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小地主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郁雨竹
这一躲就是一个晚上,第二天早上墨星出去打探消息的时候才知道叛逆被抓,连四大家族也不能幸免,他就知道李江没事了,当即带了傅氏回去。
春霞轻轻地给傅氏擦手,傅氏回过神来,声音低哑的问道:是大太太救了你们
春霞点头,想到昨天晚上杀神一样的木兰,心里也微微打颤,太太,您不知道大太太有多厉害,昨天晚上就属她杀的人最多,若不是她,那些逆贼早就冲上楼了。
傅氏有些怀疑,大太太真的会杀人
春霞肯定的点头,外头不也都说大太太于千军中取匪首吗我看大太太真的很离开,一箭一个,一箭一个,有时候箭不够用了,还能一箭两个,陈师爷说大太太箭法力气皆了得。
傅氏垂下眼眸,我以为那不过是谣言。
春霞温声道:大太太真的很厉害的,这次也多亏了大太太二爷才平安的。
傅氏点头,沉思起来。
李石忙着救人,李江则忙着收集证据,一并将四家给抄了。
其实证据并不难找,邵家嚣张惯了,还真的没有收敛过,就算是给李江找麻烦,也不过是简单的遮掩一些罢了,而且,邵家主子的嘴巴难撬,可底下下人却不会隐瞒,李江甚至没有上刑,邵家的下人就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说了。
从邵源如何看他不顺眼,如何觉得他蛊惑人心,到想要给他一个厉害瞧瞧。怎么遇到魏安,怎么邀请魏安到县城,甚至预计怎样捣乱都计划得好好的。
邵源以为魏安他们是逃难的流民,原不过想将人引到南阳县,叫他们抢劫百姓,总之怎么给李江添堵怎么来,自然,他也不叫他们白忙活,是付了银子的。
邵家的下人招了,其他三家的下人自然也跟着竹筒倒豆子一般说了。四家在这里看着很威风,但发迹的历史连百年都不到,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忠仆,更何况,四家对待下人也好不到哪里去,实在很难找得到忠仆。
下人们都招了,邵家的几位少爷看着那些刑具,也忍不住招了。那些刑具看着就让人浑身泛疼,他们可不想这么快就死。
.
农家小地主 第269章 挨打
.
李江有些疲惫的揉着额头去看伤患,审案审了一天,他从没有见过这么蠢的人。
李石才为最后一个人包扎后,开完药方子。
县丞与主簿也受了一些小伤,周冬就能处理,正坐在旁边恭维李石,多亏了李先生到来,不然后果不堪设想啊。
李石正要谦虚一番,陈师爷就快步而来,老爷,侯爷说他要给朝廷上书,老爷这边忙完了就过去一趟。
县丞和主簿都支起耳朵。
李石点头,起身净手,赖五叔现在在哪里
在后院呢,侯爷听说大太太伤了手,就过去看看。
县城和主簿对视一眼,都从各自的眼中读到了不一样的信息。
李江过来,大哥,他们怎么样了
李石对着病人是温润如春风,李江却没有这样好的待遇,李石一看就他就冷下脸来,想也不想,一脚就踢在他的胸口上,直接将人踢飞出去,不仅县丞主簿吓了一跳,陈师爷也是第一次见李石这样山雨欲来的模样,骇得一时没有动作。
正过来慰问的傅氏惊叫一声,忙上前要扶起李江,李石就喝道:不许扶
傅氏吓了一跳,就担忧的看着李江。
李江忙爬起来跪好。
李石眼里烧起怒火,想起这几天来的担忧心焦,心火就不停的往上冒,想也不想,抄起旁边的棍子就毫不留情的朝李江打起,李江跪在地上,咬紧了嘴唇一言不发,李石怒道:我就没见过你这么蠢的蠢货
傅氏抓紧了手帕,对春霞低声道:快,快去请大太太来。
春霞悄悄的退出去,一出门就飞奔而去。
李石的确是气得很了,李江一直很聪明,人情世故样样不缺,自他考中举人之后,李石就很少为他的事操心了,当官之后,李石更是不会过问,反而是苏文,时不时的惹祸,倒让李石担心不已。
只是没想到李江平时不惹祸,一闯祸却是这样的大祸。
县衙真要叫魏安等人给端了,他们一家死也就死了,只怕外头的百姓也不能幸免。
李石不气才怪,加上连续几天几夜没睡几个时辰,担忧焦虑,李石这股气憋得有点狠了。
不过是四个举人就将人弄得这么狼狈,你要是当不好官趁早辞官回来,也免得害人害己
陈师爷见李石手中的棍棒没有停的意思,而李江背上已经见了血迹,忙上前拦到:老爷消消气,二爷也是一时不查。
一时不查就送了这么多人的性命,那若是再疏忽一点,这南阳县还能要吗手里越发不留情。
木兰快步走进来,看见李江背上的血迹,几步上前抓住李石的棍棒,你是要把他打死吗就算打死,也不该在这时候,还有这么多的事等着他去做,他若伤了死了,谁来做
更何况,这事怎么就全是他的错了你刚来,知道那四家在这里有多嚣张木兰冷哼道:人家可都说了,这县城半数之家都是他们家的,你要是有本事,拿出钱来,也给他置办半个县城,看他斗不斗得过他们。
李石脸上有些讪讪,但还是薄怒道:这是什么说法他是县令,难道一县之务都不能做主吗这天下还是皇上的天下,你不要给他开脱,我看就是他没有本事
县丞听到木兰说的话,心有戚戚焉,忙劝解道:李先生,李太太说的并没有错,那四家在这县城就如土皇帝一般,别说县令只是才来两年,就是我在这儿呆了十多年县丞想到自己当官来受的鸟气,摇头道:李先生是不在这里,县令实在是做得很好了。强龙难压地头蛇,更何况,李江只是一县令。
县丞看李江被打成那样,不免有些同情他。
主簿也点头,愤怒道:县令来之后做了不少益民之事,只是多被那四家阻拦,不然那四家也不可能如此恨县令,竟然为一己私欲就引叛逆如城
陈师爷呼出一口气,忙劝解道:老爷就是罚二爷,也当等二爷处理好县务之后,如今县城正混乱着,一刻也离不得县令。
李石面色微寒,受了棍棒,喝道:还愣着干什么指着我给你包扎吗
李江忙起身,踉跄了两步,傅氏忙上前扶住他,李江微微推开她,摇了摇头,下去了。
李石见他走了,面色才好转一些,木兰则气得不理李石,转身去追李江。
一屋子里的人顿时走了一半,只剩下陈师爷和来看伤的人。
县丞叹道:没想到县令家教如此之严,难怪如此清正廉洁。
是啊,李先生也有勇有谋,此次若不是李先生相救,我们只怕要葬身此处了。主簿对李石的印象也很好。李石虽然与他一样只是秀才,但谈吐不凡,以他二十多年的阅历来看,竟是不下于李江,就有些好奇的问陈师爷,我看李先生谈吐不凡,年岁也不大,怎么没有再进一步
陈师爷也曾经很惋惜过,两位大人相信也听说过我们二爷是松山书院出身,别看如今二爷家资不凡,当年可是好一番苦日子,我们老爷为了二爷能进松山书院,就应了元老太医做关门弟子
县丞和主簿都有些可惜。
主簿想到苏木兰的彪悍,压低了声音道:我们县令的这位嫂子可真是巾帼女英雄啊。
县丞脸上却有些不赞同,到底太强了些。就算苏木兰救了他们,但他只要想到苏木兰是扮作妓子进来的,心里就有些便扭,若是所救之人是她的丈夫还罢,偏李江只是她的小叔子。
难免有些怪异。
陈师爷自然知道县城在想什么,就呵呵笑道:两位只怕还不知道我们家大太太和二爷的情义吧
县丞和主簿的脸色都怪异起来。
陈师爷只当看不见道:李家和苏家是两姨表亲,因尚德十二年的旱灾,两家长辈皆没了,两家就合做了一家过日子,当时二爷不过六岁,所倚仗的就是我们老爷和大太太了,所以他们名为叔嫂,却是母子情分,我们二爷事大太太如母,这次我们大太太一听说二爷出事就急赶着来了。
县丞与主簿就满脸感动,难怪,倒是一段佳话。
南阳县读书之气太过兴盛,但又因为偏僻,人读书都读得有些迂了,因此对礼教什么的最看重,若是在这事上他们误会,以后说不定会酿成大祸,而且,李江以后的工作也会受到影响。
但只要说清楚就会是另一种效果了,看,一旁的学监已经跃跃欲试,想着以此为教材激励学生并教育学生何为慈,何为孝了。
陈师爷嘴角微翘。
县丞就好奇的问道:李太太那一手箭法真是出神入化,不知是跟谁学的,我看李先生与县令都不太通此道啊。
我说我们二爷有今日有我们老爷的一半,也有我们大太太的一半就是源自于此了。陈师爷叹道:当年两家落魄,连吃饭都成问题,哪里还能读书因此一开始二爷是我们老爷手把手教导的,后来还是大太太进山狩猎才支撑起整个家庭,又攒了不少银钱,这才有能力送二爷去书院。说着将府城里流传的话添加删减后当故事一样说给几人听。
隔壁房间伤得不太重的衙役也跑过来听故事。
县太爷虽然来南阳县两年了,但他们对他并不了解,只是知道他家在府城,家里还有一个大哥,还有一个弟弟在定远县任县令,而娶的妻子却是京城里官员的女儿。
李江最会装,因此谁也看不出他小时候竟然吃过这么多的苦,前来旁听的衙役顿时觉得县太爷亲近了不少,看来县太爷小的时候也和他们差不多嘛,也会因为淘气被揍,也会逃学。
在陈师爷的讲述中,重点突出了李石的严厉,木兰的心软慈爱。
县丞心中虽然有怀疑,但也不得不感叹一声:李先生与李太太也当得是严父慈母了。
陈师爷叹道:所以我们二爷最听老爷太太的话,虽然也偶有闯祸,但比起三爷却好了不少,也因此,我们老爷太太最放心二爷,谁知却出了这样的大事。
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此事也怪不得县太爷。县丞和主簿劝道。
旁边的衙役也道:就是啊,谁能知道那些灾民是叛逆县里突然接到这些灾民,大人自然是要问一声的。说到这里,那人懊悔道:也怪我们,当时太过大意,惊叫他们趁机拿捏住,只凭几人就将我们制住了。
陈师爷忙安慰了他们一声,将大家的情绪都照顾好,确认真的没有人会落井下石后,陈师爷才离开往后院去。
木兰正在给李江上药,轻声道:你忙了一天一夜,还是先去睡一觉吧。
李江小心的看向李石,李石低头喝茶,木兰就道:你不用看他,若是休息不好还怎么办差先去休息,到了时辰我叫你起来。木兰对傅氏道:你昨晚也受了惊吓,与江儿一起去休息吧。
傅氏见李石脸上虽然冷凝,却没有反对,心中微松,就扶了李江行礼下去。
木兰见人走了,就嗔怪道:你下手也太重了,胸口青了,后背也给打坏了。
你以为那些人是瞎子吗真怒与作戏他们还分得出,若只是受些皮肉之苦就能暂时安稳住众人,就是打得再重些也该。
.
农家小地主 第270章 劝
.
县衙的冲天火光以及之后的喊杀声吓坏了县城里的居民,一大早依然窝在家里不敢出门。
李江为了稳定人心让人拿着锣鼓在街上敲,只说昨晚有谋逆造反攻击县衙,现已被全部拿下,大家可以安心云云。
李江安定了人心,这才有时间查抄四个举人家的财产。
同时将此事写成奏折上报朝廷,而赖五也给朝廷上奏这边的情况。
李江是他侄子,他自然不会往坏的说,虽然没有明显的说李江的好话,但字里行间也多赞誉。
有赖五在,李石和木兰的心才稍稍放下一些,不然,换一个人来,李江就是不死,也脱去一层皮,县衙被占,丢的是朝廷的脸,加上又死了十多个人,一个流放至少是少不了的。
李江也出了一身的冷汗,受惊加上一连几天的劳累,李江在一天夜里发起了高烧。
李石心疼的摸摸他的额头,没好气的道:这样的事都经不住心里有些失望。
木兰拧好毛巾敷在他的额头上,闻言有些生气的拍了李石一下,生死之间还不算大事吗你对江儿要求太高了,我看他就很好,不过三天就将这件案子料理出来,又将那四家的势力连根拔起
若是没有这件事,我看他就是在这里耗上五年也未必能拔起那四家。李石冷着脸道:他做事顾虑太多,阿文做事又不管不顾,说到这里,李石无限的头疼,他们难道就不能消停一些以后再不许管他们这些烂事。不经历挫折怎么可能会长大他们总不能一直在后面护着他们,给他们擦屁股。
木兰斜睇了他一眼,眼里明显写着不信任,她就不信,要真出事了他能在家里坐得住。
木兰坐在床边看李江,给他盖好被子,低声道:你也不看他们犯的是什么事,这可不是可以当作锻炼的,败了还能再爬起来。这两个臭小子做的都是成则功,败则亡的事。就算要锻炼,也没有拿生死来锻炼的。
县丞拿了账簿过来,李先生,县令还没醒吗
只怕要到明天才会醒。
县丞就有些为难起来,四家的田地产业都算出来了,这还得县令过目之后写折子,这
县丞不如先列一个单子,明天江儿醒了我就让他去县衙。
这到底太急了,不如再多休息几日挨打之后还要忍伤工作,不病才怪,只休息一个晚上就好了
李石一口回绝,我看他还死不了,休息一个晚上也够了。
县丞抽了抽嘴角,心里有些同情李江。
赖五正要过来找木兰,看见李石就招手道:石儿,过来
县丞看见赖五有些诚惶诚恐的行礼,赖五不在意的挥手。
县丞就退下,只是脚步刻意放慢,这三天他也看得出,这县令一家似乎与平阳侯有什么关系,耳朵努力的支起来,听到平阳侯道:军队不能在这里久驻,谋逆已除,我让副将带他们回京。
那赖五叔呢
赖五疏朗道:我留在这里,回头与你们一起回府城,这不是快要过年了吗今年我就在这里过了,我让人送你婶子和你弟弟过来,赖五有些惆怅和感伤的道:今年也让他们祭祖,顺便请牌位进京。
这却是大事了。
李石思索了一番道:当年赖奶奶与赖大伯是靠着苏家庄的几位叔伯帮忙下葬的,赖五叔要不要回一趟苏家庄
赖五点头,自然是要回的。
县丞心中惊骇,原来县令的后台这么硬啊。
县丞低头看向手中的账簿,一点心思也不敢起了。
四家的财产不少,几乎占了整个县城的一半,也因此过手的东西多了,几人也难免起了心思,可现在县丞微叹一声,这未必是坏事,李江上面有人,以后只会越发顺遂,到时,他们都有一份交情在了,这都是人脉。
赖五与李石往后院去,李石在离开前回头看了一眼县丞离开的方向,翘了翘嘴角。
傅氏对赖五很尊敬,赖五和颜悦色的对她点头,问木兰,江儿怎么样了
已经退烧了,睡一觉就好了。
赖五就责备李石,你下手也太重了些,就算要给他们交代,等他处理好事情后再打就是。
那如何一样,如果不趁着那时候下手,只怕大家心里存了不满,就算是我最后下更重的手,也达不到这个效果。
赖五是领兵的将领,对于收买人心这一点自然也了解,想了想就丢开不说了,将自己要回府城的事对木兰说了,我先带着人押送逆贼到保定,接了你婶婶就过来,你先给我安排着房间。
怎么还要去保定直接将人交给副将押回去不就可以了
那怎么行要是林青山抢了我的功劳,那我们不是白忙活这半个月了我先将人送到保定,进了保定就是我的地盘了,我也放心,我给你婶子写了信,让她在保定等我,你放心好了,左右不过二十来天的时间,过来正好可以过年。我与圣上请上两个月的假,也好将这边的事料理干净。
木兰点头,小弟弟才两个月,这时候赶路要注意一些。
你放心好了,说起儿子,赖五眉飞色舞起来,那小子结实着呢,才出生就足有六斤五两,我出来的时候,他已经会蹬腿了,我都有些要抓不住了。天生的习武材料
赖五三十多岁才得一个儿子,别人在他的这个年纪儿子都快可以成亲了,所以他宝贝这个儿子得很。
说了一通孩子,赖五才意犹未尽的到前面找副将安排回去的事宜。
将军,魏安想要自尽。
赖五的一张笑脸冷下来,哼了一声道:叫人给我看紧来,死人和活人的功劳可是不一样的,他的那个主子我们都活捉了,没道理他要死。
末将也是这么和那几个小子说的,让他们眼睛眨也不眨的盯着他,但其他的好说,他要是绝食怎么办
灌下去,这还要我和你教你啊。
副将苦恼的挠头,刚才末将就是这么干的,可我才灌下去他就又给吐出来了。
赖五狠狠地皱眉,转身去看魏安。
魏安正白着一张脸狠厉的看着看守他的兵士,就算他们是当了几年的老兵,生死都看惯了,也被魏安的眼里的狠色吓了一跳。
赖五进来恨铁不成钢的敲了那几个小子一下,挥手道:下去吧。自己搬了一张凳子在魏安的对面坐下,怎么怕到了京城我们折磨你
魏安冷哼一声,只不过是不想死在你们手上罢了。
那你只管试试,我不叫你死,你就是不能死
魏安讥诮的看着他,赖五就回头对副将道:你等一下去找一个大夫来,就让他看着他,我想大夫总有办法让他吃下东西而吐不出来。
副将响亮的应了一声,赖五冷哼道:你的主子现在在钱塘等着你,过不多久,你们就可以一起上京了,听说你对他忠心耿耿,你若活着还好,若是死了,我就将本属于你的那份折磨也放到他的身上。
魏安的脸色涨红起来,被捆绑的手瞬间握紧,你是如何找到他的这一直是他不了解的,他一路刻意留下痕迹,就是要将人引到这边来,他从没想过要活着,不然他也不会在南阳县一呆就是三天,三天的时间足够他逃很远了。
本来见人久久没有追来,他还在心中嗤笑赖五,觉得他第一大将的名头名不副实,有勇无谋,不然也不可能到现在都没有追来。
可现在看来,对方竟然是直接追着君上而去的。
赖五就低头与魏安的眼睛对上,咧开嘴笑道:你就对他身边的人这么信任
魏安一愣,然后眼睛就几乎要滴出血来,咬牙问道:是谁是谁
赖五直起身怜悯的看着他,你对人心估计不足,你们败势已定,不是所有人都像你一样可以为了他万死不辞的。
魏安就低声笑起来,眼里留下眼泪,是我害了君上,是我害了君上,我不该离开他身边的
魏安抬头盯着赖五,冷笑道:如此看来,那三天你是去追君上了
赖五冷哼一声,你很快就能见到他了。
魏安脸上带上奇异的笑,你将他放在钱塘钱塘杨家可不是好相与的,你就不怕他抢你的功劳
赖五嘴角微翘,你太小看我了,将杨家也看得太蠢了。他是皇帝跟前的红人,人是他抓的,这事整个钱塘的人都看在眼里,更何况,钱塘还有苏家在,杨家是脑子抽了才会抢他的功劳。
如果不是那女人,你未必能抓的住我魏安有些后悔起来,他不该执着于杀了县衙的人,不然他早带着人从西门而出,至少能留得一条命在,只要有命在,他就有机会将君上救出来,从钱塘到京城可有一段不短的路走。
赖五听到他说,更加愉悦,那是我侄女
副将看见赖五得意炫耀的样子,很想捂住脸。
魏安没想到那人还与赖五有关系,眼睛就眯起来。
赖五就笑着威胁他:你若是想对她下手,我就先捏死你的主子,再捏死你。你要是老实一些,说不定圣上突发慈悲饶你与你的主子不死,赖五歪着头想了想,这倒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魏安和他的主子造的是前朝的反,又不是他们的,说起来现在的皇上与朝廷与他并没有太多的恨意。
魏安也盘算起来。
.
农家小地主 第271章 功过
.
赖五的折子先到的京城,皇上在里面看到了李江的名字,第二天就在朝堂上拿出来与大家讨论。
赖五千里追捕谋逆,朝臣都口呼圣明,最后一个反对朝廷的势力也被抓了,现在天下算是暂时安定了,这是一件大事。
当下朝臣就在心里嘀咕开了,平阳侯只怕要更近一步了。
那也不过是一个国公。
你也不过说说酸话罢了,如今宗室之中无人,亲王郡王皆无,最贵不过国公。
当今圣上是光杆一个,当年不过十二就自己扛了锄头去参军,登基后倒是有旧人找来,只是皇上当年年弱被人欺负,如今虽然不会去算那些帐,却也不会白白认下那些莫名的亲戚,因此上门的一概被打出宫门,如果是别的人家还能散播一下谣言,说发达就不认穷亲戚之类的酸话,但今天这位是皇上,被打出来的时候已经是去了七魂,哪里还敢在京城呆着。
也因此,宗室之中现在无人,也就没有亲王郡王之类的,也就几个功劳大的被封了国公,当年皇上也是想给赖五封一个国公,但赖五一上来就跟吴家对起来,当初吴家势大,皇上让吴家三分,赖五的爵位也就低一等,只得了侯,现在多半是要往上提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