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红楼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九悟
贾环就笑,“那还是算了。我只是路过扬州而已。”对黄秀才道“多谢黄朋友美意,既然如此,我就厚颜跟在纪兄身边了。”
他肚子里浓缩着数百年来的诗词精华。但,就算技压扬州城,他能有什么好处?他来江南的目的是学习经义,又不是来炫技的!
其实,诗人,一般生活都很坎坷的。比如,提起扬州城,不得不提的杜牧。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看似很潇洒,背后隐藏着心酸——他十年没有升官。
再比如江南才子唐伯虎。这一位的遭遇总所周知。是一位连仕途都没进的扑街仔。
贾环没有向前辈们学习的想法。他抄诗可以,当一个纯粹的文化人笑舞狂歌五十年,花间行乐月中眠。这不符合他的志趣。也不符合他此时的处境。
贾府头上还悬着刀的!
听着纪鸣和贾环的对话,纪四妹、黄秀才有傻眼。眼前这位不就是少年郎么?而且从京城来,也姓贾。
两人心里有猜测,但是还没有确认。但言语间到底是客气了不少。
…
…
中秋佳节。名士集,高朋满座。
北七堂的正堂中,酒宴开始。汪鹤亭安排了曲艺献唱。酒过三巡后,请在座的各位名士出作品,由曲艺班子演唱。诗词是可以用来唱的。若是佳作,数日之间,便会传遍江南两岸。
大盐商郑元鉴的长子郑文植,三十多岁的年纪,圆脸隆鼻,气质有些轻浮,哂笑一声。经过这样的盛事,今夜过后,扬州盐商之首只怕就是汪鹤亭的了。几万两银子,买来这个名头,当真是打的好算盘。
郑文植举起酒杯,对身边的一名英俊、旷达,正在和身边美人调笑的男子道“子和,今夜就看你的了。”
看他如何搅局。
名叫子和的男子倨傲的头。
北七堂中,七间堂屋通透相连。贾环和纪鸣、纪四妹、黄秀才坐在一起,远远的也能看到,听到正堂之中的歌舞。
贾环对这些不大感冒。不是装逼,是不会欣赏。诗词,他能鉴赏。但欣赏舞蹈,他哪里会?芭蕾舞、拉丁舞,恰恰舞,兔子舞他都搞不明白,何况古代的舞蹈?
而歌曲,古代和现代的唱法实在差的远,他根本无法知道对方唱的好还是坏。网文中,屡屡出现穿越众唱一首经典的现代歌曲,就能把古代美女迷的神魂颠倒,以身相许的桥段。然而,几百年的音乐隔阂,怎么可能对的了胃口?
贾环和纪鸣一边喝酒,一边闲聊。纪鸣介绍着扬州城、江南的掌故。纪四妹时不时的插几句。黄秀才在一旁干瞪眼。
纪鸣指着刚刚上场弹了一首琵琶曲的美女道“江南地区,人文荟萃。钟灵毓秀。出了不少才子、佳人。好事者遍了一个四大才子、四大名妓的排行。宋大家就是琵琶高手。有白乐天琵琶行里描摹的技艺水准。”
贾环很有兴趣的头。
纪四妹插话道“剩下的三位名妓是袁静香,林千薇,刘如烟。四大才子是…”
这时,西二堂这边进来一名士子,高声道“今日中秋佳节,请诸位一人一诗,以祝酒兴。”
说着,就有纸笔发下来。
贾环顿时无语。还是得写(抄)啊。(未完待续。)
本书最快更新网站请百度搜索/来/,..
奋斗在红楼 第两百七十八章 中秋佳节(二)
今晚在西园的酒宴,美酒佳肴陈列在各自的案几之前。更难得的是值此清秋时节,有各种水果供应。洁白的瓷盘之中,盛有石榴、荔枝、黄梨、青枣、苹果、葡萄、西瓜等。
种种反季节的瓜果,于不经意之间,展现出汪大盐商令人惊叹的财力、奢侈的生活。
笔墨很快就由仆人们送到案几上来。贾环吃了一颗葡萄,想了想,提笔写了四句。
纪鸣、黄秀才、纪四妹三人来参加诗会,自是早有准备。中秋赏月,诗词不会脱离这个范畴。
纪四妹写好之后,见贾环也写好,探头过来道“贾神童,你也写好啦。把你的佳作给我瞧瞧,一睹为快。”
纪鸣、黄秀才两人也很有些兴趣的看过来。
贾环笑一笑,将诗稿递给纪四妹。虽说刚才见面时纪四妹堵了他几句,但他自是不会和一个性子活泼的小姑娘置什么气。
纪四妹扫了一眼。题为中秋月,忆京城家中众姐。离别一何久,明月不胜愁。今夜广陵客,依旧照离忧。
“这,不怎么样嘛!”
纪四妹抬头,迷惑的看着贾环。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给了个“不怎么样”的评价。这首诗若是她写出来的,算上佳之作,若是她大哥写出来的,算中等。若是搁在贾环这样有诗名的人写出来的,只能算下等。
纪鸣、黄秀才诧异的接过去,看一看,面面相觑。这算试帖诗的水准吧?
贾环就笑,“诗仙李太白也不是首首都是佳作,容我偷个懒吧。”
他没想着在今晚的诗会上出风头。确实是当试帖诗写的。身为受过科举考试训练的举人,要写个试帖诗,确实不费什么功夫。
纪鸣笑着摇头。贾环有佳作在前,自然是不怕损害诗词名声什么的。文坛的盟主可是他和贾环的座师方望,谁还能泼贾环的脏水,说之前的诗不是贾环写得?完全没有被质疑真伪的担忧的必要。
纪鸣和贾环是同学、同年,想法是一种。而黄秀才今天才和贾环第一次见面,见到这首诗,大有“闻名不如见面”的感慨。水平不怎么样嘛!
纪四妹撇嘴道“呵,你口气还挺大的啊。既然有好诗,干吗不写出来呢?”
贾环笑着喝口酒。很甜软的口感。将诗稿交了上去。还没辩驳时,正厅之中,突然传来一阵箫声的前奏。七间厅堂中欢声雷动,随即安静下来。
贾环有些疑惑的看向约二十米开外的正厅之中。隔得太远,只看到一个身姿婀娜的女子出场。
纪鸣叹道“原来,今天刘大家也来了。汪员外今晚当真是大手笔啊。江南四大名妓,请来了两位。”
汪鹤亭要争盐商之首的名头,当然是舍得花银子。
见贾环还是一脸的迷惑,纪四妹嘴快的解释道“刘大家名叫刘如烟。擅长箫技。江左名家。听说有一在楼船上表演时,引得画眉飞进来。”
贾环头。倾听着悠悠原来的箫声。
北七堂的正厅侧门处摆放着一张案几,一名三十多岁的文人正在扫着交上来的诗稿。几名侍女在一旁候着。
6间堂屋中,约有数百名士子,萧幼安在做的是筛选工作。作为扬州城内的名士,以他的文学功底,甄别诗词好坏,交上去给诸位大人们判定今晚谁的诗词最优,并非难事。
但萧幼安眉头紧锁。
因为,他接受汪员外的邀请,是要试一试北直隶贾青松的文采。以此子的文字功底,只要肯作诗,必然就是文采斐然。但,他在正厅这里等了一会,送上来传唱的诗词中却没有贾环的名字。他大致有明白贾环的想法,因此便让人到各堂中传讯,要求一人一首诗。然而,目前为止,他还没有收到贾环署名的诗词。
萧幼安连惊人的箫技在前,也顾不得欣赏。郁闷的灌了一口酒后,正要再想个办法逼贾小子写诗时,一名管事将一叠诗稿送上来,“萧先生,我看到江南才子魏子和跟在郑大少的身边。”
汪家和郑家有些不对付。郑家突然叫来如此“好手”,想要抢风头的想法很明显。萧先生虽则是扬州名士,离江南四大才子还是差一水准。
萧幼安翻翻白眼,“贺管事,不要担心。我早看到他了。他今晚要搅局,我不会让他好过。”
贺管事笑着头。
萧幼安划拉几下,就找到贾环的中秋月,看完之后,一口酒“噗嗤”喷出来,“咳,咳,这写的什么东西!”
他实在看不过眼。
萧幼安这一口酒直接喷到身边的侍女身上。又是咳嗽声。动静很大。顿时吸引了正厅之中所有人的目光。
正在厅中站着表演的刘如烟按住玉箫,箫声停住。随即,所有在北七堂的文人士子都发现这里出现状况。关注过来。
右参政沙胜开口问道“萧贤生何故失态?”贤生,是科场前辈、官员对秀才的称呼。
坐在一旁的杨运使微微一笑。他和沙胜同为从三品。但沙大参经常不给他面子啊。虽说两人是平级,但扬州城内的第一大衙门是盐运司。而不是分守道署衙。
扬州府的江知府眼中闪过一丝嘲讽。都是右参政了,还是一副学官的做派。这官怎么当的!
萧幼安站起来,先给沙胜行礼,然后朗声道“学生因见到一首拙劣的五言诗,忍不住失态,往老大人见谅。”
他虽然很不爽贾环这首烂诗。但汪员外明言,贾环是巡盐御史林察院的内侄,他这时没不报贾环的名字。大众广庭之下,还是要帮着遮掩一二。
沙胜便一头,“今日诗会,些许小节无须在意,若是鹿鸣宴上,断然不可如此失礼。”算是揭过这一茬。他对有才华的士子很宽容。
萧幼安作揖行礼,准备道谢完成对答时,郑文植突然插话道“不知道萧先生可否告知是谁的诗?”
在刚才,萧幼安和沙胜对答时。坐在郑文植身侧,从宴会开始以来,一直在喝酒、调戏美女的江南才子魏子和意识到扬名的机会来了,给郑文植递了个话,让他发问。
大盐商汪鹤亭举办中秋诗会,遍邀扬州城中的大小官员,同时广发请柬邀请名士、士子。金陵、镇江亦有士子渡江而来。造势很成功。意欲抢下扬州盐商之首的名头。
沙胜为何意图追缴盐课时,去找郑家,就是因为郑家是扬州城内的三大盐商之一,在众人看来,实力上胜过汪家、马家。如果汪鹤亭占下盐商之首的名头,沙大参就会直接找汪家谈。
汪鹤亭属于徽商派系。郑家是晋商。所以,郑家要搅局。而对于身在江南四大才子之列的魏子和来说,他要借这样的大舞台,来刷自己的名声。
坐在沙胜身后案几上的何师爷顿时皱眉。狠狠的扫了郑元鉴、郑文植父子几眼。成何体统!一个盐商子弟,竟然敢扫分守道的面子?你娘的。
何师爷不知道的是,昨天晚上,郑文植还曾讥讽沙胜到郑家来像乞讨。态度很嚣张。
萧幼安不想答,但文稿在这里,也瞒不住人,道“北直隶贾环。”
“啊”厅中一阵惊呼。
杨运使、费同知、沈县令等人都是惊讶无比。以贾环现在的文名,写一首诗出来,谁敢说不好?现在竟然被萧幼安说是一首拙劣的五言诗。贾环写一首好诗是应当的,写一首烂诗才是不正常的。
而对于正厅之外的文人、士子们来说,除了惊讶贾环的诗写的差之外,还有更多的人是刚刚得知天下闻名,号称诗才天授的神童、举人来到今晚的诗会。此刻,身在扬州。
西二堂中,面对着纪鸣、黄秀才、纪四妹好笑的目光,贾环无语的喝口酒。貌似,翻船了。
写一首差的诗,并不影响他的文名。但是,这个场面,他已经成为众矢之的。
今晚的场面其实有复杂。贾环认为可以藏拙,但判断失误。原因有两。其一,他不知道林如海给汪鹤亭打了招呼。汪鹤亭邀请扬州名士萧幼安盯着他的。
其二,郑盐商要搅合汪盐商的局,魏才子要刷名声,恰好将他卷进去。刚才如果没有郑文植多此一问,事情就会过去。
其实,贾环是没太重视刚才在廊上听到五六个士子说不服气他的消息。他只是当做文人相轻的说法。这些年参加文会,这种情况见多了去。他的座师方望,文坛宗师,不一样有人骂?
更关键的是,他不知道“幼安兄”是谁?要是知道的话,他估计就会改变策略,稍微用心,抄一首中档的中秋诗词交上去。
当然,现在说这些都晚了。
贾环的诗给挑出来,送给正厅中的几位正堂官一观。沙胜看得微微皱眉。大失水准。
魏子和扬声大笑,从座位处走出来,站在场中,傲然的道“贾青松写出如此拙劣的诗文,怎么有脸称诗才天授?我看还是以后不要写诗了吧!哈哈。学生有诗一首,请诸位品评。”(未完待续。)
无弹窗小说,百度搜索([来]),里面小说更新速度快、广告少、章节完整、破防盗
奋斗在红楼 第两百七十九章 中秋佳节(三)
江南士风今年来,日趋狂放。士子喜好狂言,放荡不羁,批评官府。扬州府这边士风要保守、含蓄、正派。因而,在座的几位老大人对这位突然冒出来的江南才子并不感冒。
但魏才子配和着大盐商郑元鉴,要落沙大参的面子,杨运使、江府尊自是闭口不言。
既然是诗会,难道还不许人作诗吗?
此间的主人汪鹤亭坐在案几边,看着场中间一脸倨傲神色的魏子和,脸色微微沉下来。
今日盛会,关系到他的计划,但若是出面将有着江南四大才子名头的魏子和给赶出去,他这个中秋诗会就成了笑话。
汪鹤亭看向不远处的萧幼安。
萧幼安遥遥的头。中秋赏月的诗词,他有准备。且让魏子和将他的诗词念完再说。
魏子和微微抬着下巴,酝酿了一下情绪,吟诵道“素月分辉共明河,玉殿琼楼宴宾客。姮娥不嫁把酒问,凭栏独啸与君说。”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前面两句写景,描摹今日宴会的场景。辞藻清丽。后两句则是糅合嫦娥奔月的典故,借机抒发胸臆。
嫦娥奔月,并非是不嫁。但他偏偏要这样化用,角度独特。问嫦娥之孤独,说自己的孤独。“独啸”写尽心中的才华、狂傲。锋芒毕露。
“好诗!”郑文植拍着桌子,轰然叫好。作为邀请魏子和来的人,就算听不懂诗词,也不妨碍他叫好啊!
“好。”与郑家叫好的几名盐商都是笑呵呵的附和,喝彩。江南四大才子啊,写出来的诗,叫一声好,不会有错。
位于正厅正中的曲艺班子的歌姬们,顿了顿。按道理,新诗出来,她们需要立即和乐、唱诗。但现在场中的情况明显有不对。
高居首位的沙胜捻须沉吟,轻轻的头。虽然给人扫了面子,但确实是首好诗。
杨运使微微头。看沙大参的表现,不足为虑。真是太天真。若是有人落他的面子,他定要让对方明白,什么叫做官法如炉?
两位大人都头,歌姬们经验丰富,正要演奏之时。萧幼安长身而起,扬声问道“敢问郑大少,这首诗好在何处?”
正一脸笑容的郑文植脸上僵住,一脸窘态。盐商附庸风雅,族中的子弟,资助的文人有不少进入仕途的。但真正能把书读通的,还是少数。郑大少将来要继承父亲的产业,哪有时间读书?
“哈哈。”明亮的正厅之中响起一阵低低的哄笑声。盐商群体中,和郑家不对付的也有不少人。比如出身徽州的盐商。
萧幼安不屑的冷哼一声,对魏子和拱拱手,“魏兄江南名士,参加今晚西园的中秋诗会,幼安身感荣幸。然而,不告而入,非君子所为吧?”
魏子和今天是来刷名声的,刚才沙大参、杨运使头,他的名声已经刷到手。并没有砸场子的打算。但萧幼安语气不善,当即冷淡的道“我随友人前来,见识扬州风华。只是,见了一首拙劣的五言诗,一时技痒而已。”
萧幼安道“好,在下也有一首中秋诗,请诸位老大人品鉴。”萧幼安向沙大参、杨运使、江府尊几人施了一礼,再对魏子和道“请魏兄指教。”
几名扬州名士纷纷叫好,“我等洗耳恭听幼安佳作。”萧幼安是扬州府人,而魏子和是金陵人,跨江而来。他们当然支持自己人。
萧幼安一甩衣袖,正要吟诵时,门外传来一个少年的声音,“还是我来吧!”
…
…
正厅之中的官员、盐商、名士、名妓们看到一名瘦弱的少年从厅外昂首而来。神色沉静,步履从容。
他一身浅蓝色直裰,头戴黑色平定四方巾,脚踩青缎粉底靴。标准的读书人装束。自有一股书卷气,文士风。
顿时,厅中响起一阵骚动。众人纷纷交头接耳。
“此人是谁?”
“这是谁家的子弟?好胆量,在这样的场合,竟然敢进来比试。”
“这少年是谁的学生?怎么进来的?”
坐在沙提学身侧的案几的何师爷忍不住拍了下手,“好!”眼中渐渐的兴奋起来。
沙大参被郑家子、魏子和扫了脸面。他心中很是恼怒。他是知道贾环今天没打算写诗的。以他的诗词水平也压不住刚才那首七言绝句。但,现在贾环进来了!
厅中,灯火明亮。几十道目光“刷刷”落在贾环身上。
魏子和嘴角浮起一抹讥讽的笑意,正要说话。
贾环站定,平静的向上首的沙大参,杨运使行礼,“学生贾环,见过几位老大人。”话音一落。厅中立即响起一阵了然的声音,“哦,原来是他。”沙胜眼睛中露出欣慰的神色。刚才对贾环写了一首烂诗的不满消失。读书人,要有担当,要争上游。
杨运使、江府尊、沈县尊几人轻轻的一头。
魏子和一句训斥贾环的话给憋在喉咙里,硬是说不出口。他怎么鄙视贾环?论文名?贾青松天下闻名,他才只是江南才子。他刚才还借贾环刷名声。论功名,贾环已经是举人,他才是个生员。
萧幼安微微一笑,退后两步,将场中的位置让出来。他只看贾环进来的姿态,就知道是贾环。
贾环再向此间的主人汪鹤亭施一礼,然后环顾全场,朗声道“在下也有一首佳作,请诸位品鉴。”
曾经何时,他也拥有了被人当做刷名声的道具的资格。但,给人当做踏脚石,当面打脸,贾环怎么可能毫无反应?
西方的谚语是说如果有人打了你的左脸,你可以把右脸再送上去。要与人为善。但孔夫子教育我们以德报德,以直报直!
所以,贾环从几十米开外的西二堂,走到了此时北七堂的正厅之中!
…
…
西二堂之中,纪鸣、纪四妹、黄秀才三人看着贾环的身影,略显瘦弱,但站的笔直,挺拔。整个人镇定、沉稳。
纪四妹俏丽的圆脸上一脸震惊的表情,嘴巴张的大大的,半天合不拢,道“我现在相信他是真的了。”
纪鸣苦笑一声,“什么真的,假的?你刚才不是看到子玉的名字了吗?”
他的同年之中,这么年轻的举人,还能有谁啊?
黄秀才心中苦涩,佩服的道“就他敢上去这份胆量,我不如。”他也是个读书人。
纪四妹俏皮的吐一吐舌头。看着远远的厅中的少年的背影,静候佳作。
正厅之中,沙胜赞赏的微笑,伸手示意,“可。”
沙大参如此的慎重,再加上贾环的名声,在正厅之中充当书记官的士子禁不住屏息凝神。
华美、通敞的厅堂之中,寂静无声。月华倾泻而下。
贾环吟诵道“水调歌头。癸丑中秋,扬州作此篇,兼怀宝钗。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开篇第一句,一股清雄、旷达之风迎面扑来。强烈的气势,让“屏息凝神,寂静无声”的状态瞬间从正厅之中,传向其余六厅。唯恐高语惊诗文。
站在贾环身侧一米开外的魏子和手抽搐了一下。只此一句,胜他多矣。他是把酒问嫦娥,此句是把酒问青天,气度、格局,想象,都差得远了。
退了几步的萧幼安亦是满脸震惊,心中颤抖。这才是真正的名传天下的风范!唐诗李太白有“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此句更佳。
贾环继续诵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正厅之中数十人,接着是其余六厅中的数百人,都被美妙的语句所震撼。
几乎每个人都能想象的出,如词中所说的那样,乘风飞天。
飞天之梦,从古至今。敦煌壁画上的飞天,展示了古人的想象力。而今,这一首词一起构思奇拔,独辟蹊径,从文学上展示了这一梦想。令人神往。
杨运使禁不住低声对身边的美人叹道“此词高妙绝伦!真是大周尖的风流人物。”
江府尊手持酒杯,低声赞叹道“果然是名不虚传!果然是诗才天授。如倚天之剑,谁可与之争锋?”
贾环接着道“转朱,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贾环轻吟慢哦,吐字清晰,从容不迫,最后一句落下。在短暂的沉寂之后,瞬间爆发出猛烈的叫好声,“好词!”仿佛在刚才被压制住的静默,在这一刻,爆发出来。叫好声,拍桌声,夸赞声,惊叹声,如同火山喷发一般的炽烈,此起彼伏。
诗会达到最高-潮之时。
沙胜脸上露出喜色,对左右的官员道“这首佳作一出,从此中秋无词!拿酒来!诸位,共饮之!”
杨运使、江府尊固然与沙胜不对付,但确实赞同沙胜这句话。都是两榜进士出身的人物,如何不能鉴赏?真是绝唱!
大盐商汪鹤亭脸上依旧抑制不住狂喜,浑身颤抖着。千古绝唱!千百年后,文人记事,要记他一笔啊。
他本来只想借着今晚的中秋诗会,抢下扬州盐商之首的名头,哪里想到能有留名后世的机会。
早有一名容貌上佳的美姬给贾环送上酒来,玉碗盛来琥珀光,娇柔的行礼,娇语道“请贾公子饮酒。”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