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武夫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特别白
再说了,一个像模像样的营头,火器能占到十分之一已经算多,占到五分之一那就是太多,还能多到什么地方去,这千把人的队伍,怎么没有个三分之一专门伺候大车的民壮,这些人肯定和火器没关系。
满打满算,这些火器也挡不住骑兵们的冲锋,到这个地步,无非就是个算数,我死伤多少人可以突进到马车跟前,然后攻破这个简易的工事。
弓箭神射也没做不到百发百中,何况是精度更低的火铳,真要冲起来的话,死伤的人数肯定比预计要少,而且偌大一圈大车木墙,周围这么广阔的平坦地势,谁说要从一个方向冲过去,到时候火铳跟不上,或许就只要和冷兵器战斗了,到时候没准还是火器占优。
战场上容不得什么含糊,经验丰富的武将会考虑到各种可能,当将这些可能和结局都想到的时候,判断自己能接受底限,那就可以决定战或者不战了。
几名参领很快就知道要怎么做,那边火堆也已经升起来,不过射出火箭需要对方没什么反击能力,特别是没什么远程反制能力,赵家军的大车队显然不是。
呼喝下令,整备休息的建州马队纷纷上马,开始向前跑去,这次没有径直的向前冲,而是向着周围的荒野跑去,兜了个大圈子,以赵家军大车队为中心,半径足有三百余步,然后开始兜圈子。
在这个距离下,莫说是火铳打不到,稍差些的火炮都无能为力,按照前期的探马侦缉,和刚才战斗所见,这支大车队应该没有太强大的火炮,如果有的话,刚才用出来效果显然更好,估计是没有的。
并不是马队以这个为圆心兜大圈子,而是建州女真的骑兵分为几队,内圈外圈朝着这个方向在绕着跑,任何时候都有骑兵队在不同的位置,站在中心向外看,稍微恍惚些,恐怕就要看晕了。
不住的有零星轻骑突进到大车队周围百步左右,然后撤回,他们是尽可能的抵近观察,看看里面有什么动向。
但观察不出来太多的情况,大车和木排将整个大车队内部遮掩的很密实,在外面看不出太多,倒是几个方向的车顶上都有人站立观察,能听到锣鼓号声,隐约间还有旗号摇动,里面应该也在准备。
除了前出侦查的轻骑,建州女真骑兵不敢有任何的松懈大意,在周围也有轻骑游荡,如果真有什么埋伏,那么就会第一时间的撤走,这样的损失惨重谁也经受不起,不随着不断回报,这边就愈发的放心,根本没有什么埋伏,也就是说,即便最近的赵家军用最快的速度赶过来,这边的战斗早就结束了。
就这么转了几圈,眼尖的人会注意到,每当靠近车队的轻骑回报,围着车队转动的各队骑兵速度就会有调整。手机用户请访问.





大明武夫 第1431章 还是骑兵不够多
突然间,数百骑兵的一队开始转向,停下了圈,开始朝着车队扑了过去,在行进中就变成了疏散的纵队,这样的队形下,火器很难造成成片的杀伤。
一队队骑兵都停下了绕圈,从各个方向冲向车队,等于是突然间发动了总攻,在这样的情形下,车队根本不可能有足够的兵力应对。
转向冲来的建州骑兵都拼命驱动坐骑,跑得飞快,尽可能的靠近,不要被对方的火铳打到。
建州马队动作飞快,在大车货物包顶上的赵家军兵卒动作也跟着加快,几乎每个方向都有轻炮被翻出来,而且看着早就装填完毕。
尽管东南西北一共十七门炮,可也看得建州武将们眼角抽搐,什么时候这火炮这么不值钱了,可细想想也没差,这么轻的火炮,多带几门也不会影响太多。
跑在前面的建州骑兵已经面如死灰,这种火炮的威力他们已经见过,或许打的没那么远,但三四十步内根本不可能有什么活口,冲在前面的人必死,可到了这个时候,想要回头也没那么容易了,转向回头,只会被身后的同伴冲撞踩踏,怎么都是死路一条,身后的同伴等于是前面的督战队。
明确这点之后,冲锋的速度反而加快了,靠近过去,他难道还能打出第二炮来吗?以上面装填的速度的确会打出第二炮但更多就不会了
可随着靠近,却发现每个冲击的方向上都有赵家军士兵手持火铳,每个方向上都有几十杆火铳。
乖乖,这伙来自徐州的汉人还真是靠火器吃饭,连赶车的都算上千把人的队伍,居然近四百杆火铳了,看到这一幕的建州武将都是脸色发白,个别人牙关紧咬,这次即便打下来也要付出血本,不过还能打下来,惨胜也是胜利。
远远看着大车顶上的轻炮喷出白烟,人仰马嘶,即便蹄声如雷,可惨叫声这边依旧听得清楚,那铁砂铅弹如暴雨般抛洒而出,前面的人都会被打成筛子。
建州女真的骑兵依旧在靠近,大车那边的火铳开火,然后看着那些火铳撤下,就这么一轮,然后准备肉搏?
这种侥幸的念头马上被现实粉碎,又有同样多的火铳上来,继续开火,就在这火铳开火时起,骑兵冲势就被迎头打停了,偶有漏网之马冲过去,很快就被集火打到。
“该死的汉狗,他们带了多少火铳来!”
已经有人忍不住怒骂,能做到这样的轮射,怎么也得有三倍于所见的火铳数目,这么算起来,怎么也得七八百支火铳轰鸣,难道这大车队全是火铳兵吗?这不合编制,也不合常理!
只是建州女真和蒙古人的匪夷所思,在赵家军那边就是常理。
实际上目前的轮射还做不到全无空隙,但每当空隙出现,建州马队自以为可以靠近上前的时候,上面的轻炮总会及时轰鸣。
硝烟越来越浓,从北方吹来的海风迅速将遮蔽视线的烟气吹散,始终没有足够数量的骑兵靠近过去,有的骑兵冲到跟前被集火射击,建州骑兵们甚至不敢张弓搭箭,因为那样会减慢速度,在这样的血腥杀伐场中,慢一步就会被打中
有人就这么冲到了大车跟前,冲到跟前的建州骑兵甚至会很错愕,他们原本以为是到跟前就可以胜利,可现在不知道到跟前能干什么,又能干得了什么,在枪炮轰响和惨叫声中,总算想起自己该抽刀上去,和对方拼了。
时间很短,就在这片刻迟疑间,大车上往往会有长矛刺过来,或者长戟挥过,这样懵懵懂懂的状态根本没可能抵挡,长矛贯穿身体,长戟直接把脑袋砍掉,这让后续的建州骑兵心都凉了。
在山区谷地遭到伏击,侥幸逃回去的那些人没有和赵家军近身肉搏,这让这次的建州骑兵心里存着几分侥幸,心想你火器再怎么犀利,一旦肉搏死战,一旦靠到跟前,你们就是待宰的猪羊。
所以都等着自家悍勇之士冲到大车跟前,对方火铳士兵崩溃逃窜,然后一举而破情况,可对方那里害怕肉搏,即便不用长矛和长戟的,他们甚至看到有火铳士兵抡起手中火铳做铁棍用,直接把靠近攀爬的女真骑兵砸的脑浆迸裂。
这还怎么打?火炮和火铳扫平了他们的冲锋锐气,肉搏近战让他们心里最后一丝侥幸也荡然无踪。
再怎么猛烈的冲势,再怎么一往无前,前锋被迎头痛击后,后队的速度也会放缓下来,谁也不想白白送死。
就在这个时候,退兵的号角也吹响了,建州女真的参领们看得清这个局势,甚至他们就在队伍之中,他们都知道没办法继续下去,对方近千支火铳把大车队防的滴水不漏,还有火炮的加成,而且大家也看明白了,里面那些人马使用冷兵器的架势,就算没火器想要拿下来也要付出惨重损失。
何苦继续下去,再打下去,搞不好要把手里的老底子赔进去,要有个胜利的结局还好,这场面怎么看都是要死伤殆尽却没有任何进展的。
回去以后可能遭遇重责,甚至会被军法惩罚,但掉脑袋和罢官之类的事情不会有,自家是带回去了差不多完整的实力,如果全陪在这里再没有胜利,那才是抄家灭族的大罪过。
“撤!”
“这次咱们骑兵还不够多,再多些,咱们冲到跟前射箭,硬打,怎么也会杀进去!”
“对付这样的乌龟壳要用炮!”
参领们议论纷纷,在撤退的时候他们倒是很从容,四周的探马回报,没什么伏兵出现,这大车队守备森严可以做到,想要机动追击不可能的,这算是这次挫败中最大的幸运。
两千余的女真、蒙古骑兵,声势浩大的猛冲过去,此时在大车队周围留下了四百多具尸体。
如果仅仅是尸体还好,有些人重伤未死,还有些人仅仅是受伤失去了行动力,在那里大声痛叫,大声呼救,可这些人已经顾不上了,他们的下场如何都能想到,或者是痛苦中煎熬而死,或者是被赵家军俘虏,听说赵家军那边从没有什么善待俘虏的说法。
抛弃同伴,最伤士气,但在这个时候,也只能放弃,难道要死更多的人吗?
发现自己不会被救,发现自己被同伴抛弃,痛叫的那些人有些大哭,有些破口大骂,有些则是因为恐惧,哭着哀求,可这一切都是无用。
败退后撤的建州骑兵从上到下,各个面如死灰,身后同伴们的祈求痛骂就好像是抽在他们背后的鞭子,让他们越走越快,然后他们还听到了身后爆发的欢呼声,这个不用猜就知道,这是赵家军在庆祝自己的胜利。
败退的建州骑兵都愤怒若狂,可没有人干回头,大家在这这大车队前面已经耗费了太多的时间,而且没有任何的战绩,再不走的话,如果等到赵家军大队上来,那下场可就不是败退而是被歼灭了。
不知道赵家军怎么想的,最容易封锁的丘陵山区却没有人理会,让建州女真大军的军情消息可以很顺畅的往来。
岳托很快得到了战果,岳托尽管暴怒,但也用足够冷静的态度去应对,他没有命令步卒向前突进,而是全军后撤,并快马飞报盖州卫城大营,告诉主将阿敏这个消息,同时派人飞报沈阳,那边也有人需要他直接的汇报。
在他派出快马信使的时候,探马又有新的消息报来,和大家所预计的差不多,在建州女真骑兵撤走后,赵家军大车队开始对战场进行清理,没有留下活口,只是把缴获的马匹兵器衣甲带走。
从前建州女真这么对其他女真部族,对明军,对蒙古的时候,他们没觉得如何,今日里有人这么针对他们,隐隐间开始感觉到寒意。
阿敏、济尔哈朗以及该知道这个消息的建州武将都知道了,这次没有人震怒发狂,也没有问罪追究,只是将参加战斗的人一一叫过去询问,让他们说出战场上每一个细节。
“骑兵还不够多”
这是建州诸将得出的结论,火铳射击再怎么密集,也不是没有停顿,即便加上火炮也如此,只要有足够多的骑兵,足够快的通过这火力遮蔽的区域,那么就可以抵近杀敌,到了可以开弓射箭的距离,到了可以挥刀刺矛的距离,建州就要赢了。
从关内传来的消息,说赵家军阵势如山,有人说什么“撼山易,撼赵家军难”,这样的说法被建州众将嗤之以鼻,这个说法一看就是评话里的演绎,这不就是岳飞对抗金军时候的言语吗?现在怎么可能?
之所以一次次失败都是因为轻敌,每个人都觉得可以用这个法子试一试,赌一赌,但这些法子都失败了,大战完全为先,要先立于不败之地,任何的侥幸和轻佻都不能有,而从前期派出去的轻骑探马到后来岳托的试探队伍,都犯了这个错误。




大明武夫 第1432章 大战总要靠近才能打
“猛狮搏兔,要打就全军压上,万骑单拿出来算不得什么,如果一次用出去,那就是山崩地裂的威势!”
结论得出之后,盖州卫城大营立刻紧张起来,看戏听曲喝酒都被严禁,任何违反者都会被行军法,所有人都是准备开战,物资也开始加派征调。
到了这个当口,小心思不少的阿敏都开始专心备战,他隐约觉得,如果眼前这场战斗应对不好,不要说自己家的富贵,恐怕整个建州女真的大局面都要崩溃,孰轻孰重,阿敏还分得清楚。
天气愈发寒冷,在辽南半岛的西岸,大雪下得格外频繁,这个时候,并不怎么适宜作战,即便是久在苦寒之地的建州兵马,也对这天寒地冻吃不消。
在这个时候,阿敏和济尔哈朗其实还存着几分侥幸,那就是希望赵家军趁胜追击,自复州城出发北上,穿过那片丘陵区域,双方以熊岳驿附近为战场大战。
如果战场摆在这里,那么赵家军会拉长自己的补给线,会承受更多的冻伤损耗,然后自家以逸待劳。
目前看赵家军似乎有这个意思,不然不会派大车队北上,或许就是要扎营预备。
不过随着探马侦骑的打探,阿敏和济尔哈朗发现自家这个打算恐怕要落空了,赵家军没有一丝一毫想要北上的意思,反而用心经营复州城那边。
现在高丽铁山郡到金州旅顺这一带的陆路被打通,这块建州女真从来没有有效控制过,这边过去投奔的军民很多和东江镇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相对值得信任,复州的赵家军大营则是发动这些人砍伐烧柴,修筑临时的工事之类,干的热火朝天。
建州女真这边不想等,也不能等,他们要把赵家军陈昇一部尽快歼灭,尽快赶下海去,如果这么等下去,如果等到开春开海,大批的物资和援军通过海船运来,那接下来就更难打,赵家军的海上力量建州女真再怎么难理解,也能意识到可怕之处,这是把近两万人马跨海运了过来,更不要说这如山如海的巨量物资,如再给他们运的机会,那么还要运多少过来,那时候岂不是更难打。
只有趁这个封海严寒的时候给对方痛击,起码要断其一臂,这次是建州女真要做的选择,也是唯一的选择。
到了这个时候,阿敏、济尔哈朗包括沈阳的努尔哈赤和其他几位贝勒,他们发现自己对赵家军的很多判断都是错了,或者是想当然的以为,比如说觉得陈昇意气用事,好强争胜,会在几次小胜之后大摇大摆的北上,将自己放置在不利的战场和时机下,可实际上,赵家军比建州女真要沉着许多,他们一直没有动,只是冷静的将一个个挑衅和试探反击回去。
对于盖州卫城的建州女真大军来说,他们没什么别的选择,赵家军可以等待,他们不能等待,冬天越来越冷,也代表着春天越来越近,留给他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真等到雪地开化泥泞,大军辎重没办法通行,这一战打不起来,就等于赵家军可以通过海运送更多的兵马和物资来到,到时候就是更艰难的局面。
既然赵家军不战,那建州女真大军只能先动求战了,阿敏、济尔哈朗和岳托一道道军令发出,三千骑兵和四千步卒先行出发,控制住最容易埋伏堵截的丘陵区域,把守住各个路口,然后大军开始拔营出发。
建州女真这边也知道瞒不住,尽管骑兵队周围封锁的很严密,可这么大的动静根本瞒不住探子,如果这个时候赵家军迎头堵截,双方会打的很难看。
不过按照探马回报,在丘陵区域到复州城这一带,赵家军除了轻骑活动之外,没什么大队的动作。
这到底是严阵以待还是迟钝,建州女真这些经验丰富的武将们都是判断不清,但到了这个时候,不管敌人怎么想,建州女真的大军只能按照自己的步骤来做了。
如果赵家军始终没有阻击拦截的话,初步的大营定在五十寨驿,会在丘陵区域南边的路口设立守卫,保证退路的安全。
通过丘陵区域的时候最为提心吊胆,甚至派出士兵提前砍伐经过道路两侧的树木,免得大军被火攻,这样规模的兵马如果被浓烟搅乱了队伍,那都是巨大的灾难。
建州女真大军一切顺利的通过了这片区域,当进入平坦地带,看着茫茫雪野的时候,从上到下都是松了口气,可心中也是纳闷,这赵家军到底在想什么,难道就这样坐视,这等大战,每一场胜负都绝对最后的成败,难道不该层层设防骚扰,让对方没有一点顺利吗?
不过这样的表现倒是和情报中所说的一样,赵家军似乎不懂什么兵法,完全按照自己的路子来打,无非靠着火器犀利而已,这样的幼稚不懂,肯定要吃大亏,但这样的想法大家都存在心底,已经不敢明说了,你说赵家军幼稚,可自家骑兵已经损失了近两千,可对方一直不败,幼稚怎么样,能赢就是本事。
当进入五十寨驿附近的时候,或者说自从出了丘陵区域之后,周围出现了赵家军的轻骑,但这些轻骑距离很远,从不和女真蒙古骑兵斗气互杀,似乎就是为了观察大军行动,因为距离的远,即便有心派人去捕杀也无能为力,还要担心自家兵马会不会落入旁人的陷阱。
五十寨驿早就是一座空城了,好在赵家军也没有对这个不大的砖堡进行破坏,勉强还能扎下营盘。
如今建州女真大军的隐患很多,粮道就是一个,给养要从盖州卫城那边出发,在熊岳驿那边存储中转,然后通过丘陵区域,走几十里路之后才会到达五十寨驿的临战大营,粮草都只能用牛马大车运输,这一路上会被拦截伏击的地方很多,甚至在丘陵区域安排不多的人员就可以造成很大的破坏,如果粮道被断,人心惶惶,那胜算就不必提了,而是要考虑全身而退的情况。
经验丰富的建州女真将领对这个也有自己的安排,实际上每一处容易被拦截伏击的地方都是局中局,女真和蒙古的近万骑兵分为几个大队,随时准备支援阻击,只要敌人敢来肯会被痛击。
除此之外,阿敏和济尔哈朗还特意拍特使回到沈阳,如果一着不慎,粮道真被断掉的话,那么这边存量还能支持半月,在这半月之间,代善、皇太极和莽古尔泰之一会亲帅大军来打通粮道。
做了这些准备之后,准备和复州赵家军大战的建州兵马才算免除了后顾之忧。
只是他们做了种种准备,对面的赵家军依旧只有轻骑探马窥伺进程,没有任何骚扰拦截伏击的动向,难道是真不懂,或者是幼稚,动的时候让人猜疑颇多,但现在不怎么动作,大家也都是糊涂,行军作战,生死大事,怎么可能这么无所作为。
当一切都稳下来,确定在五十寨驿扎下大营之后,战场也可以确认了,大家都知道,不出意外的话,战场应该在永宁监城和复州城之间的宽阔地带上。
阿敏和济尔哈朗所在中军没到达五十寨驿之前,就派岳托率军急行,先占领了永宁监城。
永宁监城和五十寨驿距离不足十里,可以说互为犄角门户,如果只占领其中一处的话毫无意义,反倒会让赵家军也有合适的落脚点,只有两处都占了,才能让赵家军只能在野外安营扎寨,在这样寒风凛冽的天气里,野外扎营会有大风险。
在做这些的过程中,建州女真的各路探子倾巢而出,这次可没有人敢贪功冒进,每个人都是尽职尽责的打听消息,然后回报。
复州城内外忙碌的热火朝天,每天都有大量的木柴被送入营盘内,每日里还能看到顶风冒雪的操练,这些情报都被传回了阿敏那边,这让女真诸将有些纳闷,难道这赵家军就不怕被冻伤吗?
“鞑子想不到咱们富裕到什么程度,他们所见的无非就是沈阳辽阳,最多也就是探子去过江南,哪里能想到我们徐州的强大。”陈昇对下属简单说道。
鲁大、巴音等人都觉得理所当然,可来自东江镇和辽东本地的那些人则是目瞪口呆,他们或者从未见识过,或者在山东时候了解的还不充分。
普通的士兵也有齐整棉衣棉帽,顿顿饭油盐不缺还能吃饱,柴火敞开供应,让每个人取暖都不成问题,即便牲口也被照料的很周全。
陈继盛和张盘本来已经做了最坏的准备,如果风雪寒天一来,赵家军被这寒冷伤害到,他们就会带着赵家军沿着海岸线向高丽那边行进,在鸭绿江东岸和皮岛一线,用高丽民居来安置大军,甚至还有零星的逃亡出现,从山东重回辽东的人觉得赵家军撑不过这个冬天,为了避免陷入崩溃的灾难,所以先行躲避。手机用户请访问.




大明武夫 第1433章 先是一场大雪
谁能想到会是这般局面,赵家军从上到下觉得稀松平常,本就该做到的种种事情,看在辽东本地人眼里,那就是不可思议,每一天的耗费都是金山银海,可以说银钱物资流水一般的填埋进去,居然还能这么从容的消耗。
那徐州到底富庶成什么程度,尽管在封海之前已经看到了无数大船川流不息,堆积的物资如山如海,可只有真正消耗起来,才知道这代表着怎样的财富。
而建州女真那边只是在外面观察,根本摸不清内部到底如何,只是在那里揣测,觉得赵家军在这寒风大雪中很难熬。
至于赵家军那边,他们觉得一切理所当然,却不知道所以然,偶尔也会有人想到,为何大明支撑大军如此艰难,每次营头出征都搞得这么天怒人怨,地方上苦不堪言,而赵家军却是物资这么充沛,似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赵家军控制的地盘还要远远少于大明所控制的,不过想到这里也没什么去深想,最后的结论无非是进爷无所不能,所以才有这样的结果。
没什么人会想到体制和工商,因为赵家军这种高效的体制,所以能最大效率的动员,能避免中间无谓的消耗,但更重要的是工商,大明、女真甚至蒙古,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都是靠天吃饭,他们的财富无非是靠着种植和养殖,最多也就是去掠夺,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动用的剩余财富极其有限,根本没办法支撑太大规模的军队和太大量的物资消耗,如果这么做了,就必然有巨大的反面效果。
而赵进的徐州体系不同,他的财富取之于工商,粮食酿酒,矿石冶铁锻造,纺纱织布,远洋贸易,中外贸易,这些所创造的剩余财富比起农牧掠夺所得,简直是云泥之别,多出几倍几十倍甚至几百倍,而且农牧一年只有有限的时间才会出产,而工商业则是一年四季无时无刻不在创造剩余财富。
赵进靠着这些,打造了这个时代最强大的部队,靠着这些,供应海量天量的物资。
看到那如山如海的物资,很多辽东山东百姓第一反应不是徐州豪富,而是徐州地面上的百姓一定活得很苦,因为这么巨大的耗费,当真要刮地三丈才能做到,百姓只怕被敲骨吸髓了,可和士兵们交流下来,说徐州那边安居乐业,每个人又难以理解。
1...579580581582583...72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