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远东1628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茶头
但是军委会对于像工兵、海军、后勤维护、通讯、观测等这样的技术兵种,给予的待遇都是非常高。像工兵部队的干部战士,几乎所有的人员,熬过新兵一年的列兵阶段,马上就会被提拔为士官,工资军饷、福利待遇都有极高的标准,而且他们的服役年限甚至长达二三十年。
所以北上集团军组建之初,李明特意向军委会申请,把军委会直属工兵团要了过来。高建国等人也是咬着牙答应了下来,但还是从各营抽调了一批干部士官骨干,重新组建了军委会工兵团。
即便这样,军委会的几个常委依然觉得心在滴血。培养了几年的直属工兵团,就这么被李明要了过去,他们都有些不舍得。但是没办法,河套根据地建设之初,条件势必会极为艰苦,军委会必须尽全力进行支持。
ps:感谢书友150110205707396、阿历、日光神的月票支持。感谢日光神、淡泊以明心的打赏。
.





远东1628 第八百四十七章 河套根据地(一)
.
李明当时在吕梁山根据地,也是因为吃尽了没有各方面人才和产业工人的苦头,所以才像军委会提出了这个要求。.毕竟他知道直属工兵团是军委会的命根子。
好在高建国等人,一直对李明都是不遗余力的支持,虽然心疼但还是将直属工兵团调给了北上集团军。大力加强未来河套根据地的基础建设,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把河套根据地搞好。
为了加强公司与河套根据地的联系,公司基建处调集了大批的外籍劳工,从今年春天,就开始奔赴克什克腾部,修建克什克腾部至归化城的简易公路。
这条各路原定计划是修建至巴彦淖尔,但是归化城外的黑河,在这个时代的水文情况非常理想,依靠内河蒸汽甲板驳船可以直接驶入黄河,顺利抵达包头和巴彦淖尔,这就省去了将近一半的施工路段,使得这条简易公路的工期大大的缩短了。
以后公司支援河套根据地的物资,将会用船运到克什克腾部,然后通过这条简易公路,一路送到归化城,再用内河蒸汽甲板驳船沿着黑河运送至包头和巴彦淖尔。
这条简易公路的施工要求也非常简单,因为整条公路的各个施工路段几乎一马平川,几乎没有大的河流和环境恶劣的地区。所以这条公路的是施工速度,也照比辽东要快上很多。
河套地区的战略地位极为重要,未来公司还会在这条公路的旁边,修建一条764毫米的窄轨铁路,将辽东和河套地区连接起来。毕竟河套地区是公司几年的北上、西进战役的最重要的前进基地。甚至以后公司挥师中原,河套根据地也将会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
现在这条公路也在归化城开始修建,远东军驱赶了大批的俘虏,归化城和乌兰察布这一路段,密密麻麻的遍布着漠南蒙古诸部的俘虏和青壮,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日夜不停的在各个路段的工地忙碌。
经过北上集团军各部队。在大批飞艇部队的协助下,历时近一个月的扫荡,除了极个别的成建制的蒙古部落骑兵向西北逃窜,整个草原的漠南蒙古各部的精锐已经基本被歼灭。
至此北上计划的第二阶段战役。也随之落幕。
现在整个漠南草原,已经遍布着远东基层的游牧支队,甚至有的游牧中队,已经前出至漠北喀尔喀蒙古诸部和西部吐鲁番的外围地区。
远东的各个基层游牧支队,也正在草原上以散播的方式。大肆的种植各种优良牧草。希望在秋天时收获足够的越冬草料。他们会在这个夏天在水草丰美的地方游牧,将牛羊马群养得膘肥体壮,熬过他们在漠南草原的第一个冬天。对于汉人这叫背井离乡,但是对于草原上的蒙古牧民来说,这是他们千百年来的生活方式。
河套根据地以后将以农牧为主,在开发河套平原农业资源的同时,还将在套内大规模开发畜牧业。不同于草原上游牧的方式,而是采用驻牧的方式,发展大规模牲畜养殖。
纵观整个中国历史,北方游牧民族和南方中原政权的对立。是贯穿始终的。匈奴被打残了,还有突厥;突厥败了,还有鲜卑乌桓;鲜卑乌桓亡了,又来契丹;契丹消失了,自有女真接班;女真还没抢够,蒙古又杀过来了。
就像塔防游戏似的,一打就是上千年,游牧民族输的代价是败退、是消亡,是新的民族取代;中原农耕民族输的代价就是被掳掠、被灭国、被奴役。
顽强的华夏民族,始终拒绝被融合。虽然偶尔几次游牧民族南下逐鹿中原,但就是从来没有被灭种。几千年了,这片土地上的主体民族还是农耕民族的华夏民族后代。
中原的历代王朝也想了很多法子,诸如筑墙筑城、烽火连环、迁民戍边、互市、控制河套、占领河西走廊、和亲政策、分化内迁、直接或间接占领漠南地区、引入宗教、天子守国门等等。虽然很多方法行之有效,但都随着中原王朝的兴衰沉浮,最后土崩瓦解。
现在远东公司来到了这个时代,就下定决心要彻底解决北方的游牧民族。当然,还有那头贪婪的北极熊,马上就要实施东进政策。向东方伸出熊爪。
1638年,俄国就将以叶尼塞斯克和雅库茨克为中心,分别从西部和北部两个方向入侵贝加尔湖地区。1643年哥萨克波雅尔科无走阿尔丹河乌楚尔河纽约姆卡河,翻越外兴安岭,进入鄂伦春族居住的精奇里江。哈巴罗夫从奥廖克马河起,沿其支流图吉尔河到达黑龙江。
今后几年,远东一旦解决了北方的喀尔喀四部、叶尔羌汗国、准格尔汗国和和硕特部汗庭,就要发动对沙皇俄国的进攻。主力就是逐步壮大的蒙古军团和外东北土著军团,由这两个庞大军团组成的远征军,横扫哈萨克草原,无数蒙古和外东北土著的铁骑将一路杀向欧洲。
这次北上计划的第二阶段战役,俘虏了大批的漠南蒙古各部的俘虏和老弱妇孺。目前他们正在进行仔细的登记甄别,一些草原上贫苦的普通牧民,被重新打散了整编成一个个游牧中队,分散安置在远东各个基层游牧支队里。
那些部落的精锐骑兵,则是被驱赶到归化城至乌兰察布公路的各个施工路段做苦工修路,这些身高体壮的蒙古青壮,都是未来蒙古军团的好兵员。但是桀骜不驯的他们,将会吃几个月的苦头。
每天在工地上做十几个小时的苦工,两顿稀粥不饿死就行,完不成每天规定的任务,还将受到严酷的惩罚,好好的折腾他们一段时间。等他们逐渐老实下来,再由蒙古军团进行冬训之后,然后另行安置。
今后草原上的俘获的蒙古人,都由蒙古军团负责冬训。但还是由军委会抽调政工干部,对他们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工作。
未来军委会将要以汉人为兵员组建的西北野战军,将会是一支全员骑兵部队。当然不是蒙古军团农业的游骑兵部队,更不是外东北土著军团农业的突击骑兵。
而是一支类似龙骑兵那样的,以骑马步兵为主的野战部队。全军实行全骡马化的行军方式,配合以游击为主要作战模式的额蒙古军团,并为他们提供强大的火力支援。
ps:明天茶头出趟远门,所以提前将这两章更新了。后天的更新时间可能还会不稳定,但茶头保证不断更。茶头从上架以来,每天两更从不间断,人品绝对保证。所以今天在这里求下订阅,最近的订阅掉得厉害,希望大家看在茶头从不断更的份上,多多订阅,谢谢大家了。感谢梁大虾的月票支持。
.




远东1628 第八百四十八章 河套根据地(二)
.
历史上,皇太极纵兵追杀林丹汗,追至归化城后,纵兵将归化城一把火少了个精光,整座城只留下了一个银佛寺没有被毁。.
但是因为远东来到了这个时代,历史上皇太极三次远征林丹汗,只发生了一次,使得归化城得以完整的保存了下来。
这个时代因为远东的到来,历史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远东趁着皇太极入侵大明辽东空虚,发兵血洗辽南,连克盖州卫、塔山铺、海州卫、鞍山驿等地,给后金政权以沉重的打击。至此以后,后金政权再也没有出关一步,当然也没有进入过漠南草原。
漠南草原上的形势,因为没有后金的搅局,基本是察哈尔部的林丹汗一家独大。原本历史上的土默特部的鄂木布楚琥尔联合喀喇沁等部与林丹汗的大战,也并没有发生,而是选择臣服于察哈尔。所以土默特也没有举部东迁。
只有部分部落迁至朝阳、北票、阜新一带游牧,成为了东土默特部,但是规模和历史上根本无法相比。已经在远东发动北上计划第一次战役的时候,被远东歼灭于辽西。
1634年,林丹出病痘,殂于锡林郭勒。察哈尔部的额尔克孔果尔额哲在其母林丹汗福晋的苏泰的支持下,成为了察哈尔不的新主。但额尔克孔果尔额哲根本无法压制察哈尔各部,使得漠南的土默特和喀喇沁等蒙古诸部,纷纷再一次脱离了察哈尔的统治。所以土默特部还一直掌管着归化城,实力也并没有受到太大损失。
北上集团军在北上计划第二阶阶段战役作战的过程中,缴获了大批的牛羊马群、粮食、皮货毛毡和金银珠宝等战利品。这次战役光是在草原各部,以及归化城等地,缴获的粮食等各种农作物,就有数十万石。
其他战利品也有不少,数量之大,种类之多,让李明等人都为之咋舌。
不是说草原上都是穷吗。这草原上的蒙古右翼也太尼玛富裕了吧。就连在套内游牧的鄂尔多斯部。虽然牛羊马匹的规模,没有嫩科尔沁部大,但是粮食金银等物资,可就要比岭南的蒙古各部富裕多了。
自从俺答汗控制了蒙古右翼地区。实力发展的颇为强大,不但将察哈尔宗主汗迫往辽东。还在嘉靖二十九年兵临北京城下,胁求通贡,史称庚戌之变。次年明朝迫于俺答威势,开马市于宣府、大同等地。次年明朝封俺答为顺义王。
后又议定通贡互市条款。还先后于大同、宣府、延绥、宁夏、甘肃等近边地区开设马市十一处,互市贸易,与市人数年有增加。从此开始了明蒙几十年和平友好的局面,促进了蒙古右翼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
通过与大明互市,土默特部获得了极大的财富。大同、宣府、延绥、宁夏、甘肃等地的商人、士绅官员、边关的军头,甚至大明的王侯,几乎全都私通草原的蒙古各部,每年往返于归化城和草原的商队连绵不绝。
因为大明和蒙古右翼各部几十年的和平,使得大明境内的大批破产的军民、匠户越过长城,到口外开荒。所以山西、陕西和宁夏北方草原的蒙古右翼诸部。都非常的富裕。
这对于河套根据地来说,绝对是意外之喜。有了这些粮食,基本解决了根据地建设初期的吃饭问题,让李明等人兴奋不已。
另外就是数量庞大的牛羊马群、毛毡皮货、r干,也让河套根据地的家底儿厚实了不少。
北上集团军还在口外收拢了五六万汉人,都是这些年从长城内逃到草原各部的流民。这些人以破产的农民为主,还有逃亡的军户、匠户,犯了官司的逃奴和罪犯等,都是在大明没什么活路的人。
还有一些汉人是草原发生白灾的时候,蒙古各部在大明打草谷。劫掠到草原上的奴隶。也都特么是苦命人,这些年遭老了罪了。远东军把这些汉人也都集中整编成了一个个基层中队,参与根据地的各项基础建设。
这些口外谋生的汉人和漠南蒙古各部的汉人奴隶,绝大多数都能熟练骑乘马匹。尤其是那些被劫掠到草原上的汉人奴隶。常年起早贪黑的照顾牛羊马群,都是放牧的一把好手。
还有不少汉人原来是边军的匠户出身,因为大明边关的匠户生活非常凄惨,根本都没什么活路,所以这些年很多边关的匠户都举家逃到了口外,漠南的草原各部都愿意收留这些大明的匠户。这些匠户以后在河套根据地经过一番培养。将会在未来根据地的各个重要岗位上发挥作用。
河套根据地管委会首先对这些口外的汉人进行了整编,编制了十个支队,其中六个农业支队,一个匠户支队,三个畜牧支队。李明还从加强野战团抽调了一批士官骨干,对他们进行了几天的整训,让他们学会了基本的组织纪律。
负责根据地的工业基建等工作的常委林菁华,已经最先进入了角色。他和公司的几个员工,组建了根据地工业小组。率领着一个匠户支队,在工兵团官兵的支援下,在河套地区开发了几个工程项目。
工业小组首先在归化城北部山区找到了一处露天煤矿、一个采石场和一个林场,目前正有近万蒙古俘虏青壮在那里用最原始的方式进行采煤、伐木和采石,因为缺乏足够的设备,产量根本形成不了规模。
他们还在归化城北部建立了一个砖厂和一个土法水泥作坊,也是用土法进行生产。在包头北部山区,还发现了一处小型铁矿,属于磁铁矿,品位也一般。但也足以满足河套根据地目前的需要了。
这些土作坊的技术,大都来源于大跃进时间,但都经过公司的技术部门进行了合理的改进,虽然炼制的生铁、焦炭和水泥的质量一般,但是在根据地的建设初期,却能暂时解决根据地的需要。毕竟这些土作坊建造周期短,十天半个月就能出产品。
.




远东1628 第八百四十九章 河套根据地(三)
.
河套根据地目前就是这样的条件,从公司带来的物资数量很少,从辽东带来的物资,是能不用就不用。.现在是根据地的建设初期,各方面物资的需求极大,只能利用现有的条件,在根据地就地解决。
例如在归化城北部山区发现的露天煤矿旁边,就建有几座土法炼焦的作坊。炼焦方法简单的令人发指,挖一些四方的深坑,墙壁抹上粘土,将洗好、选好的煤炭,放在深坑里,上面用耐火砖密封好,然后点燃深坑里的煤炭,经过一段时间,煤气全部烧完,就算是练出焦炭了。
还有包头黄河北岸,也建了一溜的土法炼铁的土高炉。这种高炉用耐火砖就地砌筑而成,形状为圆形,中空如坛以装矿石和燃料,炉前开门出铁,炉后开一门鼓风,燃料采用公司土法炼制的焦炭,鼓风设备用的是原始的皮质风箱,利用黄河中的水车作动力,土高炉容积为三十多立方米,一炉可出四五吨生铁。
土法水泥是把石灰石、粘土用火坑烘干,再用农村的石碾磨成面儿,还要用农村的面箩筛细。石膏矿石用铁锅加热至130180度炒至黄灰色,同样磨细、筛细,用以调解水泥凝固速度之用,把以上各种磨细的材料按比例掺混在一起,煅烧成熟料后,再和炼铁剩的矿渣同磨,最后就成了土法水泥。
虽然土法水泥的标号根本不够,但是土法水泥抗腐蚀效果要优于普通水泥,可用于厕所便池、猪圈、畜棚、粪池、氨水库、堆肥窖、牲口槽、青贮饲料池、灌溉水渠等,特别是用于地下工程,效果都优于普通水泥,
土法烧砖就更简单了,首先往粘土上面浇水,用水把粘土浸泡透。人工充分搅拌,让土的粘性达到最大,要达到含水率适中。再把泥团外圈滚满沙,装进坯斗内端到凉坯场倒出来,把干燥好的土坯码在窑里边烧制成砖,土坯已烧制成砖。在土窑法。
种草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生态环境,简单地说就是人在自然界的生存环境。在黄河中游地区的种植牧草,更是意义重大。
整个夏天,河套根据地都在忙碌中度过,这里到处都是一幅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河套根据地的各项工作也逐渐开展了起来。
山西游击支队抽调的大批干部骨干,也离开了吕梁山根据地。宋涛率领加强野战团的一个营前去接应,目前已经和他们汇合在在一起。
他们在山陕地区收拢了大批的流民,正在山西延安府的一个地方,对流民进行整训。宋涛近期将带领整训了近一个月的流民,在山陕地区发动几次行动,争取劫掠一批粮食等物资,然后和流民一起赶回河套根据地。
.




远东1628 第八百五十章 河套根据地(四)
.
就在北上集团军横扫漠南草原的时候,吕梁山根据地也开始进行着积极的准备。.马庆和周林等人,已经和公司派去的员工进行了交接,并在吕梁山根据地和山西游击支队中选拔了一批优秀骨干,离开了根据地。
马庆和周林等公司的内部员工,先期坐着飞艇来到了归化城。剩余的人员,则是由王海洋和王波等人渡过了黄河,进入了陕西境内。
他们沿途陆续收拢了大批的陕西流民,组建了一支万余人的流民武装,然后带领这些流民,在陕西各地接连发动了几次行动,甚至打下了一座县城,劫掠了一批粮食,使得流民的队伍也越来越壮大。
北上计划的第二阶段战役结束以后,宋涛带着特战大队和一个野战营,离开了河套,南下越过了长城,与王海洋和王波等人汇合在一起,并在延安府的一处地方安营扎寨,开始对这些流民进行了一个月的整训。
并且组建了河套游击支队。支队长兼政委王海洋,副支队长王波和张铁锤。河套游击支队一共有五个大队,共五千多人。
因为时间紧急,新成立的河套游击支队,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对这些流民,进行整训,所以宋涛和王海洋等人,制定的训练计划已经近乎残酷。
尽管训练非常辛苦,可是军营的这五千多流民,愣是咬牙挺了一个多月,生生的熬了下来。每天大运动量的训练,对他们可以说是一种摧残,流民盟结束了一天的训练,倒在窝棚里瞬间就能睡着。
这帮流民在这一年来,遭受了无法想象的磨难,能熬过这个冬天的人,都是身体强壮的青壮。他们天天都挣扎在死亡线上,意志早就磨练的无比坚韧。若是普通人还真熬不过这一个多月的残酷训练。
训练的内容只有队列、越野、体能和战阵,但一个月的严酷的训练。也使得这些流民的进步非常大。现在河套游击支队的新训流民,就像脱胎换骨了似的,已经依稀有了点儿军人的样子了。
河套游击支队的各个基层小队的小队长,都是由山西游击支队中抽调的士官骨干担任。这些已经训练了一年多的“老兵”。和他们当年的那些兵痞教官一样,对手下的流民,要求的极为严格,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李三娃,哦不。现在应该叫李三河了。他现在正站在一队流民的面前,满脸威严的看着对面一群衣衫褴褛的流民。
“我们把你们救下来,天天让大家伙吃饱肚子,可这次考核居然给我掉链子,你们是一群窝囊废吗”
对面的一群流民被训得不敢说话,一个个满脸的羞愧。虽然他们这个小队长只是个半大的孩子,可收拾起人来狠着呢。
李三河来回走了几圈,脸上的怒气依然没有散去,这次考核他带领的小队,几个流民因为紧张。并没有发挥出平时训练的水平,所以在考核中表现的并不好。
他怒骂道:“今天都特么给我加练,谁若是完不成训练,都不要吃晚饭了。麻痹的,明天的考核,谁要是再掉链子,就都滚出军营。”
一帮流民听了李三河的话,这回可真怕了。流民营地几万流民,被选进军营的三千多人,都是在流民中千挑万选出来的。和流民每天两顿稀粥不同,天天能吃三顿饱饭。流民营地的人都打破了脑袋想进入这个军营。
李三河的二叔李庆奎,因为表现优秀,都被王海洋和王波等人带了出来。现在已经都是小队长了。叔侄俩现在天天都憋着一口气。谁也不想输给对方,使得两人拼了命的训练着自己的小队。
原本感情深厚的叔侄俩犯不着这么较劲儿,可是架不住周围的战友老是拿他们叔侄俩说事儿,天天比来比去的,一来二去他们俩还真当回事儿了。这次李三河之所以发这么大的火,就是因为他的小队。在这次考核中输给了他二叔,弄得他大发雷霆。
旁边的一些小队长听了李三河的骂声,都大声的起哄。惹得李三河愤怒的回过头,对他们狠狠的比了个中指。
现在这个手势,已经在远东军的官兵中流行了起来,无论是野战师、守备旅、海外旅,几乎所有的部队都是如此,甚至连骂人的话,都和军委会的那帮兵痞一个腔调。从现代社会来的这几百个兵痞,把他们的恶习也带到了这个时代的远东军,可以说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远处的宋涛等人,看到了这个情景,也都乐了起来。宋涛转过头,笑着对身后的王海洋和王波等人说道:“部队的训练热情很高,我看在训练一个星期吧。我总觉得我们之前制定的计划,还是有些保守了。
我们收拢的这几万流民若是都带到河套,势必对河套根据地带来不小的压力。一下子多了好几万口人,毕竟我们的粮食储备还是太少了,养活这么多人,要一直坚持到明年的秋收,根据地的粮食根本不够啊。”
王波想了下道:“首长,那我们干脆就带着部队深入到大明境内去抢粮,那里地主士绅的围子多得是,随便打下一个围子,怎么也能弄个千八百石粮食。实在不行就打府城州县,打下一个来我们就发了。”
王海洋摇了摇头道:“目前陕西的一带,早就没什么好的目标了,就算有,这几年也早就被陕西的流民军破了。山西最富的晋中盆地,我们刚刚扫了一遍,估计也剩不下什么,就是有也早被那些富户带着东西逃到太原等大城躲起来了。
要想找肥羊,那就只能打太原和西安了。但是这些地方无不是守备森严,就算打下来再运出去也是一件麻烦事。毕竟公司还不想在这个时候节外生枝,攻打大明腹地重镇,肯定要轰动大明朝堂。”
1...298299300301302...53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