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钢铁时代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十年残梦
检测新产品,冯玉祥心中一愣,这可是从来都不曾有过的,他基本上,都在新军这边,现在,新军这边已经步入到了正规,整个包头这边的新军,跟其他地方的很不一样,包头这边浓郁的学习气氛,一定程度上面,让新军也开始掌握文化知识,现代的军队,依靠的不是勇敢,不是纪律,是相当的文化知识,一个可以看得懂地图,懂得战术配合,甚至能够提出自己见解的军士,对于整个部队的凝聚力,在一定程度上,甚至超过了基层军官。
放下了心中想法的冯玉祥,很少介入到包头发展之中,只有之前杨元钊决定让包头建立政府的时候,站在了杨元钊的这一边,对他直接的支持,其余时间,都是呆在自己的军营之中。
军队最好不要干政,特别是包头这样,借助着后勤,从上到下掌握的军队,杜绝了吃空饷的现象,让军队的实力是实打实的实力,他们还有什么不乐意的,训练好手中的兵,当排上用场的时候,发挥出作用就好了。
皱着眉头,冯玉祥正要说什么,刘澍注意到了冯玉祥的表情,知道他误会了,连忙说道:“是跟你们有关的测试?”
“有关!”冯玉祥脸上的表情依然是思考,突然他的眼前一亮,有些愕然的说道:“突击步枪已经做好了?”
作为军队高层,虽然突击步枪的事情,交给了研究员,可或多或少还是会通下气,他对于这个被杨元钊寄予厚望的步枪,也是充满着期待,只是没有听到后续的动静,没想到真的是给他一个惊喜。
军人都是喜欢枪的,特别是军事主官,不管在什么部队之中,使用最多的,对基本实力提升较大的,就是步枪,之前的毛瑟已经让他很满意了,新设计的这个步枪,实力上是远在毛瑟之上,他突然的有些迫不及待了。
催促刘澍上车,冯玉祥一踩油门,吉普车绝尘而去,机器厂这边,是没有靶场的,最近的靶场,就在原来黄河巡防营那边,那里的军营还驻扎了一个部队,是专门为了包头内部保卫和安全的部队,想要检验,就只有去那里了。(未完待续)





钢铁时代 第三百九十九章 性能出色
吉普车向前飞驰,很快,他们就抵达了曾经,黄河巡防营的所在地,现在这里被成为包头保安团,是一个千人编制的内卫部队,这是杨元钊创新的一种部队编制,在重型火力上面,无法跟陆军相比,但是未来,首批自动武器和一些适合城市运作的武器,会直接装备给他们,他们的主要职责也是内为保护和城市作战。
靶场上,首批运过来的50把突击步枪,还有五十箱子弹,整齐的布置在这里,在靶场的一角,实验性质的打靶已经开始进行了,在枪械厂,因为建设时间稍稍的短一点的关系,没有专门的靶场,本也就准备拿来让军队进行试验,这正好了,也算是研究一下这个武器的基本性能。
12个精挑细算出来的士兵,站在靶场那边,他们会分别在精度,恶劣环境下的可靠性,耐用性,抗疲劳性进行测试,至于高寒反应,需要等到冬天的时候,到东北去测试,以包头在东北的根基,应该不太难。
清脆的声音响起,杨元钊对于枪械不怎么的熟悉,曾经年少轻狂的阶段,也很喜欢枪械,甚至追求了一段仿真枪,可是仿真枪跟真正的杀人武器比起来,真的完全是两回事,真正专业的事情,还是交给专业的人来处理。
说曹操,曹操到,门外传来脚步声,在刘澍的带领下,冯玉祥来到了一个宽广的广场,在前方,一个靶子已经竖起来了,冯玉祥心中一定。然后对着杨元钊问道:“真的要测试新的步枪?”
“对,这是机器厂的新产品,目前命名为17号步枪,你试验一下,看看效果如何。那里有问题的话,可以随时的改进。”杨元钊拿起一把17号,丢给了冯玉祥,冯玉祥慌忙的接过来,仔细的端详一下,真的是钢枪。冯玉祥之前听人说过,研究院正在研制新型步枪,没想到,真的给弄出来了,不过这个枪似乎怪了点。
在冯玉祥的面前。摆放着一个跟普通的枪械完全不同的枪支,不同于的委员会1888,细长流线型的样子,这个枪械似乎多了一个巨大的弹夹,枪管和枪身,似乎也比委员会1888大了许多,委员会1888冯玉祥比较的熟悉,整个新军。最开始的时候,都是用的这种枪,后来换装了一部分的毛瑟。但是委员会1888,还是主流的基本枪支。
这种枪威力不小,可靠性也可以,唯一的缺点,或许就是后坐力稍稍的大一点,1888面对的对象是欧洲人。20世纪的欧洲人,无论是在身高上。还是在力量上,相对这个时代的黄种人。要强横一点,这种情况之下,1888不太适合中国也算正常,这不是什么大毛病,只要坚持训练,让士兵们有强健的体魄,应该可以解决。
拿起钢枪,冯玉祥第一个感觉,似乎比1888要轻一些,看这个家伙这么大的情况下,却减轻的重量,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仔细的检查了一下枪管,也没有外面的钢箍,上海的机器局,因为枪管生产不过关,要么是进口枪管,要么干脆就是外面加两道钢箍,这样枪的重量,比的一般的1888要沉重很多,这种情况之下,可靠性也差很多,当打了很多枪之后,会出现炸膛,其他的一些事故,这也是进口枪比国产枪要贵的根本原因,这也是中国经常遇到的问题。
倒起来,端详枪管,仔细的观察,冯玉祥愣了一下,道:“口径似乎小了点!”
“委员会1888是7.9的口径的,在生产的时候,考虑到我们的基本情况,把它改成了的,这样更加适合!”
“7.0?”冯玉祥虽然读了一些书,甚至大部分的知识都是在包头的时候突击普及,多是一些指挥和步兵操典上面的东西,偏重于军事,他可以说出来哪一些枪械,会对战争有多少作用,可是具体7.0口径的枪械威力强,还是7.9口径的强,他说不出来,但是拿着枪械,再拿起旁边的子弹,估摸了一下,一把枪,100发子弹的情况下,负重最少要比委员会1888要轻上1公斤左右,对于战士而言,枪械和子弹是必须背负的,他们减轻的重量,就代表着其他的东西,可以携带的更多一点。
冯玉祥点点头,再仔细的看子弹,步枪的口径,只是代表着一方面威力,还有一部分的威力在与子弹的本身,这个时代,中国的不少枪械,使用的都是使用的也是圆弹,圆弹相对于尖弹,同口径的情况之下,威力大大不如,与其使用7.9的,还不如使用7.0在威力不减低多少的情况之下,还能够让整体的威力,在一定程度上面,提升一个档次,这才是重要,这个7.0毫米的子弹,是尖头的。
圆头和尖头,冯玉祥是有清晰的认识,加入到包头的军队之后,他才真正的认识到,尖头子弹的威力,特别体现在马克沁上面,同样的枪械,当子弹换掉之后,马克沁的威力提升了好几成,这在战场上,就代表着杀伤力和活力优势。
“他们那边在测试什么?”
“测试持续性和精确度!”杨元钊回答道。
冯玉祥走了过去,此时的他,身上穿着的,并不是礼服,而是作训服,不过上面清晰的军衔显示,他是目前包头军方的第一人,正在打靶的士兵,听到了他停止的命令之后,立刻后撤一步,把枪给收起来,大声的报告道:“首长,正在执行持久性射击!”
“持久性,是不是连续击发子弹的持久性啊?你打了多少子弹?”
“报告首长,500发?”士兵恭恭敬敬的说道。
冯玉祥微微的有些吃惊,这个强度不低,在包头,他最骄傲的就是士兵的素质,每天会进行一定量的身体训练,顺带的进行班排战术的灵活,按照陆士,还有从杨元钊那里拿到的一些训练方法,班排的攻击战术,就超过了30种之多,体能训练,也在丰富营养的支撑之下,开展的很不错,刚刚当兵的士兵,还是衣衫褴褛,瘦弱不堪的,在经过了系统化的训练和营养的补充之后,一个个的肌肉开始出现了,整个部队变得更加的有锐气,冯玉祥也算是走过了这么多的部队,特别是在北洋第九镇的经历,让有了对比,恐怕连大名鼎鼎的北洋第三镇,也未必能够在士兵素质之上,超过他们。
除了身体素质之外,战术素养也没有停下来,每天50发的子弹,炮团每天10发炮弹,这样花钱如流水之下,每一个士兵的单兵技能,都非常的出众,神枪手几乎是比比皆是,这一点,即便是北洋强军也比不了,北洋虽然是中国第一强军,可是在基础训练之上,他们不过是两天一会操,在伙食上面,每天两顿干的,已经算是不错了,至于军饷,吃空饷的,几乎是比比皆是,能够让北洋发挥的战斗力的,还是旧时代军人的哪一号,用银钱来推动,北洋要开拔,没有开拨银,你想都不要想,那里像现在包头这样,令行禁止的。
500发子弹,在陆军之中,也只有少数神枪手加快枪手,才能够打完,他下意识的问道:“多少时间!”
“报告首长,1小时30分钟!”
冯玉祥这一下子,是真正镇住了,好半天才反应过来,问道:“继续操作,我看你打!”
“是?”士兵说完,直接站立起来,以标准的卧式进行激发,只见他轻轻的波动快慢机,扣动班级,啪啪的声音持续响动,才几十秒中的时间,他就击发完毕,然后从拔出枪械前面的弹夹,在子弹箱之中,找到一排子弹,直接卡进去,冯玉祥眼尖,看到了这一排子弹,最少,也有20,30发,也就是说,刚刚几十秒的时间,20,30发子弹打完了。
“把靶纸给拿过来!”
50米长的固定靶,不算太远,却也是步兵射击训练之中,最重要的,这样的射击,在未来的战斗之中,是比较的常见的,也是步兵用得上用场的地方。
靶纸拿过来,说实话,成绩并不好,可是,冯玉祥注意到了,基本上都集中在一个区域,从5环到9环,甚至还有几个接近10环,这成绩,在陆军之中,别说是尖刀连,特务连,就算是普通的炊事班,也比这个成绩好,可是这是几十秒的时间,打完的子弹,从这个意义上面,足以骄傲了,机枪从来都是子弹的透射率和扇面控制上面,能够集中到5-9环,这样的成绩,真的是非常不错了。
之前他还怀疑,士兵是胡说八道,一个士兵如果单纯子弹训练,500发,最少也会打上3-4个小时,现在,这个士兵的所说,还有保留,如果有人专门的为他上弹夹的话,他的激发子弹的速度,会更加的快。
“很好,你继续打吧,不要看我!”冯玉祥说完,离开了士兵的身边,顺着一圈走下来,仔细的询问了每一个人的测试项目,杨元钊准备的非常完善,想到的,没想到的,基本上都会在这里做系统的测试,这一把所谓的17号,在各方面得到出色的评价。(未完待续)




钢铁时代 第四百章 AK11
转了一圈,得到了一系列的回答,冯玉祥详细的询问了每一个士兵,对于射击时候的感觉,甚至对成绩做了一一的核对,从某种意义上面说,这是在耽误测试,可是冯玉祥的身份,却让士兵们都听从命令,根本就没有想别的,认真的回答他的问题。
这也帮助冯玉祥,了解这把枪的基本性能,,这是一把好枪,经过简单的训练,士兵可以很轻松的在短时间,射击出一个弹夹的子弹,一个弹夹的子弹是30发,按照杨元钊的说法,未来,还会有60发的大弹夹,那样的话,整体的重量,或许会提升,但是射击的密集度也会提升。
对于只是携带了50-100发子弹的士兵而言,这样的子弹投射能力,似乎有些太大了,当冯玉祥向杨元钊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杨元钊忍不住笑了,却没办法多解释,因为在中国,从枪支出现开始,一直到几十年后的抗战,子弹从来都是省着用的。
可是在这个世界上,现代战争的雏形已经出现了,从一开始,就摆脱了过去战争的模式,遥远的二战不说,一战时候,2.5万颗子弹带走一条人命,这是现代工业战争的标志,这样的数量恐怕在中国,连想都不敢想吧。
当然了,一战是壕沟战,精确度不高,可是如果减去大炮,追击溃兵,军舰轰炸的死亡率,这个数量非常惊人。至于二战,因为战争形势的改变,欧洲战场大概是5000发,世界平均的话。大概是2万发,略低于一战的时期,同期的中国,拿tg的敌后战场来说,一共消灭了52万日军。加上同等数量的伪军,算下来是一百多万,可是弹药的消耗,bl军和xs军加在一起,弹药总量大概是3000万-4000万之间,手榴弹大概是八百万枚。火炮之类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tg当时没有大量的火炮,这样平均30发左右下消灭一个敌人,在世界上面也极为罕见。从某种意义上面的证明了子弹的利用率高,可另外一个方面,足见中国子弹缺乏到什么程度
从一战开始,军队开始追求单位时间之中的弹药投射能力,而这一把突击步枪,还远未达到ak的效果,好在已经有了影子,重量较轻。机械性能也相当的好,比不上轻机枪和通用机枪,却是可以接受的步兵单兵武器。
“后勤方面请放心。即便是在不方便补给的情况下,这把步枪变成单发的,也相当不错!”
冯玉祥想了想,没有继续的坚持下去,后勤包头一直都做的不错,他们拥有的大量火炮。特别是155重炮,作战部位都要达到45公斤。加上20-25公斤的弹药筒,总重量特别的大。75发一个基数,在配备3个基数左右炮弹的情况之下,一门155重炮要想发挥作用,必须要有12吨左右的炮弹,这对于之前的北洋来说,是无法想象,那才是对后勤最大的压力,子弹根本就不算什么,在包头内线作战,基本上是管够的。
即便跳到了外线,杨元钊说的没错,拥有快慢机的存在,这一把步枪可以变成单发,也就是说,30发会换一次弹夹,如果在作战之前,准备好足够的弹夹,比如说4-5个,甚至更多,那么这一把步枪的持续作战能力也相当的强。在遇到短时间的冲锋的时候,一次性射出全部的子弹,也是不错的选择,似乎从这点上面,后勤的压力,就不是那么的重要了。
如果换是在北洋的时候,冯玉祥根本就不会考虑什么后勤,北洋军哪有什么后勤,带着东西就出发了,完全不考虑携带型和一次战役的投射能力,可是在包头,这些是军官必须要掌握的东西,小到一个班,大到一个团,一个师,都需要主官对于一次不同烈度的战斗,准备弹药消耗的计划,甚至这样的计划还不止一个,以应对各种情况的出发,原则上面,不太会出现。
既然后勤有保证,拥有精确的单发,间隔时间极短,有相当的投射能力的步枪,确实是不错的选择,冯玉祥基本认可了这个步枪,如果换装的话,会让他们的步兵火力,有较大规模的提升,随手的拿起一把,仔细的端详,一把枪最重要的,还是枪管,中国之所以加工不出来原版的委员会1888,就是枪管的差别,仔细的看了一圈之后,却看不出来枪管有什么接缝的地方的。
难道,这个枪管采用了机枪的技术,直接的用钻床钻出来的,这可是一大提升的,对于枪管而言,整体钻出来,经过了锻压处理的枪管,无论是强度,还是可靠性上,都比卷扬出来的,好上一个档次不止,看来,对于包头的工业能力,他还是有些低估了,包头的发展似乎更快了。
看到冯玉祥注意到了枪管,杨元钊连忙的解释道:“专用枪管钢,正在定型,暂时使用的是普通的超硬合金钢,这个只是初步定型,未来,当专门用做步枪的钢材出来之后,这个钢枪的速度,会比现在再轻400克!”
400克,也就意味着,这一把枪的重量,还会减轻的重量,这是好事,总体而言,整个枪械轻下来的重量,就是枪管上面轻下来的,还有口径减少的关系,至于其他的,已经做到了极致,要想更改并不容易。以士兵的标准负重而言,等于又多携带了20发左右的子弹。
杨元钊不知道冯玉祥的想法,知道之后,一定会笑的,如果不是成本限制和一体机的限制,直接用后世的超轻合金或者是纤维合金,枪械的性能和重量,还会进一步的减轻。
把枪上膛,冯玉祥已经从之前的士兵们的训练之中,熟知了这个17号步枪的运作方式,从机械部件来说,做的非常的精致,没有国产枪的那种滞涩的感觉,他忍不住赞叹一声:“好枪!”
“打一会来试试!”杨元钊在旁边说道。
“打吧!”冯玉祥点点头,一挥手,不用他们动手,自然有士兵们帮忙做好了靶子,杨元钊也兴奋的拿起一把枪,虽然没有经过专业的军事训练,可是从穿越之后,他的身体能力变得极好,无论是力量还是协调性都不错,虽然枪法不怎么样,却可以保证向一个方向激发,至于能不能打到靶子上,那就是听天由命了,身体素质好并不代表枪法好。
杨元钊和刘澍两个人,主要就是一个凑数的,真正要看枪的好坏的,还是要在冯玉祥这里,冯玉祥轻轻的扣动扳机,实验这一把枪的性能,特别是快慢机,是冯玉祥测试的重点,在控制上比较容易,打枪的时候,也不用拉动枪栓,有机械动力和弹簧片,自动的进行,这样减轻了多余的动作,士兵们可以更加隐蔽的激发,在单发的时候,精度较高,在连发的时候,因为枪口的跳动,控制起来不容易,但是训练之后的,应该可以缓解。
那边正在做测试的士兵,不是也越大越好么,枪么,都是练出来的,特别是神射手一些特等的枪手,每天击发的子弹超过了300,那还是普通的步枪,一次射击之后,还需要拉动枪栓,300发打下来,恐怕手都要抬不起来,但是这个,都打了200多发了,一点事都没有,射击之后的后坐力很小,很适合东方人使用,他忍不住赞叹又一声。
冯玉祥的枪法很好,杨元钊和刘澍的枪法,就有些惨不忍睹了,刘澍还算业余水平,起码有一半的子弹上靶,杨元钊干脆只有5发上靶,剩下的都不知道飞哪里了,让旁边的刘澍取笑不一,打趣道:“元钊,看来以后,你要是打靶的话,我根本就不敢在旁边,天知道那一枪偏过来,小命就完!”
杨元钊等了他一眼,然后看冯玉祥的成绩,200发子弹,完全没有脱靶,单发精度射击都在8环以上,第一次使用能够打到这种程度,足见冯玉祥的枪法,连发也不错,5环以上。
冯玉祥拿着枪,不知道在想什么,突然放下他,说道:“元钊,这把枪最终定型的名字是什么?”
杨元钊想了一下,道:“还没有彻底的定型,不过原则上,有两个选择,中国式的选择,叫包头一号或者是中华一号,国际上面的叫法倾向于ak1911或者是ak11!”
冯玉祥愣了一下,中国式的好办,可是国际的叫法之中,1911和11代表着年份,可前面的ak是什么意思,他连忙询问,杨元钊干干的笑了笑,他总不能说,这把枪的原型和基本设计理念,是源自接近40年后的一款设计,ak,算是一种恶趣味吧,含糊的支吾过去,冯玉祥觉得,ak11更加的大气一点,最终,这把枪的名字就被定位了ak11。
就这样,大名鼎鼎的ak11突击步枪就诞生了,这把枪成为了未来十年,中国军队的标准配置,甚至接下来的几十年时间之中,ak系列以出色的性能,稳定性和恶劣条件下的可靠性,成为了世界轻武器市场上面,一个长盛不衰的项目。(未完待续)




钢铁时代 第四百零一章 定型生产
ak11就这么的定型了,内为部队这边,测试的只是几个方面,并不全面,只有真正的陆军部队,才能够对ak11进行完善和全面的测试,当冯玉祥提出来的时候,杨元钊也没拒绝,直接特批了200只ak11,跟随一起的,还有接近1000箱的子弹。
一般的士兵,每天会打50发子弹,平均每一只5箱,按照一箱子弹1500发来说,这几乎是普通士兵150天的量,新军的士兵,几乎都是子弹喂出来的,以枪为例,一般3个月,要换一次枪管,这是用的时德国原装的枪管,换成国产的,恐怕半个月,都会换一次吧,7500发子弹,几乎是对膛线极为苛刻的考验,几乎可以肯定看出来枪的金属性能。
当然了,杨元钊也没想过,让他一天就打完,7500发子弹,即便是铁人也承受不了,更何况又不是每一个都需要用连发,相对测试项目之中,单发还占据大多数。
冯玉祥很高兴能够领到这么多的枪械,新军现在超过10万名士兵,因为包头这边注重军事技能的训练,每天都有大量的子弹喂,熟练的枪手不知道多少,一些特等的枪手,每天击发的子弹超过了300,ak11又是性能出众的一把枪,这样最多20天,就可以测试出来。
半个月之后,冯玉祥激动的来到了机器局,半个月的测试,几乎所有的特等射手,都对这把枪赞不绝口。新生产7.0毫米的口径,比较适合东方人,后坐力是东方人可以承受的,在射击时候,稳定性非常好。因为枪管,比1888的枪管,长了差不多5公分,加上优质的膛线,整个枪的射程,比1888最少多出了50-100米。在普通的步枪之上,50米几乎是一个非常出色的数据,现在的主要杀伤射程,几乎超过了250米,这对于步兵而言。非常重要,这把枪相对于1888,几乎是压倒性的优势。
“我们想要换装这种枪,不知道要多久!”冯玉祥一见到杨元钊,没有多说什么,直接开门见山的问道。
看着一脸焦急的冯玉祥,杨元钊笑了,说道:“先别着急。枪还没有彻底的定型,我们会拿出来一流的步枪的!”
这些天,杨元钊几乎都泡在了枪炮厂。第一,第一批的枪管钢算是定型了,重量上,比之前设计的ak11要轻一点,一把枪,最少轻了600克。也就是,比之前预定的要提升100克。看起来不起眼,对于单人而言。少了100克的重量,就可以多带一些子弹了,以步枪为主的步兵来说,算是一个不小的提升,因为枪管强度足够,枪管薄了一点,整个枪管长了差不多7公分,经过简化处理的枪机,更加可靠,最关键的时,60发的大弹匣,还有250发的弹鼓,都已经设置成功,这么大的容量,这对于持续的步兵火力而言,比较的关键,从这个意义上说,这已经不是一般的ak11,他是升级的产品,射程上又提升了50米,有效杀伤半径,提升了100米,再加上后坐力,重量,还有加长了7公分的枪管,对于拼刺刀,还有相当大的优势,这些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新的制式步枪,最终被定型命名的ak11。
1...158159160161162...75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