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时代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十年残梦
钢铁时代 三百七十一章 绿源城
在汽车发动机被选定之后,杨元钊又确立了这个跟包头有数十公里的地方,作为新的,可以容纳汽车工业的城市,俗称是汽车城。这个位于绥远和包头之间的城市,杨元钊没有恶趣味的以后世的一些汽车城来命名,比如说长春和十堰之类的,毕竟这些地方已经有了,而这里完全是一个新建的城市。
命名的难题,让杨元钊把命名的权利交给了中国的工程师们,因为这里是一片靠近黄河边的戈壁滩,也没有城市或者是村落之类的,不用考虑过去的历史,最终在众多名字之中,这个城市被命名为了绿源,这是得到了最多人员认可的城市。黄河岸边的一片绿源,兆头是不错,不过跟这里的实际并不相符,这是一个荒凉的戈壁滩,到处都是黄沙和盐碱地。
确定了地方,而包头也开始了资金的倾斜,从包头确立了政府之后,税收就节节攀升,按照后世的一些规则,减弱了一些方面之后,而设计出来的税收,让拥有众多工人,工资支出极为巨大的包头,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庞大税源,甚至连铁路的盈利,都比不上包头的税收。
庞大的收入,带来了庞大的现金流,这部分,除了用来改善包头的市容环境之外,就是这几个新兴城市的建设,以包头50公里到70公里的这个范围之中,一共兴建了8个新兴城市,这些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城市群,包头的各种工业,有目的和步骤的向外转移,未来。包头以商业和科学研究为主,少部分的工业用来跟实验室结合,剩下的,都放在这些卫星城市。
汽车工业,是杨元钊最熟悉。也是最为看重,他甚至抽调了部分属于他的红利,倾斜在这个城市的建设,早已经训练有素的建设大军们,就在黄河岸边开始了建设的工作,杨元钊把发动机标准和一些注意的事项。提交给了研究院之后,最核心的地方,比如说气缸的内部,火花塞,甚至是喷油。这些都被一体机成功的解决了之后,剩下的就是合适的模具,铸铁的缸体而已,最多只是详细测量一下各种缸体之间厚度和大小,这个一般冲压机就可以解决。
冲压机,作为工业的一种必须的机器之一,早在两年多之前,就已经被引进到了包头。虽然没有可怕的万吨级别的水压机,5000吨级别的自由锻压机,可是50-100吨左右的普通冲压机。还是被进口过来,在包头的使用之中,进行了一系列科学的改装,最终效果不错,在一体机的帮助下,这些冲压机已经复制了数十台。分别进入到包头的各个领域,在普通的。民用的,甚至是一些军用设施之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未来的汽车城,以发动机为核心,可是发动机工厂却不是最大的工厂,车厢改装厂,车体一体化成型,还有众多的其他的零件,一共会有数百个不同的工厂,落户到这里,不过一切都在草创的阶段,甚至连必要的人员,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包头是在洋务运动的基础上面发展起来的,包头能够有今天的规模和产值,全靠了洋务运动20年时间之中,培养出来的一批工人,如果没有洋务运动,哪怕杨元钊有逆天的一体机,在没有足够的工人生产的情况之下,最多只是一个富家翁,根本就折腾不出来,包头现在这样,一个以钢铁和制造业为核心的重工业基地。
可惜20年的洋务运动,没有合理的规划和布局,中国只是在最基础的情况之下,培养出了一批熟练工人,他们在包头的努力和提高之下,很好的完成了之前包头的工业布局和发展,现在,他们的力量已经用尽了,从去年开始,包头已经越来越依靠于外国工人和工程师,当然了,对内的深挖也在继续,一年多的时间,培养一二级这样的最初级的工人还可以,一些比较有天赋的,在包头的支持下,升级也是可以的,但是从无开始,一张白纸上面的培养,却是进展缓慢,或许再过三五年时间,伴随着时间和严格的教学,包头会形成一大批的扎实的技术工人,可是现在,瓶颈还是存在的。
汽车,这个机械制造之中的高端存在,自动化程度,对于工人的实力要求,甚至是一些零件生产,需要的,更多的是4级左右的工人,普通的工人,最多能够打打下手,这个时代,还没有办法生产出工业机器人,也不可能生产出全自动的生产线,需要依靠工人,一点点的把零件加工出来,把汽车给组装成功,虽然杨元钊和设计院已经尽可能的考虑到了这一点,一定才程度上面,减少了对于高级工人的依赖程度,可是工人的缺口依然极大。
上百个工厂,哪怕一个工厂缺少100个工人,就是一万个熟练工人的缺口,一些大型的工厂,足足有数百,甚至是数千,保守估计,整个绿源,工人的缺口在8万-9万之间,钢铁厂,铸造厂,铁路和火车机车厂,已经连续的从包头抽血,现在的包头,最多能够解决5000名左右的工人,也就是说,剩下的,都需要从外面寻找。
从外面寻找,包头拥有非常丰富的海外关系,但是依然被这个情况给弄的头痛,汽车这种极为精密,切是包头比较发达的产业,外国工人的数量不能太多,再说了现在还能够找到的外国工人,最多也就是几千名,剩下,都需要自我解决。
负责汽车城建设的,是杨家的一名后生,他跟杨悦是同辈的,名叫杨峥,可是岁数上,却比杨悦大了十多岁,现在差不多有四十岁,他有海外留学的经历,不过去的却是日本,学的也不是工业,而是商业,好在十几年的工作经历,让他对于统筹方面比较熟悉,在股东们进行了几轮的选择之后,最终他脱颖而出了。
包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股潮流,大家族都看得到包头未来的兴旺,特别是军队的支持,让他们看到了某种倾向,一些藏着掖着的人才,也都尽可能的推出来,杨峥就是其中的一个,也是比较有国际视角和管理能力的一员。
突然期间提升到了这个位置上面,虽然是一穷二白,但是无论是技术上面,还是资金上面,都有巨大的倾斜,甚至连工程公司最精干的一个施工队伍,足足5万人都派给了他,他当然是想要做出一番成绩。
理想很美好,现实却很骨感,深入接触了包头的现状之后,杨峥决定坐在了杨元钊的办公室不走了,必须要杨元钊想出一个办法,帮他解决工人缺口的问题。
杨元钊在完成了发动机的定型之后,本就把心思放在了别处,马上就是这一年的年末,对世界都有相当影响的两件大事,都会一次发生,他无心放在一个单一的项目之上,却没想到,杨峥还是找上来。
发动机是老本行,汽车,特别是载重汽车,本也就是发展的方向,特别是柴油动力为基础的,未来的陆军之王坦克,也是包头未来立足世界的根本,所以这个项目杨元钊还是很关心的。
看完杨峥的报告,杨元钊忍不住笑了,他是在汽车城的建设之上,提到了数百个不同的工厂建成的话,汽车城的汽车产量会成为世界第一,但是那是最终的远景,没想到,杨峥居然真的把心思都放在这里了,没错,汽车城是未来的重点项目,但是包头绝对没有能力,在目前全面铺开的情况之下,全面的建设一个汽车城,必须要分批和阶段的建设。
汽车这玩意,是杨元钊最熟悉的,随手画出了几个重点,发动机工厂第一期,以月产2000台为起点,只是一个铸铁发动机外壳的生产车间,选择的种类也只有最大的柴油和2-3种汽油机,这看起来不小,却只是一个小作坊,工人的数量最多就是200人左右,其中,真正的核心的4级工人,不会超过50人,剩下的都是一些行政和学徒工。
发动机确定了,其他的就好办了,按照配套来说,尽可能的达到80%的产量,这样不同类别的工厂也出来了,预计只会有20个以内的工厂,而总体的产量和用工人员,也大大的减少了。
杨峥目瞪口呆的看着这一切,在他的心中,几乎是喊出来的,这样也可以,但是事实上,还真的就可以,虽然整车的产量,从原来的一个庞大的数字,降低到了月产1200台各种的汽车的标准,但是这却是从零开始的起点,因为是一个汽车城,所有土地都会有预留的部分,为未来的扩张做好准备,而整体上面,工人,熟练工人的数量,会符合标准,12000个熟练工人,包头挤一挤,从世界上招募一些,加上包头庞大的技校之中,培养出来的学徒工,这些足够了。
随手的解决了杨峥的难题,让汽车城从小处开始建设,中国不免不能贪打望全,必须解决有的问题,包头过去的2年多,兴建了超过6000公里的高速公路,高速的马车,已经成为包头熟悉和日常的交通工具,汽车的上马,会缓缓改变这种现状,作为火车的有效补充,高速公路的数量还有些少,未来包头应该是遍布各种的告诉公路的。(未完待续)
ps:今天临时有事,先发一章,另外一章可能要到9点半左右,万分抱歉!
钢铁时代 第三百七十二章 再赴上海
杨峥最终,还是接受了杨元钊意见,回去整合和初步的实现汽车城的建设,至于杨元钊没有功夫继续放在包头本身身上,在提前跟刘澍交接了之后,特别是告知刘澍,接下来的2个月,他都不在包头,有什么就电话联系之后,他放下了全部的事物,登上了发往太原的火车,准备了快一年的时间,终于发起的那一场战役,就要打响了。
棉花和橡胶,前者是因为杨元钊的蝴蝶翅膀扇起来的东西,没有武汉劝业会上,包头出色,甚至是神话一般的表现,英国和法国人,何必在棉花领域兴风作浪,这些最基础经济作物,本就不容易掀起波浪,至于后者,就是自发形成的风潮,在有心人的推动下进行的,按照哈比所了解的,国际上有很多的大财团,对冲基金,甚至是银行都介入到了这个领域,在众多推手的推动之下,橡胶开始了这个世界上面疯狂的行情。
10月的上海,一副寒冷的景象,跟后世相比,上海显得更加的寒冷,不过,街面上热闹的人群,证明了这里是整个中国,最繁华的城市之一。
杨元钊下了船,匆匆的上了码头上面的一辆车,连续的旅途,并没有让他增加多少疲劳,从包头可以直接坐车到太原,然后做正太线,转平汉铁路,在武汉上船,因为时间稍稍的有些紧,在哈比的帮助之下,他在武汉登上的,不是什么客船,而是军舰。
隶属于德国远东舰队的一艘军舰,正好去武汉公干。回程的时候,就把他带上了,长江水域,外*舰可以自由的航行,横冲直撞。足足比之前节约了一天的时间,加上太原那边节省,不到7天的时间,就从远在内陆腹地的包头,赶到了亚洲最大城市之一上海,这个速度。跟后世无法相比,却已经是这个时代,最快捷的速度了。
因为受到了很好的照顾,杨元钊的精神还好,跟过去几年相比。现在包头在上海这边的影响力大增,特别是去年的武汉劝业会,彻底的让包头和德美的名头,在整个江浙的商圈之中打响了,不管是跟包头靠近关系,还是别的什么,似乎做任何事情都方便了不少,杨元钊也因此收到了更多的情报。
坐在马车之上。马车快速的向奔跑,杨元钊没有去看车外面的景象,他的心都沉浸在了接下来的行动之中。情报和资讯的不太方便,让他在包头,根本无法总览全国,甚至是整个世界的动向,好在,德美控制了一家电报公司。拥有从美国到中国的电报线路,还有一条前往欧洲的。否则的话,他绝对不会随随便便的通过电报下达指令。这件事关系重大,甚至说,他一个小小的商人,居然敢算计英法两大强国,在德国还没有彻底的挑战世界之前,他的做法一旦被英法知道,谁也保不住他,英法甚至会因为损失巨大,而推动一场针对中国腹地的战争。
棉花,从去年知道了一些波动开始,杨元钊就把不少的心思,都放在棉花上面,有了无线电报,包头跟外界的联系紧密的,德美位于世界各地的分公司,又专注的调查了有关棉花领域的各种数据,棉花在过去的一年时间之中,一直都保持着缓慢的增长。
9月份一过,整个世界上面,关于棉花的形式,越来越严峻,按照现在从世界各地获取的东西,哪怕是那些小国,也有人介入进去了,从9月份棉花开始大幅度上涨开始,短短的一个月的时间之中,棉花的价格上涨了20%。
不要小看这个20%,棉花是世界范围的经济作物,作为衣食住行为首的一向,属于是刚需,难不成,棉花的价格上涨了之后,你就不穿衣服了,原材料的上涨,让整个世界范围之中引发了恐慌,也因此,更加的推动了原材料的紧张。
要知道,这个针对的,只是去年的棉花,今年的棉花还没有真正的下来,但是德美已经发现,市场上,能够买到的现货棉花,基本上,都被英法给吃掉了,剩下的极少一部分,被俄罗斯和德国吃下,至于美国,他只是控制了本国的棉花出手,到没有心思放在世界领域之上,但是世界上数得着的几个大国,或多或少的参与到了这个领域,给这个小小的棉花领域巨大的压力。
可以肯定,一旦英法发动的话,必然是雷霆万钧的,11月份的新棉下来的档口,恐怕没有一丝一毫出现在国际市场之上,本就已经绷得紧紧的供需关系,会在很短时间之中,断裂掉,棉花会出现一波疯狂的上涨,最少也是一倍,甚至会超过一倍。
对于此,大量购买了包头出产棉纺织机械的中国商人都没有发现,甚至是自诩为强国的日本,他们介入到国际金融领域的时间太短,加上英法等强国,有意的控制,一定程度上准备对日本棉纺织业进行一定程度的打击,所以在棉花期货行业之中开始布局。
杨元钊对于金融方面非常敏感,咨询时代的眼光,远不是这个时代所能够相比的,及时的发现了这个问题,因为哈比的努力,加上一些11月分交货的现货棉花,再加上遍布在整个中国之内的棉花种植,让杨元钊略微的有些心安,金融上面的事情,还是要用金融方面的手段来解决,杨元钊在金融上面,有比这个世界更加多的见识和手段,早已经准备了一切,剩下的,就只有图穷匕首现了,都在做准备,最终的结果只有一个。
德美的总部,早已经不是最早时候,那个花园洋房了,伴随着实力的强大,德美甚至可以在外滩这里,直接购买了一栋大厦,这个在未来21世纪的时候,是作为一家银行总部的大厦,在这个时代刚刚建成,德美用溢价30%的代价,拿到了这个大厦,这里也成为了整个德美洋行的总部。
金融投资,的部分,也在这一栋大楼之中,甚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大楼之中,有一条直接跟主干的电报网络相连的一条线,只要在这里发报,可以迅速的跟外界相连,在美国,在伦敦,在巴黎,哈比已经布置了30组专业的金融人士,他们按照之前的布置,分成了不同的小组,分别的建仓,而为了这一切,在橡胶市场收益70%,会一次性的投入这个领域,要知道,哈比在橡胶领域,布局非常的早,等于吃掉了最香甜的一道头汤,加上雄厚的资本,总体的收益超过了5亿英镑,在这个英国第一强国的背景之下,5亿英镑是一笔极为庞大的数字。
君权级的战列舰,一艘的造价才200多万英镑,5亿,几乎相当于的几百艘了,当然了,这样的战舰,不是单纯用钱能够买到的,可是5亿英镑,换句话说,就是50亿银元,1900年,赔款才多少钱,这笔钱如果砸在中国,砸在包头,绝对称得上是一笔难以想象的巨款,美国国家钢铁公司,这样的大公司,也足以建立几个了。
庞大的资金,再加上充分的准备,让杨元钊此时,是胸有成竹的,当抵达了德美公司的总部,杨元钊一下子扎到了的金融投资室里面,任何的决断,一定程度上,都需要讯息作为保证,过去的日子之中,在包头杨元钊对于国际金融市场的走势,只是一个间接的了解,而没有真正的落到实处。
“把过去一年时间内,欧美主要金融指数的数据给我拿过来!”杨元钊坐下之后,就开门了当的说道,在上海德美总部人员略微愣了一下,然后把数据给拿出来,秉承着杨元钊和哈比的理念,所有的数据必须落到实处,哪怕是已经过去的数字,这些都被存档了,已备调查,现在正好拿给的杨元钊。
欧美主要金融市场的上百个不同的指数,交易额,大致的价格,都被总结出来,厚厚的超过1万个文件夹,如果随便的堆砌的话,说不定要占用一个房间,为了获取第一手的资料,杨元钊必须要把这些东西给看一遍。
数以万计的文件夹,最终交织在了一起,杨元钊没有去单纯的了解这些文件夹,只是从这些数据之中去推断,没有现成的指标,只能够根据自己的判断,好在这个时代的数据,没有所谓隐藏或者虚拟的,都是真正的数据,在计算机技术没有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前,数据永远是第一手的资料。
杨元钊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的微笑,其他的项目,都没有大资金的运作,相反,在棉花的领域,过去的10个月之间,大资金运作的轨迹非常的明显,很显然,列强们丝毫都没有顾忌,毫无遮掩的动用这些资金,他们以为是的隐秘的,但是在特殊的公式计算之下,尽显无疑,列强们对于棉花的动作,已经是毫无疑问的了。(未完待续)
钢铁时代 第三百七十三章 悲催的日本
文山书海,一定程度上,杨元钊有些怀念后世资讯时代,外事不决问谷歌,内事不决问百度,确实让无数网民们省去了很多的事情,很多很偏门的东西,都可以在百度和谷歌之下,找出问题的答案,现在,只能够一条一条的看。
当然了众多的文件,经过了助理们的一系整理,很多的文件,杨元钊只是需要稍稍的过一遍,就可以看出来究竟,甚至还有一些后世才会用到的而方法,通过这个基本上,已经开始整理出了一些脉络,大资金在其中运作的迹象明显。
首先是国际金融市场,根据各种的数据显示,对方动用了较为庞大的资金,在一个稳定的地点建立了仓位,一直不停的进行这交易,而且目标点,正式1910年的11月,从这个全球大部分的地方的棉花收割的季节开始,对方就会发力,从金融和现货两个领域,对棉花发起进攻。
具体表现在于,以英国为首的纺织业,大幅度的减少了棉布的出货量,这段时间的棉布和衣服上面的刚需,基本上都是大量进口来解决,完全跟之前英国的做法不一样。
英国作为世界上最主要的棉布和棉纱生产国,第一次工业革命虽然是以蒸汽作为动力引发的,可是最核心的,还是棉纱和棉布这样轻工业,每年英国财政的最大支持,就在棉纱和棉布上面,现在,只进不出,转而寻求购买,毫无遮掩的这样做。简直是小看天下人。
杨元钊可以一眼看出来,并不代表这别人也可以看出来,最少说日本和目前中国,都没有看出来,众多中国小型的棉纺织企业。因为英国战略的更改,不约而同的获得了一定额度的外贸订单,这种情况在杨元钊看来很不寻常,可在这些工厂主感觉着,完全没有问题,他们是做了一次合适的投资。棉布甚至出口到的英吉利和美利坚,这代表着产业的提高和升级。
殊不知道,这是一种消耗的战略,在明知道一件商品,有增值的逾期的情况下。用其他人的产品替代,自己的产品则堆积库存起来,等待着未来大幅度上涨,可以肯定,只要英法在期货等金融市场之中开始动手,英国纺织业,囤积几乎一年的产品,就会鱼贯而出。到时候,它们的价格可不是现在的价格,是基于棉花上涨之后。产生的合力价格,最起码,会比现在增长一倍,利润更是增加到难以想象的程度。
很简单,掌握了供需关系,甚至是某种程度上面的国际定价权。甚至杨元钊做过的步骤,也只是被动的抵挡而已。尽最大可能减少中国的损失,却无法对滚滚大势进行干预。杨元钊叹息一声。在材料上面,棉花和棉布的危机,是近在咫尺了,列强们已经把屠刀给举起来了,中国的众多生产者,还陷入到生意火爆的疯狂之中,不知道现在每出口一批棉布,都会给英法等列强提供了一个弹药,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各种棉布和棉纱的出口的,甚至超过了过去10年的总量,好在棉花这方面,被包头卡住了,一些提前收割的棉花和过去的存货,都被包头给吃下了,不然的话,问题会更大。
本身,只准备自己出手,却没想到,会是这么的一个严峻的局面,杨元钊想了一下之后,还是决定,通过德美洋行的渠道,把目前中国比较大规模的棉纺织商人给召集起来,他们是当事人,也是这一场危机的直接参与者,一旦他们蒙受了损失,甚至是失去信心之后,对于整个战役更加的不利。
在面对着英国这个世界第一强国,以军舰为主导的强国,殖民地甚至开在了世界的各个地方,杨元钊不敢有丝毫的大意,任何的一丁点力量,都需要用上,这才是对付英国最好的办法。
召集棉纺织领域人员,杨元钊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状元张謇,这个放弃官位,投身到棉纺织行业,俨然成为了行业的领头羊,借助着南通这边发达的棉花种植业,他把棉纺织厂做的很好,特别是得到了包头的支持之后,以3成的价格,获得了大批便宜的机器,虽然有还款的压力,但是松江棉花的出色,还是让他成为了过去一年时间之中,最耀眼的棉纺织企业,当然了,出口的事情他做的最多。
南通这边,靠近上海,甚至南通本身,也是一个海港,规模没有上海那么的庞大,却也足够他们的东西出口,以礼和洋行为首的英国洋行,为了收购大生的面纱和棉布,甚至派出了专员,专门在南通等候,单单从4月份到10月份的6个月时间,大生出口棉布12万匹,获得近百万的资金,这些钱都是现金,以往的拖欠根本就没有出现,几乎是货物装船之后,洋行就给钱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