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时代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十年残梦
好在一切都尽在掌握之中,日本似乎也没打算快速卖掉,一直都保持着相对的高位,而且随着国际市场的价格上涨,一直都在上涨着,很显然,三井弘这个人,看样子,是想要凭借着这个机会,赚一大笔钱。
国际金融市场那么好混,哪怕是在中国,列强们经过了几百年的搏杀,金融方面不知道埋葬了多少尸骨,也不差日本这一个了,其实真的算起来,除了一些零星的小国,还真的没有多少大肥羊供他们吃了。
德美洋行的房间之中,无数纸张就这么堆积着,上百人员在这里紧张的计算着,这都是陆陆续续增加的,可以毫不客气的说,杨元钊也没有想到计算任务这么重,这个时代,没有微机,没有所谓图表,很多东西都需要去计算,在计算不过来的时候,投资者只能够根据感觉来,所以这个时代,创造了无数神一般的操盘手,他们可能在一年,甚至两年三年的时间之中,屡战屡胜,仿佛是上帝之手一般,但是一次漏判和误判,就会造成万劫不复,用自己的神位,帮助别人登上神坛,这就是投资市场更迭不休的根本。
杨元钊最开始,只是打算计算出日本的持仓成本,特别是棉花和棉布上面的,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数据的增加,越来越多,甚至穿插进来,牵扯到英法俄的持仓成本,交相呼应,理不清剪还乱。
杨元钊一向是一个非常认真的,既然弄不清楚,那就继续的计算好了,弄清楚了这些,会让接下来的行动之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计算本身而言,包头是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哪怕是后世一个普通的计算器,他的计算能力,也会超过曾经二战美军计算机,当然了,只是计算能力,计算器太简单了,没有多线程和程序运转能力,只是一个单纯的计算器,不能兼容很多方面的科学计算。
可是目前的金融市场,只是简单每一手每一手的叠加,德美位于各国的部门,已经记录了从去年开始,全部的数据信息,现在,只要把这些数据信息相加,并且按照时间,跟新闻对照上来,就能够得到第一手的数据,这个数据就是简单的计算么,只要计算下去,必然会得到结果。
当然了,计算还是用跟火车运行图的计算器一样的,用大量的东西遮掩,甚至为了保证计算效益,杨元钊一下子拿出了十台,虽然没有跟包头铁路局那样,把计算器彻底地焊接在楼上,能够来到这里的,都是自己人,用了很多重关系确定的,这只是一个临时的行动,一旦行动结束了之后,就会拿走或者销毁掉的。
数百的计算人员,集中在这个很大的房间之中,最中间的就是计算机,每个人会根据计算的难度和结果,分派计算机上面的使用时间,整个的计算机被分配的非常到位,这些都是包头培养出来的,有的甚至是为了列车运行而专门培养出来的计算人员,对计算机非常熟悉,很快就从中间得到结果,大量的数据运算和集中,堆积如山的纸张之中,距离结果越来越近了。
要计算各国的成本,一个简单的公式就可以了,是否精确,还要看情报收集的完整度,在10台计算器的帮助下,这个时代的大部分数据都可以计算,更何况,只是基于一个领域,棉花,这个时代,金融上面,还相对比较的落后,各国之间的交流相对比较闭塞,只要调查大宗商品的出口,再把这些带入一些生产方面的消耗,就可以得到最后的结果了。(未完待续)
ps:今天太忙了,后面一章正在赶,9点钟左右送到!
钢铁时代 第三百八十四章 胸有成竹
棉纺织行业,很多的数据,都是现成的,各国的基本工资,还有一些运营费用和税收,都是现成的,唯一有些区别的,就是各地的棉花产量和成本,这需要大量的计算,计算还在紧张的继续之中,预计可能要几天才能够出来,1910年11月11日,也就是抵达上海快一个月的时间的时候,大量英国棉布进入到市场之中,紧接着法国和俄国的棉布也同样的进入到市场,这让杨元钊有些紧张,如果他们开始倾销的话,他也必须硬着头皮冲上去了。
好在,列强们是十分贪婪的,他们也跟日本保持了相对比较高的标准,最多比日本稍稍低个几毛钱,但是以质量和渠道,列强们在这一天,一共销售了700匹的布匹,在日本之上。
杨元钊微微的有些放心,其实他之前就预计到,列强们的大致动作,谁都不会跟钱过不去,现在棉布的价格,可是以往的三倍以上,等于说一匹布,可以获得10元,甚至是更多的利益,这种情况下,中国2亿的棉布市场,哪怕只是10%左右购买他们的布匹,就是接近2000万英镑的利润,跟日本那样一次性结清不能相比,可到手的利润,当然不会放弃。
小心的监控着列强们的动作,杨元钊一边吩咐准备工作继续下去,一边询问计算的进度,都快计算一个星期了,可是现在连一个数据都没有计算出来,从这个意义上面说,杨元钊略微的显得有些焦急。
好事成双,这句话说的一点都没错。就在几个列强同时动手的时候,计算工作也到达了尾声,在杨元钊又一次来到计算区的时候,一个年轻的计算员举着手中的字条,大声的说道:“日本的结果已经出来了!”
这是一个年轻的计算人员。其实来到这里的人员都很年轻,包头对于教育方面的投入,在杨元钊的重视之下,开始迸发出来,虽然对于儿童的数年义务教育还没有成型,可是突击培训的一批。在其中精挑细选出来的,他们之中的大部分,都属于铁路局的。
杨元钊接过了结果,跟他预料的没有多大的出入,日本的成本在19元一匹左右。这跟日本介入很晚,有着很大的关系,也就是说,只要把这个价格打下去,在17元以下,日本的损失就肯定了,具体损失多少,就要看运作了。而日本获得英国20万吨的棉花的成本也计算出来了,大概在40英镑每包,这个价格算下来。一磅棉花的成本,接近1元,已经是相当的高位了,换而言之,在这一场金融对决之中,日本成功的接到了接近高位的一棒。
知道了日本的成本之后。因为相互关联和连续计算的关系,其他的数据也就跟着出来了。甚至没有差别超过一天,英法俄的持仓成本。甚至连德国的持仓成本和仓位都出来了。
这其中,英国最低,甚至低的可怕。
最开始就是英国首选发动的,英国也是最早的投入到棉花期货市场的,所以获取了最多的资源,最关键的是英国还占据着世界上最庞大的殖民地,还有盛产棉花印度,北美和澳大利亚,英国的详细成本没有计算出来,众多属于英国殖民地的土地,他们的成本几乎等于零,但是大致的成本算出来了,每包11.5英镑,从这个意义上面,甚至比往年更低,往年大概是15元左右,现在的这些减少了很多。
要知道,持续持仓,还是要消耗资金,不过日本这样的傻瓜过来,直接20万吨,让英国不但卖出了20万吨的棉花,还收获了7000万英镑左右的红利,直接把仓储和抬价方面损失都给弥补了,加上其他的国家奉献,英国直接站在了安全区域,大量的收益,让英国持仓成本低了许多。
除了英国之外,其他的几个国家之中,法国是最低的,19元的成本,略微的比去年高了一些,去年是15元左右,却比包头的要低,为了不让地主们离心离德,也为了控制总量,包头的收购价格为6毛,是一斤的价格,其中还要抛去一些处理棉花和运输上面的红利,这些是由地主们负责的,但是这部分地主的总成本也高达24元左右,只有直接控制的土地稍微的低很多,拉均之下,包头的成本大概在19.5元到20元之间。
这也是无可奈何,如果不是西北占据了整个土地面积的三分之一,包头又按照原有标准,只是微微提升了包垦公司工人们工资,这才让整体棉花的成本上升的不高,按照去年的价格,0.38元每斤,这样才把接近24元的成本,拉低到了20元左右,这已经是极限了。
不过杨元钊也没打算超过英国,作为这个世界上面的超级大国之一,英国有足够的底蕴和庞大的殖民地,跟包头借助着机械化和科学管理化肥相比,英国直接用数以千万级的庞大土地,最终,收获了海量的棉花的,这其中还有日本等国家的贡献,英国立于不败之地,杨元钊只是想要趁着这个机会,把他的棉布,给逐出中国市场,借助着棉纺织协会,来占据英国离开之后的真空,至于其他的,没有考虑那么多。
至于俄国,相对于英法,更晚的加入到这个游戏之中,他们的成本已经接近的24元,比日本低的多,在这个时候,还有很大的赚头,可是在杨元钊看来,他也是被牺牲的对象,沙皇俄国,可以少有巨富,甚至在俄罗斯,有专门用黄金构成的宫殿,只不过守财奴一样的沙皇,只是把这些黄金保存起来,满足他们观赏欲,而不是发展俄国。
相应的,美国和德国的数据也出现了,美国因为本身庞大,棉花产量也较大,在棉花跟去年没有多少变化的情况下,成本比法国低,却比英国高多了,大概是16.5英镑左右,毕竟美国没有介入到国际金融市场,或者说介入了,介入的时间稍稍的晚了点,并没有捞到很多的实惠,德国则是晚了一步,比法国略高20.5元,好在德国需求的也不多,只是满足本国市场而已,最多那国际金融弥补本身损失就可以了。
看着这些数据,杨元钊心中有底了,从某种意义上面说,20元一线,绝对是一个有着强劲支撑的点位,法国,德国,美国,甚至是中国,他们的成本区域,也都在这个区域,也就是说,哪怕是没有天灾,就冲着几亿英镑的投入,这个价格,是会比去年微微的涨一点,从0.38左右,涨到0.5-0.6左右,这是非常正常的情况,从这个意义上,这一年,世界棉布要上涨了,而且幅度不小。
对于日本,俄国,还有很多在高位,因为恐慌而购买了一部分棉花的企业和国家来说,这绝对不是一件好事,日本在40英镑每包的价格介入,已经让人难以想象了,现在棉花期货的价格高达55英镑,这个价格,虽然成交量很少的,却也有成交,对于他们而言,一旦价格被打到20元左右,等于棉花价格会被腰斩了还要打个拐弯,那损失可就太大了。
本身,这个腰斩的幅度,或许会在几个月之中进行,让列强们在高位有一定的收获,但是现在,中国就已经动手了,这个最大的市场和区域,容不得他们的乱来,必须要出手的,市民们的刚需,不是土布能够彻底的减缓和解决的,一旦这个刚需累积到一定程度,他们就必须也要购买棉布,特别是还有几个月,就是年节,那才是最大的刚需市场。
数据已经汇总完毕了,接下来就是随机应变,计算工作会大大的减少,杨元钊收起来8台的计算机,并且让三分之二的计算人员都回归,本土作战,最多在国际金融市场借助德美的力量稍稍的动作一下,这个时代的中国,还没有挑战整个世界金融的实力和力量,甚至介入都很难,这个时代的金融市场,有着巨大的漏洞,本国的意志比较明确,有时候,赚到钱了,也未必能够拿得走。
计划是早已经准备好的,得到了各国的基本数据之后,杨元钊也对计划进行了稍稍的更改的,电波穿过了上海和苏州之间,短暂的距离,接到了这个电波之后,苏州一大批乌篷船开始运输,首批5万匹的布匹,快速的运到上海,中国的其他大城市,类似的事情也在进行,早已经联络完成的布店,会在明天8点钟,统一销售这些布匹。
久为获得的布匹的布店,在保证了10%的利润之后,欣然的接收了,连续一个月都没有多少生意了,这些布店也都是小本经营,怎么拖得起,突然获得了布匹,甚至不用进货和压货,直接销售,销售完了就进货完了。
安排好了一些之后,让人继续的跟进,防止出现一些问题,杨元钊仰望着冬日的上海天空,这个时代的上海,比后世要冷太多,11月中旬,在南国的上海,却显得异常的寒冷,不知道当包头掀起风波汹涌起来的时候,三井弘是否能够接得住,甚至是列强们会是怎么样的反应。(未完待续)
钢铁时代 第三百八十五章 图穷匕首见
乌篷船摇曳着,趁着夜色,缓缓接近上海,夜色之中的上海,恍若一个巨大的怪兽,在这里,等待着任何人的都是未知的命运,不知道有多少人来到上海,但是东方冒险家的乐园,永远不是每一个人都换了的,有悲欢,也有离合,但是更多的,是黄浦江下的白骨,不知道有多少人,都葬身到了其中。
在沉寂之中,谁也不知道,一场金融和商业方面的对决,即将开始,这一次,葬身的,就不知道是什么人而来。
深夜的上海码头,悄无声息的亮起了一连串的灯,指引着乌篷船悄悄的靠岸,早已经准备在这里的搬运工,开始卸货了,这些不知道为何,从家里被请来的搬运工,获得了这辈子最轻松,也是给钱最快的一次搬运,10包东西一块大洋。
每一包都不太重,一些强壮一点的搬运工人,甚至可以一次性的三包,也就是说,漏夜的搬运,一般的搬运工人,都可以从中间挣到几块到十几块不等,看个人的能力了。
良好的待遇,让整个卸货进行的非常顺畅,搬运工熟练的迅速的从乌篷船上,卸下来的一包包物品,在他们的感觉之中,这是一些类似布匹丝绸一样的东西,密封包裹,让他们无法判断,家里的婆娘们最近都在说棉布涨价的事情,好点的比丝绸还贵,可是瓜娃子们的衣服和该买了,马上就是年节了,总不能补丁累补丁的过年吧。
没有一个搬运工说话,大家气息沉重的。把一包包的布匹,装入到了一个个的车辆之中,很快这些车辆,就向着上海的各个地方而去了,搬运工人的数量很大。最多用了一个小时的时间,就把所有的货物都卸下了,他们期待的看着工头,这一次,吸血的工头并没有克扣他们的钱,10包一元。这些乌篷船一共13000多包,来了100个做左右的搬运工,平均每个,都搬了100多包,也就意味着。每一个搬运工,今天晚上,能够获得10个以上的银元。
铮亮崭新的银元,放入到了每一个人的手中,搬运工顾不得劳累,千恩万谢的感谢,这恐怕是一个月以来,最大的收获了。甚至比半个月的工资都要高,搬运工们欢天喜地的回去,甚至一些喜爱的喝酒的。会在小饭馆里面醉一场,哪怕已经过了深夜,上海也找得到地方吃饭,特别是码头附近,有些时候,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船会到。
谁也不知道,这些深入到夜色之中马车。会给已经沉睡之中的上海带来什么,明天这些东西。会遍布到上海的大街小巷,然后掀起一阵阵的波浪。
上海棉纺织株式会社,三井弘的会客室之中,几个外国商人跟三井弘坐在一起,其中一个豁然是礼和洋行的大班,其他几个,也都是各大洋行的买办,他们凑在一起,说的正是棉布的事情。
在杨元钊遍布在上海的眼线之中,英法俄的出货量无所遁形,他们甚至占据了整个上海出货量的大部分,但是在三井弘的眼里,礼和洋行跟他商议过,会在特定的几个商店之中小范围的出货,事实上也正是如此,可是那些店铺和隐藏的渠道,却比日本的出货量大三倍。
现在,礼和洋行有主动找上门来,跟三井物业,商议一些花布代理的事情。礼和洋行的威廉,直接开门见山的问道:“三井先生,你们的数量到位了么?”
“到位了,我们一共准备了250万匹的普通棉布。”三井弘丝毫不以为然的报出了目前日本的仓位,然后顿了一下,说道:“不知道礼和洋行的花布到了没有!”
“到了我们准备了20万匹花布!”
英国的花布,一定程度上,是高附加值的工业产品,这是英国通过高支棉线织造起来的布匹,每一批都在50支以上,在这个时代之中,绝对称得上是高档品,拿过来20万匹,道中国进行销售,已经算的上是比较惊人的了,要知道,之前,每年,中国的英国花布的销量,不过是100万匹左右,虽然在总量数亿的数量之中,根本就不算什么,可是利润极高。
“价格怎么样?”
“按照我们之前的约定,就按照2个月前,上海的花布价格,卖给三井集团!”
2个月前,上海的花布,三井弘眼前一亮,整个棉花市场的涨幅,虽然是从去年就开始了,但是前期涨幅一直都不大,这两个月的时间,更是棉花和棉布风起云涌的狂涨,2个月前,花布的价格不过是80元,虽然相对于之前不到16元,涨了5倍,但是现在的花布,绝对是有价无市,200元一匹,都没出买去。
看着三井弘意动了,威廉没有继续的劝说,好东西,当然是要拿捏着,80元,虽然说跟现在的销售价格比起来相差甚远,可是见识广博的他,很清楚,这是一个很虚的价格,这样的价格,根本就别想卖出多少东西去,真正要大量销售,必须要把棉花价格降下来,但是对于英国极低的成本而言,只要比去年上涨20%,30%都有很大的利润,当然了,类似三井弘这样的冤大头,越来越多好了。
很快的,三井弘似乎想到了什么,有些迟疑的说道:“可是,威廉先生,我手里没有现款啊!”
短短1个月时间,三井弘虽然高歌猛进,却消耗了大量的资金,特别是增大储备的情况之下,现在大部分的流动资金,已经花的差不多了。
威廉的脸色突然一变,气愤的说道:“看来三井先生是不太想要了,那很好办,我们的货物可不愁卖不出去!”
“不不不!”三井弘看到威廉想要走,连忙上来阻拦道:“威廉先生,不是这个意思,请稍稍的坐下,我们可以想别的办法解决!”
大量收购各种的棉布,三井物业的资金,已经降低到了谷底,虽然每天会有200匹左右的销售,可即便是现在的价格,每天也不过是6000元左右,对一家一户,已经算是很多了,可对于20万匹的花布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就按照现在的价格,也需要1600万,这已经超出了目前剩余的资金了。
经过几番商讨,三井弘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条件,其中包括了抵押,他甚至把300万匹的棉布作为抵押物,对于这个,威廉几乎是毫不犹豫的拒绝了,知道接下来一切举措,他非常清楚,棉布的价格会被腰斩,用棉布来抵押花布,他等于是价格减半。
当然了,他的拒绝非常有条理,没有暴露出礼和洋行等的目的,最终,三井以目前上海棉纺织株式会社为抵押,购买1600万的花布,威廉在完成了这一切之后,带着狐狸一般的笑容离开,当然了,还签署了一向协议,那就是除了上海租界的之外,其他的市场交给日本。
目前,上海的日本棉纺织企业不少,无论是棉锭总额,还是机器的性能都还可以,再加上三井弘没有高估价格,按照传统的信贷方式,这算了资金,并且还计算利息,这个威廉没有丝毫的反对,不动产一定程度上面,还是硬通货,大笔一挥的就签署下去了,在威廉这样久经商场的人看来,任何承诺和所谓的市场都是假的,有利润的话,谁不会去做,没有的话,你去了也没有任何的好处,再说了,经营上海和整个中国长江中下游市场多年,有的是秘密的渠道,从这个意义上面说,市场不市场的,不过是一句话。
经过了一个晚上的休息,杨元钊神清气爽的起床,今天就要发动了,可对于他而言,不是什么难得,在一场战争之中,或许要考验双方的指挥能力和随机应变的能力,但是商战之中,看到的就是实力,赤裸裸的实力,没有实力的情况下,或许可以出奇招,挽回一定的失败,但是相差太远的情况之下,任何的招数,都没有任何的作用,毕竟,你要卖出东西,一头不占一头的情况下,又怎么卖东西。
第一批5万匹,分布在上海300多个店铺之中,每个店铺还不到200匹,这对于以往的上海店铺来说,不算什么,可是针对已经久久都没有货物,只能够白白的给房租的这些布店老板来说,几乎都是久逢甘露,而且杨元钊还给出了价格,足足比日本和外国商人的洋布,低了10%
在这个布匹的价格超过30元的情况之下,降价10%的情况之下,就等于是少了两三元,如此大幅度的跌幅,对于上海市民而言,是一个极大的诱惑,更何况包头布,早已经证明了,在质量上,甚至是比洋布还要好,这里的洋布主要是指英国布和美国布,日本布的质量,相对于这两者而言,还是大大的不如的。
这就预料着,这些棉布,一定会卖的很好的,为了难得的好生意,也为了打开市场,几乎同时,大量的招牌竖起来了,每一家布店都举起大大的横幅,棉布似乎从这一刻,大张旗鼓的进入到每个人的视野。(未完待续)
ps:今天我们这边迎来了冬天的第一场雪,大雪,路面积雪严重,出行极不方便,以往10分钟等到的公交车,动辄一两个小时,几乎大半天的时间都在路上,很抱歉,更新有些迟了,先更一章,剩下的在努力写,争取9点半之前送上,再次抱歉,希望大家原谅!
钢铁时代 第三百八十六章 降价战术
新到棉布,质量好价格低,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布店的老板,上杆子的宣传,让周围的人们,都知道,最近有一款棉布上市,说实话的,现在上海的棉布市场,已经是非常诡异的状态,需求每天都有,可是价格,却在天上,一点都不落到地下,在老板们的呼喊之中,还是有人,愿意走进来,看看到底卖的是什么。
店铺没有宣传包头棉布,一定程度上,杨元钊也没打算瞒住列强们,毕竟这个世界,能够提供这些棉布的有限,只不过能瞒多久,就瞒多久就是了,毕竟,还有日本这个对手。
包头的棉布,一下子漫延在了全部的市场之中,出色的质量,日本的棉布销售的不好,一方面是价格贵,但是更大的方面,就是质量不行,英国等国的棉布悄然进场的时候,一下子获得了日销量700的数字,这就是比日本更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