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滚教父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黑色贝斯
对于任何一家巨头而言,全资控股的子厂牌,哪怕规模再意义也是完全不同的。
果然,继续翻阅下去,罗杰很快就看到一段备注。
根据各种细节判断,真正出手对130乐队挖角的,应该是华纳唱片,而n唱片只是被推到前台的一层掩饰。
做出这个判断的原因很简单,n唱片虽然历史悠久,但却只是一家不入流的小厂牌,根本不可能养得起130乐队这样的大牌明星。
大牌明星的吸金能力确实恐怖,但消耗也同样惊人。
最简单的一个例子,一个三线小明星举办巡演,大多是以几千人规模的礼堂级演出为主,甚至几百人的演出都有可能,也不存在电视台转播等等,虽然收益不会高到哪去,但成本压力也很低。
若是一线大牌,随便举办一场演出,哪怕再怎么省钱,也要花出去百万美元以上,这还只是一场小型的单场。
如果换成是巡回演出,那投入起码也要十倍,百倍地增加。
没有足够资金实力的小公司,根本承担不起这样的开销,更不要说从其它公司进行挖角了。
仅凭这一点,几乎就可以断定,真正的幕后主使,必然是n唱片的母公司,华纳。
罗杰的乐队,和华纳唱片之间一直有着还算愉快的合作关系,不说二十世纪娱乐那段时间,超过一半的专辑都是由华纳唱片或者其子厂牌进行发行。
就是自立门户之后,由于唱片不具备海外发行能力,所有专辑的海外发行,要么交给华纳,要么交给环球,按照销量来计算,两者所占的份额差不多算是旗鼓相当。
不过,合作愉快是一回事,这种背后捅刀子的行为,在任何商业领域当中,也都是极为常见的事情。
唱片业的蛋糕,一家公司吃不下,若是分蛋糕的人太多了,却又不够分,各个唱片公司之间原本就是既合作,又互相对立的关系。
一切都只是因为利益的驱使。
只要有足够的利益,别说背后捅刀子了,这帮资本家们连法律都不放在眼里。
看完报告之后,罗杰思考了足足半个小时,才开口问道:“按照业内的惯例,这种事情一般是怎么处理的”
“这取决于我们是否愿意放人,或者说,为了留下130乐队,我们肯付出多大的代价。
而且,根据我的判断,华纳也未必是真的想要夺走130乐队的唱片合约。”
卢西恩格兰奇的神色很是轻松,并没有如临大敌的样子:“当然,如果我们的态度不够强硬,华纳肯定不介意得到一支能够给自己带来巨额盈利的大牌乐队。
但他们这么做,多半还是为了给我们添堵,减少我们在这支乐队身上获得的利润。”
想要在竞争中获胜,方法有两个。
一是强化自身,二是打击对手。
挖角竞争对手手中最大的王牌,如果付出的代价在合理的范围之内,既能加强自己的实力,又做到了打击对手,可谓是一举两得。
就算挖角失败,竞争对手为了安抚自家旗下的明星,也不得不提高待遇,也就增加了经营成本,减少了收入。
就算是最坏的情况,最起码也削弱了对手,怎么都算不上亏。
当然,如果每个唱片公司都这么做,在恶性竞争之下,受到损失的是所有的唱片公司。
为了防止这样的局面出现,早在几十年前的大唱片厂时代,就通过法律和“行业惯例”两个角度,限制了这种恶意挖角的手段,使得“挖角”这一招,不可能作为常规武器来使用。
当然,只要唱片业,或者说娱乐行业还存在,挖角这种行为都是不可能彻底禁绝的。
法律和行规所限制的,仅仅只是恶意挖角,而不是正常的商业竞争。
华纳的动作,至少到目前为止,都还在正常的商业手段之内,不算出格。
事实上,以华纳的底气,真要对付唱片,也根本不需要任何出格的手段,用硬实力碾压过去就足以。
根据卢西恩格兰奇的判断,华纳这么做,更多的还是看唱片发展的势头太快,顺手打压一下,免得养虎为患,弄出个强力的竞争对手出来。
成了最好,若是打压不成,华纳也未必真的有多在乎。
以华纳唱片的体量,就算唱片再顺风顺水的发展上十年,也未必够资格成为华纳的竞争对手,顶多威胁到旗下的子厂牌罢了。
罗杰想了一会,认同了卢西恩格兰奇的观点。
确实,华纳唱片在和环球的竞争之中处于劣势,但在四大巨头之中,华纳的市场占有率仍然排在第二位,远超和索尼贝斯塔曼。
而唱片呢
别说和四大巨头相比,就连r这种一线大厂,市值起码都相当于唱片的十倍以上,根本不在一个量级上。
再能赚钱的小公司,也只是小公司而已。
唱片业内,终究是以市场占有率来说话的。
“130的唱片合约”
罗杰心里权衡着得失。
这支乐队的唱片合约距离到期还有好几年的时间,但从这几个月的情况来看,续约谈判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130乐队的唱片合约要到2009年才过期,但当初那份收入七三开、版权九一开的合约,明显已经配不上达到了准一线级别的130。
嗯,130乐队是三和一,唱片是七和九。
在乐队已经明确提出更改合约条款的要求之后,如果不想反目成仇,唱片必然要做出让步。
虽然在娱乐圈内,明星是处于受剥削阶层,但随着明星影响力的提升,即使是被剥削,吃相也不能太过于难看,这是最起码的规则。
但究竟让步到什么程度,却是一个值得斟酌的问题。
如果付出的代价太大,反而不如抓紧现有的这份合约,榨干这支乐队的每一分潜力,然后等合约到期之后翻脸。
如果130不愿意承受这样的压榨,也大可自己掏钱解约,或者找一个肯为他们付出违约金的下家。
这样一来,唱片也不会亏到哪里去。
考虑了片刻,罗杰没有立刻给出答案,反而是开口问道:“公司下一步的发展,你认为版权库和市场占有率哪一个更重要”
“我的答案仍然是海外发行体系。”
卢西恩格兰奇对建立自己的海外发行渠道有着极深的执念,仍然不忘推销一番这个计划。
停顿了一下,又说道:“如果二选一的话,我认为版权库比市场占有率更重要。最多不超过三年,数字唱片将会成为唱片市场的主要盈利来源。
相比于传统实体唱片的市场份额,我认为拥有一个庞大的版权库,在数字唱片渠道方面的谈判,对公司的影响更直接,也更重要。”
经营公司不是罗杰擅长的领域,但卢西恩格兰奇的判断,却符合罗杰前世对音乐市场的了解。
在罗杰来到这个世界之前,全球音乐市场最大的两家,环球拥有最高的市场占有率,而索尼贝斯塔曼则是最大的版权供应商。
论市值,环球唱片更加值钱。
但论盈利能力,市值不到环球一半的索尼,盈利却几乎和环球相当。
很大程度上来说,这就是版权的价值所在。
“既然这样,那就按你说的办。”
罗杰立刻做出了决定,吩咐道:“按照准一线待遇,启动和130乐队的谈判。收入分成和签约金方面可以稍微放宽一些,但版权必须由公司拿大头,至少百分之七十以上。”
唱片公司拿走百分之七十的版权,这显然不符合“准一线待遇”的要求。
因此,罗杰提出可以在分成条款和签约金方面做出适当的让步。
这样一进一出,130乐队并不会吃亏,短期的收入反而要高出许多。
对于只想赚钱的明星来说,反而更加有可能接受这样的条件。
“如果他们不同意”
卢西恩格兰奇提醒道:“在存在竞争者的情况下,他们很有可能提高价码,要求真正的一线待遇。”
“这不是一个乐队的问题,要考虑其它人的看法,绝对不能给出远超身价的待遇。”
罗杰摇了摇头,说道:“如果他们不愿意续约,那就按现在的合约执行到到期,或者让他们找个愿意出违约金的下家。”
在签约的时候,公司和130乐队,包括其它歌手、乐队,签订的都是浮动解约金条款,违约金的数额是按照其专辑、巡演所创造的收入来计算的。
以130乐队的情况,如果要强行解约,最起码也要付出三亿美元以上的违约金。
以这支乐队的商业价值,剩下三年多不到四年的合约,能够为唱片带来的利润肯定不止三亿美元。
但无论是资金成本,还是时间成本,都是需要考虑在内的因素。
如果有人愿意为他们掏出违约金来解约,无论是罗杰,还是卢西恩格兰奇,都不会认为唱片吃亏了。
用四年的时间,再加上数亿美元的成本,去赚四五亿美元的利润,和一分钱成本都不付出,立刻得到三亿美元,显然是后者更划算。
“我明白了。”
卢西恩格兰奇点点头,提醒道:“如果按照这个条件去谈,我们要做好失去这支乐队的打算。”
罗杰毫不在意,甚至还有心情开个玩笑:“没了就没了,我能捧起来一个130,就能捧起另一个艾布拉姆斯。”
“公司旗下签约的艺人里,除了130乐队以外,没有其它拥有一线潜力的歌手或者乐队。”
卢西恩格兰奇不像罗杰那么乐观,开口道:“目前发展最好的雷蒙娜拉维尼,差不多已经到了极限,很难再更进一步。
除非向流行领域转型,但风险很大,而且她的合约也只剩下不到五年,这是需要注意的问题。
除了她之外,其它人就更没什么好苗子了。美国偶像那一批人最多只能成为一个区域性的小明星,很难在全球市场有所作为。”
罗杰突然笑了起来,说道:“你忘了一个人。”
“你们是公司的老板,不能跟那些签约歌手相提并论!”
卢西恩格兰奇严肃地说道:“严格来说,是公司给你们打工,而不是反过来。”
“我说的是一个人,不是一支乐队!”
罗杰摇头道:“泰勒,她有很大的可能成为公司的下一张王牌。”
“泰勒斯威夫特”
卢西恩格兰奇楞住了,全然不明白,罗杰为什么这么看好一个还没有出道的新人。
“别小看泰勒。”
罗杰没有多解释,说道:“等她的专辑推出之后,你就会明白了。”
第498章 目标
在唱片业当中,明星,作为“作品”或者说“商品”的创造者,当然是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但对于任何一家唱片公司来说,从来没有哪个明星会是无可替代的,除非它的名字叫做bs。
对于唱片来说,130乐队同样如此。
虽然重要,但却不是不可或缺。
甚至于,他们都没有重要到可以让罗杰三人暂时放下自己的工作,对比尔博姆等人进行一番安抚。
对于唱片业来说,离开任何一个明星,整个行业都不会出现任何的变化。
依然繁荣,在“娱乐至死”的口号中榨干粉丝钱包中最后一枚硬币。
随着天气渐渐炎热起来,不知不觉间已来到夏季。
实习医生格蕾在首轮试播集中拿到了百万出头的收视人数,对于一部夏季新剧来说,这是一个十分亮眼的成绩单。
虽然不如美国偶像,或者其它大热剧集那般惊人,但在夏季档剧集当中,已经可以排在第二梯队的位置。
考虑到实习医生格蕾的成本不算高,至少盈利绝对不存在问题,自然也就不存在被砍掉的可能。
只要一部剧还能赚钱,投资方会一直拍下去,直到天荒地老。
这种拍给家庭主妇看的剧集,罗杰的兴趣不大,只关注了它的成绩,然后依照约定向第三方担保公司的账户中打入后续的经费,就不再多管。
乐队的经历,更多的还是放在了月之暗面的宣发上。
这张专辑的后期制作还没有完成,不过也只剩下了一些收尾的工作,最晚六月底,就可以完成母带的制作。
相较于前世平克佛洛依德在录音室里花去了近半年的时间,罗杰三人的速度要快得多,哪怕加上后期的时间,也只用了平克佛洛依德的一半。
而专辑的质量方面,两个版本虽然略有不同,但却可以说是旗鼓相当。
这当然不是因为罗杰三人的能力更出色,而是因为他们省略了修改曲谱、打磨歌词的时间,直接拿出的就是成品。
事实上,那些录制过程长达几个月,甚至一两年的专辑,大部分时间都是浪费在一次次的尝试,不断修改曲谱和歌词的过程。
如果省略掉这个过程,任何一支合格的乐队,录制一张时长在40分钟到一个小时之间的专辑,耗时都不可能会超过两个月。
若是某些以速度而闻名的“快n手”,甚至不到一个月就能完成这项工作。
咳扯远了。
乐队为月之暗面的北美发行,制订的宣发预算高达五千万美元。
其中宣传预算三千五百万美元,发行预算一千五百万美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