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摇滚教父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黑色贝斯

    不过做简单的采访,无论如何都是够用了。

    一个纸质杂志的采访,又不需要拍电影或者什么。

    “我们早就想采访你们了,只是一直得不到机会。之前发过几次采访请求,也都被推掉了。”

    杰里-贝克先是说了一句,然后打开录音笔放在桌上,同时对一旁的摄影师做了个手势,然后问道:“我们现在开始”

    鬼知道为什么平面杂志的采访,还要有一名摄影师全程跟拍。

    罗杰三人牢记着丹尼尔的叮嘱,没有多问,只要不是会给乐队带来麻烦的事,只当看不到。

    “当然。”

    罗杰做了个请的手势。

    “你们乐队成立至今不到两年,已经发行了五张专辑和一支单曲,一共51首歌。除此之外,根据我们得到的消息,你们还有两张专辑很快就要面世。”

    杰里-贝克说了一阵,然后问道:“摇滚乐队高产的并不少见,但能够在高产的同时保证质量的却很罕见,你们就是其中之一。请问,在创作方面,你们有什么秘诀吗”

    “你是问写歌,还是录歌”

    罗杰问了一句。

    杰里-贝克说道:“两方面都说说吧。据我所知,乐队的作品基本上都是你写的对吧”

    “对,是我写的。并不是所有歌都是在乐队成立之后写出来的,有一部分歌在乐队成立之前就有了,比如《e》。”

    罗杰瞎编了一个借口,说道:“如果你调查过相关资料的话,就会发现,这首歌在1998年的时候我就把版权卖给了唱片公司,在去年又买了回来,加入到《ab》专辑里。”

    这些交易在版权局都有备案,一般人当然查不到,但以媒体的关系,想必不难拿到这些资料。

    “除此之外,我每当有了灵感,就会记录下来。当有空闲时间的时候,我就会慢慢把这些灵感完善起来。”

    罗杰继续满嘴胡扯:“比如说我在洛杉矶的时候,曾经在贫民窟生活过一段时间。有一次我遇到了一个流浪汉,他对我说你知道你在哪吗你已经陷入丛林了,宝贝,你死到临头了。当时我把这件事记录了下来,几个月前翻笔记的时候翻到了它,然后就有了这首《欢迎来到丛林》。”

    其实并没有人真正关心罗杰写歌的灵感来源是什么。

    无论是媒体,还是唱片公司,或是乐队自己,都不在意。

    但是这样的采访写出来,公众喜欢看,那就会具备所谓的“新闻价值”。

    至于是真是假,没人在乎。

    杰里-贝克点点头,追问道:“录歌方面呢据我所知,你们的录歌速度是比较快的那一种。”

    摇滚乐队的录歌速度有快有慢,但综合起来看,大多比流行歌手要慢很多。

    尤其是在保证作品质量的前提下。

    虽然有一年出五张以上专辑的先例,但是那种专辑的质量就不敢恭维了。

    “录制专辑不仅仅是乐队本身的工作,这需要一整个专业团队的协调。我们很幸运,有一个非常出色的制作人团队。他们会做好一切准备,包括不同情况下的预案,我们只需要专注于录音室,不用为其它乱七八糟的东西分心。”

    罗杰这番话半真半假,开口道:“除此之外,你可以看到,我们除了《怪胎》以外,基本上没有专门去录制mv,这也是加快效率的一**宝。拍摄一部mv的时间,至少够我们录上两到三首歌了。”




第258章 西奥多的试探
    整个专访过程中,基本上都是罗杰在回答。

    除非问道安妮和理查森的个人问题,否则两人几乎没有开过口。

    这也符合现在乐队内部的默契,尽管没有进行过这方面的讨论,但除非是特殊情况,否则对外的时候,永远是罗杰负责开口。

    经过长达一年多的合作,如今的罗杰三人,已经不再像乐队刚刚组建的时候那样,时时刻刻担心着乐队会解散,着重考虑的还是自己。

    现在三人都很清楚,只要乐队还存在,自己该有的那份利益就不会少。

    与其什么事都要搞平衡,不如做好分工,在对外的时候,由罗杰一个人成为“代表乐队的符号象征”就足够了。

    而安妮和理查森,更多的是负责其他方面的事情。

    如果三人都异常高调,或许会带来更多的粉丝,但却对粉丝的团结度没有任何好处。

    想想吧,罗杰的粉丝理所当然地认为主唱就必须是最耀眼的那个,安妮的粉丝则认为女孩应该得到优待,胖子的粉丝觉得鼓手才是让乐队保持稳定的核心……

    如果哪天三人的粉丝互相撕逼起来,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

    罗杰前世的披头士乐队就曾遇到过这样的问题,约翰粉和保罗粉互相撕逼撕了几十年。

    而齐柏林飞艇在这一点上做的就要好得多,虽然四位成员都是各自位置上的顶级大师,但对外代表乐队的,大多数时候都是吉他手吉米-佩吉。

    在大部分人眼中,吉米-佩吉是齐柏林飞艇的绝对核心,但另外三人的表现机会也不少,粉丝之间的气氛也非常的和谐。

    采访结束之后,杰里-贝克收好录音笔,对罗杰说道:“采访稿整理出来之后我会发给你们的经纪人,按照我们的协议,这篇文章会在十月的第一期刊登。”

    这种“花了钱”的文章,肯定要给“金主”过目的,这也是业内不成文的潜规则之一。

    按照乐队的宣传计划,经过一番沟通之后,这篇文章会随着《黑色》专辑第二轮打榜同时发布,为《摇滚或爆发》做宣传。

    “丹尼尔会负责和你沟通。”

    罗杰点了点头,对已经等在门口的丹尼尔示意了一下,胖子的经纪人立刻会意,迎向杰里-贝克。

    虽然克莱尔肯定支付过相应地报酬,但作为主要当事人,乐队肯定也要拿出一些好处来。

    不必多,一个数额看得过去的红包,几千美元就够了。

    虽然北美这边不流行红包这种说法,不过并无本质区别。

    …………

    除了《公告牌》的专访以外,后面又安排了几次采访。

    不过这些采访关注的焦点,就是加里-贝尔的八卦了。

    乐队很公式化地以朋友的身份送上调侃和祝福,然后提了提乐队的新专辑,仅此而已。

    这些新闻的内容,也都基本类似。

    大致就是:darkness乐队宣称早已悉知加里-贝尔和詹妮弗-康普森的事情,并为两人送上祝福云云。

    当然,在文章的最后,少不了提一句:无论如何,这支乐队的新专辑将于年底由二十世纪娱乐发行。

    虽然乐队和公司之间的矛盾很深,但拿钱做事是做基本的职业操守,只要还想在这个圈子里混下去,就必须要遵守这些基本的规则。

    一周多的时间都在忙这些杂七杂八的采访,第二张专辑的录制工作有些停顿,进度慢于预期。

    这也是必然的事情,在原本的计划之中,本来就没有考虑过这些外界因素的干扰。

    多了额外的工作,进度慢下来是必然的事。

    乐队也并不着急,慢慢录就是了,大不了假期短上十天半月的,对于计划中长达两个半月的假期来说,少上半个月不是什么大的问题。

    时间进入到九月底的时候,丹尼尔再一次召集起众人开会。

    “我们初步和洋基队达成了协议,只要你们在合同上签字。”

    丹尼尔拿出一份样板合同,说道:“主要条款是《欢迎来到丛林》的授权,仅限于主场背景音乐和球队宣传片使用,授权三年,一百万美元,一次性支付。”

    “除此之外,你们需要参加下周洋基队的主场比赛,必须要戴上棒球帽或者其它带有洋基队标识的服饰。”

    在这方面的条款中还有备注,在接受公开采访的时候,理查森必须宣称自己是洋基队的球迷。

    而罗杰和安妮都是洛杉矶人,不必如此做,只要不要公开支持洋基队的死敌波士顿红袜队就行。

    虽然喜欢一支“外地”球队没什么好奇怪的,但乐队都在纽约工作,于是就都成了洋基队的粉丝,而且正好在球队百年庆典的时候宣布这件事

    未免显得有些假了。

    丹尼尔讲了一会,然后继续说道:“球队给你们安排了靠近过道的前排座位,到时候主场吉祥物会和你们有一个互动。”

    北美的球场上,无论是mlb还是其它联盟的球队,吉祥物的耍宝卖萌,也是一大吸粉利器。

    许多人甚至不是为了看球,而是为了看吉祥物,去观看电视转播,乃至于亲自到球场观看比赛。

    在这方面做得最好的,无疑是休斯顿太空人队的奥尔比特,那个一身绿毛的小怪兽。

    至于洋基队的吉祥物……

    在去年的跨世纪演出中罗杰见过,只有一个字:简直丑爆了!

    一个大肚子,有着浓密的酒红色胡子和巨大鼻子的“异形”,似人非人,似鸟非鸟,名叫丹迪。

    罗杰完全无法理解这帮人的脑回路。

    “即兴发挥还是有设计好的剧本”

    罗杰问道。

    无论是体育界还是娱乐圈,很多看起来是即兴发挥的桥段,其实都是预先安排好的剧本。

    不过即兴发挥的场面也不少。

    “有一个大致的流程,细节方面随意发挥。”

    丹尼尔看向罗杰,问道:“洋基队的提议是让吉祥物对你们进行恶搞,这方面你们有没有意见”

    “我们的座位是在第一排吗”

    得到肯定的答复之后,开口道:“我有个提议……”

    罗杰想起了前世看过的几个经典的吉祥物搞怪视频,决定照抄一个出来。

    “我觉得不错。”

    丹尼尔虽然很少接触体育界,但娱乐的很多东西都是互通的。

    一听罗杰的提议,立刻意识到这



第259章 输了就不要回来了
    虽然两人之间的合同还有一年多,不过早点替换掉也无所谓,还能省下一笔佣金。

    对西奥多来说,早点续约,也能安心不少。

    三年合同和一年合同,约束力可是差远了,违约金也不在一个数量级上。

    “回头我让人准备合同。”

    见罗杰答应下来,西奥多松了一口气。

    对西奥多来说,现在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保住罗杰这个最大牌的明星客户。

    手上没有明星客户,会让经纪人头疼。

    而捧出来一个大牌明星客户,同样也是一件让人痛疼的事。

    西奥多和罗杰认识已经有两年多的时间了,自认对罗杰还算了解。

    对于其它经纪人或者经纪公司的挖角,西奥多反而不是太担心。

    乐坛和好莱坞不同,经纪人虽然也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明星本身。

    好莱坞明星需要强势的经纪人,依靠经纪公司的人脉,去竞争中意的角色,哪怕是巨星也同样如此,因为他们的竞争对手同样是巨星。

    而在乐坛,经纪人承担的更多的是一个议价的工作。

    由于乐坛明星本身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更直接:粉丝购买偶像的专辑时,不会考虑它是哪个公司发行的作品,也不在意制作人是谁,仅仅只因为这是自己偶像的作品。

    而电影观众购票时要考虑的因素就多了,比如剧情走向,演员阵容,导演是谁,是否改编自哪部知名作品等等。

    单纯只奔着看偶像去的确实有,但显然不足以支撑得起一部大制作的票房。

    在这种情况下,乐坛明星的议价能力自然也要更强,这也是为什么乐坛明星收入普遍高出好莱坞明星的主要原因。

    ——从八十年代开始,一个三线歌手都可以拿到唱片销售分成,尽管可能分成比例较低。

    而在好莱坞,哪怕到了现在,也只有一线,甚至一线中靠前的,才能拿到基础片酬+票房分成的片酬方式。

    哪怕是到了后世所谓的“唱片卖不动”的时代,实际上乐坛明星的收入依然比影星要高。

    由于乐坛的特殊性,经纪人的重要性相对于好莱坞而言无疑是弱化了很多,尤其是对已经成名的明星而言。

    像罗杰三人这样的二线乐队,他们的名字就是成功的保证,根本不缺愿意为他们发行专辑的公司,也不需要经纪人的人脉去寻求发行渠道。

    这种情况下,西奥多自然是不担心别人的挖角,因为其它经纪人无法带给罗杰巨大的利益。

    但以西奥多对罗杰的了解而言,如果自己的工作能力无法满足需要,罗杰绝对不会有任何犹豫,会直接将自己一脚踹开。

    这里的“工作”,不仅仅只是娱乐法中规定的“经纪人为客户合法取得工作”这样的内容,而是包含了许多不能放在台面上说的事情在内,围绕明星自身而产生的一系列工作。

    正是因为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西奥多才下定了决心,决定拿出一笔“巨款”,以罗杰为中心,组建一支服务者团队。

    一个人的能力不够,那就多找几个人。

    很简单,也很有效的思路。

    “我听说你准备招聘助理”

    说完了续约的事,西奥多突然问了一句。

    乐队的招聘广告已经发出去了,不过无论是罗杰,还是安妮和胖子,都没有指望能在短时间内搞定这件事。
1...99100101102103...40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