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远东1628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茶头
想到这里,他感觉哭笑不得。麻痹的,有远东公司这头猛虎在这里一天,哪个蒙古人活腻了还敢南下。现在的世道早特么变了,都是远东北上打草谷好不好。
他回过头对身后的一帮蒙古民兵大喊道:“大家收拢好马匹,原地休息”
得到命令的众多蒙古牧民民兵,都松了口气。几天几夜不眠不休的星夜狂奔,无论是人还是马,都已经到了极限。幸亏都是耐操抗造的蒙古马。若是高贵的欧洲名马,早特么累得拉稀了。
众多蒙古牧民骑兵,纷纷下马,把马群安置在周围,然后留下少数的民兵在周围值守,其他人全都往地下一躺,瞬间就呼呼大睡了起来。
巴根跑了几天几夜,这个货愣是屁事没有。刚刚被提升为蒙古民兵旅旅长的兴奋劲儿还没过呢。这货现在天天睡觉都能乐醒。
唯一遗憾的是他的老长官赵关,蒙古军团扩军以后。被调到主力骑兵师当旅长去了。他原本想带着巴根去上任的,但这次主力骑兵师的扩编,干部骨干都从原来的各个主力骑兵旅中优先提拔,他初来乍到,不好张嘴安排自己人。
所以临走前,将巴根提拔为民兵骑兵旅的旅长。等他在主力骑兵师干出一番名堂,再把他调过去。巴根倒是比较知足,他心里明镜似的,去了主力骑兵师,以他的资历当一个营长都悬。现在大小也是个旅长啊。
那些被吓坏了的流民一路奔逃,把这个消息传到了四面八方,这个安置点的流民都是来自山陕地区,顿时就在这一地区造成了混乱。
山陕地区的流民都知道,这些南下打草谷的蒙古鞑子非常的残暴,每次都把边民祸害的够呛。大明边军对这些打草谷的蒙古鞑子,都是怯不敢战,任凭他们在边关肆虐,反正他们占完便宜就撤。
幸亏当地的驻军已经接到了命令,知道这些蒙古民兵是来帮着安置点进行春耕生产的,迅速稳定了当地的局势,这才没闹出更大的笑话。
正在陪同李明在各地视察的刘德贵,接到消息以后,也被气乐了。他转身对旁边的李明说道:“首长,你看这事儿闹的,我们也是刚接到消息,说两天后有一些马匹会来到我们这里,支援我们春耕生产。我们的命令还没有传达到每个支队,让您看笑话了。”
李明也乐了,这支蒙古民兵旅速度够快的了,都赶上主力骑兵旅了。他笑着道:“新安置的这些流民还不了解我们远东的情况,我们还是去迎接一下这些来自草原的蒙古民兵吧。”
巴根坐在一个土坡上,嘴里还叼着一根烟,正舒舒服服的抽着呢。突然,他看到远处十几个人正骑马向他这里跑来。
他连忙拍拍屁股站了起来,跨上战马就冲了过去。直到和那些人汇合在一处,巴根才看到对面的李明,他登时就毛了。这不是远东军的次帅吗,他老人家怎么跑这里来了。
巴根连忙跳下战马,几步跑到李明的面前,标准的立定敬礼,然后大声喊道:“司令员同志,蒙古民兵第十九旅奉命赶到德惠地区集结,请您指示,旅长巴根向您致敬”
李明倒是认识这货,巴根在蒙古军团非常有名气,能吃能喝能打仗,还是一个带兵的好料,所以这货在军委会的高层也是挂号的人物。
“原来是你小子啊,我说部队怎么到的这么快呢。大家都累坏了吧。”
巴根一听次帅他老人家居然认识自己,就别提多兴奋了。他连忙大声喊道:“报告司令员,我们不累。部队正在休息,我这就让他们整队请您检阅。”
他说完就要上马离开,但李明连忙叫住了他,笑着道:“不用了,让大家好好的休息,走你领着我们去看看大家。”
巴根一听就傻了,麻痹的,那帮家伙都特么正睡着呢,这要是让次帅看到,多丢人了啊。可是李明也没给他考虑的机会,直接一催马就和刘德贵他们离开了,弄得巴根只好上马跟了上去。
ps:感谢日光神的打赏。
...
.





远东1628 第八百三十六章 我们要打仗了
.
当李明他们跑过那个土坡,就看到满地的马匹被安置在旁边,周围还放置了不少的游骑站岗,剩下的蒙古民兵正裹着羊毛棉大衣躺在那里呼呼大睡呢。.
巴根催马跑过来,满脸尴尬说道:“司令员,兄弟们几天没合眼了,到了地方都有些熬不住了。我这就把他们叫起来。”
李明一瞪眼,笑骂道:“你特么怎么带的兵,兄弟们这么辛苦,你就忍心把他们叫起来。让他们好好的睡一觉,睡够了再起来。对了,你和那些哨兵也马上休息,我亲自给你们放哨,这是命令,马上执行。”
他说完没有再搭理巴根,转身对身后的刘德贵说道:“你去安排一下,让人带着棉被送到这里,再准备些米粥和饼子,等他们睡醒了,让他们好好的吃一顿热乎的。”
刘德贵听了马上转身去安排了,李明则是和当地驻军的几个负责人催动战马,跑到周围充当起了临时哨兵。
巴根都特么傻了,可次帅已经下命令了,他还不敢不执行,只好招呼那些站岗的哨兵赶快睡觉。但是他却不敢睡,催马跑到李明的旁边。
他知道这时候睡觉,那就是傻逼啊。陪着次帅一起站岗,以后上哪找这样的机会啊,就算老长官赵关也没这待遇吧。
李明看到了巴根,又是一瞪眼,怒道:“我下的命令你没听到吗赶快滚去睡觉。”
巴根嘿嘿笑道:“司令员,嘿嘿我真不困,晚上叫我好好的睡一觉就成,现在你老人家在这里站岗,我怎么睡得着啊。”
李明苦笑着摇了摇头,指着巴根笑道:“你什么时候也学会拍马屁了,行了,你晚上再睡吧。”
这帮蒙古民兵也是累的狠了,一觉睡到都快天黑了才醒。当他们知道远东军次帅为他们站了几个小时的岗也都懵了。这帮蒙古牧民,眼前都是草原上的破落户。什么时候经历过这个啊。
随着北方草原的蒙古军团和东部大山里的外东北土著军团,以及大批外籍员工的到来,远东在东北和外东北各个流民安置点的春耕工作,速度陡然加快。
蒙古军团草草原上带来了成群的蒙古马。解决了各地春耕畜力不足的问题。虽然蒙古马力量稍差,用于开荒无法和耕牛相比,但架不住蒙古马的数量够足啊,而且蒙古耕地的速度要快上很多。
海参崴几个企业,也都停了其他的工作。开始加班加点的生产各种开荒的农具,用火车和内河甲板驳船运到各地的流民安置点。公司各地的车辆、机械、农用车和拖拉机,也都全部投入到紧张的春耕生产之中。
东北和外东北各地的流民安置点,到处都是一片忙碌的景象。一个个铁犁都套上几匹蒙古马,在广袤的黑土大地上来回奔行,一片片荒地被翻开,露出黝黑发亮的土地。
经过一个月的忙碌,远东各地的流民安置点,都胜利的完成了今年的春耕工作。据统计,远东各地今年新开荒的耕地。包括东北、外东北、吕宋、南洋、台湾等地,面积近十二余万公顷。
这还不包括公司在兴凯湖周围,征用了大批日本外籍劳工开发的数个大型国有农场。那里的配备了大批的农用机械,也开发了数万公顷的土地。
由于今年开发的耕地数量太过巨大,各种配套的设施跟不上,再加上海参崴化肥的产量无法满足需要,而且公司农林处的专家技术人员的数量少,所以的今年即便风调雨顺,秋收时耕地的平均亩产也要大打折扣。但是公司上下依然对今年的秋收,寄予了很大的希望。
德惠地区的十几个流民安置点。在得到蒙古军团送来的大批蒙古马的支援,圆满的完成了今年的春播任务。两个蒙古民兵旅、两个外东北土著民兵旅和四个外籍劳工支队,一直留在了德惠地区,支援这里的春耕生产。
这帮蒙古牧民和大山里的猎户出身的汉子。对于种地是一窍不通,但是他们却有的是力气。在初期开肯荒地的时候,他们绝对是主力。这个季节的东北,气温还很低,可是这帮家伙却都光着膀子,每天干得满身大汗。
尤其是巴根这货。这几年的伙食不错,原本就身强体壮,现在明显又粗了一圈。膘肥体壮的身材,干起活来,身上的肉也跟着一颤一颤的。
他放下锄头,摘下腰间的水壶,往嘴里狠狠的灌了一口水,又拿起搭在肩上的毛巾擦了把脸,回过头看了眼自己今天的战果,心里暗骂自己太笨。
在这里他一身的力气,根本使不出来。他宁愿刚来时那样,天天在野外开荒,那时候只要有膀子力气就成。可是现在只能靠手里的锄头,他就玩不转了。不光他是这样,其他蒙古民兵和外东北的土著,锄头玩得都不好。他们骑马射箭不在话下,可让铲地锄田就难为他们了。
巴根郁闷的举起锄头,又接着干了起来。
“开饭了开饭了”
听到这个声音,所有的蒙古民兵,都常常的出了口气,都纷纷撂下锄头,纷纷跑向了从远处赶过来的一辆送饭马车。巴根走了过去,接过一个蒙古民兵帮他打得一份午饭,在地头找了个土坡,一屁股坐在了那里,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
他刚吃到一半,一抬头就看到有几个人走了过来,为首的那个人正是李明。巴根眼睛一亮,撂下饭碗就跑了上去,对李明敬礼报告。
李明笑着道:“老巴,最近怎么样我可听说你闹情绪了。”
巴根嘿嘿笑道:“司令员,你知道我巴根不怕苦不怕累,就怕拿着锄头种地。这活可不是我们这帮草原的汉子干的,我们宁可天天去开荒,也不愿意天天扛着根锄头在地里面忙活,有劲儿使不上啊。”
李明摇了摇头,苦笑道:“干不了几天了,你们做好思想准备,部队马上就要集结开拔,我们要打仗了。”
巴根一听就乐了,总算是要打仗了。他知道今年蒙古军团将会发动北上计划的第二阶段战役,所以心里顿时火热了起来,打仗好啊,打仗能有军功,有了军功就能升官。比天天在这里、种地强多了。
ps:感谢书友150110205707396的月票支持。感谢jjhk2006的打赏。
...
.




远东1628 第八百三十七章 集结
.
今年的流民安置工作和接下来的大规模春耕工作都不是太顺利,其间遇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公司发动北上计划第二阶段战役的时间,推迟了一个月左右。.现在东北和外东北的春播工作都已经接近尾声,李明也开始着手准备北上集团军司令部。
目前蒙古军团四个主力骑兵师和几十个蒙古民兵旅,南下东北支援流民安置点的春耕工作,李明干脆就在德惠地区组建了集团军司令部。
东北、外东北各地的蒙古军团各部队,也在慢慢的向德惠地区集结。几天的时间,数万蒙古军团的骑兵部队就已经集结完毕。
随着一声令下,集结在德惠地区的数万蒙古铁骑,开始一路向西挺进。李明放弃了乘坐火车,而是和众多蒙古军团的骑兵一道骑马行军。
李明和各部队的负责人,骑着战马站在一处高地上,数万骑兵呈一路纵队从他的身边呼啸而过。无数蒙古骑兵看到了远东次帅,都自发的摘下头盔,一边用力的摇动,一边冲着李明大声的呼喊着。
“呜嗬呜嗬”
听到蒙古骑兵的呼喊,李明也摘下了头盔,举在头道:“时间差不多了,通知部队出发吧”
...
.




远东1628 第八百三十八章 游牧锡林郭勒
.
铁岭辽河北岸的北上集团军营地,天色还没有大亮,各个部队就已经整装待发,做好了开拔前的所有准备。.随着李明的一声令下,北上集团军各部队开始陆续开拔,一队队蒙古军团的铁骑,呼啸着冲出营区,一路向西挺进。
因为蒙古军团各部队的机动性极高,而且部队还是在广袤无垠的草原上行军,为了加快行军速度,李明并没有要求各个部队按照纵队行军,而是采取各自散开行军的方式,各部队自行赶往克什克腾部的集结地点。
无数蒙古铁骑洒向了草原,北方草原到处都是一派万马奔腾的壮观景象,蒙古军团各个分队,都撒欢似的向西狂奔。无数草原的汉子这段时间,在东北和外东北各地帮助新安置的流民,进行大规模春耕生产,一个多月的时间,几乎没怎么骑马,把这帮草原上的汉子折磨坏了。
部队这次西进,也总算是把他们放出来了,一个个争着抢着的打马狂奔。从小就生长在马背上的汉子,他们宁可在草原上几天几夜不合眼的长途行军,也不愿意天天拿着锄头在东北各地的田间地头里忙碌。
于此同时,岭南各地的蒙古牧民中队,也都开始在规定地点集结,然后以支队的编制,开始向西部大规模迁徙。无数迁徙的牧民,慢慢的汇聚到了一起,成群的牛羊连成了一片又一片,铺天盖地几乎把草原铺满。
岭南大部分的牧民,都将跟随北上集团军跨过燕山,挺进锡林郭勒草原。以后辽东北方的大片草场,蒙古牧民的人数也将大幅度减少,水草丰美的科尔沁大草原,以后也将成为远东公司的国有牧场。
未来公司将组织公司的基层牧民。赶着成群的牛羊逐步向西迁徙,慢慢的席卷整个漠南、漠北和新疆,像蝗虫一样。横扫中原北方的蒙古各部,这也是公司北上计划的最终目标。
李明和北上集团军司令部的众人。以及集团军直属部队和辎重部队的大批物资,则是登上了内河甲板驳船,沿着辽河经西辽河、西拉木伦河一路来到克什克腾部附近的草场。
工兵部队已经先期抵达了那里,并在那里建设了简易码头、飞艇起降场、远程无线通讯中转基站、军营、后勤仓储中心等设施。公司后勤部在那里建立了集团军前进基地,每天都有大批的物资运抵那里。
目前公司已经彻底控制了察哈尔的锡林郭勒草原,察哈尔残余各部早就被远东军一扫而空,绝大多数的牧民和牛羊马群,都被远东军缴获。如今他们也都被改造成远东的基层牧民。
蒙古军团的两个主力骑兵师和若干蒙古民兵师,以及岭南的大批牧民和牛羊马群也陆续跨过燕山,被公司迁徙到了察哈尔的锡林郭勒草原。在那里组建了以中队为编制,组建了无数游牧中队,已经在锡林郭勒草原各地游牧了一年多的时间。
每个中队配属百余名十五岁到五十五岁的青壮。另外再辅以大批的妇女老幼,随着游牧中队一起迁徙放牧,照料分配给他们中队的大量牛羊马匹。每十个游牧中队组成一个游牧大队,十个游牧大队又组成一个游牧支队,星罗棋布的遍布整个察哈尔的锡林郭勒草原。
这些岭南的牧民都是经过远东冬训改造过的,与草原上的传统牧民已经完全不同。无论是组织纪律性。还是战斗力已经不能同日而语。
组织严密的远东基层牧民,早已打破了原来草原上的阶级结构,起码消灭了剥削。普通的贫苦牧民再也不是部落那颜的奴隶。尤其是在冬训期间经过远东公司的全方位的政治思想教育,远东控制区的基层广大牧民,已经把远东公司当作了自己的部落,并且有着强烈的归属感。
当然,主要的原因,还是远东让他们过上了好日子。这些牧民绝大多数都是草原上的破落户,被远东公司从贵族那颜的手中解救了出来。自从他们归附了远东,只要你辛勤劳动,就能吃饱穿暖。即便草原上遭受了白灾,家里的老人和孩子也不会在冬天饿死。
这个时代的草原。正值小冰河时期肆虐,环境和气候都极为恶劣。所有游牧民族想要活下来。就必须与大自然作斗争。草原上的部落为了活命,掠夺、杀戮就成了永远的主题。只有依附于强大的部落,才能活下来。
为了彻底的控制锡林郭勒草原,王耀武甚至把西部军区司令部,放在了达里诺尔湖南部。并征用了大批的蒙古牧民和外籍劳工,修建了克什克腾部到达里诺尔湖南部等几条简易公路,每天都有公司大批的制式四轮马车,在几条简易的公路上来回奔驰。
远东各个基层游牧中队,在这一年多的时间,不断的向东、向北蚕食。蒙古主力骑兵师和蒙古民兵师,以旅为单位不断的出击,收拢了很多中小部落。与周围的很多部落恶战了几次。
被远东军武装到牙齿的蒙古军团,在野战师一个加强团和大批战斗支援单位,以及空艇部队的支援下,把来袭的草原各部联军打得满地找牙。
最多的一次,北方的几个大部落联合了漠北蒙古,动员了大批精锐的精锐铁骑和武装牧民,足足十万控弦之士。看着虽然人多,可是面对远东军蒙古军团,他们就是毫无组织的一盘散沙。双方刚刚接战,就被远东军的铁骑冲击得全面崩溃。
远东西部军区经此一战,彻底的在锡林郭勒站稳了脚跟。可是王耀武却并没有因此满足,还是不断地组织部队四处出击,在飞艇不对的支援下,不断的对周围草原进行劫掠杀戮,缴获了大批的牛羊马群和人口。
面对远东咄咄逼人的攻势,周围无数的蒙古部落,都不约而同的开始向西向北迁徙,再也不敢打这里草场的主意。军委会北上计划第二阶段战役还没有开始呢,西部军区就已经向西蚕食了大批的草场。
ps:感谢头疼也不行、虚张声势、yangnfafaf的月票支持。
...
.




远东1628 第八百三十九章 风吹草低见牛羊
.
锡林郭勒草原是蒙古族发祥地之一,也是成吉思汗及其子孙走向中原,征服世界的地方。. 锡林郭勒系蒙古语,意为丘陵地带的河。位于大明京师正北方,北与漠北蒙古各部接壤,东邻赤峰、通辽和兴安盟,西接乌兰察布,南与承德、张家口毗邻,总面积二十余万平方公里。
这个时代的锡林郭勒大草原,还没有现代社会那种草原逐步沙漠化的状态,水草丰富,河流纵横,湖泊密布。河流大多数为内陆河,主要有乌拉盖河、巴拉根河、锡林郭勒河、高格斯太河。大小湖泊一千多个,天镶地嵌在辽阔的草原上,总蓄水量三十五亿立方米,其中淡水湖六百余个,蓄水量也极为丰富。
目前西部军区司令部,除了蒙古军团的两个主力骑兵师和若干蒙古民兵师,还有野战师的一个加强团,以及若干战斗、后勤支援部队。而且还配属了一个飞艇中队,装备了八艘三五式飞艇,而且还建有一座小型的简易飞艇起降场地,以及一个地面维护基地。
散布在锡林郭勒大草原上的远东基层牧民,都有着严密的组织结构。现在草原上到处都是头戴奔尼帽,身穿卡其色制式牛仔布服装,腰系牛皮腰带的远东蒙古基干民兵。
基干民兵的武器为远东制式的钢板弓、三棱精钢箭头、仿六五式马刀和薄铁皮木质圆盾,还配有制式的马具、套索、木质水壶、帆布背囊等装备。就算普通的牧民,也穿有远东卡其色制式牛仔套装。
每个中队都配备了多座利用现代化设备大规模生产的模块化蒙古包,不但组装和拆卸都极为容易,而且结实耐用,保暖性极好,能抵御草原冬天极寒的天气。
还配备了远东现代化设备大规模生产的双轮、四轮制式马车。采用木质车身,冲压钢板固件,钢板弹簧、轴承、木质包铁车轮。不但提高了机动性。在冬天还可以更换上雪橇,冬季可以在雪原和冻结的河道上自由行走。
制式马车的车身便于拆卸。几个牧民在一个小时之内,就可以拆卸或是组装起来。两辆损毁的马车,如果损毁的模块化构件不同,即可以用两辆马车的构件重新组装一辆。
每个牧民大队还装备了大量采用科学的模块化设计的简易暖棚。由模块化的木质结构做为暖棚的骨架,关键部位为钢筋和冲压钢板加固,采用科学的优化设计,可以最大程度的抵御冬季的暴风雪。暖棚外覆塑料薄膜,在极寒的特殊灾害天气。还可以围上大量毛毡,还可以在暖棚内安置炉火。
一旦草原遭受了严重的白灾,各个牧民支队,就会在白灾到来之前,将各个中队的牛羊集中到支队,集中力量组装大批简易的暖棚。几十名牧民在两天之内,就能搭建一座百米长,十五米宽的简易暖棚。可以最大程度的将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这些暖棚还有一个最大的优点,那就是都采用模化块制式标准构件,经过科学的优化设计。暖棚拆卸下来以后,集中存放的占地面积极小。每个流民支队配备的辎重中队,仅需几辆四轮马车。就能装载十个简易暖棚的所需的构件。
公司农林部经过几年的努力,在辽东各地大肆推广种植牧草,取得了极大的成功。选择都是草质好、产量高、可以多季收割、生命力强、对牲畜营养价值高并提高牲畜的肉质的优良品种。
并建立了大批的牧草加工中心,利用各种设备,采用现代生产方式进行牧草加工,储存了大量的干草、青贮草或半干贮草。
如今的远东各个游牧中队,也在各自牧区选择宽阔平坦、土壤肥沃、排水性较好的地区,采用大面积散播的方式,在草原上大肆种植牧草。现代社会的优良牧草。再生力极强,一年可收割多次。富含各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
现在远东各个游牧支队都配备了一个小型的牧草加工点。由于没有电力供应,无法使用各种现代生产设备。只能采用人工生产方式,进行手工生产加工牧草。每年都会刈割大量的优良牧草,进行简单的加工和储存。
各个草原牧区只能采用原始的手工方式,虽然效率较低、劳动强度大、制作的草料质量也较差。但是和这个时代传统的游牧民族相比,那也绝对不可同日而语。
1...295296297298299...53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