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农家小地主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郁雨竹
在车上能吃什么东西钟先生有些赌气的瞪了李石一眼。
木兰就抱着阳阳低声道:阳阳,娘带你去看看妹妹好不好
阳阳点头。
王先生和钟先生虽然互相听说过对方,但其实并没有见过面,此人两人在一起说话却意外的说到了一起,因此钟先生也不找李石和木兰的麻烦了,大大方方的跟着王先生下棋去了。
木兰给阳阳换衣服洗澡之后就抱着他去看正在摇篮里睡觉的妞妞。
阳阳是第一次看见这么小的孩子,有些惊奇的慢慢伸出手去摸了摸她的脸,发现软软的,就快速的将手缩回来。
李石和木兰看着一笑,李石就上前接过阳阳,点了点他的额头,你妹妹现在睡着,等她醒了我们再来和她玩,我们先下去吃东西,好不好
阳阳就抱着肚子欢喜的点头。
他早就饿了。
夫妻俩喂阳阳吃了东西,见她有些累了,就将他放在塌上,拿着扇子轻轻地给他煽风,木兰摸了摸阳阳的小脸,低声道:好像瘦了。
养几天就好了,话虽然这样说,但李石心中也有些心疼,我们这次在这儿住长一些,等阳阳玩腻了再回去。
李石担心时间放的太近阳阳会累着。
苏文听说阳阳到了,从衙门里处理事情回来就直奔这边过来,李石听到脚步声,就知道是苏文。敢在他的院子里这样走路的,除了阳阳也就只有他了。
他看了一眼躺在塌上熟睡的妻子和儿子,起身走出去,看着急匆匆赶过来的苏文,就不由用扇子敲了一下他的头,满头大汗的,也不回去先换衣服。
我听说阳阳到了。
正和你姐姐在睡觉呢,你快去梳洗一下吧,去看过弟妹和妞妞之后再过来。
苏文可惜的看了一眼门口,只好应下了。
苏文到底没先去换衣服,而是跑到妞妞那里小心的亲了她一口,问过妻子之后才去梳洗的。
晚上,包括钟先生和王先生,他们一家人就坐在一起吃饭了。
苏文高兴的将阳阳放在肩膀上,大声笑道:阳阳,舅舅带你出去玩好不好
好,去玩
李石就在一旁泼他冷水,秋收不是还没结束吗我听说县衙里积累了许多的案子,你都审了
苏文身子一僵,只好失望的将阳阳放下来,做下承诺,阳阳,等过了这个月,舅舅就亲自带你去玩。对了,姐夫,这次你们要在这儿呆多久再过不久就是中秋了,你们怎么也得在这里过中秋吧
王先生也看向李石。
李石就轻声应了一声,一两个月总是要有的。
真的苏文惊喜的将阳阳往天上抛了两下,那真是太好了
阳阳高兴的拍着小手,还要,还要
苏文就真的将他往天上抛了几下,木兰见了就上前接过儿子,晚上他要是做噩梦我就让你带着他。
苏文吐吐舌头。
这边,王先生却给李石敬酒,如此,心敏的身体就多拜托小李相公了。
这是石的责任。说着回敬王先生。
王先生只在这里呆了五天就不得不回去了,其他的不说,就是书院那里他也不能请太久的假期。
王先生临走前和王心敏说了,以后和苏文好好的过日子,可若是被欺负了也不用怕,只管写信回去告诉他,王家还有她的两个弟弟。
王心敏含着泪应下了,苏文亲自将王先生送到十里长亭,在那里,王先生看了苏文半响,才悠悠的道:你若是想要子嗣,倒是也可以纳一良妾,我只希望你记住谁是你的妻子就好。
苏文脸上微变,先生何出此言文岂敢如此我苏家的规矩,是不能纳妾的,更何况,心敏只是身体受损,而且我们现在也有了一个女儿,纳妾之事我是不会答应的。
王先生心中就松了一口气,苏文既然连从前的称呼都用出来了,说明他是认真的。
王先生欣慰的拍了拍苏文的肩膀,以后有什么事只管写信过来。
小婿会的。
王先生点头,骑马离去。
苏文在十里长亭里站了半天,这才骑上马回去。
王先生一回到家里,两个儿子就着急的上前,父亲,母亲怎么去了山东外婆家
王先生将马交给家里的下人,瞪了儿子一眼,急什么回去再说。
两个儿子低下头去,老老实实的跟在王先生身后进了书房。
王先生将定远县的事仔细的说了,对于这些事他从不会隐瞒自己的儿女,他一直觉得担当是从小练成了。
两个儿子红了眼睛,姐姐以后不会有孩子了
胡说些什么呢王先生瞪了他们一眼,不过是子嗣艰难一些罢了,以后会调养好的,不过以后你们就是她的靠山,你们好了,你们的姐姐才能好,你们明白了吗
儿子明白,今年秋闱儿子就下场。
王先生点头。
你们的母亲是我做主送回你外婆家的,你们若是想她了也可以去看她,只一件,没我的命令,谁也不准将她接回来。
两个儿子都低下头。
王先生的两个儿子还没懂事就是王先生亲自带着的,等到再懂事一些,王心敏也能照顾弟弟了,所以两人几乎是王先生和王心敏一把手带大的,两人对王心敏的感情也比母亲深一些,此时听到这样的事,心里既伤心又担心又生气,但那是他们的母亲,他们不能说什么,只能黯然的点头。
但他们知道,为了他们的仕途,父亲肯定不会休了母亲,所以也只是担心母亲到外婆家后的处境,毕竟外婆家情况复杂,比王家不知道要乱多少倍,现在外婆年纪又大了,也不知能不能照看到母亲。
所以两人估摸着时间拿出两个人的零用钱给王太太送过去了,就希望她在山东的时候日子好过些。
两人却不知道,王太太在物质上并不缺,缺的是心灵上的抚慰,她现在在山东可以说是胆战心惊,就生怕哪一天会收到王先生的休妻书。
而且,娘家人的目光也让她很难堪,她这样被送回来,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其中有问题,虽然母亲已经将事情压下,说是她年纪大了想女儿叫女婿送上来的,但大家都知道,老太太根本就没写过什么信和派人出去过,这些都是很明显的事,因此几天下来,娘家人都是在打探她到底犯了什么错,让王家出了名的好脾气将人送回来。
.





农家小地主 第238章 温馨
.
李石正躺在塌上午睡,阳阳蹬蹬的跑进来,看见父亲的背影,就悄悄的爬上塌,好奇的凑到跟前去看。一下子扒扒父亲的眼皮,一下子揪揪父亲的耳朵,正想摸摸父亲的鼻子,李石的眼睛突然就睁开,有些好笑的看着趴在他身上的儿子。
阳阳吓了一跳,然后就不好意思的埋进父亲的怀里,一动也不动。
李石就好笑的拍了儿子的屁股一下,现在不好意思了刚才你在做什么
阳阳好奇的抬头看父亲,李石也没想他能明白,而是将他抱起来,我们去看看妹妹好不好
阳阳就嘟嘟嘴,摇头,不看。
为什么你不是和妹妹玩得很好吗
不好玩。阳阳一开始还很兴奋的和妹妹说话,还想和她一起去玩,但妞妞不能吹风,几乎都是呆在屋里,阳阳和她玩了两天就不想玩了。
李石想了想,就抱着儿子道:那爹爹带你上街去玩好不好
阳阳高兴的拍手,去,去玩
就说这两个字最清楚
木兰正在王心敏那里,李石带了钱,只让丫头通知木兰一声,就抱着阳阳出去了。
距离上次来定远县也有大半年了,定远县改变了不少,以前街上虽然也有店铺,但却很少看见顾客,更别说能在定远县中看到来往的客商之类的了。
可现在的定远县虽然不至于繁华,但在街上却清楚的看到商人带着货物经过,或是停留在客栈里。
苏文将县城规制好,哪些地方摆什么摊都是有规定的,街上有巡逻的捕快,不怕那些地痞骚扰。
可以说,比起以前的定远县,现在的定远县焕发着一股生机。
李石抱着阳阳一路看过去,胸中也不由的升起一股自豪感,这是他一手培养出来的孩子,虽然他不可能再科举入仕,但他的理想却有人继承。
阳阳看见街上这么多好玩的,就挣扎着要下地,李石无奈,只好将他放到地上,牵着他的手慢慢的走着。
阳阳就站在一个七彩的风车前面怎么也不肯走了,李石无奈,只好掏钱给他买了一个。
阳阳拿着东西就跑,李石忙追上他,拉住他的手,教训他道:可不许再乱跑,万一摔了怎么办
阳阳不是第一次逛街,以前李石和木兰也陪他上街逛过,但那时候他年纪还小,没记忆,现在看见这么多漂亮的小东西,就是这个也想要,那个也想要。
最后,阳阳就站在一个馄饨摊子前怎么也挪不动脚步了。
老板娘见了就招呼道:这位相公,带着孩子吃一碗馄饨吧。
李石就将阳阳抱起来坐到桌子边,那就来两碗馄饨吧。
好嘞。
老板娘特意将阳阳的那碗煮烂一些,这样好让他下咽。
李石就先喂阳阳吃,就听到旁边的人感叹:如今秋收算是结束了,我们也能放松一二了,今年我们县可是大丰收,至少几年能过一个好年,明年不用饿肚子了。
你高兴的也太早了,这还没纳税呢。
纳税县太爷不是说了三年之内都不用纳税吗
谁知道他会不会信守承诺以往的县令也说免税,可转头却在别的地方上加税,算来算去还不是得交税不仅没少,反而更多了。
我倒觉得苏大人不是这样的人,这次秋收他可是跟着我们一块儿去的,以往有哪个县令能做到这点更何况,看他这一年多来的作为,也不像是贪官。
就算不是贪官,这世上的官员总要落些好处才行啊,不然只凭县太爷那点俸禄也就能请个仆人维持住家用罢了。
那人就笑道:这你就不知道了吧县太爷自然还是有其他收入的,我听说他在府城那边既有地又有铺子,光那些就绰绰有余了,他又一心做个好官,自然就不在乎那些钱了。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认同这个观点的,在结果没有出来之前,他们谁也不敢下定论。
定远县除了早些年出过几个特别厉害的贪官之外,其他的都还算顾及名声,但就算是这样,几年下来也没见做过多少成绩,不过是派兵上几次山,往上报几次剿匪的功劳,然后就会顺利的升迁了
李石听着他们的议论,微微一笑,将馄饨的馅弄出来喂给阳阳吃,然后才吃馄饨皮,阳阳吃得津津有味。
李石看了一眼他的小肚子,低声笑道:吃得七分饱就行了,再吃晚上该吃不下饭了。
阳阳不依,嘟着嘴还要,这时候的孩子并不知道适可而止,只是因为喜欢,所以想要,李石就轻声细语的和他将道理,好不容易将碗从他怀里夺过来,抬头间却看见一人丢下钱悄悄的离开。
李石眼睛微眯,目光在那人的手上和脸上一滑而过,垂下眼眸沉思。
阳阳正迎风转着风车,看到爹爹不理他,就扯着他的衣角道:爹爹,回家。
李石一笑,看了眼已经冷掉的馄饨,可惜了一下,眼睛在街角处转了一圈,看到不远处就有两个小乞丐,李石就招手让他们过来。
两个小乞丐本来是盯着阳阳面前的馄饨看,见李石冲他们招手,犹豫了几下才慢慢的走过来。
李石就将碗里的馄饨分成两份倒进他们的碗里,两个小乞丐眼睛一亮,弯腰道谢一声就跑到街角去狼吞虎咽的吃。
老板娘见了张了张嘴,很想告诉李石,就算是您没吃,也可以留给他们吃,但看着李石的侧脸,到底没敢说出口。
李石放下钱,抱着阳阳离开了。
那两个小乞丐就抬头看了李石一眼,眼里闪过感激,看向阳阳时却是闪过羡慕。
李石见暑气已经去了一些,就将阳阳放出去玩,一边留意他在院子里跑跑跳跳,一边问苏文,这几天你们衙门里有什么事吗
已经没什么要紧的事了,粮食都收了回来,剩下的也只收些人头税也就完了。朝廷免的是田税和其他两种比较小项的税收,人头税还是要收的,不过就是这样,百姓也比以前过的要宽松一些。
这几天也没什么特别的事发生
苏文疑惑,姐夫是不是发现了什么不寻常的事
李石脑海中就闪过今天在馄饨摊子上遇到的人,缓缓的摇摇头,说不定只是过路的商人,是他多想了。
木兰端了一盘点心出来,来先吃点东西垫垫肚子吧。
李石早饿了,见状就拿了一块儿,苏文也拿了一块儿,满足的叹道:还是姐姐做的东西好吃。
就你会拍马屁,木兰将盘子交给周春,搬了一张椅子在院子里坐下,指了旁边的石凳道:坐下说话吧,你们站着也不嫌累。
苏文就坐在木兰的身边,木兰摸了摸苏文的脑袋,笑道:阿文也长大了,这两天我出去走到那里都有人夸你。
苏文就不好意思的笑。
只是这农事是看天吃饭的,更何况,每年都只有大半年在忙这个,剩下的时间却是浪费了,我看倒不如趁着这时候做一些事情,不然就算你在这个县城待够五年,只怕也改变不了多少。
可百姓们还是以种地为主,现在秋收过去,还有什么忙的
我见你们都是待到有需要的时候才会兴修水利,而那时候往往会占了百姓耕种的时间,既然如此,为何不在这清闲的时候将那水利一点一点的修起来还有,我看你们县城的道路实在是坏的厉害,一个地方想要富裕,就少不了与外面的交流,而交流就必须要交通通达。
苏文窘迫,姐姐,这些都是要钱的,定远县是出了名的穷,哪里来的钱啊
我听说朝廷对你们这样的县是由拨款的。
有倒是有,但不多,那么一点东西连材料都买不齐,更别说还有人工费了。
李石见木兰苦思,就躺在另一边的躺椅上,建议道:你若是脸皮够厚,就将收上来的税银扣下,将那些东西都换成材料,再找县里几户有钱的人家吃吃饭,趁着现在农闲让那些农民以工抵税,相信他们还是很愿意的,只是一样,要保证他们的吃食和干活强度。
木兰连连点头,点到一半又摇头,这样不好吧,岂不是变成挪用公款了
不会,苏文双眼亮晶晶的道:我朝的法律法规大部分还是沿袭前朝的,前朝有规定,一方父母官只要是为了治下的百姓兴修水利,造福一方,那是可以用当地的税收的,但那也有严格的要求虽然限制条件很苛刻,但苏文却有自信可以做到。
想到这里,苏文高兴的抱住木兰的胳膊,姐姐,姐夫,幸亏有你们提醒我,不然我又白白的浪费小半年了。
阳阳正在花坛里扯花玩,看见舅舅抱住自己的母亲就丢下手中的花,噔噔噔跑过来,推着苏文,不高兴的挤进木兰的怀抱,我的,我的。
苏文一愣,就抱起阳阳顶了顶他的肚子,什么你的那也是我的,我还是你舅舅呢。
阳阳被顶着肚子,顿时发痒的笑起来。
木兰就拍了他一下,阳阳还小呢,快把他放下来,可不许挠他痒痒。
.




农家小地主 第239章 走失
.
杨成小心翼翼的推开门,小心的看了眼四周,见后面没有可疑的人跟着,这才放心的将门关上。
这是一个一进的小院子,杨成提着草药打开门,床上的人几乎是立刻就睁开眼睛。
杨成快步上前,扶起床上的人,大公子,我抓药回来了,等一下我就给您熬。
朱峰点头,掀开眼皮看了那副药一眼,有些虚弱的问道:没被人发现吧
我是分开在几个药店买的,买的也都是一些普通的药材,不会引起人的注意的。杨成想到朱峰身上的伤,明明是最尊贵的身份,受了那么重的伤,却只能要一些普通的药材,杨成有些心酸。
朱峰拍拍他的手,安抚道:我没事,快去熬药吧。
杨成应声而去,很快就又端了一碗粥进来,汇报起外面的情况。
朱峰一边喝粥,一边听着,等喝完了粥,沉思半响,才道:照你这么说,这定远县县令却是个不错的人了
听着倒是个一心为民的,只是属下没见过他,不知事实如何。
朱峰就瞥了他一眼,杨成马上跪下请罪,是属下,不,是我不对。
朱峰示意他起来,语重心长的道:现在我们是逃难,还是要多注意一些,如今你是我表弟,再自称属下小心别人心中起疑。
杨成应了一声,脸上有些羞愧,想到他们被困在这里也好些天了,就提议道:大公子,那定远县的县令既然是好的,我们不如去求助他,相信他一定会竭尽所能护送公子回京的。
朱峰缓缓的摇头,他不过是一小小的县令,这一路上艰难险阻,只怕护送不了我们,反而会搭上他的性命。
我们并不需要他护送我们到京城,只要到府城就可以,大公子,等您的伤好一点,我们就可以加快速度,两天时间就能到达。
朱峰脸上苦笑,别说是两天,只怕就是一天我们也到不了,我们出事的地方离这里并不多远,你以为他们在路上没有设置吗只怕我们一出定远县就能被发现,到时候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杨成顿时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他有些苦恼,论动脑筋,他连大公子都比不上,除了一身功夫再没有其他的本事,可空有功夫也带不了大公子回去啊。
先等等看吧,总会找到时机的。
这几天阳阳喜欢上了外面,每天早上吃完早饭就会拉着李石往外托,一开始李石还有时间陪他,但后面因为钟先生要他整理医书,也就抽不出时间了,木兰又要照顾王心敏和妞妞,也就能在家的时候陪阳阳,是不可能和阳阳到外面去的。
所以李石就让周冬带着阳阳出去,身边还跟了两个婆子,那两个婆子都是苏文府里的,阳阳这几天也和她们玩熟了,倒不用担心认生的问题。
这一天也一样,阳阳现在要出去已经不找李石了,直接去找周冬,拉着他的手往外走。
周冬却不可能就这样带着阳阳离开,因此抱了阳阳去请示李石,李石正在书房里,看到周冬怀里的阳阳,抽了抽嘴角,挥手道:快去吧,中午的时候早点回来,别晒着太阳了。
周冬应了一声。
钟先生将医书的事情全都交给了李石,就起身道:好了,你只要将这些整理好就行,不懂的回头再问我,我先离开一段时间。
先生要去哪里
既然已经来了定远县,那就不能不去海边看看,我听说那边有几样稀缺的药材,我想过去看看,过个三五天的也就回来了。说完也不让李石送,叫上家丁背了一个包袱就离开了。
李石摇头一笑,回到书桌后面拿起笔正要继续抄写那些药方,谁知道手突然突兀的一抖,心忍不住一痛,笔尖的墨就只有滴在纸上,渲染开一片
与此同时,正打算亲自灌王心敏喝药的木兰却突然打了手中的药,碗摔在地上发出清晰的一声响,让本来不想喝药的王心敏心一抖,就有些小心翼翼的道:姐姐别生气,我喝就是了。
王嬷嬷也忙打圆场道:姑太太别生气,我们家太太就是喝了太多的药,这是嫌弃药苦呢,我回头多准备一些蜜饯就是了。
木兰强笑一声,那王嬷嬷你快去厨房再重新熬一碗药,回头给你们太太服下,我身子好像有些不太舒服,到前面去休息一阵。说着转身快速的走了。
王心敏就担忧道:姐姐是不是生我的气了
王嬷嬷若有所思的道:我看倒像是前头出了什么事,姑太太担心的说着,她和王心敏的目光都落在了打碎的碗上,眉头紧皱,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啊。
木兰跑到前面去找李石,李石也正心神不宁,才走出书房就迎面碰上了木兰,两人在一起多年,早对对方了解无比,只需一个眼神,瞬间明白过来,两人同声道:
阳阳呢
阳阳出去了。
木兰脸色微白,李石疾步下去扶住她,道:我们现在就去找他。
李石让周大福去前面找苏文,让他快派人帮忙找阳阳,自己也将府里的下人都派出去了,自己拉着木兰也要到街上去找,才出门走了几步,就有府里的下人扶了一个婆子狼狈的跑来,李石认出她就是跟着阳阳出门的下人,心中就忍不住狂跳起来。
那婆子看到李石和木兰,就忍不住嚎啕道:老爷,太太,出事了,出大事了。
李石眼里闪过厉色,扶住妻子,瞪向那婆子,喝道:住嘴有话好好说,不许哭
那婆子一噎,就收了眼泪道:小少爷不见了,我们将那一条街都找了都没找到小少爷。
那周冬呢木兰抓紧李石的手,紧张的看着那婆子。
周冬被马踢伤了,如今还昏迷着,就是他把少爷给抛走,这才逃过一劫的,可等我们挤过去要抱小少爷的说话却发现小少爷不见了。
李石知道木兰心急,但知道最好将事情弄清楚,对方是蓄意,还是意外,或是,有人好心救了阳阳
将事情从头到尾说一遍,定远县的街头有人跑马朝廷是有规定的,除了加急文件,在县城及县城以上的城里骑马都是有马速限制的,若是再其他的地方还有达官贵人或是名门之后仗势骑马,可在这定远县中,身份最高的就是苏文,而且底下的人家也买不起或买不到什么好马,更别说违规跑马了。
原来今天和以往一样,一到集市,阳阳就挣扎着自己走,所以周冬就将阳阳放到地上,但却牢牢的抓住他的一只手。
1...100101102103104...25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