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红楼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九悟
随从们都等在一楼。各家只能有一个代表到二楼中参与户部的商谈。
这次商谈,是由户部尚书赵鹤龄主持。规格很高。如高之令这等巨商,在外面,是需要被人仰望的存在,但在正二品的高官面前,需要低头。
“今日这个广告,打的值!”高之令心里想着,拿着价值二十万两白银的请柬,登上二楼。
他只是在外人眼中表现的很高调而已。但经商,就是要给生意伙伴们信心:我有钱!而在权贵人物面前,他披着的外皮是好色。没有谁会忌惮一个好色如命之徒。而且,他知道分寸。比如,他买下的两个花魁,都转赠给了苏州党的核心人物:韩谨。
所以,他的生意越做越大。
宾楼的二楼的大厅中,已经重新布置。众人在摆开的八仙桌边各自闲谈。正前方,居首的位置还空着。
高之令抵达后,随后陆陆续续的有人上来,在巳初(九点),请柬上写的会商时间,诸权贵、巨商的代表齐聚:晋商、徽商、西南胡炽、广州行商,吴王府、贾府、汉王、楚王(高之令)。
少顷,户部尚书赵鹤龄在户部主事唐道宾、工部主事纪鸣、何以渐等官员、杂官、吏员的簇拥下从走廊中走进来。今天的会商是由户部牵头、主持,工部支持。
一时间,众人纷纷起身见礼,寒暄。等门面功夫做完之后,赵鹤龄坐在居首的条桌后,说着开场白,“铸造、发行银币之事,朝廷有赖于诸位之力。故而,今日在会商。报纸上传言,是将铸币权授予给各家。此言大缪。朝廷的方案是将每年铸币的份额分给给诸位。”
说到这里,赵鹤龄停了一下。然后,宾楼二楼中顿时一片喧闹。太出人意料。
搜索引擎搜索关键词 来/,各种小说任你观看,破防盗章节
奋斗在红楼 第六百八十六章 目的。
京中历来有几大商业繁华之地,除开新近崛起于外城东的信丰街,分别是棋盘街、灯市口,崇文门外,内市。
而棋盘街地处正阳门和大周门之间,不远处就是六部等衙门。宾楼是棋盘街最好的酒楼。正所谓: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其中,建筑的富丽堂皇,提供的美酒佳肴,可以想象。
此时,二十多名穿着各种精美服饰的权贵、巨商代表们,各自交头接耳,议论着。
在今天,户部召集会商之前,关于铸币权的各种分配方案已经被各大报纸大肆报道。最被认可的主流方案是,朝廷将会将铸币权授权给九家:
内务府、户部、工部、三大皇商、晋商,徽商,广州行商,西南钱王、贾府。
这九家将会分别拥有铸币权。推动银币的发行、流通。其中,内务府代表着天子的利益,户部是国库,工部提供铸造的人力、技术,贾府作为首倡者。
这个方案,本身就有很大的争议。因为,它排除了其他人参与其中。而现在朝廷的方案,不是分配名额,而是分配份额,争议更大。这涉及到谁拿得多,谁拿得少的问题。
所以,此刻,宾楼二楼,以茶话会形式摆着的七八张八仙桌,各自坐着的权贵、巨商代表们,一片沸腾!
需要额外说明一句,为何权贵得以与会?众所周知,在国朝是权力大于资本。有权,就不怕没有钱。有钱无权如鱼肉。曾经有人做过统计,天下身家超过百万两白银的巨商,有十七家。其中,有12家是皇亲国戚、勋贵。
所以,要推行银币,少不了他们的参与。
但为何四大财团中,没有皇亲国戚、勋贵这一个组成部分?举个例子。比如晋商,晋地身家超过十万以上身家的人,比比皆是。他们联合起来的、松散的商人团体(财团),总资产普遍都在1千万两白银以上。自然是远超过皇亲国戚们。
…
…
在宾楼中,各权贵、巨商代表们和户部尚书赵鹤龄交谈,询问,会商时,
外面等待消息的人们如同猫儿在心里挠痒般,急切想知道里面的情况。
而远在东庄镇上的贾环,正在陪着妻妾,在妙峰山金峰的潭柘寺内的二层楼中赏景,远眺中远山青青如美人的娥眉,近看山脚下繁华的东庄镇:屋舍、商铺、良田、树林、山丘、书院,沐浴在柔和的春光中。
梵音阵阵,响在潭柘寺中。
贾环和宝钗两人凭栏而立,其余妻妾,并黛玉、湘、宝琴、迎春、惜春几人在闲聊,说笑。丫鬟们环侍,娇语阵阵。
黛玉一袭青衫长裙,手里拿着诗稿,坐在铺着软绵绵坐褥的塌椅上。娥眉微蹙,身姿娇柔婀娜,妩媚风流。已经年满十六岁的林妹妹,自有她绝世的风情,如花似玉,美不胜收。
新白蛇传的演出,在京城中大获成功。众金钗们兴致勃勃,对贾环所说的《桃花扇》跃跃欲试。此时,黛玉手中的诗稿,便是贾环写的开篇:暮晓春来迟。先于百花知。岁岁种桃花,开在断肠时。
凭栏处,薛宝钗看看身后的姐妹们,再临高楼远眺,白腻的俏脸上带着浅浅的笑容,心旷神怡。一身明丽的鹅黄色的长裙,肌肤莹润,光彩照人。如雪一般、国色天香的大美人。
“夫君,今日在棋盘街宾楼中举办铸币权的会商,你怎么好像一点都不担心?”
贾环握着宝姐姐的手,随意的斜倚在栏杆上,笑道:“姐姐以为我应该要担心?”
“嗯。”宝钗认真的点头,秀雅的刘海下,一双明亮的杏眼,笑看着贾环。明丽,娴雅的女子。
贾府以首倡者的名义,拿到一个铸币权的资格。京中,其他人能同意?大周日报,前段时间,可是热炒了一番大观园花费的事。
再者,昨天晚上,于贾府素有来往的王孙公子陈也俊特意到东庄镇来见贾环。
自家夫君虽说出来踏青,但京中的信使不绝。
贾环笑一笑,闻着自家娇妻身上随风飘来的幽香,温声道:“姐姐,这要看我要什么,我并不担心啊。你绝得府里缺钱吗?”
宝钗微怔,倒没想到贾环有这么一问,低头沉吟几秒,轻轻的摇头,道:“并不缺。”
贾环个人的生意,虽说都是给韵儿管着的。但贾环的收入、无忧堂的支出,她作为正妻,又有才干,自是一清二楚。
虽然贾环已经辞官,但家中有着各项收入。比如:香水、信丰号,信丰街那里的生意,并不缺银子使用。
雍治十五年,家中盈利约2万两银子。这可是很大的一笔钱。比如:老太太今年八十高寿,一生的积蓄,不过七八万两银子。
“这就是了。”贾环轻声感叹道:“姐姐,其实,我深度的参与到朝廷铸造、发行银币中,只是想刷一刷天子的好感。其余的都在其次。”
他希望刷雍治天子的好感,好为他和黛玉赐婚。这才是最重要的目的。当然,现在距离他去年罢官才数月,雍治天子不可能自打耳光,给他赐婚。
要等。
先把好感度刷一刷,再适时的提出来。
其次,他要借此机会,解决贾府拒绝蜀王求亲所带来的隐患。永清郡主宁潇,提出了一个隐患。他不能让杨皇后以为他心里对她有意见。否则,结果会很糟糕。
再次,干掉晋商殷无忌。此人最近跳的比较欢。一则是为弟子燕王宁淅出口气,二则是他要削弱楚王的金主。殷无忌赞助着大周日报。
京中一些人,估计看韩秀才是个笑话。毕竟,看起来,韩秀才是坐享他干掉晋王党的红利,才干不足以为楚王夺嫡的谋主。但,他心里很清楚,舆论的威力。
所以,在武英殿上朝争时,首先第一步,就是查封大周日报,不准它废话、发声。
楚王党的大势,不可阻挡。但,大周日报要压。这其实才是楚王党的核心组成部分。
韩谨作为楚王的谋主,其实是合格的。
最后,才是贾府在铸币中分一杯羹。
就算贾府这次没有拿到铸币的份额又如何?只要有权力,想开一间银行,拥有铸币权的银行,其实,又算什么难事?
…
…
朝堂上的权力圈子,商业巨贾的圈子,梨园戏曲的圈子,这些一个个京中的圈子交叠,组成着他的生活某些的部分。他处在什么样的位置呢?
贾环远眺着群山,嘴角掠过一丝从容的笑。
搜索引擎搜索关键词 来/,各种小说任你观看,破防盗章节
奋斗在红楼 第六百八十七章 银币(二)
宾楼。雕檐映日,画栋飞。二楼厅中,讨论的声音逐步的减小。
老成稳重,时年40岁的户部主事唐道宾负责解答权贵、巨商们对于朝廷铸币方案的疑问。对答如流。
心里倒是有些摇头。别看这些都是皇亲国戚、天下巨商,一个个身家百万以上,但谈起生意经来,和市井里小民,在某种意义上,差不多。
同时,心中对贾环的想法,有些疑惑。
唐道宾和贾环是同年,赵尚书要调人手办事,自然是优先找贾环的同年。赵尚书本来就与贾府过从甚密。唐道宾全盘经历了整个铸币政策的出台。
朝廷决定,由工部全权负责铸币,并在各地开设铸币局,满足各地的银币需求。这是为了防止劣钱的出现。必须将铸造流程掌握在朝廷手里面。
当然,各地的铸币局都在巨商们的地头上,技术保密这种事,就不要想了。他们想要拿,银子绝对能买的出来。但是,朝廷的规定是,划片负责。
谁负责的区域出现劣钱,谁负责回收、处理。第一次,没收存留在户部的保证金,第二次,抄家。
朝廷在雍治十六年,一共核定20亿银币的额度。这份额由诸权贵、巨商们分。每家要缴纳5%的保证金,存留在户部。这是周朝版的存款准备金。户部执行的央行的功能。
鉴于当前的策略是尽快推行银币,统一货币,所以,存款准备金利率低至5%。2017年,中国央行对大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利率为5%。
但是,不管20亿的份额怎么分,说到底,还是个资格问题。按照户部初步拟定的名单,一共九家。但,唐道宾怎么都不觉得,贾府够实力进入名单中。
名单上,要么是天子,朝廷的机构,要么是巨商,贾府有什么实力呢?政治地位?通政使,还不至于和户部、工部比肩吧?经济实力?贾府能拿多少银子出来?三大皇商,四大财团,个个都是巨富。
都不够格啊!
这是一个很明显的靶子!
…
…
当把户部制定的规则都搞清楚之后,剩下的就是瓜分份额。
代表楚王前来的苏州巨商,矮胖罢脸的高之令,质问道:“唐大人,在下有一事不明,户部拟定的名单中,为何要加上贾府?这是什么道理?”
二十万两白银,换来的不仅仅是楚王的见面,还有今日的请柬,还有楚王的大旗。
言语得罪贾府几句,在高之令看来,不算什么。他的意思是,通过这个问题,给他争取更多的铸币份额。楚王并不在户部最初的名单上啊!
唐道宾还没回答,贾琏很不满的道:“高员外这是什么意思?我贾府难道不够资格参与铸币吗?这可是我环兄弟亲自向天子提出来的。”
以琏二少的性情,当然,很看不上这种苏州来的喜欢装逼又好色的土鳖。他是个讲究人。
高之令呵呵的笑了几声。
意思,在座的众人都明白:提出方案,就能多拿份额?小子,最终是要靠实力说话。
雕梁画栋的大厅中,镂空的雕花窗户开着,细碎的阳光透进来。八仙桌边,各自坐着师谊、路庸、殷无忌、汪鹤亭、马均泰、伍观恒、胡炽、刘子宁、宁镀等人。
户部初步拟定的是九家,但今天的请帖却是发了不少人。都是京中够资格来“竞标”的人物。
轻微的哄笑声响起。很显然,对于一些人而言,贾府长房的二公子,只是个小角色。
一时间,贾琏脸色很不好看。
三米开外,晋商票号百川通的殷无忌扬声,笑着道:“琏少爷,高兄的意思是,贾府不够资格参与今日的局面。且贵府两年前才被罚五十万两银子,此次户部要求缴纳5%的保证金,贵府怕是很有些困难。琏少爷开口要谨慎。”
殷员外将贾琏揉捏了一番。借着高之令的话头,更深一步,意图将贾府排斥在外。
厅中再次,响起一阵轻微的哄笑声。贾琏脸色变得相当难看:他、贾府被鄙视了。
唐道宾、纪鸣、何以渐分别看看坐在主位上,微笑着喝茶的赵尚书,忍了忍,没说话。
要说关系亲近,赵尚书与贾府交往甚密。通家之好。赵尚书都没有表示。他们也不好在这样重大的场合开口。
高之令的脸色微变。他踩贾琏几句,只是要为自己争取权益,而不是将贾府排除在外。但,殷无忌的话,却成了他挤兑贾府,令他有口难辨。
晋商的领袖路庸看看身边的殷员外,喝着茶。
隔壁桌子上的徽商,汪鹤亭、马均泰对视一眼:戏肉来了。他们俩当日在徽商会馆中商谈,就觉得到楚王派系对贾府似有恶意,果然如此啊。
其实,结合近来京中流传的消息,倒是很好理解殷无忌为何要坑高之令一把:自留地里长了杂草啊!百川通作为楚王的唯一赞助商,又岂能容忍苏州来的高百万在楚王党中插一脚?
胡炽心中冷笑,这种先将他人排斥出局,再行瓜分的商场伎俩,他自是看得一清二楚。他和贾环有些交情,二月份在京中还一起喝过酒。但如今赵尚书都不出头,他自是不会说话。
伍观恒则是悠闲的喝着茶。
…
…
座中,京中的三大皇商都在场:人称参商的,于家;经营长芦盐场的王家;经营南北货物贸易的刘家。
国朝的制度,皇商都是挂在户部名下,支应钱粮。皇商们与户部尚书赵鹤龄熟识。赵尚书原来一直在户部当官,一路从主事、员外郎、郎中、侍郎、尚书升上来的。
刘皇商刘子宁起身,抱拳道:“司徒老大人,如今天将中午,资格之事,可以先放一放,不如先由朝廷给大致的给各家划分下可认购的额度。”
赵鹤龄五十出头,一身正二品的绯袍,这个年纪做到户部尚书,可为年富力强。不过,赵尚书此人文士做派,技术官僚,性格并不怎么强势。捻须一笑,推辞道:“本官给出的初步方案,你等并不认同。还是你等自行先协商出来。”
当即,二十多人开始争论各自的配额。
争论到下午,依旧没有一个确定的结果。只有大致的方案,那就是内务府的份额,必定是第一档次。户部、工部在第二档次,其余的怎么分,却是争论不休。
比如:西南钱王胡炽,他一人独占西南的市场,但是,西南的经济并不发达,给多少份额?
比如,广州十三行商,他们都是做海贸生意,影响力只在岭南,给多少份额?
比如,晋商一共十六家票号,如此雄厚的财力,他们要多少份额?给少了肯定不行。
那么,徽商呢?盐商们,一样号称富可敌国。而且,两淮盐税,在天下赋税的十分之一。属于国家需要倚重的对象。给多少?
比如,汉王府,天子要钱,皇族不能不要吧?
那再比如,楚王如此声势,很有希望等上太子之位,又是天子的嫡子,要分一份吧?
其中,还有争论的焦点:贾府能否有实力吃下朝廷分配的额度,是否需要排除在外?
…
…
夕阳中,户部与京中权贵、巨商们的会商结束,各自出来,一辆辆的马车、轿子,在随从们的簇拥下离开。
消息,迅速的在报社编辑们的报道下,于第二天传开。主流评论,这一场很混乱的协商,户部组织的相当不利,陷入争吵不休之中。
20亿银元的份额,即2亿两白银。铸造利润是4千万两银子。巨额的财富啊!谁不动心?
京中的气氛,逐渐的变得微妙起来。
搜索引擎搜索关键词 来/,各种小说任你观看,破防盗章节
奋斗在红楼 第六百八十八章 银币(三)
夜幕徐徐的降临。京师外城东城的北湖湖面上,水波粼粼,湖鸟在夜色中掠过。环境幽静,迷人。
淡淡的暮色之中,楚王宁瀚,和韩谨一起,在湖畔边散步。随从们落在五米开外,远远的跟着。荆园里的喧闹,隐隐的透过丛林、树枝传来。
时至今日,雍治天子关于两位皇子闭门读书的禁令,早已经变得松懈起来。
晋王、楚王都在堂而皇之的见客。楚王自开春以来,就近乎公开的在荆园活动,开文会。
楚王宁瀚时年22岁,颇为英俊,身姿修长,气质文质彬彬,笑起来令人如沐春风。和其兄长,大他5岁的晋王,完全是两种不同的处事风格。
月影映在湖上。两人漫步。韩秀才落后半步。楚王轻叹道:“韩先生,就这样招惹贾环好吗?”
今天宾楼的消息,已经传回来。很明显,他的派系,正在针对性的打压贾府。就算不是他指使高之令、殷无忌的,贾环一样会把帐算到他头上来。
他的“好兄长”晋王为什么会一败涂地,根本的原因,还是在刘国忠擅自行动。据宫中的消息,此事,晋王只是知情。全部都是刘国忠一手操办。
他并不想犯这样的错误。楚王党的所有决定,都必须要他亲自拍板,才能执行。
他对招惹贾环,心里有点怵!
从政治力量的对比,从博弈的角度来说,他身为天子的嫡子,怵一个丢掉官职的文士,完全不用。但是,站在更高的角度去看:贾环自出名以来,从来没有失败过!
这如何不让他心生忌惮?
夺嫡大势到如今,他的优势以及非常大了。其一,晋王势力不足。其二,天子在西苑,纵情声色。内有杨皇后,独孤贵人,外有永昌公主进献美女。还能活几年?
顺亲王,商贵人都已经死了。晋王,即便想要永昌公主停止进献都不可能。因为,那是永昌公主固宠的手段。
只要他现在顺势拿下太子之位,可以说,皇位基本就是稳的。在此之时,他的心态是,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战战兢兢,绝对是不想节外生枝。
特别,还是招惹贾环这样的狠人、强人。
韩秀才一身青衫,头戴唐巾,读书人装束,国字脸上浮起笑容,胸有成竹,坦然的道:“殿下,我和殷无忌、高之令都私下里谈过。他们怎么选择,是他们的事。”
楚王没说话,等着韩谨的下文。
两人在湖畔边行走着。韩谨接着道:“殿下,近日贾府的报纸京城日报上连载一篇武侠小说:笑傲江湖。朝廷亦如江湖啊!贾环笑傲江湖,未尝一败!看着挺吓人的。
但是,我想要将贾府从发行银币的名单中排除出去,并非是要和他一较高下。而是,为殿下谋求利益。”
“哦?”
楚王站定,很有兴趣的看着韩秀才。他以为韩秀才和贾环有心结,所以才这么执着的去对付贾环。当日,贾环在天牢中,韩谨去探望贾环,他亦是知道的。
韩谨笑一笑,道:“天子不喜欢贾环。殿下踩贾环几脚,踩的越很,就越可以在天子面前赢的好感。”
楚王微怔。
韩谨再作揖行礼,诚恳的道:“殿下,夺嫡之局,到现在,已经变得逐渐的明朗。而晋王之所以失败,绝对不是因为他得罪了贾环,而是天子忌惮皇子势大。
晋王结党,勾连南南郡王、锦衣卫指挥使,宫中大太监,与宋大学士联盟,简直是自寻死路。
殿下若想要入主东宫,绝不能走这条路。天子不会允许任何一个皇子势力膨胀。避免出现当日的夺位之变。殿下要做的,其实是刷天子的好感。
而于臣子而言,不是接纳他们,而是要养望,通过大周日报,对外发声,发表政治主张。
如此,时机成熟,等天子觉得他需要一位太子时,殿下自然是首选。并且外朝无阻力。”
韩秀才的话,有事后诸葛亮的成分。晋王在前面试错过。但,分析到这个地步,拿出这样的策略,已经非常的令人信服。
楚王长舒一口气,正色道:“听韩先生一席话,令本王茅塞顿开啊!既然如此,便依先生之意。”
楚王看着文质彬彬,但他很有决断。既然对他有好处,那么得罪贾环这件事,便不会重要了。
但是…
韩谨道:“殿下,我与贾环交往多年,并不觉得他是神人。人力有穷时。接下来,要看事情的发展。当然,事情若不可为,殷、高二人不过是商人,皆可弃之。”
这话,很冷酷。
高百万,自诩很会做生意,扮猪吃老虎。智商很高。但他二十万两白银,加入楚王阵营,是对是错呢?
殷无忌,自诩为楚王的钱袋子。并巴结苏州党的核心人物黎宽,试图在楚王当政的时代,反超路庸,成为晋商的领袖。
这样出色的两个人物,自诩才智,能猜到韩谨此时的想法吗?
楚王心中的心事进去,抚掌大笑,道:“走,回先生的小院,痛饮几杯。”
…
…
贾琏和贾蓉、贾蔷三人一起回到宁荣街,径直到宁国府置酒,消愁。今天的事,环兄弟不在府中,他们去回政老爷亦无用。
会芳园的亭中,贾蓉吩咐小厮摆酒。
贾琏猛灌几口,颓废的道:“蓉哥儿,蔷哥儿,我心里难受啊!憋屈的慌。玛德,那帮老王八蛋,个个都是笑里藏刀,说话下着套,一环连一环。我根本不是对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