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武夫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特别白
说这话的人也是辽镇出身,但不是在辽东投靠过来的,而是在山东那边就投靠的,当年是某参将的幕僚,现在也在陈昇师部这边做文书工作,这位做事很有章法,颇受器重。
屋中只有陈昇和这人在,那人说得很缓慢很恳切,陈昇则是擦拭着长刀,和平常一样,面无表情。
“只要能攻下辽阳,收拢建州女真和辽西明军为我所用,顷刻间就有十万之众,百万民壮,千里江山,这就是帝业所在,二爷,这是天赐的良机啊!”
“现在大伙还没考虑盖州卫之外的事情,你倒是说辽阳了,你就对赵家军这么有把握?”陈昇开口问道。
“二爷,怎么没把握,咱们这炮,咱们这火铳,咱们这精锐,那足以横行天下,从前学生以为鞑虏强悍,鞑虏就是虎狼,今日才知道坐井观天,他们在赵家军面前,充其量就是猪狗一般,这都是抬举他们了。”
陈昇看着那师爷摇摇头,开口问道:“你说完了?”
那师爷觉得不好,却看到陈昇打了个手势,身后屏风却有三名普通军兵打扮的人走出来,其中一人拿着徐州特制的硬笔,纸上写满了字,士兵将这纸送到陈昇跟前,陈昇大概浏览几眼,盖上了自己的私印,又有人拿来铁盒,装入这纸后用火漆封住几个缝隙,这才躬身退下。
看到这一幕之后,这位师爷已经面如土色,身体抖得好似筛糠一般,直接跪在了地上,嘴唇颤抖着,连个饶命的话都说不出来。
“我不会杀你,等来年开海的时候,会有人带着这口供和你一起去徐州。”
“二爷,韩信的教训不要忘了,飞鸟尽良弓藏,等到天下太平了,就是二爷你的末日,这大好机会,送来的江山社稷”师爷突然间来了精神,满脸愤恨,满脸识人不明的怨气,在那里大喊起来。
要上前抓人的士兵都下意识后退了步,生怕陈昇抽出长刀斩人,二爷出刀那真是霹雳一般,没曾想陈昇看着那师爷只是摇摇头,叹了口气说道:“你以为你聪明,其实你很蠢!”
大明武夫 第1410章 号称十万
本以为这陈二爷会说些忠义之类的言语,没曾想却这般轻蔑的感叹,那师爷一时间也没了言语,面如死灰的被人拖了下去。
陈昇回到座位上,将长刀送入刀鞘,抬头问道:“多宝,你怎么想?”
被叫做“多宝”的卫兵比陈昇小两三岁,长得很精壮,他是陈家族人,但投奔过来的时候比较晚,所以只能做个亲卫。
陈多宝被问到,左右看看无人,在那里挠头说道:“大哥,小的不太懂,那人说得有点道理”
话没说完,就被陈昇拿起刀鞘抽了下,整个人都被打了个趔趄,脸都疼得扭曲变形,那陈多宝捂着肩膀也不敢说话,他知道陈昇这下子已经留力了,以陈昇的武技力量,即便刀未出鞘,这一下子也可以把人打死。
“你脑子被狗吃了吗?谁教你说这些胡话!”陈昇厉声训斥说道。
听到里面的动静,已经有亲兵跑进来,看到这个场面都要退出,却被陈昇制止,陈昇站起闷声说道:“我为什么说那个酸子糊涂,他看到咱们赵家军强,看到咱们船坚炮利,兵甲精良,看到咱们在这辽东有什么成大事的机会,可他知道不知道徐州有什么,他觉得无比强大的这暂编第一师,在徐州什么都不算,只要进爷想要做,随时都可以整编动员出更多的师,我们什么都不是,更不要说外人看着辽东孤悬海外,可咱们徐州有船,有大船,这茫茫大海,什么都不是。”
大家不明白平时寡言少语的陈二爷这次为什么说这么多,听到这里,大家没别的想法,却多了几分豪情,我们徐州金山银海,我们徐州无所不能,我们徐州无所不有,我们才是天命所归。
外人看着这暂编第一师已经装备精良的可怕,物资粮草充裕的可怕,可真正出身徐州的人却知道这什么都算不上,徐州那边所有的远比这多太多了。
说完这些,亲兵们退下,被打的呲牙咧嘴的陈多宝也连忙告退,出去的时候偷眼瞧陈昇,发现对方意味深长的看着自己,立刻打了个哆嗦,低头不敢抬起。
等屋中没有其他人的时候,陈昇坐在那里深吸了口气,抬手重重拍下,让身边的茶几吱嘎作响。
“小勇到底弄了些什么混账行子!”这句话没有人听得到。
在鲁大的丰沛团到达复州之后,陈昇开始点检兵马,共有步兵团六个、步兵营五个,合计一万两千余人,共有骑兵团一个,骑兵连队五个,合计一千四百余骑,共有火炮五十余门,另有随军民壮以及各色人等四千余,牛马数千头。
进入十月,海上的风已经大起来,可汇集于此的船队依旧川流不息的运送物资,现在启运的港口有两处,一处登州,一处天津。
登州本身积储的物资已经被运送的差不多,眼下主要是海州港那边船运物资的中继站,而天津这边的物资积储实在丰富,运送的源源不绝,崇祯皇帝为这个已经发了几次脾气,却无可奈何。
发怒的原因很简单,天津积储的都是漕粮以及其他京师所用的物资,掌管这些的都是勋贵和宦官以及得势的文臣,结果无论是与国同休的勋贵,还是天子家奴的宦官,又或者是与天子共治天下的士大夫,都偷卖物资,银子落袋,又交好了赵家军。
在大家知道赵家军增援辽东之后没多久,又有风声传到了警示,迅速传遍天下,第二旅会同邳州加强团驻扎在临清,抽调清江浦铁甲巡丁大队和隅头镇巡丁大队北上汇合。
赵家军在山东和北直隶交界处,而且还是运河节点上一下子驻扎了万余兵马,如今天下人可不敢再用过去的眼光看赵家军,大家可都明白,赵家军的万余兵马值得上官军的十万甚至更多。
也就是说,赵家军随时可以扫平北直隶,攻陷京城,改朝换代。
赵家军这么做倒是不让人意外,夺取天下、江山鼎革的事情本就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状态,大家似乎明白,这赵进说要割去山东和南直隶北边的土地,无非是缓兵之计
来自徐州的消息似乎更证明了这一点,赵进已经发下军令,他麾下最精锐的亲卫旅要扩编成亲卫师,这差不多是一万五千人的规模,以赵家军的强大,亲卫师加上几个新建的团营就可以完全控制住山东,何况第三旅和几个巡丁团始终没有动。
迁都的议论在京师又是被热火朝天的讨论,也有腐儒信誓旦旦的说,那赵进不知休养生息,这么滥用民力,穷兵黩武,恐怕会激起民变处处,自乱阵脚,这也是大明江山的气运所在,能熬得强敌自败。
又有人追溯前事,那瓦刺部连英宗皇帝都掳去,结果内乱瓦解,后面的小王子达延汗也没支撑几代,而俺答汗当时完全可以将大明灭国,谁想到晚年沉迷酒色佛法,偌大局面自己荒废掉,眼看着这赵进也是如此,而且这赵进衰弱之前,还给了建州鞑虏重创,这不是天佑大明是什么。
这等自欺欺人的论调很快就被人驳斥,大家盘算了下,不论赵进自己兴办工商和农庄所得的厚利和粮草,单是山东一地就完全供应的起。
山东贫瘠残破,怎么供应的起,而且还是供应赵家军这种花钱如流水的营头,这算法倒也简单,从前大明在山东摊派了多少税赋和徭役,这两年都已经不交了,从前因为运河不允许周边州县挖掘沟渠水井,现在也允许了,原来那些上下其手的吏员差役,现在已经被清洗驯服。
没了这么重的负担,没了那么多无谓的损耗,山东给提供的人力物力已经足够庞大,应付赵家军的需求自然绰绰有余。
说什么穷兵黩武,倒不如说大明这边的当年做得太过,徐州那边甚至不需要轻徭薄赋就可以让山东地方上感恩戴德,而相对的是,为了维持京师和北直隶的防务,为了维持对赵家军的戒备和封堵,不被赵进控制的大明各省都是加派加征,地方上苦不堪言,如今逃向山东和南直隶江北地方的人口越来越多,这到底是谁在自败?
打,打不赢,拖,大明这边根本没有拖的本钱,怎么办?
朝廷中不请辞就挂印而去的官员越来越多,各处驻军的逃兵也越来越多,即便是再忠心的人物此时也有些绝望,
崇祯皇帝已经在朝会发了几次脾气,甚至失态大哭,但没有人给出什么体面的法子,内阁的孙承宗、王在晋、督抚大同山西的孙传庭、督抚辽西的熊廷弼,都是建议迁都,去往山西或者陕西,利用山河之险自守,以图后效。
如果从前这些人说出这番话,会被清流言官群起攻之,然后被政敌利用,最后去官下狱,但如今情势不同,他们手里各自掌握大军,就算他们自己是忠臣,遵守朝廷法度,也要考虑到他们麾下兵马会不会哗变。
从前那些坚守大义,几乎不会怎么通融的清流领袖们,如今的看法也和从前不同,杨涟和左光斗的态度和其他人没什么区别,天子守国门,坚决不去议和割地,坚决不退让半分,不能重蹈两宋覆辙,这个大道理没什么错,可如今大明不是大宋,那赵进也不是金国和蒙元了。
两宋和辽金元还有一战之力,甚至没必要那么退缩软弱,可大明在徐州赵家军面前,实在没有什么抵抗。
话又说回来,就连大儒们暗地里都有个认识,徐州赵进可不是鞑虏蛮夷,徐州也是华夏汉地,他不是没有得天命的资格。
至于宦官们,王承恩和曹化淳的确做了很多事,可下面人不配合,当初清洗阉党,清洗魏忠贤一派,很多人都被下狱罢黜,若说真是祸国殃民倒也罢了,当年大伙为了清剿赵进前仆后继,为了大明江山这么辛苦,结果却落了这样的下场,担责的自认倒霉,旁观的也是寒心,谁还会用心做事。
文武如此,内外如此,崇祯皇帝当真是无计可施,只能整日里对着祖宗牌位磕头,痛陈自己无能,痛陈臣下皆有私心。
就在这个时候,从辽西那边有消息传来,说是建州女真已经开始调集大军,准备攻打复州
在这之前,建州女真开始向西突进,宁远又一次成为孤城,宁远向东所有明军的据点和残余全部被扫清,只不过这次建州女真兵马没有去攻城,而且在这一次攻势之后开始后撤,后撤到锦州的位置。
这次进逼,让辽西边军仓皇后撤,部分兵马撤到了山海关内,但也有口信消息之类的传过来,说这次进攻是个警告,让辽西边军有些分寸,不要火中取栗。
原本集结在广宁的兵马开始南下去往盖州卫,辽沈那边也有大军来到,高丽兵马也渡过鸭绿江过来汇合。
消息一个个的传来,努尔哈赤令二贝勒镶蓝旗旗主阿敏为主将,镶蓝旗梅勒章京济尔哈朗为副将,正红旗梅勒章京岳托为副将,镶蓝旗、正红旗所部共两万余,其中骑兵五千,步卒一万七千,另有科尔沁蒙古骑兵五千余,新附汉军一万,高丽兵马四千,连同民夫丁壮合计五万,号称十万。
大明武夫 第1411章 各方动
本来崇祯皇帝对这个数字没什么感触,但首辅孙承宗听后却是色变,他解释的很明白,努尔哈赤当年在萨尔浒的时候,才不过用了一万五千女真兵马,接下来横扫辽镇,攻破大城,每次也没有超过这一万的数目,这一次差不多拿出来建州女真三分之一还要多的本钱。
这次辽西将门给出来的消息很多,有些甚至是孙承宗和王在晋也不了解的,倒是让人知道他们从前隐瞒了多少,不过到现在谁顾不上在意,崇祯皇帝和朝廷中的很多人都把这个当成救命稻草了。
比如说这次统兵主将是二贝勒阿敏,副将是济尔哈朗,他们两个人都不是努尔哈赤的儿子,而是侄子,是努尔哈赤弟弟舒尔哈齐的儿子。
努尔哈赤很早就将舒尔哈齐处死,但背后有大部落支持的阿敏和济尔哈朗动不得,镶蓝旗的老底子也动不得,只能给他们很高的地位,继续保存他们的实力。
这岳托则是大贝勒代善的儿子,手里有自己的牛录和实力,而且努尔哈赤对这个孙子有过照顾看顾,但岳托因为是代善前妻的儿子,所以小时候很受虐待,甚至还失踪过。
这么几位担任统兵将,他们统率的兵马不能说不强,却说明建州女真还留有余力,还有后手,甚至还有别的安排。
尽管不愿意承认,但不得不说,大明朝廷里很多人想听到这个,建州女真还有余力,那么大明就还有一分希望,最好的结果是两败俱伤,让大明坐收渔人之利,最起码双方都要有损耗,这样也会给大明喘息的机会。
想想当时畏建州女真如虎狼,觉得危及江山社稷,此时却当成救星一般看待,很多人都不愿意说出这个想法,的确是羞耻。
崇祯皇帝朱由检甚至想要琢磨一件事,能不能双方合力共击赵家军,不过这个想法直接被大臣们扼杀掉了,这个如果泄露的话,大明的正统性就荡然无存,天下人心全归赵进。
“到时候恐怕没个结局。”这是贴身太监王承恩的原话,这句话让崇祯皇帝低沉郁闷了很久,王承恩算是他的心腹人了,连这个心腹都说出这么直截了当的言语,而且不说将来,说什么结局,恐怕都觉得这个皇位做不太久,已经在为自己考虑后路了。
不过在这个时候,完全还可以乐观,有些细节大家没有注意到,但很多人都注意到两个数目,建州女真骑兵五千,蒙古骑兵五千,这可是万余骑兵,万骑这个数目在很多场战斗中都被提起,但真能拿出这个本钱的极少。
莫说建州女真,大明对蒙古最大的几次战斗,万骑入寇也不超过十次,瓦刺也先、小王子达延汗和俺答,仅此而已,至于大明这边,也就是巅峰时期的辽镇李家可以勉强组织起这样的规模。
在懂或不懂的人看来,万骑,还是一贯强悍的蒙古和女真骑兵,那真是无坚不摧,横扫天下的伟力,那徐州赵进自从起兵到现在,还从没有硬碰过万骑这样的大敌,更没有碰过远远强过大明骑兵的鞑虏骑兵。
更不要说,现在赵家军放在辽东那边的是孤军,如果有个闪失的话,那就是赵家军自起兵以来遭遇的首败,现在这徐州赵进行事肆无忌惮,受个挫折之后,或许大势就可以逆转过来。
是什么成色,就要在这个万骑强敌面前称量称量了
徐州向东有海州,那是淮盐产地,如今也是赵家军的重要港口,而在辽镇也有一处海州,这个是在盖州卫西北百余里处,同盖州卫一同扼住辽镇东西的咽喉部,是要地中的要地。
十月末,辽镇已经进入了农闲时节,海面上风大浪大,已经不适宜行船,此时天地肃杀,正是行军作战的季节。
辽镇的海州卫已经成了一座大军营,从辽阳和沈阳过来的兵马物资先在这边汇合,然后向盖州这边开拔,这里也成了大军的兵站,会屯驻粮草物资,也是建州女真退路的门户,而从广宁那边来的另一路兵马则是直接赶往盖州那边。
建州女真兵马部署的从容不迫,因对面的赵家军并不急着前出,只是在复州和金州一带积聚粮草,修筑营盘工事,没有什么急袭盖州卫的势头,目前已经有赵家军的轻骑出现在盖州卫附近,似乎是监视这边女真兵马的动向。
骑兵打探消息,封锁遮蔽战场,建州女真金军的骑兵自然要有所针对,小规模的战斗就在这个时候爆发,追击、伏击、彼此猎杀。
让女真和蒙古武将诧异的是,在弓马骑术上,在骑兵的各种战术运用上,赵家军的表现丝毫不差,按照科尔沁蒙古的精骑讲述,对方搞不好也有出身于草原上的骑兵,而且装备和训练更好。
到这个时候,唯一能安慰自己的,无非是赵家军骑兵充其量有两千,这个和自己这边的过万骑兵比起来,实在算不得什么。
辽镇的汉民百姓对大明已经灰心绝望,许多人已经心甘情愿的为建州女真做牛做马,没想到这个时候却有了赵家军的消息,虽然这不是什么大明的官军,可总归是汉人的军队,那就总比女真人要强,更有人以为,这是关内已经改朝换代了。
开始有辽镇的汉民逃向复州和金州一带,辽南半岛以金州旅顺为端点,沿着海岸线向东可以去往高丽的是东岸,这边辽镇军民的数量相对较少,但他们一直是跟着东江镇抗击女真,对皮岛的定辽独立团认同很深,因为这个团里的很多辽民都是出身于此,然后去的皮岛,确定金州赵家军和定辽独立团的关系后,他们是出人出力。
除了东岸过来的辽民,还有从西岸这边过来的,自盖州卫到复州一带,密布着大小村寨堡垒,汉民数量远比西岸要多,但自从大战开打,大批的百姓就开始四散逃亡,只是没有多少逃到复州和金州方向的。
一次次拉锯争夺,生死胜负,让这些汉民早就没有了信心,只求别被战争波及,而且害怕加入赵家军会跟着一起覆灭。
建州女真所想的也很简单,那就是坚壁清野,不能让这支古怪的军队有物资有人力,结果到了现在,从西岸这边投奔赵家军的汉民居然比东岸要少。
“估计鞑子是顾不得了,如果他们赶着大队的百姓来我们这边,收或不收对我们都是好大的祸害”
“我们要知道一件事,我们赵家军来到辽东,是为进爷来拿下这块地盘,不是为了救这么点人,他们或许凄惨,如果我们拿不下这辽镇,那么有几百万人凄惨,如此比较,大家该知道如何取舍了”
对于投奔过来的辽东汉民,无论如何凄惨,如何情真意切,赵家军并不接纳,只是让他们去往东岸那边,沿海去投奔高丽,在鸭绿江畔已经有几个大规模的汉民营地,有专人负责和高丽购买粮食以及装备。
从复州那边去往鸭绿江畔,不说几百里路,在这初冬时节,当真艰苦无比,即便西岸已经没太多建州女真兵马出没,可但这是险要路程,恶劣天气就足够要人性命。
赵家军如此冷硬心肠,不光随军的辽民愤慨,连赵家军中的士兵都颇有怨言,平息怨气议论的法子也很简单。
鲁大的丰沛团收容了百余名投奔过来的汉民,结果在第三天就被抓出女真奸细,这奸细可不是乔装改扮的女真人,而是货真价实的辽地汉民,几名同伙去马厩下毒,结果被盯着他们的人发现,这件事一出,嘈杂的反对声顿时平息。
建州女真那边似乎没有对混杂难民中的奸细抱有希望,过来投奔的汉民断断续续,没有给造成太多的麻烦。
实际上海州卫和盖州卫附近的汉民大部分被抓做民夫,让他们搬运粮草物资,修缮道路,甚至在里面征发仆从兵马,大军暂时短缺的粮草直接从汉民村寨里掠夺,当真是惨不堪言。
和外围的忙碌相比,海州卫城内倒是平静的很,还有传言,说是某位贵人的戏班子也到了海州卫,另有商人运来了好酒,在原本明军参将的府邸内,整日里饮酒作乐,不过当这个传言开始之后,就没什么人发现这个迹象。
原本建州女真是没这些玩意儿的,努尔哈赤对这个盯得很紧,他很厌烦子弟们沉溺于关内的各种享乐中。
不过这些年胜仗打得多了,占领的地盘多了,辽镇这如山如海的财富都落入了八旗贵人们的手中,自然不会安于简朴的生活,开始追求些从前羡慕但不可得的营生。
山西和山东商人们运来了绫罗绸缎,运来了各色美酒,甚至还采买了全是女唱的戏班子,大明豪富人家有的,建州女真的贵人也要有。
大量的皮毛、人参,各种关外的特产换来了大量的财货,一部分用作军资,一部分变成了贵人们的奢侈享受。
大明武夫 第1412章 骑兵不够多
平时享用没什么,临近大战还这么荒唐就是军法头,本以为不为人知,可消息一传开,戏班子好酒之类的就是消失不见。
原本住在海州卫城内的主将二贝勒阿敏,在这些传闻刚刚流传开的时候,就搬到了城外的军营里面住。
身为侄子,却和努尔哈赤三个儿子并列为四大贝勒,阿敏所依靠的除了庞大的镶蓝旗支撑之外,还有他自己的勇猛善战,几次和女真其他部落以及明军的战斗,阿敏都有身先士卒,冲锋陷阵的记录,往往能夺取首功。
等到建州女真席卷辽东,实力膨胀后,原本需要身先士卒的就要指挥大军,到这个时候,阿敏的作战风格依旧没有改变,讲究个勇往直前,他这样的风格恰好符合了建州女真的强悍战力,每逢大战,他所统领的镶蓝旗都是前锋。
“贝勒爷,咱们骑马刚要冲过去,那赵家军的火炮就打响了,可不知那火炮怎么就打的那么快,那么准,和明军的完全不是一个路数,炮弹落下来就是死伤一片,连马都被打断了”
海州卫城外军帐,一人站在那里讲述战况,有十几名威猛大汉依位次排坐,仔细倾听站立那人的讲述,人人脸上都有不能置信和惊疑的神情。
“赵家军那火铳也和明军不同,几十步外就能打穿咱们的棉甲,奴才看过中弹人的伤口,就好像被大铁椎刺中,一个窟窿,周围都烂了”
说到这里,有一人听不下去,在那里怒声说道:“纳兰家的,你脑子被狗啃了吗?你说那是火铳?那他娘的是门小炮!明狗火器什么时候厉害到这个地步?”
“闭上你的嘴,听他说。”
“诸位爷,小的所讲都是真的,只听到对面放鞭炮一阵的响,本以为和明狗火器一个成色,大伙不在乎的向前冲,可就和割麦子一样,一排排的倒下去,都是这个死法。”禀报那人说得涕泪交流,直接跪在了军帐之中。
“站起来,别弄出这娘们样,继续说!”坐在军帐正中的大汉闷声说了句。
“被这赵家军的火器打了几轮,小的们实在是顶不住,咬牙冲到跟前,可这赵家军的步卒硬是要得,在那里死活不退,就举着长矛不动,有些人收不住马硬撞进去,他们还是不对,就那么挺着不动,看着那步卒都已经吐血了,居然后面还不动”
“胡说八道,你说的这是人吗?哪有骑兵到跟前还不退的?”
“千真万确,要不是真的,小的走夜路遇到熊瞎子,被狼叼了崽子去,都到了这个时候,那火铳还打的厉害,从两边不断的打,那赵家军的人都疯了一样,有人拿着长矛不断的向前戳,有人拎斧子出来砍,咱们骑兵非但没有冲进去,反倒是折损不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