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红楼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九悟
贾环一听就明白过来。发令枪响了!(未完待续。)
无弹窗小说,百度搜索([来]),里面小说更新速度快、广告少、章节完整、破防盗
奋斗在红楼 第两百六十三章 贵妃之位(下)
刘国山二十出头,容貌俊朗,见状,便笑道“子玉有事,我就不打扰你了,改日再来和你好好的喝一杯。”
他很感激贾环将他从刑部大牢里捞出来。所以,言语有亲近之意。至于,他之前想的,等贾环考上秀才再和他结交,那是扯淡了。贾环现在是举人,而他是秀才。
明面上,救他的这件事,在朝堂上是文坛大宗师望溪先生的提议给年轻的士子们一个改正的机会。他和骆先生都写了认错书,所以现在出来了。
但他出身于闻道书院,知道情况的,是贾环拿了一副唐伯虎的画去请望溪先生说话。
贾环就笑,“天色渐晚,刘兄就留在我这里休息。”
刘国山笑呵呵的道“还是不了。我准备去五凤馆。”
五凤馆是京城中有数的青楼。贾环笑起来,送刘国山出门,再折往贾府正中的荣禧堂。
…
…
红楼原书第三回,林黛玉进贾府时,书中对荣禧堂做了一个很详细的描写向南大厅之后,仪门内大院落,上面五间大正房,两边厢房鹿耳房钻山,四通八达,轩昂壮丽,比贾母处不同。黛玉便知这方是正经正内室,一条大甬路,直接出大门的。
进入堂屋中,抬头迎面先看见一个赤金九龙青地大匾,匾上写着斗大的三个大字,是“荣禧堂”,后有一行小字“某年月日,书赐荣国公贾源”,又有“万几宸翰之宝”。
贾环带着小厮抵达东跨院旁边的荣禧堂时,贾赦的小厮鸿儿、贾政的小厮李十儿、贾蓉的小厮寿儿,外加大管家单大良、二管家林之孝等人都已经等候在外面。
“见过三爷!”
贾环头,进了堂屋。正面是大紫檀雕螭案上,设着三尺来高青绿古铜鼎,悬着待漏随朝墨龙大画,一边是金蜼筚彝,一边是玻璃台皿。地下两溜十六张楠木交椅。
上首坐着贾赦、贾政,下首坐着贾蓉。
贾环行礼,“见过父亲!见过大伯。”
贾赦、贾政两人都是头。贾蓉起身道“环叔好!”贾政微微皱眉,但没有多说什么。这就是如今贾环在贾府内的地位。
贾环轻轻的头,落在贾政的下首的椅子上。空荡荡的荣禧堂中,就坐着四人。这是荣、宁二府在外面主事的四名男主人。烛光明亮,驱散着夜色。
贾环在贾府里的第一次议事就此开始。他已经登上贾府这个最高的舞台!
贾政道“舅老爷派人来送信,如今宫中纷乱,要我们打通大明宫内相戴权的关节。”
打通关节干什么?在座的都心知肚明。贾元春在宫中为女史。
贾赦是一等将军,对皇宫中的事情有了解,缓缓的道“二弟,贵妃之位,看中的人家太多。我们家大姑娘想要得封贵妃不容易。舅老爷那边怎么说的?”
贾政叹口气,道“至少要一个贵人之位。再低,一年就见不到圣上几次。”
贾蓉喝着茶。他虽说是族长,但是是小字辈。这个场合不好发言。贵人之位是最低的底线。再低,见不到皇上,就对家族没什么帮助了。
贾环安静的听着。
其实,雍治皇帝后-宫里的事情基本是他说了算。太上皇、皇太后都是摆设人物。皇后之位空悬。从雍治皇帝毫无阻碍的废除郑贵妃,就可以知道皇帝对宫廷的掌控力度。
贾赦和贾政两人讨论了几句。贾赦道“蓉哥儿,你和大明宫的戴权还有来往吧?”
“有来往。一年三节两寿我都是亲自上门送礼。呃…,要打通关节要个准话,我想环叔跟我一起去。”
贾政看向贾环。他信任是很信任贾环的能力。但还是担心贾环搞砸了,“你有没有把握?”
贾环头,“没问题。我要公中批2万两银子出来。”送礼、谈判,他都没问题,关键在于钱。
贾赦和贾政两人都了头。贾府现在还是有些家底的。
…
…
七月十二日,一场秋雨不经意间落下来。下午时分,贾蓉带着小厮到望月居找贾环。两人一起前往位于京城内城东的大太监戴权的府上。
周朝虽说汲取明朝的教训,不允许太监干涉朝政,将太监的地位压的很低。但因为太监时常服侍着皇帝、皇后、太后等人。他们亦是声势显赫,炙手可热,腰缠万鬼,富可敌国。这有类似于领导的司机、保姆的地位。
因为国朝的后宫体制之下,注定了高位的太监们不是出自明朝的司礼监、御马监、膳食房等处。而是主要出自帝后等人身边的总管太监,掌管各宫的总管太监。
如今雍治朝最有名的几个太监便是皇帝身边的总管太监、宫殿监督领侍许彦,其下有四个总管太监宫殿监正侍大明宫掌宫内相戴权,六宫都太监夏守忠等。
像戴权这样有头有脸的大太监们,惯例在皇宫之外有住处,同时可以结婚,过继儿子继承香火、宗祠。
贾环听贾蓉介绍着情况。一路到城东的戴权府上。门口聚集了不少马车。都是打听到戴权今天要出宫回府的消息过来拜访。贾蓉派人上前递了名帖,随后给门房引到里面的一处单独的小厅中落座。
等了约两个时辰,贾环和贾蓉两个饿的肚子咕咕叫的时候,才给一名中年的仆人引到一处明轩中和戴权见面。
明轩中灯火通明,位置不大,布置的精雅、奢华。轩外,秋雨滴滴。带着清爽。
戴权是一名四五十岁的老太监,面白无须,穿着暗青色的袍服,坐在塌椅上。身边一名小太监服侍着。他笑呵呵的道“蓉小子,你来见我有什么事情吗?要不是小李子提醒着,我都差错过。”
贾蓉赔笑道“没什么事,因许久不见,打听到老内相今日回府,特意过来见老内相一面。”
戴权哈哈一笑,声音有尖锐,“你小子给咱家打马虎眼啊!这位是…”
贾蓉忙道“这是我三叔贾环。”
贾环拱手行礼,“给老内相问好。”
戴权笑眯--眯的看着贾环,“咱家听说过你的名字。国朝最年轻的举人。前些时候闹的挺大的那个案子,你举报你舅舅的事儿。嘿,读书人就是忘恩负义的多!”
贾蓉顿时有懵逼,这话的意思不对啊。他现在才想起环叔是读书人的身份。而太监都是比较讨厌读书人的。
贾环心里有无语。自己有没有得罪这个死太监。上来就先给他喷一句。当即,义正言辞的朗声道“国法、亲情,二者选其一,我选维护国法。况且,我举报舅舅的事情,对他损害只是一时的名声。”
贾环的意思是他对王子腾的损害,只是暂时的。王子腾事后可以通过其他办法恢复名声。后果实际上没那么严重,那为什么不能举报呢?
戴权忍不住一笑,好久没有见到这么有意思的少年了,将心中的偏见收起来,淡淡的问道“你今天来见我有什么事情?”
贾环道“我家的大姐姐贾元春在宫中当女史。值此非常之时,我想请老内相照顾一二。”
说着话,贾环从衣袖中拿出两万的银票,上前几步,径直的奉上。
戴权作为收礼的高手,只扫了一眼案几上厚厚的一叠银票,就知道价值几何,脸上的笑容更甚几分,微微头。一旁的小李子吞口唾沫,将银票收起来。
戴权拿起茶杯喝了一口。这是端茶送客的意思。
贾环、贾蓉两人识趣的告退。
离开戴府坐进马车中,贾蓉此时还没回过味来,不禁担忧的问道“环叔,就这样?”
贾环笑着道“就这样就可以了。”一切都在不言中。他说了值此非常之时。戴太监知道他说的是什么意思。
贾蓉微微一愣。
…
…
七月十四日,雍治皇帝驾临大明宫。
大明宫位于京城西郊,地处在外城之外。是国朝世祖时开始修建的皇家园林。占地广阔,约5千亩,景色幽雅秀丽。亭台楼榭与湖光山色交相辉映。
大明宫的正中为勤政殿,园林环绕在四周。有150多处园林。美景怡人。设有军机处、六部诸值房。
皇帝时常驾临大明宫休憩和处理政事。而随驾的妃嫔、宫女,在当前的形势下,就成了各方争夺的重中之重。
下午时分,六宫都太监夏守忠勾勒了一份名单,派出跟着皇帝到大明宫中。出身凤藻宫的女史贾元春赫然在列。这边的关节,是王子腾打通的。
而吴贵人的父亲吴康伯、襄阳候意欲推上的庄妃、庆国公中意的丽嫔、汝阳侯的亲戚赵贵人、永昌驸马等人走通许大总管门路推荐的贺贵人。都各显神通,一一过关,跟随者当前后宫地位最高的妃子周贵妃一起前往大明宫中。
是夜时分,龙江先生宁儒求见皇帝,献上冰激凌,品名碧雪膏。
雍治皇帝在偏殿中召见宁儒。身边许彦、戴权等太监陪着。这显然是一场很随意的私人召见。(未完待续。)
本书最快更新网站请百度搜索/来/,..
奋斗在红楼 第两百六十四章 贵妃之位(完)
富丽堂皇的偏殿中,两排长架上着小儿臂粗的蜡烛,灯光明亮。沉木架梁,水晶玉壁,白玉铺地,华丽的宫殿中无一处不彰显着皇家富有天下的财力。
雍治皇帝今年四十一岁,身居至尊之位,身材白胖,一身明黄色的龙袍便服。坐在椅子上,品了一口冰凉的碧雪膏,甜丝丝的味道沁入口中。
雍治皇帝满意的头,脸上浮起笑容,将青花白瓷碗装的碧雪膏搁在太监手捧的托盘上,对宁儒道“龙江有心了。”
宁儒,字伟长,号龙江。京城人称龙江先生。翰林出身。他在太上皇执政时期和皇室连了亲。是皇室远亲。其父为太上皇时的宰辅。因雍治皇帝政变上台,逼太上皇退位。他作为太上皇的亲信,自是不受待见。因而主动辞官。在京城之中放浪形骸,寻花问柳,当一个富贵闲人。
雍治皇帝此时称呼宁儒的号,是一种略显亲近的表现。否则,他可以称呼龙江先生身上的散官宣议郎(正七品)。或者直呼其名。君上称呼臣子的姓名是常事。
相比于这份精美可口的碧雪膏,他更看重的是宁龙江此时臣服的表现。历时十一年,在太上皇时期发挥重要作用的南房已经被他废除。至此,大周已经步入他执政的成熟期。宁龙江这样的前朝臣子,他现在自是掌控的游刃有余,愿意接纳。
宁儒从座位上起身,躬身道“谢圣上夸奖。臣心中惶恐。”心里轻轻的叹了口气。他还是低头了啊!愧对太上皇。
他此时来向皇帝献上贾环搞出来的碧雪膏。其一,是还贾环的人情,帮他打开市场,再没有比皇帝称赞的冰品更有格调了。其二,他借此机会向皇帝表示臣服。
第二理由才是他今天来大明宫的重。在目睹了贾环通过天下文宗方望说服皇帝的手段之后,他心里明白过来皇帝再怎么“英明神”武,他也是人。
其次,他的好友韩子桓落难之时,他想要营救却无能为力。这生生的刺痛了他的心。所谓的富贵闲人在朝政上没有说话的份。他想要恢复宁家曾经的荣耀。他家是宰辅门第,他是两榜进士,榜眼出身。
当然,也有他看出来皇帝在清除掉李大学士后,已经完成整体的朝政布局有关,清理了前朝的痕迹。
因而,他决定出仕。才有今天的大明宫之行。
雍治皇帝笑着摆摆手,道“私下里说话,龙江不用如此多礼!”说着,对身边的大太监许彦道“你将龙江今天送来这碧雪膏给周贵妃她们送一份。”
宁儒忙劝阻道“圣上,碧雪膏是甜品,又是冰冷之物。近日已是初秋时节,深夜食用,恐有碍贵人之体。”
雍治皇帝想一想也是,女子身体娇弱,秋天夜里吃冷食不符合养生之道,便摆摆手。
宁儒道“碧雪膏是臣的一位好友所做,想要在京城里售卖,因而臣想请圣上品评一二,给他用作宣传。”
雍治皇帝就笑起来,这种小事亦是逸事。他心情不错,便评了几句,再问道“这是谁给制作出来的?”
宁儒道“贾环贾子玉。”
侍候在一旁的大明宫内相戴权“咦”了一声,表情夸张。
雍治皇帝好奇的看了戴权一眼,笑道“你这老货,又做什么怪?”语气亲近。
宁儒心中暗叹。难怪戴权在宫外那么权势煊赫。连勋贵、大臣中都有很多人巴结。
戴权自己给自己打了一巴掌,弯腰请罪道“老奴在万岁爷面前失礼了。因想起件事来。”顿了下,见皇帝兴致勃勃,就接着说下去,“老奴昨日出宫府。贾家的两个哥儿到我府上送礼。一个叫贾环,一个贾蓉。要我照看下他在宫中的大姐姐。言道是在凤藻宫中当女史。我看贾环一副读人的模样,没想到他还会制作些吃食,还要做生意。”
君子远庖厨。在加上读人经商,这确实是有非主流的。
但真实的原因,都懂的。
其实,除了贾家走了他的门路外,还有襄阳候。襄阳候想要力推庄妃。但是贾环出手大方,一次就是两万两白银。他自然将“扣扣索索”的只给一万两银子的襄阳候给忘掉。正巧借着宁儒的话把贾家的女史出来。
雍治皇帝身边的总管太监许彦心中暗骂戴权无耻。这老货绝对是收了贾家的银子!值此后妃竞争的关键时候,这老货在帮贾家说话。
雍治皇帝就笑起来,“哈哈!那个贾环朕有印象。方先生力主要录取的士子。是国朝最年轻的举人。那可是神童。会制作这碧雪膏有什么稀奇?”
说着,问宁儒,“朕记得他是荣国公贾源之后?”
宁儒头,“是的,圣上。荣国公之孙,今通政司右参议贾政庶子。”
雍治皇帝微微沉吟。
许彦一看,心道不好。估摸着万岁爷心中在想荣国公家里送到宫中来的女史。这可能会涉及宫内外的局势。
想了想,许彦看似凑趣的道“万岁爷,老奴记得贺贵人亦是国朝定鼎时太祖亲封的国公。”只是贺家现在没落了。
戴权低眉顺眼,心中冷哼。他早就知道贺贵人和永昌驸马等人走得近。看来,永昌驸马是走了许总管的门路。
宁儒心里暗叹一口气。他家学渊源,一看现在的架势就知道两个大太监正在为贵妃之位“斗法”。其实,谁能成为贵妃,这两个大太监心里肯定有数。现在只是为了银子说话。
他提前给贾环透漏吴贵人深得圣心,可能上位。但没想到贾环家里还有嫡亲的姐姐在宫中。看来,贾环并没有押宝吴贵人,而是转而运作其姐上位。
然而,看这架势,似乎给搅局了。
听到许彦的话,雍治皇帝停止了思考,笑着摆摆手。他并非没有觉察到两个老太监之间在别苗头。但他作为皇帝,天下至尊,每时每刻都会有人来向他提供消息。如何决断是他的事情。
许彦隐蔽的看戴权一眼,目光难掩得意。
戴权心里不爽。
这时,宫外一名老太监进来。来的是周贵妃身边的太监总管,严飞志。和戴权是同一个品级,从四品的宫殿监正侍。躬身行礼,“老奴见过万岁爷。贵妃娘娘担忧夜里转凉,让老奴送了披风过来。”
许彦,戴权两人心里同时暗骂来了一个竞争者。这是提醒万岁爷就寝。周贵妃手里也有要推荐的人。据说是赵贵人。赵贵人和汝阳侯家有关系。
雍治皇帝心中微微一暖,温和的笑着道“朕知道了。”看了宁儒一眼。
宁儒连忙起身告退,离开偏殿,出了大明宫。此时夜深已深。秋意流转在华美的皇家园林间。楼台殿宇,水波飘渺。
宁儒轻轻的叹口气。贾环的谋划怕是要落空啊。不知道他多少银子换了今天戴太监一句话!
雍治皇帝带着身边的太监前往后面的园林,走在走廊中,清凉的夜风袭人。
雍治皇帝在一处廊出左转。周贵妃身边的严飞志一愣,跟也不是,不跟也不是。因为雍治皇帝去的不是周贵妃所在的“长春仙馆”,而是吴贵人所在的“西峰秀色”。
夜色之中,许彦嘴角浮起一丝冷笑。傻货,当万岁爷糊涂了吗?一个周贵妃,再添一个同心同德的贵妃?这是想要为燕王争太子的位置吗?
许彦又隐蔽的看看跟在身后的戴权。这老货本事很大,但是如今朝局稳定,万岁爷不大可能在此时提拔一个有勋贵背景的妃子。免得生出事端。
戴权心里对许彦略有不满。他的推荐失败了。凤藻宫那边的女史都住在“水木明瑟”处。
雍治皇帝进了吴贵人所在的“西峰秀色”、这里是仿照庐山改建。有山有水,胜景如画。轩堂在山水画中。
雍治皇帝进了中堂,太监、宫女跪了一地,正在夜色中读的吴贵人连忙起身相迎,行着礼,语气娇柔的道“见过万岁爷。”
吴贵人约双十年华,穿着一袭浅紫色纱留仙裙,对襟边刻丝着牡丹。迎面就是一股雅致的卷气。容颜如玉,五官精致的如同雕刻。眼眸清澈,又不失明媚。
风华出众的大美人!
雍治皇帝笑着拥着吴贵人说话,问看什么,来大明宫住着是否舒服等等。
许彦、戴权几个太监在堂下候着。心里暗叹。吴贵人深得圣眷,果然是有原因的。这种卷气,对圣上的吸引力很大。
雍治皇帝和吴贵人两人说着话。不知道说了一个什么话题,忽而来了兴致要写字。
吴贵人便唤了一个宫女上前来案边磨墨。雍治皇帝微微有些奇怪,一般都是吴贵人来磨墨。便打量了上前来的宫女约十五六岁的年纪,杏目桃腮,光采照人。素手调墨,娴熟自如。有一股娴雅沉静的气质。端的是花容月貌。
雍治皇帝好奇的问道“此女是何人?”
吴贵人掩嘴轻笑,妙目流波,娇语道“臣妾闲着无事在宫中闲走,偶遇贾女史。见她谈吐不俗,便留下来说话。正要求万岁爷将她调到我身边来。有个人儿谈论诗词歌赋。”
这话说的很对身份,吴贵人出身文臣之家,文学素养很高。
雍治皇帝却是没有关注眼前美丽女史的才华,而是关注她的姓氏,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女史行礼,轻声答道“贾元春!”
夜色渐渐的深了。“西峰秀色”中堂里的光线暗淡下来,只留有月光。皇帝夜宿吴贵人处。
守在堂下的许彦恨恨的瞪了戴权一眼,“老戴,算你狠!”那位叫贾元春的女史虽然没有侍寝,但显然已经入了皇帝的眼。而她定然就是贾源的后人,贾环的姐姐。
走的是老戴的门路。
戴权呵呵笑着。享受着得意的感觉,以及许总管的嫉妒、不爽。将前面的憋屈都给释放出来。大有说两句“承让“的意思。当然,很多事情心照不宣。
享受快意之余,他心中同时还在大骂贾环黄口小儿!你怎么办事的?
送礼的规矩一事不烦二主。那小子竟然还留有后手。吴贵人怎么可能是突然碰到贾元春?
不过,戴权这倒是冤枉贾环了。
运作这件事的是王子腾。贾环在得到龙江先生的消息后,第二天晚上就给王子腾说了这个消息。
戴权心里骂归骂,但也知道事情不可逆转。
二十年来辩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
三春争及初春景啊!
以贾迎春的腮凝新荔,温柔可亲,以贾探春的文采精华,见之忘俗,以贾惜春的容颜精致、气质清冷,都不及贾元春。
贾元春的容貌、气质、谈吐、才华,俱是一流。她与卷气的吴贵人相比,除了相同的是美丽,另有百年世族的女子浸润出来雍容华贵、娴雅端庄。
这样一个出色的女子是可以吸引到落在她身上的男人的目光的!(未完待续。)
无弹窗小说,百度搜索([来]),里面小说更新速度快、广告少、章节完整、破防盗
奋斗在红楼 第两百六十五章 原因、派系
自七月十四日,皇帝驾临大明宫。大周的朝政都转移到大明宫中。后宫以燕王生母周贵妃为首随行不可胜计。
宫闱内幕向来是比较隐晦。但架不住竞逐贵妃之位的六方之人银弹开道,很快一些零散的信息就泄露出来吴贵人深得圣眷,贵妃之位,迟早非她莫属。
这个消息传出来,竞逐的六方都是偃旗息鼓。宫中的风趋于平静。
吴贵人的父亲左议谏大夫吴天祐在家中大喜。
永昌驸马等皇亲国戚则是一叹。许总管推荐了贺贵人但没有效果。
襄阳候父子两人在家里大骂大明宫内相戴权死太监,拿钱不办事。竟然帮贾家的人说话。
庆国公府上,庆国公苦笑着摇摇头。他千算万算,没想到皇上会在初秋时节入住大明宫。大明宫往往是避暑之用。他白贿赂六宫都太监夏守忠。夏太监在皇宫内权力很大。但出了皇宫,就鞭长莫及。大明宫是戴权的地头。
七月十八日中午,自东庄镇返回贾府的贾环和贾政一起前往王子腾府上。
淡淡的秋日落在精美院落的梧桐树叶上,泛着白光。秋高气爽。贾环、贾政在仆人的带领下进了王子腾的书房。
书房中布置的精美,书橱一排排,香炉、字画、木椅、案几陈列。红木的大案书桌上摆着一叠叠书本。
今天是沐休之日。王子腾还在外头见客。贾环、贾政两人等了约大半个时辰,王子腾带着酒气,穿着一身轻便的白底便服从外面进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