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小霸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庄不周
女卫有些失望,脸色就不太好看。孙尚香看得真切,笑道:“你别就为难吕将军了,谢家的鸭蛋粉连她自己都得花钱买。不过我可以答应你们,这次功成,我去找谢夫人要赞助,一定让你们满意。”
“那就先谢过三将军了。”女卫眉开眼笑,连忙施礼。
“不过,你们都要活着。”孙尚香拍拍女卫的肩膀。“一个也不能出事,听到没有?”
“三将军放心吧,我们小心着呢。”女卫撇撇嘴,不屑一顾。“那些并州人根本不把女人放在眼里,连正眼都不看我们一下,才不会生疑心呢。要我说,他们都是不开化的蛮夷,比我们吴国男人差远了。”
“话虽如此,你可不能摆在脸上,平白令人生疑。”
“明白,明白。郭祭酒第一天就跟我们讲过了,所以才选了我们这些长得一般的,好看的一个也不要。”
孙尚香忍俊不禁,笑出声来。吕小环也笑了。她第一眼看到这个女卫时,见她五大三粗,衣服朴素,还真以为她是个农妇,现在才知道这是特意挑选出来的。早就听说郭嘉精于人心揣测,现在算是领教了。
孙尚香潜伏了一天,综合了几个细作送来的消息,得知令狐华率领三百精锐离开了天井关,关中只剩下百余人,还有一些分散在羊肠坂中十余个哨卡上,战机已经成熟,便开始拟定具体的战术。
第一步当然是解决关西北的烽火台,切断天井关向外求援的通道。这个任务由混在民伕队伍中的女卫完成。这批女卫共有二十余人,集结起来,择机解决烽火台上的士卒。
第二步就是夺关。天井关中有守卒百余人,包括关都尉令狐邵在内。擒贼先贼王,抓住令狐邵是关键,孙尚香为此拟定了三个方案:
第一个方案是在关南的三姑泉设伏。天井关之所以得名就是因为关南的三眼泉水。天井关在山顶,周围也没有河流,关中用水全部依赖这三眼泉水。这些天民伕多,令狐邵安排了五十名士卒看守这三眼泉水,由他的族弟令狐仇负责。令狐仇为人机警,有勇力,普通女卫未必是他的对手,只能由孙尚香亲自出马,在三姑泉附近制造混乱,诱令狐邵出关,一旦令狐邵出关,吕小环就趁虚抢关,截断令狐邵的退路。
第二个方案是直接抢关。如果令狐邵不出关,那就在解决令狐仇之后直接抢关。在此之前,有一部分细作已经潜伏在关中,若能找机会刺杀令狐邵,或者打开关门,引主力进关,也能解决问题。
第三个方案是强攻。如果前两个方案都失败,令狐邵据关自守,那就只能强行攻取。孙尚香带来了一千精锐,其中还包括许褚率领的一百虎卫,就算伤亡大一点,也有破关的机会,虽然机会不大。
吕小环同意孙尚香的计划,徐节、王异也没什么意见,孙尚香又向许褚请教。许褚是武卫将军,手下虎士都是以一当十的勇士,孙策派他来保护孙尚香,既是对他能力的信任,也是给他立功的机会。
许褚话不多,只是提醒了几个细节,并再次重申孙策的命令,在夺关成功之前,孙尚香不得以身犯险。吕小环也是如此,不管出现什么情况,她都不能离开许褚安排的二十名虎士视线。
孙尚香答应了,吕小环有些不以为然,却也答应了。王异再三关照她,这次战事意义重大,不仅是个人得失,更关系到孙策的新政,容不得一点疏忽,不能任性使气。
安排妥当,孙尚香命令将士们准备。为了保证战术的突然性,她决定下半夜行动。如果一切顺利,明天早上在关中吃早饭。如果不顺利,趁着明天早上的晨光,强攻天井关,一鼓作气,争取在中午前得手。
接到命令,每一个将士都拿出随身携带的干粮、淡水,饱餐一顿后,和衣而卧,假寐休息,等待着战斗的开始。偌大的山凹里悄无声息,即使从几十步外的山路上经过,也没有会想到这里藏了近千人。
孙尚香睡不着,她裹着大氅,看着月牙儿慢慢升起,又渐渐西移,直到徐节来提醒她。
“三将军,时辰到了。”
“叫醒将士们。”孙尚香坐了起来,看了一眼夜色,喃喃说道:“阿节,我们的时代开始了。”
第2358章 姊姊天下第一
山道狭窄,令狐邵不得不与民伕们比肩而立,中间只隔一两个亲卫保护。为了防备刺客,他不仅穿了盔甲,里面还穿了一套重甲购来的金丝锦甲。
但他还是没能防住吕小环的迎面一箭,身受重伤,血流满面。
吕小环没给他任何翻盘的机会,大半个月的训练、事先的精心准备,此刻全部完美的展现出来,几名扮作民伕的细作控制了令狐邵,更多的人抢占关门,在令狐邵的亲卫反应过来之前,关门已经易手。
关中士卒拼命反击,更有人大声击鼓示警,要烽火台举火求援,但烽火台方向悄无声息。当几个虎士提着令狐邵,保护着吕小环来到关门前时,关中士卒慌了。令狐邵落入对方手中,他们的反抗解决不了问题,只会让令狐邵死得更快。
就在他们犹豫的时候,吴军主力在徐节、王异的率领下,举着孙尚香的战旗,沿着羊肠坂拾级而上,沿途的哨卡只有三五人,挡不住战意盎然的吴军,开始还有人抵抗,在被迅速击破后,更多的人选择了投降。羊肠坂上的哨所一个接一个的亮起了灯火,照着徐节、王异稳步前行。看着一群英气勃勃的羽林女卫们威风凛凛的从眼前走过,沿途的民伕情绪激动,尤其是那些女子,有人开始大声呼喊。
“三将军,三将军!”
徐节和王异交换了一个眼神,会心而笑,徐节举手致意,大步前行。得到回应,越来越多的民伕大叫起来。开始只是一两人,渐渐地便成了几十个,几百人,就连不少男子都跟着大声叫好。
来到三姑泉,徐节、王异停住脚步,向换上戎装,在此等候的孙尚香行礼。在无数双目光的注视下,孙尚香与随行保护的女卫汇入队伍,向天井关的关楼进发。晨风吹动羽林卫特有的大氅,让这些年轻女卫格外飒爽,英气逼人。
看到孙尚香本人和羽林卫,民伕热情高涨,不论男女,齐声欢呼。
“三将军威武!”
“大吴威武!”
此时此刻,哪怕是反应再慢,也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天下只有一个三将军,那就是吴王孙策的妹妹孙尚香。既然孙尚香出现在这里,吴军的主力自然也在这里,或许这几千民伕都是吴军也说不定。关中士卒绝望了,有人放下武器,跪地投降。有一个带头的,就有无数跟随的,转眼之间,天井关大门洞开。
孙策香带着徐节、吕小环登上城楼,羽林卫取下了令狐邵的战旗,换上孙尚香的战旗。战旗升顶的那一刻,朝阳升起,一束阳光照在战旗上,战旗随风舞动,凤凰展翅欲飞,灿烂如金,大放光芒。山路上和将士和民伕看得真切,热情高涨,齐声欢呼。
受了重伤的令狐邵努力睁开眼睛,看着城头那个年轻而自信的身影,一声轻叹,猛地挣脱了旁边将士的手,纵身跃下山崖。然而却没什么人注意他,就连负责看守他的士卒也只是探头看了一眼,便拍着手,跟着欢呼起来。
十里外,珏山,令狐华忽然打了个激零,看着天井关方向,脸色煞白。烽火台上的火光报的是平安,但隐约传来的“三将军”却告诉他这绝不是什么好消息。关中兵力有限,喊不出如此气势。
天井关失守了。
——
清晨睁开眼睛,孙策的心情就非常不错,早早起来洗漱,又在帐前练了两趟拳。
袁权来时,孙策已经收式,正一边擦汗一边听陆绩说今天的日程安排。袁权没有打扰,径直入帐,却发现袁衡还没起,裹着薄被睡得正香。袁权看看袁衡脸上枕头留下的印痕,不由得笑了一声,推了推袁衡。
“王后,该起床啦,大王都练完拳了。”
“姊姊,再让我睡一会儿。”袁衡听出了袁权的声音,转身抱着袁权的腰,眼睛却不睁开。“我好困。”
“困也要起来,今天有重要的事呢,你这个王后不能缺席。”
袁衡停了片刻,慢慢睁开眼睛,又曲肘托腮,半靠在床上,轻声说道:“姊姊,你说……我们真要放过那些帮凶吗?”
袁权眼神微闪,迅速扫了一眼帐外,也低声说道:“阿衡,按说你这么大了,姊姊不该再教训你,可是有些话还是要说。我袁氏走到这一步,是上苍护佑,祖先遗德,更是大王的恩泽。你千万不能恃宠而娇,忘乎所以,生出后宫干政的心思来。”
袁衡“扑嗤”一声笑了。“姊姊,你也太谨慎了,我也就是说说而已,怎么就是后宫干政了。”她出了一会儿神,又道:“不过话又说回来,公主都能统兵征战了,为什么王后不能问问政事?”
袁权脸色一沉,袁衡一激零,脸上的笑容便有些勉强。她连忙坐起,伏在袁权肩上,软语相求。“好了,好了,姊姊莫急,我只是说说而已。”
袁权轻叹一声:“阿衡,你本是个温婉内敛的性子,这些年却有些放肆,和伯阳一样,让人不省心。千里金堤,溃于蚊穴,你又不是不知道有多少人盯着你这个王后之位,还这么不小心……”
“都有谁盯着王后之位?”孙策走了进来,弯下腰,打量着袁权,笑眯眯地说道:“谁盯也没用,就算阿衡哪天嫌这王后做得太累,不想做了,也轮不到她们。”
袁衡起身披上衣服,坐在袁权身边,悄悄地拱了拱她。“你这下放心了吧?”说完,掩着嘴,嘻嘻地笑了起来。袁权瞪了她一眼,又忍不住笑了,斜睨着孙策说道:“大王,你这么宠着阿衡,将来她要是跋扈了,你可别怨人。”
“我自作自受,不怨人。”孙策哈哈一笑。“就算要怨,那也只能怨我自己。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天天和我在一起,有几个能一成不变。如果是这样的话,我岂不是太失败了。”
“大王……”
孙策竖起手指,轻轻点在袁权的唇上。袁权不好再说,嗔怒的瞥了他一眼,转过身去。孙策也不介意,笑道:“你来得正好,我想和你商量一件事,今天士孙瑞等一干老臣要来,我打算请你一道出席。”
袁权不解地看着孙策。“这种场合,王后出席就可以了,我何必……”
“阿衡不了解他们,怕是应付不来,你熟悉一些。”孙策在袁权身边坐下,收起笑容。如何处置这些前朝老臣,他已经想了很多,却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办法。按他的想法,请这些老臣全部回家养老,不要在眼前碍事。可是他自己也清楚,这么做是不行的,至少眼前不行。
这些老臣在朝野都有不小的影响力,比如周忠,那是周瑜的从父,周异的兄长,是庐江周氏真正意义上的族长。不妥善安置他,周异、周瑜面子上也不好看,更何况周忠的父亲周景也曾官至太尉,留下的人脉相当深厚,大意不得。
但他又实在不愿意这些老臣进入吴国朝堂指手划脚。他们那一套理念早就过时了,和吴国新政格格不入,又是降臣,让他们入朝,现在的人是听他们的,还是不听他们的?听,那就拧了,不听,必然发生冲突。这些老臣治国的本事也许不怎么样,吵架的本事却是一流。以前是敌对方,可以不理他们,现在同朝为臣了,辈份又在那儿摆着,一点面子不给也不行。
孙策想来想去,还得利用袁家这件事做做文章。他们的资历再老,有几个比袁家资历老的?就算不是袁家直接提拔的,多少都沾亲带故,当年看着袁家被杀,他们就能心安理得?
这件事,他不太方便出面,袁衡倒是可以,但袁衡是王后,也不能太撒泼,影响形象。袁耀也可以,但袁耀最近很忙,在河内战场,没时间,只有袁权最方便,既有能力,又有时间。
袁权听完,明白了孙策的意思,虽然知道这是为保护袁衡,她心里还有些酸。“原来在大王的眼里,妾就是可以牺牲的那一个。”
孙策转头看着袁权,哈哈一笑。“之所以让你出发,不是因为你可以牺牲,而是因为你不会牺牲。就像我家香香,为什么不让尚英、尚华统兵,却让她领兵?因为她最有天赋,来则能战,战则能胜。请你出马,也是因为你对付那些老朽最轻松,手到擒来。阿衡面子太薄,怕是做不来。要是你也没信心,我让人去河内调伯阳回来,他肯定能胜任。”
“那还是算了吧。”袁权连忙打断了孙策。“他倒是撒得出,我就怕他收不回来。”
“这也正是我担心的地方。要说收放自如,还得是姊姊。”孙策咂咂嘴,不禁神往。“当年你在令尊墓前怼辛佐治的那一幕,我可是记忆犹新,念念不忘啊。我平生最佩服三个女子,论学问,蔡昭姬不让须眉。论射艺,我家香香天赋过人。论手段,姊姊当仁不让,天下第一。”
第2359章 欠债要还
士孙瑞站在驿舍的楼上,看着大河对面的地平线,思绪万千。
楼梯声响,司马孚走了上来,见士孙瑞独立远眺,停住脚步,想悄悄地撤回去。士孙瑞回头看了一眼,招招手,司马孚不便推辞,拱手致意,走到士孙瑞身后站定。
“打扰士孙公了,惭愧。”
“无妨,正好想和人说说话,你来得正好。”士孙瑞叹息着,轻轻拍了拍栏杆。“你兄长可曾来过?”
司马孚摇摇头。“正在秋收,想必他也忙,没联系他。”
士孙瑞嘴角撇了撇,没吭声,只是眼中闪过一丝不以为然。司马防以儒生自居,动静以礼,事到临头却还是不能免俗。长子司马朗为吴臣,次子司马懿死守邘城,为名存实亡的中山国效忠,一心要搏个忠义之名,自己又带着三子司马孚来洛阳,随朝中老臣行事,可谓是面面俱到,滴水不漏。
相比之下,王允简直愚蠢,那么多子侄全在一条船上,而且明知大汉将亡,却还不肯委曲求全,为祁县王氏留一丝血脉。
一山之隔,民风殊异,不由得人不感慨造化弄人。
“令尊在做甚?不会又读《汉书》吧?”
司马孚看看士孙瑞,神情有点尴尬。他又不傻,岂能听不出士孙瑞语气中的调侃之意。他思索片刻,笑道:“没有,在读蔡伯喈的《襄阳汉纪》。”
士孙瑞“哦”了一声,没有再问。蔡邕所著的《汉纪》已经印行天下,一百二十卷,厚厚的一大匣,价格却不贵,所以买来读的人着实不少,他也有一套,已经读了大半。大汉初亡,有很多史事都是他们亲历的,读起来感慨尤多,甚至有不少不同意见。此次东来,途中闲聊,不少人都对蔡邕此书有些意见,打算见完孙策后,要去建业和蔡邕理论理论。司马防读此书或许也有类似的想法吧。
“公可曾听说,蔡伯喈这部史书虽然印行天下,却不是最终定稿?”
士孙瑞很诧异。“此话怎讲?”蔡邕写这部书用了近十年的时间,又已经印行天下,仅是雕版的成本就非常惊人,怎么可能不是定稿?重写不知道要费多少人力、物力,就算吴国富庶也不能这么搞吧。
“听说吴王对蔡伯喈此书不甚满意,认为史事虽详,史识却不够高,无太史公通古今之变的气度,所以希望他再接再励,重写一部。”
士孙瑞眼神闪了闪,将信将疑。他觉得这是司马氏给自己脸上贴金。河内温县司马和司马迁一点关系也没有,孙策再推崇司马迁,也不见得就能放你们父子一条生路,这位吴王可是出了名的心狠手辣,周忠还是周异的兄长、周瑜的从父呢,也没见他对周忠客气三分。
一念及此,士孙瑞的情绪就更加糟糕。作为前朝老臣,又是袁绍一系,他对孙策宽恕他不报什么希望,反倒坦然得多,更多的是为王盖等人惋惜。明明知道没希望,却不得不坚持到底,王允当初要是知道这个结果,还会秉承袁绍的暗示,杀了袁隗、袁基吗?
乱命不可从啊。
士孙瑞正自感慨,驿舍前院忽然传来一阵喧哗。士孙瑞很是惊讶,和司马孚交换了一个眼神,转身向前院看去。驿舍里住的都是前朝老臣,前程未卜,荣辱未定,大家的情绪都不好,再加上自恃身份,没人会大呼小叫,突然这么热闹,只怕是出了事。
正想着,楼梯急响,士孙萌匆匆走了上来,脸色通红,神情慌张,张口欲呼,却见司马孚在场,连忙施礼,快步走到士孙瑞面前,轻声说道:“父亲,袁夫人来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