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奋斗在红楼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九悟
贾环笑了笑,举起茶杯。何以渐的态度,让他看出其意图。何大学士有点可惜。虎父犬子啊!
政治斗争,当然要讲派系。然而呢?斗完之后,掌握国家权力后,要干活!比如:徐阶、高拱、张居正。而像严嵩、东林党,就属于占了坑位,却不干活的。祸乱国家,名声臭不可闻。
一个官员,除了派系、权力斗争,还要干活啊!这是本职工作。给人骂: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很好玩么?在其位,要谋其政!
而这位何衙门,显然没有这个觉悟。那么,他在官场上,显然是走不远的。


贾环送走何以渐,琢磨了一下,吩咐身边候着的长随钱槐,“你拿我的帖子去真理报社请庞士元、罗君子、乔友若晚上到府上来吃酒。”
“得了,三爷。”钱槐领了话,带着人出去跑腿。贾环的长随,经历去年的贾府之乱后,只剩下钱槐、胡小四。
贾环在庭院侧面的长廊中,看着雨丝。这时,贾府内的一个小厮来请,“三爷,太太从宫中探望元妃娘娘回来,请你去老太太处相见。”
破防盗章节,请用搜索引擎搜索关键词 /来,各种小说任你观看





奋斗在红楼 第五百八十九章 护盾、方法
贾环到贾母上房时,贾母正在和王夫人、邢夫人说笑。气氛显然不错。李纨、宝钗、探春三人陪着。丫鬟们就只有鸳鸯在里头服侍着贾母,其他人都在外面。如香菱、莺儿、玉钏儿、彩、素、侍书、翠墨等人。
“三爷来了。”贾母身边的另一个大丫鬟琥珀,挑起帘子,笑吟吟的。
贾环点点头,进到花厅中,先给贾母、王夫人见礼,再和宝钗、探春、李纨、邢夫人打招呼。宝钗轻笑。凤姐姐在病中,她们几个作为管事的主子在这里旁听。
贾母几月前因贾赦的死去,大病一场。像贾琏还在给他老子守孝。贾母这时已经有些缓过来,精神头还算健旺,坐在软榻上,扶着扶手,笑呵呵的道:“环哥儿,你来了。叫你娘说给你听吧!”
贾环笑着转向王夫人,道:“请太太说一说。”贾府和宫中的联络渠道,除了贾环与陈太监的联系外。贾府内眷每个月都可以去宫中觐见元春一次。
王夫人穿着名贵的绸缎褂子,脸上有一点淡淡的笑容,道:“我今日去宫中,见着元妃了。我把你的担忧都说了。元妃说,宫中都好,让你不用担心。怀孕里的事情,周贵妃帮着料理,很是妥当。叫你要好好教授燕王。”
李纨、探春、鸳鸯是头一回听到这事,禁不住抿着嘴笑。贾环事无巨细都操心到宫中去。听着挺搞笑的。他一个爷们啊!再说,贵妃怀孕,宫中那么多人,难道还会侍候得不周到?
娴雅、明丽的宝姐姐亦是掩嘴一笑。有些事,她自是早知道。
贾环拱手一礼,道:“母亲今日辛苦了。”心里长长的松口气,没事就好!
宫中的黑暗,宝姐姐她们了解的不深。估计王夫人和贾母能知道他和元春对话说的是什么。自元春在端午节前派人出来传旨要贾府去清虚观打醮。贾环的心就提着的。
宫中怀孕的妃子,出点事,很正常。鹿鼎记里面说:天底下最肮脏的两个地方:妓院、皇宫。贾环倒是没想到周贵妃会帮忙照顾元春。有这样的有生育经验,且能信得过的人在,元春那里自是妥当的很。相当于给元春加一个保护盾。
既然元春听得懂他在担心什么,回答说“无事”,想来,便是真的无事。
燕王那里,他看样子得加码,多教燕王点东西,作为回报。
这会儿,贾环心中的紧迫、压抑、担心的情绪,总算是释放。皇宫是他所不能影响到的地方。若是,真来个“榴花开处照宫闱”就太悲剧。于元春,于贾府都是。
王夫人微笑着喝口茶,说:“我和元妃说起你宝二哥的婚事。元妃说,不要求女方的家世。古来权贵之家,盛极而衰者,不知凡几。我们家算是烈火烹油的局面。再求权势,没有必要。要宝玉认真读书上进,博一个科举前程才是正理。”
“这话说的极是!”贾母笑着插一句,问贾环,“环哥儿,薛蝌给你派到金陵办事,几时回来?”又对宝钗笑道:“今儿姨太太不在,我原是想向她讨个人儿,不想她先将我们家要一个人去。”看得出来,贾母今天的兴致很高。
宝钗得体的笑答道:“老太太有心,我一会回去让我妈来老太太面前坐一坐。”
贾母笑道:“那好!那好。”她对贾环并不怎么亲近,但是对这个孙媳妇,却是极其满意的。又笑着吩咐道:“鸳鸯,事情说完了,叫丫鬟们都进来吧。我和你们太太杯子里的茶都要没了。”
“老太太,前几日受到金陵的来信,预估着他们入秋后启程。”贾环一听就知道贾母说的是什么,不过看王夫人的意思,似乎对宝玉的婚姻,有所松动,不谋求强强联姻。
薛蝌和迎春订婚的事,贾环委托薛姨妈去办,早就在贾府里定下来。当然,是口头协议。但基本上算定了。至于,贾宝玉和薛宝琴的事,他不想管。
其实,以大脸宝的尿性,贾环是不建议薛宝琴嫁给他。万一,大脸宝如同原著续书中,搞一个遗腹子,然后出家呢?那薛宝琴一辈子可就毁了。当然,如今贾府形势不同,大脸宝没有出家的环境。
贾环思绪一闪,外头的丫鬟们笑着进来侍候,花厅中顿时热闹起来。自贾赦死去后,贾府里总有一股清冷的味道。现在,这股子味道正在慢慢的散掉。


小雨到晚间就已经停掉。已经夏末之时,天气炎热。北园的小厅中,灯火通明。因使用了冰块,气温适宜。
贾环、庞泽、罗君子、乔如松四人在厅中对月小酌。
贾环给大家说起今天上午何以渐来说的事。轻松的笑道:“我之前还给大家说,要寻找一个合适的机会,扩大真理报的影响力,试试朝廷的水深水浅。为日后增加商税做准备。现在机会来了。”
罗向阳沉吟着,看贾环一眼,认真的道:“子玉,我觉得一条鞭法并非良法。韩大学士反对的并非没有道理。”
闻道书院的众同学,并非是人亦之辈。但凡有才华的人,莫不是如此。独立思考,才有其独立人格。只会举手的人,是走不到高位的。
庞泽眼神闪了闪,道:“子玉,你似乎太过于轻松啊?按照你的消息,若是韩大学士强烈反对,何相要推行一条鞭法,岂不是要准备更换宰辅大臣?”
乔如松点点头,温和的道:“子玉,其实真理报这件事在朝廷中闹的沸沸扬扬,很有点蹊跷。若是以你翰林侍讲的身份,被人攻击,不足为奇。但以贾府如今的之权势,你却被牵连其中,被人作为突破口,值得深思啊!”
贾环笑一笑,吃着燕窝豆腐,爽滑可口,道:“友若说的是很对的。其实,这件事说起来很简单。在天子怠政之际,元妃怀孕,在宫中地位不稳。贾府的权势是走下颇路。贾府呢,总会有那么两三个仇家惦记着。
这是其一,其二就是我们为何大学士掌握着真理报,掌握着部分舆论话语权,成为编外御史,我们是在走上坡路,手中权力随着真理报的影响力增加而增大。”
贾环举起手,一高一低的做个手势,“所以,真理报的事,在我这个节点上爆发开。至于士元说我轻松,庙堂之高,自有何大学士去庙算。我们几个小虾米,想那么复杂干吗?”
几人给说的笑起来。确实,以几人的地位,朝堂上的政治斗争,基本都是看客。
贾环再道:“罗君子,一条鞭法是良法,还是劣法,要看执行的力度,以及社会情况。以我在江南所见,民间银两充足,改为征收货币税,正当其时。
至于弊端,就要靠执行者去纠正。没有什么办法是可以通行天下的。只能制定一个大的原则,各地再微调。重点,在于监督。不能因噎废食。”
罗向阳就笑了下,光明磊落的道:“你说的有道理。不过,我还不是非常的了解。回头再去看看史书。那么,子玉,你打算怎么处理舆论呢?”
破防盗章节,请用搜索引擎搜索关键词 /来,各种小说任你观看




奋斗在红楼 第五百九十章 拉偏架的方案
京城中当前的局势,何大学士请复一条鞭法,消息正在发酵。各方的动态,于贾环等人而言是一抹黑。但可以预见,朝廷舆论、路边社都会沸腾。
当然,自真理报出版刊行以来,路边社的生存空间便大幅压缩。现在要造个谣,搞个流言,难度增加。舆论控制,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切切实实的影响到京城的政治生活中。
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官员“反扑”?因为,真理报动了别人的奶酪!
这样的局面,真理报报社,要准备怎么应对?怎么配合何大学士在舆论端发力?这是罗君子的疑问。
精美的小厅中,古香古色。在夏夜中凉意幽幽。空气微微弥漫着酒香。
贾环微微倚在藤椅上,看着三名同学:罗向阳、庞泽、乔如松,他们都是可以独当一面的人才,组织着语言,轻声道:“现在真理报在京城的政治局面中,究竟能发挥几分功效,处在一个什么地位,这都还是未知数。
我们处在一个扩张影响力,试水深的阶段。所以,我们这一次,不能在明面上展露自己的影响力。而是暗中主持这场争论。一开始,双方不相上下,稍后,正方占上风,最后,舆论达成共识。”
贾环这话,说的很透彻,总结起来,策略就是三个字:拉偏架。
真理报当前的还等同于朝廷官员论坛发帖子的地方。贾环等人相当于是管理员。想想看,论坛管理员暗中拉偏架,多么的可怕!删帖,禁言,置顶,锁帖,带节奏…。
酸爽的很。
贾环说完方案,三人反应各异。罗君子无语的翻个白眼。他的性格比较正派。只有起错的名字,没有叫错的外号。贾环这手段用的有点黑暗啊。但是,他估计,贾环的方案八成能成。文宣这块,他们都有见解。
庞泽抚掌一笑,“子玉高见。”他是实用主义者。才干,能力一流。有治事之才。只是,还是秀才,没法进入官场一展所学。这是他心中的痛苦之处。
乔如松人比较厚道,微微苦笑着摇头,“嗨,子玉,你手法这真是…行之有效。估计回头,等朝臣们回过味来,对真理报一片骂声。”
贾环微微有些诧异的看看乔如松,自真理报办成之后,他发现乔如松和他亲近了不少。轻轻的一笑,缓声道:“要做点做事,总会得罪人!”
乔如松轻轻的点头,似有所思。月华如水,透窗而入。


小雨之后,月明星稀。小轩外虫鸣愈静。
贾环和三位同学议定真理报的事后,起身送他们离开。以贾环的方案,即便朝堂上斗出真火,贬谪一批官员,他们这边,也并不会多麻烦。
庞、罗、乔三人在京中都有住处。俱是在正东坊不远处,方便在报社供职。实话说,闻道书院的教授、讲师都不缺银子使用。咸亨商行发展的非常不错,反哺着整个书院。
罗君子的作息时间很稳定,他今晚要去报社的资料室查阅下一条鞭法。庞泽则是约了朋友去教坊司吃花酒。
乔如松留在最后,笑着道:“子玉刚才的话,我觉得还有未尽之意,愿细闻之。”
贾环给他说的一笑,伸手邀请乔如松重新回到小轩中坐下。小厮们进来摆了果盘、香茗。贾环喝着温茶,笑道:“友若,你是有什么想问的吗?”
乔如松沉吟着一笑,道:“我是想听一听子玉的政治抱负。”他确定以贾环的年纪、能力,成为明朝首辅张居正那样的人物,不是难事。但是,一个手握大权的人,若是要祸乱国家,造成的危害更大。他怎么愿意追随,钉在青史的耻辱柱上?
“我的政治抱负?”贾环哑然失笑,微微有些沉思。一路走来,有些问题,他不得不面对了。
封建王朝不等于现代社会。所有的权力,来自于皇权。但是,这并非说团体、派系就不重要。任何时候,在权力游戏中,团队与派系都是重要的。是一个官员的根基。
而他要成为闻道书院派系的旗手,除却山长的期许,寄托,自身的官位,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点:政治旗号!
比如:假设他说要像王莽一样,恢复井田制,估计没有人会跟着他走。再比如:本朝的例子。何大学士,摆明了他要推行文官政治,朝廷中多少人跟着何大学士走?连许英朗的父亲许澄,被视为储相的人,都愿意追随。
包括他贾环。谁愿意“一不小心”就给皇帝剥夺生命?说抄家就抄家。说杀你全家,就杀你全家。
只有限制皇权,个人的生命才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保障!要是周朝最终君主立宪,剥夺皇权,那大臣的日子可就舒服了。当然,这估计很难。不过若是能做到宋朝那样: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也不错了。总比现在高度的君主集权要好。
这就是政治理念,口号,抱负,对于人心、团结的作用!中国自古就是讲究名号的。
真理报发行成功,对贾环身边团体内的震撼。以及何大学士稳住了朝廷上的“反扑”所给予的支持,以及真理报影响力的与日俱增,都将贾环的地位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别看贾环现在官位没升,但是他手中握有的权力,却是增加的。几乎可以当一个佥都御史用。远超同学。这就要求,贾环要对外明确,他的政治理想、抱负是什么。
这将决定,别人是否追随于他。能否网罗到极其出色的人才在身边效力。
贾环沉吟,乔如松并不催促,微笑着喝茶,等的贾环的答案。
其实,以贾环一贯的为人,书院的同学们也看得出来。虽说阴谋诡计,权术手段没少用,但是,都是在解决问题,并非心术不正值人。否则,同学们谁会钦佩、爱戴他?
但是,此刻,他要做人生的决定,自然要听到贾环亲口说一说。
贾环整理了下思路,叙说道:“友若,觉得我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顿了顿,接着道:“山长的期许,大家的厚望,我是知道的!”他所处的位置,是一个政治派系、团队的接班人。最终的目标,自然是要执掌帝国中枢,推行他的、书院一系的政治理念,治理国家。
贾环并不打算逃避这个责任!
因为,他需要权力,来保护他,娇妻红颜,贾府,不被人干掉、吞噬。
依靠贾元春在后宫中的恩宠,王子腾的权势,这是靠不住的啊!
破防盗章节,请用搜索引擎搜索关键词 /来,各种小说任你观看




奋斗在红楼 第五百九十一章 贾环的想法
责任与权力,权力与责任!承担责任,带来权力。而享有权力的同时,要承担相关的责任。
贾环对此有认识,和体悟。自嘲的一笑,感叹道:“我这个人的性情:有一点懒,有一点冷。当然,若是到那个位置,自然是:在其位,谋其政。”
其实,封建王朝时代,读书人的政治理想,只要不涉及党争,其实大同小异。都是想要把国家治好好,以民为本。要求国库充实,四海升平,百姓安居乐业,道不拾遗,民风淳朴等等。这是儒家文化的一脉相承。
顶多是每位宰相、首辅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各不相同。比如明朝三杨时期,和李贤、杨廷和执政时期国家的问题不同。徐阶、高拱、张居正所遇到的问题又不同。
当然,不干活的首辅除外。比如:万安、严嵩。没有水平,乱搞的人除外:比如刘公公、九千岁等人。
贾环又道:“不过,像李贤、彭时、张居正那样累死,我是不干的。人生之乐,亦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只是,到时候由不由我个人,就不知道咯。”
语气感叹。
贾环出身于贫苦家庭,学霸出身,供职于企业,这就决定了他不可能将“登顶”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这是政治家庭的孩子的理想。比如:唐逸,刘二哥,陆大少。
当然,他现在是勋贵世家——贾府的执掌者,科举出身的文官,拥有大学士的看重、栽培,还有闻道书院体系、团队的支持。以及年纪优势,拥有着无限可能。
但是呢,他个人的想法,与其说,想要享受“治大国如烹小鲜”的乐趣,还不如说,他更想过着娇妻美妾,体面舒适,悠闲自在的生活。他的初心并没有变。
然而,个人的想法和现实往往是存在着差距的。叫做,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而且,他现在也必须要去走仕途这条路,力争上游。作为一个生在红旗下的人,他的历史三观还是很正的。不求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是,若为执政,还是会尽职尽责。
通俗点说,贾环的想法,若为宰相,祸乱国家,肯定是不干的。像张居正那样猛干,大搞变法,他也是不干的。因为,张居正累死不说,家还被皇帝抄了。他的想法是像徐阶、高拱那样,干完活,国家国力上升,他挂印返乡。
正所谓,谁知将相王侯外,别有优游快活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钗黛以遨游,寄明月而长终。
当然,我们都知道,贾同学的想法往往是很好的,而现实往往是很残酷的。比如,他想脱离贾府,不得不留下来;比如他想休息几年,天子怠政,贾贵妃地位不稳。


贾环说,到时候会身不由己,这反而让他更明白的感受到贾环的责任感。乔如松听得一笑。起身,拱手一礼,道:“我知道子玉的志向了。”
贾环坐着没动,心里苦笑,他现在是还没到权力的山顶,说到山顶怎么退下去的话,有点没意思。等受了乔如松一礼,贾环做个手势,示意乔如松随意。
这是什么意思,他自然明白。能得到一位有着才干、能力的同学的、帮助、效力、认可,是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乔如松重新坐下来,笑道:“庞士元对子玉是心服口服,指到哪里打到哪里。罗君子品行端方,于一条鞭法有些疑虑。我啰嗦一点,相信子玉的判断。”
乔如松表示支持。贾环微微一笑,道:“其实,收税还是银元、纸币好。”
中国银本位很混乱。有各种做假的银子,还有出产地不同,导致的几分成色的银子,接着还有在使用过程中剪开的银角子。五花八门。因为混乱,所以市面上诞生了银号、钱庄。专门处理银子,兑换银钱。
他刚刚讨论时,和众同学聊过银元(袁大头)、银行纸币的事情。银元的使用对于统一中国混乱的银钱货币制度有莫大的好处。当然,最终终极的方案是受国家承认的银行发行的纸币。
乔如松就笑,“那是将来的事情。先推行一条鞭法成功再论。子玉,处理争论一条鞭法的事情,我相信你的方案没问题。我们会尽力做好。些许小事。
我倒是就件事要提醒你注意。夺嫡之争,我们这些人,都没有官身,无所谓。倒是你,身为贾府的当家人,你要早做准备。以我看,何相怕是会支持晋王。”
贾环嘿然一笑,道:“友若,这件事恐怕要出乎你的意料。何大学士未必愿意支持晋王。”
今天上午何以渐来访,顺口提醒他,要他注意宫中的太监刘国忠。据说,刘太监入宫之前,是一个读书人。而此人和晋王来往甚密。贾环给何以渐一说就想起来,他见过刘太监。那天见完杨贵妃出来,路遇此人。
再结合京城中的传言,晋王与锦衣卫指挥使毛鲲交好。以何大学士的立场,恐怕不想支持这样的皇子登基。
没有文臣,会喜欢一个喜欢“厂卫”的皇帝。当然,皇帝不用“厂卫”,大部分都会被文臣忽悠、玩残。
“哦?”
贾环将情况给乔如松解释了一遍,说出他的打算,“夺嫡之争,晋、楚两位,我那边都不愿意沾。友若,增收商税事完,我会谋求外放离京。”
“好。重耳在外而安,申生在内而亡。”乔如松赞赏的道:“子玉,你要是不嫌我多事的话,今晚你的话,书院那边,我会代子玉传达。”他打算帮贾环竖起旗号招人,团结团队的向心力。
贾环点头,有些事情,他确实没法亲力亲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有乔如松帮忙,自是好事。拱手一礼,托付道:“有劳友若了。”


雍治十四年六月三十日夜晚的谈话,背景是在真理报成功发行,要试探朝廷水深,找准自己的定位之时。
同时,朝廷政局是大学士何朔正受雍治天子信任,在朝堂上权势鼎盛之时。朝堂是何大学士执政时期。
正是因为何大学士,对真理报,对贾环的支持,拔高了贾环的地位。否则,正六品的翰林侍讲,要成为团队的旗帜、核心,还言之过早。
贾环和乔如松看似平淡,只谈了几个小问题,却是贾环开始构建自己政治班底、核心团队,亮出政治旗号的第一步,影响深远!
七月初三,京城里关于“一条鞭法”的议论已经沸腾起来。贾环清晨起来,心有所感,从北园的后院向南至大观园中,到潇湘馆中见黛玉。
正值夏末,酷暑之时,清晨时分,晨光才透。潇湘馆内翠竹夹路,阴阴翠润。竹影满地参差,铺陈在石路上。
不见紫鹃、翠缕等丫鬟何在,满院静悄悄的。贾环走入黛玉房中,只见黛玉和湘俩并排而卧。
室温凉爽。黛玉严严密密的裹着一幅幅杏子红绫薄衾,安稳合目而睡。湘一头青丝拖于枕畔,被只齐胸,一弯雪白的手臂撂于被外,手腕上带着两个金镯子。
1...250251252253254...41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