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末求生记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名剑山庄

    即便是罗汝才本人与曹营一些老人,也是关系不错的,就比如着顾君恩,当初也算得上过命的交情,只是现在连话都不能好好说了。

    “说说,我该知道什么”罗汝才说道。

    “孙传庭蠢蠢欲动,陕西方面传来消息,大抵不在本月,就在下月,最迟不过七月间,孙传庭必然大举出关,征伐襄京,朝廷大军本月之内,就要大举北上,布防秦豫交接之处,陛下想让我问您一句,您准备何去何从”顾君恩说道。

    吉?的死对曹营最大的影响是什么是情报系统的缺失,这个时代情报系统其实并不正规,大多是靠私人关系,吉?在义军之中资历老,再加上是罗汝才的谋主,故而在四方义军之中也吃得开,如此一来各地的义军也都给面子,因此吉?才能及时得到各地的消息。

    只是吉?一死,代替吉?的是张质。张质固然是进士出身。但是进士这个名头在义军之中却是吃不开的。

    此刻曹营的情报就很明显的比闯营慢上一拍,闯营得知情报之后,已经派出使者到汝宁了,而张质却才刚刚得到情报。这就是其中区别。

    罗汝才心中微微一叹, 此刻他心中转了一个弯,才明白,这个朝廷大军,不是大明朝廷的大军,而是大顺朝廷的大军。

    “我在汝宁待着怎么样”罗汝才说道:“给你们做后劲,如果战事不利,也要上前支援一二如何”

    “东王何必相戏”顾君恩脸上的笑容也变冷了,说道:“如果东王真的如此想,陛下北上的第一站,必然是汝宁无疑。”




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自成低头
    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自成低头

    五月的天气很热,但是进入大顺皇宫正殿之中,却有一股凉意。x

    好几个冰盆摆放在大殿之中,将大殿之中的温度一下子拉下来的好几度,外面的知了之声,似乎也低沉起来。

    在登基大典之上,李自成启用了不少襄王府的太监了操办礼仪之事,有几个太监有功劳,再加上李自成不耐襄王府的庶务,高氏也没有管理高门大户的经验,就提拔了几个太监协助高氏。

    真应了那一句话,小人甜如蜜。

    就那些这些冰盆来说,李自成本不想要,不过耐不过太监的说法,他们说,这些冰块都是去年冬天备下来的,即便不用,也是会化掉的。如此一来,还不如陛下用了。

    再说,陛下不用,又怎么能分给其他将领。

    李自成听得有道理,也就在自己身边摆了几盆,其余的都分给了大臣将领们,每一个人分到都不多。

    只是此刻这些人都觉得这大殿之中,很是阴冷。

    不知道是这几盆冰块的问题,还是李自成的问题。

    自从李自成看了顾君恩从汝宁送过来的书信之后,脸色就阴沉之极,好像是谁欠他多少万两银子一样,一支独眼之中,寒光闪烁,几乎要杀人的样子。

    “陛下,不知道顾大人传来的是什么消息”牛金星沉吟了一会终于忍不住发问了。

    “你自己看。”李自成随即将手中的书信扔了下去。

    牛金星看过之后,眼睛之中精光闪烁,随即递给了李信。

    “陛下。小不忍者乱大谋。”李信看完之后,立即说道:“事有轻重缓急,只需击败孙传庭,收西北之兵,席卷九边,势压天下,到时候罗汝才如何能抵挡大军,到时候再报此仇不迟。”

    “李军师,未必太过分了,所谓主辱臣死,身为臣下,岂能让主上受如此大辱,臣以为当尽起襄阳之兵,逼近汝宁府,曹操不过声厉色荏而已,在我大军之下,他定然不会有其他办法,只有乖乖的撤走。”牛金星朗声说道。

    “陛下,如此一来,曹营与我们的矛盾也就大白于天下了,到时候天下人如何看襄京朝廷。陛下恐怕也会威望扫地啊。事已至此,当戒急用忍。”李信说道。

    “李军师此言差矣-”牛金星说道。

    “好了。”李自成说了一声,他的声音犹如低吼一般,说道:“罗汝才想要的,朕给他,不过,他总不至于让朕去汝宁当面道歉吧。叫过儿来,我手书一封,让他代我走一趟吧。”

    李信说道:“陛下英明。”

    牛金星咬牙切齿说道:“悔不当初在襄阳结果了罗汝才。”

    李自成没有说话的兴致了,随即拂袖而去。

    牛金星心中暗暗得意。

    他接到书信的第一时间,就知道,这一件事情不能用强,最好答应下来,但是他也感受到李自成的情绪,李自成此刻就好像是一座即将喷发的火山,无数怒气都在地下流淌。

    他立即决定,不能自己去触李自成霉头,故而让李信先开口,随即扮演一个忠心耿耿,主辱臣死的忠臣形象。

    “等着吧。”牛金星心中暗道:“李信,总有一天,我会让你好看。”

    随着闯营势力扩大,牛金星也慢慢的揣摩到李自成的一些心思,牛金星身后代表的是士林一脉,而李信身后却是河南诸寨人马。即便上闯营在河南地面上的统治,都是通过李信建立起来了的。

    李自成似乎有意让他与李信相互制衡。

    牛金星想通这一点之后,就知道想扳倒李信,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不管多漫长的过程,都要从一点一滴做起,牛金星暗道:“李信自以为忠言逆耳的行为不改,总有一天,会让闯王厌弃的。到时候就是我机会。”

    李自成不知道牛金星的心思,他心中早已被怒火填满了。

    他来到后院的一片竹林旁,忽然拔出了腰刀,一刀砍在一根竹子之上。两指宽的竹子挡不住李自成的刀锋,被一刀砍倒。

    “我如今已经是天子,区区罗汝才敢如此对我”

    李自成步伐不变,长刀反手再次斩下, 这一次长刀轮圆威势想当之大,一连数根竹子全部被砍翻。

    &nb



第一百二十章 撤围
    第一百二十章 撤围

    从四月下旬到五月下旬的围城,让张轩所部的粮食迅速接近了警戒线。x顶 点

    即便张轩下令在营中所有的空地之中,纷纷种上蔬菜,并屡次派出士卒去营外挖野菜。军中士卒伙食,也演变成了野菜粥。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野菜粥之中,粥的成分也在慢慢的减少。

    即便如此,为了这些野菜,张轩所部也付出了不少代价。黄得功绝对不会坐视张轩所部在营外自由活动的,但凡张轩有士卒出营,黄得功也就派出士卒相对。

    刚刚开始,双方还想想花招,比如伏击了,比如骑兵忽然突击了。

    不过,张轩与黄得功都不是笨蛋,特别是张轩谨慎惯了。根本不会让士卒离开大营多远,而且他还抽调了营中所有马队,大概有三百骑上下,由秦猛带领随时准备接应。

    数次伏击黄得功见占不了什么便宜。

    也就熄了占便宜的想法了。

    张轩每每派一哨五百人出去,而黄得功也会派一个把总带五百人迎战。

    双方在两军虎视眈眈之下,奋力拼杀。直到一方不支,撤退为止,由于后面都有大军接应。也不能过分追击,很容易陷入对方的埋伏之中。

    这样的制衡之下,张轩与黄得功的较量,反而有几分春秋之风。

    其实这样的战斗,对张轩来说并不是太划算。毕竟他比官军人少,而且得不到补充。死一个就少一个。

    但是在整个战事之中,却不能如此看。

    守城战,最忌闷守。因为很多人困在狭小空间之中,时间长了士气就维持不下去了,在张轩的印象之中,当初开封城之中,也时不时的抽调士卒下坠城偷眼,最大一次,还斩获闯营一百多个首级。

    袁时中对此也十分清楚,他也常常抽调小袁营各部出战,不过,与张轩所部与黄得功所部胜负近半相比,小袁营几乎没有打赢过什么仗。

    每次交战的时候,大营之中不执勤的士卒纷纷站在寨墙之上,大声喝骂,或者高声助威。

    在张轩看来,有一种看球赛的感觉。

    不过,这场相当血腥,毫无花哨的比赛,即便有两边士卒压阵,很少有大胜,或者大败,一方撑不住撤退,另一方不敢追击,但是彼此的伤亡也相当不少。

    对张轩来说,并非没有益处。

    张轩对麾下将官的了解,大多还在营一级,至于下面哨官,只是知道人而已,对于他们的指挥作战的风格什么的,并不是很了解。

    但是在这一场场细碎而密集的厮杀之中,张轩一点一点的了解自己麾下的将领,哨官一级,也有好几个英才,比如张元海,张元海就不用说了,前文早就说过了。

    沈茂却是西平营的一个哨官,给张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毕竟西平营数败之下,而今不足一千五百人了,沈万登又因为断臂不能上阵了,沈茂是沈万登的家丁出身,纠结西平营剩下的精华,居然打赢了黄得功所部一次。

    不过,张轩也看得出来,沈茂之所以打赢,并不是西平营的训练有多好,而是仇恨。

    其他营中,临颍营之中,未必都是临颍营,南阳营之中,未必都是南阳营,保定营之中,也未必都是保定人,而西平营却是实实在在西平人占据了绝大多数,又是沈万登引入军中的,不知道多少人沾亲带故,一下子折损了将近一半,何止沈万登伤痛不已,不知道如何面对江东父老,而西平营之中,也是哭声一片。

    沈万登以此激励士卒。西平营之中几乎每一个士卒都带着几分报仇雪恨之心。

    这股哀兵之气,硬生生的将黄得功麾下一部给压了下去了。

    张轩见此,心中生出几分欣喜,暗道:“如果西平营能从上次大败之中走出来,我估计麾下又多出一支可战之兵。”

    一个营能不能战,其实也之其中有没有数百老卒支撑,如果有的话,只需磨砺几战,就能拉出来打了,而西平营之所以羸弱,就是因为少了老卒的支撑。

    保定营之中,王进才麾下的保定军官,而南阳营之中,也有张轩支援给曹宗瑜的南阳子弟,只有西平营是以沈家家丁打造的,高下立辨。不过,如果单单训练的话,想让一个新兵变成老兵,是相当困难的。

    但是在战场之上,却是效率最高的学习方法,只是太残忍了一点。

    &nb



第一章 淮河之上论形势
    第一章淮河之上论形势

    从汝水进入淮河之中,水面顿时变得开阔起来了。正处于落日融金之色,片片金光洒落在河水之中,波光鳞鳞,好像无数金子在河面之上跳跃。

    淮河平均宽度大概在一两里左右,似乎是因为数百艘拥挤在河面之上,从上空看下去,有一种浩浩荡荡的感觉。

    似乎是因为淮河常常的洪水泛滥的缘故,在淮河两岸都是大片大片的荒滩,有的地面是砂石比较多,就是一片沙滩。但是更多的地方,无数绿色的生物顽强的生长着,大片大片的绿色渲染着生命的活力。

    如果仔细看得话,在这一片绿色之北,有无数烟尘掀起,好像是一道滚滚的狼烟,沿着河岸向东而去了。

    这就是曹营的大队骑兵在夹河而下。

    周辅臣在汝宁收集了数月船只,也不过弄来大大小小的船只几百余艘而已。这里毕竟不是江南,大乱之后,船只本就不多,大船不过百余艘而已。

    所以军中辎重步队大多都乘船前进,而大队人马,还有一些步队也在岸上行军。

    如此一来,速度并不快。

    其中最大的一艘船,是一艘三层楼船,正是罗汝才的座船。

    这一艘船,是一座官船。被周辅臣收拾了收拾,给罗汝才当坐船。

    罗汝才本不想用。

    但是他不得不承认一件事情,他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了,虽然在外人面前强撑着。起居无恙。但是却承受不住,骑马赶路了。

    只是能将让罗玉龙与杨承祖分别统领中军与左军,而坐镇船上,看押辎重,与步队。

    大明朝廷的水师,早已烂成渣了。

    如果在长江之上,有没有战力不去说,至少有成建制的水师。但是在海河之上,却是连能摆架子的水师都没有了。

    当曹营大军南下的消息传来,声威震动数县,特别是颖上,霍邱两县,更是震动非常。

    罗汝才就派出两支偏师,分取两县。

    刘汝桂已经来报,颖上县已经拿下来了,颖上县令根本没有与城池共存亡的想法。

    等曹营偏师到了颖上城下的时候,早已不知道逃到什么地方了。

    如此一来,刘汝桂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一县。

    此刻罗汝才就拿到了刘汝桂的捷报。

    罗汝才将这一封书信放在身后,负手而来,任浩荡的河风吃起的他长袍,灌满了披风,看在天边的落日说道:“张先生。颍上县已下,想来霍邱县也不远了。这两处都需要你来安置人手了。”

    罗汝才这一次打仗与之前的截然不同。

    兴得是堂堂正正之师,纵然夹河而进,也走得不徐不急,并分兵略定各地,分置官员。

    绝非之前,抢一把就走的态度。

    “请殿下放心。”张质说道:“臣已经抽调了汝宁文员百余员之中。都是经过臣细心调教的,使一县大治,或许不能,但为殿下守一县之地,却是不难。”

    为了这个目的,张质已经将汝宁各级文吏都抽调一空了,否则王度也不会以区区之身,荣升一府知府了。

    就罗汝才本身来说,他对治理地方,也是两眼一抹黑,指望他有什么具体的建树,也是很难。

    只能任张质施为了。

    “那就偏劳张先生了。”罗汝才说道。

    “为殿下做事,是臣的本分。”张质毕恭毕敬的站在罗汝才身后。

    “我这才叫你来,是有一件事情,和你商议一下。”罗汝才说道:“张轩已经派人来信,马士英大军从夏邑退却。只是右军与小袁营,兵马疲惫,不敢再追,派人请教行止。你觉得让张轩如何带队与大军汇合,还是另做偏师”

    张质听闻张轩无恙,心中也暗暗松了一口气。
1...138139140141142...63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