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钢铁时代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十年残梦
杨元钊没有急于调整价格,按兵不动,整整的三天时间,棉布市场是一面倒,都是差不多的产品。为什么选择你不选择他,在外国洋布跟包头产的在同样的一个质量水准之上的时候,最多是细小差别,没有到包头布跟日本布的质量差距,价格,就成为了选择最重要的依据。成为了人们选择的重点。
这个时代,别说什么爱国不爱国,满清几百年的奴化教育,已经彻底的消灭了国这个共性的东西,特别是在上海。租界和二鬼子横行的地方,每匹布少上快一元钱,这是上海主妇们必然的选择,甚至一些之前购买的人都有些后悔了,早知道,价格会降低到这个程度,他们之前就不买了,最早买的不说。几天前买的,一匹布都快2元的差价了,这对于普通百姓而言。真心有些难以接受。
这段时间,棉布市场的这种相杀,价格变动的比翻脸还快,简直让江浙的商人看的如痴如醉,包头的强横能力,还有列强商人的果决。在这一次战争之中,尽显无疑。双方都拥有着极高的调集能力,价格相杀的极为的坚决。本身,还在30元左右,细布的价格甚至超过百元的程度,跟头流水的,就杀到这样的地步,本以为投资棉纺织业,会得到丰厚的报酬,可是这样的商战,一定程度上面,还是给了他们上了一课。
这下子,之前签订协议,还略微的有些心有不甘的人,也都认可了包头作为棉纺织协会的主导者,一方面,包头是机器的提供者,拥有着上位的渠道,这一点,绝对是强横的,另外一方面,包头能够跟列强们在价格上面杀的不落下风,也足够站在这个位置之上。
杨元钊没想到,跟列强们的价格战,反倒是让雄心勃勃的江浙商人手心,随手之间形成了如此大的影响力,不但主导了棉纺织协会,甚至后来在包头的主导之下,开发出来的种种轻工业产品,形成的一系列轻工业联盟之中,都有相当的影响力,甚至是一些倾向别的势力的,也开始慢慢的认识包头,成为包头的铁杆盟友。
怡和洋行,威廉皱着眉头,思考着眼前的局面,这一场大战,打到这样的程度,是之前的他没有想到的,英国占据着的绝对的优势,大量资金的投入,在半年多之前就布局了,在国际金融市场之中,取得了相当优秀成绩,日本不说了,在日本身上,挣去了上亿的资金,加上其他小国的收入,接近50%的回报率,在大资金运作之中,绝对称得上是不错的,可是这个最不看重,感觉可能一下子横扫的市场,却碰的个头破血流,甚至不惜以亏损来获得市场。
什么时候,中国从一个英国的棉布倾销地,巅峰年景,甚至可以创造2亿以上的销量,现在却连几个大城市都守不住,是这个世界变化太快了么,没错,英国的成本你较低,可是坯布和花布,在目前8,5元和6元的价格,减去一部分的运营成本,这个价格绝对是亏钱的,哪怕是英国也一样,以现在上海的销量,日均出货量在4万匹左右,按照一批1元左右的亏损,差不多就是4万银元,也就是4000英镑,怡和也好,道胜也好,甚至是美国洋行,都是大洋行,亏的起,可是时间长了,谁也受不了,一年下去,一艘战列舰都快没了。
“威廉,要怎么办才好!”性格最急躁的费多罗夫,早就有些等不及了,说道:“他们是不是缩了,要不我们先涨涨价!”
道胜是俄国银行,可是俄国在金融领域也好,在商业领域也好,在这个世界上,根本不算什么,牵头的棉布,没赚到钱不说,先是亏损,哪怕每天亏损几千美元,也让他肉疼无比,看着钱,就这么的打水漂,甚至连响声都不冒一下,着实的有些肉疼。
沙皇俄国虽然列强之一,可从来都不是有钱的主,历代的沙皇,多是存东西,建设了务必辉煌的藏宝,大部分都便宜后面的红色苏俄了,甚至连一战都不舍得出钱,道胜更是吸着中国的骨髓,在中国大量的发行货币,最后一个破产,无数人的财富,就这么的蒸发了。
托马斯的表情稍稍的好一点,没有如同费多罗夫那么,可眼神还是看着威廉,似乎在用眼神询问,到底要怎么继续下去。
威廉心中没有决定,直觉告诉他,不能够轻易的改变,他想了一下之后,说道:“再看看!”
费多罗夫和托马斯的脸上,露出了失望的表情,眼睁睁的看着每天都损失大量的金钱,这是一种煎熬,心理素质不过关的,根本就无法承受。
“威廉先生,威廉先生!”外面传来急促的呼叫,一个中分汉奸头中国青年急匆匆的跑进来,他叫周志远,英文名字米奇,是洋行的翻译,虽然没有什么留学的经历,却在十里洋行混了一口熟练的英文,在怡和工作了5年,混到了二班的位置。
威廉扫了他一眼,不悦的道:“米奇,为什么急急忙忙的,没看到客人都在这里么!“
周志远连忙低头,对威廉说道:“对不起,老板!”
“好了,别再说了,到发生了什么事情,你这么的慌张!”
旁边的两个,已经把耳朵给竖起来了,这个年轻人是专门负责盯着市场的,不用说,肯定是包头那边有反应了,一直以来包头没反应,他们想当然的认为,包头没有办法继续下去,谁曾想,包头居然还有后手,米奇这么慌张,很显然不是什么好消息。
“老板!”劈头盖脸的呵斥,没有让年轻人有分毫的不满,用流利的英文说道:“那边有动作了,细布和棉布都撤下去了!”
“撤下去了,他们弄了什么?”费多罗夫插嘴的问道。
“成品布,彩布,成品彩布!”
“彩布?”威廉一惊,脸色立刻变得极为的难看,彩布他知道,也是英国棉纺织公司的一个重要的上品之一,不过重点的销售是在欧洲,一般欧洲的棉纺织厂跟印染厂,不是同一个开的,就是战略伙伴的关系,当然了,印染的效率不高,一般只是供给欧美市场,中国这边,偶尔会有一点的量过来试水的,绝对不多,都是作为高端的布匹,打名声的。
白布跟印染的布匹比起来,当然是印染过的更吸引人,因为少了一道工序,回去就能够穿,白色,在中国,绝对是不吉利的颜色,是作为丧服出现的,除非是穷的不能行,否则,大部分都要染了再说。
“有没有样品!”威廉心中警惕,可还是平静的问道,不管如何,眼见为实,这个包头真的是不简单,这么几次过招之下,威廉都不敢小看他了,至于随手玩死的日本,简直是不知道天高地厚,老老实实的做他低端加工好了,贸然进入到世界市场,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有!”
威廉心中暗暗赞许,这个小伙子不错,嘴里却说着:“快拿上来!”
费多罗夫和托马斯相互对视了一眼,从对方的眼睛里面,都看到了一些慌张,特别是费多罗夫,俄罗斯没有彩布的生产,如果未来的争夺是在彩布之上,那就意味着他的出局。
周志龙出去,不大一会,七八个印度仆人来到办公室里面,这些印度人是威廉从孟买带过来,都是很听话的,力气也不小,每一个人都拿着几匹颜色不同的布匹,当看到颜色,威廉心中首先吃了一惊,好靓丽的颜色。(未完待续)





钢铁时代 第三百九十二章 另辟战场
威廉做怡和的大班,已经有10年的时间了,10年大部分的时间,都呆在中国,虽然有一部分时间是在香港,可是他也算是一个中国通。中国的印染,知道分为小作坊和大作坊,即便是大作坊,在他看来,也只是一般,西方的学术已经进行了这么多年了,甚至在化学领域,有了巨大发展,已经可以从一个体系来看待各种的化学品,染料虽然只是化学的一个分支,却在欧美的不少大学之中研究,是化学系的一个重要的分支,还是跟现实,跟商业比较密切的一个分支。
常年接触这些,哪怕中国市场,不以彩布为主,威廉的眼里还是有,他上去拿起布匹,一点点的进行观察。色泽均匀,着色极好,最关键的是,亮度,纯色明亮,黑的是黑的,红的是红的,黄的是黄的,别小看这一点,以威廉的眼光,分明看出来,这些跟中国的小印染作坊,有着巨大的不同,均匀务必,切质量极佳。
其他的两个人,也跟着威廉走上前去,在佣人的手中接过了布匹,他们都是怡和的商业伙伴,来回进出怡和,佣人们看到威廉没说话,也就敞开让他们看,颜色不少,既有比较常见的蓝色和黑色,也有一些轻一点,靓丽一点的颜色,总之柔软的布匹,配上合适的颜色,显得特别的漂亮。
“试过他的褪色了么?”威廉问道。
周志龙愣了一下,低下头,说道:“没有,不过布店的宣传上面说。不褪色!”
“拿去,立刻洗,找几个人用肥皂搓洗,看效果,全部都要洗!”威廉断然下令道。
周志龙连忙领命出去了。威廉的眉头却紧皱着,是否褪色,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布匹的印染上面,是大部分的化学专家解决的问题,包头能否解决还不知道。但是包头之前的名声和跟他过招之中手段,没有一点点的把握,他不会这么的宣传的,因为这一种宣传,如果是虚假的。很容易被戳破,这个时代的商人,信誉简直是比命还重要,没有了钱,可以再挣,没有了信誉,那就绝对翻不过身的。
费多罗夫和托马斯也不说话了,看着威廉布置。基本上整个下午,他们都在这里等结果了,顺带的。派人去外面看看,很显然,包头的花布,还是在上海掀起了风浪,很多人都在讨论,虽然买的不多。但是他们的棉布和细布销量,开始出现停滞了。
哪怕是再出色的印染。完全不褪色,是不太可能的。即便是21世纪也只是解决部分,哪怕有一体机的帮助,复杂的染料和染色的过程,杨元钊也没有完全重现21世纪染料的标准,只是比这个时代强了很多。
20多个女佣,用最强力的洗涤剂,搓洗了差不多一个下午,颜色退去了一点,可是威廉脸上一点喜色都没有,这样的洗涤,放在单一的衣服上面,最少也是50次以上搓洗,这还是比较脏的情况下,一般之下,说不定要翻一番,按照目前一周换一次衣服,再加上四季不同的衣服,哪怕一个季节只有一件衣服,要洗到这个水准,最少需要8年以上,最关键的是,这个褪色,还是跟新布相比的,对于穷人而言,掉点色算什么,还算均匀的掉,10年时间,衣服早就破了,还穿什么。
从这个意义上面说,包头宣传的不掉色,也是事实,最少这个布当的了不褪色这一点,他即便拿着这个褪色一点的东西上门,也不会有任何的好处的。
费多罗夫不吭气了,俄国做坯布还可以,做细布都够呛,彩布更别说了,美国倒是好一点,可是大部分都供给欧洲和本土市场了,谁也不会想到,落后的中国,会有什么彩布市场。
整整一天的时间,也没商量出结果,但是包头的气势,他们却看到了,一天时间,洋行的布匹销量,锐减到了5000不到的样子,而中国人的布店,销量猛增到了15000左右,还没有到达极限,可彩布跟坯布和细布,不是一个档次,价格高一点,最关键的是质量还好。最少表面看来,还不褪色,这很符合主妇们的选择,以往洗衣服褪色,让他们根本不敢把衣服混在一起洗,特别是深浅颜色的,现在,这个问题不存在了。。
威廉想过不少,包头可能会出现的方法,甚至会赔本赚吆喝,继续降价,不管降低多少,他都会把他们给收购过来,大英帝国有这个实力,中国又能够有多少的棉花,生产出多少的棉布,之所以不这样,原因就在于,现在怡和的大部分资产都是固定产,因为棉花投入的一部分资金,还在国际市场,不容易抽回来。
他们三个,唯一有些庆幸的是,对方的花布没有赶尽杀绝,其实也没必要,花布价格本就高端,现在7.5元左右的价格,比现在的棉布价格,只是贵了1.5元,还有他们棉布生存的空间,再降低5毛一块的,说不定他们一匹布也卖不出去。
威廉思考了一天,最终把托马斯给叫来了,费多罗夫的道胜,根本就在这里面插不到手,也就英国和美国有花布,所以商量上,只能找托马斯来说。
听了威廉的想法,托马斯皱起了眉头,有些为难的说道:“我们旗下的花布,也是刚刚起步,本土和欧洲市场都不足,恐怕是不能运到中国了!”
威廉听了托拉斯的托词,心中是出离愤怒,什么本土和欧洲市场,还不是看对方的布匹染的好,价格有不贵,运过来,也不会有太大的利益,也不能多说什么,人各有志,在托马斯告辞之后,沉坐在办公室很久,多多少少,他心中有一股不祥预感,也是,对付一个清国,费了这么多的准备,没有占据多少的上风,反而连连吃亏,日本就不说了,本就不是什么上的了台面的,可是俄国美国法国都跟着离开,虽然法国从一开始,只是专注于金融和期货市场,可是俄国和美国却是跟着他阻击中国棉布的,现在也都分道扬镳了。
威廉从来没有想过要放手,别说庞大的中国市场,不能够随便的放弃,就算是为了气势,也不能随意的松手,必须要环艺颜色。
几个电报发出去,怡和位于整个世界的网络都动了起来,最终,成功的完成的调集,威廉这才放心的坐了下来,一切都未结束,好事情还在后面,走着瞧,看看你们的产品好,还是英国的纺织业发达。
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英国没有动手,甚至连俄美都有些退了,英国借着部分棉布和细布,以每天几千匹的数量,缓慢的出货,而上海因为大量的释放购买力,虽然因为便宜的花布激发出了一些,可是整体上,日销量降低到了1万8匹左右,属于包头方面的,就是不到1万3的样子。
这个数量可以,等于是占据了绝大多数的市场,可是英国的坚持,依然让杨元钊有些警惕,对方不是认输了,显然还有波澜在后面,越是等待,越觉得可怕,第一强国,果然是第一强国,哪怕在敌我不明的情况之下,甚至不知道现在中国的情况,依然坚持了这么久,还坚持到了最后。
不过几天之后,哈比的一封电报,揭破了问题的根源,怡和正在大幅度的调集花布,最早的已经通过了马六甲了,估计最多3天的时间,就能够抵达上海,而且数量极为庞大。
杨元钊有些苦笑,英国果然是英国,财大气粗,输人不输阵,这么全球范围的调集货品,这可是20世纪初,不是20世纪末或者21世纪,航运发达甚至是有空运,全球调货这样的大手笔,也只有世界霸主的英国能够做到。
本身,用花布替代白布,就是包头的销售模式,包头的布匹,就没有坯布销售的,为了省的吓了对手,按照套路来,现在对手入瓮了,那么,就让他们下更多的码。
吩咐人员,监控码头这边,英国到底会到达多少的花布,哈比那边只是一个大致的数量,怡和差不多调集了2000万英镑,按照这个价格的话,就是2000万匹的样子,哪怕是怡和这样的大型洋行,在这个时间段,调集这么多也不容易。
棉布的销售还在继续,特别是年节之前,因为中国人传统过年要穿新衣服,这个销量在逐步的放大,
3天之后,果然第一批的花布到位了,一共20万匹,然后接下来的一周时间之中,陆陆续续到位了1500万匹,庞大的数量,加上比包头更加低廉的价格,双方展开了激烈的争夺,让利幅度较大的英国,暂时占据了上海的主动,每天的18000匹花布之中,能够占据6成,其他的市场,也因为英国的介入,慢慢的鲸吞,包头的销量开始降低了下来。
杨元钊并不着急,甚至连价格都不怎么的降低,他一直都耐心的等待,一直到英国的货物,都已经到位了之后,2000万匹基本上都卸货,装进了仓库之中,杨元钊这才悠然的通过电报通知了哈比,早已经准备的另外一个战场,就此拉开了。(未完待续)




钢铁时代 第三百九十三章 橡胶风暴
杨元钊准备开启的计划就是引爆的橡胶,因为哈比介入到橡胶的领域,让这次的橡胶危机,牛市持续的时间,过去更久,因为以后世的手段和宣传,制造的一系列的公司,他们的财物状态更好,橡胶虽然被炒作到了天价的高度,却还是持续下来了,甚至从7月份开始,一直到1911年的1月份,价格还在不断的攀升,只是到了11月底,才因为哈比的撤出,在散户和一些银行机构的支撑之下,突破新高之后,在高位盘整。
相对于后世的同段时间,因为橡胶价格在高位持续的时间过长,吸引的散户过大,涉及的资本量更加的庞大,杨元钊的蝴蝶翅膀,终于开始一定程度的影响到了国际金融领域,而相对的,中国方面,橡胶危机反倒是相对较小了,武汉劝业会,掀起了富豪和地主,投资轻工业和工业的热潮,大量的资本集中在以纺织业,水泥,火柴等一系列的轻工业,这些行业,设计的资金加大,利润也相对比较丰厚,倒是让大部分的江浙,甚至是大城市的商人,没有选择投入到上海橡胶领域,即便投入也非常的少,特别是晋商为首的钱庄,根本就没有一丁点的介入到其中,这让上海这边,介入的人员大多数都是洋商和部分投机者,比较典型的,就是川汉铁路的投资者,他们甚至套入其中的更多。
在上海的杨元钊,也真正的明白了这一点,所以,才没有根据历史。在去年年中的时候,引爆这一点,反倒是拖到了现在,正巧,跟棉花战争牵扯到一起。英国人哪怕在金融领域再强大,怡和的威廉能够动用的力量和资金更多,当这个金融风暴被引爆之下,强大的怡和,也未必能够支撑的住,而一旦形成空窗期。怡和在进入包头已经占据的市场,就非常的困难了。
跟棉花不同,橡胶这个市场更加的庞大,哈比甚至为了这个,专门冒险来到了英国伦敦。当然是秘密的前来的。
过去的3年多时间之中,橡胶,可以说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整个世界的热门话题的,很多的富翁的突然崛起,都跟橡胶有关系,本身是一处偏远之地的南美的,这个时候。变成了一片乐土,整个巴西的土地资源,成为了最热门的话题。只要能够在巴西,租来土地,成功的种植好土地,一定程度上,就能够创造出无上的财富,在伦敦证券交易所。巴黎证券交易所,还有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这些,都是最热门。最热门的股票,一旦引爆,就会引起世人的关注。
哈比这一年多一来,一直都在欧洲,他现在所控制的土地,除了东南亚的种植园之外,还有阿根廷,智利,还有巴西的十来个种植园,在整个橡胶板块,直接归属于他,还有跟他有关的公司,多达上百个,在3年的时间之中,哈比借助着操盘手的帮助,在杨元钊的指点之下,建仓,拉升,震仓和出货,一切都玩的是炉火垂青,最少有80家公司,已经出货完毕了,这些都转换成现金,或者是其他的一些保值的有价证券,多是一些军火,重工业的股票,无数的现金,根本不可能随便的离开市场,只能是分类分批,甚至,还可以换成黄金。
现在,有关橡胶的股票,开始进一步的推高,在接手的都是二传手,他最初投入的资金,已经在金融力量的运作之下,最少提升了一百多倍,要知道,最开始,他投入的资金,可是2亿美元啊,这是几年的时间,通过国际贸易和钨精粉的交易,获得的资金。
没错,2亿美元,3年的时间,变成了200亿,其中的大部分,都被他兑换城了贵金属和有价证券,这些,会分批的通过的货轮,运输回中国,而剩下的众多的种植园,最少的市值,也在100亿美元以上。
伦敦的橡胶市场,已经逐步的迈向疯狂,他准备是趁这个的机会,再大赚一笔,可是的接到了杨元钊的指示,收网行动,最终开始了。
预案是早已经确定下来的,各种操盘手们,甚至进行了一系列的模拟和演练,哈比看着手头的电报,微微的叹了一口气,继续下去,还会有3成以上的收益,这个收益可是数以百亿美元的收入啊,即便是哈比,也感觉到有些心中可惜,这么多年一来,杨元钊用他的神奇证明了,他的实力,一定程度上,他决定的事情,很可能就会出现拐点,如果不按照这样操作的话,损失会更大。
本身一直都高涨,有价无市的橡胶市场,在下午,不知道怎么回事,突然出现了一笔笔的卖单,购买者们稍加犹豫,这些卖单就被大量的散户瓜分了,暗流让所有人都没有注意,只有整个股票市场最顶尖的那一批人,看到了端倪。
“查出来,是谁了么?”伦敦证券交易市场,一个最阴暗的角落,一个手拿着粗大的雪茄的人,沉声的问道。
看不清样子,只是声音有些年轻,在沙沙沙的翻阅了一些资料之后,才说道:“没有,对方的手脚很隐蔽!”
雪茄之上,闪烁着火红的光辉,这个人深深的吸了一口,平静的说道:“不用去按照常规的方法去查,能够动用这么多资源和股票的,应该不多!”
年轻的声音沉思了一下,这才说道:“老板说的对,这个市场上面,能够拿出这么橡胶单的,恐怕只有一个人。”
“那个德国人,真的是好运的家伙,在所有人都赔的一塌糊涂的东南亚,居然可以种的下来橡胶树。”雪茄轻轻的在烟灰缸里面点了点,声音有些微微的变化的说道。
“我感觉,是他掩饰的太好了,东南亚可以种下橡胶树么,只是没有人揭穿他而已,现在到了这个关键时刻,恐怕他要跑了。”年轻的声音充满了羡慕,哈比在过去几年之中,一直都是橡胶市场的奇迹,虽然说他用杨元钊的方法做掩饰,但是长达3年,横跨数百个公司,要没有被人看出点根底,简直是荒唐,更何况这个时代的交易所,有很多的漏洞和暗地里交易,除非他全部找到代理人,并且有合理而完整的故事,否则,在一些大投资者那里,真的是无所遁形,最多当场抓不到,后面,还是有蛛丝马迹的。
1...155156157158159...75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