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风月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府天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不用管这鼠目寸光的安守忠了,传令下去,全军随我围剿杜士仪和仆固怀恩攻上城头的那些人给我迅取下真定,杀了颜杲卿袁履谦祭旗”
如若能够在乱军之中杀了杜士仪和仆固怀恩,那胜负还说不准,还不知道究竟鹿死谁手
此次仆固怀恩从藁城出击,不过只带了八千最最精锐的马军,其余人马或留在藁城以防他处敌军来援,或是作为机动,即便兵力处于绝对的弱势,可对于敌军围杀的意图,他却怡然不惧。叛军再力强,比得上当初一心保卫牙帐的回纥精锐,比得上从前奔袭朔方的突厥兵马?
他抬头看了一眼临行前杜士仪亲自送给他的自己那面大旗,盯着上头的安北大都护杜六个字好一会儿,最终高声说道:“元帅亲自授旗,我们可不要丢了元帅的脸,儿郎们,随我为在此战死的子侄兄弟们报仇”
.全部章节
盛唐风月 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生死之间
. .
随着蔡希德当机立断,命令撤回所有攻城兵马,集中精力围杀仆固怀恩的大军,一片狼藉的真定城头上终于渐渐平静了下来。城中丁壮因为听到那高喊援军到了的声音,鼓起勇气拿起简陋的兵器反攻上了城墙。尽管如此,叛军在退下的同时,并没有真的一念之仁,并没有放过这些令自己死伤惨重的守军,临走时还没忘记来上一次乱箭齐。此时此刻,就只见城头到处尸横遍野,入眼的情形惨不忍睹。
夺回城头的人们一面收殓将士的尸体,一面分心关注城外战局,当有人搬开那些几乎堆积在一起的遗体时,突然出声叫道:“是颜使君和袁长史”
闻听此言,周围立刻有好几个人赶了过来,小心翼翼地挪开好几具遗体之后,方才现了气息奄奄的颜杲卿。一个粗通医术的中年汉子慌忙蹲下来在颜杲卿身边检视,见外伤虽多,但明显没有伤到骨头,也没有中箭,连忙伸手使劲掐着颜杲卿的人中,见其微微睁开眼睛,他登时为之大喜。
“颜使君还活着”
颜杲卿迷迷糊糊听到耳边传来的大叫大嚷,睁开眼睛之后,足足好一会儿,他方才看清楚了面前的情景,登时面色大变。叛军放箭的时候,他和袁履谦面前挡着一道又一道的人墙,放箭声一起就不知道被谁扑倒在地,紧跟着就昏了过去,什么都不知道了。他环视着面前那惨烈的一幕,一时心如刀绞,双目通红,而正在这时候,他猛地又听到耳畔传来了一个声音。
“颜使君,袁长史……袁长史快不行了”
颜杲卿本就没有半点劫后余生的喜悦,听到这么一句话,他更是如遭雷击,几乎连滚带爬地往声音来处挪去。等看到袁履谦躺在一个青年怀中,右肋赫然贯穿着一支长箭,鲜血染红了衣襟,他只觉得整个人都颤抖了起来。
“使君……”
“老袁……袁兄你坚持住,叛军已经退下去了,仆固老将军一定会赢下这一仗的真定城中有的是妙手回春的好大夫,你坚持住”
袁履谦挣扎着笑了笑,见颜杲卿紧紧握住了自己的手,他便气息微弱地说:“能够活着看到真定保住了,我就已经很满足了。你不是说过,人都少不了一死吗?死得其所就够了,再说我也已经活得够久了……咳咳”
“别说话了,别说话了,快,快把袁长史抬下去”
颜杲卿慌乱无措地连叫了几声,可四周围的人却面面相觑,没有一个人敢上前挪动袁履谦,只有人知机地跑下去请大夫。谁都能看得出来,袁履谦这样的伤势一动就兴许真的没命了,谁也不敢冒这样的风险
大夫早早就在城下候命,此刻须臾就被人叫了上来。他步履匆匆地来到颜杲卿面前,先是看了一眼袁履谦那极其严重的伤势,随即稍稍一把脉,他的面色就变得无比难看。当着颜真卿的面,他只能强自镇定地说:“使君先别着急,袁长史的伤很重,但回头若是能设法取出箭来,再好好上药,应该……”
“别说……什么应该了。”袁履谦艰难地吐出了这几个字,随即扯动嘴角又露出了一个笑容,“本来……是打算……一起死的。可既然……能够少死……一个,老天爷……已经……很厚道了。我把……家人……托付给你。”
“别说了,你别说了,什么我都答应你,什么都答应”
见袁履谦说着说着,口中已经吐出了血沫,颜杲卿只觉得整个胸腔仿佛都要炸裂开来。他没有再继续说话,他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只是紧紧把这个和自己生死与共的知己抱在怀中,眼泪从眼眶中一滴滴滚落,掉在了袁履谦的脸颊
一旁的大夫不敢说话,其他人也默默退开,在这满目疮痍的城头继续寻找其他的幸存者。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颜杲卿猛然感觉到自己紧握着的那只手仿佛失却了温度,他方才骇然往怀里的人看去,却现那双眼睛已经永远地合上了,脸上还带着一丝仿佛永远不会逝去的笑容。
“履谦,履谦,履谦”颜杲卿的声音一声高似一声,然而却再也没有等到任何回答。他一下子把头深深地埋了下去,出了一声痛苦的低嚎。
为什么,为什么死的不是我
看着这一幕,城头上也不知道多少人或低头垂泪,或掩面而泣,甚至有人泄愤似的将叛军尸体扔向城外。然而,无论他们怎么做,逝去的人已经再也没法回来。此番经历了太过残酷的一战,无数团练兵都是抱着同归于尽的决心和数倍于己的叛军厮杀。诸如两个或三个人死死扭打在一起,最终叛军尸体和己方遗体密不可分的情景比比皆是。
当人们从死人堆中刨出一个气息微弱的少年兵,随即把他救醒了之后,他在茫然四顾之后,却犹如疯似的,一下子抓住了救自己的人,连声问道:“我阿兄呢?我阿兄在哪里?”
没有得到回答的他看到了身旁一具一具被抬走的遗体,突然意识到了什么,顿时瘫坐在地嚎啕大哭了起来。然而,能够和他一样,能够和颜杲卿一样嚎哭兄弟袍泽的,搜遍整个南门城头,不过区区十几人。
就只是今天这短短半日,整整五百余人战死在这里,还不包括横尸此地的叛军
颜杲卿此时此刻显然没有恢复过来,人们也不想去惊扰这位痛失战友的常山太守,或是搬运遗体,或是清理叛军尸体,又或者是观察城外战局,总而言之,城头上除却来去匆匆的脚步声,城外的马蹄声厮杀声,再也没有只言片语。每一个人仿佛都被这片血肉沙场震撼得失去了语言能力,再加上城外的厮杀直接就关系着这座在战火中屹立了一个多月,又才刚刚逃过一劫的真定城命运,没有人还能分神说什么。
昏天暗地痛哭了一场,颜杲卿终于恢复了几分身为太守的意识。他艰难抬起头来,见身边早已经守着两个中年汉子,他便松开了一直紧紧抱着袁履谦冰冷遗体的手,低声说道:“把袁长史先安置到太守府,等我回去。”
“是,请使君放心。”
两人答应一声后,连忙小心翼翼地将袁履谦抬了下去。这时候,颜杲卿没有在乎满身的腌膜血迹,步履蹒跚地来到了垛口,这才看清楚了底下的战场。杜士仪和仆固怀恩的旗号依旧飘扬在空中,那一支无坚不摧的铁骑依旧驰骋在战场,而叛军的攻势显然已经远不如之前,但却还没有崩溃。
他久在河北,深知蔡希德在安禄山麾下众将当中为人耿直,麾下精兵强将又多,如果可能,自是招降为上,可别说蔡希德狂攻常山一个多月,袁履谦又死了,这中间横着血海深仇,就说如今这战局,仆固怀恩也只是占据上风,并不能说必胜,又如何谈得上招降?
“来人,扶我去城楼上的战鼓那儿”
“使君,您身上的伤……”
“扶我去”
知道颜杲卿就是这样执拗不听劝的性子,众人只好从命,左右搀扶着这位常山太守登上了城楼高处的战鼓处。在攻防最激烈的那些天里,这座战鼓时用来警醒敌军夜半偷袭用的,也曾经在死士出城击毁冲车时敲响过,而如今在城外战况胶着的时候,颜杲卿紧紧捏着鼓槌,突然奋起全身力气敲在了那面牛皮大鼓上。
咚——
咚咚——
沉闷的声音渐渐在高空响起,最初显得低沉,可随着不知道是换了人,还是加大了力道,渐渐盖过了战场上的那些声音。仆固怀恩听声辩位,现是常山城头传来的战鼓声,他顿时大笑道:“没想到颜杲卿一介书生,也知道擂鼓振军心儿郎们,仆固部勇士坚守真定一个多月,如果我们这些援兵还比不上他们,岂不是让真定军民瞧不起?拿出全部的本事来,给我杀出去”
“杀杀杀”
在犹如铺天盖地一般杀声中,真定城头的军民就只见仆固怀恩一马当先,带着麾下铁骑再次杀入了敌阵。每一个人都想到了不久之前那如出一辙的一幕。到底是父子,到底都是血脉相连的族人,那种奋不顾身从骨子里流露出的彪悍勇武,果然让人心折。
就在这时候,西南角落中的一个年轻人突然叫道:“西边有兵马过来了”
今日一天经历了太多的变故转折,每一个人都如同惊弓之鸟,闻听声音便慌忙探头张望。当看见那边厢真的有兵马插入战局之后,便有人低声祈祷道:“苍天保佑,只希望是仆固将军杀回来了,千万不要是叛军”
仿佛是老天爷听到了他这祈祷,就在每个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的时刻,就只见这突如其来的兵马突然犹如一把锋锐的尖刀,一下子捅在了叛军的后腰上。呼应着他们的攻势,战场后方竖起了两面大旗,一面是仆固,另一面赫然是河东节度的大旗
刚刚颜杲卿只不过起了个头,就已经把敲击战鼓的鼓槌交给了比自己更有力的壮汉。此时此刻,他亦是看清楚了那硕大的旗帜,一颗心终于完全放了下来,两行浊泪却滚落双颊,无声无息地掉在了地上。
履谦,你在天上看到了吗?河东的援兵也到了,常山真的保住了,真定真的保住了可是,为什么你已经不在了
本月最后一天求个月票,谢谢大家^-^
.全部章节
盛唐风月 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英灵在上
. .
如果说仆固怀恩这突然出现在战场上的八千马军,成了扭转局势的关键,那么,突入井陉关,与仆固砀突围的偏师合兵一处的河东兵马,就成了压弯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叛军围困常山已经有一个多月,在眼看就要夺下城池的时候突然遭遇这样的巨变,心理上的落差再经历一场恶战之后,就渐渐演变成仓皇,最终,知道事不可为的蔡希德只能当机立断收拢残兵,立刻退往幽州。
尽管常山郡和邺郡之间的三郡全都曾经在他的控制之下,可如果这时候他往南退却,被四面包围的就要变成他了
蔡希德治军严谨,叛军亦是训练有素的骁勇,可顺风仗变成了败北,最终能够随他北上的仅剩了不到万人,其余的除却死伤,大部分竟是溃散四逃。仆固怀恩知道自己长途奔袭,能打赢这一战已经殊为不易,也没有追击,只是派出一支兵马扫荡战场,随即便亲自率领其余兵马前去和援军会合。他之前已经现来援的除却河东兵马之外,还有一支兵马也打着仆固的旗号,心下自然纳闷得很。
仆固砀分明在真定城中助守,这一支新的仆固兵马哪来的?是母亲同罗夫人施那不放心,所以⊥弟弟领了夏州仆固部的兵马来援;抑或是仆固玢在漠北仆固部不甘寂寞,于是又派了一支兵马南下?如果是后者,他回头非得好好教训卩个好大喜功的小子不可,以为漠北就真的太平了?
等到两军旌旗渐近,他便只见对面战阵之中,一骑人飞驰而来,甲胄战袍血迹斑斑,一张脸更是灰蒙蒙的,看不清究竟什么模样。可是,父子连心,他本能地认出了人来,登时眉头倒竖,拍马也冲了出去,一打照面就疾言厉色地喝道:“你不是在守真定吗?怎会当的逃兵?”
父亲一见面就如此斥责自己,仆固砀顿时又委屈,又愧疚,他翻身下马伏拜于地,声音哽咽地说:“阿爷,我和麾下儿郎在真定守城一个多月,可从昨天晚上开始,敌军就突然疯了似的狂攻不止,天亮之后不但多了援军,又推出了冲车。颜使君希望我们出城毁掉那辆冲车,突围前往井陉关请求河东援军,所以我才带着他们冲杀了出来……”
“糊涂如果我晚来一步,这真定眼看就已经落入叛军手里了”仆固怀恩登时大怒,提起马鞭对着仆固砀就重重挥了下去,眼看那一鞭落在仆固砀的肩头,卷起一缕衣袍,露出了贴身甲胄,他怒哼一声跳下马正要再打,却有人迎面冲了过来。
“仆固将军,仆固小将军也是逼不得已。此前他数次派兵出城突击,每次能够回城的都只有寥寥数人,今次蔡希德倾尽全力攻城,他也只有突围这一条路。要怪就怪我河东兵马被拖住,不得突入井陉关,没有来得及援救常山”
仆固怀恩循声望去,见来的是一个面色深沉的中年人,他恼火地挑了挑眉,终究没有再当着外人的面对儿子火。不论如何,能够看到自己最器重的长子平安无事,他嘴上不说,心里也不禁舒了一口气。喝令仆固砀起来之后,他便向来人微微颔道:“敢问是河东哪位将军?”
“在下太原长史,王诚光。”知道自己的名字对于仆固怀恩来说,不过一无名之辈,下马之后的来人又适时补充了一句,“杜大帅昔年至交兼下属,今伊吾太守王子羽,乃是在下从父。”
仆固怀恩当然从杜士仪口中听说过王翰,见眼前这人自陈是王翰的侄儿,他也就不为己甚。再说,这里也不是质问河东兵马为何姗姗来迟的时候,他当即言简意赅地说:“我远道奔袭,兵马已经疲惫,我这就命人收兵,劳烦王长史替我收拾一下战场。”
王诚光自是爽快答应。等到仆固砀领了本部兵马前来与自己会合,仆固怀恩见只剩下了一千余人,而且人人脸上都带着血战之后的疲惫,身上也无不带伤,他不禁生出了几分苛责了长子的后悔。可他在人前决计不会流露出这点情绪来,软言抚慰过将士之后,等到叫了仆固砀到身边同行前往真定,他方才细细问及守城这一个多月来的经过。得知仆固部还有数百伤员在真定城内,他不禁遽然色变。
“颜杲卿书生意气,你却也不晓事,竟真的扔下他和这一城军民突围冲车只消数十死士,再加上你身上备用的震雷,足可将其焚毁,你这突围一走,留下一群团练兵守城,岂不是险些把真定白送了叛军?你日后给我记着,做什么事就要全始全终,我仆固一族,只有战死的勇士,没有怕死的男儿”
仆固砀连忙低头凛然应下,心下亦是对自己没有坚持到底耿耿于怀。等到大军开至真定城南门,随着那两扇城门徐徐打开,内中很快便出来一行迎接的人,走在最前头的便是颜杲卿。甫一照面,曾经和这位常山太守并肩守城一个多月的仆固砀敏锐地察觉到,仅仅是过去小半日,颜杲卿就显得憔悴苍老了许多。他下意识地滚鞍下马,快步上前长揖行礼道:“颜使君,都怪我回来晚了”
“若没有仆固将军,真定早就丢了,哪里还能撑到今天?突围之事是我力劝你如此,你不必自责。”颜杲卿伸出双手将仆固砀扶了起来,随即方才向仆固怀恩深深弯下腰去,“多亏仆固老将军解我真定之围,常山之困”
我很老么?
仆固怀恩有些不得劲地嘀咕了一声,但想到杜士仪对颜杲卿的称赞,他少不得上前搀扶起了人,正打算当着颜杲卿的面再骂上仆固砀两句,却没想到东张西望的仆固砀突然开口问道:“颜使君,袁长史呢?”
听人问起袁履谦,颜杲卿登时僵在了那儿。若不是此时仆固怀恩还扶着他,只怕他甚至连站立的姿势都无法维持。他蠕动着嘴唇,几乎用尽了浑身力气,这才艰难迸出了几个字:“履谦他……他以身殉城了。”
仆固砀甚至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那个一贯谦和敦厚,凡事最为人着想的长者,竟然已经去了?他不可置信地惊呼了一声,竟是忘了父亲在此,拔腿就往城里奔去。见他如此光景,尽管仆固怀恩经历过厮杀无数,也不知道有多少袍泽战死沙场,此时此刻也不由得沉默了。他也不上马,就这么扶着颜杲卿慢慢通过城门券洞缓缓入城,等见到大街两侧那无数默然伫立的军民时,他感觉不到多少劫后余生的喜悦,只有那沉甸甸的悲恸。
这一个多月来,真定究竟经历了怎样的磨难?
颜杲卿将袁履谦的遗体,直接停灵在了常山太守府的正堂上。用他的话来说,袁履谦为国捐躯,为朝廷楷模,自当享受他以下所有人的拜祭。不但袁履谦,若非下头官吏力谏,更有富户慨然捐出了自家庭院用来为这一天一夜死难的将士停灵,他几乎就要把偌大一座太守府改成殡堂了。此时此刻,当先冲回太守府的仆固砀已经拜祭了袁履谦,一双眼睛已经是通红,肩膀亦是不停地抽动着。
后进来的仆固怀恩见到这一幕,先是拜祭过英灵之后,现堂上并没有袁履谦的家眷,便向颜杲卿问道:“颜使君,不知袁长史的家人……”
“嫂夫人哭昏过去,若非我命人安抚,几乎就要投缳自尽随他而去。”说到这里,颜杲卿越心如刀绞,随即低声说道,“履谦幼子还在襁褓。可他的长子……尚失陷于叛军之中,应该还在邺郡。”
仆固砀连忙咬牙切齿地说道:“阿爷,不止是袁长史的长子,颜使君的长子也还在安禄山手中当初安禄山兵叛乱,到常山时却隐瞒消息,带走了颜使君和袁长史的长子,胁迫颜使君和袁长史为己效力”
“原来如此。”仆固怀恩平添三分敬意,当即慨然承诺道,“我定会将此事飞马往报大帅,打破邺郡时,尽一切可能保住令郎和袁长史遗孤性命”
“生死自有天命,更何况大战之时,若还要顾及这些,岂不是让军中将士平添掣肘?”
尽管那是老友素来自傲的长子,尽管自己对长子也曾经寄予厚望,可想到邺郡那边的情景,颜杲卿虽说在心里说了无数遍对不起,可他还是把心一横说道,“如果履谦还活着,一定也会这么说,难不成我等官吏子弟的命是命,军中将士的命就不是命了?仆固部此次也不知道多少人埋骨常山,我招募的团练兵更是无数人抛头颅洒热血。大战之际,一切以胜负为上等战事平定,我当上奏朝廷,卸职守墓园,以谢英灵”
仆固怀恩心中感动,可他自忖自己一个大老粗,万万劝不回这位执拗的常山太守。想了想之后,他就留下仆固砀宽慰颜杲卿,等出了正堂后,他召来几个亲兵,当即沉声说道:“等河东王长史回来之后,立刻请他来见我。当此叛军逃回幽州之际,先整顿城防,然后立刻南下,收复州广平郡、邢州巨鹿郡、赵州赵郡这三郡。常山这边我将亲自驻守,如果幽州的史思明真的敢兵前来,就让我亲自会会他”
p:还有四个多小时,继续求本月月票
.全部章节
盛唐风月 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千金买马骨
. .
曾经被安庆绪作为屯兵之所的愁思冈,如今已经飘扬着众多唐军大旗。其中,招讨元帅杜这面大旗犹如众星拱月一般,被安放在最中央的位置。然而,杜士仪的元帅大帐和郭子仪程千里并没有任何不同,里头也只是摆着行军床,放着简易的大案,挂着地图,而占据整个大帐一半的,则是一方河北各州郡山河地理的巨幅沙盘,叛军控制地带以及唐军控制地带均以红绿旗帜来标明。
和十几天之前相比,如今叛军控制的州郡数量已经大幅度减少,甚至幽州史思明也派来过一次信使,虽并未表示投降,但这样的接触却还是第一次
此时此刻,杜士仪的元帅大帐又迎来了一拨客人,可这些客人却是被押送来的。站在这座看似和其余军帐并无不同的大帐面前,为的中年人仔仔细细观察着驻守这里的牙兵,见每个人明知道他们的身份,却都是目不斜视,没有对他们多看半眼,他不由得想到了刚刚一路行来所见的昂扬军容和士气。而在他身边,另外两个人就没有他这么沉着了,堂而皇之地左顾右盼,其中一个甚至还低低嘀咕了一声。
“好大的架子”
可他这话音刚落,立刻察觉到了一丝扑面而来的杀气。抬头一看,他却现那是大帐之中大步走出来的一个老者。对方年过五旬,分明是血气已经衰弱的时节,却依旧不失魁梧健硕,举手投足之间,那股凌厉的锐气此刻丝毫不加以收敛,甚至连他这种驰骋战场,见识过无数杀戮的都为之心惊肉跳。他几乎是下意识地脱口而出道:“尊驾是朔方节度使郭大帅?”
“郭大帅号令千军,我怎敢与之相提并论?”那老者却毫无解说自己身份的意思,用如同鹰隼一般的利眼一扫这三个被牙兵护送过来的人,随即淡淡地说道,“元帅便在帐中,进来吧”
元帅和大帅,虽说只是相差区区一个字,其意义却不可以里计。此次如果不是李隆基因为永王父子之死乱了阵脚,又根本没时间没精力在诸王之中择选出一个充元帅往前军坐镇,杜士仪怕不得要和当初的哥舒翰一样,挂个副元帅的名头到河北来。这会儿他本在沙盘之前看着常山郡的位置,听到身后传来了动静,便徐徐转过身来,看清了虎牙带进来的那三个人。不消他吩咐,随侍帐中的阿兹勒便不动声色地挡在了他的身前。
“败军之将,在元帅面前竟敢如此失礼?”
被阿兹勒这一喝,崔乾佑方才收回了审视杜士仪的目光,意识到自己刚刚走神了。如果说安禄山是崛起最快的节度使,鼎盛时期节制三郡,可真要说起来,一度节度朔方、安北以及河东的杜士仪,方才是真正从开元之初炙手可热到天宝,整整三十年一直如日中天的人物。从解头、状头、制头三头及第开始,这一位就从来不曾淡出过天下人的视线,无论在朝还是在地方,全都称得上轰轰烈烈。可如今真正见到,却不过一俊逸中年文士而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