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懒散初唐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北冥老鱼
“你……”萧瑀被傅奕举的这些例子也是气的不轻,有心辩解他们不是真正的佛门弟子,但却又感觉没有什么底气,毕竟这些人以前的确都是有名的高僧,可是谁会想到高僧背后却是一肚子的男盗女娼?
“明概吗,朕好像听说过这个人?”李世民这时也阴沉着脸自语道,他也感觉明概这个法号十分熟悉,但一时间却想不起在哪里听说过。
“陛下,去年河北大旱之时,此人曾经在长安高筑法台,说是为河北祈雨,结果后来河北真的下了一场大雨,导致此人声名大振,光是长安的信徒就号称有十万之众!”这时只见房玄龄站出来介绍道。
“原来是他,朕想起来!”李世民听到这里也不由得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自语道。
去年开春之后,河北一连两月没有下雨,导致当地旱灾十分严重,哪怕大唐的粮食储备充足,但是当地连饮水都无法保证,有粮食也没用,为此他也是愁了好长时间,却没想到后来忽然降雨,当时就有大臣上奏,说这场雨多亏了高僧明概祈雨,虽然李世民对神鬼之事不怎么相信,不过当时他正在兴头上,而且看在明概为民祈雨的份上,也赏赐了对方。
“驸马,你怀疑这个明概就是背后陷害你的人?”李世民考虑了好一会儿,然后再次向李休询问道。
“陛下,事情没有调查清楚之前,臣也不敢确定背后是谁在捣鬼,只不过在惠明和尚之死的流言传出去后,这个明概就异常活跃,频繁与一些大臣接触,之后就发生了萧相与众位大臣参了臣一本,并且要求撤消僧道录司,所以臣怀疑明概此人应该与这件事有关联!”李休当下再次回答道,说到最后时,他还特意的看了萧瑀与他背后的那些人一眼。
“萧相,对于明概此人,你可有什么要说的?”李世民自然也注意到李休看向萧瑀等人的目光,当下也立刻想到明概肯定与萧瑀接触过,因此也立刻询问道。
“陛下,臣……臣觉得驸马所言不实,明概乃是长安有名的高僧,老臣也经常与他讨论佛法,对他在佛法上的修为也十分敬佩,所以老臣敢保证,明概肯定与此事无关!”萧瑀虽然感觉有些底气不足,但他这时却是骑虎难下,因此只能硬着头皮说道。





懒散初唐 第八百八十五章 真相大白
萧瑀虽然数次保证明概与此事无关,但却无异于螳臂挡车,最后李世民不但下令让大理寺传唤明概审问,另外还让萧瑀等人回府中反省,毕竟他们身为朝廷重臣,却被一个和尚蛊惑反对朝廷的决策,这让李世民也有种皇权受到侵犯的感觉,估计等到审问清楚后,萧瑀这帮人肯定会受到更重的处罚。
对于大唐来说,李世民的意志就是整个国家的意志,因此随着他的一声令下,大理寺也立刻行动起来,暗中还有飞奴司的全力配合,这也让大理寺没有了任何的顾忌,顺着明概这条线索,很快就查出了其它参与这件事的人。
说起来大唐这个时期可没有什么人权,比如大理寺抓到犯人,可不会像后世那样不允许动手,事实上大唐的各个衙门在审问犯人时,几乎全都是以刑罚为主,哪怕是铁打的汉子,也顶不住衙门里的手段,当然在严酷的刑罚下,很容易造成冤假错案,不过却很少有人去关注这个问题。
明概虽然是长安有名的高僧,但也同样是个凡人,因此在进到大理寺后,很快就吐露出了这件事的幕后实情,事实上说他是陷害李休的幕后主使对也不对,因为这件事根本不是他一个人做的,而是由长安数十名僧人组成的联盟做的这件事。
据明概交待,随着僧道录司的成立,佛门也受到极其严重的打击,特别是度牒的发放,更让僧人十不存一,整个长安的佛门几乎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许多寺庙都因为人手不足而无奈关闭。
在这种情况下,佛门自然不甘心束手待毙,因此在明概等几位高僧的奔走之下,一些僧人就暗中结成了一个联盟,希望想到办法自保,甚至能够反击,让朝廷撤消僧道录司。
不过明概这些人讨论了数天之后,却没想到什么好办法,只能多吸收一些佛门弟子,扩充自己一方的实力,也就在这时,曾经与李休发生过冲突的惠明也听说了这个联盟,于是亲自跑来请求加入,并且还将自己与李休的冲突讲出来,以此来表明自己的决心。
刚巧那天就是明概接见的惠明,而在听说了惠明曾经去找过李休,并且还被对方赶走的事后,他脑子忽然灵光一闪,想到一个陷害李休,从而引发民间的议论,再借由民意向朝廷施压的办法。
想到上面这个办法后,明概也很快将联盟中的其它人召集起来讨论,虽然这个办法需要牺牲惠明,但却可能改变佛门的现状,因此也很快得到其它人的支持,并且在所有人的讨论下,一个完善的计划也很快制定出来。
本来明概是想说服惠明主动献身赴死,这样也省去他的不少麻烦,却没想到惠明根本不是什么舍身成仁的人,更不愿意将自己的性命献出来,结果最后惠明只得暗中下毒,将惠明毒死后拉到李休的门前焚尸,随后立刻发现整个联盟的力量传播流言。
能够加入联盟的僧人大都是长安有名的高僧,每个人都拥有不少的信众,因此传播流言简直太方便了,再加上这些流言又不是从一个地方传出来的,结果就导致让人难以追查流言的源头。
后来随着流言的传播,民间的舆论也慢慢的被他们调动起来,紧接着明概利用自己高僧的身份,频繁与萧瑀等人接触,或明或暗的鼓动他们向朝廷上书,于是就有了之前萧瑀等人参奏李休,并且要求撤消僧道录司的一幕。
明概他们的整个计划看起来并不复杂,但却需要调动大批的人力物力,甚至还需要借助他们与大唐贵族之间的人脉联系,可以说除了他们佛门外,还真没有什么势力能够推动这个计划的进行,可惜他们却棋差一招,让李休发现了惠明是死后焚尸,结果导致了满盘皆输。
当然如果李休没有发现惠明的死因,明概他们的计划也不一定能成功,不过到时李休恐怕就要与萧瑀等人展开一场朝堂上的争斗了,到时就算是赢了,但李世民为了平息民意,恐怕也会暂时退让一步,暂缓对佛门的打击,使得佛门有了喘息之机,而且明概这些真正的幕后黑手却可以逍遥法外。
所有参与这个联盟的僧人很快都被抓获,而且他们所做的恶行也被进行公布了出去,结果又引起民意的一阵热议,毕竟之前还传说李休逼死了惠明,却没想到惠明竟然是被一群和尚合谋杀死的,然后栽赃陷害给李休,可以说事件事一下子反转起来,这种离奇的事自然立刻成为民意最大的谈资,当然这次再也无人指责李休。
按照大唐的律法,明概与几个参与杀死惠明的和尚估计是难逃一死,其它的僧人也都参与了陷害朝廷大臣,并且干预朝政的大罪,估计就算不死也会受到重罚,哪怕他们是僧人也没用,对于他们来说,能够保住一条小命就已经是法外开恩了。
“李休,对于这些僧人的处罚,你可觉得满意?”两仪殿中,李世民将一份决议交到李休手中,等到他看完后这才开口问道,这份决议就是他与大理寺、刑部商议过后,最终决定的对那些僧人的处置结果,其中明概等几个为首的僧人肯定是斩立决,而其它的僧人则全都要发配到边军之中效力,其实就是做炮灰,苦活累活危险的活都要让他们去做。
只见李休看完这份对明概那些僧人的处置之后,一时间却露出深思的表情,过了好一会儿,这才抬头道:“陛下,对这些僧人的处置是不是有些太重了,明概他们就不说了,那些充军的僧人恐怕最后也没几个能活下来。”
“这帮僧人胆大包天,不但设计陷害于你,而且还想要干涉朝政,实在是罪大恶极,朕甚至想要将所有人秋后问斩,只不过顾虑到他们拥有不少信众,如果全部杀掉的话,恐怕会带来不好的影响,所以这才饶过他们一命!”李世民却是眉毛一挑冷声道,干涉朝政就是挑战他的威严,因此这件事在他看来也极其恶劣。
“陛下,臣有一个想法,不可以为陛下博得一个美名,而且还能为大唐带来更多的好处!”李休这时忽然神秘的一笑道。




懒散初唐 第八百八十六章 流放草原
“仅仅只是流放,而且连那个主谋明概也一起流放了,这也太便宜他们了?”马爷一边刷牙一边不满的开口道,旁边桌子上扔满了啃光的骨头,这里依然是李休家的老宅,旁边的火堆上还架着半只只剩下骨头的烤羊,看样子马爷又跑来这里偷吃了。
“流放的处罚已经不轻了,而且还是流放到北方草原上,永世不能回转中原,以草原上的条件,让他们下半辈子都呆在那里,估计有得苦头吃了,另外还可以让陛下得一个仁慈的美名,简直是一举两得!”李休这时笑呵呵的开口道,说着手中也已经削好了一个梨子,然后递给刚刷过牙的马爷。
马爷也不和李休客气,当下接过梨子狠狠的咬了几口,随后又凑过来向李休问道:“你闻闻,我身上还有没有味?”
“还有一点,主要是衣服上的味比较大,等下换件衣服就可以了!”李休当下也有些无奈的道,马爷的肝有点问题,因此大夫让他忌口,酒不能喝,肉也要少吃,这对他来说简直是最大的酷刑,因此时常出来偷吃,只不过光化郡主的鼻子很灵,上次就被她闻出来马爷身上带着羊肉味,结果被好一顿埋怨,所以现在马爷也不得不小心,吃完之后还要刷牙和吃水果,为了吃一顿肉可真够费劲的。
马爷对此早有准备,在吃东西之前就把原来的衣服换了下来,听到李休的话当即也把身上的衣服扯下来,然后换回原来的衣服,而且他还特意带了个香囊,这下立刻将身上的异味给,反正以李休的鼻子是闻不出来了。
“不对,以你的脾气,怎么会轻易的放过那些在暗中陷害你的人,老实告诉我,陛下这么做是不是有什么其它的深意?”不过也就在这时,忽然只见马爷再次问起对明概那帮和尚处罚的事。
“这个……呵呵,的确是有那么一点……”李休看到果然瞒不过马爷,当下是也不由得一笑道,然后将仅仅只是将明概等人流放到北方草原的原因讲了一遍。
本来按照李世民的意思,明概等几个主要的幕后主使肯定要秋后问斩,剩下的其它人也全都要充军当炮灰,如果不是顾忌到这些和尚都拥有不少的信徒,说不定李世民会把他们全都一刀砍了。
不过李休当时却忽然想到一个废物利用,从而一举两得的办法,这个办法就是祸水东引,确切的说应该是祸水北引,宗教这东西对统治来说虽然有一定的作用,但若是不加限制的话,同时也会变成国家的毒药。
比如后世的清朝虽然是民族统治,但是他们对草原的控制却十分有效,而最主要的办法就是借助喇嘛教来控制草原的人口,比如每家只允许留一个儿子,其它的儿子则必须出家做喇嘛,正是借助这种办法,清朝成功的将北方草原上的人口减少了一大半。
喇嘛算是佛教的分支,既然喇嘛能做到,中原佛教没有理由不能做到,所以李休才向李世民提议,将明概这些长安有名的高僧都流放到草原上,甚至还可以让大唐边军提供一定的保护,方便他们在草原上传教。
甚至李休还提议,如果这些高僧传教顺利的话,还可以想办法让更多的僧人去草原上,比如僧道录司的考核可以增加一条,那就是必须去草原上传教若干年才能参加考核等等。
“你小子也太狠了,佛门已经被你搞的很惨了,结果你竟然还不打算放过他们,难不成你真的打算把佛门从中原大地上赶出去?”马爷听完李休的讲述后,也不由得摇了摇头道,他倒是不信佛,只不过他担心李休把佛门逼的太狠,日后还可能发生像这次被人暗中算计的事,虽然李休位高权重,但毕竟暗箭难防。
李休也知道马爷的意思,当下也是一笑道:“马叔您放心吧,以后我会尽量不参与僧道录司的事,至于这些事完全可以交给傅奕去做,估计他也巴不得这样。”
“呵呵,傅奕这个家伙也不知道和佛门有多大的仇,当初太上皇时,他就几次三番的上书请求灭佛,不过当时大唐初定,实在不方便对佛门下手,所以太上皇也没有答应,现在他总算是如愿了。”听到李休提到傅奕,马爷也不由得再次一笑道。
第二天一早,李休起床后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去理财监,主要是最近理财监各个方面需要他操心的事越来越少,而且之前又刚刚经历了明概等人诬陷他的事,所以他也向李世民请了几天假,打算在家好好的休养几天,李世民也对李休这种两天打渔船、三天晒网的做法习惯了,只要李休能保证理财监不出乱子,他也懒得管。
不过就在李休休息了一上午,刚刚吃过午饭正准备睡个午觉时,却忽然有人前来禀报,说是苏定方前来拜访,这让李休也不由得一愣,上次他帮苏定方处理了一批战利品,按照当时对方的说法,他应该已经回北疆驻守了才对,怎么会还在长安?
带着心中的疑惑,李休也立刻来到前厅,结果只见不但苏定方来了,而且还把上次见过一面的裴行俭也带了过来,看来苏定方真的对自己这个学生十分看重,连私下里拜访李休都要带上他,这明显是想加深李休对裴行俭的印象,好方便他日后的仕途升迁。
“末将拜见驸马!”苏定方看到李休进来,当下急忙与裴行俭站起来行礼道。
“定方不必多礼,你们不是应该回北疆了吗,怎么会还在长安?”李休当即将心中的疑惑问了出来,这段时间他的注意力一直放在惠明之死这件事上,所以对苏定方他们的动向还真不是很清楚。
“末将这次来就是向驸马告辞的,只不过我们不是回北疆,而是要去辽东!”苏定方这时带着几分兴奋的说道。
“辽东?”李休听到苏定方的回答先是一愣,随后就想到了当初自己对攻打高句丽的建议,当下也立刻反应过来道,“原来如此,陛下是要将你调到辽东,率领小股部队骚扰高句丽吗?”
“不错,本来我们都准备要动身离开长安了,但却忽然接到陛下的圣旨让我进宫,然后陛下亲自给我讲解了这次的战略意图,让人率领一支偏师骚扰高句丽,听说这个策略还是驸马向陛下提议的,末将也十分的赞同,只不过末将这一去,恐怕要数年不能回来,因此末将的家眷还请驸马费心照顾一下!”苏定方当下点了点头道,然后又将自己的家眷托付给李休。
“定方你有勇有谋,派你率偏师参拜高句丽简直太合适不过了,而且这次又是你单独领兵,这也是陛下对你才能的认可,同时也是一次考验,若是你能完成预订的目标,日后定然可与程将军、秦将军等人比肩!”李休听到这里也不由得兴奋的道,苏定方是自己举荐的人才,他能够得到朝廷的重用,自己的脸上也有光。
“咳,我是后进之辈,哪敢与程、秦二位将军相比?”苏定方听到这里也急忙谦虚道,不过他是个武人,性子也十分直率,脸上的喜悦也无论如何掩饰不住。说起来几年前他还只是个囚犯,但现在自己却手握重兵,成为大唐的实权将领之一,而这也多亏了李休当初的推荐,一想到这些,他也对李休更加的敬重。
“哈哈~,你也不要谦虚,说起来程将军与秦将军他们的年纪渐长,日后出征的机会也会越来越少,相比之下,你却是军中的少壮派,而且你的表现又如此出色,日后陛下肯定也会更加重用于你!”李休看到苏定方口不应心的样子,当下也不由得大笑道。
其实论起年龄来,苏定方只比程咬金小三岁,比秦琼小得有限,只不过程咬金与秦琼都是开国将领,立下的功劳太多,已经面临着升无可升的境地,所以李世民在使用他们时也十分的谨慎,相比之下,苏定方却是贞观年间才提拔起来的将领,上升的空间很大,再加上表现出色,自然得到了李世民的喜爱。
听到李休的夸赞,苏定方也有些不好意思,旁边的裴行俭也不禁露出几分微笑,估计他也是第一次看到平时在军中严厉的苏定方会露出这样的表情。
“对了,守约你也要跟着一起去辽东吗?”这时李休也注意到裴行俭,当下开口问道。
“是的,学生跟着苏师虽然学到不少的东西,但还需要增加实战中的经验,这次的机会难得,所以学生也不想放弃这次机会,另外几年后辽东肯定有一场大战,正是男儿建功立业的好时机,裴某虽然不才,但也渴望沙场建功立业,光复我裴家的声望!”裴行俭说到最后时,脸上也露出一种郑重的表情,估计这也是他的心里话。
不过就在裴行俭的话音刚落,忽然只听外面“呯”的一声,紧接着就传来一阵喧闹之声。




懒散初唐 第八百八十七章 婉娘
李休正在前厅与苏定方、裴行俭聊天时,却忽然听到外面传来“呯”的一声,紧接着又有两个女子的声音互相埋怨道:“都怪你!都怪你……”
“谁在外面?”李休听到外面的吵闹声也不由得脸色一沉,毕竟自己正在这边待客呢,外面却如此喧闹,对客人来说也实在太不礼貌了。
听到李休的问话,外面的两个女子立刻安静下来,不过李休却已经听出了外面其中一人是谁,当下也不由得怒声道:“七娘,你们给我进来!”
随着李休的话出口,外面正准备要偷偷溜走的两人也都停了下来,然后彼此对视一眼,想逃又没有胆子,最后只好低着头一步一挪的走了进来。只不过让李休没想到的是,另外一个女子竟然是她?
“婉娘,你怎么也跟着七娘她们两个胡闹?”看到这个紧紧的躲在七娘背后的少女,李休也不由得一皱眉头道。
当初李建成的五个女儿都留在李休家中,老大是尪娘,老二就是这个婉娘,婉娘人如其名,是个十分温婉的少女,平时最喜欢读书练字,这点倒是和平阳公主很像,因此她们姑侄之间的感情也最好,平时也从来不会跟着七娘她们胡闹,可以说是李休家里最让人省心的孩子了。
“我……我……”婉娘是个文静胆小的少女,而且厅中还有客人,特别是那个裴行俭不但与她年纪相当,相貌也英武不凡,这让她更感到害羞,一时间竟然不知道如何回答。
“大哥,这件事不怪婉娘,是我看她天天窝在屋子里看书写字,所以就拉她出来转一转,听说大哥这里有客人,我感到很好奇,所以就带她来看一看重!”七娘倒是很讲义气,当下站出来将责任揽到了自己身上道。
“不……不怪七娘,我也好奇家中的客人,所以就和七娘一起来了,却没想到打搅到姑丈,还请姑丈责罚!”婉娘虽然胆小,但同样也是个有情有义的女子,这时也主动承担责任道。
“好了,你的性子我了解,肯定又是七娘怂恿你来的,不过你们既然来了,那我就向你们介绍一下,这位就是当初马踏颉利王帐的苏定方苏将军,而这位则是苏将军的学生,同时也是军中的记室参军,别看人家年轻,却已经为国立下不小的功劳!”李休虽然有些生气,不过今天有客人在,所以他也不好表现出来。
听到李休的介绍,七娘和婉娘也上前向苏定方和裴行俭行礼,李休也向苏定方两人介绍了七娘和婉娘,其中七娘倒是对苏定方十分感兴趣,当下禁不住开口问道:“苏将军,听说前段时间您和程伯父去了西南打仗,程伯父真的像传说中那样杀人如麻吗?”
“不要胡说,战场上哪有不杀人的?”李休听到七娘话中似乎对程咬金有些无礼,当下也干咳一声道,虽然她是个女子,但也要注意分寸。
“哈哈哈~,程将军的确喜欢杀人,不过一个将军杀的敌人越多,自身的威名也就越盛,比如这次程将军在西南杀的人头滚滚,结果那边的人就最怕他,甚至能止小儿夜啼,相比之下,身为主将的秦将军却没有这样的威慑力!”苏定方倒是没什么顾忌,当下大笑一声道,身为将军,他们可不怕被人称为屠夫,甚至程咬金更是以此为荣。
“我就说嘛,上次我说程伯父杀人最多,程姐姐还不承认,下次见到她非得把她说哭不可!”七娘当下一拍巴掌大笑道,丝毫没有半分女子的矜持,这让旁边的李休也不由提以手扶额,感觉自己的教育真的很失败,连自己的亲妹妹都没能教育好。
不过苏定方似乎很欣赏七娘这么豪爽的性格,当下大笑一声又和她聊了几件军中的趣事,结果让七娘笑的前俯后仰,更无半分女子的样子,相比之下,旁边的婉娘就淑女多了,哪怕是笑也是以手掩口,标准的淑女样子,当然这也和当初她在宫里的教育有关,毕竟从小养成的习惯,哪怕在李休家里住了这么多年也没被七娘带坏。
只见七娘在和苏定方聊过后,又忽然看向旁边坐着的裴行俭,说起来裴行俭虽然稳重,但是这时见到两个与自己年纪相仿的少女,一时间也显得手足无措,与第一次见到李休时表现出的稳重得体相比,现在的他简直是判若两人。
“这位小参军,你既然姓裴,与河东郡公可有什么关系?”七娘看到裴行俭紧张的模样,当下也不由得感到十分有趣,于是笑着开口问道,河东郡公是裴寂的封号,裴行俭也姓裴,所以七娘以为对方和裴寂有什么关系。
“咳~,这个……小娘子有所不知,我与河东郡公虽然同姓,也都是河东裴氏出身,只不过河东郡公是西眷房,我是中眷房,彼此间的亲缘关系已经十分疏远了。”裴行俭被七娘忽然的问话搞得更加慌乱,不过最后还是红着脸回答道。
“嘻嘻,你这个小参军年纪不大,又这么容易脸红,我都怀疑你真的去过战场吗,见到死人会不会害怕啊?”七娘看到裴行俭脸都红了,当下也不由得再次开玩笑道。
“七娘你不要乱说,裴参军年纪轻轻就能得到苏将军的赏识收为学生,定然有过人之能,哪里是我们两个小女子能比?”听到七娘的话,婉娘却忽然开口道,她虽然胆小,但并不代表着她不会说话,比如上面这句话就将裴行俭和苏定方都夸了一下,比七娘可强多了。
1...313314315316317...46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