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诸天之从新做人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惠鹏鹏
下方群雄议论纷纷,大多数依然没听出什么不对来,只是纠结于何邪“无论天下五国”的措辞。
这个说何邪竟想收纳异族入派,其心不纯;那个说何邪的两个义弟一个是契丹人,一个是大理人,他这么说只是不想遭人诟病。
然而有心之辈,却注意到何邪招纳会众的条件。
正常门派收徒,一般一看资质,二看年岁,三看跟脚,四看人品。
只要这四项合格,哪怕是勉强合格,这人就可以正式加入了。
可何邪的两个条件,一个“认同天下会理念”让人云里雾里,另一个“有一技之长”,更是让人摸不到头脑。
但凡门派招收弟子,哪儿有这么干的?
不懂就问好习惯,当下,谭婆疑惑道:“何掌门,你方才说的两个招贤纳士的条件,到底作何解?”
何邪笑吟吟道:“很简单,所谓认同天下会理念,便是认同我身后这十个字。”
他指着高台两边的楹联,缓缓念道:“千秋万古业,天下为公器!”
“何为天下?”何邪看向众人,“凡日落月升之处,皆为天下!那么天下人就不单包括宋人,还有契丹人、大理人、西夏人和吐蕃人等等。”
“诸位,天下何其大,天下之人何其多,莫非只有我宋人为人乎?其余各族,皆猪狗不如?”何邪突然提高音量,环视四周。
“诸位当知,我三弟乔峰是契丹人,但他曾为丐帮帮主,行侠仗义,常年奔走于西夏、大辽边陲,阻止了多少次边境征战,救下了多少无辜百姓?他算不算得上是一条响当当的好汉?”
下方诸人沉默半响,突然有人高喊:“乔大侠若是不算好汉,那这世上就没有好汉啦!”
有人带头,顿时响应之声络绎不绝。乔峰心生感慨,连连四下抱拳致谢,却引得下方呼喊夸赞声更大。
何邪微笑,等声浪减弱,才指着段誉继续道:“我二弟段誉,文武双全,宅心仁厚,虽有储君之尊,却与人为善,虽一身武艺炉火纯青,却不喜争斗,反而爱好结交天下豪杰,丝毫不堕大理段氏仁义家风,他难道不算是当世英雄吗?”
“大理段氏是我大宋的好朋友,段公子一表人才,自然算是英雄!”
依然是刚才那个捧哏的,何邪特意看了他一眼,只见这人背着一把鬼头大刀,昂藏魁梧,正是山西快刀祁六。
是个人才。
何邪继续指着鸠摩智道:“大雪山大轮寺,大轮明王吐蕃国师鸠摩智大师,诸位当有所耳闻,近十余年来,吐蕃诸部正因为明王,才人人向善,战事大减。如今明王加入我天下会,更是说服吐蕃诸部暂停战事,前来我天下会接受调停,永驻太平。”
顿了顿,何邪笑道:“何某顺带禀明天下豪杰,我天下会开山后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彻底平息吐蕃战事,立分坛于吐蕃国,传文布武吐蕃诸部,让吐蕃数百万百姓永享和平!此事若成,无论是吐蕃人,还是宋人,便能友好相处,互通有无,明王功在当下,利在千秋!”
此言一出,下方再度一片哗然!
何邪洪亮的嗓音压过喧嚣声浪,继续道:“诸位,明王如此大智大仁,大义大勇,难道称不上是英雄豪杰吗?”
“万家生佛!万家生佛啊……”又是祁六,激动喊了起来。





诸天之从新做人 第六百三十二章 四合原则
随着何邪这似乎“无意间”透露出的隐秘,无论在场何人,都对鸠摩智肃然起敬,对天下会心中生畏!
少林丐帮再势大,但在国事上,最多就是为朝廷查遗补缺,甚至那些官员也丝毫不领情,说白了他们只是剃头挑子一头热。
文尊武卑,这是谁也改变不了的事实,所以哪怕在场江湖人自视再高,也没人敢想象一介武夫能够保境安民,主导国事,近而影响一国国运。
但鸠摩智做到了,天下会即将要做的,也是这样的大事!
直到此时,群雄对何邪“夸夸其谈”的印象,才开始转变,而少林丐帮等大派,更是对天下会的忌惮到了极点。
此刻的鸠摩智,浑身上下每一寸血肉都透着舒爽,轻飘飘、暖洋洋的,他几乎忍不住要呻吟出声了!
露脸了!
露大脸了!
当着中原武林群雄的面,他鸠摩智这一回算是彻底支棱起来了。
他一脸悲悯,口中长吟佛号,四下点头致意,引得群雄阵阵欢呼,他心里在狂笑,几乎差点忍不住要手舞足蹈起来了!
吐蕃诸部大多是****的统治形式,而鸠摩智身为密宗中最德高望重的大师,自然受到各部尊崇。
鸠摩智有心做出大成绩,立下大功,扬名立万,在中原出人头地,所以他这次真的拼了老命了。
他回到吐蕃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一统密宗各派,旋即他凭借此威望,邀请各部首领前来,一番威逼利诱,终于促使了这次吐蕃诸部的头领和密宗各派的大师共同北上中原的大事!
自唐宣宗年间,吐蕃达玛王朝覆灭后,这两百五十多年来,还是吐蕃第一次全无战事,各部形成一个新的联盟存在。
毫不夸张的说,鸠摩智只凭此举,就足以名垂青史了!
鸠摩智的所为,也大大超乎了何邪的预期,让何邪又惊又喜,敏锐觉察到这是天地会扩张版图,建立吐蕃根据地的大好时机,他之前所画下的蓝图,不但没有丝毫夸张,反而只是他计划的一小部分。
吐蕃之事,的确因为鸠摩智的所为,成为了天下会当今头等大事,开山典礼之后,何邪第一个要做的,便是先彻底商定此事,确保万无一失,打下吐蕃分坛!
何邪继续演说。
他环顾四周,接着道:“诸位,我天下会虽立根于大宋,但志在为天下所有人谋福。无论是哪一国的百姓,都是天下会要护佑的对象。所以无论是哪一族的英雄,只要致力于和平,我天下会都会大开山门,欢迎他加入!”
“当然,若是野心勃勃,一心挑起战端之辈,则是我天下会最大的仇人!”何邪义正言辞道,“天下会处事待人,讲求四个字——以和为贵!”
“何为和?乃和生、和处、和立、和达四大原则!”
“和生者,尊重生命,天下各族都有其生存的权利,种种伤害、折磨、杀戮的恶行,天下会都要尽力阻止!”
“和处者,和而不同。五国之间存在种种冲突和危机,天下会就是要将种种不同冲突和危机导向和平、让天下各族百姓都能和平共处!”
“和立者,共立共荣。天下各族习俗传统不同,若想让天下人都遵从我大宋的习俗传统,是不可能的,亦很不合时宜。我天下会便是要让各族之间,互相包容,互相尊重,促成各族共同独立,共同繁荣。”
“和达者,共达共富。贫困是国家动乱、各国战争最大的根源,各国唯有互通有无,互敬互爱,共同发达,共同富裕,才能实现天和人和的大同世界。”
何邪在上方侃侃而谈,可以说这席话,注定要彻底洗刷这个时代所有人的思想意识。
上一个能站在各国立场高屋建瓴讲出类似的话,并付诸行动,并最终成功的人,是一千三百年前的秦始皇。
而何邪的这番和合理论,比秦始皇的一统六国,先进了两千多年。
当然,在场除了天下会的那几十个文人,加上段誉黄裳,还有少林寺几个玄字辈高僧,能听懂何邪意思的其实没几个,大多数人其实只觉得何邪说得好,说得有道理。
但这就足够了,何邪需要在场之人把他的“天下为公”的宗旨,和对外“四和原则”,传遍天下,懂的人自然会被吸引来,不懂的人,何邪就再想想办法。
何邪接着做出最后总结:“所谓认同我天下会的理念,便是要心怀天下大爱,无有尊卑、民族、男女、老幼、强弱之歧见,对天下人一视同仁,以四合原则来面对世人。”
“至于第二条,有一技之长……”何邪笑了笑,“天下会虽出身武林,却绝不画地为牢,只管武林中事,否则也不会叫天下会,该叫武林会了。”
下方适时发出会意笑声。
何邪接着道:“天下会心怀天下,自是士农工商武,皆要涉猎,天下三百六十行,无论哪行哪业,只要有一技傍身,甚至只会种地也可,天下会都来者不拒。当然,前提是此人必须通过天下会的三项考核。”
这句话倒是让群雄大为意外,他们原本以为何邪只是招武人,可没想到,何邪什么人都收,这么一来,天下会还算是一个武林门派吗?”
而且,天下会招这些乱七八糟的人,到底有什么用?
可以说,何邪这番话说出,在场能猜出何邪心意的人,除了他身后五人,已不过一掌之数。
谭婆一脸茫然道:“何掌门招来这么多乱七八糟的人做什么?”
“自然是让他们各司其职。”何邪笑呵呵道。
“何掌门招来农夫,莫非是想做地主?”有人大喊,顿时引起哄堂大笑。
何邪也不恼,笑呵呵道:“有何不可?我天下会的农夫,每种出一亩地,无论亩产几何,天下会皆以一贯钱收购产出。”
此时天下亩产,北方麦粟一石有余,南方稻米三石,而无论种什么粮食,市价绝对到不了一贯,何邪此举,绝对是善举了。
众人听闻,也就恍然大悟,觉得何邪倒也不愧仁义之名,这等于是行善事了。
“凡通过考核,入我天下会者,皆有俸禄。”何邪说到这里,又笑眯眯补充了一句。
这句话,再次让群雄一片哗然。




诸天之从新做人 第六百三十三章 天下会组织架构
这年头儿,拜师学艺,加入门派还发钱?
这可新鲜了!
当今武林,无论哪门哪派,收入弟子管你吃住,管教武功,这是门派唯一的付出。
而弟子成才后,不但要维护门派声望,还要为门派赚钱,一般来说七八成都归门派,自己只得两三成,这是弟子应尽的责任。
这是普遍性的现状,也有特殊的,比如少林,靠山下佃农和香火钱,就已经赚得盆满钵满了,弟子只需要好好学武学佛,把少林发扬光大即可。
又比如丐帮,不管吃不管住,还要抽乞讨得来的份子钱,但弟子若是受了欺负,丐帮却是绝对不会不管。
还有一些家族性质的门派,倒是也发放银钱,但自家人左手进右手出,根本谈不上报酬二字。
可何邪的天下会,却给弟子发放俸禄,这可谓是开天下之先河。
当然,何邪的天下会也早就不能算是一个武林门派了,它是以武侠世界的特性,结合朝廷、门派各自的优点,开创出的一种全新的组织架构。
当下,有人就忍不住问了出来。
“何掌门,敢问俸禄几何?”
又是那个快刀祁六。
何邪赞赏看他一眼,道:“入会者能力不同,位置不同,自然得到的俸禄也就有所差异。不过何某已制成招贤榜,入会者俸禄几何,榜中皆有表明。诸位若感兴趣,倒不妨一观。”
说着他回过头,向早捧着一卷布帛,站在台边的桐柏城微微一点头。
桐柏城立刻上台来,提起一口内力,一纵身,顿时一跃两丈有余,将布帛高高挂在高台背后的木杆之上,然后轻飘飘地落在地上,脸不红,心不跳。
下方顿时传来叫好声,群雄各个惊奇,这天下会还真是藏龙卧虎,随便走出一个其貌不扬的弟子,竟有如此好身手。
他们哪里知道,桐柏城一直跟随何邪左右,自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学上那么一两门武功,实不足为奇。
榜单黄底朱字,字迹苍劲大气,自是何邪手笔。
开始的文字,大意就是何邪刚说的那些,无论士农工商武,无论尊卑老幼男女族别,只要认同天下会理念,又有一技之长,皆可来投。来投的英才要通过天下会三项考核,由五位主考官评定级别后,即可入会。
无论各行各业,天下会都能让英才各展其能,各施其才。只要够出色,月薪万贯不是梦。
而下面的俸禄标准,才是重头戏。
何邪将会中等级分为九品,每品又细分为两级,各级俸禄均有差异,且表明了俸禄所对应的级别,而从这张招贤榜上,也能看出天下会的组织架构。
一时间,场内鸦雀无声,均细心观看起来,然而看着看着,喧哗声便再起,渐渐地再度人声鼎沸起来!
无他,实在是何邪这张招贤榜,简直不异于冬雷当空炸响,震撼得所有人都无法平静,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不可思议之色!
只见榜上赫然写着:
一品者,下级为普通弟子,月俸五贯,上级为农人、工匠、商贾、兵丁等带艺之人,年俸不低于二十贯。凡一品会众,可入武藏塔一层任意挑选两门武功习之。
二品者,下级月俸十五贯,上级月俸二十贯,可为会中府下主簿、舵本部弟子职位,凡二品会众,可于武藏塔一层任意挑选五门武功习之。
三品者,下级月俸五十贯,上级月俸六十贯,可为会中府下行走、舵下主簿及坛本部弟子职位,可于武藏塔一层任意挑选十门武功习之。
四品者,下级月俸九十贯,上级月俸一百贯,可为会中府主、舵下行走、坛下主簿及堂本部弟子职位,可于武藏塔一层任意挑选三十种武学习之,武藏塔二层任意挑选一种武学习之。
五品者,下级月俸一百八十贯,上级月俸两百贯,可为会中舵主、坛下行走、堂下主簿及七长老殿中监察使职位,武藏塔一层三千武学任由挑选,可于武藏塔二层任意挑选三种武学习之。
六品者,下级月俸三百贯,上级月俸三百五十贯,可为会中坛主、堂下行走、七长老殿学士、太上长老宫中监察使及天下会首尊麾下五部监察使职位,武藏塔一层三千武学任由挑选,可于武藏塔二层任意挑选十种武学习之。
七品者,下级月俸五百贯,上级月俸六百贯,可为会中堂主、七长老殿行走、太上长老宫中学士及天下会首尊麾下五部学士职位,武藏塔一层三千武学任由挑选,可于武藏塔二层任意挑选三十种武学习之,武藏塔三层任意挑选一种武学习之。
八品者,下级月俸九百贯,上级月俸一千贯,可为七长老之一、太上长老宫中行走及天下会首尊麾下五部行走职位,武藏塔一层三千武学、二层一千武学任由挑选,可于武藏塔三层任意挑选三种武学习之。
九品者,下级月俸一千二百贯,上级月俸一千五百贯,可为太上长老之一,天下会首尊麾下五部掌座之一,除武藏塔一层三千武学、二层一千武学任由挑选,武藏塔三层三百武学任意挑选外,还可得首尊亲传武学。
从最低的一品,到最高的九品,月俸最低也是五贯,最高甚至能达到年俸万贯之上!
这个时代,五贯钱相当于什么概念?
一个三口之家,一个月有五贯花销,除了衣食住行,连孩子读书都勉强能供得起,可想而知何邪所给的待遇是多么丰厚了!
而最高级别的太上长老及首尊麾下五部掌座,年俸居然可达万贯!
放在现在,怎么也是年薪千万的级别了。
只是这份待遇,就闪瞎了在场所有人的眼睛。
而更吸引在场诸人的,则是榜中提到的“武藏塔”。
按照榜上所说,武藏塔一层有三千武学,二层有一千五学,三层有三百武学!
共计四千八百种武学,还不包括何邪自己的武功。
这是真的吗?
他们不知道的是,还有相当一部分鸡肋或者粗浅的拳脚,何邪根本就没收入武藏塔中,而是打算把这些武功直接公诸天下。




诸天之从新做人 第六百三十四章 姓何的毒着呢
何邪的天下会,府、舵、坛、堂四个等级属于地方官员,而到了长老一级别,就属于中央大员了。
府、舵、坛和堂这四级单位,以时辰、日期、月份和四季命名,每个行政单位级别中的用人,又分为弟子、主簿、行走和主官四品八级。
到了堂之上,则又有七位长老,以殿为单位,以北斗七星为名,各统管一方事务,相当于现在的部委。
比如天枢殿天枢长老,掌会规法度;天璇殿天璇长老,掌管土地资源;天玑殿天玑长老,掌管组织人事;天权殿天权长老,掌管水利营建;玉衡殿玉衡长老,掌管兵戈战事;开阳殿开阳长老,掌管刑部执法;瑶光殿瑶光长老,掌管外交商业。
七长老殿除了长老外,手下各自配备行走、学士、监察使。
七长老殿之上,则是左辅右弼两宫,由两个太上长老执掌。
其一为洞明太上长老,执掌洞明宫,主管文武研学,分管天枢、天权和开阳三殿。
其二为隐元太上长老,执掌隐元宫,主管教化风气,分管天璇、天玑和瑶光三殿。
两个太上长老门下依旧配备行走、学士、监察使三职,负责检察天下。
而何邪身为天下会首尊,他的权利配备,则着实费了一番心血。
首尊宫中门下有五部。
其一为军参部,相当于后世的总参谋部,且直接领导相当于司令部的玉衡殿和整个东堂,这相当于把枪杆子牢牢抓在了手中。
其二为财户部,顾名思义,这个部门掌管经济大权,相当于把钱袋子也捏在了手里。
其三为立法部,负责制定确立会规法度,这个部门比较清闲,但却不可或缺,因为这代表着最终解释权在谁手里。
其四为参政部,相当于后世的国务院,主要汇总七殿四堂的所有信息,梳理问题,制定策略和方案。
其五为安全部,这个部门相当于锦衣卫+东厂+中央护卫队,其作用就不用多说了。
值得一提的是,首尊麾下五部的级别,是和左辅右弼两宫的级别对等,这也算对首尊权利的一个限制。
而在何邪的预想之中,天下会要定期举行廷议,廷议参会者有他、五部掌座、两位太上长老、七位长老,共十五人,共商国事。
还要每年初举办年议,将会议扩大到坛主级别,让各堂堂主、各坛坛主做述职汇报。
除此之外七长老殿的殿议、各堂的堂议等,均每年举办一次。
这样一来,整个天下会的架构职权,就比较清晰了,而且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可以有效运转起来。
当然,何邪现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人才是制约天下会发展的第一要素,可以预计到的很长一段时间,天下会高层都将处于空缺状态。一是何邪宁缺毋滥,二是在何邪的规划中,除了乔峰和段誉,所有人都必须是从最底层干起,即便是鸠摩智,也最低从舵主做起。
所以他才不惜从钱、权和武功三个方面来吸引人才加入,只有优秀人才源源不绝加入,这第一批入会的人,才会一步一步爬起来,走向高位。
除了招贤令外,何邪还打算建立天下会福利院,光收天下孤儿,培养这些自幼被天下会抚养长大的孩童,成为未来天下会的中流砥柱。
何邪还会建天下会文武学院,对外开放,教文习武,收取少量银钱维持运转,毕业的学生都包分配。
后两个方案,何邪并不打算对外公布,而是先悄悄地做。
当然,这些招募人才的政策要视时局而变动,大宋三冗难题犹在眼前,何邪自要避免重蹈覆辙。
只是一张招贤令,已经让在场很多有识之士,觉察到了天下会的强势和财大气粗。
那一串串数字,让很多人心口如压大石般,透不过气来。
他们完全可以预想到,在这个崇文抑武的年代,何邪这张招贤令一出,会引发怎样恐怖的后果!
当然,要支付这么多人的俸禄,还要维护整个天下会的运转,也有很大可能天下会根本开不下去,雷声大雨点小,很快便销声匿迹。
总之,便是两个极端,要么席卷天下,要么烟消云散!
各大派来的人面色都很凝重,要是这张招贤令就这么发下去,他们以后招收弟子,就会变得极为艰难。
人家天下会又发钱又教武功,还给权利,想要学武,何必来你少林武当,或者其他二流势力?
而且随便比较一下,天下会的优势简直太大了,当乞丐,做和尚什么的,完全没有任何吸引力好吗?
更坑爹的是,少林丐帮以及在场大多数门派的武学,在天下会的武藏塔中全有!
当然,这时候他们还不知道,否则这些人肯定一刻也等不了,现在就群起而攻之,把何邪恁死。
但即使是这样,在场的人已经对何邪警惕忌惮到了极点,天下会要是这么个招人法,那其他门派有样学样是学不起的,只能招天下会的漏网之鱼,或者被天下会淘汰掉的人。
可这样一来,他们后辈弟子的素质就越来越差,门派迟早凋零。
若是招收那些品行不端的,别说自己深受其害,恐怕正好给天下会“为民除害”的借口,打上门去。
这姓何的,嘴里说什么以和为贵,还整出个四合原则来,其实毒着呢。
此刻在场绝大多数人都心中泛起一个念头来,那就是典礼过后,立刻大开山门,招收弟子,趁着天下会影响力还很弱,立刻展开抢人大战。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他们这个想法也没逃出何邪的预料之外。
抢人大战?
呵呵,朝廷的劳动力被一群占山为王的武林人瓜分争夺,龙椅上的官家不禁要问了,这些泥腿子们想干什么?
到时候天下会可以凭着购买土地、收养孤儿等一系列利国利民的措施跟朝廷做交易,还可以合理纳税,甚至是重金收买官员都没问题。
1...175176177178179...347
猜你喜欢