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滚教父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黑色贝斯
砰
麦克唐纳狠狠地将听筒砸在座机电话上,犹自觉得不解气,又骂了一句:“废物,蠢货”
门外的秘书听到办公室里的动静,却完全没有在意,有条不紊地继续着自己的工作,仿佛早就习以为常。
全发行部的人都知道,麦克唐纳只会在少数几个人面前表现得有如翩翩君子,谦逊有礼,进退有度。
这几个人的名字叫做卢西恩格兰奇、西奥多杰克逊、唐纳德克拉克、理查德埃尔文德斯、安妮克拉克,以及罗杰克里斯蒂安。
而大多数时候,这个刻板的老头都有着一副一点就着的暴脾气。
若是赶上工作最忙碌的时候,任何人都最好不要招惹这个家伙,否则挨上一顿骂那都是最轻的。
秘书正想着,一个新来的年轻人敲了敲门,走了进来,“安娜,我有事要向头汇报。”
“你最好过一会再来,boss的心情不太好。”
这个年轻人外表很对安娜的胃口,于是刻薄的女秘书难得地善良了一次,提醒道:“这个时候去找他,绝对不是什么好主意,除非你有很好的理由。”
年轻人露出犹豫的表情:“可是这份文件标注了加急。”
女秘书没有再劝,耸了耸肩,做出一副爱莫能助的表情。
年轻人踌躇片刻,一咬牙,“头说过,标注加急的文件必须第一时间交给他,麻烦你了,安娜。”
“文件给我。”
安娜接过文件,看了一眼封面上的标题,拿起电话拨通内线,说了几句,挂掉电话。
将文件还给年轻人,道:“进去吧,boss在里边等你。”
走进办公室,麦克唐纳坐在真皮座椅上,面无表情,看不出喜怒,但却让人不由自主地感到压力。
“头,这是宣传部门送来的文件,标注了加急。”
年轻人立刻将文件递了上去,站在一边,不敢开口。
过了许久,麦克唐纳终于读完了文件,低骂一声:“这帮废物,这点小事都办不好谢特碧池”
年轻人依然低头不语,仿佛一座雕像。
又沉默了片刻,麦克唐纳开口道:“你叫杰克我记得你是伊利诺伊州立大学毕业的哪个校区”
年轻人一愣,下意识地开口道:“当然是厄巴纳香槟校区。”
“很好,我有一个任务要交给你。”
麦克唐纳拿出一份表单,签上自己的名字,然后递了出来:“填完之后去财务部门领钱,买一张明天的机票,去芝加哥见见你的校友,说服他为月之暗面写一篇专栏文章。”
“校友”
年轻人楞住了,作为北美公立学校的顶尖代表,伊利诺伊州立大学香槟分校出过很多大人物。
但和自己认识的
真的有吗年轻人一时之间有些怀疑起自己的记忆来。
“对,你的校友。”
麦克唐纳认真地点点头:“乐评人史蒂文蒙哥马利。”
“可是我不认识他”
年轻人大惊,作为唱片业的从业者,史蒂文蒙哥马利这个名字,他当然知道。
这位大名鼎鼎的乐评人是上个世纪的大人物,在七十年代两次获得普利策奖。
史蒂文蒙哥马利确实出自伊利诺伊州立大学香槟分校,但是,那可是至少四十年前的事情了。
他的年龄,比年轻人的父亲还要大。
而且,听说这位乐评人由于年龄以及身体的缘故,已经很久没有为任何人写过评论了。
要请他重新出山
且不提如今这个年代,大牌乐评人的评论是否还具备商业价值,单单只是这件事本身,难度就极大。
对于一个已经赚够了钱,而且身患癌症,年龄超过六十岁的老人来说,想要打动他,让他重新提起笔,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可不是个好差事
办成了有什么好处先不说,搞砸的概率却是无限高。
但麦克唐纳却没有给年轻人拒绝的机会,强硬道:“就这样决定了,去填经费申请单吧。”
再三求饶都不行,年轻人失魂落魄地走出办公室,看了一眼手中的表格。
在“经费”一栏中的数字,让年轻人感到异常的刺眼。
一百五十万美元加三千美元。
一百五十万是给史蒂文蒙哥马利的“润笔费”,三千美元则是自己出差的开支和补贴。
扣掉机票和吃住出行的开销,大概能剩下一半左右,对于一次短期的出差来说,已经算是不错的待遇了。
但前提是
工作能完成。
虽然才来到ad唱片没多久,但年轻人却也听说过麦克唐纳“暴君”的名头,若是谁办事不利,唯一的下场就是卷铺盖走人。
单单只是去年无名专辑的发行阶段,麦克唐纳就开除了十几个犯过错的员工,甚至还惊动了工会,只是最后不知道怎么压了下来。
“看样子这份工作要完蛋了。”
名叫杰克的年轻人一脸的生无可恋,似乎已经和那位自己同名的家伙,一起随着大船沉到了海底。
随着月之暗面正式发行日期的临近,罗杰三人不断地在各大媒体上刷着存在感,为这张专辑造势。
在高达数千万美元的宣传预算之下,各种各样的广告,也堪称是铺天盖地。
电视、电台、报纸、杂志、网络,乃至于大街小巷中的海报上,随处可见有关月之暗面的广告。
在结束了纽约的一档电台采访之后,罗杰抽空返回洛杉矶,将整个团队召集了起来。
参与会议的,除了罗杰三人,和经纪人团队之外,还包括汉克、格莱美公关团队,以及ad唱片宣传、发行部门的两名代表。
这次讨论的议题不算复杂,但对乐队的重要性却不亚于月之暗面的发行。
是否需要更换格莱美冲奖专辑的选择。
“欧洲巡演开始的时间已经定下来了,明年二月初到五月末。”
汉克拿出一份计划书,不过更多的只是做个样子,这份计划书,在场的所有人都已经看过了。
环视了一圈,见没有人有插话的意思,汉克继续道:“可以确定的是,这次的巡演肯定无法与明年的格莱美公关互相配合,名字上是否沿用无名专辑tour,还是改一个名字,这需要尽快确定下来。”
巡演是否改名,其实不算是大事,只要在宣传开启之前确定下来即可。
公关团队的老大帕妮丝格里芬第一个开口道:“我建议放弃无名专辑,用月之暗面冲击格莱美,这样更加稳妥。
颁奖季最核心的阶段在十一月到一月的这三个月,无名专辑距离颁奖季太久了,热度早已经冷却下来。
在质量上,月之暗面绝不逊色于无名专辑,而且更讨好格莱美核心会员们的喜好,再加上发行时间上的优势,这是更稳妥的选择。”
“但是选择月之暗面,就意味着放弃了布鲁斯、另类、以及新加入的新世纪音乐类三个分类奖项。”
开口的是安妮,在无名专辑和月之暗面的选择上,安妮一直站在罗杰这一边,为无名专辑站台。
和利益无关,纯粹是个人喜好的问题。
这种带有些许早期金属风格的布鲁斯摇滚,更符合安妮的审美。
在乐队,以及围绕乐队组建的一个个团队当中,安妮是唯一一个只看喜好,不考虑利益的另类。
和安妮相比,其他人考虑的则要更加现实一些。
“但发行时间上的劣势,会导致我们损失至少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十五的票数。”
帕妮丝格里芬坚持道:“既然欧洲巡演无法和格莱美公关互相配合,那么这部分选票的损失几乎是不可弥补的,除非花费巨额的资金去造势。
在没有新闻热点的情况下,想要让媒体给出版面,需要花费更多的资金。
我做过这方面的计算,如果要弥补无名专辑在发行时间方面的劣势,需要额外投入至少一千万到两千万美元,才能重新将专辑的热度炒起来。”
“百分之十五”
听到这个数字,罗杰忍不住皱眉道:“差距有这么大”
帕妮丝格里芬反问道:“不然你以为那些奔着格莱美去的专辑,为什么要挑九月到十月这个时间发行”
“可是我觉得无名专辑更有潜力啊。”
安妮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月之暗面最多申报十二个奖项,但无名专辑可以申报二十二个,其中十四个奖项到目前为止没有强力的竞争对手,几乎肯定可以破掉那个黑人的记录。”
安妮所指的记录,是指在单独一届格莱美上,斩获九座奖杯。
大多数情况下,一张专辑只能申报三项通奖,以及一个分类的几个小奖,最多再加上编曲、包装设计等凑数的奖项,加起来也就是十个出头。
再加上格莱美分蛋糕的性子,想要一届拿走九座奖杯,难度自然不言而喻。
如果没有特殊的政治环境加持,正常的专辑想要打破这一纪录,几乎是不可能的。
这和专辑的质量无关。
但无名专辑的大杂烩风格,却偏偏是一个例外。
“投票吧。”
关于无名专辑和月之暗面的优劣,早已分析过无数次,谁也说服不了谁,只能靠投票来解决。
“支持用月之暗面冲奖的举手。”
罗杰第一个举起自己的右手。
虽然从个人爱好上来讲,罗杰更喜欢无名专辑,但和安妮不同,罗杰更多考虑的,是利益。
既然月之暗面冲奖的把握更大,而且差距并没有小到自己原本以为的,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
那么求稳,自然是第一位的选择。
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打破记录。
第501章 令人惊悚的销量
在此之前,我从未听过如此诡异的音乐。
这是几乎没有旋律的序曲,只有仿佛踩在心跳上的脚步声、机翼旋转的声音、恶魔低语一般的呢喃和诡异的笑声。
而开篇序曲对我说和紧随其后的呼吸br连接得如此紧密,以至于我在第一次听的时候,以为这是一首歌。
随着呼吸的音乐,曲子真正的旋律随着吉他和键盘开始浮现,缓慢而从容地带着你进入迷离、梦幻、光怪陆离的诡异世界。
那句话是怎么说的来着
真正磕嗨的人都在角落里抽搐,至于那些在舞池里挥洒汗水的只是喝醉了而已。
他们利用音乐,营造出了一种充满焦虑和恐惧的氛围,并在这种令人头皮发麻的恐惧中,带你一起追悔那些虚度的光阴。
这首歌时光的吉他s堪称点睛之笔,将这种情绪推到了极致。
尤其是在时隔五年重新录制的版本当中,在歌曲后段加入了充满无奈的女声,仅仅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变化,却让这首歌升华了一个档次。
说完了时间,他们开始谈起死亡。
而在这两个极度沉重的话题过后,整张专辑的画风突变,调侃起这堆绿油油的美钞。
这首金钱n却充斥着摇滚艺术家们,对商业利益裸的鄙视。
但讽刺的是,ss是这个星球上最有钱的摇滚乐队之一,他们一年的收入,相当于一万个中产家庭的总和。
能够将摇滚艺术与商业完美结合,迄今为止,只有他们做到了这一点。
时光、死亡、金钱、战争、讽刺所谓的“正常人”。
这张前所未有的概念专辑,包含着太多的野心,却又显得苍凉而无奈。
虽然现在才2005年,但我可以确定的说,这个世纪最好的音乐,已经诞生了。
月之暗面配得上任何赞扬。
我无法,也没有资格为它进行打分。
如果一定要给出一个分数的话,我会给他12分。满分10分
史蒂文蒙哥马利
芝加哥太阳报。
月一日刊。
虽然这个年代,乐评人的影响力急剧下滑,但史蒂文蒙哥马利的影响力,早已超脱了职业本身,其名字就是最好的商标。
这位退隐多年的普利策奖获得者重新出山,立即就引起了与唱片业、娱乐行业有关的媒体的轰动。
再加上唱片洒出去的大把宣传资金,一时间,几乎所有的媒体都开始一边倒的吹捧月之暗面。
当然,唱反调的声音总是有的。
例如一家来自西雅图的媒体就抨击说“不知所谓、无病snn”,认为这是一次失败的尝试,毫无诚意之作。
但在主流面前,些许的抨击无关痛痒,反而会引起媒体之间的争执,更加炒高了这张专辑的热度。
在不惜血本的宣传、砸广告之下,再加上乐队本身就拥有数量庞大的粉丝,月之暗面的销量自然也是节节攀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