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红楼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九悟
接旨的人是贾环!
贾府众人,都是目露喜色、羡慕难言。封妻之赏,自然是大喜事。然而,贾环只感觉脑子“嗡”了一下,眼前发黑,万念俱灰般的情绪从心底涌起来!
他,刚刚才和林妹妹说过的啊!而现在…
周朝的官位体系,分为三种:散官、爵位、职位。通俗点说,就是级别,官职。爵位则是针对王室、勋贵体系的。贾环以正五品的通政司右参议致仕,但他身上的散官,奉议大夫还在。
雍治天子的册封,是将他给官升一级,加为从四品的右谏议大夫。这个封赏重不重呢?还算可以。因为奉议大夫,一般加封奉政大夫。然后,才是从四品的坎。
换言之,贾环如果能够再次出仕,可以谋求从四品的官职。
随后的,册封薛宝钗为四品的恭人。国朝命妇册封体系,如明朝。母亲、妻子都按照男子的官位,对等册封。
《明史?卷七十二?职官一》:外命妇之号九:公曰某国夫人,侯曰某侯夫人,伯曰某伯夫人。一品曰夫人,后称一品夫人。二品曰夫人,三品曰淑人,四品曰恭人,五品曰宜人,六品曰安人,七品曰孺人。
八品曰八品孺人,九品曰九品孺人。不分正从。文武相同。宫内的妃嫔,叫做内命妇。
所谓,封妻荫子,这就是!
贾环入仕时间的非常短,雍治十三年春授官翰林修撰(正六品),雍治十六年罢。期间,各种风波。没有满足朝廷担任某一官职满三年的要求。
宝钗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拿到诰命夫人的封赏。而此次,因贾环献策的功劳,雍治天子很“大方”的给了一个四品的恭人。以宝姐姐十八岁的年纪,这足以让天下绝大多数的女子羡慕她!
从表面文章来说,这个封赏,酬功,肯定是够了!但是,这却不是贾环想要的。贾环从中感受到的是雍治天子险恶的权术、以及深深的恶意!
…
…
贾府的政治活动场所,荣禧堂庭院中,冬日的微风吹拂着树叶掉光的榕树。
枯枝摇动,哗哗作响。
跪在贾环身边的贾蓉忍不住拉了下贾环的衣角,轻声提醒道:“环叔…!”
贾环从出神的状态中被唤回,脸色难掩失望的神色,强制的压着自己的情绪,嘶哑着声音,道:“臣,谢陛下天恩!”叩首,起身,接过圣旨。
夏太监笑眯--眯的看着贾环,注目着他的神情。他一会回去要向天子汇报的,说道:“贾大人,陛下还有口谕:叫贾环日后多为国效力、立功,朕何吝啬赐婚?”
贾环再次躬身,心中的郁积之气,差点涌出来。一句话,差点骂出口。压着情绪,缓缓的道:“臣领旨!”
帝王心术!雍治天子,不会让他轻易的达成目的。而是,给他一点希望,然后,叫他继续“效力”:为内务府找钱,供其花销。
而且,深怀恶意!
册封宝姐姐,他难道不应该高兴吗?他敢发作吗?宝姐姐是他的正妻!那份感情,并不是假的!然而,他给林妹妹的承诺…
雍治天子当了多年的皇帝,在权术上的手段,可谓炉火纯青。轻而易举的将他置于两难之地。这个王八蛋!
是的,王八蛋!
…
…
夏太监笑眯--眯的对手里拿着圣旨,似乎失魂落魄的贾环点头。带着四个小太监离开。贾琏、贾蓉两人相送出府,顺路封上好处费若干银子。
荣禧堂中,贾政内心中,长长的送了一口气。这封圣旨好。看庶子一眼,当先一步出门。
剩下一帮贾府子弟,管事,围着恭喜贾环。封妻之事,自当可喜!消息,迅速的将宁荣两府的内宅传去。贾环,勉强的带着笑容,应付着众人。
然后,独自回无忧堂,应对他的“难局”!
不是如何面对宝姐姐的问题。而是,在他的内心中,已然明白,请天子赐婚的路,其实已经被堵死。他要顺着雍治天子的思路走,将会被玩的很惨!
恐怕是功劳一堆,而最终,还是得不到他想要的结果。
祈求,没有任何的作用!
走在冬景的大观园中,贾环在这一刻,除了深深的厌恶,还有砍人的冲动!
…
…
贾府接到圣旨的消息、内容,在很短的时间,传遍京城。
数日后,天子关于晋王的惩处旨意下发:令晋王在家读书,蜀中茶叶之事,尽由内务府处置。同时,晋王降爵一等:为晋郡王。
圣寿节后,夺嫡之局,由此,发生深刻的变化!
搜索引擎搜索关键词 来/,各种小说任你观看,破防盗章节
奋斗在红楼 第七百一十章 大雪压青松
雍治十六年的第一场大雪覆盖着京城。进入腊月,朝廷衙门里的官员们都开始懒懒散散。等钦天监公布如期封印,放假。
北疆零星的战斗,西域小国零星的叛乱,都掩盖在京中铺天盖地的马球报道中。
国朝疆域大与明朝,威压四海。几大优质的产马地区都在手中,并不缺马。当然,骏马依旧是价值千金!贾环设想当中的蹴鞠、足球并没有如英式足球般实现,而是转变为贵族运动盛行于隋唐时期的马球在京中流行开。
寒冬腊月,年味,遮掩不住的,往人们的眼前扑来!
雍治十六年,这个在周史上极其重要的年份,对于天下百姓来说,不好不坏。米价略微上涨,9银元一石,大体日子还过的下去。而劳役,可用银元替代,让大家可以给人做工过活。
没有工可做的人家,自然会吃不饱,会饿死,会在冬季的寒风中冻死。当兵也是条出路,边疆在招人。是啊,大家的日子,大体还过得去!大体还过得去…
一切细小的变化,都是慢慢的,而不被察觉。尖锐的阶级矛盾,在一条鞭法的润滑下,有所缓解,但依旧存在,而且将继续的深化下去,奔向千百年来王朝更替的深渊。宁周王朝这艘巨舰,在雍治天子励精图治的十几年后,在军机处的执政大臣被替换后,正走向暗礁密布的深水区!
贾府,腊八粥的香味,仿佛从初七的晚上就开始飘散。无忧堂的内书房中,贾环在书桌边写他的预案。
“咚,咚!”
门口传来几声敲门声。贾环抬头,就见宝钗身披着暗褐色的斗篷,身后跟着如意、香菱。水灵的杏眼,正含笑着看着他,缱倦无限。轻声道:“夫君,还忙着?”
如意手里提着一个食盒,清秀的少女,笑着道:“三爷,老太太赐了腊八粥给你,奶奶带回来了。还是温的,你尝尝?”
一声“腊八粥”,让贾环想起雍治7年的那个冬天,如意嘴馋时的模样。
贾环站起来,歉然的一笑,“好啊!”看向宝钗,她明丽的容颜上,带着温柔、理解的笑容。贾环心中一暖,轻轻的握着她温腻的手掌,“我让姐姐费心了。”
脑海中,浮起十一月二十六日,圣旨到贾府,到无忧堂中的情形。
…
…
二十六日上午,临近中午时,宝钗正在无忧堂的正房中,看书写字。她才去贾府各处,坐了坐,尽了礼数回来。
这时,常跟着香菱的丫鬟文杏一路气喘吁吁的跑进来,满脸笑容,上气不接下气的道:“奶奶,奶奶,恭喜奶奶。外头传了话进来,因三爷立功,天子册封奶奶为四品恭人!圣旨,已经在三爷手中。”
宝钗一身鹅黄色的长裙,在书桌后,素手执笔,端坐写字。听的微怔,字帖上一团墨。一副好字给写坏。
所谓诰命夫人,并非只是一身衣服,一张文书,这么简单。这象征着社会地位。可以参加朝廷的大典,死后可以得当相应的殊荣。同时,还有一定的政治特权。
薛宝钗在18岁时,因丈夫,而封四品恭人。社会地位飞升!这个地位,将在她参加四大家族内眷的聚会,参加四王八公的内眷的聚会中得以体现!
这是一种荣耀。
她的名字,将会在短时间内传遍京城权贵内府中,成为被羡慕、模仿的对象。
宝钗性情端庄,随即恢复过来,莞尔一笑,娴雅而明丽,道:“看你欢喜的!我道是什么事情?圣旨还说了什么?”贾环请天子赐婚的事,她自是知道。
文杏正和宝钗说着外头的情况,得到消息的林千薇、苏诗诗、林芝韵三人,先后到正房里来向宝钗贺喜,“恭喜姐姐!”
贾环回到无忧堂时,满屋子的美人,他的三个妾室都在。正向宝钗道贺。俏丽的丫鬟们相随,厅中气氛欢乐。
看着这一切,贾环心中,五味杂陈。这是他给宝姐姐带来的荣耀。但,他实在很难融入到此时欢乐的气氛中。因为,迟早,他会给宝姐姐带来一品诰命夫人的文书。真以为“永不录用”,可以压得住他吗?死人又没办法从棺材里爬出来。
他为宝姐姐高兴而高兴,同时,也在内心中感到忧伤、挫折、难过。因为,这不是他要达成的目的。他要的是:和林妹妹成婚。
可以直白的说,关于圣寿节的谋划。他失败了!雍治天子,被刷分了,但是不办事。很坏规矩,但他无可奈何。
贾环进来,莺莺燕燕们,齐齐的向贾环行礼。贾环勉强的笑着,和妻妾们闲扯几句,与宝钗到寝室中,单独说话。窗外,冬日柔和。
宝钗穿着水蓝色的对襟褂子,搭配着襦裙。一头青丝盘起,戴着金钗步摇。圆脸杏眼,冰肌雪肤。杏眼中水润,清澈,带着欢快的亮光。熠熠生辉!明艳不可方物!
贾环轻轻的叹口气,“姐姐,对不起。我…”确实对不起宝姐姐,他的心情其实有些糟糕。难以在此时分享她的快乐。
宝钗美丽的杏眼注目着丈夫,善解人意的道:“夫君,我知道,不要紧!圣旨没有提及你和颦儿的婚事。你去看一看颦儿,她现在不知道会怎么伤心着。”
宝钗向贾环走近半步,明眸中温柔。珍重芳姿昼掩门。宝姐姐是端庄的冷美人风范。她虽然和贾环成婚三年许。但,依旧无法主动的去轻抚他的脸庞。虽然她此时很想。
她并非善妒的大妇。而此时,她亦能感受到贾环内心的痛苦和纠结。这种纠结令他更加的真实,令她心中,感受到对她的那份情意。若是贾环在她面前笑吟吟,接着又去颦儿那里苦着脸。这样两面的男子,岂是她的丈夫?
她想安慰下他。她知道的,不要紧。她内心里,并非毫无波澜。没有任何女人,愿意和别人分享自己的丈夫。但,她无意去醋海生波!
贾环将近在咫尺,如若解语花的宝钗,抱进怀中,闻着她的发香,沉默了好一会,才道:“姐姐,我请天子赐婚,决无背弃你我盟约之意。而是,我和颦儿的婚事,必将遭受到各种压力,非议。请天子赐婚,可以解除她的压力。我不想她背着各种眼光、议论,嫁给我。”
这个局的难题,不是在于,宝姐姐和林妹妹在他家里的地位的问题。在他心中,两人的份量是等同的。林妹妹也不会去争这些东西。难题在于,世俗的议论。
人言猛如虎!舆论杀人!
宝钗在贾环怀中,轻轻的点头,“嗯。”
…
…
无忧堂的书房中,宝钗微微娇羞的一笑,她不大习惯在人前和贾环亲昵。丫鬟们都在呢。宝钗亲手将贾府里最高规格熬制的腊八粥从食盒中拿出来。
腊八粥,还是温热的。香气四溢。
贾环拿着洁白的瓷调羹吃着腊八粥,分了馋嘴的如意半碗。屋中,窗户阻隔着大雪的严寒。很温暖。
香菱的性子,温柔安静,一身青色的长裙,看看吃得香甜的如意,温柔的一笑。
宝钗收拾着食盒,一边问道:“夫君在运筹什么事情?颦儿染病,我们一会一起去看看她。”
贾环点点头,“嗯。”目光幽幽的一闪,道:“姐姐,我在写燕王的教学计划。”
对整个夺嫡之局,他在书房中,列举了各种计划。最理想的,是晋王登基后,不敢找他的麻烦。最后的一条路是,他将他的学生燕王宁淅推上帝位。
然而,一个庶出的皇子,在天子有三个嫡子的情况,要想登上帝位有多么的难?而且,宁淅前面还有几个成年皇子比他年纪大。所以,这是最后的方案。贾环不是受虐狂,玩个游戏,非得玩地狱难度,心里才痛快。
然而,在此时,他觉得,他有必要将他计划中,优先级并不高的最后方案完善一些,并提高几个优先级!
前程两袖黄金泪,公案三生白骨禅!这不是他想要的。不要指望着,他对皇权有多少敬畏!主席曾经说过: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
…
雪花飞舞,大雪压青松。
一路从北园行至大观园,绕过潇湘馆前的粉垣,从阶下石子漫成的甬路走到三间修舍中。
潇湘馆的气氛,仿佛一组美妙的乐曲,却在整个段落的最低潮中。黛玉微恙,正在调养中。二十六日,她哭的伤心,随即偶感时疫,调养至今。
紫鹃打起门帘,看看贾环,欲言又止。贾环和宝钗带着香菱、如意进来。
黛玉穿着一袭青白色相间的淡色外衫,纤柳弱质。眉尖若颦,容颜精致而略显憔悴。正由袭人扶着,在房间中走动、锻炼。见贾环、宝钗、香菱进来,清声道:“环哥,宝姐姐,你们来了。”一时又吩咐丫鬟们倒茶。
问了黛玉的病情,闲聊了一会,宝钗便道:“袭人,我听妹妹说你的针线很好,正巧今儿来了,我瞧一瞧。”带着丫鬟们到外间说话、吃茶,将空间留给贾环和黛玉。
黛玉和贾环,在窗前站立着,看着鹅毛般的大学,落在后院的梨树,芭蕉叶上。
黛玉柔弱的道:“环哥…,你别担心,我过几日就好了。”贾环这些天,时常来看她。衣食住行,细致到极致。仿佛又回到金陵时。她知道他的担心。只是,心里的哀伤、凄苦,怎么都忍不住。本以为,婚事已定,不想天子的旨意,却不曾提及。
贾环微微摇摇头,道:“妹妹,还记得我那日和你说的话吗?我已经写信给方先生。等明年二姐姐、四妹妹她们的婚事后,我们就启程前往江南。”
那日,他来看黛玉,说:“妹妹,不管什么困难,即便是穷极九天、幽冥,上天入地,我必将你娶回家。”
请求雍治天子赐婚,这条路是行不通的。至于,等燕王登基,这里的变数还有很多。林妹妹已经15岁了。他等不起。他想请方宗师支持、主持这场婚礼。
但以方宗师文坛宗师的地位,天下士林一样有反对的声音,他要做好打舆论战的准备。不求说服,只要士林对他和林妹妹的婚事,不持批评态度即可。而将其看做一桩轶闻。
黛玉点头,“嗯。”她不知道,她的未来会如何,但她愿意相信贾环。
贾环轻握着黛玉的手,看着她秋水般的明眸,用力的点点头。
…
…
雪落了又化,腊月很快就走到底,黛玉的病情痊愈。那灰暗的基调,正在时间中,逐渐的褪去颜色。春节到了。
奋斗在红楼 第七百一十一章 我是人间惆怅客
贾府的年节一如既往的喧嚣热闹。因为,贾环请求为他和黛玉赐婚失败,而加了散官一级,册封宝钗之事,来往的宾客,更多了几许谈资。
贾母入冬以来,身体一直不好,在初一、初二时,勉强的露面,接收儿孙、亲戚的拜贺后,便再次在床榻上休息。阖府上下略有些紧张、担忧。
张太医来看了,开了调养的药方。言语间,大约流露出“生死自有定数”的意思。老太太毕竟已经八十一岁的高龄。政老爹长叹一口气。索性是他如今为九卿,正三品,总算让母亲看到他光大贾府门楣,没有辱没祖宗。不枉母亲疼他一场。
初四上午,贾环到贾母上房处探望贾母。天阴着。玻璃窗,嗡嗡作响。
贾环执掌贾府,至雍治十七年,各种生意开始铺开,府中银钱不缺。贾母这里自然换成了玻璃窗。屋中通透。
贾母躺在内间的床榻上,满头白发,脸上的皱纹很深。盖着锦被。神情倦怠。见贾环来探望她,情绪还不错。听着贾环安慰她病情的话,笑着道:“人老喽,总会有些七病八痛。环哥儿,你很不错。”
贾环和贾母的关系一般。两人并不亲近。贾母知道这一点。但是,不管怎么说,一笔写不出两个“贾”字,在贾环的执掌下,贾府蒸蒸日上,贾母对贾环还是很满意的。
贾母的病情,上上下下都瞒着她。贾母言语间,并不怎么在意。或许,她很快便会好起来。
贾环平静的一笑。他心里有事,笑的很平。和林妹妹的婚事未成,他终究是对不起她的。林妹妹为此病了一场,年前才痊愈,心绪渐平。林妹妹愿意相信他能处理好一切。然而,他心里的郁结之气,未散!和贾母闲话几句,再退出来。
贾母跟前的大丫鬟鸳鸯出来相送。新年中,鸳鸯穿着新衣棉袄,外面罩着葱绿色的掐牙背心,身姿高挑,蜂腰俏臀,肌肤白皙,香腮上带着几点雀斑,这无损她的美丽。
出了里间,走在厅中,鸳鸯犹豫了下,鼓气勇气,安慰道:“三爷,你和林姑娘的事,报纸上都是瞎说,我们都知道呢!你尽力了,这不怪你。”
如今,京城中有二三十家报纸,主要的报纸,贾府都有订阅。以大周日报为首的几家报纸,在报纸上,很疯狂的讥讽贾环。贾环要娶黛玉,本来于礼法,多有不合。而且,贾环是奉遗命照顾黛玉,结果这样,很是被人诟病。
这段时间,贾环的名声很不好听!这也是贾环所担心的。他担心社会上的舆论,会伤到林妹妹。毕竟,他和林妹妹的婚事,不可能不公开。
现在,婚事未成。舆论风波要小一些,而且,贾环吩咐人手,将报纸上的消息隔绝。黛玉平常,也是很少出门,从不参加四大家族,四王八公权贵府上内眷的各种活动。
鸳鸯是识字的。
贾环和林黛玉的事,有点惊世骇俗。但,人都是有感情的,有亲疏远近。鸳鸯内心里,并不觉的贾环是恶人。而她,一个贾府内的大丫鬟,就算明白,这事是当今天子做的不地道,但她可能去说天子的坏话。
贾环扭头,看着身边的女孩子。二十三岁,姿容虽然不是十二金钗级别,但有着别样的俏丽、妩媚,美丽的女子。锦口绣心的姑娘,温语安慰、支持他,很暖人心。
贾环轻声道:“鸳鸯姐姐,谢谢!”
不仅仅是谢鸳鸯安慰她。还因为鸳鸯帮他在贾母面前瞒住了他和黛玉的事。否则,腊八节的时候,贾母哪里还会给他腊八粥。刚才,也不会给他好脸色。
“嗯。”鸳鸯注目着贾环漆黑、温润的眼睛,想起那日微醉后,说话太急,表露了心思,这时,禁不住低下头,有些无端的羞涩。白腻的鹅蛋脸儿,染着微红。
贾环心思不在这上头,并没想太多,轻轻的拍拍鸳鸯的肩膀,低声道:“鸳鸯姐姐,会没事的。相信我!”稳步的离开贾母上房处。
京城中的舆论风波,是韩谨在背后推波助澜。
寒风萧瑟。京城中飘散着春节欢乐的气息。各种八卦,小道消息,东家长西家短的事情,在亲戚们串门中,传得飞快。贾环和他表妹林黛玉的感情,绝对是一个大八卦。更别说,报纸上有跟进的报道。
这就是贾环当前,所要面对的局面!
大周日报带动的节奏下,京中的舆论总体对他是持批评意见。即便他有着闻名天下的文名,是文坛盟主方宗师的弟子。而各种嘲讽、非议、辱骂很多。
这件事,让贾环这辈子,大概声望都不可能达到士林景仰的程度。他死后的谥号,绝对拿不到“文正”。
然而,贾府内外,除了鸳鸯支持贾环,还有更多的人
初四的傍晚,贾环的马车自外面来。贾府仪门的耳房中,贾瑞暴怒的教训着手下的“小弟”,“祁五,你tm的屁股坐在那边的?你什么意思?报纸上黑三爷的话,你跟着到处学,到处传?不是三爷,你有这样的好日子?王八蛋!
咱们府上的报纸怎么说的?三爷的文名天下皆知,大才子。林姑娘天仙一样的人儿,和咱们三爷正好一对。这叫才子佳人,写在戏文,里面的!”
京中自何大学士严打以来,街面很干净。然而,雍治十六年,何大学士去职。京城中,捞偏门的,从业人员,又慢慢的多起来。
倪二从天津到京城中,又混得风生水起。大年初四的晚上,到贾芸家中送礼。
贾芸的妻子,林之孝的女儿,贾府的内管事小红安排人整治了酒菜。贾芸在幽静的小厅中,招待着倪二喝酒。贾芸如今的位置,过年时,他家里一样门庭若市。但,他和倪二是贫贱之交,单独招待醉金刚倪二。
酒酣入耳,倪二拍着桌子骂道:“玛德,那些小报,都在瞎几把乱说!三爷何等样人,给他们说成了阴险小人,费尽心机贪图林家钱财。那姓韩的秀才。才是天字号第一小人。
芸二爷,我明儿就找人把那几家报纸的记者打一顿。玛德!还有,那狗日的皇帝,收钱不办事。坏了江湖道义,规矩嘛!”
平头老百姓,私下里骂几句皇帝,那也就骂了!这个事,古今中外,谁都禁止不了。
贾芸苦笑。摆摆手。他这个朋友,太耿直!心里骂就可以了,不要说出来。
初六的上午,贾环和吴王约好时间,到他府上去拜访。因为宁澄的关系,贾环和吴王合作的很愉快!
足彩的事,内务府除了获得了晋商二十万两白银的无息贷款外,还将继续有进帐。这件事,是内务府带着晋商玩。股份五五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