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抢救大明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大罗罗
“臣......一定把陛下的话传回安东军去。”穆里玛也知道自己争取不到什么,只好给朱皇帝磕了个头,然后就告退出去,准备行装,回安东军去给多尼报信了——他爸爸多铎终于可以堂堂正正当一个死人了!
......
打发走了穆里玛后,朱皇帝一天的公务活动就算结束了。黄小宝这个时候捧着一盘子写着后妃名号的白玉牌子走了过来,笑吟吟问:“万岁爷,您今晚想要哪位娘娘来陪寝?”
朱慈烺扫了眼牌子,“东珠呢?”
“回万岁爷,贤嫔的身子不方便。”黄小宝说。
“没关系,”朱慈烺摆摆手,“把阿吉格也叫上就行了......另外,今晚的晚膳就让东珠和阿吉格来陪朕吃吧。”
“奴才领旨。”黄小宝没有多问什么,转身就去给朱皇帝安排了。
朱慈烺翻了身子不方便的金东珠的牌子当然不是为了牵手,而是想让她回一趟娘家。
“妾的娘家?”
晚饭的时候,称着太监、宫女忙着上菜的时候,朱皇帝就把这事儿和东珠说了,东珠蹙了下秀眉,试探着问:“陛下是想让妾回朝鲜国的娘家?”
多尔博是多尔衮的继承人,在他当了朝鲜国王后,多尔衮的一帮妻妾就跟着多尔博一起去了汉阳居住。
“当然是去汉阳了,”朱慈烺喝了口茶,看着已经身为人母的金东珠,“多尔博年幼,又不是多尔衮的亲儿子,难免人心不附,你是她姐姐,又是多尔衮的亲闺女,那帮正白旗的人会听你劝的。”
在大清没了之后,东莪当然也不装死了,所以跑到朝鲜去的前正白旗的官员都知道多尔衮唯一的血脉还在人间。
“陛下,那些人会不会听妾的话,就得看妾和他们说什么了!”金东珠没有马上答应,而是提醒了朱皇帝一句。
朱慈烺笑了笑,道:“朕让你出马,自然是要给活路的......朝鲜总是要有个王的,谁来当朕并不在乎,只要安安稳稳的就好。朕和多尼眼看要兵戎相见了,却不想波及朝鲜。那些人太太平平的就好,朕不过问,也不会废除多尔博的王位。”
“那......”金东珠沉吟着,“如果多尔博不听妾的话,妾该怎么办?”
“那就废了多尔博!”朱慈烺轻描淡写地道,“你当朝鲜女王!你是多尔衮的亲生女儿,又是李朝的外孙女,比多尔博更有资格当王!”
金东珠闻言苦笑,“陛下,妾九岁就离开阿玛跟随在您身边,阿玛的故旧都不一定认得妾,妾凭什么废了多尔博自立?”
“就凭你是朕的女人!”朱慈烺笑道,“多尔博乖一点就算了,如果不乖......他们那些人只有跟着你,才能保住荣华富贵,要不然连性命都得丢了!”
金东珠叹了口气:“多尔博说是我阿玛的儿子,可是一直都跟着多铎,只怕不会听妾的话......妾两手空空,又怎么行事?”
朱慈烺一笑:“怎么会两手空空?海军会派出舰队,陆战兵也会在仁川登陆......另外,朝鲜的贾乐市行也交给你管!你知道贾乐市行是干什么的吗?”





抢救大明朝 第1030章 我最安分了(求订阅)
安东都护府进奏院使穆里玛从朱慈烺那里得了“多铎真死”的准许后,一点不敢耽搁,第二天早上就包了一条客舟直赴上海,然后又搭上一条贾乐市行的沙船借着春天的东南风,一路北上。在三月初的时候就到了朝鲜国的仁川港,一天后又入了朝鲜王京汉阳城,将多铎的“死讯”报告给了今年刚刚才16岁的朝鲜王金尔博。
“呜呜,大王,大王,老大王归天了......”
昌德宫的宣政殿内,穿着一身红色莽袍,盘腿在一张软垫子上安坐的朝鲜大王金尔博看着披麻戴孝,嚎啕大哭的穆里玛,完全愣住了。因为穆里玛一边哭一边说话,所以他也没听清楚,只是觉得奇怪:穆里玛怎么披麻戴孝了?这是谁死了?鳌拜吗?没听说啊......
“穆里玛你要节哀顺变啊!”多尔博好言相劝道,“人死不能复生......你哥哥鳌拜今年也有四十多岁,不算夭折了!”
什么?鳌拜?这事儿关鳌拜什么呀?难道他被明军和土默特、察哈尔两部兵马给打死?
原来鳌拜这两年都在喀尔喀蒙古和东道蒙古草原上帮着蒙古四部同明朝方面的土默特、察哈尔两个藩国打仗。
因为明朝的安北、朔方、北平、大宁等四藩骑兵经常会出兵助战,所以喀尔喀蒙古草原和东道蒙古草原上的战事大体上对臣服大明的土默特、察哈尔两藩国有利。
不过因为喀尔喀蒙古和东道蒙古的地盘太大,人口太少,又没什么城池可以依托(现在土默特、察哈尔两藩国各自建设了一座城堡,此外就没有什么了),所以蒙古四部联盟虽然吃了不少败仗,但还可以坚持,偶尔还能打几次胜仗回点血。
另外,察哈尔、土默特两部也不愿意将蒙古四部联盟彻底打散。因为蒙古四部一旦完全崩溃,就会化为许多个零碎的小部落,其中相当一部分会向西迁移,被准格尔部吸收。
这两年,随着喀尔喀草原上的战火烽烟连绵不绝,已经有不少避祸的蒙古小部落西迁了......
所以原本就非常强大的准格尔部,已经有了一点野蛮发育的苗头。在灭亡叶儿羌汗国后,就开始对哈萨克汗国的余部持续用兵——哈萨克汗国在楚河之败后就陷入分裂,碎成了一大堆中小部落。不过因为他们的信仰和准格尔部不同,所以准部很难将他们吸收进来。
因此蒙兀斯坦草原上的战争也在没完没了进行当中!
在原本的历史上,准格尔部直到灭亡,都没能搞定蒙兀斯坦的哈萨克人。不过现在的情况发生了一点变化,随着越来越多的信黄教的蒙古人为了躲避喀尔喀草原的战火加入到准格尔部之中,准格尔部的实力大涨了——其实就是人数多一点,因为哈萨克人的战斗力不强,之所以能坚持那么多年,就是因为准格尔部人口太少,怎么都填不满大草原而已......
如果准格部吸收了喀尔喀三部和科尔沁部的大部分人口,那么哈萨克人也早晚会被准格尔部吸收,整个蒙兀斯坦都会变成准格尔人的地盘。
到时候绰罗斯家的汗王会放过察哈尔和土默特这两个“蒙元正宗”的大汗、小汗?
所以察哈尔和土默特在喀尔喀草原和东道草原上的战略就是又打又拉,想要把喀尔喀三部和科尔沁部给吸收合并了。
因为他们不怎么肯下狠手,所以喀尔喀草原和东道草原上的战争就出现了持久化的情况。
不过长驻在应天府的穆里玛深知大明朝廷如今的强悍......大明天子只要下定决心,就能驱动察哈尔、土默特、准格尔三部发起围攻,到时候只要有少数四镇骑兵加盟(四镇骑兵不是草原骑兵,没有草原部落提供后勤,他们不可能在草原上晃悠一年半载找蒙古人),喀尔喀和科尔沁四部死路一条!
而率兵助战的鳌拜也一样凶多吉少!
穆里玛现在听多尔博提及鳌拜之死,马上就脑补出了察哈尔、土默特、准格尔三部会攻喀尔喀和他哥哥鳌拜率领“圣诞老人”兵英勇战斗,最后全军覆没的画面......
“哥哥喲,你死得好惨......”穆里玛哭得跟惨了。
金尔博看着穆里玛留眼泪,也跟着一块儿难过,眼泪也下来了,正想再劝劝他的时候,旁边辅政的朝鲜领议政何洛会觉得不大对,就开口问:“穆里玛,你是在南京得知鳌拜死讯的?”
“不,不是啊......”穆里玛抹着眼泪,“我刚才听大王说的。”
“我?”金尔博眨巴着眼珠子,“我看你披麻戴孝的,寻思着总是鳌拜死了......”
寻思着......穆里玛真有点哭笑不得,你这个大王怎么就不寻思一点好的?
“大王,我不是在替我哥哥戴孝。”
“不是你哥哥?”金尔博问,“难道是你阿玛?”
何洛会提醒说:“大王,穆里玛的阿玛在天聪八年去世了。”
金尔博心想:也许穆里玛还有第二个阿玛?
他正想着,穆里玛说话了:“大王,是您的阿玛薨逝了!”
“我阿玛......”金尔博脱口而出,“我的两个阿玛早就薨了,你现在戴什么孝啊?”
“大王,是您的亲阿玛正式薨逝了!”
金尔博听着这话就别扭,“这事儿还有不正式的?”
一旁的何洛会脸色已经变了,说话的声音都有点颤抖了:“大王,大明天子摊牌了!”
“摊牌?”金尔博还是没明白。
穆里玛点点头说:“领议政所言极善!明朝皇帝要对安东军和朝鲜下手了,所以承认先王薨逝了。而且他还拒绝留后继承整个安东镇,提出要将安东镇一分为三,分出辽阳省和黑龙江都护府辖区,还要让大王您的大哥出任黑龙江大都护......”
“那辽阳省呢?”金尔博问。
“大明的省都是直辖的!”穆里玛咬着牙说,“大明天子这是要把安东镇最好的地盘割走,而且还要离间您和留后还有大王子的兄弟之情!”
“怎么还有我啊?”金尔博又不明白了,这里面好像没他什么事儿啊!
穆里玛说:“大明天子说了,王爷您是大明的国舅,是贤嫔的弟弟......看在贤嫔的面子上,只要大王安分守己,就能安安稳稳的把朝鲜王干下去。”
是吗?金尔博心里大松口气儿:我最安分了,我这个人没别的优点,就是安分,我就想安安静静的当个朝鲜大王......
“大王!不能相信明朝皇帝啊!”何洛会大声道,“这是明朝皇帝的诡计,为的就是离间大王和留守、大王子的兄弟之情。如今敌强我弱,若是大王兄弟三人可以齐心协力,还有几分胜算。如果兄弟阋墙,早晚被明朝各个击破!”
会各个击破?金尔博心想:我姐姐很得宠的......明朝皇帝只会击破珠兰和多尼,不会击破我的!
“大王,”穆里玛这个时候提出建议,“您不如走一趟建州,和留后、大王子兄弟会盟,共抗明朝!”
金尔博当然不想去了,正想要找什么理由推脱的时候,一旁的何洛会沉声道:“大王一定要去!不仅要和留守、大王子会盟,而且还要出席先王的葬礼。
至于朝鲜这边,有奴才在,绝对出不了什么事儿的!”




抢救大明朝 第1031章 满洲好兄弟(求订阅)
多尔博算是给何洛会的一句话给坑了!
他能找理由不去和多尼、珠兰会盟,还能不去参加自己的亲阿玛多铎的葬礼?他要不去还怎么当孝子?
所以他只好把大权暂时交给何洛会(本来也是何洛会实际掌权),自己和穆里玛一块儿走陆路往建州城而去——可不敢走水路,现在西班牙东方无敌舰队的残余和日本丰臣家新组建的水军,还在日本列岛周围活动,有时候还会溜到朝鲜沿海打劫。而多尔博的朝鲜王国在大明和西班牙开战后,就中断了和西班牙人间的一切联系,还驱逐了境内的西班牙商人和传教士,和西班牙处于敌对状态了。因此西班牙战船也会攻击朝鲜的战船和商船......
而要走陆路就比较耽搁时间了,多尔博和穆里玛走了十来天,才从位于朝鲜西海岸的汉阳跑到了兴凯湖边的建州城。
建州的城防比之多铎将死的时候,又“成长”了不少,不再是兴凯湖边孤零零的一座城堡,而是成长为了一个堡垒防御体系。在建州城周围方圆两三百里的范围之内,依托山林湖泊,修建了十七八座小型棱堡,将建州城团团护卫了起来。
而在这些小型棱堡和建州城之间,还出现了上百座农庄,也都在壕沟和土木围墙的环护之下,非常坚固。
农庄周围,则是大片的刚刚播种的麦田和黑麦田,嫩绿的麦苗已经钻出了土壤,远远看过去,道路两边,都是大片葱绿,非常的养眼。
居住在这一带的都是最可靠的“老八旗”,也就是当年的“北京户口”。“北京户口”和“二环内的四合院”,现在已经变成了兴凯湖农场户口和农庄木屋了!
有些个老八旗并不知道自己失去了什么,所以一个个都还乐呵呵的,忙完了农活之后,就笼着袖子一群群的聚在田间地头的泥土路边,相互打听了起来。
“听说了吗?朝鲜王昨儿来建州城奔丧了!”
“何止听说,还亲眼见了,披麻戴孝,还带着几十个一样挂了孝的护军,骑马打西南的大路奔来,直入建州城去了。”
“还披麻戴孝?那就真是奔丧了......这是谁没了?”
“应该是王爷的额娘没了。”
“王爷的额娘不是早就没了?现在住在建州城的太福晋的老王爷的三继福晋了。”
“那就是太福晋没了......”
“都胡说什么呢?太福晋怎么可能没了,太福晋好好的......太福晋老姓那拉,镶蓝旗的,和我一个旗,我前几天送野喂去王府的时候还远远见过一眼呢,可精神了!”
“那是谁没了?”
正聊着的时候,他们这些老八旗顶头的一个牛录章京已经骑着快马奔过来了,看见路边蹲着的人,就大吼一声:“大丧了,大丧了......老王爷正式薨逝了!”
多铎走得真是不容易啊!从非正式的死亡,到现在正式薨逝,中间隔了一年多快两年,尸体一直就在棺材里面搁着,死的不能在死了。可是大明朝廷偏偏不认账,硬说多铎还活着,真是不讲理到了极点!
所以当时消息传来,安东军上下顿时就是一片哗然。
自古只有把活蹦乱跳的大活人弄死的,就没听说有反过来,把死得直挺挺的人“弄活”的,这位大明皇帝还真是荒唐到了极点。
不过之后发生的事情,却让大家伙都有点影响不到。安东军都护府居然也“复活”了多铎,不再给多铎发丧,所有从都护府发出的重要文书,也重新用上了“大都护金王令旨”的名义。
当然了,多铎亲笔手令是没有的。
无论是谁,也不可能见到一个会动弹的多铎......要是见着了非吓掉了魂不可!
这个多铎就这样在生死之间徘徊了一年多,现在终于可以风光大葬了。
所以建州城内外,又开始给多铎布置大出丧了。
而在建州城内的王府里面,多铎的几个大一些的儿子,包括多尼、珠兰、多尔博、巴克度、察尼、扎克度,都已经换上了孝服,聚在刚刚布置起来的灵堂里面,唉声叹气。在场还有一个老和尚,就多铎的哥哥阿济格。
“阿弥陀佛,老十五这回终于可以入土为安了......下葬之地,贫僧已经让人选好了,就在长白山里面,不仅风水极佳,而且非常隐秘,保证不会让人找着的!”
阿济格的话多尼听着就有点不痛快,哼哼了一声:“怎么就不让人找着?这事儿还带偷偷摸摸的?”
“这,这,”阿济格苦笑道,“老十五不是摸金王爷吗?能不防一下?”
“什么摸金......”多尼瞪了伯父一眼,“那是明朝污蔑我阿玛的!我阿玛不挖坟!”
“好好好......不挖坟,屠城的事情没少干吧?”阿济格问,“这个不冤枉他吧?”
“这这......”
多铎是很凶残的!在和明朝作战的这些年中,可没少屠城,不知道杀了多少汉人百姓。
朱慈烺之前没有必胜速胜的把握,这才迟迟不对关外用兵。而现在,朱皇帝主动摊牌,说明已经做好开战的准备了!
明军一旦攻入建州,多铎恐怕就要被挖坟戮尸了!
“不至于......不会的!”多尼一咬牙,目光在几个兄弟身上一扫,“只要咱们兄弟齐心,一定可以打败朱皇帝的!”
“对!一定可以打赢的!”珠兰第一个附和弟弟,“老二,我听你的,你说怎么打吧!要不要来个先发制人?”
多尼扭头看了眼大和尚阿济格。
阿济格道:“朱皇帝巴不得咱们先发制人......咱们满洲靠什么和他对抗?靠兵多兵强?呵呵,这些日子蒙古那边打得怎么样?北四镇派出的黑骑兵厉害不厉害?咱们的骑兵遇上他们,又有多少把握?而且南京那边还有更厉害的洋马骑兵,个个都是高头大马,冲击起来如同疾风骤雨,咱们的勇士根本抵挡不住!”
“伯父,那咱们怎么打?”多尔博发问了。
“当然是持久周旋,依托满洲的开阔地形,分散明军的兵势,然后集中兵力,将之各个击破!”
多尼点点头:“先王也是这么说的!先王迁往建州,也是为让咱们有更大的迂回周转的余地。”
阿济格摇摇头,“建州什么都好,就是距离海口太近......本来有西班牙人看着海路,自是万无一失。可是现在,海路怎么办?”
其实阿济格多虑了,他把跨海登陆作战的事情想得太简单了,不过多尼一样是个海战盲。听伯父这么一说,也紧张起来了,看了多尔博一眼,道:“五弟,要把明朝的海军挡住,关键就在朝鲜!”
怎么又扯上朝鲜了?多尔博一下紧张起来了,结结巴巴道:“朝鲜,朝鲜是小国,挡不住的......”
“不必完全挡住,”多尼道,“守住釜山浦、蔚山、九龙浦、元山等朝鲜半岛上西部各港口即可。”
“那,那汉阳怎么办?”多尔博问。
“当然要有弃守的准备,”多尼想了想,“只要守住朝鲜东南的庆州,即便汉阳沦陷了,也能拖住明军......只要明军没有办法利用朝鲜为跳板攻打海参崴,咱们就什么都不怕了!老五,咱们现在可不能只顾打小算盘,得要同心协力!”




抢救大明朝 第1032章 格格驾到(求订阅)
多尔博明白了,自己的好哥哥是要自己当肉盾,用朝鲜的三千里江山去抵挡大明的雄兵铁军啊!
可是大明皇帝已经放话了,只要自己安分守己就......一边是兄弟,一边是江山,这要怎么选择啊!
“老五啊!”多尼这个时候语气阴森地说,“咱们兄弟和东莪,和阿吉格是不一样的!
咱们是爱新觉罗家的男儿!肩上承担的是先祖传下来的基业,是咱们爱新觉罗家的雄心壮志,是咱们和明朝的血海深仇!
而东莪和阿吉格是女子,将仇寇的首级和仇寇家的女人当成战利品收入囊中,都是草原男儿最为快意的事情啊!
老五,你想想林丹汗的福晋们都落到了谁的手里?那些都是嫁过人生过孩子的女人,都那么吃香,何况东莪和阿吉格两个小丫头?可林丹汗的儿子额哲呢?年纪轻轻的就死了,连个子嗣都没有留下!那个阿布奈不过是运气太好,还没轮到英年早逝就赶上咱大清衰败了......
而且,咱们也不是东莪和阿吉格的亲兄弟,她们俩即便得宠,就会想方设法保住咱们兄弟?”
多尔博闻言抖了一下,露出了惊恐的表情。
多尼说得很对啊!自己和东莪、阿吉格是不一样的!自己是爱新觉罗家的男儿,不是安分守己一点就能在朝鲜当个太平王的......而且,就算大明皇帝暂时不过问朝鲜的事儿,多尼也不会允许自己在朝鲜逍遥的。
另外,自己毕竟不是多尔衮的真儿子,被安排在朝鲜的那些正白旗的人马可没几个真心把自己当主子......这大王,真是不好当啊!
“二哥,我明白了!”多尔博重重点头,“我回去后马上就迁都,从汉阳迁去庆州。”
庆州位于朝鲜半岛的东南角上,是新罗古都,距离早先大清国在朝鲜的租界九龙浦仅有四十多里,距离朝鲜东南的另一个港口城市蔚山七十余里,距离釜山浦一百六七十里。
而且庆州、蔚山、釜山一带是连成一片的丘陵。山头都不高,但是地形非常复杂,谷地遍布,河流纵横。只要控制住一些重要的谷口和河流交汇处,就能守住整片区域。
而釜山、蔚山、九龙浦三座港口的地形同样非常险要,都可以用炮台加以封锁。
“不仅要守庆州、蔚山、釜山、九龙浦,”多尼又道,“还有元山也是必守之地!”
元山是朝鲜半岛东北的一处重要港口。明军要绕过朝鲜半岛在海参崴附近发起登陆作战,就必须在朝鲜半岛东部沿海拿下一两个可供落脚的港口,否则登陆战是很难打的。
以满洲在朝鲜半岛上的兵力,要守住朝鲜八道是不可能的,但是龟缩到以庆州和元山为中心的小块山区后,还是挺难下嘴儿的。
“好!”多尼点点头,“我回去后一定分兵死守元山!”
多尼点点头,又看了看自己的三弟巴克度和四弟察尼,他们两个和珠兰一样,都是无权无势的庶子。
多铎的儿子们也是嫡出的尊贵,庶出的卑贱。多尼、多尔博两人是嫡出,其他儿子都是庶出。
而在多尔博过继给多尔衮后,在多铎的儿子们中就只剩下一个嫡出,也就是多尼。
根据满洲的传统,多铎所有的部众和地盘,都要传给唯一的嫡子多尼!而珠兰、巴克度、察尼三人都是庶子,分不到地盘和部众,只能给多尼当臣子。
而多尔博则继承了多尔衮的家业——多铎可以吞并阿济格和福临的部众,但是却不能吞了多尔衮的嫡系正白旗。
为了避免多尼和多尔博在自己死后争权内讧,多铎在自己病重的时候,就对核心的老满洲部众进行了分割。将多尔衮的嫡系牛录都分给了朝鲜王多尔博,还把他们都调往了朝鲜,安置在汉阳、开城、平壤一带。还指派多尔衮生前的心腹何洛会、博尔辉、苏拜、吴拜等四人分别担任领议政、汉阳都统、开城都统和平壤都统,辅佐多尔博治理朝鲜八道。
1...338339340341342...76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