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小地主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郁雨竹
可我们就是来看义诊的,若是不开馆,我们岂不是白跑一趟
就是啊,而且病情也耽搁不起呀。
大掌柜脸上的笑容微淡,笑道:虽然我德胜医馆这三天不开馆,好在府城还有好几家德重之医馆在开义诊,诸位可以去那里。
三天啊,这么长时间,不是一天吗
诸位,大掌柜伸手压下议论,脸上的疲色更甚,有些悲苦的道:我们德胜医馆从入冬以来就不断的开义诊,加之一个月前的雪灾,足足奔于前线一个月,所有的大夫每日睡眠不足三个时辰,有时候连两个时辰都不到,我们也不是铁打的呀~~
围拢的病人都有些不好意思,他们都不是第一次来德胜医馆看义诊,因此听大掌柜这么一说就有些不安。
这一次我们许多大夫都累倒了,我们二东家更是昨儿一回去就晕了过去,所以今早我才去与二东家商议,让大家休息一段时间,不过大家完全不用担心,虽然我德胜医馆休息了,但还有其他医馆在做义诊大掌柜慢慢的解释着,将所有人都打发走了,眼睛似有似无的滑过一处,心底冷哼一声,叫人干净关门,他却没有进医馆,而是直接和小伙计坐上一辆马车走了。
我们要不要趁机上前总不能错失了良机,就算没有坐堂的大夫,逼也要逼他们出一个大夫,若是李石那就更好了。
谁知他们还没拿定主意,那边大掌柜已经和小伙计坐马车走了。
巷子里的人顿时气了个倒仰,示意一个人道:你去敲门看看。
那人直接无视门口休假三天的告示牌,抬手砰砰的敲门。
旁边的人看不过去,就喊道:小伙子,别敲了,没看到上面的告示牌说了休假三天的吗
那人脸上有些阴郁,我有急事,就算是休假,里头总该也有人吧
有什么人啊,刚才大掌柜就已经带着小伙计走了,里头现在一个人都没有,你就是把门敲坏了也没用,你要是想看病就去别的医馆吧。
那人只好离开。
为首的人看了一眼担架上似乎快要不行的老人,眼里闪过狠辣,咬牙道:先将人抬回去,叫大夫看看,这么一个快要死的人可不好找,先把他的命保下,三天之后再来。
担架上的人就这么保住了性命。
而坐上马车的大掌柜神色不虞,小伙计看了又看,大掌柜干脆就一巴掌拍在他的后脑勺上,怒道:看什么
小伙计憨憨的摸着后脑勺道:大掌柜,你怎么愁眉不展的,我们不是要放假了吗
大掌柜看他这样,微微一叹,道:你没看刚才那些病人的反应斗米恩,升米仇,是该想一个法子了。
小伙计还是不太懂。
大掌柜一天都不是很开心,帮助人本就是图一个心安及快乐,可现在心安他得了,快乐却全都没有了,只不过很正常的休馆三天却被人这样质问指责,大掌柜心里很不好受。
刚才碍于他,那些人虽然是私底下的小声抱怨,但他做了几十年的掌柜,察言观色最是一等,哪里能瞒得过他去。
大掌柜本来想立马去找李石商量,不过想到李石也是好容易有三天的休息时间,还是按下打算过两天再说。
而李石正在家里陪着妻子和儿子,见傅氏对赖五的到来很感兴趣,干脆对木兰道:既然傅氏对这些事擅长,又感兴趣不如就全部交给她来做吧。
木兰有些犹豫,她挺着个大肚子呢。
李石不在意道:村里挺着大肚子还要下地的孕妇何其多,当年你怀着阳阳的时候不也要操持家里,还时不时的去菜园子吗傅氏现在又不用动手,不过是动动嘴皮子罢了,更何况,我还在家里呢。
木兰看了李石一眼,觉得李石在针对傅氏,不过她也想不出原因,就点头应下了。但之后也一直关注着,只要傅氏一露疲态就让她休息,自己接手。
傅氏正满怀壮志,哪里会觉得累连着两天准备好了赖五到来的食材,甚至还准备了不少年货。
看得木兰皱眉担忧不已,咱们家似乎没过过这么奢侈的年,太浪费了。
李石心中冷笑,口上安慰道:今年不是赖五叔过来吗偶尔一次也是可以的。
木兰低声嘀咕道:可也不能买这么多华而不实的东西,我们家的银子没有多少了。
李石一愣,呆呆的问道:没有多少银子是什么意思钱庄里不是还存了八千两吗
你上次说今年要比其他年都要冷,我就叫人拿出一半来买了粮食,你上次不是都捐出去了吗现在除了账上日常的花销,我们也就剩钱庄的四千两银子了,其实这也不少了,以往我们过日子一年也不过百两银子,就算现在多了下人,但江儿他们都出去了,也相差不了多少,但田地里的收入一时间也拿不上来,谁知道江儿和阿文以后有没有什么用钱的地方所以我觉得还是如往年一样就行了,那些钱存着以后好给他们救急用。
木兰有些懊恼道:下次铺子盘账要到明年六月,现在也没什么收入了。
李石呆呆的问道:我记得咱们家今年秋收的粮食都没卖出去
都捐了,木兰瞥了李石一眼,不然你以为那么多的粮食都哪里来的不过我还是留下了够我们一大家子三年的粮食,都是最好的米
李石就只觉得有些头疼,当时他忙着采购药材的事就将此事交给了妻子,虽然他可怜灾民,也一直在帮助他们,但不代表他愿意这么帮助啊。
看着妻子微微蹙着的眉头,李石突然间有些好笑,点着她的额头道:我都没有发愁,你愁什么李石想了想道:不要紧,只管让她置办吧,其他铺子是没了收入,但医馆过年的时候要盘账的。说到这里李石微微一笑,我们又不是什么奢侈人家,如今什么都有了,怎么还反而为这些事发愁起来了实在不行,就不给那两个臭小子送了,让他们自己解决。
门外的傅氏脸色有些阴沉,转身直接回屋,端着水果盘,牵着阳阳过来的周春见了就有些疑惑。
阳阳拉着周春的手进门,看见母亲就飞奔过去,指着周春手里的水果盘道:吃,吃
李石抱起他,才刚刚吃过饭,又吃了小点心,怎么又要吃一天下来嘴巴就没停过,小心以后长成大胖子。
太长的句子阳阳听不懂,只是扯着父亲看果盘,流着口水道:吃,吃。
李石有些无奈,将儿子放在一边,拿了一块苹果给他。
阳阳这才心满意足的坐在父亲的怀里吃东西。
才我在门外看见二太太,好像站了一会儿就离开了。
李石眼睛一闪,木兰则疑惑道:那她怎么不进来坐坐
也许是临时想到有事情要做就又离开了。李石不在意的道:她若有事,自然会再来的。
木兰想想也是,丢开不再提。
离去的傅氏却有些生气,恼怒的对陈嬷嬷道:我到今天方知,家里的银子竟然还供应苏家用,这到底是李家还是苏家
陈嬷嬷忙掩住傅氏的嘴巴,好太太,这事可不能乱嚷。
傅氏一把丢开她的手,他们能做,难道我就不能说吗
陈嬷嬷叹了一口气,本不想再多管,但又怕傅氏的行为最后她们做奴婢的买单,就劝道:太太也看过外头李东送进来的账本,难道不知道老爷将家分成了两份,属于二爷的那份如今在二爷手上呢,现在李家说是没分家,吃住还从大房这边出,但其实田地铺子什么都分成了两份,现在是老爷太太心疼二爷二太太在外艰难,这才每年送去粮食及一些花销,若是认真论起来,二爷现在是不该再用老爷太太的钱的。
见傅氏脸上闪过难堪,陈嬷嬷还是硬着头皮继续道:二奶奶管着账本,应该也知道,这两年来二爷大的花销几乎都是从大房这边出的,如今还有几年,等到小少爷再大一些,大太太再生一个,二爷在外头也立住了脚步,这样的待遇是不可能再有了,不为别的,老爷太太总要为底下的几个小少爷着想。至于苏家的老爷,您忘了,府里可一直叫着三爷呢。
二爷和三爷都是在老爷和太太跟前长大的,情分是一样的,没有只给了二爷,不给三爷的道理。
这怎么一样二爷与他姓李,三爷姓苏,是外家傅氏心中不满,但还是压下了,正如陈嬷嬷说的,现在大房这边的钱是大房的,正要闹出来,李石一怒之下一个人都不给了才得不偿失呢。
而且李江孝顺,这事闹出来,她第一个不讨好。
傅氏心里不舒服,晚上就借口胃口不好没去吃饭。
木兰还担心的要亲自过来看,被李石拦住了,孕妇都是这样的,你要亲自过去,她才要心中不安呢,你让周春去一趟就行了。
.
农家小地主 第277章 迎接
.
李石让周春给傅氏带话,若是身子实在是不舒服,就将府里的事交给你嫂子办,你好好休息就是。
第二天,傅氏就笑着出现在了餐桌上。
赖五和平阳侯夫人许氏在众人的千呼万唤中终于到了。
这次虽然是请假回来祭祖,但江南的官场也收到了消息,对于赖五这样的新贵,江南的官场呈现出两种奇怪的态度。
官员们自然是巴结讨好赖五的,他不仅手握兵权,还是皇上跟前的红人,能得他说一句话,比他们奋斗三年还管用。更何况他们还得到消息,平阳侯就要变成安国公了。
而江南的世族却有些看不起赖五,比如苏家,周家与杨家。
相对于这些传承几朝十几代四五百年的世家,赖五在他们看来就是暴发户,自然,当今也是一个暴发户。
比如苏家,苏家一共经历了三个朝代,族谱上的记载就有五百多年,比上一个王朝还要久远两百多年,可见其底蕴。
杨家在苏家看来都是暴发户,到现在也才有两百多年,因为跟当年的高宗一起出征立下功劳而被封赏。
所以,赖五现在的身份虽然尊贵,但这三家也并没有多屈尊降贵的去迎接,当然,他们也不会傻的自负到让赖五去拜访他们。
他们内心深处看不起赖五是一件事,面上却不会做出来,这就是世家的虚伪之处了。
他们总不能说他们瞧不起暴发户吧,要知道朝上做的那一位可是最大的暴发户,现在苏周杨三家的势力都被打击得有些萎靡,他们是多找死才会上赶着说这些话
苏家现在只有一个苏定还能看,苏可在苏定的帮助扶持下也还不错,周家是完全沉寂了下来,若不是有苏定这个外孙,只怕更不堪,而杨家看着生机勃勃,底下的子孙争气,但现在一个苏定就能压得他们不能动弹,所以他们真的没有前朝的傲气可以与皇帝叫板一下。
知府大人对赖五笑道:侯爷,下官在珍馐楼定了宴席,为您与夫人接风洗尘。
赖五开怀一笑,大手一挥道:知府大人客气了,只是我回来时祭祖来着,又没有什么公务,就不去了,何况,我侄女侄女婿还等着我一块吃饭呢。
知府大人就有些疑惑的问道:听说侯爷的家乡在苏家庄,难道在府城还有亲戚不如将姑奶奶和姑爷一块儿请来。让姑奶奶陪着夫人。
赖五的眼睛在众人身上一扫而过,这才在人群最后面的一个角落里发现李石和一辆马车,就招手道:石儿,快上来。
众人齐刷刷的转头,就看到了离众人不远处的李石。
因为要迎接赖五,知府大人虽然不至于清场,但一定范围内也是不让人靠近的,因此李石离得有些远,与那些看热闹的人在外围。但这不影响好视力的赖五发现他。
李石笑着上前,揖手道:赖五叔。
木兰呢
在马车里呢。
赖五这才满意,对知府大人以及前来迎接的官员们道:今天实在是不方便,诸位大人不如回去吧,我住到我侄女家去就行了。
知府大人抽抽嘴角,谁能告诉他,为什么一个姓赖,一个姓苏,苏木兰却是赖五的侄女。
李石那小子到底是走了什么狗屎运才能娶到这样的老婆
有次疑惑的不是一个,那些小官员更是羡慕嫉妒恨的看着李石,你说你又不当官,要这么多人脉干什么
知府大人的心思却已经转到了李江和苏文身上,李石虽然不当官,但李家和苏家却还有两个人在官场上呢。
可珍馐楼的东西也早已经定下了,这,侯爷要是不去,岂不是浪费了知府大人为难的看着李石,给他使眼色,我帮了你,你怎么也要帮我才好。
李石回看了他一眼,眼里明明白白的写着,我们的交易已经完成,这个不在范围之内,所以免谈
知府大人眼角抽抽,对赖五道:李先生一起去如何上次雪灾多亏了李先生及德胜医馆帮忙,钱塘才能那么快的度过难关。
赖五看了李石一眼,就点头笑道:既如此,我们就去讨一杯酒喝。
定下了时间,赖五就要回李石那儿,知府身后的官员们虽然很想与赖五搭关系,但此时明显不是时候,所以就只好避到一旁,眼睁睁的看着赖五的车队与李石一起离开。
有人感叹,李石竟然是深藏不露啊。
要我说是人家不愿声张,我也没看李石平时有借苏家的势。
有人嗤笑道:这苏家除了苏定兄弟,可没人认李太太,听说当年苏家大太太还恼过李太太呢。
真是奇怪,都是自个生的,怎么相差这么大
可养在外头现在日子过得比养在里头的好了不是一点半点,所以啊,这也得看运气。
行了,知府大人恼怒的回头,又不是长舌妇,乱嚼什么
几人顿时噤声,但其实男人的八卦心理一点也不必女人的少,大家当着知府大人的面可以不说,却可以私下里议论。
赖五与李石并排骑在马上,点头道:不错,鸣凤村倒还不错,地方开阔,离府城又近,虽然两面环山,但比苏家庄那穷疙瘩好多了。
李石笑道:现在苏家庄也好了不少,赖五叔回去看过就知道了。
我听说你和木兰在那边办了学堂
李石点头,多识字也能长些见识,总是好的。
赖五点头,我这一辈子就吃亏在不识字上面。
李石与赖五通过信,自然知道赖五的水平,闻言哈哈一笑,现在赖五叔可不是不识字了。
对呀,不过还是有许多字我认识他们,他们不认识我罢了。赖五说完也觉得有趣,与李石爽朗的大笑起来。
许氏在马车里听到赖五的笑声,对红叶笑道:倒是头一次看侯爷这样开怀的样子。
我倒是看见过两次,见夫人疑惑的看过来,红叶就笑道:上次小少爷出生的时候侯爷就这么笑过,不过不知道为什么后来又哭起来了
许氏脸上一红,嗔道:胡说些什么
几人说着话,马车就到了鸣凤村,入目就是青砖黑瓦的大院子,透过围墙的上面,赖五可以看到里面的掉了一半叶子的果树。
赖五勒马站立,扭头赞叹道:上次来钱塘,匆匆而过,加之你们又都不在,所以也没过来看,没想到你这院子竟与我家差不多一样大。赖五眼眶微红,当时进了钱塘,赖五近乡情怯,明明知道家人的牌位就在这里,却因为李石与木兰都不在,到底没勇气迈出那一步,时隔两个月,现在他才正式来到这里。
许氏听到赖五的话,也好奇的微微撩开帘子,看着那三个一样大的大门叹道:看上去竟比我们侯府还大些。
红叶咂舌,我们侯府的规格可是公府,不是说李家没多少钱吗
许氏微微一笑,低声道:这怎么一样乡下地方建房子是不用多少钱的。
外面的李石也解释道:赖五叔看着大,但这却是三家,只有中间的三进是我们住的,左右的五进大房子却是给江儿和阿文建的,虽然他们现在当官在外,但以后总是要回来的。我给他们建好了,以后也就可以撒手不管,全凭他们各自的本事了。
你能做到这个已经很不错了。要知道,当年他与大哥累死累活也就够温饱,住的是茅草房,最大的愿望就是赚钱给大哥娶一个媳妇,给赖家传宗接代
很快就到了正中间的大门口,傅氏一早再门口等着,看见他们就高兴的迎上去,大伯回来了,这位就是侯爷吧。
李石点头,这是弟媳。
赖五点头示意,你打着肚子不用行礼。
木兰也从马车里出来,看着赖五笑,赖五叔
赖五哈哈一笑,你一路上都不说话,我还以为李石框我呢,没想到你真在里面。
本来就没想呆在马车里的,但李石说外头有官员,那些文官最喜欢叽歪,我怕我露面了,以后要有人说赖五叔和李石的,所以就没出来。
赖五也很讨厌那些所谓的礼教文官,管他们做什么有我给你撑腰呢,只管让他们说去。
木兰一笑,看向最中间的那辆马车,笑道:夫人在里面吧。
就有奴仆上前撩开帘子,红叶先跳出来,这才伸手去扶许氏,许氏抱着孩子小心的下了马车。
木兰就上前看了孩子一眼,伸手道:夫人,让我来抱吧。
许氏笑着将孩子放到木兰的怀里,看着怀里的孩子努了努嘴吧,木兰脸上微柔,轻轻地揽在怀里,不让冷风吹到。
许氏见了心下微松,脸上的笑意更亲近了两分,柔声道:我们进去吧。
木兰点头,示意许氏上前,在前面引路。
傅氏上前见礼,许氏微微颔首,傅氏就上前虚扶着许氏,许氏眼睛一闪,却没有拒绝。
赖五见女眷都进去了,挥手叫来人,你们将东西搬进去。说完和李石一起进屋。
.
农家小地主 第278章 忆往昔
.
许氏一路走来,心中有些惊诧,这宅子虽不像他们的那样富丽堂皇,但里面布局却很温馨,许氏看着树梢的绿色,心中有些喜悦。
这冬天到了,竟然还有绿叶子。
傅氏笑着解释:我才到这边的时候也和夫人一样惊奇,只是后来才知,这边入冬,很少有数与我们北边一样是全秃的,就是果树,也有近半的叶子留在树上呢。
这就是南北的差异了。
南边不像北方有炕,也不知道夫人习不习惯。木兰示意许氏上座,自己坐在下面解开孩子的襁褓,让孩子可以看到外面的世界。
木兰点了点他的小鼻子,夸道:这孩子长得像五叔叔,天庭饱满,以后一定也是个有福的。
是母亲都喜欢别人夸自己的孩子,许氏也一样,闻言坐直了身子,微微倾身笑道:侯爷也一直说这孩子像他。顿了顿道:我在家的时候就听侯爷时常说起阳阳,那孩子呢
阳阳调皮,我让人带下去玩了,夫人远途劳顿,不如先休息一下,等一会儿我再带他来看您。
说着将孩子交给许氏带来的乳娘,和傅氏告辞。
傅氏扶着肚子缓缓的走着,眼里带着些兴奋,嫂子,夫人看上去很年轻呢。
木兰点头,她比我还小一岁呢。
赖五左右看看,就问道:桃子和媛媛呢
她们在婆家呢。
他们若离得不远就将他们接回来吃一顿饭吧,我也很久没见他们了,听说媛媛生了一个大胖小子。
是,孩子才出月没多久。
李石叫人去通知桃子与媛媛,让他们明天抽出空来回家吃一顿饭。今天晚上却是不可能了,李石要陪着赖五去珍馐楼。
李石跟在赖五身边出现,从此钱塘的官场也不敢再小看李石,知府大人更是对李石另眼相看。
本来他就觉得李石本事,如今回想,自己竟是一开始就在李石的算计之中,他自认是个聪明的,却也不可能从半年前就开始算计这些。
而外面几家要针对德胜医馆的人家则是恨得牙痒痒的。
元家的人却在一旁看笑话,你看,我就说他们是白忙活,李石那个人精,是这么好算计的当初老天爷不过算计了李石一番,他就能记仇到现在
好在他虽然记仇,却也记恩,大哥,上次李石说的那事我们不如就答应了他,反正对我们也只有好处。
答应自然是要答应的,但是还得拿捏一下,总不能他说什么就是什么吧。
但也不能过头了。
放心吧,我知道分寸,再过几日就应下了。
晚上赖五满身酒气的扶着李石回来,将李石送回主屋,眼见着木兰扶着人进去了,这才转身离开。
赖五住的锦春园不太远,走个半刻钟就到了,他先到偏房里洗澡换衣服,将满身的酒气去掉才进屋。
许氏早知道赖五回来,已经备下了醒酒汤,见赖五进来就给他端了一碗醒酒汤,侯爷今天喝了多少酒了
没有多少,他们喝的酒都有些软绵,哪里像我们在军营中喝的烧刀子,那才叫酒呢。赖五探头一看,放低了声音,旭儿睡了
许氏含笑点头,才刚睡下。
李石就是大夫,明天让他给你们娘俩把脉,这大冬天的赶路就是受罪。
我们都好着呢,哪里用把脉许氏心里微暖,对赖五的关怀很受用。
有备无患嘛,反正也不麻烦。顿了顿问道:你今天见着木兰了,相处得怎么样
木兰长得漂亮,性子又温婉,我们相处得很好。
赖五一愣,继而哈哈大笑起来,木兰的确长得漂亮,不过她可一点不温婉,你是没见过她杀神似的样子。
许氏眼里闪过疑惑,在她看来,木兰的的确确是一个很温婉的女子,她本身只是清秀之姿,木兰长得漂亮,但那漂亮却不夺目,反而会有一种让人如沐春风般的漂亮,加上木兰身上一直有一种母性的光辉,这让许氏对木兰的感官很好。
赖五见她不信,就道:木兰从小就懂事,小的时候的确是温婉,村里的孩子只要是打架被她看见她都是好声好气的劝着,那时候她也不过四五岁,就像个小大人一样,村里的大人就喜欢看她背着手教训比她还大的孩子的样子,只是赖五神色有些淡,只是苏大哥出事以后,木兰也就变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