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末求生记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名剑山庄

    枪头是直接铸出来的,虽然这样的枪头有一些粗糙,但是速度快。打磨一下,也是光彩照人,当然打磨一事,匠作营的工匠不足,就分给各士卒了。

    这么多枪头出来,张轩首先要做的是,给所有标枪都换上铁头。

    然后就是长刀。现在工匠营之中,数百工匠都是专门打造长刀。

    “将军你看,这是我按照你说的办法,打造出来的明光凯,请大人试试。”王大炮一边说,一边令左右抬出一具盔甲。

    所谓的明光凯是什么其实是一具板甲。

    不过张轩告诉王大炮的时候,却说是唐代的明光凯。

    王大炮也是没有什么见识,张轩说是就是了。当然他即便有这个见识,张轩说是,王大炮也绝对不会说不是了。

    不过,

    张轩看到这个铠甲的第一感觉,就是沉。

    因为张轩看见这个铠甲即便是在架子之上放着的,也要三四个人抬着。只是王大炮既然做出来了,张轩无论如何都要试一试。

    张轩对自己的安全从来最重视不过的,在战场之上只有一具上好的棉甲护身,虽然这棉甲上面钉着铜钉,胸前还有一个好大的护心镜,但是依然让张轩有一种不安全感。

    张轩被张元海将一件件铠甲给绑在身上,又穿上铁靴,顿时觉得自己身上好像被压了五指山下了,沉重的呼吸都不舒服。说道:“卸下来。”

    “是。”张元海立即与身边的侍卫一并动手,将这盔甲给卸下来了。

    “这太沉了。”张轩拿起胸甲一看,铁甲相当之厚,最少在一厘米上。怪不得张轩穿上去之后,感觉呼吸困难,行动不便,敢情不是张轩太弱了,而是这铁甲太重了。

    “不能薄一点,最少比这个薄上一半。”张轩问道。

    “行。”王大炮咬着牙说道:“要这么薄的铠甲,还要能保护远距离火枪射击,定然要百炼钢不可,只是需要时间。还请将军给属下一些时间。”

    张轩听过有些失望,心中暗道:“真不知道别人是怎么攀科技树的。果然是一些问题都是材料学的问题。”

    要轻便的大炮,没有问题,但问题是先要有钢。

    要耐用的火铳,没有问题,但问题是先要有钢。

    要坚固的板甲,没有问题,但问题是先要有钢。

    “到底怎么才能大规模炼钢啊”张轩心中暗道。仔细想想,不过有三两个不清晰的概念而已。一时间也说不清楚,只好鼓励王大炮说道:“我信得过你,尽管去试吧。明光凯的事情先放一放,努力想办法,多炼出钢铁来。”

    “还请将军令请高明吧。”王大炮犹豫了




第四十一章 袁时中的困境
    第四十一章袁时中的困境

    “五万人,最多只有五万人。m.xx”袁时敏说道。

    张轩心中暗道:“这才对吗。”

    不过,即便只有五万人,张轩也不敢有一点小窥。

    先说马士英,马士英在后世名声并不是太好,但是他能联合四镇拥戴弘光登基,可见他对军方是很有影响力了,不用看别的,单单看现在马士英麾下的将领,所谓江北四镇,刘泽清,刘良佐,黄得功,除却高杰之外,都已经在了。

    可以说,这样说。

    南明军的主力,也就是马士英的凤阳军,左良玉的左部,还有高杰带过来的秦军残部了。

    “细细说来,一一个说。”张轩招呼袁时敏坐下,一伸手让郑廉上茶。

    袁时敏喝了一口茶,似乎发现与张轩哭哭啼啼一点用处都没有,故而老老实实的说了起来。道:“马士英麾下有千余贵阳兵,是马士英从贵阳老家带过来的,虽然没有见过上阵,似乎是西南狼兵,勇不可当。而金声桓其实侯恂向左良玉求来的,侯恂求左良玉求援,左良玉回信说:‘情非得已,碍难从命。’不过也不什么一点援兵没有派出来的,就派出了金声桓部,不过,金声桓部不能从河南直接北上,绕道凤阳的时候,侯恂就已经被罢职下狱了。故而马士英直接上书朝廷,将这五千精兵全部接管了。刘泽清,将军也是交过手的,却不知道刘泽清在渡河一战,虽然战败,损失惨重。但也博得敢战之名,得朝中喜爱。故而刘泽清部得到了极大的补充,现在最少有万人之师,而且都是精兵,再有就是刘良佐了。刘良佐也是将门出身,去年同黄得功一起,大破黄虎。常骑一匹杂色马,勇不可当,所部也有万众。最大的一股力量,其实就是勇卫营,卢九德为提督太监,黄得功为主将,乃是皇帝的近卫出身,最是能战,数量也在两三万之上。他不是黄得功更是一头猛虎,不可争锋。”

    张轩喝了一口茶,说道:“说说王汉又是怎么回事”

    袁时敏似乎被张轩的镇定所感染了,说道:“王汉是新任河南巡抚,去年到任,去年下半年一直在堵黄河缺口。也在练兵,在腊月出兵东进,进攻归德。麾下有卜从善的山西兵,还有他自己抚标,人数不多,但也是敢战之辈。”

    张轩一听,对王汉有几分好感了。

    全天下人都之北京那位是什么性子,但是王汉还能慢条斯理先堵黄河缺口,再攻袁时中。可见此人心中自有轻重。

    “那刘超是怎么回事”张轩问道,很多情况张轩只是有所耳闻,不过,他一听双方的兵力对比,就知道一件事情,那就是这里的变数就在刘超,张轩不知道袁时中有多少人马

    袁时中人马精锐的也不过那一两万,其他人再多,恐怕也挡不了黄得功一击。他能坚持到现在,一点有人帮助。这个人大概就是刘超了。

    “刘超是一个老将,在天启年间曾经征过西南。也算是宿将,永城是他老家,见这世道乱了,他上书请战,上面准了,他召集子侄数百人,整合当地百姓,就有一支大军。有了兵就变得骄横起来,有一个御史与他不对付,具体什么原因,也没有弄清楚,反正他杀了那个御史,也就没有退路了,与我大哥联手造起反来。刘超还真有几分打仗的手段,我东攻不克,归屯夏邑,刘超据永城老家,互为掎角之势。马士英即便是汇合了王汉从东西两面来攻,一时间未必能拿下来。”袁时敏说道。

    张轩说道:“那你这么着急的求援干什么”

    “刘超有变。”袁时敏说道:“听说刘超在西南的时候,与马士英交好,知道刘超起兵是迫不得已。愿意待他在朝中疏通,让皇帝老儿饶了刘超的罪,让刘超戴罪立功。大哥一听这消息,就知道不好,如果永城被官军拿下的话,夏邑根本挡不了多久。”

    张轩心中一动,忽然想起刘超这个名字,他并不是第一次听说了。而且不是从别的地方听说的。是从傅宗龙的手记之中。

    傅宗龙的《玉带编》之中,也不是光写行军打仗的事情了。其中刘超这个名字不过带了一笔。但是张轩更确定的是,马士英虽然家在贵阳,但是天启年间平定西南乱事的时候,马士英没有参与进去。

    所以刘超应该与马士英之间没有什么关系。

     



第四十二章 张轩的思量
    第四十二章 张轩的思量

    初春的天气,本来就有一点冷,冰冷的水珠从张轩的脸上划过,让张轩整个人打个激灵,觉得更加清醒起来。m.xx

    “怎么办救还是不救。”是一个不容易做出选择的事情了。

    战场与赌场,有相似之处,在入场之前,就要先清点好自己的筹码。

    张轩手中的筹码,王牌主力临颍营,开路先锋马队,训练扎实南阳营,平平无奇保定营,滥竽充数西平营。即便全军出动也就一万三千人左右。但是他真能对付得了马士英麾下的一群人吗

    很抱歉,人与人是不一样的,如刘洪起那厮,不管几万人,张轩一个营就包打。但是面对,刘泽清,刘良佐,金声桓,黄得功,这样的阵营,张轩可不敢有一丝怠慢。

    毕竟每一个能在历史上留下姓名的人,都有其过人之处。张轩自忖,如果面对这四人其中一个,他敢上前一战,说不定能打赢,但是面对四个,张轩所能做的也不过是与袁时中一样,坐困愁城,以待天下之变而已。

    “不过,还好马士英身上有一个重大的责任,让他不能将所有的兵力都投入归德战场。”张轩想到。

    这个重大的责任就是凤阳皇陵,是历任凤阳总督必须承担的。

    打多仗,不过胜多少次,一但皇陵有失,下场也是可以见得的。要不是这个原因,张轩恐怕袁时中根本无法维持下去。

    如果说少张轩在小商桥之役险死还生学到了什么,那就是学到了,任何事情都不要想当然。

    马士英固然因为兼顾皇陵,也忌惮李自成,不敢轻易西进,但也不是张轩区区一万多人可以击败的。

    但是不救可以吗

    且不说张轩与袁时中的结义之情,乱世之中,这些情分都是虚的,单单说张轩想在乱世之中有所作为,凭借手中万余人马,底子实在是太大的了,而且现在如今已经是崇祯十六年了。

    距离崇祯十七年的大变局,也不过四五百天了。

    这一段时间,就是什么意外的事情都没有,全部给张轩练兵,张轩能有练出多少兵,更不要什么说,什么物资都短缺。兵员,粮草,兵器,都需要张质自己筹备,还要兼顾所辖之地的民生。总不能竭泽而渔,活活的下面的百姓给饿死吧。

    纵然张轩自诩心坚如铁了,但也做不出这样的事情。

    “妇人之仁的名头,大概要跟我一辈子了。”张轩一边苦笑,一边用粗布擦了一下脸,这种农家所织的布匹,远远不如后世的纺织品柔和,他用力过猛,只觉得脸上火辣辣的疼,感觉有一点擦伤。

    张轩坐在官帽椅上,头微微枕在靠背之上。

    自己的力量不行,襄阳之变又不知道什么时候要发生,他要抛弃李自成这颗大树之后,必须与人抱团才能这个世道之中活下来。

    与谁抱团,或者说,谁是能合作的盟友。

    除却袁时中,还有谁啊

    袁时中一死,不仅仅张轩在义军之中的名头会有所损失,来张轩将来独立发展的一个重要盟友也折了进去,他心中暗道:“不应该啊,我可是记得,袁时中是李自成在襄阳之变后,派李过击败的。怎么忽然变成这个样子了,难道我劝说袁时中坚定立场,引起了连锁反应”

    张轩随即不去想这个了。

    明末清初的历史本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很多东西,后世所知道的未必是对的。而且张轩的历史不过是有一个常识而已,至于历史细节,他也搞不清楚。

    “报。张知府,罗统领,王营官,邓营官都已经到了。”张元海说道。

    “曹宗瑜到了没有”张轩问道。

    “没有,遂平到这里,即便是快马也需要一阵子。”张元海说道。

    “将所有的情况都告诉他们,等曹兄来之后,再议事。”张轩说道。

    “是。”张元海说道。

    这个时候,张轩迫切想一个能在军事之上给他建议的人。这个人不是别人,就是曹宗瑜。

    张轩在里面闭目养神,思考这种种可能,而其余几人,也得到消息之后,在外面来回踱步,一时间也没有说话的性质,所有人都在等曹宗瑜,而曹宗瑜现在在什么地方

    在路上。

    &nbs



第四十三章 求援
    第四十三章求援

    张轩似乎有意给曹宗瑜一些思考的时间,将目光看向张质。

    张质悠悠一叹,说道:“下官不谙兵事,此事只觉得如同乱麻,理不清头绪,将军问我,那是问道于盲了。”

    张轩不知道张质是真的不谙兵事,还是假的不谙兵事,反正张轩本人都没有想从张质哪里得到一些有价值的建议。

    张质这边不说话,罗岱就忍不住说道:“不用问我老罗,打的话,让我老罗为先锋便是,不打的话,我老罗回去睡觉,这打不打的问题,不要来问我,问我我也不知道。”

    张轩心中暗道:“罗岱这一辈子充其量不过一个斗将之才了。”

    “没问你,你老老实实的听着便是。”张轩说道。

    随即张轩又将目光看向了王进才,王进才立即说道:“属下对将军之命是从。”

    也就是说,你让我打哪里,我就打哪里,但是让我出主意,就算了。

    张轩知道,罗岱是真没有主意,而王进才却是未必了,他老油条的性格,即便是有了想法,也会藏上一手。不会轻易表态。

    张轩又看向邓和。

    邓和说道:“如果去救夏邑的话,我建议先北上攻王汉,以大军急行军百余里,打王汉一个措手不及,最好用马队踹营,步对埋伏于一侧,定然能大获全胜。”

    张轩一听邓和的话说,有一种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的感觉。邓和能说出这番话说来,足见他在行军打仗之上,大有长进。张轩带着几分鼓励说道:“之后如何”

    “之后”邓和卡壳了。一时间说不出来了。

    因为这一件的事情重心在于马士英。不在王汉,王汉整合河北乌合之众,有了一两万人马,但是并不是归德战局的关键。

    不解决马士英,或者解决马士英麾下一部,张轩根本不可能将袁时中给救出来。

    张轩也看出来马士英的安排,马士英定然是想先解决刘超,再来解决袁时中,其中也有讲究。

    袁时中乱起也有几年了,朝廷之上,也都见怪不怪了,但是刘超之乱不一样,刘超是朝廷的将官。

    还是曾经的河南武举第一,官至遵义总兵官,是大明体制中的高级将领了。

    这样的人不效忠朝廷,反而起兵谋反,用现代的话说,就是影响太坏了,必须从严从重处理。

    比起刘超来,袁时中就可以放一放了。

    反正这年头流民起事,满朝文武都已经习惯了。

    “将军。”曹宗瑜说道:“邓和的意思未必不行。大军迅速北上,先破王汉,再接应袁将军,在马士英来纠缠在永城的时候,接袁将军南下,想来马士英忌惮闯王,不会猛追,基本追过来了,在汝宁打这一仗,也好过在归德打。但是其中有几个问题。”

    “第一,马士英进行到了什么程度了。我们基本现在出兵,到达归德府境内,也需要数日。会不会出现,我们到了那边,永城的战事已经结束了。我们救不了袁将军,反而将这给陷进去了。”

    “第二,闯王如今在湖广攻城略地,好生痛快,马士英会不会已经接到督促西进的圣旨,会不会马士英攻永城,夏邑,只是西进的前奏,最后他扫清障碍之后,一定会提兵西进,攻闯王之背,解决湖广之困。如此一来就不是袁将军部,与我部能够解决的了。”
1...107108109110111...63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