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奋斗在红楼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九悟
很明显,此次金陵官场背后的震动是贾环这个少年动用贾家的底牌制造的结果。他的大姐姐贾元春在宫中颇为受宠。而真要论起来,贾环心中只怕对东翁是很有意见的。
第一,东翁在追查射杀裴姨娘的凶手时消极怠工。谁都知道查火铳手只需要单独的排查南京守备府的精锐营兵即可。但是东翁当时在观望,没有这么做。
第二,在贾环意欲为裴姨娘声时,东翁查封了金陵简报,这导致贾环采取了最激烈的手段,买凶杀人,射杀了守备府的两个营兵。这个仇真的是结大了。
反观郑国公邓鸿,其实还没这么大的仇。无非就是索要苏诗诗未果,不肯帮忙而已。
贾雨村穿着正三品的官服,四十多岁的年纪,剑眉星眼、直鼻权腮,相貌堂堂。很有官威,哂笑一声道“我没有参与倒卖粮案,他能把我怎么样?”
想了想,贾雨村为求万无一失,道“我一会写信给王统制,说明此事的来龙去脉。请白师爷帮我安排人快船往京城跑一趟。”
白师爷头,建议道“东翁,金陵简报的事情不能再拖了。”现在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贾雨村轻轻的叹口气,道“你代表去国子监走一趟吧。让金陵简报复刊。”


金陵距离京师有数千里之遥。公文在急递铺中传递,往往要十天半个月才能抵达京师。但是京师的谕令,如果是加急的文书,则会在极短的时间内抵达。
急递铺的最高度是八百里加急。一天八百里。两三天之内就沟通两地的信息。
十月初六,宁儒将关于金陵粮案的结果报上去,十月二十八日,朝廷最新的圣旨抵达金陵。由钦差宁儒宣旨。金陵城的大小官员齐聚在南京户部的署衙中。
宁儒当众宣布了最新的结果陈高郎操纵金陵粮价,意欲煽动淮南民乱,居心叵测。责令罚没家产,全家流放三千里,至--南布政司广南府。
金陵知府贾雨村尸位素餐,同流合污,贬交趾布政司谅山府丹巴县知县。
另有对户部侍郎伍藏等人的处罚。处罚极严。虽然没有杀头,但涉案大部分官员都被罚没家产,或流放,或贬官。震惊朝野的金陵粮案就此落下帷幕。
金陵官场如同遭受九级地震,诸多官员被清扫一空,南直隶,江南的官场、士林震动。
在十月底的时间里,不断的议论着相关的处罚。最令人不解的是郑国公邓鸿毫无损,没有关联的金陵知府贾雨村却被牵扯上,致使贬官。
十一月四日中午,天下着小雨,似乎还夹着雪籽。阴冷袭人。街肆上的行人俱是行色匆匆。
金陵知名的酒楼北乐楼二楼,张承剑、纪鸣、田师爷、吴典籍、张员外并高监生等十几名金陵简报的编辑在此饮酒庆贺。
在十月上旬,被金陵知府贾雨村默许复刊后,经过了大半个月的筹备,金陵简报复刊后行约2万份,再次力压所有的金陵报业同行。成绩辉煌。
张承剑还是胖乎乎的模样,腆着肚子,笑着对众人道“贾雨村此人可恶至极,竟然动用公权满足私欲,查封我国子监的报纸。简直堵塞言路。”
时至今日,他父亲官升一级,任南京礼部尚书,他才算将这口恶气给出掉。报纸被查封的那天上午,他真的是气坏了,还担心好友贾环挺不过去。
高监生喝的有高,满脸红光,道“多行不义必自毙。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好!”这话说的一干肄业监生出身的编辑们心头大块。他们那天基本都挨打了。
田师爷、吴典籍、张员外三人都要老成些,捻须而笑,一起拿起酒杯喝了一口。
张承剑看看窗外的天色,问身边的纪鸣,“子玉怎么还没来?”这几天子玉都在家中带着。不知道是读书,还是调节心情。他今天是委托纪鸣去邀请贾环过来一聚。他现在虽然挂着金陵简报的总编头衔。但是这份报纸,同样是贾环的心血所在。
纪鸣苦笑一声,倾身在张承剑耳边小声道“陈家今日全家启程前往流放地。子玉去南城。”
张承剑肥胖的身体一颤,心中哀叹一声,子玉就是这不好啊。报仇是一折扣都不肯打。随即,不满道“德信为何不阻止他?”
扬州传闻,盐商郑元鉴是子玉一枪爆头的。陈家…
他自是不会同情陈家的遭遇。他是在担心这些事情对贾环不利。
纪鸣无奈的道“伯苗兄,杀人偿命。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我如何阻止子玉?”
张承剑无语的喝了一口酒。


金陵南城,米行大街聚宝门。雨加雪的恶劣天气,昔日繁华的街道上行人稀少。似乎,所有的人都躲在家里过冬。
在这个凄寒的中午,陈家总计大小五十六口人在此被押解上船,准备流放至南。押解的是六名衙役,口中不耐烦的呵斥着陈家众人。眼看着就要过年,他们却得去一趟南。这令人十分不爽。
“都他妈老实。”
“躲什么躲?肮成这样,你就是送到爷爷床上,爷爷都不愿意。”
“还有你,嚎什么嚎?谁让你家要赚黑心钱,给我们吃那么高的米价,活该!”
陈高郎裹着棉衣,冻得直哆嗦,跟着家人一起上船。陈子真、陈子志、陈子泽三人作为陈家的男丁,照顾家人。留在最后上船。
陈二公子陈子志带着镣铐、枷锁,转身看看城门口,叹口气,“竟然没有一个人来送行?世情凉薄。”
陈四公子陈子泽冷笑道“我都不做这样的梦,二哥还有?”此时,俊逸的陈四公子灰头灰脸,头、衣服都是脏兮兮的。不复往日的神彩。
陈子志辩解道“至少,甄礼应该来送送我啊。看,有人来了。”他的情绪忽而高涨起来。人处在绝境之中,会觉察到往日感受不到的小事带来的温暖。
陈家的众人都看向聚宝门走出来的三人。两大一小。身后还跟着一名挑着食盒担子的随从。
为的是一名少年,头戴黑色四方平定巾,身穿青衫直裰,脚踩着棉靴,身量中等,脸色沉静,目光坚毅,一步步的,从雨雪中走来。
走的近了,陈家众人看清楚那张稚气未脱的脸庞,是贾环!人群突然间有些慌乱,“是他”。无数道仇恨、畏惧的目光落在贾环身上。陈家的人,谁不知道现在的处境,都是拜这个少年所赐?
是的。来的正是贾环。他来给陈家“送行”。(未完待续。)
本书最快更新网站请百度搜索/来/,..





奋斗在红楼 第三百八十二章 杀人,我也会。
聚宝门外的简易小码头是用石条沿着河岸堆砌而成。岸边有碗口大的木桩,一字排开,用做系小船的缆绳。
凄冷的雨雪中,三艘小船并列排开。厚实的长条木板搭到石岸上。陈家五十六口人正依次上船。六名穿着公服的衙役在旁边监督、喝骂、驱赶着。不时的,哭声阵阵。
贾环、萧幼安、何元龙来到时,陈家还有约二三十人没有上船,拥挤在岸边,踌躇不前。谁愿意离开这繁华的六朝古都,前往穷乡僻壤的南广南府?
陈子真三兄弟在岸边照看着家人。这时,陈子真走出两步,堵着贾环一行四人。脸色平静的道“贾环,你是来看我家的笑话的吗?”
他比父亲、兄弟都要恢复的快。父亲还沉溺在失去权势的痛苦中,检讨、沉思。兄弟们都在留恋流水般逝去的荣华富贵中。但,人先得活着。
贾环看着陈子真。四十多岁的年纪,穿着深色的棉袄,很脏。头散乱的落在英俊、带着几抹土灰的脸庞上。双手带着几斤重的木枷,脚上带着铁镣。一副囚犯的形象。
看起来很淡然,装的很洒脱,实际很苦逼!
贾环头,平静的道“我来你们送行。”招手让挑着食盒的胡小四过来摆酒菜。
萧幼安上前去和几名守着的衙役聊了聊,几封银子悄然的落到衙役手中。
为的一名黑脸衙役在袖子里掂了掂银子,脸上露出笑容,走到陈子真身边将他的木枷打开,“陈公子好命啊。”又赔笑着对贾环道“贾老爷真是仗义。”
举人,别称孝廉。在民间通常被称为“老爷”,这与秀才被称为“相公”是一样的,彰显的是读书人的地位。黑脸衙役在公房中,听过传闻,据说陈家和贾老爷不对付。倒没想到贾老爷会来送行。
贾环对黑脸衙役一头示意,伸手做个手势,邀请陈子真在胡小四摆开的桌几边坐下。
简易的小方桌上,摆设四道小菜。风腌果子狸、胭脂鹅脯、鸡髓笋、青菜时蔬一道。很典型的江南菜。菜香,酒香在雨雪中飘散。
不远处的陈子志、陈子泽两人费力的吞了口口水。当日随时可以吃到的菜,现在回味起来,真是人间美味啊。陈子泽长叹道“想不到竟然会是贾环来我们送行。”
陈子真坐在桌椅边。还没有拿起筷子,站在贾环身边的何元龙忽而开口道“陈子真,你要记住我。我是已故林御史的心腹,何元龙。”
陈子真错愕的看着何元龙,四十多岁的清廋中年人,师爷装束。他当然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郑家想要杀的其实就是林如海的女儿林黛玉。只是误中副车,射杀了林如海的小妾。
何元龙说了这一句,就丢下一头雾水的陈子真,转身走向衙役,片刻后几人走向河岸的柳树边。远远的听不到他们在谈些什么。
胡小四撑起一把油纸伞,为贾环遮住雨雪。小雨落在热气腾腾的菜肴中。很快,菜肴就变凉。
贾环给自己倒了一杯酒,举起酒杯,道“陈子真,此去南,一路走好。”
听起来是美好的祝福语。但知道贾环性格的人就明白这句话到底有多冷!
断头饭送行,不外如是。
陈子真自己倒酒,一口喝了。小小的一杯,却是有些酒意涌上来,盯着贾环,道“你不讲规矩。贾环,你不讲规矩。嘿,早知道你姐姐在宫中如此受宠,谁敢惹你?你的怎么不早说?”
说到最后一句,陈子真对着贾环吼起来。心中的怒意、悔意、悲愤、酒意就这样喷涌出去。
如果不是贾环,他父亲与谢大学士交好,就算卫弘赈灾成功,他父亲最多也不多是致仕而已。陈家依旧。怎么会落到如此境地?他现在在给仇人看笑话啊!
贾环冷冷的看着陈子真。幼稚!
贾环没有反驳,也没有骂陈子真。没必要了。而是轻声说起另外一件事,“你读过水浒传吗?”
陈子真愣了下,随即头。他不知道贾环要说什么。水浒传成书于明朝年间,在市井中流传甚广,与《西游记》、《三国演义》、《金瓶梅》齐名。他当然看过。
贾环缓缓的道“第八回,林教头刺配沧州道,鲁智深大闹野猪林。陈子真,一路走好!”
一股幽幽的凉意从陈子真的脊背上升起。陈子真惊骇的看着贾环,一阵冷汗猛然而出。他现在算是听明白贾环说的“一路走好”是什么意思黄泉路上,一路走好!
陈子真嚯的站起来,急怒的指着贾环骂道“贾环,你真卑鄙。”
水浒传中,野猪林这个地,是押送林冲的衙役将林冲绑起来要杀掉,正好给鲁智深所救。这种情况,与他此时的处境何其的相似。此去南,有大把的地方和野猪林类似吧?但是,会有“鲁智深”来救他吗?
答案,不问可知。
这说的是什么屁话?胡小四愤怒的上前一步,将陈子真的手打开,一只手掀翻酒菜,上前一脚,用力的把陈子真踹到在地上,气愤的道“狗--日的!有你们卑鄙?你这猪狗不如的东西。竟然用火铳射杀裴姨奶奶,你知道她死前有多么痛苦吗?真该用火铳把你们这群畜生一个个的打个半死。开几个洞,让你们尝尝那是什么滋味?”
说着话,十**岁的青年脸上流下痛苦的泪水。他想起那日的苦难、惊吓、流淌的血水。
陈子真跌坐在地上,给胡小四爆搞的有懵。他就这样给一个奴仆、下人打了?
贾环站着。雪花落在他的头上,沉默的看着坐在雨雪地上的陈子真。这种压抑的沉默,呼啸着的寒风,长随的反应,更能显示他心中蕴藏着怎样的情绪!
胡小四只踹了陈子真几脚,就回来给贾环撑伞。萧幼安、何元龙、六名衙役远远的看着。陈家的众人开始惊吓的哭泣。陈子志、陈子泽两人都没搞明白生了什么事,带着脚镣,慢步过来。
贾环没有兴趣殴打陈家兄弟三人,抿了抿嘴,给陈子真说了这场“送行”最后一句话,“杀人,我也会!”
声音很轻。意志如铁。
说着,贾环转身,带着随行的何元龙、萧幼安一起离开,走向城门洞。心中混合着萧瑟与快意的情绪,在这漫天的雨雪中飞舞、洒落。
韶华已逝,正少年悲歌难留。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白雪知人念远,银装来照黄昏。


看着雨雪中贾环一行远去的背影,陈子真感受到自己内心在面对死亡的恐惧,来自灵魂的寒意、颤抖。心如死灰。
陈子志和陈子泽走到陈子真身边,问道“大哥?”
陈子真想笑一下,没成功。一泡尿突然失禁,骚气阵阵。瘫软在地上。他要死了。


十一月四日,陈高郎、陈子真一家子总计五十六口人被押送前往南广南府。
贾环“送行”时,何元龙帮他安排好。与衙役用暗语协商相关事宜,何师爷精通。野猪林,是一个好地方!
十一月七日,贾环带着黛玉、晴雯、如意、紫鹃、袭人等人抵达苏州。于当天下午时分,在林家的祖坟山上,祭祀林如海、贾敏、裴姨娘。
运送裴姨娘前来苏州安葬的元伯等人等在苏州,此时与贾环、黛玉汇合。
林家的祖坟山位于苏州城外三里处。山峦起伏,松柏常青。正冬意凛然时,满山枯黄萧瑟,山路冻结宜行。
林如海的墓地在半山腰。合葬着林如海、贾敏。旁边一座小土坟便是裴姨娘的新墓。她才被安葬不久。
元伯、钱槐、胡小四等人摆上果盘、祭品。紫鹃细心给黛玉披上褐色的披风,退回到后面和几个丫鬟们站在一起。黛玉上前,跪在父母的坟前上香。香纸烟灰袅袅。鞭炮声环绕着坟墓响起。
在这祭祀、寄托哀思、思念的鞭炮声,贾环跪着给裴姨娘了三炷香,轻声道“姨娘,血仇,公道,我已经给你讨回来。原你在天之灵安息。从此,再没有伤害。”
说完之后,贾环禁不住第二次泪水长流。第一次,是裴姨娘死在他的面前时。
寒风袭来,贾环心中情绪激荡的难以平息。直到此刻,压抑了数月的情绪才算是真正的释放出来。真正的让他感到心头的“重担”卸下,为之一空。
晴雯、如意、紫鹃、袭人、沫儿、雪雁、元伯、钱槐、胡小四等人站在两米开外。或是低声哭泣,或是面露哀容。以裴姨娘的丫鬟沫儿哭的最伤心。
逝者长已矣,生者自苟活。


祭祀的时间很长。除了干掉所有的凶手、幕后黑手,来告慰裴姨娘的在天之灵外,这还是贾环最后一次带黛玉来苏州祭拜林如海和贾敏。
已经是十一月上旬了。返回金陵后,贾环稍作休整,就将要带着黛玉返回京城。雍治十三年的春闱大比将在二月份进行。
再一次来,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什么人带着黛玉来了。
贾环等黛玉祭拜完父母,给林如海上了香,祷告道“林姑父,请你放心,我一定不会再让林妹妹身处在任何危险之中。只此一次。绝无下次。我会照顾好她,一辈子。”
贾环磕头,起身。看着林如海夫妇的墓碑,久久不语。这是他许下的承诺。(未完待续。)
本书最快更新网站请百度搜索/来/,..




奋斗在红楼 第三百八十三章 林妹妹
寒风吹拂过坟前的香灰,烛火。
林黛玉穿着白底绣花的棉袄,披着褐色的披风。娇怯柔弱。站在贾环身后。美丽无瑕的小脸上悄然的再次滑落两行清泪。
看着父母的墓碑,姨娘的墓碑,再看着身前少年郎挺拔、稳重的身姿,心中的情绪再难以抑制,在胸臆间沉沉浮浮。纯真的明眸在泪光中流转。
一阵寒风吹过,贾环收起思绪,转过身,“妹妹,我们回去吧!”黛玉身娇体弱,固然在金陵调养的不错,但在寒风中呆久了并不好。
“环哥…”
黛玉仰着头,梨花带雨的看着贾环。贾环的个头已经蹿得有些高。
看着楚楚动人的少女,贾环上前半步,轻轻的拥抱着黛玉,手抚在她的背上,安慰道“妹妹,日后我们再来看林姑父、姑母、姨娘。”黛玉对他的称呼是在九月底他自外金川码头处理完户部粮船的事宜后回到家中改的。
给这样一个如花似玉,明艳妩媚的少女喊一声“环哥”,清箫般悦耳动听的声音中充满了依恋、仰慕、信任,每次都会让他心中有些难言的悸动。
黛玉的美丽,随着她年纪的逐渐增长,已经如同“小荷才露尖尖角”般的流泻出来。
日后,这个日后真的只是安慰黛玉的。因为,这一次回京城,两三年内,他就要面临着贾府生死存亡的局面。若是失败,他和黛玉的命运可想而知。
黛玉依偎在贾环温暖的怀抱中,清声道“嗯。”俏脸上带着不自知的微红与娇羞。
贾环拥抱着黛玉不是一回两回。裴姨娘死时,他就曾安慰过黛玉。黛玉在他怀中睡着。他并没有其他的心思。
然而,不远处站着的丫鬟、奴仆,低头的低头,看远方的看远方。谁都看出来姑娘脸上娇羞的情绪啊。此时无声胜有声。谁说话,谁就该打。
“妹妹,我们走吧。”贾环只是安抚下黛玉的情绪,并不会一直抱着她,放开黛玉时,明显感觉到她缓了一拍,还依偎在他怀中,再看她精致小脸上妩媚的绯红,美丽无端,贾环心中最柔软的地方仿佛被触动。有一股电流般的感觉在心底滑过。
他又不是懵懂的少年,能不明白黛玉此刻心中的想法?耳边禁不住想起离开金陵时,抱病前来给他送行的林千薇说的话。


那是十一月初四的下午,贾环自城外坐船返回家中,准备启程前往苏州。家中的事情都安排妥当。黛玉、晴雯、如意等人的行李早就收拾好。
贾环在前院里吩咐家中的下人事情。林千薇带着丫鬟晴儿自门外进来。
林千薇在贾环这里,自是畅通无阻。府里的下人都知道这位江南名花会是三爷的姨娘。
林千薇身姿高挑,穿着冬季的淡青色棉袄,粉白色的斗篷。林千薇取下斗篷,厚厚的棉衣亦不能遮掩她雅丽的风姿。一头青丝流泻在肩头。明丽的风情无端。
贾环惊讶的道“薇薇,你不是还在病中,怎么来了?”走到窗户边,将窗户关好。此时,窗外已经是风雪交加。
林千薇笑了下,声音还有病中的嘶哑,“接到贾郎的信件,垂死病中惊坐起。想着又有几天见不着你,来给你送行。”
她八月中在杭州听到贾环遭到刺杀的消息,心急如焚的赶回金陵时,贾环已经离开金陵前往扬州。两人就此错过。直到贾环九月下旬回金陵,才得以见面。
她为此大病一场,调养至今。主要是焦虑伤身,忧思过度,外加一路兼程,旅途劳累,就此病倒。
贾环好笑的摇头,拿把椅子过来,让林千薇坐在炭盆边,“不会引用诗句就不要乱引用。你还是好好唱曲得了。”
眼前佳人的唱功,可谓当世一流。但是,诗词水平就不怎么入流。引用诗词时,经常会词不达意。
林千薇柔弱的笑一笑,握着贾环的手。多么的想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啊。
两人并坐着说话时,外面一个小丫鬟进来传话,“林姑娘问三爷什么时候出?”
“就走。”贾环打走小丫鬟,起身看着比他还高的林千薇,道“好好养病,等我回来。我带你去游湖。”
林千薇温婉的头。心中想起一件事来,忽而一笑,俯身在贾环耳边道“贾郎,你表妹喜欢你。”


苏州的祭拜,以黛玉羞涩的当鸵鸟而结束。反正,没有身份对等的女孩会打趣她。
在苏州停留了一日后,贾环带着众人坐船返回金陵。紫鹃倒是在夜间服侍黛玉时偷偷的取笑了她几句,惹得黛玉了一回脾气。贾环听晴雯偷笑着说起时,第二天早上吃饭时安抚了黛玉几句,才算劝住,免了紫鹃的难受。
旅途的几日,除了一起吃饭见面的时间外,黛玉时常的会来找他。马上就要返回京城,金陵还有一堆事务,他在旅途中时常独处,思考、推敲计划。
黛玉的借口不外乎问问诗词,请教文章,索要武侠小说的稿件,谈论沿途见闻。只是,聊了一会儿,又依依不舍的告辞。欲盖弥彰。往往上午离开,下午又来,少女青涩又甜蜜的爱情啊。
贾环自是不会像初恋的毛头小伙子那样惹黛玉生气。只是每次看到黛玉倾慕的眼神,在不经意的交汇后,黛玉娇羞的扭开头,他则是在心悸之后,有着难言的情绪。
黛玉在十三岁时,呆霸王薛蟠在贾府里看她一眼,就已酥倒在那里。为她风流婉转的风情、美丽所震慑。此时,黛玉还差几个月就要满十二岁。
贾环又不是柳下惠,即便审美观不同,他更喜欢年纪大些的女子。而不是萝--莉控。但与黛玉朝夕相处,如何抵御得住她的美丽?即便还没有感情,但对她的欣赏、好感却是与日俱增。
1...163164165166167...41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