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农家小地主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郁雨竹
李东和愤怒,还未入冬,二叔叔就将过冬的物质都预备好了,虽然天气渐冷,但我们县至今无人冻亡,我们南阳县又素来贫穷,又偏安一隅,流民根本就不打我们县城过,但这一支流民突如其来,前一刻二叔叔还让人找我去商量是不是要抽出一部分赈灾物资给那些流民,下一刻,二叔叔他们就被劫掠了此事定与脱不了关系,当时二叔叔要提前预备过冬物资,他们就极力反对
李东一家就住在县衙附近,因为流民将县衙控制住,所以他的父母妻儿也在其中,他如何不悲不怒
郑致德面沉如水,对木兰道:看他们行事井井有条,决不是一般流民可为。就算再有计划的流民,他们毕竟是临时组建起来的队伍,互相间不认识,不了解,因为一时的利益结盟,也会很快瓦解。他们怎么可能有计划的围攻县衙
你出来时县城是什么情况
一出事我就去找在外的衙役,却发现流民想要控制城门,侄儿知道必定是出了大事,也来不及去找人,就牵了一匹马回府城求救。可府里的下人说叔叔进城赈灾,而府城戒严,外人不得入内,侄儿只好来找婶婶
李东虽然跟着李江去南阳县,但却不是衙役的身份,而是帮着李江打理南阳的一些庶务,没有腰牌,一时又找不到担保人,只好掉头来找木兰。
也就是说一出事你就出县城了,并不知道里头的情况。
李东羞愧的低下头。
木兰就敲了敲桌子,一天两夜,可以发生很多事情
我先给府城送信,南阳县离府城也并不多远,一旦波及府城知府大人不会坐视不管的。郑致德压下心中的焦虑担心,劝慰众人,我再从县衙中抽调一些人连夜赶去,一定能救出李江。
木兰挥手打断他,你这里也离不开人,不过府城那里的确需要送信。木兰走了几步,沉吟道:我记得南阳县附近并没有匪患,那些流民若不是流民,那是从哪儿来的致德,你府上有擅长可否有擅长斥候的人
倒是有一位荣叔叔擅长此道,我这就去请他过来。
木兰就让李东下去休息,桃子也被打发离开,屋里一时就只剩下她与李登才,李登才张着嘴巴,很想说自己也帮忙,只是他功夫不行,家里也没有这方面擅长的人,一时担心的坐在椅子上。
郑致德很快就领着一个矮小,面容平凡的中年人过来。他跟在郑将军身边多年,以前就是专门负责一组斥候的,只是后来他伤了手,不能再在军队里呆着,他又无儿无女,从军多年的收入都是有一点花一点,郑将军见他落魄,真是又气又心疼,就将人留在了将军府里做了家将。
也因为有他在,当年从京城到府城时,几人才躲过了好几拨刺杀。
木兰请他来是想他帮忙打探一下那伙匪徒的来历,若是以前,说不定木兰会说擒贼先擒王,看着对方本事决定是不是要了对方头领的命,但这次不一样,李江在对方的手里。
不仅李江在对方的手里,傅氏等也在对方的手里,投鼠忌器,木兰是不可能置李江安危于不顾的,所以只能尽可能的了解对方,只希望府城的援兵能快点到。
但另一方面,木兰也担心,担心府城那边会不顾李江的安危,到那时她又该如何做
这些都要提前做好准备。
郑致德是不赞成木兰去南阳县的,李江被俘,木兰独身前去太过危险,可以救出李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还不如等府城的官兵一起去。
可木兰做的决定就和李石一样,八头牛也拉不回来的。
郑致德只好利用李石,那大哥那里怎么办府城那边也同样危急,听说大哥已经连续几天几夜不睡,这样下去也熬不住啊。
木兰一点也不担心,你放心好了,你大哥虽然工作努力,却不会拼命。这一点上木兰很有自信,因为她也是这样的人,她可能会为了家人拼命,却不会为了工作和外人拼命,最多是尽最大的努力工作罢了。
不过冬瘟的确是一个大问题,回头我写一封信,登才拿回去给他,你派人一路护送登才回去,顺便将南阳县的事告诉他,让他在那边活动一番,无论如何,要尽快派兵前去南阳县。木兰头疼的扶额,真是什么事都撞在了一起。
木兰给李石的信里,不仅将李江被劫持的事说了,将一些处理灾民卫生的建议也写了下来。
李石头疼的无非是灾民的卫生问题,洗澡之类的我们不用想了,几千人的洗澡用水,就算有足够的水也没有足够的柴禾来烧水,所以这个可以暂时放弃,但简单的擦洗却可以做到。
这时候,雪是最不缺的,用雪来擦手擦脸擦脖子,好歹能起到一丁点作用。
而垃圾乱扔的问题,这也简单,李石他们无法规范不过是因为人多不好管理,可将这五千人化为小单位呢
其实这与现行军队中的制度也差不多,十人为一组,十组为一对,十队为一营
将生活区域划分出来,互相监督,谁若是不将自己的生活垃圾处理好,被举报核实后就要扣掉当天的赈济粮,一个小组连坐。为了防止诬告,诬告者被证实后赶出赈济队伍,同组扣掉三天粮食
乱世用重典,现在也就只能用这些暂时规范灾民了
自然,这只是木兰的一个提议,真正如何却要李石挑眉去完善。
木兰担心的是在南阳县的李江。
桃子和媛媛更担心。
桃子挺着大肚子,有些焦躁的在屋里走来走去,李登才忙安抚她,你放心,明天我快马加鞭的去府城,早点见到姐夫,也好早点搬到救兵。
媛媛则是第一次产后失眠,郑致德劝了半天,见媛媛还是愁眉不展,也只好叹息一声,这件事的确难办。
你说他们会是什么人媛媛从丈夫那里知道,那些人可能不是真的流民。
我也不知道,南阳县一向太平,我实在想不出那些人若不是流民,还能是谁。郑致德拍了拍妻子的背,小声的安慰道:你也不要太过担心,嫂子箭术高强,说不定能在军队还未到的时候将二哥救出来呢
媛媛心中苦涩,这怎么可能让姐姐去杀敌军将领还罢,现在二哥二嫂都在他们手上,姐姐怎么可能救得出来我实在不放心姐姐就这样去,大哥不在她身边,要是真的出事,我只怕姐姐会不要命
媛媛最了解木兰,木兰是将他们几个当孩子养大的,要是李江真的有什么意外,只怕木兰真的会冲动之下做出什么事来,到时候反而又搭进去一个。
郑致德苦笑,我哪里拦得住
媛媛就转身从枕头底下拿出一包药递给他,这是我刚叫丫头弄来的,是迷药,早上你在姐姐的吃的粥里放一些,总之一定要将人拖住,好歹等大哥过来再说。
媛媛是真的不放心木兰,木兰遇上家人的事就会感情用事,但李石不一样,大部分情况下他都能理智的分析情况,那唯一的意外也是对着木兰和阳阳。
郑致德拿着那包药,瞪大了眼睛看着妻子。
第二天,郑致德犹豫的给木兰的粥里加了料,丫头将粥端上来后,木兰一点胃口也没有,不过她也知道等一下她要赶路,不可能不吃东西,因此拿了两个馒头就啃,看了眼眼前的粥,皱了皱眉,觉得赶路不适合喝粥,就将粥推给桃子,你吃了吧,看你昨天没睡着吧,脸色有些难看。
.





农家小地主 第260章 打探
.
郑致德可不敢让桃子吃那加料的粥,对方可是挺着个大肚子呢,因此袖子一扫,就很不小心的将那碗粥啪的一声摔在了地上
桃子上边是木兰,下边是李登才,李登才迷茫的眨眨眼,一时不明白,他旁边的郑致德是怎么越过他将那碗粥打翻的
不过木兰与桃子都没注意,她们的心思并不在这上面。
木兰将信交给李登才,你也速回府城,将信交给你姐夫,然后就留在府城帮忙吧。收拾了东西就要走,郑致德忙相劝,嫂子不如等大哥来了再一起去。
那还不知要到何时,江儿现在人在对方手中,我不放心。木兰知道他们在担心什么,放柔了声音道:你们放心,我不会胡来的,怎么也要等援军到了再说。
媛媛不顾还在做月子,亲自来拦木兰,姐姐,南阳县现在肯定戒严了,你去实在太危险,不如等大哥来了再从长计议,他们人多势众,二哥又在他们手里,你去了又有什么用呢
好歹能提前打探一些消息,知道你二哥是否平安。木兰眼里闪过狠厉,若是对方要对李江不利,她在那里,好歹还能想法子将人偷出来。当然,这话木兰没敢说出来,只怕说出来他们更不放心她去了。
木兰做事与李石一样,下定了决心,八头牛都拉不回来,因此最后她还是强硬的拉了一匹马。
李东对南阳县比较熟悉,虽然休息只休息一晚并没有完全恢复,但还是强打起精神跟在木兰身后,荣校尉早在外面等着了。
三人快马加鞭的往南阳县赶。
南阳县的确已经戒严,李东在城门口晃了一圈就走到山坡后面,找到等待在那里的木兰,婶婶,城门口的那些兵士我一个都不认识,李东脸色苍白,而且他们行止间没有规矩,并不像县城的兵士,多半是那些流民所扮。
木兰沉着脸看向城门口,我看百姓脸上并无慌张,你不是说他们围了县衙吗
李东仔细的回忆当时的情况,县衙附近的人不多,当时二叔叔是想与那人了解一下流民的情况,就叫了十多个流民进县衙问话,我发现不对的时候,县衙附近也没闹腾起来当时我是想拿账本去给二叔叔看,只是县衙附近的衙役全都不见,反而是几个衣着破烂的人坐在门边,神情警戒,我当时留了心,就没直接过去,李东皱眉仔细回想着,道:我转了个弯,走到南墙的时候却听到里面一声暴喝逆贼竟敢挟持县令造反,那人的声音我认得,是县城的王捕快,他为人最耿直
说到这里,李东一阵难受,我疾步离开,正想出去搬救兵,却发现县城里所有的衙役似乎都消失了,反而有几个面生的灾民目露凶光的朝城门口去,我担心迟了一步就出不了城,所以
木兰沉吟,县城里面一定有他们的内应,不然怎么可能悄无声息的就将县衙这么多的官兵拿下
李东点头,侄儿也是这么想的。
木兰就有些放下心来,本来她还担心流民会撕票,可如果这事与县城中的人扯上关系,说不定李江倒能留下一条命。
木兰从包袱里拿出一套衣服,到树丛后面换了,不一会儿就一副村妇打扮,木兰对李东道:你也赶紧去换一套衣裳,等一下我们就进城。
不等荣校尉吗
不等,他去查探那些流民来的痕迹,一时半会不会回来,我们先进城,到时再在城里汇合。
李东顿时不再多问,拿了衣服去换。
木兰就捣鼓了锅灰往脸上抹,她没有李石的药汁变容,却可以用锅灰,虽然这里没有人认得她,但这张脸实在是太引人注目,这种时候自然是能低调些就低调些。
木兰将手和脖子都抹上,将匕首绑在腿上,这一次来她身上就带了这一个武器。
李东很快出来,木兰将剩下的锅灰给他,不知道他们是否认识你,还是涂上保险一些。
李东也有这方面的担心,他是李江在县城庶务的代言人,李江的所有产业都是他来打理的,包括礼品往来,所以县城里很多人都认识他,几家与李家来往密切的人家更是对李东熟悉得不得了。
如果县城中有人叛变,那么,他无疑也会是被注意的人之一。
李东细细的抹了,不仅如此,还将背弯下一些,与平时相比完全变了一个人,木兰看了不由惊叹,李东很有这方面的天赋。
其实李东也就这个变装还可以,因为如果当年李江没有选中他和李良,那么此时他与李良都会是这个模样,最普通不过的农夫。
可他们跟在李江身边两年,眼界一点一点的打开,身上的气质也在慢慢的变化。
县城里的人也早熟悉了这个李东,现在李东变回来,却让人一时认不出来。
两人就挎着包袱向城门走去,守门的人并没有多为难他们,只是在李东的脸上滑过,见他们似乎是夫妻俩,就没有多少兴趣了,挥手让俩人进城。
南阳县的百姓似乎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只是这几天县衙的动作不小,因此也有些紧张起来,但这也仅限于南阳县的常住居民。
木兰仔细留意附近人的谈话,这几天县衙戒备严了不少,是不是外头闹灾太严重,波及到这儿了
不会吧,我们南阳县后头是大山,又不在去府城和京城的大路上,就算要闹也闹不到我们这儿来吧,该不会是我们本县的灾民
不可能,不可能,县令大人可以一直在安顿灾民的,虽然不能保证他们吃饱穿暖,但饿不死冻不死还是可以的,前两天那样寒冷,下了那么一场大雪不也没冻死人吗
我坚持一定有大事发生了,难道诸位没有发现这几天来往的官爷都很面生吗
大家顿时沉默下来,仔细的回忆,这一回忆不要紧,几人都吓了一跳,最近他们见到的人可不就是一直是陌生人吗
小县城就这点好处,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虽然大家可能不全都认识,但官兵来往巡查,大家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印象。
几人面面相觑,压低了声音道:难道真的出大事了
木兰吃完馄饨,放下铜板,和李东离开了。
县衙在哪里
再往前走就是了。
木兰与李东蹲在地上,眼角的余光观察着县衙,县衙门口坐着三个打盹的衙役,从这附近走过的人很少,大多不会朝那里看一眼,在这个时代,众人对县衙都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敬畏。
木兰跟着李东远远的绕着县衙走了一圈,然后就找了一家客栈住下。
木兰边喝茶边问道:这么多的衙役被换掉,他们多半是被控制在县衙当中了,只是他们几天几夜的不回家,难道他们的家人不会怀疑吗而且县城里也有不少富贵人家,你不是说,光住在县衙里的老举人就有五个吗县城里的异样他们不可能不知道,难道他们问也不问一声
李东心惊胆颤,婶婶是说他们都是同伙李东想起李江这两年起早贪黑的工作,悲从心来,二叔叔一心为民,他们枉读了这么多年的圣贤书。
木兰则平静的道:不可能这么多人都叛变的,就算他们对江儿不满,也不可能做这样的事,将江儿拉下来不过是权利之争,可若是控制一个县衙,那可是谋反不过是一个小县城里的几个举人,他们还没有这个胆子。
那就是说,李东心剧跳,他们也被挟持了可,可进城的流民并没有这么多人啊。
木兰垂下眼眸,所以,他们的人数肯定不少,可能早就进入了县城,你见到的不过是一部分罢了,这样看来,他们更不可能是流民了。
木兰苦恼起来,我们现在对县城的事抓瞎,总要多了解一些才好,你在县城可有什么信得过的人,能不被对方注意到的
倒是有一个,叫王柱,先前在我手底下做过伙计,人很机灵,只是后来他家里出了一些事就不再做了,但二叔叔可怜他,就时不时的会让他给打打零工,或是暗中接济他一些,这些事情都是我出面的,他对二叔叔很忠心,但因为他不是我店里的伙计,所以那些人应该注意不到他的身上。
那你现在就去找他,小心一些,若是可信,将人带来,我有话问他。
李东应声而去。
木兰的眉头就紧紧皱起来,看着外面的天色,暗中计算着李石到这里的时间。这动脑筋的事她差了李石不是一星半点,她现在完全没有头绪,甚至都不太敢接近县衙。
木兰在这里盼着李石快点到来,而在府城的李石也正心急火燎,自从收到木兰的信后,李石就没再睡过觉,他眼睛通红的跟在知府身边。
知府也是满脸愁绪,杨将军已经去点兵,我看你已经两夜没合眼,还是赶紧去睡一觉,不然再强的身体也要扛不住的。
.




农家小地主 第261章 点兵
.
兵没有点出来,李石就放心不下,他强撑着道:我在路上睡也是一样的。
知府就叹息一声,杨将军领兵多年,相信他一定能将令弟救出来的。
李石强笑一声,周冬就疾步而来,低声在李石耳边说了几句话。
李石眼里迸射出厉光,身上隐隐带着杀气,不由暗中握紧了拳头。
可是出了什么事
李石垂下眼眸,听说北边下来不少灾民,杨将军要留守府城,只肯出兵五百让左志浩带领前往。
知府有些尴尬的安慰道:左参将年少有为,是前朝的武举人,相信有他带兵
看着李石眼底的讥诮,知府有些说不下去了,就算左志浩多么能干,五百人能做的了什么只怕这五百人的水分也不少。
看着李石疲惫的样子,知府咬咬牙,低声道:我从衙役中抽调三百给你,好歹多一些胜算。
李石感激的道:多谢大人
此时李石是真的很需要人,杨将军因为杨家与苏家已经撕破脸皮,将气撒在他们的身上,是不可能再出兵了,能拿到五百人和左志浩,还是李石奔波了两天的结果,他实在是拖不下去了,木兰平时看着稳重,但骨子里却有些顾前不顾后,而且江儿若真出事,她一定会不计代价的救人的,想到弟弟一家与妻子都身陷危险之中,李石就只觉得心一钝一钝的。
既然已经点兵,那你们即刻就启程吧。知府也知道李石着急,当下就越过杨将军下了命令。
而杨将军对此事并不介意,他已经尽量压下士兵的数量和各种装备了,他不觉得对方还能有脱身的计划。
杨将军想到苏定的强势就不由冷哼一声,他不是自诩友爱兄妹吗那他倒要看看,他有多疼爱这个妹妹,这次他就将他的脸皮给撕下来。
杨将军想要趁此机会将李石与木兰都陷在南阳县,等他们一家在地下团聚之后再出兵剿杀流民,到时候功绩利益两不落。
对于知府暗帮李石的行为,他心中虽然不满,却也知道此时不是与他打擂台的时候。
对于南阳县的那些流民,别人或许还两眼抓瞎,他却多少猜到了一些,别说才八百人,知府就是再往上加八百只怕也没用。
李石去和左志浩沟通。
左参将今年不过二十五岁,比李石年长几岁,他并不是在府城这里的人,甚至不是在这里升的参将,属于空降,但也因此,他在这里很受排挤,这次他隐约知道此次行动凶多吉少,所以看见文弱儒雅的李石,左参将直接叹息一声道:李大夫还是留下吧,我会尽力救出令弟的。
李石就感激的冲他作揖,多谢左参将了,只是我弟弟一家都在那里,石实在是不放心,这一路上还多要麻烦左参将了。
左参将看着眼睛通红,满脸疲惫的李石,拒绝的话到底没说出口,对于李石,他心中是佩服的,他刚到府城来的时候就听说过对方的名字,对方似乎一直和义诊挂在一起,这一次雪灾更是奔波在第一线,只是没想到好人向来不会有好事,看,自家的弟弟就出事了。
按例,南阳县出了这样的事,府城是要奔赴救援的,两千的士兵都是少的,更何况现在只有五百。
只是杨将军的理由很充分,南下的灾民越来越多,府城比南阳县更重要,而且,这五百人只是打前锋,等他将府城的事处理好自然会亲自领兵去救人。
话说得很好听,只是事情发生到现在已有三天,难道他们到了那里还能看着县衙的人被困而无动于衷吗
到头来,只怕就是一场厮杀。
李石躺在铺了厚厚棉被的马车上,身上盖着被子沉沉的睡着,马车的颠簸对他一点影响也没有。
周冬也早就不顾肩膀上的酸痛在李石身边伺候着。
他是昨天才开始回到李石身边伺候的,因此倒不多累,他就坐在旁边,小心的护着李石的头,马车只要一颠簸,他就会压一压李石,不见他弹起来,以免撞到车厢。
外面,八百士兵在奔波。
木兰看着王柱的身影消失,有些失神的看着县衙的方向。
送王柱出去的李东很快回来,婶婶李东有些担心的看着木兰。
木兰回过头来,他们好厉害,竟然不声不响的控制住了大半个县城。
那也是暂时的,时间拖得越久对他们越不利,李东分析道:现在已经开始有人怀疑县城出事了,以往,二叔叔每天都会巡视一下县城的情况,再过几日,二叔叔要是还不出现,只怕就会有人疑心到这上面来了。
木兰却一点也不开心,是对他们不利,但对我们也同样不利,我担心他们会撕票。人质停留在他们手上时间越长越危险,不知道为什么,木兰总怕那个点爆开。
若是民众不知道此事还罢,他们为了装一装,也一定不会对江儿做什么,对百姓也不会有什么干涉,可一旦事情泄露,我就怕他们大开杀戒。
李东顿时吓着了,那,那这该怎么办
木兰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她现在完全没有主意,只能等李石来再说,但她可以提前做一些准备,你去打听清楚,现在县衙每天要采买多少蔬菜粮食和柴禾,都用什么饭菜,我们今天圈出来的那几家每天都采买多少菜蔬,这些都要记下来,然后再留意一下县城各地方的情况,我明天出去看一看。
李东有些迷茫,打听这些做什么
算出他们有多少人。
李东不太懂,这个能算出来
李东很快就回过神来,是啊,每个人每天吃多少饭菜是差不多的,这就能算出大概的人数。李东打了一个激灵,满心热血的出去找人去了。
1...109110111112113...25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