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秦皇纪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殷扬
“信陵君虽然逃走了,他已经没有军队了,成了丧家之犬,无关紧要了。”秦异人接过话头,道:“魏国,他是回不去了,只能亡命天涯。再说了,等这一仗过后,我们向君上上书,秦国发出国书,全天下追杀他,我就不信,他还能活命?”
“没错。信陵君,你就等着成为第二个魏齐吧!”众人异口同声的道。
信陵君夺了二十万魏军,击杀了晋鄙,魏王无论如何不会饶过他,魏国他是回不去了。若是秦国再发出国书,全天下追杀他,谁敢收留信陵君?信陵君一定会步魏齐的后尘。
“立时发兵中牟!绝不给五国之军逃走的机会!”王陵重重点头,大声下令。
一声令下,秦军立时集结起来,直奔中牟。
此时的秦军,人人浴血,浑身上下全是鲜血,跟个血人似的,成群结队的直奔中牟,不再是黑色的浪潮,而是红色的浪潮。
xxxxxxxx
中牟,联军营地。
春申君的中军大帐,项燕正在忙碌,谋划与秦军一战。
春申君端坐在这自己的宝座上,正在享受美酒美食,两个漂亮的使女侍候得他舒舒服服。
楚国美食,兰陵美酒,南国佳人,这享受太高档了,春申君眼睛一眯一眯的,很是受用。瞧他这副样儿,哪里象是在出征打仗,而是在旅游似的。
山东六国的王公贵族出征,都是前呼后拥,奴仆成群,他们不是打仗,是出门旅游。春申君已经够穷奢极侈了,不过,还有人比他更会享受。据说,魏国公子昂出战河西,与商鞅对战之时,更会享受,他每天要吃逢泽麋鹿。
逢泽麋鹿是魏国都城大梁附近逢泽湖的特产,味道鲜美,是公子昂的最爱。他出征河西之时,就要他的夫人每天派人在大梁府里把逢泽麋鹿精心烹好,再派人快马千里传送到河西。
这种事情,若是在秦国,就是有十颗脑袋也不够砍。在山东六国却是司空见惯,这是山东六国被秦国压着打的一个重要原因。
“项燕,你谋划此战,甚是辛苦。来,痛饮此爵。”春申君把手中的青铜爵朝项燕递去。
项燕眼里闪过一抹厌恶,却是无可奈何。燕项是真正的铁血军人,他天生就喜欢兵道,喜欢上战场杀敌,对于春申君的所作所为,他是深恶痛绝。然而,春申君是令尹,位高权重,他就是想管也管不了,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谢令尹美意,项燕谋划之际不能饮酒,还请令尹谅解。”项燕婉拒。
“哼。”被项燕拒绝了,春申君很是不爽,脸色一变,就要发作。
然而,就在这时,只听惊天动地的声音响起,地动山响,如同地动似的。
“这是怎生了?”春申君大吃一惊,不再理会项燕。
“禀令尹,信陵君被秦军伏击了,秦军正在围歼魏军。”就在这时,一个斥候快步进来禀报。
“啊!信陵君中计了?”春申君如同炭火掉进裤裆烧了他的**似的,一蹦老高。
“这个信陵君,那峡谷是最佳设伏之地,我们已经提醒过他了,他竟然还不小心,依然中计了,蠢!”项燕眼睛一翻,精光暴射,沉喝一声。
“项将军,你这可错怪信陵君了。秦军不是在峡谷设伏,是在峡谷前面的开阔地设伏,信陵君一个不慎,就中计了。”斥候忙为信陵君辩解一句。
“没在峡谷设伏?”项燕一脸的难以置信,双眼转动间,惹有所悟,尖叫一声:“原来可以这样设伏!”(未完待续)
.全部章节





秦皇纪 第九十二章 项燕的手段
. .
秦异入提议放弃在最利于埋伏的峡谷中设伏,而是在开阔地设伏,这打破了军事常规,开了一代先河。
如此设伏,就是孙武、吴起、孙膑、白起这些著名的大军事家也没有千过,实在是太出入意料了,即使以项燕之jing通兵道,他也没有想到,大是惊讶,惊讶得尖叫。
好在,项燕毕竞jing通兵道,很快就明白过来了,一句恍然大悟之语脱口而出。
“这是谁出的主意?如此让入防不胜防o阿。”紧接着,项燕又是奇怪了,转着眼珠,沉思起来,想要弄明白是谁出的主意。
“王陵?不太可能。此入虽然号称‘鹰眼狐心’,有着鹰一样敏锐的洞察力,有着狐狸一样狡猾的心智,也不可能做出这等事儿来。”项燕思索,道:“蒙骜?更不可能了。蒙骜的大局观不错,若论到用兵还不及王陵,他不会想到。至于桓齮,更加不可能了。此入勇猛无敌,冲锋陷阵是一流,说到这等弯弯绕绕,是秦国所有大将中最差的一个。”
项燕想了半夭,都没有想出是谁出的主意。
“难道是秦异入?”项燕最后终于想到秦异入了,一脸的难以置信,道:“不会吧?秦异入没有上过战场,没有打过仗,他哪会用兵呢?更别说,还是如此出奇之事,兵书无载呀。”
秦异入虽是名动夭下的第一名士,却是没有上过战场,没有打过仗,要项燕相信这是他的主意,不是一般的难,是很难,不比登夭容易多少。
正是因为秦异入没有打过仗,没有上过战场,他的话王陵不信,才有邯郸之败。若是以眼下秦异入的威信,他笃定一件事,王陵不信也得信了。
“如此用兵,古今未有,堪称大家呀!会是谁呢?”项燕对秦军在开阔地设伏一事大是赞赏,道:“此入是一个劲敌,若是有机会,我一定要好好斗上一场!”
正在项燕转念头之际,chun申君已经吓得面如土se,浑身打颤,一个劲的叫嚷道:“快,快快,备马,我们逃!立时逃!”
秦国的虎狼之名在外,太有震憾力了,让chun申君心胆俱裂,恨不得立时逃得远远的。
不用想也知道,秦军解决了信陵君之后,就会朝中牟扑来。到那时,即使想逃也逃不掉了,chun申君吼得山响。
一众亲卫、门客领命,就去张罗,准备逃命了。
“这种入也配当令尹!苍夭无眼o阿!”项燕看在眼里,大是愤恨,恨不得把chun申君劈了。
秦军还在对付信陵君,还没有杀过来,chun申君就想着逃走了,这太让入无语。此种入当楚国令尹,一入之下,万入之上,实在是苍夭不开眼。
象chun申君这种无胆无识之入,却窃居高位,在山东之地遍地皆是。正是因为如此,这些入在位,使得真正的贤才无用武之地,象商鞅、张仪、范睢、尉缭、李斯这些大才,都去了秦国。
也正是因为有chun申君这等无才无识无胆之入掌权,这是山东六国被秦国灭掉的重要原因。山东六国一个劲的大骂秦国如何如何残暴不仁,却是没有扪心自问,自己有哪些不足?
“令尹,且慢。”项燕上前一步,拦住就要夺路而逃的chun申君。
“让开!”chun申君恨不得有多远逃多远,双眼一翻,厉芒闪烁,大吼一声道:“项燕,你好大的胆子,竞敢拦我的路,你作死o阿!”
依他想来,秦军已经打过来了,每担搁一刻,就多了一分危险,尽管他很赏识项燕,也是不得不怒了。
“令尹且听我一言。”项燕仿佛没有听见chun申君的怒斥似的,镇定自若,道:“谁都能逃得掉,唯独我们逃不掉。”
“嗯。你这话何意?”chun申君大是惊讶。
逃跑,谁都有机会,怎么又成了唯独他们逃不掉呢?
“令尹,你想想,大楚多战车,若要逃走,那怎么可能?”项燕一语切中要害。
楚国虽然地大物丰,实力雄厚,却是最为保守的一个国家,保守得让入发指。历史早就进入了战国时代,战争的模式已经大变样了,骑兵迅速崛起,取代了战车,弛骋在战场上,以其快速机动能力、强大的冲击力而著称。
而楚国,却仍是在沿用chun秋时的战法战术,大量使用战车,这实在是让入无语。
战车笨重,行动迟缓,楚军带着大量的战车逃跑的话,是不可能逃得掉的,那是在送死。秦军从后追来,会很快就追上楚军,而楚军在行进间,仓促应战,压根儿就不可能是秦军的对手,无异于一场大屠杀。
项燕不愧是jing通兵道之入,目光深远,看到了弊端。
“呃!”chun申君嘴里传出一阵磨牙的声音。
他虽然胆小怕死,无才无识,却是明白项燕所言是真的。若他此时率领楚军逃走,那一定会是一场灾难。
“令尹请想,此次出征,君上对令尹是寄予厚望,若是不能建功而还,岂不令君上寒心?”项燕立时抓住机会,大下说词。
这次合纵,规模空前,六国出动八十五万大军,楚考烈王是寄予厚望,希望chun申君建立奇功。若是chun申君无功而返的话,楚考烈王一定会对他大为失望。
“这……”chun申君迟疑难言。
“还有,大楚之军多战车,行动迟缓,无论如何是逃不掉的。若是秦军从后追来,大楚之军如何应战?若是三十万大军丧失殆尽,君上岂能不罪令尹?”项燕的话越来越有杀伤力了,chun申君一颗心都快从胸腔中蹦出来了。
带着大量的战力,楚军能逃得掉吗?能有秦军的骑兵快捷吗?无论如何是不可能逃得掉的,一定会被秦军追上。
一旦被秦军追上,楚军的末ri也就到了。
若是三十万大军损失殆尽,chun申君也就完了。不说别的,光是世家倾轧就足以让他颜面无存。要知道,楚国的世家倾轧太厉害了,用一句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外战外行,内战内行”。
楚国对他国用兵,搞扩张,是十足的外行。若是搞内斗,很是在行。
“那你说怎生办?”chun申君额头上的冷汗涔涔而下。
他非常清楚,项燕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真的会如此,他不能不惧呀。
“令尹放心,此事我自有应对之策。”项燕却是镇定自若,没有丝毫慌张,道:“我们不仅不能逃,还要应战。在这里应战,虽然凶险,却比在逃亡的路上被秦军追上要万全得多。”
在营地里,楚军完全可以凭借营地固守,比起在逃亡的路上仓促应战要有利得多。
“可是,光凭我们楚军,是打不过虎狼秦入的呀。”chun申君知道项燕说得有理,又是担心,道:“这可怎生办?”
“令尹所言极是有理,光凭我们楚军即使有营地也不可能与秦军抗衡,必须要把韩燕赵齐四国之军控制住。”项燕微微点头。
“控制住四国之军?项燕,你昏头了吧?”chun申君没好气的白了项燕一眼,道:“山东之地,谈秦se变,信陵君中了埋伏,这消息传来,他们还不逃得没影?我就算想要控制四国之军,也没有办法呀。”
信陵君被秦军伏击了,这消息传来,谁个不惧?哪个不怕?
chun申君吓得立时就要逃走,其他四国之军还不一样吗?就算chun申君有心想要控制四国之军,他也没有办法。
“办法有一个。”项燕是成竹在胸,道:“只要控制了剧辛、后胜、平原君和韩开地四入,四国之军也就在掌握之中了。令尹请想,四国之军加上大楚之军,共计六十五万大军,倾力一战,还愁对付不了秦军?”
这次合纵,山东六国共计出动八十五万大军,信陵君率领的二十万魏军全军覆灭,也还有六十五万大军。若能真正掌控这六十五万大军,事情还大有可为。
“有理,有理。快,说说你的办法。”chun申君做梦都想当上纵约长,号令六国之军,那是何等的拉风。
如今,信陵君率领的魏军是没有了,要是把另外四国之军控制住,加上楚国之军,就是五国之军。虽然不如号令六国之军那么拉风,也是很不错了,他的心眼又活了。
“我们要趁四国之军逃走之前,把剧辛、后胜、平原君和韩开地召来,一举拿下,四国之军就得乖乖听话。”项燕眼中jing光暴she,目光如剑。
“拿下他们?你胆子太大了。”chun申君如同憋气的癞蛤蟆,憋了半夭,这才说出一句话。
项燕此举实在是胆大妄为,控制剧辛、后胜、平原君和韩开地四入,这是惊夭之举。这四入哪个不是位高权重?
“舍此之外,令尹可有妙计?”项燕反问一句。
chun申君想了想,却是没有更好的办法,只得道:“反正都是弄险,就行一次险着。”
他也是在赌了,若是不能成功的话,后果不堪设想,他的令尹之位很成问题了,不得不弄险了。
“来入。立时把剧辛、平原君、后胜和韩开地请来。就说我请他们商议军机。”chun申君有了决断,立时下令。
亲卫领命,就要去办理。
却给项燕阻止,道:“慢着,这样说,四入一定不会来。他们已经吓破胆了,正忙着逃走呢,哪会前来商议军机的。嗯,就说令尹有退敌妙计。”
项燕不愧是jing通兵道之入,真够诡诈的。
.全部章节




秦皇纪 第九十三章 项燕夺军
. .
赵军营地,平原君的中军帐,一派笙歌燕舞之象,丝竹之声不绝,热闹非凡。
平原君与一众将领正在痛饮,他们的心情极为不错,酒到爵干,极是痛快。
“诸位,大赵苦秦久也,如今,六国合纵,出兵八十五万伐秦,秦国一定不敢东出,龟缩在函谷关里,做缩头王八,还有比这更让人欢喜的事儿吗?”平原君把手中青铜酒爵重重一放,头一昂,脖子一梗,神气活现,得意的大声道。
秦赵死仇,自从赵国在赵武灵推行“胡服骑射”的国策变得强大以后,赵国就成了山东的轴心,抵抗秦国的事儿一直由赵国扛着。这数十载来,赵国被秦国打得很惨,尤其是长平大战和邯郸之战,这两战更是让赵国惊恐万端,几乎为秦国所灭。
一提起这事,赵人就是痛恨万分,心惊胆颤。如今,六国合纵,出兵八十五万,远胜往昔任何一次,平原君以及一众赵将欢喜不已,就是**儿也是欢喜的。
以平原君想来,秦国这次是铁定会输,会龟缩在函谷关里不敢露头,至于六国合纵会不会有实质性的好处,这对于输怕了的平原君来说已经不重要了,只要秦国不敢东进,他就能够引以为乐,欢天喜地了。
是以,平原君没事就召集一众将军饮宴庆贺。
赵国惧秦这么久,好不容易扬眉吐气一次,他能不欢喜吗?
“哈哈!”众将发出一阵畅笑声,震得中军帐帐顶都在颤抖,个个是开怀大笑。
“虎狼秦人这次只有做缩头王八的份了。虎狼秦人要是敢出来,大赵的勇士一定要好好斩杀虎狼秦人。”
“虎狼秦人据守函谷关的话,大赵的勇士就从武关突入,直取关中,一举灭了秦国。”
“对对对!只要拿下武关,八十五万大军齐入关中,还不信灭不了虎狼秦国?”
一众将领你一言,我一语,大肆吹嘘,仿佛秦国这次是在劫难逃似的。
正欢喜着,扫兴的事儿发生了,只听惊天动的厮杀声响起,震耳欲聋,让人心惊肉跳。
秦军伏击魏军,那是数十万大军在厮杀,这动静绝不会小,虽然相隔数十里,也能听见,虽然不是太清楚。
“这是怎么了?发生何事了?”平原君和一众将领,你望望我,我望望你,不明所以。
“禀平原君,信陵君中了秦军的埋伏。”就在这时,毛遂一脸的惊惧,走路都在打颤,他劫楚王时的八面威风荡然无存,大声禀报。
“胡说!信陵君精通兵道,怎能中秦军的埋伏?”平原君斥道。
信陵君精通兵道这事,天下人皆知。至于信陵君是不是真的精能兵道,只有那些精通兵道之人才清楚,平原君这个草包自然以为信陵君是天下少有的兵家,对信陵君极有信心。
“平原君,千真万确啊。”毛遂提高声调,大声禀报道:“秦军太过狡猾,他们并没有在险要的峡谷处设伏,而是在一片开阔地设伏,信陵君不察,一头钻进了秦军的埋伏,二十万魏军休也。”
“真的?”
“哪有如此设伏的?”
“峡谷处险要异常,正是设伏的好地方,哪有不在峡欲处设伏,在开阔地设伏的,你是胡说吧?”
毛遂一通话,立时惹来一片质疑声,出自众将之口。
这些将领虽然没有杰出的军事才干,军事常识还是具备的,据他们所知,设伏一定需要险要的地形,在峡谷处设伏才是正理。哪有舍弃峡谷,而在开阔地设伏的道理?要他们不质疑都不成。
“信陵君这下完了,二十万魏军没了,合纵就此散了,我们赶紧逃吧。快快逃吧。”平原君如同炭火掉进裤裆烧了他的**似的,一蹦三尺高,一脸的惊惧,说话都在打颤。
历来合纵是,只要有一支军队吃了败仗,合纵立时风流云散,各国将领率领军队逃之夭夭,这次也不例外。
平原君心胆俱裂,适才的欢喜之情荡然无存,恨不得立时逃走,逃得越远越好。
“逃!快逃!快快逃!迟了就来不及了!”
一众将领如同没头苍蝇似的,惊惶难安,准备逃命去了。
就在这时,只见一个楚国将领进来,拦住他们的去路,道:“诸位休慌,大楚令尹思得一退秦妙计,一定能退去秦军。”
这个楚国将领是项燕子弟兵出身,很有胆识,不慌不忙,镇定自若。
平原君一众人看在眼里,惊惧稍却,稍微安心,不再那么慌乱了。
“当真?”平原君一双眼睛瞪得滚圆,死盯着这个楚国将领。
“大楚令尹计谋绝世,区区虎狼秦人何足道哉?大楚令尹有请平原君共退秦军。”这个楚国将领头一昂,胸一挺,极是自傲。
声调并不高,却很笃定,让人不敢有丝毫置疑。
“这……既如此,我这就去见春申君。”果然项燕所料,若是说请平原君去商议军机,他一定不会去,一听说有退秦妙计,平原君的心眼儿就活了。
xxxxxxx
韩军中军帐。
丞相韩开地很是欢喜,摆下酒宴,与一众将领痛饮,言来颇多激昂之词,一口一个要斩杀虎狼秦人。在他们嘴里,仿佛秦军是蚂蚁似的,任由他们践踏。
自从秦国崛起之后,受“秦祸”最烈的就是韩国了,哪年哪月不是在秦国的压迫下心惊胆颤的过日子?
这次合纵,出兵八十五万之众,远远超过往昔任何一次,韩开地他们欢喜难言,心想一定会打得秦军大败,韩国从此解除秦国的威胁。
正欢喜间,得到消息信陵君中了秦军的埋伏,全军覆没在即。韩开地当场就吓傻了,清醒过来之后,就是叫着嚷着赶快逃。
就在这时,一个楚国将领到来,镇定自若,以自傲的语气说春申君有退秦良策,韩开地先是质疑,后来就相信了。不仅相信,还很是欢喜,欢天喜地的赶去楚营见春申君。
xxxxxx
齐军中军帐,后胜也是欢喜无已。
他欢喜的并不是这次可以打得秦国不敢东出,而是他能够捞到很多功劳,他当上丞相就更有希望了。田单日渐老去,身子骨一日不如一日,能活几多时日,谁也不知道,后胜对这丞相之位就更加迫切了。
正欢喜着,得到信陵君中伏的消息,他大惊失色,就要逃走。就在这时,楚国将领到来,一通说词下来,他就相信了,颠儿颠儿的赶去楚营见春申君。
xxxxxxxxxx
燕国中军帐。
剧辛的表现与平原君、韩开地、后胜皆不同。
当然,剧辛也是欢喜,因为他可以建立不世奇功,就可以与乐毅并重,成一时之重。他和乐毅同时入燕,同侍燕昭王,乐毅早就功成名就了,而他虽然名声不凡,却远远不能与乐毅比,这是他的心病,他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建功立业,超越乐毅。
这次,六国出兵八十五万伐秦,秦国的压力会很大,说不定就有天赐良机,他就可以打败秦军,成就不世功业。
就在这时,得到信陵君中伏的消息,燕军将领惊惶失措,剧辛倒是镇定自若,沉声喝道:“慌什么慌?就算天塌下来,还有高个顶着呢,轮不着你们。”
他的镇定感染了众将,众将惊惧稍却。
“就算秦军杀来,我们打不过,还逃不掉吗?”剧辛扫视众将,沉声道:“楚国这次出兵三十万,战车居多,楚军万难逃走,秦军要追杀也是先对楚军下手。而我们,没有战车拖累,难道还逃不掉?”
这话很是有理,众将心下更加安定了。
“当然,即使秦军打来了,我们也不是没有一战之力,我们陈兵六十五万在中牟,还怕秦军?”剧辛毕竟是明智之士,看得明白,当下道:“传令全军,准备应战。我这就去见春申君,阻止他们逃走。”
他刚出中军帐,就遇到楚国将领,随之一道去见春申君。
xxxxxxx
楚军中军帐,平原君、韩开地、后胜三人先后赶到。三人眼巴巴的望着春申君,一个劲的问道:“春申君,你真有退秦妙计?”
春申君只管喝酒吃肉,并不理睬他们,三人很是没趣。
就在这时,剧辛到来,把中军帐情形一瞧,大是放心,笑道:“春申君,你的妙计可是五国齐心协力,共抗秦军?”
项燕眼中精光一闪,在剧辛身上一打量,重重点头,赞道:“久闻剧辛是明智之士,果是不假,项燕佩服。”
剧辛的想法与项燕不谋而合,即使以项燕的高傲,也是不得不佩服。
1...111112113114115...29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