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滚教父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黑色贝斯
后者的焦点也是在主唱、创作人的身份上,而不是贝斯手。
乐队的粉丝们倒是很兴奋,有不少人在讨论组里宣称“这是一次伟大的胜利。”
——三年前,《怪胎》专辑的《黑暗需求》和《ab》专辑的《歇斯底里》没能让罗杰得到《贝斯手》杂志的认可,这使得一小部分歌迷感到不满。
大部分人倒是不在乎什么,也不会去关注这么小众的奖项,只是觉得这首歌的低音很出色。
不过在一小撮粉丝的拼命宣传之下,大部分粉丝还是知道了这么一回事。
于是在十二月底,跨年秀之前的最后一场演出上,随处可见举着诸如“恭喜罗杰-克里斯蒂安获得年度最佳贝斯手”之类标语的粉丝。
甚至还有人将那一期《贝斯手》杂志的封面印在了t恤上,也不知道这样会不会侵犯杂志社的版权。
十二月二十五日,圣诞节。
费城,弗恩希尔公园。
时隔三年多重游故地,罗杰颇有些感慨。
三年前在这里举办的独立音乐节,是罗杰第一次参与大型演出。
那个时候,罗杰在murphy乐队只是个纯粹的贝斯手,只唱了一首《》。
那个时候,罗杰还很穷,账户上只有几千美元的存款,还在为未来的生活而担忧。
短短三年多,变化可以说是翻天覆地一般。
“想什么呢”
安妮察觉到罗杰的心不在焉,关心地问了一句。
当然,安妮关心的方式和别人不太一样:“我可要警告你,一会的演出别搞砸了!”
罗杰还没说话,理查森就开口道:“我猜你想的事情跟我想的一样。”
“没错。”
罗杰点点头,举起酒瓶晃了晃,开口道:“敬过去。”
“喂,你们两个打什么哑谜!”
安妮炸毛了:“到底是怎么回事!”
“没什么。”
罗杰摇了摇头,随口说道:“我和瑞克的第一场演出就是在这,1998年夏天。”
“难怪你要求安排到这个地方。”
安妮恍然大悟,却是没有了继续八卦的兴趣,显然很清楚murphy乐队里那点龌龊。
罗杰也没兴趣提起那些破事来扫兴,过去的已经过去了,乔治-史密斯现在都不知道被雪藏到了哪个角落去,双方之间的地位天差地别,再去报复也没什么意义,反而显得小家子气,完全没必要。
至于安排一场演出的地点,对罗杰来说,只需要“我想这么做”这一个理由就够了。
在不会对巡演造成太大影响的前提下,二十世纪娱乐也不至于为这点小事和罗杰闹什么矛盾。
“我有个提议。”
安妮突然开口道:“我们按照当初的歌单来一遍怎么样”
安妮说得不是很详细,但两人都明白了她的意思,按照三年前那场演出的歌单来唱。
考虑到当初那场演出时间很短,放在整个演出的开头部分就行了,后边再按照之前的计划来。
“算了,没必要。”
罗杰有些心动,但考虑了几秒钟,就摇摇头:“对我们没好处,反而可能惹麻烦,没那个必要。”
歌曲版权卖给了乔治-史密斯,但词曲版权罗杰都留在了手里。
哦对了,还有一首歌的版权是胖子的。
但是没有提前在版权局做好授权备案,先唱后授权的话,如果murphy乐队那边有什么想法,出来打口水仗……
有词曲版权在手,就算是打官司乐队也不可能会输,但多少会有些不必要的麻烦。
当初闹得那么不愉快,按照罗杰的标准来评判,双方已经是敌人了。
罗杰可没有给敌人蹭自己热度的兴趣,哪怕只是一个机会。
考虑了一会,罗杰开口道:“这样吧,开场加一首歌。”
罗杰没有说是哪一首,但三人合作这么久,默契十足,稍微有一点提示,就明白彼此的想法。
…………
和三年前的那场音乐节不同,今天的弗恩希尔公园只有一支乐队演出。
简易搭建的护栏将公园内外隔开,按照规划的数字,内部足以容纳四万以上的观众。
至于实际到场的人数……
售票数据是40183张,所有门票全部卖光,而到场人数则远远不止。
给人的感觉,就好像三个多月前的911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样,没有对歌迷们的狂欢造成任何影响。
理查森第一个走出通道,抓着一大把硬币,均匀地撒到鼓面上。
这一幕并没有出现在舞台侧面的大屏幕上,但前排的粉丝仍然有不少人注意到了这个细节。
“他这是在干什么”
有人纳闷地朝身旁的人问道。
不用别人回答,下一秒,理查森手中的鼓棒就给出了答案。
第350章 都给老子把头甩起来!
整个巡演的十八场演出,时间并不固定。
大多数场次的开始时间在七八点,结束时间在九点到十一点之间。
不过例外也是有的,例如费城弗恩希尔公园的演出,就是从下午五点半开始,到晚上八点结束。
这是最早的一场。
而最晚的一场,则是纽约洋基球场的跨年秀,晚上十点才开始,一直持续到凌晨两点,足足四个小时。
这是整个巡演中最重要的场次,时长最长、到场人数最多、规模最为宏大……
仅仅这一场演出,预期收入就相当于其他十七场之和的三分之一。
“说起来,我们和洋基队合作的次数是不是有点太多了。”
理查森戴着一顶有着“ny”标识,蓝白相间的棒球帽。
作为人设上的“洋基队的粉丝”,在这样的场合,当然少不了带有洋基队标识的装扮。
不过连续三年和洋基队合作,让胖子多少有了一种腻歪的感觉。
尤其是胖子并不是真正的洋基队粉丝,甚至都看不懂棒球比赛,只是因为需要而假装出来的人设。
“反正你是洋基队的粉丝,蹭蹭热度没坏处。”
罗杰心不在焉地回了一句,手指在琴弦上灵活地跳动着,旁边的桌子上放着一杯琥珀色的酒液,但却从倒进杯子起就没有被动过,杯中的冰块已经快要全部融化掉了。
“发什么楞呢”
安妮发现了罗杰的异常,问道:“还在想暖场乐队的事”
在这一场演出中,乐队打算找ac-130乐队来为自己做暖场演出。
后者的《混合理论》在两个月前扩大发行规模之后,已经在北美卖出了400多万张的销量,崛起的势头很强。
相较而言,同期发行专辑的雷蒙娜-拉维尼就要差一点,半个多月前才开始扩大发行规模,刚刚达到白金专辑的门槛。
不过无论是ac-130还是雷蒙娜-拉维尼,单从目前的商业表现上来看,足以让乐队控股的mad唱片大赚一笔。
在接到mad唱片的提议之后,乐队也同意帮他们一把,为对方创造一个加快成名的机会,反正都是给自己打工的人,帮对方就等于帮自己赚钱。
不过这事却被二十世纪娱乐给否决了,要求在二十世纪娱乐内部寻找合适的歌手或者乐队。
哪怕mad唱片不收取任何酬劳或者分成,并且还要向二十世纪娱乐支付一笔钱,这样的条件也没能让二十世纪娱乐松口。
最后双方吵了一架,不欢而散。
“不是那个。”
罗杰摇摇头,将贝斯放到一边,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开口道:“在想什么时候和公司摊牌。”
这场演出结束之后,双方的合约就算是结束了。
无论是按照业内的惯例,还是按照法律的要求,乐队这边都应该向二十世纪娱乐发出正式的通知,以确认合约结束,除了后续的分成之外,双方之间不再有任何的权利和义务。
不过在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解约,或许对两个月后的格莱美会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当然,这个影响很小,但毕竟还是存在的。
“直接发通知不就行了么,多大点事。”
安妮撇撇嘴,一副完全没兴趣的样子。
理查森沉默片刻,开口道:“我支持安妮的想法,按照法律上的规定,我们发出通知之后还有一个月的缓冲期才算是正式解约。如果二十世纪娱乐书面提出反对,还要拖得更久,没必要拖到格莱美结束之后。”
虽然一直对现有的唱片合约感到不满,但乐队从来没有过任何违约的情况。
白纸黑字的协议摆在那里,既有政.府部门的备案,又有律师作为背书,即便二十世纪娱乐不愿意放人,也是不可能的。
但想要搞事情的话,拖一段时间总归还是办得到的。
所以对乐队来说,解约的事自然是越早越好,早点办完早点安心。
“你们说的没错。”
罗杰点点头:“那就这么办,明天让律师给公司发通知。”
“别想那些了。”
理查森将烟头按在烟灰缸里灭掉,站起身:“这场演出很重要,别分心。”
…………
球场内,六万多名歌迷拥挤在一起。
探照灯扫过人群的时候,能够看到无数人向前伸出双手,嘴里大声喊着什么,看上去简直像是从生化危机中走出的一群丧尸。
“我不会听你的碎碎念,我正游走在生与死的边缘,没有动力和目标支撑下去,因为最后我们仅仅只是活着而已……”
嘶哑的男声从黑暗中响起,当罗杰走到舞台最前端的时候,足足二十五个火焰喷射器同时喷出熊熊燃烧的火焰,将整个舞台点亮得如同白昼一般。
低沉嘶哑的声音陡然拔高,罗杰弯下腰,脊背高高弓起,用尽全身的力气呐喊道:“alive!”
和泰勒-摩森的原版相比起来,这首歌罗杰从一开始就做出了很大的改变。
在最大程度保留那种黑暗风格的基础上,加强了这首《丧尸》的气势。
仿佛一场黑暗史诗一般。
“两千年以来我是如此清醒,等待着震撼世界的那一天,告诉你们这些看错我的人……”
短暂的轻声呢喃之后,罗杰再一次高声撕喊起来:
“我是,我是一具行尸走肉,
一次,又一次,你期待着我的死亡。
我是,我是,我是一具行尸走肉,
多低,多低,你会将我推向多低的深渊
走吧,走吧,走吧,在我倒下之前。
死亡”
华丽而连贯的旋律陡然加速,变成大片支离破碎的高速riff。
罗杰平举着双手,贴近舞台边缘,学着木乃伊的样子,走到舞台的一个角落里。
“从那烟管中喷出烟雾吧,亲吻我那柔软却又灼烧般痛楚的伤口,我迷失了方向。告诉那些被留下的幸存者们,你们只是既愚蠢又盲目地活着。”
这一次,罗杰没有像第一次参加佩内洛普摇滚音乐节那样,将一段“死亡”不断高低转换,来来回回玩上十几次。
老老实实地唱完这首歌,罗杰回到舞台中央的位置上,大声喊道:“灯光!”
随着罗杰的话音落下,球场四周的探照灯亮起,不断在人群中扫过。
音乐并没有随着一首歌结束而停下,短促的鼓点和吉他riff轻声回响着。
舞台下方的人群仿佛沸腾了一般,随着鼓点的节奏,不断原地跳动着。
“很好,看上去你们已经够嗨了。”
罗杰看着舞台下方的观众,满意地点点头,将话筒插回支架上,捡起被放在地上的贝斯。
强而有力的低音节奏和鼓点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完全压过了吉他的声音。
“我坐在那看着电视,上面什么都没有。我不停地换着频道,换了一两个小时,我无聊地玩着手指,对这些万年不变的傻逼玩意厌倦无比……”
同样是《希望》专辑中最受欢迎的单曲之一。
《长视角》的贝斯riff并不像《黑暗需求》、《汤姆猫》那么高,但却简单明快,通俗易懂。
哪怕是不懂乐器的粉丝,也能感受到它的美妙之处。
伴随着强烈而又迷幻的低音,仿佛将人带进了一个光怪陆离的精神世界。
嗑.药者或者精神病人的世界……
咳……
在场的歌迷们当然不会在意这样的思想是否足够正能量,又是否有益身心健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