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危险的世界
“二哥,你就由他去吧。”长孙皇后浅浅一笑,扯过在榻上爬来爬去的李治抱在怀里:“这事情说起来,乾儿也是在为陛下办事呢。”
想起李承乾当初的确是答应每年上交卖酒所得一百二十五万贯,李二顿时有一种进退维谷的感觉,脸上不自觉得的带上纠结的表情:“那也不能这样啊,他一个太子,净干些商人的勾当,这让天下人怎么想!天家脸面还要要不要!”
“二哥,时下才是九月,想这些还为之过早,最多日后妾身找乾儿谈谈,让他莫要亲身参与便是了。”长孙皇后忍住笑意,慢慢劝说着李二。
实际上作为李承乾的老妈,长孙如何能不知道这是李承乾在故意拱火,为的就是那被李二扣下的十四万八千贯。
李二也知道,自己扣下儿子十多万贯的事情有些不地道,可是在还钱与头疼之间,他还是选择头疼。必竟头疼过段时间就会过去,十多万贯钱财却不是那么容易弄来的。
而且李承乾那小子似乎是财神转世一般,似乎总有很多办法搞到钱。从当初放他去青州府开始一直到现在,不算他自己连花带用败出去的那些,单单被扣下来的钱就已经不下五十万贯。
这笔钱对于大唐一年的赋税来说,或许并不算什么,但如果考虑到这只是一个十二岁的娃娃偶然因为缺钱,随随便便鼓捣出来的,那就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了。
(本章完)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461章 毛玻璃的用处(上)
李二在甘露殿与老婆大人诉苦,李承乾则是在头上套了两层的绸布巡视玻璃工坊。
这帮该死的胡人,不用鞭子抽就不知道干活,尤其是那几个天竺来的,该死的家伙们,竟然往烧制玻璃的坩埚中加香料,真不知道他们脑袋里面装的都是些什么东西,难道是把玻璃当成咖喱来烧制么?
在后世的时候,李承乾就听说印度这帮混蛋会往导弹里面加咖喱,没想到这特么竟然是祖传的。
随意的摆摆手,把几个天竺混蛋拖出去抽鞭子,李承乾就看到当初被自己选为项目经理的家伙,屁颠屁颠的赶了过来。
而且离着老远一个虎扑,吓的夜魅以为他要暴起发难,差点一脚踹过去,可结果这家伙却是一个五体投地趴在地上,抱着李承乾的靴子就开始亲:“尊敬的主人,请允许您最忠心的仆人阿当对您献上最诚挚的敬意!”
****大爷的,可吓死爹了!李承乾抹了一把头上的冷汗,抖了抖脚,把那个叫阿当的家伙踢开:“滚起来,好好说话,否则杀头!”
“尊敬的主人,您不认识我了么?我是您亲封的项目经理阿当啊!”一脸大胡子的阿当不知道自己哪里又惹到了这位小爷爷,只能抽着一张脸,缩着脖子,一点都没有当日第一个站出来时的那种勇气。
该死的家伙真特么太恶心人了,看着沾满口水的靴子,李承乾强忍住把这家伙拉出去抽鞭子的念头,瞪了他一眼:“说说玻璃烧制的进度,如果本宫不满意,我不介意换一个仆人。”
大胡子阿当被吓了一个哆嗦,想都没想就再一次趴到地上,脑袋杵在地上,闷声闷气的说道:“尊敬的主人,玻璃已经制作出来很多,但是透明度都不能满足要求,而且里面还有大量的气泡。”
“你特么上跪上瘾了是吧?成,打现在开始,一直到本宫离开,你特么就跪在地上跟着!”十分不习惯这种跪来跪去的礼节的李承乾第二次被吓了一跳,心中一发狠,干脆让丫脆个够。
“啊?!”阿当抬起头,表情愕然,没想到自己怎么就把马屁拍到马蹄子上了。
跟着李承乾久了,夜魅知道他只是在发脾气,并不真的要阿当跪着走,所以不等李承乾真的发火,便直接插言说道。“啊什么,滚起来,带路去仓库。”
“是是!”这下阿当不敢再多话了,一骨碌爬起来,兔子一样窜了出去。
亲吻靴子,古埃及和波斯都有这个传统,其开始的时候是亲吻国王的靴子,但到了后来一些贵族也开始要求自己的奴仆进行这样的礼节。
慢慢的经过演变,到了大唐这个时期,这个礼节基本上被西域所有人所奉行。只要面对比他们强大的人,一般都会进行这种礼节,以示自己的谦卑。
但李承乾不是西域人,严格说来他连大唐人都不是,受过二十多年的现代教育,无论如何都接受不了这种礼节。
而且阿当的行为让他想到了后世的辫子王朝,那个动不动就奴才长奴才短的王朝,那个打断了中国人脊梁的王朝。
“尊敬的主人请看,这些就是已经烧制好的。”
离开生产区之后,兜了两个圈子,一行人来到一个宽敞的小广场。
小广场上摆满了木头架子,而架子上则是一面面大小不一,或白或绿或透明的玻璃。
只是透明的玻璃很少,小广场上数千块玻璃,只有区区十来块,而且里面布满一个个空心的气泡,看上去十分的怪异。
“殿下,这就是玻璃?”杨雨馨现在是十五、六岁,正是好奇的年纪,看到玻璃之后,好奇的上去轻轻的摸了一下,然后回头对李承乾问道。
“对。这就是玻璃,不过他们的生产工艺有问题,所以这些并不是合格的产品。”李承乾点点头,对小姑娘做了一个解答之后,就开始一面面的查看起来。
阿当此时还想着刚刚李承乾说过的话,生怕这位掌握着他生死的大人物不满意,小心的跟在他后,忐忑的问道:“尊敬的主人,小人一直都在努力改进配方,请主人再宽限一些时日,到时小人一定拿出让主人满意的作品。”
“你有作过试验记录么?”李承乾不可置否的嗯了一声,敲了敲身边一块透明玻璃问道。
“试,试验记录?尊敬的主人,小人不明白。”阿当皱着眉想了半天,摇摇头表示不知道什么是试验记录。
“不知道?难道你们每一次烧制都没有记录?”李承乾疑惑的问道。
阿当老老实实的摇摇头:“主人,我,我不认字。”
打从老一辈开始,烧制琉璃就是靠着口口相传,等到时间长了自己再慢慢掌握火候,实验记录这种东西,对于大字不识一个的阿当来说,简直就是赶鸭子上架一样。
不认字?李承乾无奈的眨眨眼,大唐这种封建制的国度都有大量的百姓不识字,西方那种还处于半奴隶制的社会下,想要识字,似乎更是一种不可能事情。
愣了良久之后,李承乾叹了口气,招来一个侍卫,让他去把那个会写字的波斯家伙带来到这,然后又转头对阿当说道:“识字的人我会安排,今后每一次烧制,都要有记录,用了哪些材料,比例为多少,全都要记录在册,明白么?”
“小人明白,请主人放心。”阿当只是不识字,人却不傻,李承乾的话里没有提到换人的事情,那就说明他还是项目经理,这个玻璃工坊还是他说了算,就这已经足够了。
“还有,一会儿我会安排人过来,你让人把这些……”李承乾边说边用手指了一下那些并不十分透明的白色玻璃:“全都装上马车,本宫要用。”
阿当很好奇这些明明已经是废品的玻璃到底会有什么用处,但想了想还是克制住自己的好奇心,老老实实的点头答应道:“是,小的明白。”
(本章完)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462章 毛玻璃的用处(下)
毛玻璃与透明玻璃用在玻璃大棚上区别不会太大,左右不过是透光度的强弱,只要不是彻底不透光就万事ok。
所以在挑了一些勉强可用的玻璃之后,李承乾就驱车返回长安城,再一次跑到柳敏的将作监。
“木匠?殿下,您又要作什么?”看到李承乾柳敏就是一阵头大。
这位小祖宗从来都是管杀不管埋的主儿,每次都是折腾够了自己拍拍屁股走人,丢下一个乱摊子让别人去收拾。
抛开前几天制作船模的事情不说,几个月之前制作自行车的后遗症终于彻底的爆了。
一群纨绔们天天堵在自己家大门口,叔叔长伯伯短叫个不停,只为了自己能给他们弄一辆自行车。
没办法,飞轮的铸造技术这些都掌握在将作监手里,外面的其他匠人就算是能凭借手工敲打出来,其材质和工艺也完全赶不上将作监出品。
更不要说轴承的制作工艺是如此复杂,需要用到铸模工艺、材料工艺等一系列的军工技术。
要知道,自行车是需要受力的,而这份量的主要就在轴承里面的滚珠上,如果滚珠的材质不过关,那么骑不了两圈,那些滚珠就被被碾碎,轴承也就彻底报废了,那样的车子骑起来甚至还不如没有轴承轻松。
所以各项技术结合起来,造成的结果就是除了将作监,长安城没有任何一家铁匠铺可以完成自行车的制造工作。
这是在程处默、程处亮兄弟两个偷出妹妹的自行车,暴力拆解之后得出的结论,而程小四的自行车也因为轴承被暴力拆解,再也无法装上,成了废品。
不过程小四是幸运的,因为她还有太子哥哥可以折腾,所以她的自行车在四天之后被返厂大修之后,再一次恢复了活力。
只是可怜处默、处亮兄弟两个,被妹妹抹着眼泪狠狠在老爹面前告了一状,然后就被老程打在躺在炕上半个多月没下了地。
现在被纨绔们折磨的焦头烂额的老柳再一次看到李承乾,听到他又要找木匠,脆弱的小心肝终于受不了巨大的压力,忍不出问出这个他最关心的问题。
李承乾早就知道柳敏现在面临的问题,不过他并不打算管这个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所以他并没有回答柳敏的问题,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别管我作什么,你只要把木匠给我安排几个就好。”便转身离开,没给柳敏一丝诉苦的机会。
真是的,如果每一件事情都需要他亲自出面解决,那特么今后哪里还有消停日子可以过,每天给这帮混蛋断官司都断不过来。
水泥、木料一车车被运进东宫,宜春宫那边每天从宫门一开就叮叮哐哐响个不停,直到晚上宫门落锁才会消停。
为这事儿魏征还专门找李承乾谈了一次心,认为他不应该过份的奢华,要勤俭节约。
不过当老魏被李承乾扯着袖子拉到‘兰若寺’看了一圈之后,老家伙出了一声无言的叹息,掬起一把老泪:“太子殿下,老臣……是老臣武断了!”
苦逼一样的大唐太子啊,住在简陋到瓦片都已经退色的宫殿里面,寝宫里,地上放着四、五个铜盆,看其摆放的位置,分明就是下雨天用来接屋顶漏下来的雨水用的。
再看看院子里,一人多高的荒草,拍鬼片都不用选场地,直接就地取景就可以。苦逼的这个份上的太子,足以堪称历代皇太子之典范,再想简朴,那恐怕只能去睡桥洞了。
不过就在魏征面带愧色,打算离开时,却被李承乾叫住身形:“魏伯伯,承乾有一事想求,还望伯伯施以援手。”
“殿下有事尽管明言!”魏征此时正因为冤枉李承乾感到愧疚,琢磨着如果要求不过份,便顺势答应一回,算作补偿。
“前几日,承乾偶得骈体文,但自知笔力不行,一直没有动笔,今日正巧伯伯在此,不知是否可以……”
骈体文?老魏眼前一亮,想也不想便说道:“殿下所嘱,老臣敢不从命!”
现在谁不知道大唐太子李承乾诗、词双绝,近年已经隐隐有诗仙、词圣之名传出,但骈体文却从未听他作过,现在能第一个听闻,并且为之代笔,若真的一篇好文,当真是不可多得的风雅之事。
于是乎,笔墨纸砚很快便被摆到案头,老魏也手提毛笔聚精会神,准备听李承乾的骈体文到底如何。
而李承乾则是在书房门前摆了一个逼格甚高的造形,将刘禹锡的《陋室铭》缓缓背诵而出。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一篇《陋室铭》李承乾背的极快,魏征挥笔急书之下,也来不及极其中内容,只是写完之后,再从头看一看,忍不住心头苦笑,暗道“上当”不已。
李承乾奸猾似鬼,只余光一扫老魏脸上的苦笑,便知其已经看穿自己的目的,当下上前借着看字的架式把老魏挤到一边:口中言道:“魏伯伯这一手行书果真写的苍劲有力,夜魅,将魏伯伯这幅字找一石牌拓于其上,名字就叫《陋室铭》。”
行书?老子明明写的是草书好吧!被挤开一边的老魏险些一口老血喷出去。
不过没办法,写都写了,而且这篇骈体文如果不考虑‘惟吾德馨’四个字,或者这四个字不是用来形容李承乾的话,的确是一篇很好的骈体文,虽称不上绝代,但也可以算上精品。
“殿下且慢,还是老臣全部代劳了吧!”眼看夜魅拿着墨迹未干的纸张就要离开,苦笑中的魏征出言制止道。
“魏伯伯此言当真?”李承乾狐疑的看着老魏,生怕这老鬼拿回字之后给吞进肚子里。
“君子有成人之美,殿下多虑了。”魏征一脸的无奈,决心以后这东宫,自己再也不来了。
(本章完)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463章 就是帅
老魏征最后还是没有拿到那张写满了字的纸,只能无奈的在另一张纸上写了标题和落款,摇头叹息着离开了‘兰若寺’,同时发誓今后一辈子也不会再来这个‘鬼’地方。
惟吾德馨!惟吾德馨!从‘兰若寺’出来之后,老魏就一直在念叨着这四个字,搞的跟在他身边的老仆以为自家老爷是不是魔症了。
惟吾德馨啊,多么好的四个字,用在一个睚眦必报的家伙身上,简直白瞎了。而且从李承乾今天的行为来看,不缺‘德’都特么算是好的了,还说什么德馨,这不是扯淡么!
不过老魏怎么想李承乾已经不在乎了,自从把老魏亲笔写的《陋室铭》拓在石牌上之后,他的东宫立刻就清净了不少,朝堂之上的弹劾之声也立刻烟消云散。
但坏处是被老头子叫到甘露殿好一顿的臭训,被喷了一个狗血淋头之后,在老妈的劝慰下,才得以逃脱。
然而李承乾认为,这一顿的臭训完全是因为老李的惭愧所至。
大唐皇族中,李泰、李恪等人不算,就连刚刚出生的一些皇家庶子都特么比自己住的环境好,可怜自己还都不是什么问题,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防护措施,牛皮制成的手套对于这些腐蚀性极强的化学品基本上没有太大的作用,所以他必须加千万分的小心。
用了整整十天时间,李承乾备好了一切给镜子度银的原料,其中包括硝酸银、酒精、氢氧化钠、氨水、酒石酸钾纳等等。
从开始准备,到现在所有准备工作就绪,时间已经整整过去一个月时间,李承乾整个人都瘦了一圈,原本圆圆的小脸,现在已经变成了长型,尽管看上去很有精神,但眼中却已经满是疲惫。
东西太简陋了,每一次的制备工作都是一次生与死的考验,不过已经写好的一份厚厚的试验记录,却让他眼中带着无限的满足。
李承乾冒了天大的风险,实际上并不只是为了制作一面镜子,之所以作这一切,他只是为了给老头子找些麻烦而已。
镜子的制作,完全可以更加简单,用一张锡纸加上水银就可以解决,但那样制作出来的镜子太丑,反射效果并不明显,所以李承乾很干脆的直接上手现在制镜工艺,打算彻底吓老头子一大跳。
东西已经备齐了,好好的大‘兰若寺’中休息了两天之后,李承乾对已经切割好的几块巴掌大小的玻璃作了最后的加工。
几乎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几块小镜子就已经被加工完,相比于开始的制备,这一次的制作简直不要太简单才好。
小心的拿起一块小镜子,反转过来,来到大唐五年的李承乾第一次清晰的看到了自己脸。
一个字,就是帅!盯着镜中的自己看了半天,李承乾对镜中那些面如冠玉,鼻若悬胆,目如寒星……的小小少年发出了一声感叹。
(本章完)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464章 ‘睚眦必报’与李二(上)
认真将自己的模样打量一遍之后,李承乾满意的点点头,回身正想把手里的镜子递给夜魅和杨雨馨两人看看。
结果发现一大一小两个姑娘都傻愣愣的看着自己发呆,美丽的眸子睁的老大,微张的嘴角有一丝口水流出来。
“喂,你们两个怎么了?发什么呆呢?”伸手在两个女孩面前挥了挥,李承乾疑惑的问道。
“殿,殿……”杨雨馨有些失语,半天没‘殿’出个结果。
最后还是夜魅因为职业和年龄的关系,首先恢复过来,纠结的问道:“殿下,您真的是仙家子弟么?”
“仙家子弟?”李承乾撇撇嘴,带着脸上带着自嘲:“这可是前几天你亲自放出去的流言,难道你还当成真的。”
“可是殿下,您手中的……”夜魅指指李承乾手中的小镜子,她知道能映出自己面容的应该是叫作镜子,但是在她的印像中,镜子应该都是模模糊糊的,能照的那么清楚,应该就不叫镜子吧?
“这个叫镜子。”李承乾将手中的小镜子晃了晃,犹豫一下之后,从身后的架子上挑了两块小一些的:“你和雨馨一人一块,先拿去玩儿吧,等以后有好的,再送你们一些大的。”
“送,送我们?”面对李承乾递过来的小镜子,夜魅再也无法镇定,一双手在衣襟上擦了又擦,小心的接过来。
和李承乾一样,夜魅同样从未如此细致认真的打量过自己,所以当她看到小镜中的自己时,竟然差点激动的将镜子掉到地上。
至于杨雨馨那小丫头,她已经彻底懵了,抱着属于自己的小镜子一个劲的傻笑,也不知道是想到了什么。
能把人照的如此清晰,甚至脸上的汗毛都在阳光下都可以看的清清楚楚,这已经不能称之为镜子,说是仙器也不为过。
夜魅虽然曾经在江湖上摸爬滚打,但现在如果有人来问她手中小镜子的价值,估计她自己都猜不出来。
反正看李承乾折腾了一个月才弄出这么几块,估计怎么样也要卖到千贯之上。
夜魅和杨雨馨是一直跟在李承乾身边的,玻璃的加工配方和工艺什么的她们两个也都知道。一堆破石头,变成玻璃,再经过一个月的鼓捣,变成价值千金的镜子。
除了点石成金之外,两个大小姑娘想不出还有什么更靠谱的形容词,而能点石成金的,除了仙人,又能有什么人呢?
所以李承乾身上的光环又多了一层,夜魅、杨雨馨、柳敏以及为李承乾定制梳妆盒的木匠,每一个人看着他的眼神都是那么不同,崇拜有之、敬畏有之、臣服亦有之。
而李承乾却没有这份心思去考虑家帮家伙们的眼神是什么样子,此时的他正蹲在长孙皇后的寝宫外面,抱着一个精制的梳妆盒,望着不远处老头子的书房翘首以盼。
终于,在小半个时辰之后,老头子的身影出现在书房门口,在方老太监的陪同下,往长孙皇后寝宫的方向走过来。
“儿臣,见过父皇。”抱着盒子,给老头子见了礼,李承乾就乖乖的跟后面。
“承乾,为何等在这里啊?”李二边走边问道。
“儿臣给件礼物送给母后,正巧碰到父皇,是以等了一会儿。”李承乾将快要流出来的鼻涕抽回去,打着哆嗦说道。
正巧碰到?看着李承乾鼻涕老长的样子,李二哼了一声,没再多说什么,心中打定主意,一会儿一定要看看这小子又要耍什么花招。
没用多长时间,李承乾就跟在李二身后进了长孙皇后的房间,从寒冷的室外骤然进入温暖的房间,让他自由自主再次打了个哆嗦,心中埋怨老头子过来的太慢。
“乾儿,你又要搞什么怪?抱着一个梳妆盒作什么?”等到李承乾见过礼,长孙皇后眼神古怪的扫过自家老头子和儿子,随便找了一个由头拉开了话匣子。
作为一个母亲,儿子在外面蹲了小半个时辰,她如何能够不知。
只是看着李承乾‘鬼鬼祟祟’的样子,以及他和老头子一起进来的情况,长孙皇后凭直觉隐隐猜到,这个记吃不记打的混小子一定是又有什么新花样来挑衅老头子了!
果然,长孙皇后话音刚落,李承乾就把怀里的盒子交给一边的宫女,带着一脸欠揍的表情:“母后,儿臣近日得一宝物,特地制成梳妆盒献于母后,望母后仙福永享,寿与天齐!”
“哼!”看到儿子拍自己老婆马屁,李二有些不爽的哼了一声。
“也希望父皇千秋万载,一统天下!”宁差一轮,不差一人,李承乾可不想给老头子这么明显教训自己的借口,连忙接着前面的话,对老头子送上同样的祝福。
李二必竟是当爹的,既然儿子已经补上了一句,自然不会深究,只是带着一丝鄙视与嘲讽说道:“小子,莫要以为自己多读了一些书,就拿些东西出来炫耀,你母后虽然久居深宫,但一般的东西怕是还入不得她的法眼。”
李承乾信心满满,围着炉子一边烤火,一边说道:“父皇,母后,宝物就在盒中,打开一看便知!”
后世现代工艺制出的镜子,李承乾不相信,大唐还有其他人见过。
长孙皇后多精明的一个人,若是刚刚还看不清楚李承乾的目的,现在这几句话的功夫已经完全可以肯定,这混蛋小子一定是准备用盒子里的东西找李二别苗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