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帝国霸主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龙灵骑士
在边境上,苏联的火炮数量是3万门,而德国集中起来的火炮数量是4万门。看上去德国方面占优,可这4万多门大炮里,还包括罗马尼亚意大利等盟友的数字……
双方的飞机数量对比差距同样明显,边境上苏联人集中的飞机是9000架,而德军只有4000架——还不到苏联方面的一半。
同一时期,德军最引以为自豪的装甲部队坦克数量对比,德军有坦克4000辆,而苏联方面集中了坦克10000辆……
谁能知道,在德军和苏军的坦克数量对比中,差距竟然比双方在天空中飞机上的差距更大。
你要说坦克方面的质量?那就更有意思了。苏联在这个时候的坦克数量还有质量,竟然都比德国方面略高一些。
现阶段,苏联装备了大量的t-26坦克,还有一些kv-1和kv-2之类的大家伙,更有少量的t-34神器。
而德国手里的武器就复杂多了,有38t还有2号3号4号,大部分坦克都并不比苏联人手里的装备好。
双方的唯一差距,在坦克上装备的无线电,还有利用这些无线电的协同经验。实际上在这方面,苏联坦克部队一直到45年也没追上德国人的最高水平。
从这些简单的数据分析,大家都能一眼就看出来,除了轴心国在开战初期集中兵力形成了人数上的优势之外,实际上轴心国的武器装备数量并不占优。
甚至可以说是完全处于劣势之中——这也是为什么后世的许多学者笃信《大雷雨计划》必然存在的一个原因:大哥,你不进攻堆这么多兵力做什么?
可惜的是,苏联到最后还是高估了自己的工业实力,至少在1941年高估了自己的技术兵器的含金量。
他们在西线击中了9000架飞机,却完全无法战胜德国人的4000架飞机。双方虽然在数量上相差许多,质量上却是另一番景象。
德军能上天的飞机,有-109e和fw-190a等先进战机,有各种先进的轰炸机,还有数千名经历过战火的精锐飞行员。
而苏联方面大多数都是略显过时的i-16等飞机,飞行员大部分也都没有经历过任何战火的考验。
这也就是为什么,巴巴罗萨行动一开始,苏联的大部分空军飞机就被瘫痪在机场上的原因——质量上的差距,已经无法用数量来弥补了。
“伟大的领袖斯大林同志,我明白您的意思了!我们会立刻完成进攻计划,争取在41年年初,就做好进攻德国的准备工作。”一个陆军将领开口承诺道。
“另一方面,我们会加紧对德国外交部施压,让他们承诺放弃进入中东。如果对方不同意的话,我们就立刻切断对其的石油出口!”虽然石油出口已经不多了,可是苏联依旧还和德国之间有贸易往来。
毕竟两国之间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而且这个条约才签订了一年多,墨迹还没有干涸——虽然两个国家现在都在准备着撕毁这个条约,可毕竟不是还没撕么?
斯大林点了点头,然后对着这些人摆了摆手,示意他们可以离开了。然后他又抓起了面前的牛奶,喝了一小口,仿佛在回味着什么。
“希特勒……你是一个很厉害的对手!这一点我是知道的。”斯大林轻声的对自己开口说道。
“可是你比起我来,还有一个致命的缺陷……你不够狠!还远远不够狠!”斯大林仿佛提起了一个让他很满意的事情,脸色变得很愉快。
“我已经把不服从我的人全部都干掉了,现在我对整个国家的掌控力!是你……无法比拟的!敢挑战我掌控下的苏联,你还不够!”他放下了牛奶,站起身来,转身离开了吃饭的餐厅。
这里的装修依旧是古典风格,烛台还有每一个角落里都雕梁画栋,甚至很多细节用的都是纯金装饰。
一切的奢华,斯大林都没有看在眼里,他现在已经完成了对整个军队的清洗,已经掌控着这个领土最广袤的国家每一寸土地。
而他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要把这个国家的边境向外延伸,一直延伸到欧洲,延伸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到那个时候,真理的红旗一定会插在帝国大厦的房顶上,会插在柏林总理府的房顶上,会插在巴黎,会插在伦敦……





帝国霸主 255差距
苏联绝对是一个有意思的国家,如果算上沙俄在内,这个国家一直都在对外扩张,对土耳其还有其他国家,它都打了许多年的仗。
它可以说是这个世界上最无赖的国家,对所有的邻居都发动过侵略战争,这也是为什么欧洲还有很多国家,都把它看做是头号劲敌的原因。
你看,美国虽然挑拨离间并且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阴了英国坑了欧洲,但是大家毕竟还都能够在原来的游戏桌上继续玩耍。
可是沙俄还有苏联都干了什么呢?它吞并周边的国家领土,让大家的游戏桌变小了,甚至最后彻底都被掀翻了……
这就是为什么,欧洲人不喜欢美国人,但是却痛恨俄罗斯人的主要一个原因——这家伙吃下肚子里的东西,从来没打算吐出来……
作为世界上单方面撕毁条约最多的一个国家,苏联一直奉行的都是它自己独有的扩张理论,曾经彼得大帝说俄国有两条腿走路,一条腿是陆军,一条腿是海军。
此话说的有理,但是却并不是俄国扩张的核心。俄国扩张一直都依靠两面旗帜,一面是泛斯拉夫主义,一面是东正教教义!
依靠着这两个思想上的武器,它纵横捭阖一直走到了沙俄的尽头。而到了苏联这个阶段,又开始玩思想输出这一套了。
不管苏联玩的是什么,它从始至终都没有放弃过一个愿望,那就是让自己的旗帜,插到欧洲的每一个城头。
苏联是除了美国之外,另一个地缘大国了——它几乎没有什么资源短板,除了橡胶之外,它自身有几乎所有战略资源。
而且其巨大的领土,也足够承载起一个超越想象的战略纵深,有这条战略纵深在,二十世纪还没有能够突破这个深度的兵器。
“我们在德国方面的间谍最近损失得太多太多了……有可能因为人事方面的原因。”走出克里姆林宫,一名苏联军官夹着公文包,对身边的同僚开口道。
所谓的因为人事方面的原因,不过是对苏联“大清洗”的一种委婉的说法罢了。苏联因为大清洗付出了太多太多,一大批优秀的军方干部都被清洗掉了,这个损失真的不小。
走在他身边的同事也没有什么办法,只能点头开口说道:“让工厂尽可能多的生产先进的坦克出来吧……我总是觉得,德国方面如此大规模的集中清理我方间谍,是有目的的。”
“刚刚潜伏过去的几个年轻的新人,正在汇总一些基层情报,德国方面正在加强工业生产,这是铁一样的事实了。”先开口的将领这样说道。
他说的是德国正在扩建工人队伍,并且开始大规模生产重型武器装备的事情。
毕竟这种举国上下的活动,是瞒不了任何人的。对方只要潜伏过去几个最基层的间谍,就能从铺天盖地的宣传还有广告上,找到这些事情的资料。
现在,德国方面连女工人都开始雇佣起来,并且从事培训生产工作了,这绝对是让苏联方面警惕的动向,而且是非常紧张的动向。
“生产?生产之前的那些1号和2号坦克?开玩笑,这些武器完全不是t-26坦克的对手!”显然,作为苏联将领,另一个将军对自己的部队很有信心。
作为一名老资历的苏联高级将领,他曾经在当年看过德国人的1号和2号坦克——那质量他实在是不敢恭维。
时至今日,他还坚信苏联的坦克设计水平,已经超越了德国,站在了世界最强的位置上。
如此自信也是有原因的,因为在测试武器的西班牙内战之中,德国的1号坦克被苏联的t-26吊打,简直就没有一点儿还手之力。
尤其是在城市攻防战之中,1号坦克那纤细的装甲,根本无法抵挡近距离的武器攻击,火力比起t-26来更是孱弱不堪,简直就没有任何优点。
有情报证明,同时有亲眼见证,还有实战检验——谁要是说德国人的坦克比苏联人的强,那才是真不要脸了!
虽然说之后,德国又投入了经历,研制了最新的3号和4号坦克,具体什么性能谁也不知道。
而且德国人也凭借这两种坦克,还有缴获捷克生产的38t坦克,打赢了法国战役——可那完全是因为法国人太弱了好么?
苏联可不是下一个法国,它已经装备了比法国人更强大的几种坦克,包括大名鼎鼎的t-34,和装甲更厚火炮更强大的kv-1和kv-2坦克。
而且别的不说,苏联在坦克数量上有绝对优势啊!具德国境内的间谍在被拔除之前送出来的消息,德军坦克总数在3000辆左右。
这些坦克大部分还都是2号坦克,3号4号并没有太多,而苏联拥有的坦克已经超过7000辆,总数还在递增之中。
巨大的差距在哪里摆着呢,德国人一辆坦克打苏联两辆都不够,这场仗德国人怎么打都是输定了的节奏不是么?
“还是要小心一些啊,我听说t-34坦克的性能相当不错,不如多生产一些出来,以备不时之需吧?”先开口的将领还是有些不放心,开口建议道。
“我觉得根本没有必要,何况伟大的领袖斯大林同志更喜欢重型坦克kv-1型,我们生产的重点也在kv-1上。”另一个将领摆了摆说笑道。
说完这个,不等对方继续开口,他又继续说道:“而且,t-34坦克的生产,已经在扩大规模了……伟大的领袖斯大林同志,对武器的要求也是很有前瞻性的。”
实际上,德军在入侵法国的战役之中,坦克部队并没有表现出太高的性能优势,很多时候德军坦克并没有能力击毁法国坦克。
正好相反,德军多数时候面对强敌,都是用其他手段来解决麻烦的,比如说用88毫米口径大炮来反坦克,或者呼叫斯图卡俯冲轰炸机。
也正因为如此,在苏联的高层将领之中,最担心的反而是德军的空军,而不是数量上劣势明显,质量上又不怎么样的德国坦克。
所以他们为德国空军准备了二倍的飞机,这些飞机就是要阻拦德国空军,对地面目标实施攻击的。
“大雷雨计划现在还差多少?”两个人走到了门口,在上各自的汽车之前,让手下人先退开,然后其中一个开口问道。
“油料还差大约一个缺口,另外就是上面要求的装备数量达不到要求。”另一个人点燃了一根香烟,吞云吐雾之后开口回答道。
“41年的2月有没有办法完成部署?当月直接执行?”接过对方递来的一支香烟,问问题的将军确认道。
“2月?最快要4月吧……”递香烟的将领又吸了一口烟,回答道。
说完这一句话,两个人都不再开口,转身回到了各自的汽车上,向着不同的方向开了出去。
……
在德军占领的波兰地区内,又一支新的机械化步兵师接收了他们的新式武器装备——追猎者坦克歼击车。
这种新式武器现在已经在德国前线装备了整整15个营。虽然每一个自行反坦克炮营的装备都不满编,可累积起来也有550辆之多了。
仅仅只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德军就装备了600辆坦克歼击车,这在过去是根本无法想象的。
更可怕的事情还在后面,因为施佩尔重新安排了生产计划,更高效的组织了生产流程——追猎者坦克歼击车在未来两个月内,产量还能再提升三分之一!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也就是说,未来的两个月内,单月追猎者坦克歼击车的生产数量,可能达到400辆甚至更多。
一个月生产的坦克歼击车数量,就可以装备10个营!算上备用零件还有替换车辆,也至少能装备8个装甲营!
如果按照勃劳希契的计划,在机械化步兵师组建完成之后,德国装甲师也要装备一个这样的反坦克战车营。
计划一旦实施完毕,德国方面在未来一年之内,就能多出100个营的坦克歼击车,大约把手里的坦克装甲车辆数字翻一倍!
这可不是简单的数字,这是德军将领们一直幻想着的一个终极目标!他们曾经无数次做梦,梦见自己可以指挥更多的坦克,而这个梦想,竟然被一台看上去有些自暴自弃的残次品给实现了!
原本追猎者坦克歼击车并不怎么受人喜欢,可当这种坦克歼击车多起来之后,大家就发现量变终于蜕变成了质变!
防线上多了1门反坦克炮大家可能觉得并没有什么改变,可一下子多了十门二十门,这就是另一回事了。
如果按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截止到41年的6月,德国就有10个月的时间在量产追猎者坦克歼击车,即便按照每个月300辆的保守估计来算数量,就有3000辆之多。




帝国霸主 256德国孩子
如果再计算上德国的4号坦克和3号突击炮,多出4000辆甚至4500辆都有可能!而更有意思的是,41年5月甚至6月的时候,更新的5号坦克甚至都开始量产了,它才是德国未来装甲部队的真正核心!
因为李乐的努力,因为利比亚油田利好的支持,因为施佩尔在工业部提前发威,因为工厂运作方式的改变……
也正是因为一系列的变革,德国在41年6月22日的时候,将拥有8000辆以上的坦克和坦克歼击车,比历史上的数量多了整整一倍!
利用更多的资源,李乐一定会让苏德战场变成另一个模样!具体的操作,那就要看他手下的将军和元帅们了……
就在李乐正在为自己的将军们如何打一场与众不同的巴巴罗萨计划殚精竭虑的时候,一些小人物脑子里想的却不是这些东西。
在四季如春的马耳他岛上,莱曼作为一名德国伞兵正在收拾自己的行李,他奉命离开这个曾经战斗过的地方,返回德国境内。
他整理好了自己换洗的那套军装,然后将钢盔还有其他的物件整整齐齐的摆放在一起,然后看了看这个居住了两个多月的兵营。
墙壁上还贴着一张写满了英文的旧海报,上面画着美女的颜料已经掉色,不过还能看得出来那女人妩媚的表情,女人的脸下面还画着一辆流线型的汽车。
不知道是什么电影的海报,不过显然这个电影已经上映许久了,因为没有其他的娱乐装点,所以这张属于英国驻军的海报,也没有被德国伞兵扯下。
“你的部队今天下午两点登船离开……真是讽刺啊,我们乘坐飞机空降到这个岛上,结果走的时候却要坐船。”营长走进了营房,把手里的帽子丢在桌子上。
一个伞兵连长咧开嘴笑了笑,因为驻扎在这里,而且享受空军级别补给,所以在这里的两个月时光,还是非常不错的休整。
但是,两个月的时间里,有许多伞兵部队都陆续离开了,因为他们要回国去扩编新的伞兵部队。
听说,元首对斯图登特将军非常的器重,许诺斯图登特会将德国伞兵扩建到两个伞兵军。
这绝对是一个漫长的扩建道路,因为德国伞兵可不像其他的步兵部队,是需要很长很长时间的训练,才能够成军的。
“港口那边,接替我们正在下船的是一个步兵师……清一色的毛色98k,看来这里要交给后勤部管辖了。”营长取下挂在墙壁上的水壶,拧开来喝了一口水,苦笑着抱怨了一声。
谁都知道,从这里离开的原因,是要去训练新的伞兵,他们这些在一起战斗过的朋友,终究是要分开了。
而分开之后,更多的伞兵将会被投入到更残酷的战场上去,所以他们的营长现在心情不好,非常的不好。
虽然也有一丝丝离别的忧愁,不过莱曼还是很对这一次调动很积极的——因为他升官了,升职成了一名伞兵班班长!
这意味着,下一次跳伞的时候,他自己可以指挥一架容克大妈上的所有士兵,可以带着这些士兵去战斗,是他们的领袖!
要不是有这样一次晋升,斯科?莱曼也没有资格作为预备军官,到军官休息营房内居住。
实在是因为还不知道要如何安置这个未来的班长,而且这样的班长竟然有19个之多,营长也就索性把这些人都安排在自己身边来了。
反正这里没有单间,每一个人都要睡这种成排的平民营房,所以也就怪不得别的事情了。
至少比起炎热的北非来,这里可以洗澡。还能吃热乎的饭菜,享受每天不错的地中海阳光——这已经是一种战争下的奢侈了。
“一会儿你们两个人一组,去转告几个连的连长,我们走的时候,要把大部分的武器留下。”营长抱怨过后,开始认真的工作起来。
伞兵们装备的stg-44突击步枪,还有铁拳火箭筒,还有-42机枪,都是非常不错的单兵作战武器。
也正是这些武器的优秀,帮助伞兵们可以用较小的代价,征服了脚下的马耳他岛。
运走这些武器显然是一种不划算的浪费,所以德国后勤部门精打细算之后,采取的办法就是让伞兵们留下部分武器,这样就可以让换防的部队少携带一些武器。
不要小看这样一种节约,一个步兵团有27个排,要携带至少80具铁拳火箭筒,算上机枪还有配套的弹药,差不多是一百人的体重了。
如此换算下来,搞不好可以用一艘吨位较小的船只来运输人员,省油又快速……战争从很久之前就变成了一场统计学,精打细算到让人毛骨悚然。
“还有,如果你们愿意的话,还有两个小时的自由活动时间。如果你们身上有钱,可以去瓦莱塔买一些纪念品。”营长吩咐完了任务,就提醒了在场所有人一句,然后就抓起了一本书,躺回到了床上。
斯科?莱曼当然要去瓦莱塔溜达溜达,他一有空就去港口那边看海鸟伴随着运输船停进港口的景象。
巨大的运输舰上会卸载下来许多东西,包括替换伞兵防务的步兵,以及一些轻型车辆,还有好几辆陈旧的1号坦克。
这些东西都是用来维持岛上防务的,虽然大部分东西都是正规战场上没有人在意的破烂,可是对于伞兵斯科?莱曼来说,也是很新鲜的。
他愿意看那些被送到岛屿上的预备役装甲兵驾驶1号坦克训练的样子,他也愿意看港口的守备区内,十个士兵同时打靶的景色。
那些用1号坦克训练的预备役装甲兵,是要补充到北非的补充兵,而那些在岛屿上练习射击的士兵,大部分也不会在岛屿上留太久。
很多士兵将会被抽调到真正的战场上去,作为一名适龄青年,为祖国战斗,为祖国牺牲,为祖国死在某个角落。
当他走在瓦莱塔的大街上的时候,莱曼呼吸着带着咸味的新鲜空气,感觉着海风吹拂在他自己的脸庞上。
“敬礼!”两名正在巡逻的士兵,突然停下了脚步,对着开过身边的敞篷汽车立正,抬起胳膊大声的呼喝:“胜利!元首!”
莱曼也停下了自己的脚步,对着汽车抬起胳膊,昂着下巴却没有傻乎乎的呼喊那句口号。反正汽车上的人又不会真的下来追究,毕竟不归一个部门统辖。
作为德国伞兵,莱曼是归空军管理任命的,而刚才擦肩而过的敞篷汽车里,明显坐着的是一名陆军军官。
对于德国伞兵来说,这是一种莫名的讽刺:他们总是要从最危险的地方打下敌人的阵地,然后交给身后的陆军兄弟。
汽车果然没有停留片刻的意思,带着轻微的灰尘呼啸而过。莱曼收回了自己的胳膊,继续向远处的港口走去。
两名士兵看了一眼莱曼胸口上佩戴的空降荷兰纪念奖章,以及刚刚发放的空降马耳他血战奖章,对莱曼点头致意。
以为莱曼穿着的军装还是士兵军服,肩章也没有来得及更换,他晋升的事情要回到国内才算作数,所以现在他的打扮,实际上就是一名普通的士兵。
而且,是空军伞兵的士兵,而不是陆军士兵。双方没有什么交集,也没有什么可聊的事情。
所以对方也就没有敬礼的意思,莱曼也没有挑剔的意思。他和巡逻兵擦肩而过,带着洒脱和漠然。
“这个多少钱?”莱曼走到了一个当地人的地摊前面,捡起一个贝壳穿成的纪念品,用德语开口问道。
对方用两只手比划,说的却是英文。莱曼听不懂这个,于是只能掏出钱来,让对方指认。
如果仅仅只是看现在他的模样,一定不会认为他是在马耳他打过硬仗的德国伞兵。因为他现在的动作神态,就和来到地中海的普通游客一模一样。
马耳他当地人对着德国马克摆手,可能是表示自己不收德国马克。毕竟德国人才占领这里两个月的时间,岛屿上流通的货币还是以英镑为主。
港口内的一个兑换处一直试图用等价汇率来兑换居民手中的这些英镑,毕竟宝贵的外汇对德国来说从来没有够用过。
可惜的是这种兑换目前看来效率不高,也许这里会随着德国人越来越多,改变用英镑这个习惯吧。
一个小时之后,莱曼两手空空的走上了悬梯,登上了远去意大利的轮船。因为他没有英镑购买纪念品,所以陪着他离开的,是那支被允许保留带走的stg-44突击步枪。
钢盔还有饭盒都被留下,留给当地驻扎的两个步兵团的士兵,比起莱曼这些伞兵幸福的是,随着两个团的士兵来到岛屿上的,还有一个营的女兵。
“看看那些女人!”靠在船舷的栏杆上,莱曼身边的战友酸意十足的吐槽道:“要不了一年,这里的大街上,就都是德国孩子了。”
1...96979899100...38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