且是举人出身,以善于剿贼著称,一路升到巡抚一职之上,虽然被人鄙视,但也不能说是无能之辈。

    不过,死在数月之前了,被左良玉给卖了。

    宋一鹤防守显陵的时候,也就是嘉靖皇帝他爹的墓,被罗汝才所杀。

    从此之后,湖北巡抚所任时间都不长。

    故而崇祯准备挑选一名干臣过去,崇祯挑选的干臣就是何腾蛟。

    何腾蛟的履历相当可观,也是举人出身,担任过南阳知府,在南阳知府任内,击贼有功。还从巡抚击贼,获得四百首级,声震朝野,被迁为兵部主事,怀来兵备道调口北道。

    口北道在什么地方

    就是北京北边长城一带。

    然后因丁母忧而去,朝廷一直有人推荐,甚至崇祯还下旨夺情过,但是被何腾蛟封还了。

    像这样打过流寇,守过边关,对兵事之上有经验的大臣,崇祯自然要重用了。

    起复后,第一人官职就是兵备淮徐。他一上任立即着手平贼。

    小捷不断,又与吴家集一役,将程继孔三人的脊梁骨给打折了。

    不过,他也知道,不能斩草除根的话,恐怕会死灰复燃。

    只是他也知道,皇命以下,他也耽搁不得。而且湖广之事,也是相当急迫的。

    他从邸报之中得知,五月中,张献忠已经攻破武昌城,沉楚王一脉于江中。

    又失陷亲藩。湖北的大小官员都被牵连了。

    他必须立即过去想办法收拾残局,越快去越好。还真是兵事如火。

    “收拾东西。”何腾蛟说道:“今夜出发。备马。”

    “大人。”师爷问道:“我们乘船南下,走运河,不是更快一点吗”

    从徐州上船,直接走大运河,入长江,去湖北最顺了。

    “我必须去见一见马大人,现在徐州这局面,也只能让马大人想办法收拾了。”何腾蛟说道。

    何腾蛟与马士英说起来还算是同乡,何腾蛟对马士英不像其他人那样抵触。

    正如,何腾蛟所想,徐州这个残局非要马士英来收拾不可。

    何腾蛟接到的命令是即刻出发,不用与继任做交接了。但是如今的战事平贼之事,正在收尾阶段,如果用人不当,很可能前功尽弃。

    即便是新任兵备道是一个能臣,他也不是那么容易理清徐州这里的情况。
1...139140141142143...63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